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JanusGeS双层铁电隧道结的电子输运
1
作者 孙康 别洁 +2 位作者 吕洋洋 陈爽 法伟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7-207,共11页
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两侧为不同原子,使得其具有内禀的结构不对称性和面外极化。一类新型的二维Janus材料GeS被发现可用于制备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铁电隧道结。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发现JanusGeS双层有三种堆叠模式,它们的横向滑动... 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两侧为不同原子,使得其具有内禀的结构不对称性和面外极化。一类新型的二维Janus材料GeS被发现可用于制备低能耗、高响应速度的铁电隧道结。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发现JanusGeS双层有三种堆叠模式,它们的横向滑动和垂直位移都可以调节隧道结中的电子输运。此外,基于GeGe接触的GeS双层的铁电隧道结表现出最高的开/关比。我们的研究将滑移铁电的概念扩展到一类新型的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并揭示了这些材料在实际器件中可能的电阻开关机制。我们的工作为基于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的低能耗、快速开关纳米器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范德华janus材料 滑移铁电性 铁电隧道结 阻态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In_(2)Se_(3)/PtX_(2)(X=S,Se,Te)异质结电子结构调控研究
2
作者 韩善成 李京杰 +2 位作者 王楠 黄火林 郝松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二维范德华异质结因其无悬挂键界面和无应力失配等特性,在后摩尔时代的高性能电子学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当前二维范德华异质结的原子结构固定,限制了对其物性的动态调控.因此提出了利用二维铁电材料α-In_(2)Se_(3)与PtX_(2)(X... 二维范德华异质结因其无悬挂键界面和无应力失配等特性,在后摩尔时代的高性能电子学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当前二维范德华异质结的原子结构固定,限制了对其物性的动态调控.因此提出了利用二维铁电材料α-In_(2)Se_(3)与PtX_(2)(X=S,Se,Te)构建范德华异质结,并通过电场调控α-In_(2)Se_(3)的结构,从而实现对α-In_(2)Se_(3)/PtX_(2)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的动态调控.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异质结带隙取决于α-In_(2)Se_(3)的极化方向,α-In_(2)Se_(3)/PtS2、α-In_(2)Se_(3)/PtSe_(2)、α-In_(2)Se_(3)/PtTe_(2)带隙分别为1.25/1.66 eV、0.74/1.34 eV、0.34/0.77 eV.此外,α-In_(2)Se_(3)的极化翻转可调控异质结的能带排列类型,α-In_(2)Se_(3)/PtS2能带排列从Ⅰ型变为Ⅱ型;α-In_(2)Se_(3)/PtSe_(2)能带排列虽保持Ⅱ型,但能带相对位置发生变化;α-In_(2)Se_(3)/PtTe_(2)能带排列从Ⅱ型变为Ⅰ型.通过二维铁电材料的极化翻转来调控二维范德华异质结电子性质的技术路径,为未来智能电子器件的实现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性 二维材料 范德华异质结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维材料的异维结构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旭乐 程碑彤 +5 位作者 蒋若梅 周咏 谢修敏 赵超军 张伟 宋海智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6-855,共10页
基于2维材料的光电探测器是新一代探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2维材料因不受晶格匹配的限制,可以利用范德华力与其它维度的材料,如0维的量子点、1维的纳米线、3维的半导体衬底等,形成异维结构的光电探测器。迄今为止,基于2维材料的异维结... 基于2维材料的光电探测器是新一代探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2维材料因不受晶格匹配的限制,可以利用范德华力与其它维度的材料,如0维的量子点、1维的纳米线、3维的半导体衬底等,形成异维结构的光电探测器。迄今为止,基于2维材料的异维结构光电探测器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实现了显著优于单纯2维材料探测器的性能。归纳了异维结构范德华异质结在光电探测中的优势;指出了2维材料与0维材料、1维材料、3维材料或多层多维度材料组成的异维结构光电探测器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2维材料 范德华异质结 异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范德华材料的偏振探测器及性能增强方法(特邀)
4
作者 王菁 焦韩雪 +5 位作者 陈艳 伍帅琴 王旭东 张书魁 褚君浩 王建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共20页
