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金矿床控矿构造解析和成矿预测
1
作者 曹鹏 杨亚琦 +4 位作者 郑朝阳 王伟 陈原林 刘建中 赵兴华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8,共17页
胶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金矿矿集区,也是全球第三大金矿富集区。区内绝大部分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受北东—北北东走向正断层控制,然而,该区大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胶西北,胶东东部金矿探明储量相对较少。郭城金矿是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的... 胶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金矿矿集区,也是全球第三大金矿富集区。区内绝大部分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受北东—北北东走向正断层控制,然而,该区大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胶西北,胶东东部金矿探明储量相对较少。郭城金矿是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区内构造复杂且以断裂构造为主,矿体主要产于断层内,但分布规律性较差,控矿规律有待深入研究。文章通过详细的地表和井下构造调查发现,矿体受控于逆冲断裂系统,主要赋存于荆山群大理岩和牧牛山花岗岩内。精细构造解析表明,矿区经历了多期次的缩短和伸展变形:第一期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形成了矿区北东向主断层及一系列次级断层;第二期北西—南东向伸展作用导致北东向中基性岩墙群侵位、以土堆断裂为代表的正断层发育,以及北东向先存断层的伸展活化;第三期为北东—南西向缩短变形,形成了一系列破矿断层和先存断层的再活动。该研究厘定了北东向断层为主要控矿断层,建立了含矿断层与郭城断裂、后夼东断裂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容矿构造属于北东向主断裂下盘的张剪性次级构造。该结论也预测了后夼东断裂下盘的工程空白区存在潜在矿体,并得到钻探工程的成功验证。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发现,郭城金矿床尽管也形成于早白垩世,但其控矿构造特征与胶西北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差异,指示胶东半岛金成矿期的伸展变形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因此,成矿前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形成的逆冲断裂系统在胶东东部地区也是一种重要的控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半岛 郭城金矿 控矿构造 逆冲断裂系统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绳驱桁架结构伸展臂的主动振动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蔡志勤 曹彬彬 彭海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伸展臂由于受到空间温度变化和卫星机动动作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在阻尼较低的空间环境中,这种振动衰减较慢,影响伸展臂的正常工作。因此,合适的振动控制方法对于伸展臂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拉绳作为作动器的空间桁架... 伸展臂由于受到空间温度变化和卫星机动动作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在阻尼较低的空间环境中,这种振动衰减较慢,影响伸展臂的正常工作。因此,合适的振动控制方法对于伸展臂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拉绳作为作动器的空间桁架结构伸展臂,研究其作动绳上铰链串联顺序的优化和模型预测控制律的设计,这两部分内容均考虑了作动绳的单边约束和饱和约束。首先,通过ANSYS软件获取结构的模态信息;然后结合系统可控性原理和遗传算法计算出作动绳上铰链串联最优顺序;最后,在数值仿真中,通过设计的控制率对一个由四个单元组成的桁架结构伸展臂的振动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作动绳串联铰链的方式能够有效抑制伸展臂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结构伸展臂 绳驱 模型预测控制 振动控制 作动器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结构加工误差预测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瑞 任军学 +1 位作者 张淑宁 周金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5,共19页
薄壁结构因质量轻、比强度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因其结构复杂、刚性弱、材料去除率高等特点,铣削加工的零件成品容易出现形位误差,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对薄壁结构加工误差的控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薄壁结构加工特点... 薄壁结构因质量轻、比强度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因其结构复杂、刚性弱、材料去除率高等特点,铣削加工的零件成品容易出现形位误差,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对薄壁结构加工误差的控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薄壁结构加工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薄壁结构加工误差来源;根据加工误差来源介绍了薄壁结构不同类型的加工误差,即装夹定位、切削负载、切削振动、机床误差、残余应力以及多工序加工引起的加工误差;然后从这6个方面总结归纳薄壁结构加工误差的预测模型和控制方法;最后阐述了薄壁结构铣削加工误差控制方法的当前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加工误差 多轴铣削 变形预测与控制 智能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的高速多体船减纵摇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军 仲铭杰 +1 位作者 杨一帆 温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156,共5页
