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leakage behavior at null position of high-pressure electro-pneumatic servo valve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Di-jia GAO Long-long +2 位作者 WU Chuan ZHAO Zhi-xin LI Bao-re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3117-3126,共10页
The high-pressure electro-pneumatic servo valve(HESV)is a core element of the high-pressure pneumatic servo system.The annular clearance and the rounded corner of the spool-sleeve can cause the leakage at null positio... The high-pressure electro-pneumatic servo valve(HESV)is a core element of the high-pressure pneumatic servo system.The annular clearance and the rounded corner of the spool-sleeve can cause the leakage at null position,thereby affecting high-precision control and stability of the servo system.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he clearance structure on leakage behavior at null position of the HESV.A numerical approach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and then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obtain the variation law of leakage flow rate at null posi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akage flow rate at null position varies linearly with supply pressure and rounded corner radius,and is nonlinear as a quadratic concave function with annular clearance.The leakage flow rate of the annular clearance and the rounded corner varies with the valve opening in an invariable−nonlinear−linear trend.A test rig system of leakage behavior at null position of the HESV was built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model,which agrees well with the conducted experimental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pressure electro-pneumatic servo valve CLEARANCE leakage flow rate null po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precise control method for a new type of Piezoelectric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淼磊 田彦涛 +1 位作者 高巍 杨志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832-837,共6页
A new type of piezoelectric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system was proposed. And then multilayer piezoelectric actuator based on new piezoelectric ceramic material was used as the electricity-machine converter of th... A new type of piezoelectric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system was proposed. And then multilayer piezoelectric actuator based on new piezoelectric ceramic material was used as the electricity-machine converter of the proposed piezoelectric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The proposed piezoelectric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has ascendant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ones. But the system is of high nonlinearity and uncertainty, it cannot achieve favorable control performance by conventional control method. To develop an efficient way to control piezoelectric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system, a high-precise fuzzy control method with hysteresis nonlinear model in feedforward loop was proposed. The control method is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a feedforward loop with Preisach hysteresis nonlinear model and a feedback loop with high-precise fuzzy contro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steresis loop