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aptive Robust Servo Control for Vertical Electric Stabilization System of Tank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Darui Lin Xiuye Wang +1 位作者 Yimin Wang Guolai Y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26-342,共17页
A tracking stability control problem for the vertical electric stabilization system of moving tank based on adaptive robust servo control is addressed.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wo types of possibly fast timevaryin... A tracking stability control problem for the vertical electric stabilization system of moving tank based on adaptive robust servo control is addressed.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wo types of possibly fast timevarying but bounded uncertainty within the vertical electric stabilization system:model parameter uncertainty and uncertain nonlinearity.First,the vertical electric stabiliz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as an uncertain nonlinear dynamic system that can reflect the practical mechanics transfer process of the system.Second,the dynamical equation in the form of state space is established by designing the angular tracking error.Third,the comprehensive parameter of system uncertainty is designed to estimate the most conservative effects of uncertainty.Finally,an adaptive robust servo control which can effectively handl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omplex nonlinearity and uncertainty is proposed.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under the practical physical condition is validated through the tests on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This paper pioneer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al nonlinearity and uncertainty of the vertical electric stabilization system into the settlement of the tracking stability control problem,and validates the advanced servo control strategy through experiment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robust servo control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Nonlinearity compensation System uncertainty Vertical electric stabiliza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Stabilization for Uncertain Nonholonomic Dynamic Mobile Robots Based on Visual Servoing Feedback 被引量:16
2
作者 YANG Fang WANG Chao-Li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7-864,共8页
nonholonomic 的稳定问题动态活动机器人与一修理(装天花板) 照相机在这份报纸被探讨。首先,一个照相机目标视觉 servoing 运动学的模型被利用针孔照相机模型介绍,一个运动学的稳定控制器为运动学的模型被给。然后,一个适应滑动模式... nonholonomic 的稳定问题动态活动机器人与一修理(装天花板) 照相机在这份报纸被探讨。首先,一个照相机目标视觉 servoing 运动学的模型被利用针孔照相机模型介绍,一个运动学的稳定控制器为运动学的模型被给。然后,一个适应滑动模式控制器被设计面对与照相机系统联系的参量的无常稳定不明确的动态活动机器人。建议控制器不仅对象集体变化那样的结构化的无常而且到象骚乱那样的未组织的柔韧。建议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估计的参数的固定被 Lyapunov 方法严厉地证明。模拟结果被介绍说明控制法律的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系统 自动化技术 ICA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ve Control for Visual Servo Stabilization of Nonholonomic Mobile Robots 被引量:5
3
作者 CAO Zheng-Cai YIN Long-Jie +1 位作者 FU Yi-Li LIU Tian-Lo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38-1245,共8页