为解决在海浪扰动下高速多体船的垂向稳定性变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的减纵摇控制方法。考虑高速多体船模型不确定性、海浪噪声不符合高斯白噪声分布特点,根据噪声信息和误差信息设计平滑变结构滤波器,在线估计多体船的... 为解决在海浪扰动下高速多体船的垂向稳定性变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静态规划的减纵摇控制方法。考虑高速多体船模型不确定性、海浪噪声不符合高斯白噪声分布特点,根据噪声信息和误差信息设计平滑变结构滤波器,在线估计多体船的升沉速度、纵摇角速度,并将其引入到减摇控制中。在此基础上,基于模型预测静态规划提出多体船的减摇控制,采用终端偏差修正的求解方式,迭代更新控制输入,降低计算复杂度。最后,仿真实验表明了所提方法能有效抑制过大的升沉和纵摇运动幅度,以及减摇控制计算负荷小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多体船 减纵摇控制 平滑变结构滤波器 模型预测静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地区谢家沟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5
作者 鲍兴隆 钱建平 +1 位作者 孙俊磊 黄东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0-691,共12页
谢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的分支断裂上,已进入危机矿山行列,研究谢家沟金矿床的构造控矿规律对于其深部及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在矿区现场开展构造地质调查,对矿脉及脉岩进行产状测量和统计,结合岩矿分析和同位素测试成果,重... 谢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的分支断裂上,已进入危机矿山行列,研究谢家沟金矿床的构造控矿规律对于其深部及外围找矿有重要意义。在矿区现场开展构造地质调查,对矿脉及脉岩进行产状测量和统计,结合岩矿分析和同位素测试成果,重新厘定了矿区成矿构造系统。经研究可将成矿构造演化序列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3期。矿区构造控矿规律表现为:矿体在走向上具有明显的NNE向优选方位;矿体总体由SW向NE侧伏;脉组呈左行雁列产出并具有明显的矿化中心;矿化分带与构造蚀变分带具有一致性。本文提出了2个找矿预测靶区,为下一步找矿增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家沟金矿床 构造控矿规律 成矿构造 构造样式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科研范式变革的机制与路径研究——以生物学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亚玲 包芊颖 黄成凤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共10页
科研范式是科技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数据爆炸背景下,原有的科研范式已经难以适应复杂科学问题的求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算法和算力基础设施上的发展,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方法和工具。人工智能... 科研范式是科技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数据爆炸背景下,原有的科研范式已经难以适应复杂科学问题的求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算法和算力基础设施上的发展,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方法和工具。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通过重塑知识生产方式、再造科研工作流程和加速交叉融合创新等路径驱动科研范式的变革。以生物学领域为例,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发现,蛋白质结构预测,传染病的预测、演变和控制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在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辅助下,科学问题的求解由传统自下而上的路线转变为数据驱动的自上而下的思路,通过降维、近似求解,寻找与现实问题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形成解决科学问题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科研范式 药物发现 蛋白质结构预测 传染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函数级联的PMSM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石垆烨 宗剑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有限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FCS-MPTC)存在的权重因子难以确定,电磁转矩和磁链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价值函数级联的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基本电压矢量对电磁转矩的作用效果,将电压矢量分为两类,并...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有限集模型预测转矩控制(FCS-MPTC)存在的权重因子难以确定,电磁转矩和磁链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价值函数级联的双矢量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基本电压矢量对电磁转矩的作用效果,将电压矢量分为两类,并设计了一种新的双矢量组合规则;其次,为了保证所选的双矢量组合在控制过程中能有效抑制转矩和磁链的波动,将其波动程度纳入到价值函数的寻优计算中,并通过构建级联结构消除转矩与磁链之间的权重因子;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在无权重因子参与的情况下能有效降低电磁转矩和磁链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双矢量 级联结构 无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利维亚Cuprita铜矿及其周缘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特征与找矿预测
8
作者 杜玉龙 方维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9-723,共15页