and the maximum output hysteresis by the PID control method are 4.22% and 2.11 μm, respectively; the hysteresis loop and the maximum output hysteresis by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respectively are 0.74% and 0.37 μm,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tracking error by the PID control method for sine wave reference signal is about 5.02%, the maximum tracking error by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for sine wave reference signal is about 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electro-hydraulic servo valve hysteresis nonlinearity Preisach model fuzzy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电液伺服机构在过载环境下的伺服阀零偏特性研究
3
作者 孙毅 王增 +2 位作者 王建军 曲颖 张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4-148,共5页
现役运载火箭多采用伺服阀控电液伺服机构完成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阀控伺服机构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响应控制指令,确保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和轨道调整的准确性。然而,某些高加速与机动能力强的过载环境会导致伺服阀出现工... 现役运载火箭多采用伺服阀控电液伺服机构完成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阀控伺服机构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响应控制指令,确保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和轨道调整的准确性。然而,某些高加速与机动能力强的过载环境会导致伺服阀出现工作零位漂移或零偏电流增大的故障,影响火箭飞行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基于此,对某火箭电液伺服机构配套伺服阀在过载环境下进行零偏特性分析。对伺服阀前置级和功率级的受力开展理论分析,得到过载大小和方向对伺服阀零偏电流的影响规律;然后设计伺服阀的过载试验方案,采集伺服阀在不同过载条件下的零偏电流并进行对比,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仅当过载方向与伺服阀阀芯轴向一致时,伺服阀零偏电流受到的干扰最大,此时来自伺服阀挡板的转动力矩在过载力的作用下增加,并且其增加量与过载加速度成正比,阀芯所受过载力对伺服阀零偏电流的影响很小;当过载方向位于伺服阀阀芯轴向的垂直方向(即纵向或法向)时,能够有效避免过载环境对伺服阀零偏电流的影响,可以合理设置伺服机构的安装方向,避免过载方向与伺服阀阀芯轴向一致,以保障火箭伺服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载方向 伺服阀 零偏电流 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伺服滑阀小开度动态阀口冲蚀特性研究
4
作者 刘新强 林广 +3 位作者 冀宏 王聪 肖尧 齐铭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3,共7页
针对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冲蚀磨损的问题,运用Fluent中的离散相模型(DPM)计算分析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的冲蚀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固定开度的阀口相比,动态调整过程中提高颗粒冲击频次会显著强化油液中污染物对工作边的冲蚀作... 针对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冲蚀磨损的问题,运用Fluent中的离散相模型(DPM)计算分析液压伺服滑阀动态阀口的冲蚀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固定开度的阀口相比,动态调整过程中提高颗粒冲击频次会显著强化油液中污染物对工作边的冲蚀作用,阀芯工作边平均冲蚀率从6.55×10^(-9)kg/(m^(2)·s)增大到8.32×10^(-7)kg/(m^(2)·s);阀套工作边平均冲蚀率从2.59×10^(-8)kg/(m^(2)·s)增大到6.69×10^(-6)kg/(m^(2)·s)。中频小幅时的工作边平均冲蚀率最大,阀芯和阀套工作边平均冲蚀率均在100 Hz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9×10^(-6)、1.16×10^(-5)kg/(m^(2)·s);阀芯和阀套工作边平均冲蚀率在振幅5μm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10^(-6)、2.38×10^(-5)kg/(m^(2)·s);并通过测量阀口工作边形貌与圆角半径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滑阀 小开度 动态阀口 冲蚀率 DP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电液伺服阀流场动态特性研究
5
作者 姜志宏 张晓阳 +1 位作者 余志坚 郭河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4,共7页