随着高分辨率成像、信息通信、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光电探测精度和效率的需求日益增长,偏振光探测作为光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全面综述了基于范德华二维材料的偏振光电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尤其聚... 随着高分辨率成像、信息通信、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对光电探测精度和效率的需求日益增长,偏振光探测作为光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全面综述了基于范德华二维材料的偏振光电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尤其聚焦于通过表面等离激元、铁电场调控以及转角材料等三种先进策略来显著提高偏振探测性能的创新方法。表面等离激元技术通过局域和传播等离激元共振增强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显著提升了偏振探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铁电场调控利用铁电材料的自发极化和局域电场,有效调节探测器件的载流子浓度和光电性能,为实现高效率和低能耗偏振探测提供了新的途径。转角材料通过调整双层二维材料之间的相对角度,引入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可调控性,开辟了偏振探测新领域。最后展望了这些策略在未来偏振光电探测技术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强调了材料科学和微纳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将为实现高性能偏振探测器件提供强大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偏振探测 二维材料 等离激元 铁电局域场 转角范德华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德华作用依赖的微纳系统力学行为
5
作者 秦文 寇泽普 +1 位作者 刘小飞 张助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9-770,共32页
起源于量子和热力学涨落的范德华作用在自然界和人造系统中无处不在.准确描述范德华作用对认识微纳材料及系统的力学行为及其精准设计尤为关键.本文综述了依赖范德华作用的微纳尺度力学行为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适用于原... 起源于量子和热力学涨落的范德华作用在自然界和人造系统中无处不在.准确描述范德华作用对认识微纳材料及系统的力学行为及其精准设计尤为关键.本文综述了依赖范德华作用的微纳尺度力学行为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适用于原子与分子体系的范德华理论,如对势近似法、非局域范德华泛函、绝热连接涨落耗散定理和多体色散方法等,以及适用于连续介质体系的解析、半解析和数值Lifshitz理论等描述方法;其次,梳理了范德华作用对二维材料、微纳机电系统等体系典型力学行为的影响;接着讨论了范德华斥力、非单调范德华势阱、范德华扭转力矩、范德华翻转力矩、范德华屏蔽等新颖效应;最后总结了范德华理论当前的局限和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华作用 量子效应 微机电系统 二维材料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层状范德华材料MoSi_(2)N_(4)及其异质结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轩皓 于进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6-837,共12页
二维材料因表现出很多不同于三维母体材料的新奇物理特性而备受关注.2020年,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没有对应母体的新型范德华层状材料MoSi_(2)N_(4),其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优异的力学强度、高透光率以及良好的环境稳定性等优势引起... 二维材料因表现出很多不同于三维母体材料的新奇物理特性而备受关注.2020年,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没有对应母体的新型范德华层状材料MoSi_(2)N_(4),其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优异的力学强度、高透光率以及良好的环境稳定性等优势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不仅如此,鉴于石墨烯/h-BN、MoS_(2)/BP等异质结在很多方面展现出明显优于单个材料的本征物理性质,因此探索基于MoSi_(2)N_(4)异质结的物性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重点阐述了MoSi_(2)N_(4)异质结近年来的研究概况,尤其是机械应变下对其电子性质方面的调控,为进一步理解背后的物理力学机制并探索新型范德华家族MA2Z4及异质结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范德华材料 机械应变 电子性质 物理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维材料/Ⅳ族体材料异质结多光谱光晶体管
7
作者 林光杨 蔡欣慰 +2 位作者 李硕 汪建元 李成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6-866,共11页
多光谱探测在工业等很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研制集多波段响应于一体的高性能宽谱光电探测器已成为光学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简要介绍了当前宽谱探测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2维/3维混合维范德华异质结在宽光谱探测器研制的前景;... 多光谱探测在工业等很多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研制集多波段响应于一体的高性能宽谱光电探测器已成为光学成像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简要介绍了当前宽谱探测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2维/3维混合维范德华异质结在宽光谱探测器研制的前景;总结了本课题组在2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3维Ⅳ族体材料范德华异质结宽光谱光晶体管研制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其中包括传统的NPN型、PNP型光晶体管以及基于肖特基结集电极的新型光晶体管,并对这些混合维光晶体管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光晶体管 范德华异质结 多光谱探测 2维材料 Ⅳ族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范德瓦耳斯反铁磁体系超快自旋动力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金阳 武方亮 张琦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308,共16页
