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9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相环动态对切换延迟导致的VSC暂态过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博元 路晨 +2 位作者 陈磊 闵勇 李鲁阳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294,共11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实施,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汇集地区电网强度较弱,交流短路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连锁故障。该文基于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低电压穿越切换控制模型,分析了锁相环...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深入实施,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汇集地区电网强度较弱,交流短路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易引发连锁故障。该文基于电压源型并网变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低电压穿越切换控制模型,分析了锁相环动态对故障后VSC延迟切换导致的暂态过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路故障清除时刻并网点电压相位一般向后跳变,由于锁相环动态,使延迟过程中动态无功支撑电流失准,若VSC在低电压穿越期间只注入无功电流,该失准现象有利于暂态过电压改善,若同时注入有功电流,在锁相环参数不合适时可能会恶化暂态过电压水平。此外,该文还提出了锁相环PI参数整定解析方法,以保证利用锁相环动态抑制故障后的暂态过电压水平。通过MATLAB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 暂态过电压 低电压穿越 锁相环动态 切换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锁相环动态的VSC暂态过电压解析计算与参数影响分析
2
作者 骆舒婕 陈磊 +1 位作者 赵博元 闵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8-177,共10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换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持续提高,电网强度逐渐变弱,在交流短路故障后极易产生暂态过电压,引发连锁故障。文中基于电压源换流器低电压穿越控制模型,首先,分析了暂态过电压产生机理及锁相环动态对暂态过... 随着新能源发电换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持续提高,电网强度逐渐变弱,在交流短路故障后极易产生暂态过电压,引发连锁故障。文中基于电压源换流器低电压穿越控制模型,首先,分析了暂态过电压产生机理及锁相环动态对暂态过电压的影响。其次,基于锁相环控制方程,求解故障三阶段锁相环相位的近似解析解,进而,由电压相量图推导暂态过电压解析式。然后,通过过电压解析式,得到控制参数对故障清除后暂态过电压水平影响的连续变化趋势。最后,利用MATLAB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所求并网点电压解析式及参数影响过电压机理相关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暂态过电压 低电压穿越 切换延迟 锁相环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景下锁相环同步VSC暂态失稳边界研究
3
作者 陈征 胡鹏飞 +2 位作者 杨再欣 于彦雪 江崇熙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针对弱网状态下基于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电压源换流器VS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的暂态失稳问题,综合考虑电网线路阻抗、VSC无功注入、PLL滤波的影响,并针对电网电压跌落、频率波动、三相不对称故障等多种故障场景,基于临... 针对弱网状态下基于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电压源换流器VS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的暂态失稳问题,综合考虑电网线路阻抗、VSC无功注入、PLL滤波的影响,并针对电网电压跌落、频率波动、三相不对称故障等多种故障场景,基于临界失稳电压对VSC的暂态失稳边界进行全面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运行场景下VSC并网向量图,建立多场景下VSC并网系统电网电压与线路阻抗及其阻抗角、VSC运行功率及其功率因数、PLL锁相误差和电网频率等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基于临界失稳电压指明VSC的暂态失稳边界。实验结果表明:线路电阻和无功注入均会直接降低临界失稳电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网侧频率增加或降低会直接导致锁相环产生相位滞后或超前、线路电抗增大或降低,间接影响临界失稳电压,进而影响VSC的暂态稳定性;锁相环前级滤波器可能导致锁相结果产生误差,其相位滞后或超前会分别降低或提高系统的临界失稳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 多场景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下的VSC-MTDC系统分级频率互济控制策略
4
作者 李俊楠 何心铭 +3 位作者 张开翔 付航 杨浩琼 戚家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132,共14页