活动机器人获得了的 nonholonomic 的视觉伺服稳定广泛的注意。当前,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不管多么不认为可见性限制和致动器是限制,因此设计控制器是困难的在实际申请认识到令人满意的性能。在这份报纸,为一个活动机器人的视觉伺服稳... 活动机器人获得了的 nonholonomic 的视觉伺服稳定广泛的注意。当前,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不管多么不认为可见性限制和致动器是限制,因此设计控制器是困难的在实际申请认识到令人满意的性能。在这份报纸,为一个活动机器人的视觉伺服稳定的一个预兆的控制器被介绍。第一,利用产生速度的命令的一个运动学的预兆的稳定控制器被介绍。然后,来临以便 asymptotically 做活动机器人的实际速度到需要的,一个动态预兆的控制器被设计。建议预兆的控制器能容易处理限制。最后,几模拟被执行,并且结果说明建议控制计划是有效的解决视觉伺服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整移动机器人 稳定化控制器 预测控制器 视觉伺服 生成速度 运动预测 稳定问题 控制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虑及时变时滞的伺服电机传动系统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陈子欢 周占民 +2 位作者 王鑫 于齐 李旭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共9页
针对伺服电机传动系统建模过程对时滞的考虑不够充分、控制增益的整定缺乏以系统稳定为前提给出的分析、系统稳定判据保守性相对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更低保守性的时滞相关稳定判据。首先在惯量结构模型考虑时变时滞并通过设... 针对伺服电机传动系统建模过程对时滞的考虑不够充分、控制增益的整定缺乏以系统稳定为前提给出的分析、系统稳定判据保守性相对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更低保守性的时滞相关稳定判据。首先在惯量结构模型考虑时变时滞并通过设计相应的控制器建立了时滞闭环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然后利用Lyapunov泛函分析法结合自由权矩阵、时滞分割、积分不等式等技术以降低稳定判据的保守性。通过运行MATLAB程序得出了由该稳定判据保证系统稳定的控制器增益适用时滞范围,并得出本文判据使系统稳定的最大时滞上界提高了46.33%,验证了本文判据具有更低的保守性。本文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为更复杂的伺服电机传动系统分析与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伺服电机传动系统 时变时滞 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调距桨机液伺服装置性能优化
5
作者 张慎旸 王小强 +2 位作者 王乃民 王兆强 陆阳钧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为解决船用调距桨调距时机液伺服装置响应速度慢、动态位置刚度不足及系统稳定性低等问题,通过建立机液伺服装置数学模型,分析出影响其性能的因素为节流槽形状和数量、主控制阀正开口量及液压缸直径。基于AMESim仿真软件,系统研究各参... 为解决船用调距桨调距时机液伺服装置响应速度慢、动态位置刚度不足及系统稳定性低等问题,通过建立机液伺服装置数学模型,分析出影响其性能的因素为节流槽形状和数量、主控制阀正开口量及液压缸直径。基于AMESim仿真软件,系统研究各参数与性能指标的量化关系,结论为:K形节流槽在响应速度与动态位置刚度上显著优于其他形状;节流槽数量增加可提升响应速度与动态位置刚度,但会降低系统稳定性;正开口量增大有利于改善响应速度,但会削弱动态位置刚度;液压缸直径增大会牺牲响应速度,但能提高动态位置刚度与系统稳定性。综合对比影响因素的不同改变程度所带来的优化效果以及不同工况下的适应情况,最终提出优化方案:采用周向6个K形节流槽、0.6 mm正开口量及600 mm液压缸直径的组合设计。经验证,优化后装置响应时间缩短3.94%,动态位置刚度提升1.28%,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了综合性能提升。研究成果为船用调距桨机液伺服装置的性能优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调距桨 机液伺服 响应速度 刚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PFM-based Global Convergence Visual Servo Path Planner
6
作者 ZHANG Xue-Bo FANG Yong-Chun MA Bo-Ju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50-1256,共7页
作为计划方法的一条古典本地路径,因为它的简洁和优雅,潜在的地方法(PFM ) 在机器人学地里广泛地被使用。然而,当产生一条路径让一个机器人列在后面时,这个方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本地最小的存在。在这份报纸,我们在场由使用 PFM 方... 作为计划方法的一条古典本地路径,因为它的简洁和优雅,潜在的地方法(PFM ) 在机器人学地里广泛地被使用。然而,当产生一条路径让一个机器人列在后面时,这个方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本地最小的存在。在这份报纸,我们在场由使用 PFM 方法在看法(FOV ) 的照相机地以内保留特征为视觉伺服计划途径的一条路径。严密分析然后被介绍证明计划方法的构造路径的全球稳定性。而且,怎么获得的问题一更好三维(3D ) 照相机路径也广泛地被学习。模拟结果被提供验证建议路径规划者的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系统 设计方案 过程控制方法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无人艇单目视觉伺服自主控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何红坤 王宁 +1 位作者 张富宇 韩冰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8,共14页
单目视觉伺服采用相机模仿人眼视觉功能,感知周围环境和测量运动状态,是提高无人艇航行感知与控制自主性的重要手段。首先,从基本原理出发,简述视觉伺服技术分类、相机透视投影原理和无人艇运动数学模型,为文献综述分析提供框架基础。然... 单目视觉伺服采用相机模仿人眼视觉功能,感知周围环境和测量运动状态,是提高无人艇航行感知与控制自主性的重要手段。首先,从基本原理出发,简述视觉伺服技术分类、相机透视投影原理和无人艇运动数学模型,为文献综述分析提供框架基础。然后,根据任务复杂度,依次综述单目视觉伺服在无人艇航向控制、镇定控制、轨迹跟踪控制和集群控制等典型应用场景下的研究进展和挑战。最后,系统性地总结无人艇单目视觉伺服自主控制的潜在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单目视觉伺服 航向控制 镇定控制 轨迹跟踪控制 集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辨识与随动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金阳 刘妙 雷昱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77,共7页