反铁磁体具有太赫兹频段的高速自旋响应和对外磁场的鲁棒性,被视为下一代高速、高密度自旋信息器件的潜在材料。近年来,二维范德瓦耳斯磁性系统因其丰富的反铁磁基态和多样的物性调控手段而备受关注,成为探索低维反铁磁物理的理想平台... 反铁磁体具有太赫兹频段的高速自旋响应和对外磁场的鲁棒性,被视为下一代高速、高密度自旋信息器件的潜在材料。近年来,二维范德瓦耳斯磁性系统因其丰富的反铁磁基态和多样的物性调控手段而备受关注,成为探索低维反铁磁物理的理想平台。在这些二维反铁磁体系中实现超快自旋动力学的探测与调控对于推动高速自旋电子器件的应用至关重要。由于反铁磁体在宏观尺度上不表现出净磁矩,常规磁光探测技术难以直接观测其平衡态下的性质。然而,在非平衡状态下,通过时间分辨磁光克尔效应可以探测到由自旋动力学产生的瞬时磁化,从而揭示反铁磁自旋的相干运动。此外,线偏振二向色性光谱、太赫兹发射谱和二次谐波产生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二维反铁磁体系的动力学研究。本文综述了近期关于二维范德瓦耳斯反铁磁体系中超快自旋动力学的重要实验进展,并介绍了其中涉及的相干磁振子激发机制,包括逆磁光效应/受激拉曼散射、轨道共振激发以及激子耦合。此外,还探讨了自旋–晶格耦合导致的反铁磁自旋动力学的临界变慢现象,以及这种耦合对相干剪切声子模式的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铁磁体 范德瓦耳斯材料 自旋动力学 磁振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对甲烷气体吸附—解吸机理的可逆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1
9
作者 张遂安 叶建平 +2 位作者 唐书恒 马东民 霍永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为深入探讨煤对甲烷气体吸附—解吸机理及可逆性,作者从物理化学和界面化学以及现代煤层气吸 附理论的角度,并通过系统的煤对甲烷气体吸附—解吸可逆性物化模拟实验,进一步科学地求证了煤对甲烷气体 吸附—解吸可逆性问题。根据理... 为深入探讨煤对甲烷气体吸附—解吸机理及可逆性,作者从物理化学和界面化学以及现代煤层气吸 附理论的角度,并通过系统的煤对甲烷气体吸附—解吸可逆性物化模拟实验,进一步科学地求证了煤对甲烷气体 吸附—解吸可逆性问题。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成果,明确地提出了:①煤对气体分子的物理吸附特性决定了吸附 与解吸的可逆性;②吸附在煤内表面的甲烷分子被解吸需要一定的能量,以摆脱煤表面与甲烷分子之间的范德华 力,因此解吸过程会不同程度地滞后于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吸附 解吸 可逆性 煤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范德瓦尔斯材料的红外光电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昊 黎德龙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8-60,共13页
近年来,基于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的本征吸收、能带调制、结构设计以及新原理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范德瓦尔斯材料在红外光探测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基于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的本征吸收、能带调制、结构设计以及新原理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范德瓦尔斯材料在红外光探测领域的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发展历程和分类。进而,重点总结并分析了范德瓦尔斯材料在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红外光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范德瓦尔斯材料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性能优化方法、机制和进展。最后,对二维范德瓦尔斯材料在红外光探测器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了系统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瓦尔斯材料 红外光电探测器 能带工程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层间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范德华作用对石墨烯/聚乙烯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黄立新 张院秀 黄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34,共9页
本文结合细观力学和有限元法,采用代表体积单元研究石墨烯/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分析界面范德华作用对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有限元模型中,石墨烯的碳碳键采用弹簧单元模拟,基体采用实体单元,界面范德华作用采用刚度为Lennard-J... 本文结合细观力学和有限元法,采用代表体积单元研究石墨烯/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分析界面范德华作用对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有限元模型中,石墨烯的碳碳键采用弹簧单元模拟,基体采用实体单元,界面范德华作用采用刚度为Lennard-Jones势函数的二次导数的弹簧单元模拟。其中,范德华数量通过一个简单数学模型确定,弥补了已有研究忽视范德华数量的缺陷。本文采用三明治和嵌入式代表体积单元模型讨论了不同石墨烯尺寸和体积含量下,界面范德华作用对石墨烯/聚乙烯复合材料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影响,研究表明界面范德华作用对石墨烯/聚乙烯复合材料杨氏模量影响较大,尤其对沿石墨烯厚度方向的杨氏模量提升显著,对泊松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德华作用 石墨烯 复合材料 有限元法 弹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半导体材料纳米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根旺 侯超剑 +2 位作者 龙昊天 杨立军 王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9-1340,共22页