为提升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各端异步互联交流电网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5G通信下的频率分级互济控制策略。该策略经5G通信实时共享各交流电网的频率信息,并根据各侧频率越限程度,按优先级启动相应的频率互济模式。各侧电压源换流... 为提升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各端异步互联交流电网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5G通信下的频率分级互济控制策略。该策略经5G通信实时共享各交流电网的频率信息,并根据各侧频率越限程度,按优先级启动相应的频率互济模式。各侧电压源换流器再按所设计的控制环节同步调整有功功率和直流电压,实现对越限系统的频率响应,并提出控制系统内置电气参数的自适应整定功能,以提升频率响应精度。基于特征值理论对各电压源换流器控制环节进行参数优化,以获得更优的频率响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通过各交流电网间的频率互济响应,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 多端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5G通信 频率互济控制策略 优先级设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和无电流环控制构网型VSC暂态建模与特性对比分析
5
作者 任先成 李尚志 +4 位作者 李英彪 胡家兵 徐泰山 鲍颜红 吴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982,I0003,I0004,共14页
新能源发电设备对电网的支撑能力需得到提升,因此构网型控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已成为研究前沿,并在工程领域中得到示范应用.以VSG作为同步环节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根据控制结构有无电流环分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和... 新能源发电设备对电网的支撑能力需得到提升,因此构网型控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已成为研究前沿,并在工程领域中得到示范应用.以VSG作为同步环节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根据控制结构有无电流环分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和直接电压控制,控制结构的差异对暂态特性具有较大影响.为研究两种构网型VSC暂态特性的差异,基于“功率激励-内电势响应”关系模型分别建立其暂态模型,对比分析内电势形成机制和暂态特征.VSG模拟同步机运行特性,故在机电尺度下解析得到VSC的等效惯量和等效阻尼,并对比分析其暂态特性.结果表明:直接电压控制VSC的等效惯量和阻尼为常数,电压电流双环控制VSC的等效惯量和阻尼具有时变特征,且数值上小于直接电压控制.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电压源型变换器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直接电压控制 “激励-响应”关系模型 暂态特性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风电场经VSC-HVDC并网的VSG变参数负荷频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熙临 龚楚峰 付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导致系统等效惯量下降、不确定性增加,给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loadfrequency control,LFC)带来新的挑战。考虑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C,VSC-HVDC)具有的潜在调频能力,对... 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导致系统等效惯量下降、不确定性增加,给电力系统的负荷频率控制(loadfrequency control,LFC)带来新的挑战。考虑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C,VSC-HVDC)具有的潜在调频能力,对此展开研究,针对风电场经VSC-HVDC并网的情形提出了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变参数负荷频率控制策略。首先,在风电场经VSC-HVDC并网的LFC模型及拓扑结构分析基础上,为了提高VSC-HVDC的可控性,对换流器的控制环节进行了VSG控制方法的设计;然后,对VSG控制参数与频率变化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数阶梯度下降法(fractional-order gradient descent method,FOGDM),利用频率的分数阶导数提取频率深层变化特征,以优化VSG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系统的不确定性,设计触发机制对VSG变参数优化模式进行调整,以降低VSG参数的变换频次,提高系统频率控制的针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有效改善电网负荷频率控制效果,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 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分数阶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VSC-HVDC有功无功联合附加控制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姜惠兰 肖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144,共7页