基于对典型阀口形状的流场动态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旋转式电液伺服阀,为分析伺服阀旋转过程中阀口流场的分布特性,设计三种不同几何形状的典型阀口。首先阐述电液伺服阀的机理,分别建立三种阀口过流面积数学模型;借助Fluent流体仿真软件... 基于对典型阀口形状的流场动态特性的研究,提出一种旋转式电液伺服阀,为分析伺服阀旋转过程中阀口流场的分布特性,设计三种不同几何形状的典型阀口。首先阐述电液伺服阀的机理,分别建立三种阀口过流面积数学模型;借助Fluent流体仿真软件,通过滑移网格方法(MRF)对电液伺服阀进行流场动态特性模拟分析,得出不同压差和阀口开度下的压力、压力波动、流量、流量系数、射流角的动态曲线;通过流量系数和压力波动来衡量伺服阀的动态特性和阀芯的稳定性,得出B型伺服阀的动态特性优于其他两种;最后对电液伺服阀的流量动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证明伺服阀阀流量曲线近似为正弦波,流量的最大仿真值与实验值误差小于6.73%,表明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芯旋转式电液伺服阀 典型阀口 动态特性 滑移网格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二次射流速度分布的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压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文豪 葛声宏 +2 位作者 杨瀚浩 林文 朱玉川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4-729,共6页
针对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传统数学建模认为二次射流出口速度服从均匀分布的不足,提出二次射流出口速度满足高斯分布。基于平面自由紊动射流理论与液体活塞模型,建立了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压力特性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断载... 针对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传统数学建模认为二次射流出口速度服从均匀分布的不足,提出二次射流出口速度满足高斯分布。基于平面自由紊动射流理论与液体活塞模型,建立了偏转板电液伺服阀前置级压力特性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和断载压力特性试验表明:相较于传统模型,偏转板位移越大,该模型求解精度越高;当偏转板位移0.05 mm,求解精度相较传统模型提高了约17%,为偏转板电液伺服阀精确建模与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转板电液伺服阀 前置级 二次射流 压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阳 刘英豪 +3 位作者 高强 刘骅毅 周如林 乔子石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1,共8页
针对我国煤矿液压装备底层执行机构存在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和换向阀组合控制液压缸的方案。首先,对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伺服系统... 针对我国煤矿液压装备底层执行机构存在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和换向阀组合控制液压缸的方案。首先,对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伺服系统AMESim仿真模型,并对步进电机子模型、高水基数字比例阀子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提出了液压缸位移/速度双闭环、液压缸位移/主阀位移双闭环两种控制方法,并基于Simulink和AMESim搭建了系统机电液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搭建了高水基数字比例阀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试验平台,试验表明,液压缸位移/速度双闭环控制方法存在抖动现象,且液压缸位置的最大误差达到了1.5 mm,液压缸位移/主阀位移双闭环控制下的液压缸跟踪误差在0.4 mm内,超调量为0,满足控制精度需求。研究结果对提升我国煤矿液压装备的控制精度和数字化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基数字比例阀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步进电机 动态特性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转板射流伺服阀衔铁组件湿模态仿真与试验分析
8
作者 林文 葛声宏 +2 位作者 江裕雷 谷悦 朱玉川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2-559,共8页
电液伺服阀的衔铁组件谐振易引起弹簧管破裂,是影响飞机液压伺服系统性能的疑难性故障。因此,研究伺服阀衔铁组件的振动特性显得尤为必要。使用声波激励方法与激光测距技术获取了衔铁组件的干、湿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同时使用ANSYS Workbe... 电液伺服阀的衔铁组件谐振易引起弹簧管破裂,是影响飞机液压伺服系统性能的疑难性故障。因此,研究伺服阀衔铁组件的振动特性显得尤为必要。使用声波激励方法与激光测距技术获取了衔铁组件的干、湿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同时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衔铁组件进行干模态分析以及基于声固耦合算法的湿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对衔铁组件进行振动特性分析时不可忽略流体的附加质量效应,衔铁组件湿模态的固有频率低于干模态的固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阀 衔铁组件 声波激励 湿模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配流泵控液压激振系统偏移调控方法研究
9
作者 葛正 任宇 +1 位作者 李翔 王鲜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8-616,共9页
交变配流泵可通过内置旋转配流盘连续转动直接输出交变液流,驱动液压缸形成激振运动。由于交变配流泵及泵控液压缸内部泄漏、摩擦等非线性因素会导致泵输出的双向液流不完全对称,泵控液压缸位移中心值会随振动过程发生偏移,影响实用性... 交变配流泵可通过内置旋转配流盘连续转动直接输出交变液流,驱动液压缸形成激振运动。由于交变配流泵及泵控液压缸内部泄漏、摩擦等非线性因素会导致泵输出的双向液流不完全对称,泵控液压缸位移中心值会随振动过程发生偏移,影响实用性。为了消除非对称液流导致的激振偏移,本文在交变配流泵与液压缸之间串联伺服阀,形成泵-阀-缸串级偏移调控系统,以及基于配流盘相位的半周期分段纠偏控制策略。基于泵、阀动力特性建立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辨识系统参数,分析控制性能。