近年来,随着各领域对微电子器件集成度及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发展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新型高性能功能性器件成为了突破当前技术瓶颈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方向。目前,作为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二维黑磷以及范德... 近年来,随着各领域对微电子器件集成度及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发展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的新型高性能功能性器件成为了突破当前技术瓶颈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方向。目前,作为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二维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二维黑磷以及范德瓦尔斯异质结凭借其在电学、热学、机械、光学等方面的优异性能已经成为了发展高性能纳米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的最具潜力的材料之一。在本综述中,首先概述了几种用于纳米器件的常见二维材料,分析了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在纳米器件中的应用,其次重点对基于过渡金属二硫化物、黑磷以及由其衍生的范德瓦尔斯异质结的纳米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讨论,最后对目前二维半导体纳米器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及分析,从而为未来发展高性能功能性纳米器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半导体纳米材料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 黑磷 范德瓦尔斯异质结 纳米电子器件 纳米光电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与胶粘剂粘接界面的XPS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守超 张康助 郭平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6,164,共4页
结合氩离子枪刻蚀技术,用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钢与胶粘剂粘接的界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粘接过程中元素的化学环境变化,并对粘接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胶粘剂中酚醛树脂在界面区域与钢之间存在化学结合,而氯化橡胶与钢之间以范德华力... 结合氩离子枪刻蚀技术,用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钢与胶粘剂粘接的界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粘接过程中元素的化学环境变化,并对粘接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胶粘剂中酚醛树脂在界面区域与钢之间存在化学结合,而氯化橡胶与钢之间以范德华力粘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粘剂 粘接界面 X射线电子能谱法 酚醛树脂 氯化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材料WX_2构建的范德华异质结的结构和性质及应变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淼 张磊 梁万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5-393,共9页
二维材料过渡金属硫属化物(TMDs),因其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在光电子器件、光催化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TMDs材料可以构建具有不同性能的范德华(vdW)异质结,但构建的异质结由于其固有的能带带隙大小限制了... 二维材料过渡金属硫属化物(TMDs),因其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在光电子器件、光催化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TMDs材料可以构建具有不同性能的范德华(vdW)异质结,但构建的异质结由于其固有的能带带隙大小限制了其在全光谱上的响应,因而对其能带带隙调控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WX_2 (X=S, Se, Te)从单层到体相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由此组装的vdW异质结构WS_2/WSe_2、WS_2/WTe_2和WSe_2/WTe_2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应力应变对异质结构的能带带隙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HSE06泛函和自旋轨道耦合(SOC)效应的计算方案可以精确描述WX_2体系;异质结构WS_2/WSe_2,WS_2/WTe_2和WSe_2/WTe_2呈现type-II能带分类;在施加单轴或双轴的应力应变后,能带带隙大小发生相应改变,当晶格形变大于4%后,异质结构由半导体特性变成具有金属性。这些研究为光电子器件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TMDS vdW异质结 应力应变 能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黑砷异质结构宽频段探测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力波 张传胜 +1 位作者 王林 邢怀中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783,共6页
