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aliasing nonstationary signals detecion algorithm based on interpolation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using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被引量:7
1
作者 Bian Hailong Chen Guangj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3期419-426,共8页
To eliminate the aliasing that appeared during the measurement of multi-components nonstationary signals, a novel kind of anti-alias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is brought forward. ... To eliminate the aliasing that appeared during the measurement of multi-components nonstationary signals, a novel kind of anti-alias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is brought forward. First the physical essence of aliasing that occurs is analyzed; second the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model is setup based on the Hamming window; then the fast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gorithm using the Newton iteration method is given. Us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feasibility of algorithm is validated. Finally, the electrical circuit experiment shows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algorithm in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tationary signal interpolation ANTI-ALIASING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TFT) iterative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Retinex algorithm by interpolation and adaptive noise suppression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武劲 古博 +1 位作者 黄江涛 王明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541-2547,共7页
In order to improve image quality, a novel Retinex algorithm for image enhancement was presented.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algorithms, it was based on certain defined points containing the illumination information ... In order to improve image quality, a novel Retinex algorithm for image enhancement was presented.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algorithms, it was based on certain defined points containing the illumin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intensity image to estimate the illumination. After locating the points, the whole illumination image was computed by an interpolation technique. When attempting to recover the reflectance image, an adaptive method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was employed to suppress noise in dark environments and keep details in other areas. For color images, it was taken in the band of each channel separately.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Retinex algorithms in image entr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inex algorithm illumination estimation interpolation adaptive noise sup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roach for ISAR imaging of near-field targets based on coordinate conversion and image interpola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ZHOU Xingyu WANG Yong LU Xiaof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425-436,共12页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imaging of near-field targets is potentially useful in some specific applications,which makes it very important to efficiently produce highquality image of the near-field target.I...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imaging of near-field targets is potentially useful in some specific applications,which makes it very important to efficiently produce highquality image of the near-field target.In this paper,the simplified target model with uniform linear motion is applied to the near-field target imaging,which overcom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traditional near-field imaging algorithm.According to this signal model,the method based on coordinate conversion and image interpol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ange-Doppler(R-D)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correct the near-field distortion problem.Compared with the back-projection(BP)algorithm,the proposed method produces better focused ISAR images of the near-field target,and decreases the computation complexity significantly.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simulated data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 near-field imaging image interpolation back-projection(BP)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nterpolation of Grey / Depth Image Sequence-A New Technique of Computer Graphics Synthesis