搭建试验平台,验证泵-阀联合偏移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控制交变配流泵控激振液压缸位移中心值,且伺服阀芯基本处于较大开口位置,节流损失小,在保证泵控激振系统高效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配流泵 伺服阀 偏移调控 泄漏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挡板液压放大器流场仿真与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葛声宏 王彦文 +2 位作者 杨瀚浩 张鑫宇 朱玉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中的燃油计量部件,其由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器组成,液压放大器采用单侧四喷嘴结构形式,喷嘴的结构参数对液压放大器性能有重要影响。利用Fluent流场仿真,研究喷嘴径向、轴向尺寸及分布方式对... 多喷嘴挡板单级电液伺服阀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中的燃油计量部件,其由力矩马达和液压放大器组成,液压放大器采用单侧四喷嘴结构形式,喷嘴的结构参数对液压放大器性能有重要影响。利用Fluent流场仿真,研究喷嘴径向、轴向尺寸及分布方式对液压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尺寸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喷嘴内径,轴向尺寸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喷嘴伸出量,分布方式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喷嘴数量。其中,增大喷嘴外径以及减小分布圆直径,均可增大喷嘴总流量并减小挡板受力;当喷嘴外径增大23.4%、分布圆直径减小37.1%时,喷嘴总流量分别增加8%和5.5%,挡板受力分别下降9%和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放大器 多喷嘴挡板 电液伺服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偏导射流伺服阀故障诊断
11
作者 张帅印 陶建峰 +2 位作者 吴兆宇 陈方飞扬 谭浩洋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共11页
在复杂工况下,偏导射流伺服阀可采集的故障信号有限且易受噪声干扰,导致其特征提取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星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时域卷积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海星优化算法自... 在复杂工况下,偏导射流伺服阀可采集的故障信号有限且易受噪声干扰,导致其特征提取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海星优化变分模态分解、时域卷积网络、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海星优化算法自适应确定变分模态分解参数,提高信号分解的准确性与鲁棒性;随后结合最小包络熵原则选取关键固有模态函数,从中提取主要特征;最后,将提取的特征融入时域卷积网络与自注意力机制增强的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网络,提高故障特征的表达能力与分类性能。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偏导射流伺服阀故障仿真平台和开展了多种典型故障工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97.33%,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导射流伺服阀 变分模态分解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的反步分数阶滑模控制
12
作者 刘靖 孙春耕 程丰浩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8-285,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阀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提出了一种反步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到阀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的压力流量非线性以及未建模动态等非线性特性,建立了阀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其次... 为进一步提高阀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精度,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提出了一种反步分数阶滑模控制方法。首先考虑到阀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的压力流量非线性以及未建模动态等非线性特性,建立了阀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其次,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与反步滑模控制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反步分数阶滑模控制器。然后通过Lyapunov理论验证了在反步分数阶滑模控制器下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mk环境中搭建了阀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以及反步分数阶滑模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通过与PID控制器和反步控制器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反步分数阶滑模控制器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还具有较好的响应性能。通过跟踪误差平均值计算,与PID控制器和反步控制器相比,反步分数阶滑模控制器的跟踪精度分别提高了96.57%和8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控缸 电液伺服系统 分数阶 滑模控制 位置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控非对称缸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模糊自抗扰控制
13
作者 史孬 李跃松 +2 位作者 张贻哲 王棒 孟隆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3,共7页