玻利维亚北部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具有明显的成岩成矿作用。本文采用构造岩相学填图研究Cuprita铜矿及其周缘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组合、物质组成和控矿规律。结果显示:在Cuprita铜矿及其周缘发育渐新世-中新世火山穹窿构造与火山岩... 玻利维亚北部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具有明显的成岩成矿作用。本文采用构造岩相学填图研究Cuprita铜矿及其周缘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组合、物质组成和控矿规律。结果显示:在Cuprita铜矿及其周缘发育渐新世-中新世火山穹窿构造与火山岩相体,叠加晚中新世岩浆侵入构造与侵入岩体,构造组合样式有火山穹隆构造-环形断裂、岩浆侵入构造-近EW向断裂、岩浆热液角砾岩筒(带)与热液角砾岩相体。从火山穹隆中心向外,火山岩相依次发育火山通道相、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火山沉积岩相;橄榄辉长玢岩-闪长玢岩呈岩株、岩枝和岩床产出;在岩株顶部和产状突变处发育热液角砾岩相,包含6类热液角砾岩。火山穹隆构造-环形断裂控制了火山岩相-火山沉积岩相空间分布与矿床的形成、分布;岩浆侵入构造-EW向断裂控制了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发生与矿体的产出;热液角砾岩相与岩浆热液角砾岩筒(带)为储矿构造岩相体与储矿构造样式。预测在Cuprita铜矿岩浆热液角砾岩筒深部和外围以寄生火山穹隆构造为中心等是有利的找矿预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 构造组合 物质组成 控矿规律 找矿预测标志 玻利维亚Cuprita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被引量:19
9
作者 柯昌辉 孙盛 +5 位作者 赵永岗 李以科 徐仲元 郝美珍 李瑞萍 张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9,共15页
对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田内褶皱及断层构造特征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认为矿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中元古代—海西期至少发育4期构造活动,包括近东西向控岩断层(F1)、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F2)、近东西向褶皱和韧性剪切构造、... 对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铁矿田内褶皱及断层构造特征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认为矿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中元古代—海西期至少发育4期构造活动,包括近东西向控岩断层(F1)、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F2)、近东西向褶皱和韧性剪切构造、北东向左行走滑正断层(F3),并将其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作了详细分析。认为:①沿白云石碳酸岩与顶底板围岩界线分布的近东西向断层控制了白云石碳酸岩的产出和矿体的形成;②白云石碳酸岩侵位之后,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对矿体进行了第一次破坏,导致主矿、东矿的深部矿体向东平移,钻孔WK14-01的深部矿体应为主矿深部的矿体平移所致;③成矿期后发育一期近南北向的挤压变形事件对矿体进行了第二次破坏,导致矿区白云鄂博群紧闭褶皱的形成和矿体发生透镜体化;④主矿、东矿之间的北东向左行走滑正断层对矿体进行了第三次破坏,导致主、东矿位置的错动。这些认识将对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鄂博矿床 矿田构造 控岩控矿构造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变结构的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雎刚 徐治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11-114,共4页
将变结构控制方法引入预测控制中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的预测控制算法。与传统的预测控制方法相比 ,该算法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将其应用于火电机组过热汽温控制进行仿真研究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控制算法具有优良的控制... 将变结构控制方法引入预测控制中 ,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的预测控制算法。与传统的预测控制方法相比 ,该算法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将其应用于火电机组过热汽温控制进行仿真研究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控制算法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和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变结构控制 过热汽温 热工控制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X模型的压电智能结构振动预测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传兵 张玉璘 +2 位作者 陈伟民 杨建春 黄尚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采用预测控制法对压电智能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方法建立了系统的 ARX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预测控制器对结构进行振动主动控制。
关键词 ARX模型 压电智能结构 振动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的不稳定系统控制结构选择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许锋 魏小丽 +1 位作者 任丽红 罗雄麟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47-1551,共5页
