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1
作者 WANG Jin-jiang JIANG Lun +3 位作者 TONG Shou-feng PEI Hui-yi CUI Yong GUO Ming-hang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9-1511,共23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DASH)interferometer in harsh temperatures,an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Firstly,the correlation bet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DASH)interferometer in harsh temperatures,an opto-mechanical-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Firstl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terference phase and temperature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phase algorithm of the interferometer.Secondly,the optical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 model and thermal deformation data acquisition model are designed.The deformation data of the interference module and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re given by temperature load simulation analysis,and the phase error caused by thermal deformation is obtained by fitting.Finally,based on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rmal deformation of each component,a reasonable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 is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ference module occupies the main cause,the temperature must be controlled within(20±0.05)℃,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rts,and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 part is 3.8 m/s.The thermal drift between the magnification of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thermal drif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detector should occupy the secondary cause,which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20±2)℃,and the wind speed error caused by the part is 3.05 m/s.In summary,the wind measurement error caused by interference module,imaging optical system,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th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and the detector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6.85 m/s.The analysis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scheme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ASH interferomete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ler asymmetric spatial heterodyne interferometer interference module imaging optical system opto-mechanical thermal integration analysis phase error temperatur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干涉仪的基线优化与高效解模糊算法
2
作者 丁禄山 舒汀 何劲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6,共6页
相位干涉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测向体制,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和电子战领域。针对干涉仪的相位模糊问题,文中基于相位样本空间理论开展研究,从双基线相位干涉仪出发,分析并揭示了解相位模糊的物理本质和内在机理,建立了干涉仪正确解模糊区间的... 相位干涉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测向体制,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和电子战领域。针对干涉仪的相位模糊问题,文中基于相位样本空间理论开展研究,从双基线相位干涉仪出发,分析并揭示了解相位模糊的物理本质和内在机理,建立了干涉仪正确解模糊区间的通用理论模型,进一步推导了多基线干涉仪的正确解模糊概率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线优化与高效解模糊算法,在放宽阵型约束的同时,通过选择不同工作频段的最佳基线组合,并充分利用正确解模糊的理论区间,实现了干涉仪解模糊性能的显著提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文中所提算法不仅降低了对阵型配置的约束,扩展了算法的适用范围,且运算复杂度较低,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干涉仪 解模糊 基线优化 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FO重力卫星激光干涉测距原始数据预处理