针对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参数辨识和随动稳定控制问题,首先建立倒立摆在不受外力控制,摆杆自然下垂的顺摆模型,基于顺摆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然后推导顺摆模型与倒摆模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倒立摆的倒摆模型... 针对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参数辨识和随动稳定控制问题,首先建立倒立摆在不受外力控制,摆杆自然下垂的顺摆模型,基于顺摆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然后推导顺摆模型与倒摆模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倒立摆的倒摆模型;根据辨识出的倒摆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控制器对其进行稳定控制,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与实物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辨识得到的系统模型更加精确,对比直接测量参数得到的系统模型,控制效果更好,且能对随动输入指令进行更优的跟随。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量测误差,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为火炮随动稳定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旋转倒立摆 系统辨识 线性二次型 随动稳定控制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仰式导引头跟踪策略研究
9
作者 姚佳志 宋延嵩 +2 位作者 宋建林 王伟 安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31-4038,共8页
为了简化滚转-俯仰式导引头的跟踪过程,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应用于此结构的跟踪方案。通过分析滚-仰式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提出基于解像旋机理跟踪目标的新方法,以简单、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与传统坐标转换法不同,新方法的... 为了简化滚转-俯仰式导引头的跟踪过程,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应用于此结构的跟踪方案。通过分析滚-仰式导引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提出基于解像旋机理跟踪目标的新方法,以简单、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与传统坐标转换法不同,新方法的精度受到光轴等机械误差的影响更小,容错率更高,适用性、实时性更强,且可以同时通过角速率陀螺数据作为反馈进行任意方向的扰动补偿。根据陀螺安装方式的不同,通过推导导引头稳定平台状态及导引头与弹体间的相对运动关系得到稳定公式,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半实物仿真进行实验验证,静态跟踪实验结果证明了新的跟踪方法具有可实用性。在动态跟踪实验中分别使用传统坐标转换法和新提出的解像旋法进行跟踪。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解像旋法在存在载体扰动情况下仍然适用;相比传统坐标转换法,解像旋法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跟踪精度,x轴跟踪误差RMSE值减小了79.10%,y轴减小了9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 横滚-俯仰式 稳定平台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控武器站伺服系统的模糊LQR控制方法
10
作者 田湦 韩奋凯 +2 位作者 赵晓阳 张文丽 曲俊海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185,共9页
针对遥控武器站伺服控制系统中存在负载力矩变化大、跟踪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提出一种模糊LQR控制策略,运用于武器站转速控制,以解决PI控制器存在快速性和稳态精度之间的矛盾,以及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基于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跟踪模型设计了LQ... 针对遥控武器站伺服控制系统中存在负载力矩变化大、跟踪精度要求高等特点,提出一种模糊LQR控制策略,运用于武器站转速控制,以解决PI控制器存在快速性和稳态精度之间的矛盾,以及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基于永磁同步电机转速跟踪模型设计了LQR控制器;针对LQR控制器权重系数固定、调参困难,且电机在不同转速和负载条件下运行时参数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跟踪误差的LQR权重系数模糊调整策略,并以此设计模糊LQR控制器。通过仿真与实物试验,验证了控制器的控制性能。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LQR控制器在不同转速下均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与稳定性,同时对负载扰动和系统参数摄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武器站 伺服系统 模糊控制 模糊LQR LYAPUNOV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G框架伺服控制与隔振器耦合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潘望白 吕亮亮 +3 位作者 王董华 刘钰 方贤亮 吴琳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7-294,共8页
控制力矩陀螺(control moment gyroscope, CMG)是飞行器在轨姿态控制的重要执行机构之一,通过内部高速旋转的飞轮储存角动量,利用伺服机构驱动框架旋转输出力矩。安装隔振器可有效减少由高速旋转飞轮产生的不平衡力对飞行器上高精度载... 控制力矩陀螺(control moment gyroscope, CMG)是飞行器在轨姿态控制的重要执行机构之一,通过内部高速旋转的飞轮储存角动量,利用伺服机构驱动框架旋转输出力矩。安装隔振器可有效减少由高速旋转飞轮产生的不平衡力对飞行器上高精度载荷的影响。建立伺服机构三环控制模型和一个单自由度隔振器模型,揭示了隔振器引起伺服系统速度环耦合失稳的现象。通过分析隔振器频率、阻尼比、惯量等关键设计参数对速度环稳定性的影响,对隔振器进行详细设计,试验结果全流程验证了考虑伺服机构控制稳定性的CMG隔振器设计流程和隔振效果,为同类型产品设计提供了工程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力矩陀螺(CMG) 隔振器 伺服控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稳定跟踪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智永 范大鹏 范世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1-688,共8页