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在控制系统设计时首先要对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进行控制结构选择.Bristol提出的相关增益矩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法,以及学者们后来提出的各种改进方法,都只适用于稳定系统.本文针对不稳定系统,基于多变量广... 对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在控制系统设计时首先要对被控变量和操纵变量进行控制结构选择.Bristol提出的相关增益矩阵(Relative gain array,RGA)法,以及学者们后来提出的各种改进方法,都只适用于稳定系统.本文针对不稳定系统,基于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的闭环控制律提出了一种控制结构的变量匹配准则.通过对预测时域、控制时域等各个参数的优化选择,使系统闭环稳定;由闭环控制律得到被控变量期望值与操纵变量的相关性矩阵,以此得出控制结构的变量配对方案.通过实例研究表明,对于开环不稳定系统,该方法可以得出正确的变量配对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系统 变量配对 广义预测控制 控制结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稳态解的相容性与唯一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邹涛 李海强 +1 位作者 丁宝苍 王丁丁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9-529,共11页
多变量控制系统在结构形态上可以划分为方系统和非方系统,非方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胖系统和瘦系统.对瘦系统和胖系统,预测控制系统分别可能出现输出静差和输入稳态值不确定问题.本文从控制输入与被控输出稳态关系入手,将上述问题归结为... 多变量控制系统在结构形态上可以划分为方系统和非方系统,非方系统可进一步划分为胖系统和瘦系统.对瘦系统和胖系统,预测控制系统分别可能出现输出静差和输入稳态值不确定问题.本文从控制输入与被控输出稳态关系入手,将上述问题归结为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相容性与唯一性问题.通过非齐次方程组解的判定定理分析了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稳态解出现相容性和唯一性问题的原因,并由此给出了双层结构控制策略及解决方案.上层稳态优化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瘦系统的相容性问题,并从胖系统的无穷多个相容解中找到最优解.下层集成控制输入目标的预测控制从根本上保证了胖系统控制输入稳态解的唯一性,并实现了方系统与非方系统预测控制在算法描述上的统一.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双层结构预测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即多变量预测控制系统稳态解既是相容的又是唯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稳态优化 双层结构 相容性 唯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结构预测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邹涛 潘昊 +1 位作者 丁宝苍 于海斌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7-1337,共11页
现代工业大系统的优化控制采用递阶结构,其中以预测控制为代表的先进过程控制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级.目前,主流的工业预测控制技术均采用双层结构,即包含稳态优化层和动态控制层.双层结构预测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工业过程常见的多目... 现代工业大系统的优化控制采用递阶结构,其中以预测控制为代表的先进过程控制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级.目前,主流的工业预测控制技术均采用双层结构,即包含稳态优化层和动态控制层.双层结构预测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工业过程常见的多目标优化、多变量控制的难点问题.本文简要总结了双层结构预测控制的算法,并从控制输入与被控输出稳态关系入手分析了多变量预测控制稳态解的相容性和唯一性,说明了稳态优化的重要性.针对双层结构预测控制与区间预测控制的性能比较、稳态模型的奇异性以及闭环系统动态特性等提出了一些见解,并指出了需要重点研究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双层结构 积分过程 稳态分析 奇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预测离散变结构控制用于船-舵伺服系统 被引量:15
15
作者 宋立忠 李红江 陈少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提出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设计新思路,以不确定系统的名义模型作为滑模预测模型,以理想趋近律作为参考滑模轨迹,将预测控制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离散准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将理论成果应用于船一舵伺服系... 提出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设计新思路,以不确定系统的名义模型作为滑模预测模型,以理想趋近律作为参考滑模轨迹,将预测控制中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的思想引入离散准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设计。将理论成果应用于船一舵伺服系统设计了航向自动舵,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有效消除抖振现象,设计的航向控制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跟踪设定航向,并且能够有效抑制参数摄动和外界风浪干扰对船舶运动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舵伺服系统 滑模预测 离散变结构控制 鲁棒性 航向控制器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后不确定系统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江洪 鲁照权 陆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6-20,共5页