依据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提出一种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VSC-HVDC有功无功联合附加控制策略。从VSC-HVDC功率特性与系统等值功角的关系出发,建立含VSC-HVDC有功无功附加量的交直流混... 依据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提出一种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VSC-HVDC有功无功联合附加控制策略。从VSC-HVDC功率特性与系统等值功角的关系出发,建立含VSC-HVDC有功无功附加量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数学模型。针对数学模型的非线性,采用精确反馈线性化进行坐标变换,并采用滑模控制利用反映系统暂态特征的等值功角变化速度与加速度设计切换面,结合设计的有功无功配合方式,确定了VSC-HVDC有功无功附加量随系统暂态特征量实时调节的控制律,其参数设计与计算过程简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充分利用了换流站的功率调节能力,有效降低了系统等值功角首摆幅度,加快系统恢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暂态稳定性 精确反馈线性化 滑模控制 附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切换模型的三相VSC切换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鑫 潘缘 +1 位作者 李伟鹏 刘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59-4469,I0024,共12页
三相电压源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工作过程可视为在不同开关状态(即不同子系统)下的切换,是一种典型的切换系统。基于切换系统理论,提出一种三相电网平衡条件下基于功率切换模型的三相VSC切换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基于... 三相电压源变换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工作过程可视为在不同开关状态(即不同子系统)下的切换,是一种典型的切换系统。基于切换系统理论,提出一种三相电网平衡条件下基于功率切换模型的三相VSC切换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基于线性化模型的三相VSC控制方法,所提方法具有模型精确无近似,控制参数少,控制器实现简单,无需复杂的坐标旋转变换和脉冲宽度调制过程,对于电路参数不确定具有强鲁棒性等优点。相较于传统基于电流切换模型的三相VSC切换控制策略,所提方法具有模型更便于系统分析与切换规则设计且提升了系统延迟条件下系统稳定性等优点。仿真及实验比较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源变换器 切换系统 功率切换模型 渐进稳定性 切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C的功率双向交直流互联系统直流侧阻抗特性分析及重塑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垚鑫 李萌 +2 位作者 年珩 廖玉茗 胡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660-7670,I0014,共12页
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交直流互联系统因其接入灵活、电能转换高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特征会带来稳定性问题,系统的不同功率流向也会造成系统直流侧稳... 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的交直流互联系统因其接入灵活、电能转换高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的特征会带来稳定性问题,系统的不同功率流向也会造成系统直流侧稳定性的差异。为研究与提升基于VSC的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直流侧稳定性,该文综合考虑功率双向流动、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电压和电流控制环以及电网阻抗等影响因素,建立VSC的直流侧导纳模型,通过解析分析VSC直流侧导纳特性,揭示系统失稳风险来源,并提出基于二阶微分环节的直流电压前馈控制方法重塑VSC直流侧阻抗,以提升交直流互联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控制硬件在环(control-hardware-in-loop,CHIL)实验平台中构建基于VSC的交直流互联系统,通过实验验证对交直流互联系统直流侧阻抗特性分析的正确性及所提出阻抗重塑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换流器 交直流互联系统 直流侧导纳模型 稳定性分析 阻抗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VSC暂态稳定机理及改进限幅策略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杜毅 郑超 孙华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53-3765,I0001,共14页
针对构网型变流器(grid-forming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GFM-VSC)系统在大扰动下暂态稳定问题,现有研究未能充分考虑电力电子电源暂态快速响应与控制可塑的特点。为此,以GFM-VSC为对象,借助等面积法原理与相平面图法,从能量角度揭示... 针对构网型变流器(grid-forming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GFM-VSC)系统在大扰动下暂态稳定问题,现有研究未能充分考虑电力电子电源暂态快速响应与控制可塑的特点。为此,以GFM-VSC为对象,借助等面积法原理与相平面图法,从能量角度揭示了其暂态响应机制与传统同步机系统的差异,分析了控制塑造下GFM-VSC系统的暂态稳定机理;然后,针对大扰动下易于触发的限幅环节,分析了系统无法自主退出限幅而失稳的机制,并提出了附带电流分配系数的改进限幅策略,有效增强了系统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与改进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技术 电压源型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 电流限幅环节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容量VSC-HVDC在解决电力系统电磁环网问题的应用