给出了一类光电稳定跟踪装置的框架伺服控制方案,重点研究了速率稳定环的设计过程,使用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行了速率回路开环特性的模型辨识和高阶滞后超前控制器设计,对于数字化频率特性测试时产生的相位滞后现象进行了理论推导,并... 给出了一类光电稳定跟踪装置的框架伺服控制方案,重点研究了速率稳定环的设计过程,使用dSPACE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行了速率回路开环特性的模型辨识和高阶滞后超前控制器设计,对于数字化频率特性测试时产生的相位滞后现象进行了理论推导,并提出了相位补偿公式。对于经典控制器可能遇到的精度不足的问题,介绍了相应的非线性补偿方法。针对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环和速度稳定环在频域存在的耦合现象,深入分析了产生频域耦合的原因和相应的解耦设计方法,提出了此类系统位置跟踪环和速度稳定环的理想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姿态干扰隔离度的概念,推导了隔离度的计算公式。对系统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5种典型情况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有关概念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稳定跟踪装置 伺服系统 位置跟踪 陀螺稳定 隔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率陀螺式激光导引头稳定跟踪原理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慧 吴军辉 +2 位作者 朱震 殷瑞光 戴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37-1341,共5页
激光导引头是激光末制导武器(炮弹、炸弹和导弹)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对目标的捕获、跟踪性能及命中精度,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激光导引头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是一条有效评估其性能的途径。结合某速率陀螺稳定式激光导引头的结... 激光导引头是激光末制导武器(炮弹、炸弹和导弹)的核心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对目标的捕获、跟踪性能及命中精度,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激光导引头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是一条有效评估其性能的途径。结合某速率陀螺稳定式激光导引头的结构特点,研究其空间稳定和跟踪的工作机理,并应用多体力学和空间飞行原理建立了该型导引头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导引头模型的正确性,全面体现了激光导引头的稳定与跟踪机理,为激光末制导武器全弹道仿真和激光干扰数学仿真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陀螺式激光导引头 伺服系统 稳定跟踪 机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混合灵敏度控制在液压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慧 姜洪洲 +1 位作者 韩俊伟 曾祥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5-197,共3页
运用 H∞ 混合灵敏度控制理论 ,针对液压伺服系统的特点 ,通过仿真 ,总结了一般加权阵的选取规律和方法 ,提出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典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H∞ 控制器的计算方法 ,并设计了控制器 ,使系统在保证鲁棒稳定性的同时可以确... 运用 H∞ 混合灵敏度控制理论 ,针对液压伺服系统的特点 ,通过仿真 ,总结了一般加权阵的选取规律和方法 ,提出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典型电液位置伺服系统 H∞ 控制器的计算方法 ,并设计了控制器 ,使系统在保证鲁棒稳定性的同时可以确保系统的瞬态性能指标。通过设计举例说明了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并通过与原系统参数摄动时系统特性的比较 ,验证了 H∞控制器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频宽 ,改善系统的响应速度 ,而且可以改善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从而说明了 H∞ 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伺服系统 H∞混合灵敏度 加权阵 鲁棒稳定性 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算法在光电跟踪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晓泉 王建立 +1 位作者 赵金宇 陈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19-21,25,共4页
针对光电跟踪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该算法将模糊控制与经典滞后超前控制结合起来,在保持原有系统精度的前提下,使光电跟踪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后系统的 ts<0.1s, σ=0。采用经... 针对光电跟踪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算法。该算法将模糊控制与经典滞后超前控制结合起来,在保持原有系统精度的前提下,使光电跟踪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后系统的 ts<0.1s, σ=0。采用经典的描述函数法对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说明系统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伺服系统 光电跟踪系统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下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丽兰 刘宏昭 +1 位作者 吴子英 原大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7-190,194,共5页