滞后不确定性系统是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制药、酿造等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复杂过程。其控制一直是困扰着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难题。本文分别叙述了 Smith预估补偿控制 ,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方法的发展与... 滞后不确定性系统是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制药、酿造等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复杂过程。其控制一直是困扰着自动控制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难题。本文分别叙述了 Smith预估补偿控制 ,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等方法的发展与现状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不确定系统控制 自动控制 SMITH预估补偿控制 变结构控制 鲁棒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预测离散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立忠 陈少昌 姚琼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6-829,共4页
研究了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新思路.该方法综合考虑抖振、鲁棒性以及控制量约束等指标要求,利用当前及过去时刻的滑模信息预测未来时刻的滑模动态,实现了滚动优化求... 研究了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滑模预测思想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新思路.该方法综合考虑抖振、鲁棒性以及控制量约束等指标要求,利用当前及过去时刻的滑模信息预测未来时刻的滑模动态,实现了滚动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抖振现象,并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系统 变结构控制 滑模预测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坪金矿控矿构造特征与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垚垚 张达 +4 位作者 吴淦国 狄永军 刘军 卜星辰 李兴俭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5-326,共12页
哀牢山金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喜马拉雅期金成矿带之一,大坪金矿是该成矿带内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本文在介绍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矿田控矿构造解析、矿产勘查及成矿预测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主要手段,对大坪金矿区的地质构造格局... 哀牢山金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喜马拉雅期金成矿带之一,大坪金矿是该成矿带内最具代表性的金矿床。本文在介绍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矿田控矿构造解析、矿产勘查及成矿预测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为主要手段,对大坪金矿区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金矿带控矿构造类型及性质、主矿体空间几何形态及延伸特征、金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等开展综合调查及研究工作。研究认为小新街断裂为矿床的主要导矿构造,在小新街断裂左行走滑作用影响下形成的次级断裂系统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控矿模式,指出主要矿带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及空间,为深部找矿验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坪金矿 控矿构造 构造解析 控矿模式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子英 刘宏昭 +1 位作者 王胜 刘丽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155,160,共9页
针对目前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发展状况,首先描述了进给系统的几种结构形式,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然后介绍了进给系统运动性能的预测及检测方法。并且系统地阐述了几种进给系统力学模型及其特点,分析了进给系统中影响进... 针对目前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发展状况,首先描述了进给系统的几种结构形式,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然后介绍了进给系统运动性能的预测及检测方法。并且系统地阐述了几种进给系统力学模型及其特点,分析了进给系统中影响进给系统动态性能的非线性因素,详细论述了多种摩擦和间隙控制补偿方案及其各自特点。最后,针对当前进给系统建模及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展望,为今后进给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给伺服系统 传动结构 性能预测 力学建模 控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速冷却工艺对中低碳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付天亮 邓想涛 +1 位作者 王昭东 崔栋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0-373,393,共5页
基于UFC-ACC设计理念,结合超快速冷却机理及其在中厚板产品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实现,针对中低碳钢采用不同轧制方式,分析超快冷后钢板力学性能变化,得出较优超快冷冷却规程;同时,对比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金相组织,结合理论计算,总结出超快速... 基于UFC-ACC设计理念,结合超快速冷却机理及其在中厚板产品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实现,针对中低碳钢采用不同轧制方式,分析超快冷后钢板力学性能变化,得出较优超快冷冷却规程;同时,对比不同工艺条件下的金相组织,结合理论计算,总结出超快速冷却条件下中低碳钢组织性能演变规律.从分析结果看,中低碳钢冲击韧性明显提高,其他力学性能也有较大改善;此外,UFC-ACC冷后机体大部分为细小均匀的F+P组织,并能保持原奥氏体中的高密度位错,使钢板性能优于普通ACC处理后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冷却 中低碳钢 组织性能 力学性能 组织预测 加速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