4
作者 Wang Xincheng, Zhu Weile, Zhu Xiaokun and Gu DerenChengdu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4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3期70-77,共8页
This paper advances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nterpolation method of grey / depth image sequence, which breaks free from the limit of original practical photographing route. Pictures can cruise at will in space. By u... This paper advances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nterpolation method of grey / depth image sequence, which breaks free from the limit of original practical photographing route. Pictures can cruise at will in space. By using space sparse sampling, great memorial capacity can be saved and reproduced scenes can be controlled. To solve time consuming and complex computations in three-dimensional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we have studied a fast and practical algorithm of scattered space lattice and that of 'Warp' algorithm with proper depth. By several simple aspects of three dimensional space interpolation, we succeed in developing some simple and practical algorithms. Some results of simulated experiments with computers have shown that the new method is absolutely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 depth imag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interpolation Computer graphics synthesis algorith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电场测风数据插补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邢作霞 丑佳明 +3 位作者 郭珊珊 陈明阳 陈亮 刘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研究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电场测风数据插补模型,该模型(CNN-LSTM-SA)的超参数通过PSO-GWO优化算法优化,然后对测风数据进行插补。首先选取待插补高度下的两个相邻高度的测风数据、中尺度数据及待插补高度其他时间段的风速数据,建... 研究一种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风电场测风数据插补模型,该模型(CNN-LSTM-SA)的超参数通过PSO-GWO优化算法优化,然后对测风数据进行插补。首先选取待插补高度下的两个相邻高度的测风数据、中尺度数据及待插补高度其他时间段的风速数据,建立一个“3种特征1个目标数据”的回归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对其目标插补数据进行预测以达到插补的目的。以辽宁某风电场的测风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为0.0021、发电量为1143732 kWh,均优于工程中常用方法的插补结果,对工程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资源评估 插补 神经网络 优化算法 超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辅助变量和GARBF神经网络的黄河流域土壤镉空间分布预测
6
作者 张成才 郑文豪 +3 位作者 闫亚宁 孙雨田 刘威 王永辉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3-429,共7页
为了准确掌握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以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不同组合作为辅助变量,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并与回归克里格、RBF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进行了对比,探究了... 为了准确掌握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以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不同组合作为辅助变量,利用遗传算法(GA)优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并与回归克里格、RBF神经网络预测精度进行了对比,探究了土壤理化因子和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土壤理化因子(有机质含量、p H、CEC)可以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GARBF神经网络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较仅基于环境因子的GARBF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减小0.058 mg/kg、0.033 mg/kg、4.4个百分点;(2)遗传算法可以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GARBF神经网络模型的RMSE、MAE、MRE较基于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数据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减小0.009mg/kg、0.005mg/kg、0.6个百分点;(3)同时加入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并使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得到的预测结果最优,基于环境因子和土壤理化因子的GARBF神经网络模型能用于黄河流域土壤镉的空间分布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因子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辅助变量 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Kriging模型的尾矿库三维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黄德镛 黄日胜 +2 位作者 史凯东 吕世玮 陈治宇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尾矿库是矿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环境和安全风险。