3
作者 尹恒 朱紫彤 +5 位作者 闫易浩 王长青 钟敏 冯伟 朱炬波 谷德峰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5-1632,共18页
GRACE-FO重力卫星激光干涉测距(LRI)具有以纳米级精度测量双星星间距离变化的能力,在高精度刻画中长空间尺度的地球重力场变化、地表物质迁移与分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由于原始LRI测量相位中存在的时标误差、相位跳跃和测距系统误差等误... GRACE-FO重力卫星激光干涉测距(LRI)具有以纳米级精度测量双星星间距离变化的能力,在高精度刻画中长空间尺度的地球重力场变化、地表物质迁移与分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由于原始LRI测量相位中存在的时标误差、相位跳跃和测距系统误差等误差源会直接影响相位转换到测距的精度,进而传播至后续的重力场解算及其科学应用中,因此需要对LRI测量相位进行精细的数据预处理.本文基于GRACE-FO卫星实测数据,深入研究了LRI测量数据特征、原始数据预处理流程以及相应的关键技术,生成了自主研发的激光干涉测距产品(LRI1B SYSU S10).针对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现有相位跳跃处理算法存在不能精确处理相位跳跃的不足,本文验证了相位跳跃模板法与相位跳跃平滑法结合可有效消除不同类型的相位跳跃.研究结果显示,本文LRI1B产品的有偏距离变率在0.1 Hz处的精度可达到1 nm·s^(-1)·Hz^(−1/2),优于JPL的RL04(Release 04)版本产品(5~10 nm·s^(-1)·Hz^(−1/2)),与德国爱因斯坦研究所(AEI)的同类产品相当;基于本文产品反演的大地水准面阶方差在30阶以上优于JPL产品的结果,与AEI结果一致性较好.本文开发的LRI数据预处理方法有效消除了原始测量相位中的各类误差,对未来采用LRI的GRACE类重力卫星任务(如天琴二号)的数据预处理、重力场反演和地表物质迁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FO 激光干涉测距 数据预处理 相位跳跃 重力场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衍射干涉的三维形貌测量技术
4
作者 赵时雨 高芬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143,共9页
为解决小区域复杂曲面三维形貌无损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衍射干涉技术的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将双光纤作为点衍射干涉条纹投射端,投射干涉条纹至待测件表面,对投影干涉条纹进行采集及处理,复原出被测物体三维形貌信息。提出了具体的三... 为解决小区域复杂曲面三维形貌无损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点衍射干涉技术的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将双光纤作为点衍射干涉条纹投射端,投射干涉条纹至待测件表面,对投影干涉条纹进行采集及处理,复原出被测物体三维形貌信息。提出了具体的三维形貌测量光路方案,建立了系统测量模型,基于仿真投影相移干涉条纹对干涉图像处理算法进行研究,对相机以及系统结构参数进行标定,并搭建实际测量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及处理,最后将系统测量结果与GOM公司ATOS Compact Scan三维扫描仪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测量方法中心高度算术平均值相差仅0.0002 mm,搭建的点衍射干涉三维形貌测量系统中心高度测量结果标准差为0.0013 mm,验证了所提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有效实现了高精度三维形貌测量,可为点衍射干涉技术在三维形貌测量领域的扩展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测量 三维测量 点衍射干涉仪 条纹投影 相位-高度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光源的相位随机化检测装置
5
作者 郝鹏磊 韩正甫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6-693,共8页
量子密钥分发(QKD)是抗量子计算攻击、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实际非理想的器件使得QKD系统的安全性存在隐患。针对实际QKD系统中量子光源光脉冲相位随机化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不等臂法拉第-萨尼亚克-迈克尔逊干涉... 量子密钥分发(QKD)是抗量子计算攻击、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实际非理想的器件使得QKD系统的安全性存在隐患。针对实际QKD系统中量子光源光脉冲相位随机化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不等臂法拉第-萨尼亚克-迈克尔逊干涉仪实现光脉冲相位随机化检测的方法,并测试了两款高速激光器模块的光脉冲相位关联度,基于实测关联度数据,修正了最终的安全密钥率,有效提升了当光源脉冲存在相位关联时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际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密钥分发 相位随机化检测 不等臂法拉第-萨尼亚克-迈克尔逊干涉仪 量子光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长脉冲激光光源的多路双波混频干涉仪系统研究