11
作者 孙鹏伟 周保荣 +4 位作者 姚文峰 李诗旸 付超 苏寅生 梅勇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6,共8页
电磁环网可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但也会造成故障后短路电流增加、线路过载等问题。南方电网公司目前主要采取解环运行和方式预控的措施来降低电磁环网运行风险,但解环不适用于所有场景,方式预控又可能造成电源出力受限。因此提出将中... 电磁环网可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但也会造成故障后短路电流增加、线路过载等问题。南方电网公司目前主要采取解环运行和方式预控的措施来降低电磁环网运行风险,但解环不适用于所有场景,方式预控又可能造成电源出力受限。因此提出将中小容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应用于含电磁环网的低压电网,利用其灵活可控的特点来降低电磁环网运行风险。首先综合考虑《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要求以及经济性确定VSC-HVDC在电磁环网中的接入位置和容量,随后给出了VSC-HVDC直流电压、拓扑结构以及参数的确定原则。其次,设计了VSC-HVDC在电磁环网中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以降低网损,提高电磁环网稳定性。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提出的中小容量柔性直流方案在降低电磁环网运行风险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容量vsc-HVDC 电磁环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异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压稳定性约束的海上风电场集群VSC-MTDC组网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振帅 黄玲玲 +2 位作者 王启国 刘阳 贾锋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海上风电场将朝深远海、集群化方向发展,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direct current,VSC-MTDC)对远距离、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系统表现出明显优势,因此有必要对海上风电场集群VSC-MTDC组网优... 海上风电场将朝深远海、集群化方向发展,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direct current,VSC-MTDC)对远距离、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系统表现出明显优势,因此有必要对海上风电场集群VSC-MTDC组网优化进行研究。考虑到风电场集群出力的聚集效应会影响电气设备的容量配置,以及陆上电网的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电压稳定性对大规模风电接入容量的影响。文中推导了PCC点电压稳定性指标,并引入了“N+”原则对电气设备进行容量配置,提出一种计及“N+”原则和PCC点电压稳定性的海上风电场集群VSC-MTDC组网优化方法。采用改进的NSGAⅡ算法对海上风电场集群VSC-MTDC系统进行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按“N+”原则进行容量配置可以更好提高收益,考虑PCC点电压稳定性虽然会增加投资成本,但能够提高PCC点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原则 电压稳定性 vsc-MTDC 海上风电场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VSC汇集变电站母线电压低频振荡机理分析与抑制
13
作者 程亮 段彭洋 +3 位作者 苏宏帮 马归圣 田生娟 代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0-182,共13页
大型新能源场站选址偏远,多将其并入升压变电站并经长距离交流线路将电能送至负荷中心,造成升压站母线与负荷中心电气连接强度薄弱,易发生母线电压低频振荡。为揭示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多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 大型新能源场站选址偏远,多将其并入升压变电站并经长距离交流线路将电能送至负荷中心,造成升压站母线与负荷中心电气连接强度薄弱,易发生母线电压低频振荡。为揭示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建立了多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并网系统的低频动态通用分析模型。该模型着眼于系统低频动态,对各VSC及交流电网独立建模,适用于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任意数量VSC并网建模。基于此模型,通过状态空间分析揭示了电网强度、VSC运行点,以及各VSC动态环节耦合等各因素对系统低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虚拟公共并网点控制策略,该策略以汇集母线电压作为各VSC的统一控制目标,可有效抑制弱连接系统内各VSC的动态交互产生的低频振荡,并设计参数自整定功能以消除线路参数变化导致的误差。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基于低频动态通用分析模型得出的各要素对低频动态影响结果的正确性,以及虚拟公共并网点控制策略对于低频振荡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系统 通用分析模型 动态环节交互 改进控制策略 低频振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VSC-HVDC系统谐波抑制的PI与VPI并联控制