以PID控制的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速进给时非线性摩擦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新的连续摩擦模型,建立了含非线性摩擦的系统单自由度等效模型,同时也计入了负载干扰的影响。基于Tay-lor级数展开,将非线性滑动摩擦... 以PID控制的数控机床进给伺服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速进给时非线性摩擦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新的连续摩擦模型,建立了含非线性摩擦的系统单自由度等效模型,同时也计入了负载干扰的影响。基于Tay-lor级数展开,将非线性滑动摩擦线性化,给出了系统稳定性判别条件的解析表达式。该判别条件可以用来确定PID控制参数以避免系统不稳定。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判别条件的有效性,为预测和消减低速进给时摩擦引起的爬行现象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给伺服系统 爬行 稳定性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陀螺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杨蒲 李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2期171-176,共6页
针对高精度光电导引系统快速隔离扰动、稳定视轴的要求,设计了以速率陀螺为核心构成的三轴陀螺稳定平台。结合某型号电视导引头设计过程,详细介绍了该三轴陀螺稳定平台的结构组成、主要元器件选型,以及软硬件实现。分析了陀螺稳定平台... 针对高精度光电导引系统快速隔离扰动、稳定视轴的要求,设计了以速率陀螺为核心构成的三轴陀螺稳定平台。结合某型号电视导引头设计过程,详细介绍了该三轴陀螺稳定平台的结构组成、主要元器件选型,以及软硬件实现。分析了陀螺稳定平台的隔离扰动原理,设计了多闭环复合控制结构,给出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模型,合理简化后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并按照频域分析法设计了控制算法。对于陀螺信号噪声问题,设计了小波阈值滤波方法,有效地消除了反馈信号的噪声,提高了系统控制精度。整机测试表明,该陀螺稳定平台满足了导引头系统设计指标要求,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多种电视跟踪模拟实验,为实际设备的研制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平台 速率陀螺 DSP 伺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头伺服机构的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智永 周晓尧 +1 位作者 范大鹏 张文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4-499,共6页
针对导引头伺服装置的特点,推导了装置在搜索和跟踪工作模式下的输入输出特性,并重点分析了在这两种工作模式下,装置指令跟踪性能和扰动隔离性能之间的差异,指出了传统的只考虑陀螺稳定回路的系统隔离度指标确定与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同... 针对导引头伺服装置的特点,推导了装置在搜索和跟踪工作模式下的输入输出特性,并重点分析了在这两种工作模式下,装置指令跟踪性能和扰动隔离性能之间的差异,指出了传统的只考虑陀螺稳定回路的系统隔离度指标确定与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采用位置回路补偿陀螺随机漂移误差的方法。该研究为导引头伺服装置,以及其相关光电稳定跟踪装置的陀螺选型、控制系统设计及性能指标测试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伺服装置 陀螺稳定 控制系统 图像跟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光电稳定跟踪平台自抗扰伺服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红光 韩伟 +3 位作者 宋亚民 谭名栋 郭新胜 雷海丽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4-1029,共6页
为了提高光电稳定跟踪平台伺服性能,针对车载光电稳定平台的扰动特点,依据自抗扰控制算法的分离特性,提出一种含有积分补偿项的自抗扰控制伺服系统,系统对指令信号安排过渡过程,即采用最速控制方案。实际摇摆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自抗扰... 为了提高光电稳定跟踪平台伺服性能,针对车载光电稳定平台的扰动特点,依据自抗扰控制算法的分离特性,提出一种含有积分补偿项的自抗扰控制伺服系统,系统对指令信号安排过渡过程,即采用最速控制方案。实际摇摆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自抗扰控制伺服系统既保证了车载光电稳定平台稳定误差为0.129mil(1σ),又提高了平台的自动跟踪性能,是一种可应用在稳定跟踪平台系统中的理想控制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光电 稳定跟踪平台 自抗扰控制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伺服服非非完整移动机器人的有限时间饱和镇定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华 王朝立 +1 位作者 杨芳 许维东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7-823,共7页
对视觉伺服反馈的一类非完整移动机器人,提出在视觉参数不确定下的有限时间饱和镇定问题.运用多步控制策略和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设计分段连续的饱和控制律使得闭环系统的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平衡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视觉伺服 非完整移动机器人 有限时间镇定 输入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