6
作者 周益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49,共5页
多重双波混频干涉仪(Multiplexed Two-Wave Mixing Interferometer,MTWM)系统是一种可同时对阵列内多点的超声波运动进行光学检测的系统。针对使用低功率的激光光源的MTWM系统,在本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使用一台大功率的红外长脉冲激光作为... 多重双波混频干涉仪(Multiplexed Two-Wave Mixing Interferometer,MTWM)系统是一种可同时对阵列内多点的超声波运动进行光学检测的系统。针对使用低功率的激光光源的MTWM系统,在本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使用一台大功率的红外长脉冲激光作为这个MTWM系统的光源。通过使用大功率激光光源,使得建立更大型的激光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成为可能。本文首次建立一个16个单元的大型激光超声检测器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新型的16个单元的大型激光超声检测器能进行相控阵成像,包括使用表面波和体波成像。这个16个单元的大型激光超声检测系统对于快速检测,提高检测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相控阵 干涉仪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干涉仪线阵解模糊错误判断方法
7
作者 居易 张秋实 +2 位作者 陈文静 翟羽佳 宋明翰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8-83,共6页
干涉仪测向系统依据相位差进行方位解算,单个信号进行方位解算时,相位差解模糊错误不可避免。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判断干涉仪线阵解模糊错误方法。在得到相位差计算值后,针对干涉仪线阵中的每个基线,计算该基线对应的相位差测量... 干涉仪测向系统依据相位差进行方位解算,单个信号进行方位解算时,相位差解模糊错误不可避免。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判断干涉仪线阵解模糊错误方法。在得到相位差计算值后,针对干涉仪线阵中的每个基线,计算该基线对应的相位差测量值与相位差计算值的差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所有基线对应的归一化相位差误差进行累加,与门限值比较,从而判断当前信号解模糊是否存在较大错误概率。依据干涉仪测向系统布阵建立抽屉取球模型,对归一化相位差误差概率分布进行计算,所选取的门限值符合小概率事件原则。该算法计算量小,适合用于实时计算。该方法能够为后续数据处理提供依据,提高系统的测向准确性。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判断准确性较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解模糊 错误判断 归一化相位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干双反馈Sagnac光纤干涉仪的设计与优化
8
作者 冯晓宇 聂敏 杨光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5,共11页
为了提高Sagnac光纤干涉仪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干双反馈的Sagnac光纤干涉仪及其对应的优化策略。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在理想情况和光子损耗下的干涉仪相位灵敏度,并研究了反馈强度、增益系数以及不同输入态类型(真空态、压... 为了提高Sagnac光纤干涉仪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干双反馈的Sagnac光纤干涉仪及其对应的优化策略。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在理想情况和光子损耗下的干涉仪相位灵敏度,并研究了反馈强度、增益系数以及不同输入态类型(真空态、压缩真空态和双相干态)对干涉仪相位灵敏度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相比于无反馈的情况,在低反馈强度下,双反馈结构能够显著提高干涉仪的相位灵敏度;向双反馈结构中注入压缩真空态或第二束相干态均能进一步提升干涉仪的相位灵敏度;在光子数损耗的条件下,双反馈结构仍显示出优于无反馈结构的相位灵敏度。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相干双反馈Sagnac光纤干涉仪在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潜力,而且为量子光学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精密测量 相干反馈控制 SAGNAC干涉仪 相位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剪切干涉仪中探测系统倾角测量及其引入误差评估
9
作者 庞宇轩 周璐 +7 位作者 闫思彤 蒋俊杰 何川 徐润东 张保成 周林 王谨 詹明生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4-515,共12页