在尾矿累积过程中,物理沉淀、水动力作用和化学反应等多重因素导致尾矿的物理特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分布不均匀性。现有的研究方法大多忽略了尾矿材料... 尾矿库是矿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环境和安全风险。在尾矿累积过程中,物理沉淀、水动力作用和化学反应等多重因素导致尾矿的物理特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分布不均匀性。现有的研究方法大多忽略了尾矿材料的不均一性和复杂性。而研究这些特性需进行大量的物理试验,虽然这些试验可以重复,但存在着系统误差且成本高昂,因此可以构建一个近似模型进行机械学习预测。以Kriging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多种寻优算法进行适应度对比以选出最佳的寻优算法,构建出高效的改进Kriging模型,为了验证PSO-Kriging模型的性能,采用估值分析与误差分析的方式对本模型插值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新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和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得到一组符合尾矿库实际情况的插值点特征力学参数。从空间变异性出发对尾矿库稳定性进行分析。基于一般沉积性数值模型,将插值点坐标与数值模型中网格模型中坐标相对应,通过Fish函数,将插值点力学参数即天然重度、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数据导入网格模型中。替换原网格点的力学参数,构建出考虑空间变异性的尾矿库三维数值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空间差异信息增加,计算结果更能反映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稳定性分析 KRIGING插值 PSO优化算法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次样条插值参量阵激励信号预调制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广平 李萌 +1 位作者 王成 孙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0,共8页
水声参量阵二次波的自解调是非线性物理过程,针对参量发射阵激励信号的预调制这一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erktay远场解的三次样条插值预调制算法。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对预设信号进行函数逼近,并进行2次积分处理,处理后的信号经过收敛... 水声参量阵二次波的自解调是非线性物理过程,针对参量发射阵激励信号的预调制这一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Berktay远场解的三次样条插值预调制算法。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对预设信号进行函数逼近,并进行2次积分处理,处理后的信号经过收敛补偿和开根,与高频载波相乘,可得到参量阵的激励信号,该激励信号通过参量阵发射在水中,自解调形成的二次波与预设信号相近。仿真和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与常规的参量陈预调制算法相比,可在不降低运算速度的前提下,提升参量阵预调制效果。本文提出的参量阵激励信号预调制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参量阵、次波波形畸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量阵 二次波 非线性 调制算法 伯克泰远场解 三次样条插值 函数逼近 快速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慧贤 唐瑜洁 +3 位作者 禹静 孔明 王狮凌 尹健龙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1,共8页
针对眼镜镜框二维轮廓参数对镜片的精确加工作用有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实现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面阵相机完成镜框内圈轮廓参数测量和线结构光传感器完成镜框内槽形状尺寸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坐标变... 针对眼镜镜框二维轮廓参数对镜片的精确加工作用有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光学测量实现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面阵相机完成镜框内圈轮廓参数测量和线结构光传感器完成镜框内槽形状尺寸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坐标变换,建立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模型,并对轮廓堆叠法生成的模型进行精度验证。搭建实验系统完成镜框内侧轮廓三维重建,采用V4曲面插值算法实现镜框内侧轮廓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以很高的精度还原镜框内侧轮廓,且省去较多的精密机械装置,避免精密机械在传动过程中引入的误差,满足±0.3 mm的镜框尺寸允许误差、±0.10 mm的内槽宽度和内槽深度误差、±1.00°的内槽角度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镜框 三维重建 轮廓堆叠法 Bézier自由曲线拟合 V4插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机械臂复杂避障路径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靖凯 慕丽 +2 位作者 邸雪阳 张昕楠 张慧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186,共7页
为解决复杂工况下的机械臂避障与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通过降维预实验预设分段式插值的改进RRT算法。该算法基于多次降维实验拟合,得到路径中间点,通过插值不断替换目标点,将长距离多障碍的目标路径分段求解,具有较好的时间与求解优势... 为解决复杂工况下的机械臂避障与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通过降维预实验预设分段式插值的改进RRT算法。该算法基于多次降维实验拟合,得到路径中间点,通过插值不断替换目标点,将长距离多障碍的目标路径分段求解,具有较好的时间与求解优势,并且能得到研究者所期望的路径走向。经过可视化结果对比:所提算法相比RRTConnect算法减少了约71%的收敛时间,减少了约58%的迭代计算量;而相对于传统RRT*算法减少了约45%的收敛时间,减少了83%的迭代运算量。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实现轨迹优化与关节碰撞验证,并在真实工况下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复现算法得到的路径,验证了改进算法所求解的轨迹的收敛时间短且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RRT算法 机械臂避障 路径规划 预实验 分段式插值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三次插值的Canny-Devernay亚像素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喜民 詹海生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为满足机器视觉精密尺寸测量对图像边缘深亚像素级定位和强抗噪能力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双三次插值的Canny-Devernay亚像素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降低采集图像噪声;其次,通过双三次插值细分图像边缘;然后,运用最大化类间方... 