14
作者 吴嘉琪 罗念华 +2 位作者 朱劲磊 陈文睿 吴彬兵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8,共9页
针对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交流系统中占比较大的5、7、11、13等低次谐波,在比例积分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的基础上,提出1种dq坐标系下基于矢量比... 针对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交流系统中占比较大的5、7、11、13等低次谐波,在比例积分PI(proportional integral)控制的基础上,提出1种dq坐标系下基于矢量比例积分VPI(vector proportional integral)调节器的选择性谐波电流控制策略。其中,PI用于控制电流误差直流分量,而VPI用于抑制电流误差的倍频波动。与比例积分谐振PIR(proportional integral resonance)调节器不同,VPI含有二阶分子,可在所设谐振频率点处实现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理想0°相位延迟,因此其对谐波电流的控制精度优于PIR。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1个2端VSC-HVDC系统,分别对传统PI、PIR及PI并联VPI这3种控制方式下VSC的2侧交流电流进行仿真,通过对比谐波含量,验证VPI谐波抑制性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电压源型换流器 谐波 矢量比例积分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压控制的柔直系统参数解耦VSG频率支撑方法
15
作者 赵熙临 王成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11,共13页
利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潜在的调频能力,可实现对电网频率的有效支撑。但在传统调频过程中,由于虚拟惯量的增加降低了系统对参考功率的跟踪速度,同时带来电压控制稳定裕度的降低,弱化了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因此,提出一种计及电压的参数... 利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潜在的调频能力,可实现对电网频率的有效支撑。但在传统调频过程中,由于虚拟惯量的增加降低了系统对参考功率的跟踪速度,同时带来电压控制稳定裕度的降低,弱化了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因此,提出一种计及电压的参数解耦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策略。首先,对换流站辅助频率控制模型及常规VSG控制方式进行分析,引入直流母线电压,并采用带下垂的PI控制器对电压偏差进行调节。然后,对部分有功功率控制回路(active power loop,APL)进行改进,引入低通滤波器及前馈回路消除VSG固有的振荡极点,将APL的参考功率跟踪速度和VSG可提供的虚拟惯量支撑能力进行解耦。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对所提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将虚拟惯量的调节和参考功率的跟踪由两参数独立控制,使控制方式更加灵活,并有效提高换流站的频率支撑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对电压的良好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辅助调频 虚拟同步发电机 解耦控制 电压闭环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功率差异性的柔直电网故障保护方案
16
作者 李玉东 刘天恩 +2 位作者 曾志辉 韦延方 杨湛晔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7-236,共10页
柔性直流电网故障特征复杂,快速可靠识别直流线路故障具有挑战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功率的柔性直流电网故障保护方案。首先,分析了直流线路在不同故障下线路上限流电抗器虚拟功率变化规律;其次,针对不同故障下限流电抗器虚拟功... 柔性直流电网故障特征复杂,快速可靠识别直流线路故障具有挑战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功率的柔性直流电网故障保护方案。首先,分析了直流线路在不同故障下线路上限流电抗器虚拟功率变化规律;其次,针对不同故障下限流电抗器虚拟功率的差异性,通过计算限流电抗器虚拟功率变化率识别区内、外故障,并计算正、负极限流电抗器功率积分的比值确定故障极。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保护方案能准确区分区内、外故障以及故障极,对通信要求低且无需复杂的数据处理,在不同工况下均能够可靠工作,满足柔性直流电网对保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故障分析 限流电抗器 虚拟功率 单端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直流耗能技术
17
作者 齐磊 吴思航 +2 位作者 史丹 杨继沛 张翔宇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33-4352,共20页