原子剪切干涉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子物质波干涉测量技术,由于具有高精度、实时测量等特点,因此在基础物理和应用技术等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在利用原子剪切干涉仪进行高精度测量时,探测系统的倾角是系统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 原子剪切干涉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子物质波干涉测量技术,由于具有高精度、实时测量等特点,因此在基础物理和应用技术等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在利用原子剪切干涉仪进行高精度测量时,探测系统的倾角是系统误差的重要来源之一。围绕这一问题,本文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评估了探测系统倾角对原子干涉仪测量性能的影响;随后,分别采用铅垂线测量法和原子干涉相移测量法对处于系统安装和测量阶段的原子剪切干涉仪进行了倾角测量。在铅垂线测量法中,其倾角测量分辨率为0.6 mrad,考虑各类误差的影响,整体测量精度在1~2 mrad左右。在原子干涉相移测量法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原子剪切干涉仪,分别采用不同的原子干涉相移参考体系对探测系统的倾角进行了测量:针对用于重力、重力梯度、转动测量的单组分原子干涉仪,提出并实现了同步双内态探测的原子干涉相移测量法,其倾角测量分辨率为0.3 mrad,可使倾角对重力测量的影响降低到10-10g水平;针对用于等效原理检验的双组分原子干涉仪,提出并实现了可进行实时监测的交替探测原子干涉相移测量法,其倾角测量分辨率为0.3 mrad,可满足10-13g水平的差分重力测量分辨率需求。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将为解决原子剪切干涉仪中探测系统倾角导致的系统误差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原子剪切干涉仪 探测系统倾角测量 原子干涉相移测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可移动量子重力仪的光纤拉曼激光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浚超 陈俊杰 +5 位作者 叶留贤 程冰 吴彬 王河林 王肖隆 林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159,共12页
基于两个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和自制的锁相控制系统,研制了一个低相位噪声窄线宽拉曼光纤激光源,建立了拉曼光纤激光系统的相位噪声模型,研究了拍频光功率、不同频率参考源对拉曼激光相位噪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拉曼光纤激光源在10 Hz... 基于两个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和自制的锁相控制系统,研制了一个低相位噪声窄线宽拉曼光纤激光源,建立了拉曼光纤激光系统的相位噪声模型,研究了拍频光功率、不同频率参考源对拉曼激光相位噪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拉曼光纤激光源在10 Hz~1 MHz范围内相位噪声功率谱密度可达到^(-11)8 dBc/√Hz,相应的相位噪声为22.7 mrad,将其应用到重力仪中获得的重力测量灵敏度为10.93μGal/√Hz。对拉曼激光源进行连续3 h的相位噪声稳定性测试和连续25 min的频率稳定性测试,得到的相位噪声标准差为0.734 mrad,相应的重力灵敏度标准差仅为0.349μGal/√Hz。当积分时间为1 s时,相位锁定时频率稳定度为2.675×10^(-11),验证了该激光源具有低相位噪声和高稳定性。利用相位噪声模型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原子 拉曼激光 光纤 锁相 干涉仪 相位噪声 窄线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材料的非易失光子多值器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兵 王金融 +2 位作者 张亨宇 孙振源 李清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229,共8页
结合相变材料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调制器结构,设计了一种包含ITO微加热器的非易失性光子多值器件,通过对相变材料的结构参数进行仿真,优化了器件的调制窗口。同时对ITO微加热器的结构进行仿真设计,使微加热器的效率更高,更容易实现器件... 结合相变材料与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调制器结构,设计了一种包含ITO微加热器的非易失性光子多值器件,通过对相变材料的结构参数进行仿真,优化了器件的调制窗口。同时对ITO微加热器的结构进行仿真设计,使微加热器的效率更高,更容易实现器件的多值调制。测试表明,该器件在施加电脉冲的过程中实现了超过32个状态(5 bit)的多值调制。这种电调制的非易失性光子多值器件为大规模的非易失性可配置光子硬件神经网络提供了基础的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易失性 光子器件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相变材料 硒化锑 氧化铟锡 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涉仪光学失配下视场特性研究
12
作者 颜廷昱 罗文佚 +2 位作者 王皓 张淳民 郭世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5-283,共9页
对中高层大气风场高分辨率、高精度探测能为理解大气波动、耦合过程及物质能量输运特征提供数据支撑。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涉仪具有稳定性好、小型轻量、装校难度低等优势,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的有效手段。基于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 对中高层大气风场高分辨率、高精度探测能为理解大气波动、耦合过程及物质能量输运特征提供数据支撑。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涉仪具有稳定性好、小型轻量、装校难度低等优势,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的有效手段。基于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涉仪的琼斯矩阵模型,模拟四分区视场中步进相位的变化情况,并对不同光学失配情况下风速极大值条带的分布情况和仪器可用视场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视场中存在相位步进值为0°和180°的特殊条带,导致探测视场受限。