利用定点转移技术,制备出二维层状材料石墨烯-黑砷范德华异质结构的光电探测器制备,实现了从可见光-红外-微波的宽频段探测。其中在可见红外光辐射下,黑砷中产生的光激发电子-空穴对被分离并注入石墨烯,显著降低了半导体黑砷和金电极之... 利用定点转移技术,制备出二维层状材料石墨烯-黑砷范德华异质结构的光电探测器制备,实现了从可见光-红外-微波的宽频段探测。其中在可见红外光辐射下,黑砷中产生的光激发电子-空穴对被分离并注入石墨烯,显著降低了半导体黑砷和金电极之间的势垒,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光电流提取;在微波频段下,由于两种材料塞贝克系数差异产生光热电效应而激发非平衡载流子,零偏下形成光电流。研究结果为二维层状材料的带隙工程应用于光子和光电子领域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技术 二维层状材料 光电探测 范德华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德华尔斯材料在转角光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嘉璐 戴志高 +5 位作者 胡光维 欧清东 张津瑞 甘雪涛 仇成伟 鲍桥梁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2-822,共11页
极化激元是光与不同极化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半光半物质的准粒子,可用于亚波长尺度的光场调控,在光学成像、非线性效应增强及新型超构材料设计等领域扮演着举足重轻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转角范德华尔斯材料体系的制备工艺和物性研究... 极化激元是光与不同极化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半光半物质的准粒子,可用于亚波长尺度的光场调控,在光学成像、非线性效应增强及新型超构材料设计等领域扮演着举足重轻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转角范德华尔斯材料体系的制备工艺和物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中许多新奇的极化激元现象也被揭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角范德华尔斯材料在光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含转角石墨烯体系中的等离极化激元,转角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中的激子极化激元与六方氮化硼(h-BN)与α-MoO_(3)体系中的声子极化激元等。最后展望转角二维范德华尔斯材料中的极化激元在纳米尺度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有效控制方面所展现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角电子学 二维材料 范德华尔斯材料 极化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VD法生长二维范德华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柳鸣 郭伟玲 孙捷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7-503,共7页
二维范德华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自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延续集成电路摩尔定律的重要基础电子材料而备受关注。通过机械剥离的方法得到高质量的二维材料进行实验室层面的研究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要。采用金属有机化学... 二维范德华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自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延续集成电路摩尔定律的重要基础电子材料而备受关注。通过机械剥离的方法得到高质量的二维材料进行实验室层面的研究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要。采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技术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大面积二维范德华材料,并具有生长层数和成核密度可控的优势。以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为例,分别从生长条件、金属有机源材料、衬底、催化剂等方面综述了采用MOCVD技术生长二维范德华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讨论了二维材料的范德华异质结构的特性及应用。利用MOCVD技术优势可以推动二维范德华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最后总结了MOCVD法生长二维范德华材料现阶段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 二维范德华材料 过渡金属硫化物(TMDC) MoS_(2)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金刚石衬底范德瓦耳斯外延GaN薄膜
18
作者 白玲 宁静 +6 位作者 张进成 王东 王博宇 武海迪 赵江林 陶然 李忠辉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908,共8页