为满足机器视觉精密尺寸测量对图像边缘深亚像素级定位和强抗噪能力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双三次插值的Canny-Devernay亚像素图像边缘检测算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降低采集图像噪声;其次,通过双三次插值细分图像边缘;然后,运用最大化类间方差(Ostu)算法优化Canny-Devernay算法参数并改进轮廓生成步骤,精确提取亚像素边缘;最后基于高分辨率工业相机和高性能计算机构建实验系统,分别以OpenCV图像、USB接口插件采集图像为对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机标定精度为0.0098毫米/像素的情况下,该算法边缘检测平均误差为0.00685 mm,小于0.7像素,计算耗时偏差为7.68‰,其边缘定位精度、抗噪能力和算法稳定性均优于Canny算法、基于Zernike矩的算法以及Canny-Devernay算法,将用于研制某新型精密机器视觉尺寸测量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边缘检测 双三次插值 滞后双阈值二值化 Canny-Devernay算法 亚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机械臂轨迹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强 徐坚磊 +3 位作者 胡燕海 陈海辉 张行 邢兆辉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2,共9页
为了优化机械臂的工作轨迹,提出了一种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综合考虑机械臂的作业要求及性能特点,利用五次多项式插值的方法在关节空间内规划出一条平滑的运动轨迹。通过罚函数法处理不满足约束条件的个体,动态线性标定法对适应度函... 为了优化机械臂的工作轨迹,提出了一种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综合考虑机械臂的作业要求及性能特点,利用五次多项式插值的方法在关节空间内规划出一条平滑的运动轨迹。通过罚函数法处理不满足约束条件的个体,动态线性标定法对适应度函数进行重新标定。设置一种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自适应调节机制改进遗传算法,并引入模拟退火算法的退火思想,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优化后的轨迹相比传统遗传算法有效缩短了机械臂的运动时间,进而提高了机械臂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五次多项式插值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轨迹优化 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塔式起重机智能路径规划
13
作者 肖智珺 陈志梅 +1 位作者 邵雪卷 张井岗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0-836,共7页
针对传统人工操控塔式起重机在运输货物时易导致路径拐点多、负载摆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塔式起重机智能路径规划的新算法。根据塔式起重机的工作环境,建立三维的地图环境模型来模拟障碍物较多的复杂建筑环境,并结合起重... 针对传统人工操控塔式起重机在运输货物时易导致路径拐点多、负载摆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塔式起重机智能路径规划的新算法。根据塔式起重机的工作环境,建立三维的地图环境模型来模拟障碍物较多的复杂建筑环境,并结合起重机在建筑场所的运行特点,对传统人工鱼群算法(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 AFSA)进行改进,采用自适应策略让鱼群在寻优过程中的状态不断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移动步长和视野,并基于生存竞争机制对人工鱼的随机行为进行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算法的寻优能力,利用三次方样条数据插值拟合曲线得到更适合塔式起重机的光滑避障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为塔式起重机在障碍物较多的复杂建筑环境下找到一条最优避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起重机 智能路径规划 人工鱼群算法 三次方样条数据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增强型人工大猩猩算法
14
作者 叶晨 邵鹏 +2 位作者 张少平 李文婷 周腾明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4-1485,共12页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地形场景的路径规划中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策略集成的增强型人工大猩猩算法(enhanced artificial gorilla troops optimizer with integration of quadratic interpolation and elite ... 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地形场景的路径规划中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策略集成的增强型人工大猩猩算法(enhanced artificial gorilla troops optimizer with integration of quadratic interpolation and elite individual genetic strategies,QGGTO)。融合二次插值策略和精英个体遗传策略,促进候选解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加速收敛,并维持种群遗传多样性以避免局部最优。针对包含规则障碍物和不规则障碍物的复杂地形场景,构建了综合考虑行走距离、安全性和转向角度的成本函数,用于统一评估算法的路径规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QGGTO整体寻优性能优于GTO等7种竞争算法。在4种复杂障碍环境下,QGGTO能够辅助机器人规划出最接近全局最优的路径,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路径规划 人工大猩猩算法 二次插值 精英个体遗传策略 元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域图像潜在空间多尺度融合的仿生设计算法应用
15
作者 章艺敏 黄晓英 +3 位作者 黄正洋 杨超翔 万永菁 蒋翠玲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6-278,共13页
在工业设计领域,仿生设计是一种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并将生物特征与产品设计巧妙结合的方法。然而,传统仿生设计方法往往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融合抽象生物灵感与具象产品形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跨域图像多尺度仿生融... 在工业设计领域,仿生设计是一种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并将生物特征与产品设计巧妙结合的方法。然而,传统仿生设计方法往往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融合抽象生物灵感与具象产品形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跨域图像多尺度仿生融合算法BioFusion,旨在实现产品与生物特征的高质量融合。首先采用热启动优化反演方法,将图像映射至生成对抗网络(GAN)的生成器潜在空间,然后通过基于少样本微调的生成模型域扩展,将基于产品数据集训练的潜在空间扩展至包含生物特征的融合空间,之后提出一种跨域多尺度插值融合方法LISM,有效整合产品图像域和生物图像域的语义特征。在自建的产品数据集上训练该算法模型,并在反演质量及跨域图像融合效果方面将其与DGBID、Smooth Diffusion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ioFusion能够生成逼真且富有形态感知的融合图像,在弗雷谢特距离(FID)、图像插值标准差(ISTD)和融合图像质量(BIQI)上表现较好,分别达到34.65、18.37和1.11。此外,BioFusion在多尺度仿生融合方面表现良好,能够生成包含不同维度语义信息的融合图像,从而为设计者提供丰富的仿生设计灵感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设计 BioFusion算法 跨域图像 多尺度插值融合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模光纤探针的气液两相流持气率成像方法