当延迟板晶体相对旋转失配时,条带数量增加,导致可用视场范围变窄,且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大,可用视场范围逐渐缩小;当延迟板存在倾斜失配时,可用视场范围不变,但是会在整体视场中平移,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大,可用视场范围并不随之变化;如果仪器整体发生偏转,风速测量误差极大的区域会略微弯曲,但实际可用视场范围不变。该研究将为双折射多普勒风成像干涉仪研制、装校维护及风场探测实验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成像干涉仪 双折射晶体 四分区视场 步进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仪对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测向性能分析
13
作者 冯一伦 蒋彦雯 +1 位作者 曾桂兰 范红旗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空间合成信号脉冲具有时变包络和空时耦合特性,为主动对抗无源电子侦察系统的测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针对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分析了电子侦察系统对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测向误差。首先建立远场侦察接收机MIMO雷达合... 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空间合成信号脉冲具有时变包络和空时耦合特性,为主动对抗无源电子侦察系统的测向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针对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分析了电子侦察系统对频分正交MIMO雷达的测向误差。首先建立远场侦察接收机MIMO雷达合成信号模型,分析其时变包络特性和相位波前畸变特性及其对测向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一种通过初相调制来增大干涉仪测向误差的可行路径。仿真结果表明,相位波前畸变区和瞬时信噪比影响的干涉仪DOA估计误差主导性区域不同。利用MIMO雷达阵元相位调制可操控包络起伏特性,改变合成信号峰均比(PAR)从而增大抗截获性能。在干涉仪分析窗内,与相控阵雷达合成信号相比,当侦察接收机先验位置已知时,MIMO雷达合成信号功率可下降25 dB左右,而距离未知时也可下降10 dB左右,因此MIMO雷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干涉仪的测向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相位调制 相位波前畸变 相位干涉仪 测向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管状基准照明系统的斐索平面相移式干涉仪
14
作者 龚柯安 付天坤 +3 位作者 何晨嵩 张成悌 付宁 李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6-109,共4页
本文利用具有F-P标准具的管状基准的等倾干涉原理,设计了两种具有管状基准照明系统的斐索平面相移式干涉仪。这两种干涉仪通过气泵来增压或者减压管状基准主体内的气压,从而改变管状基准内介质折射率,进一步改变参考光和测量光的光程差... 本文利用具有F-P标准具的管状基准的等倾干涉原理,设计了两种具有管状基准照明系统的斐索平面相移式干涉仪。这两种干涉仪通过气泵来增压或者减压管状基准主体内的气压,从而改变管状基准内介质折射率,进一步改变参考光和测量光的光程差,以此实现相移技术,完成对平晶平面度的测量。两种干涉仪分为立式和卧式,分别对应不同使用场景。相较于等倾干涉仪测量系统,本文设计的干涉仪系统改善了热交换的环境,测量点数增多,可给出被测平晶平面地形图;相较于利用压电陶瓷实现相移技术的菲索平面干涉仪,本文设计的干涉仪系统在测量中没有机械运动的移相,且造价更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基准 斐索干涉仪 相移技术 平面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干涉定量相位显微前沿进展与应用(封面文章·特邀)
15
作者 周楠森 吴沐蕾 +2 位作者 聂宇洁 程加雨 周仁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共17页
在无标记原生状态下对活细胞进行精准观测具有重大挑战,因其结构变化引起的形变可小至亚纳米尺度。此外,针对下一代原子级尺度制造,缺乏高精度在线表征工具将导致大规模芯片生产中良品率偏低。干涉定量相位显微技术(Interferometric Qua... 在无标记原生状态下对活细胞进行精准观测具有重大挑战,因其结构变化引起的形变可小至亚纳米尺度。此外,针对下一代原子级尺度制造,缺乏高精度在线表征工具将导致大规模芯片生产中良品率偏低。干涉定量相位显微技术(Interferometric Quantitative Phase Microscopy,iQPM)作为一种无标记宽场显微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定量解析样本形貌及其动态变化,在晶圆缺陷检测与疾病诊断等应用上展现出巨大潜力。文中聚焦于高灵敏度iQPM技术的发展,首先介绍iQPM的工作原理、相位灵敏度理论和制约因素。针对细胞动态分析及原子材料计量需求,从干涉光路设计、探测和照明等方面进一步讨论了相位灵敏度极限拓展的策略,并梳理高灵敏度iQPM在前沿应用领域的进展。最后,分析并讨论了相位灵敏度提升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相位显微 灵敏度增强 干涉显微成像 弱信号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基线收敛的任意平面阵干涉仪测向方法
16
作者 左峰 卢毅 罗美方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9,共8页