随着氮化镓(GaN)在高功率领域的广泛应用,GaN基器件的散热性能成为了制约其功率密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开辟新的热管理方案至关重要。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刚石衬底可以用于改善GaN器件的散热问题。然而,由于金刚石和GaN之间的天然晶格失配,在... 随着氮化镓(GaN)在高功率领域的广泛应用,GaN基器件的散热性能成为了制约其功率密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开辟新的热管理方案至关重要。具有高热导率的金刚石衬底可以用于改善GaN器件的散热问题。然而,由于金刚石和GaN之间的天然晶格失配,在金刚石衬底上GaN的直接外延仍然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本工作以二维材料/Al组分渐变的AlGaN异质结作为衬底与外延层之间的成核层,在多晶金刚石衬底上实现了单晶GaN薄膜的范德瓦耳斯外延。其中,二维材料可以有效屏蔽掉衬底与外延层晶格不匹配带来的不良影响,而Al组分渐变的AlGaN缓冲层结构可实现Ga原子和N原子的有序迁移,进而精确地控制GaN薄膜的生长。本工作为异质衬底上高质量生长氮化物提供新思路。实验结果表明,成核层的引入有效地消除晶格失配的影响,从而打破了金刚石衬底上难以直接外延单晶GaN薄膜的瓶颈。本工作为GaN基器件的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 金刚石 范德瓦耳斯外延生长 高散热 Al组分渐变 二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二维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扬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9-943,共15页
以石墨烯为代表,二维材料有着诸多优异的性质,在下一代电子器件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绝大多数关于二维材料的研究都集中在其电子学和光学的性质和应用,对于其力学性质的研究则相对欠缺,而力学性质在二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中都... 以石墨烯为代表,二维材料有着诸多优异的性质,在下一代电子器件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绝大多数关于二维材料的研究都集中在其电子学和光学的性质和应用,对于其力学性质的研究则相对欠缺,而力学性质在二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原子力显微镜是低维材料力学性质表征的主要手段,例如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压痕技术.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二维材料的基本背景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进一步展示了纳米压痕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理论背景,并回顾了利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二维材料面内力学性质的相关实验和理论工作,同时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在表征二维材料力学性能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及来源.由于二维材料展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纳米压痕技术在能够很好地测量二维材料面内力学性质的同时,对于二维材料层间力学性质表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第三部分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埃(Å)压痕技术,该技术能够将形变尺度控制在0.1 nm以内,从而精确地表征和调控二维材料的层间范德华作用力,即层间力学性质.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绍了通过埃压痕技术表征和调控的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层间力学性质.最后简要介绍了范德华异质结材料的基本性质,探讨了埃压痕技术在该材料力学性质研究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石墨烯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压痕技术 埃压痕技术 范德华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材料范德华间隙的利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阙海峰 江华宁 +4 位作者 王兴国 翟朋博 孟令佳 张鹏 宫勇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34,共16页
二维材料因为其优异且可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自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其电学、光学、量子、催化等方面的一些独特性质使其迅速成为一类极其重要的材料体系。二维材料层间弱结合的性质为利用范德华间隙来调控体系的... 二维材料因为其优异且可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自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其电学、光学、量子、催化等方面的一些独特性质使其迅速成为一类极其重要的材料体系。二维材料层间弱结合的性质为利用范德华间隙来调控体系的电子结构从而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创造了条件。客体原子的引入可以显著改变原有材料的层间间距,改变层间的耦合强度。客体与宿主原子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改变原始材料的电子结构,从而影响材料的多方面性能,甚至带来新的性质。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层间存储也是二维范德华间隙在能源存储方面的重要应用,一直受到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在本综述中,我们从利用插层法改变层间距从而改变层间耦合,引入客体物质与宿主原子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或引入新性质和层间储能四个方面系统化阐述了二维材料范德华间隙的各种调控方法及其对合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巨大影响,并展望了二维范德华间隙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范德华间隙 插层技术 层间相互作用 性能优化 能源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