由于结构紧凑等优点,阀控非对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被广泛应用,但是其非线性、时变性、参数多变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造成外部扰动、负载突变、参数变化等工况,很难通过传统控制有效处理。针对此问题,提出阀控非对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模糊自... 由于结构紧凑等优点,阀控非对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被广泛应用,但是其非线性、时变性、参数多变和不确定性等特点造成外部扰动、负载突变、参数变化等工况,很难通过传统控制有效处理。针对此问题,提出阀控非对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模糊自抗扰控制(Fuzzy-ADRC),通过对外部扰动、负载突变、参数变化等内外扰动进行观测和补偿,来实现整个系统的高精度控制;通过模糊自整定来解决ADRC参数较多、相互耦合、整定困难的难题。最后对Fuzzy-PID、ADRC、Fuzzy-ADRC 3种算法控制的阀控非对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Fuzzy-ADRC控制器相比ADRC控制器,当输入加载带扰动的阶跃信号时,调整时间缩短29.7%、误差减小50%,当输入加载的正弦信号时,相位滞后降低56%,精度提高41.3%,Fuzzy-ADRC具有参数调整简单、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模糊自抗扰控制(Fuzzy-ADRC) 阀控非对称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电液伺服阀主阀阀口流场特性分析
14
作者 曹晓明 苏嵩 +2 位作者 史俊强 李心远 闫嘉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1-66,共6页
三级电液伺服阀作为液压系统中的核心控制元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阀口能量损失大、流量控制非线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运用流场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某三级电液伺服阀主阀的三维网格仿真模型,通过对主阀内部流场的模拟仿真,分析了主阀口... 三级电液伺服阀作为液压系统中的核心控制元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阀口能量损失大、流量控制非线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运用流场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某三级电液伺服阀主阀的三维网格仿真模型,通过对主阀内部流场的模拟仿真,分析了主阀口不同开度下阀腔内流体的速度、压力及湍流动能耗散率分布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阀口压差为7 MPa工况下,随着主阀开口度增大,阀口处流体流速显著提高,最大流速始终出现在阀口区域;同时发现,流体在节流口及流向突变处会产生强烈漩涡,导致明显的能量耗散现象;此外,阀口流量系数随开度增大呈非线性递减趋势,这种特性直接影响阀的控制精度。研究结果揭示了三级电液伺服阀存在的能量损失机理和流量控制非线性问题,为其结构优化设计和控制策略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阀 滑阀 流场 流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TA的某飞行器液压伺服机构振荡故障分析
15
作者 钱占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59,共8页
以某飞行器液压伺服机构振荡故障为研究对象,利用FTA分析法找出问题原因并解决了该问题。建立故障树,完成对系统级、伺服阀级的故障定位;利用仿真手段说明伺服阀超调与否对伺服机构的影响,将机制表述清楚;将不同伺服阀调整至超调状态,... 以某飞行器液压伺服机构振荡故障为研究对象,利用FTA分析法找出问题原因并解决了该问题。建立故障树,完成对系统级、伺服阀级的故障定位;利用仿真手段说明伺服阀超调与否对伺服机构的影响,将机制表述清楚;将不同伺服阀调整至超调状态,开展联试,伺服机构振荡,充分完成了故障复现工作;将无超调的阀与伺服机构进行联试,在振动量值逐步增大的情况下,仍未谐振,验证措施有效;将同样的经验推至其他型号、其他单位,解决了同类质量问题隐患,大大提升了装备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机构 FTA 电液伺服阀 振荡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前置级的数值模拟
16
作者 刘欣 李祥阳 程冬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0,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机轮刹车系统中电液压力伺服阀内部流场的流动机制,获得不同结构参数变化对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压力增益的影响,运用CFD流体仿真技术对机轮刹车系统中双喷嘴挡板电液压力伺服阀的前置放大级进行三维流场仿真研究。分析其内... 为了深入了解机轮刹车系统中电液压力伺服阀内部流场的流动机制,获得不同结构参数变化对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压力增益的影响,运用CFD流体仿真技术对机轮刹车系统中双喷嘴挡板电液压力伺服阀的前置放大级进行三维流场仿真研究。分析其内部流场变化情况及压力、速度分布,探讨不同伺服阀喷嘴直径、节流口直径下的压力增益与压力特性变化规律,提出同工况下提高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压力增益与压力灵敏度的设计思路。结果表明:喷嘴直径越小,其压力特性曲线的线性度越好,平均压力增益越大,压力灵敏度越高,静态性能较好;随着节流口直径逐渐变大,其平均压力增益变小,但是过大的节流口直径对伺服阀的压力场和速度场影响较大,综合来看节流口直径在设计范围内取值居中时伺服阀工作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液压力伺服阀 前置级 数值模拟 压力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优化技术
17
作者 王思民 云霞 +2 位作者 金瑶兰 丁建军 张杨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7-172,共6页