直流耗能装置不仅可以解决大规模远海风电送出系统受端电网故障时导致的风力发电功率盈余问题,还可以显著降低海上换流平台的载重量,是实现海上风电送出系统轻型化和可靠化的关键技术。该文对近年来报道的各种直流耗能装置技术进行了全... 直流耗能装置不仅可以解决大规模远海风电送出系统受端电网故障时导致的风力发电功率盈余问题,还可以显著降低海上换流平台的载重量,是实现海上风电送出系统轻型化和可靠化的关键技术。该文对近年来报道的各种直流耗能装置技术进行了全面综述。首先,对现有拓扑的结构进行分类并梳理其技术路线,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技术路线的特点。其次,总结了直流耗能装置的关键技术,围绕电力电子开关、缓冲电路、低纹波控制、电压平衡以及协同控制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并根据拓扑结构和动作特点对不同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工程应用角度讨论了与直流耗能装置设计相关的各种挑战,以期推动直流耗能装置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耗能装置 故障穿越 电力电子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陆上电网外送能力影响的海上直流系统经济并网规划
18
作者 黄玲玲 薛禹 +2 位作者 刘阳 卞雅婕 符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6-67,共12页
当前柔性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已逐渐成为大规模远海风电集群并网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由于换流站与高压直流海缆等建设成本高昂的问题,海上VSC-HVDC系统的经济并网规划一直是海上风电集群并网规划的核心问题之一。考虑到风电功率波... 当前柔性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已逐渐成为大规模远海风电集群并网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由于换流站与高压直流海缆等建设成本高昂的问题,海上VSC-HVDC系统的经济并网规划一直是海上风电集群并网规划的核心问题之一。考虑到风电功率波动导致海上传输系统设备利用率不高,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下陆上电网因外送能力不足而导致海上风电弃风的现象逐渐凸显,以及电压源型换流站灵活有功-无功控制能力等,构建了一种融合“N+”原则与多回直流并网下公共耦合点有功-无功灵活运行域的海上风电场集群VSC-HVDC系统双层嵌套并网规划模型,通过对“N+”原则下的设备选型与海上VSC-HVDC系统换流站选址定容及拓扑的优化,从节省VSC-HVDC系统并网投资成本与改善陆上电网对海上风电消纳能量两方面,实现海上风电集群全寿命周期收益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 并网规划 选址定容 陆上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柔性直流双阀组功率自循环策略
19
作者 邹强 姜崇学 +2 位作者 徐莹 陆立文 樊林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0-537,共8页
特高压柔性直流系统包含高压端阀组和低压端阀组,其拓扑采用常规特高压直流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单换流站内不经直流线路的阀组间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传输,采用双阀组功率自循环策略并进行试验验证。以特高压柔性直流双阀组背靠背... 特高压柔性直流系统包含高压端阀组和低压端阀组,其拓扑采用常规特高压直流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单换流站内不经直流线路的阀组间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传输,采用双阀组功率自循环策略并进行试验验证。以特高压柔性直流双阀组背靠背运行方式的技术方案为基础,在主回路设计方面,使双阀组的高低压端母线相互连接;在运行策略方面,通过改变以往输电工程的单端单一控制模式,使一个阀组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另一个阀组定有功功率控制,从而实现有功功率自循环,同时调节双阀组的无功功率,实现自主可控,进而在单站双阀组间形成功率闭环。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平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在特高压柔性直流双阀组功率传送期间,有效验证设备大功率耐受,并减少对交流电网的扰动,在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柔性直流 双阀组 背靠背接线 功率自循环 控制策略 电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电平VSC-HVDC系统直流侧接地方式选择 被引量:29
20
作者 管敏渊 徐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60,共6页
基于开关函数法对两电平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了正弦脉宽调制(SPWM)时VSC的谐波特性,指出零序的载波频率次谐波电压、电流是VSC交流侧的主要谐波分量,推导了该零序谐波电流经开关函数中的基波分量作用... 基于开关函数法对两电平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了正弦脉宽调制(SPWM)时VSC的谐波特性,指出零序的载波频率次谐波电压、电流是VSC交流侧的主要谐波分量,推导了该零序谐波电流经开关函数中的基波分量作用后将在直流侧形成载波频率次不平衡谐波电流。发现了直流侧不平衡谐波电流流通路径与直流侧的接地方式密切相关,只有VSC-HVDC系统两端直流侧都接地,直流侧不平衡谐波电流才能通过本端直流侧接地点和交流侧高通滤波器接地点流通而被限制在本地,否则该高频谐波电流将在输电线路上流通,从而引发一系列危害。在PSCAD/EMTDC下搭建VSC-HVDC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以上结果,提出了两电平VSC-HVDC系统需要采用两端直流侧都接地的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HVDC系统 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 接地方式 开关函数 谐波 直流侧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