为满足任意平面阵的快速二维测向需求,提出了一种逐基线收敛的干涉仪测向方法。建立了任意平面阵的几何模型与信号模型,在无相位模糊条件下推导出了二维来波方向解算公式。基于真实角度下基线模板相位差与测得相位差的相关性,提出了一... 为满足任意平面阵的快速二维测向需求,提出了一种逐基线收敛的干涉仪测向方法。建立了任意平面阵的几何模型与信号模型,在无相位模糊条件下推导出了二维来波方向解算公式。基于真实角度下基线模板相位差与测得相位差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逐基线收敛的解模糊方法。通过一组八元任意平面阵干涉仪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依据各基线模板相位差与测得相位差的相关性逐次对潜在二维来波方向组合进行收敛,能够有效地提升干涉仪二维测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测向方法 任意平面阵 相位解模糊 相关干涉仪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相干涉测量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8
17
作者 朱日宏 陈磊 +2 位作者 王青 高志山 何勇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了对移相式数字干涉仪在光学元件测量中的应用有全面了解,介绍了移相干涉术的基本原理。结合激光数字波面干涉仪,阐述移相干涉术的四步重叠平均算法、压电晶体移相器(PZT)的结构、3 PZT的组合方法、移相器的标定误差和非线性误差的校... 为了对移相式数字干涉仪在光学元件测量中的应用有全面了解,介绍了移相干涉术的基本原理。结合激光数字波面干涉仪,阐述移相干涉术的四步重叠平均算法、压电晶体移相器(PZT)的结构、3 PZT的组合方法、移相器的标定误差和非线性误差的校正方法、波面相位解包的自适应种子算法、波面相位的评价指标等内容。结合移相数字波面干涉仪,叙述了移相干涉测量技术在普通光学元件、红外光学元件、大口径光学元件、非球面光学元件等测量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明确指出光干涉技术正沿着高相位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宽波段和瞬态高速测量的方向发展,并将会在瞬态波前测量、微机械的微结构动态分析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相干涉术 光学测量 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相位误差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张文旭 司锡才 蒋伊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31-1632,1640,共3页
介绍了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相位误差产生的原因,针对因通道不一致性导致的相位误差提出了一种消除方法。着重分析了基线倾角的存在引起的相位误差,经分析得出当倾角不为0时,相位函数不再是一条直线,误差的大小与入射角有关。给出了相位... 介绍了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相位误差产生的原因,针对因通道不一致性导致的相位误差提出了一种消除方法。着重分析了基线倾角的存在引起的相位误差,经分析得出当倾角不为0时,相位函数不再是一条直线,误差的大小与入射角有关。给出了相位差和基线倾角的对应关系,并在实际系统中证实了基线倾角的存在产生的相位误差对整个测向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干涉仪 相位误差 基线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干涉仪的相位压缩原理及在电流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廷云 孙圣和 +1 位作者 郑绳楦 刘成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8期698-702,共5页
该文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光纤相位压缩技术,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导出其数学模型,并通过对高压电流传感器的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与普通汉光束干涉仪相比较,其线性范围扩大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且具有稳定的正交工作状态,能... 该文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光纤相位压缩技术,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导出其数学模型,并通过对高压电流传感器的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与普通汉光束干涉仪相比较,其线性范围扩大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且具有稳定的正交工作状态,能自动补偿光纤固有的双折射以及因环境变化产生的干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电流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相位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点衍射干涉仪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国淦 张学军 +4 位作者 王权陡 张忠玉 郭培基 张峰 齐涤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提出一种用光纤实现点衍射干涉的方法 ,由两根光纤分别传输参考光和测试光 ,利用单模光纤的小纤芯所产生的高质量衍射球面波进行超精面形的测量。与传统的干涉仪相比 ,该方法结构相对简单 ,误差来源少 ,且不需要传统干涉仪中的高质量标... 提出一种用光纤实现点衍射干涉的方法 ,由两根光纤分别传输参考光和测试光 ,利用单模光纤的小纤芯所产生的高质量衍射球面波进行超精面形的测量。与传统的干涉仪相比 ,该方法结构相对简单 ,误差来源少 ,且不需要传统干涉仪中的高质量标准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点衍射 相移 光学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