为适应航空液压系统高压化发展趋势,提升伺服阀功率密度与功重比,针对35 MPa高压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开展系统性优化设计。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射流管前置级数学模型,分析前置级特性。通过解析计算与Fluent流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采... 为适应航空液压系统高压化发展趋势,提升伺服阀功率密度与功重比,针对35 MPa高压射流管伺服阀前置级开展系统性优化设计。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射流管前置级数学模型,分析前置级特性。通过解析计算与Fluent流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采用微型节流孔实现前置级降压、优化接受器孔角度配置以及精确匹配喷嘴与接受器间距等前置级优化技术。最后,对加工优化后的伺服阀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前置级降压处理可有效降低压力对力矩马达的冲击,提高伺服阀的工作稳定性;接受器孔角度过大会导致其相同频率下功率密度谱振幅增大,造成前置级流场波动;喷嘴与接受器间距为0.15~0.2 mm时,其压力曲线突跳较为缓和,压力损失较小,伺服阀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射流管伺服阀 前置级优化 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阀偏导射流液压放大器仿真与试验研究
18
作者 张恒轩 潘英 +1 位作者 陈俊光 姬腾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6,共7页
偏导射流式伺服阀抗污染能力较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由于偏导射流液压放大器内部几何形状复杂,为非节流式液压放大器,对输出特性的预估较为困难,设计分析中较为依赖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分析。由于加工及装配精度因素影响,试验中... 偏导射流式伺服阀抗污染能力较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由于偏导射流液压放大器内部几何形状复杂,为非节流式液压放大器,对输出特性的预估较为困难,设计分析中较为依赖计算流体力学仿真分析。由于加工及装配精度因素影响,试验中特性往往具有较大的散布,对流场仿真模型的验证造成了困难。对偏导射流液压放大器压力特性进行了试验及数据统计,分析了不同流体力学仿真模型对压力特性预估的准确性,验证了低雷诺数k-ε模型在偏导射流液压放大器性能预估中具有更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阀 偏导射流 雷诺平均方程 k-ε模型 低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驱阀的双闭环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及其在异形销孔精密镗孔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岩 刘建伟 刘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4,共10页
针对异形销孔的精密镗削加工,研究高频响音圈电机直接驱动伺服阀(VCM-DDV)在精密镗削装置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双闭环模糊自适应PID(FPID)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包括基于FPID的阀芯位置控制和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输出压力控制... 针对异形销孔的精密镗削加工,研究高频响音圈电机直接驱动伺服阀(VCM-DDV)在精密镗削装置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双闭环模糊自适应PID(FPID)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包括基于FPID的阀芯位置控制和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输出压力控制。建立基于AMESim和Simulink的联合仿真环境,对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和干扰观测器相结合的两级反馈算法,提高了液压伺服系统在动载荷作用下的位置和压力性能,阶跃响应时间在21.2 ms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异形销孔镗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圆度达0.3μm,粗糙度达0.15μm,满足加工精度要求,验证了补偿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销孔 直驱阀 FPID 两级闭环控制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健康诊断技术研究
20
作者 钱占松 王烨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5,共10页
为提高三级电液伺服阀的可靠性及故障诊断效率,以三级喷嘴-挡板式大流量电液伺服阀为对象,研究其健康诊断技术,旨在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典型故障特征库,实现快速故障定位与诊断。基于AMESim仿真平台对伺服阀关键组件(先导... 为提高三级电液伺服阀的可靠性及故障诊断效率,以三级喷嘴-挡板式大流量电液伺服阀为对象,研究其健康诊断技术,旨在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典型故障特征库,实现快速故障定位与诊断。基于AMESim仿真平台对伺服阀关键组件(先导伺服阀、功率级滑阀、位置传感器及控制器)进行精细化建模,并通过参数标定与动态特性验证确保模型的准确性。针对典型故障模式开展仿真分析,通过调整节流孔通流面积来模拟喷嘴/节流孔堵塞,修改反馈杆小球与阀芯的间隙参数以表征反馈杆小球磨损,增大阀芯摩擦力以模拟先导阀与主滑阀芯因污染导致摩擦力增大的情况。最后,搭建包含液压动力源、数据采集系统及伺服阀试验台的验证平台,采集正常与异常状态下的输出曲线,对比仿真与试验数据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通过AMESim建模与多故障仿真以及试验验证,所提健康诊断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喷嘴堵塞、反馈杆磨损等典型故障特征,定位故障根源。该方法可扩展至力矩马达气隙变化、弹簧管刚度变化、磁量减弱、传感器非线性等未涵盖故障模式,为构建三级伺服阀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电液伺服阀 健康诊断 喷嘴或节流孔堵塞 反馈杆小球磨损 阀芯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