16
作者 邢文举 陈强 +2 位作者 刘国权 高宏 乔学光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针对传统阵列式光纤探针在测量气液两相流持气率时存在的点位覆盖不足及对流场造成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模光纤探针的气液两相流持气率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单模光纤探针对选定的关键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并采用克里金插值算法对未... 针对传统阵列式光纤探针在测量气液两相流持气率时存在的点位覆盖不足及对流场造成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模光纤探针的气液两相流持气率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单模光纤探针对选定的关键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并采用克里金插值算法对未直接测量区域的持气率进行估算,从而实现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在气流量设定为0.2 L/min、0.3 L/min、0.4 L/min和0.5 L/min的情况下,此方法能够生成高质量的持气率图像,成功实现了测量区域内持气率分布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探针 克里金插值算法 持气率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迷彩伪装目标检测
17
作者 杨凡 张洁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5,共8页
伪装目标检测在军事作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针对现有迷彩伪装目标检测方法精度不高、漏检误检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5s算法。在特征提取网络中融合SE注意力,选择性增强目标的关键信息,抑制背景环境的干扰因素。引入SPPFCSPC替换原... 伪装目标检测在军事作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针对现有迷彩伪装目标检测方法精度不高、漏检误检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5s算法。在特征提取网络中融合SE注意力,选择性增强目标的关键信息,抑制背景环境的干扰因素。引入SPPFCSPC替换原池化方式,生成多尺度特征,在加快速度的同时增加检测精度。采用双立方插值取代最近邻插值,以减少上采样过程中丢失的图像细节。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的算法在一种公开的迷彩伪装数据集上的mAP、Recall分别达到96.9%和93.8%,较当前研究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彩伪装士兵 目标检测 Yolov5s算法 双立方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雪消融算法在六轴机械臂轨迹优化中的仿真研究
18
作者 张凯 黄海龙 +2 位作者 王帅 杨文杰 崔善坤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3,共7页
为了使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更加平滑、连续,工作更加高效、节能,文中对雪消融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对其在机械臂轨迹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采用D-H参数法建立坐标系,推导运动学方程,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建立机械臂模型;其次,采... 为了使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更加平滑、连续,工作更加高效、节能,文中对雪消融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对其在机械臂轨迹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采用D-H参数法建立坐标系,推导运动学方程,进行正、逆运动学分析,建立机械臂模型;其次,采用3-5-3次多项式插值法进行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然后,重点对雪消融算法进行改进,融合Cat映射和反向学习,引入双种群协同演化机制,采用高斯莱维动态变异;最后,基于改进的雪消融算法进行轨迹优化,得到机械臂位置、速度、加速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雪消融算法在六轴机械臂轨迹优化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化后的运动轨迹更加平滑连续,无突变,运动时间得到了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雪消融算法 轨迹规划 运动学分析 3-5-3次多项式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卷积和深度插值的点云表面重建
19
作者 孟波 史旭华 张彬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6,共8页
随着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稀疏、含有噪声的低质量点云表面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的点云表面重建模型还存在难以重建复杂场景、局部细节重建不完整以及重建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点云表面重建的效果... 随着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稀疏、含有噪声的低质量点云表面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的点云表面重建模型还存在难以重建复杂场景、局部细节重建不完整以及重建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点云表面重建的效果,结合卷积占用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双分支卷积和深度插值的点云表面重建模型。首先,使用PointNet网络和双分支卷积构建的融合卷积编码模块进行特征提取,其中双分支卷积将点分支提取的点特征自适应地融入到体素分支的体积特征中,为体积特征提供更细粒的局部信息;然后,结合邻居点特征,通过一个多头注意力网络生成查询点特征,构建深度插值特征模块,使得用于特征解码的全连接层(FC)网络预测查询点的空间位置更加准确;最后,基于移动立方体(MC)算法提取高质量的网格表面模型。在对象级数据集ShapeNet以及场景级数据集Synthetic Rooms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交并比(IoU)指标上分别达到了0.931和0.910,优于POCONet、ConvONet、DP-ConvONet等对比模型,在Synthetic Rooms上的平均重建时间上较POCONet大幅减少,且在视觉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在对象级数据集ABC上体现了模型优越的泛化性能,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重建 双分支卷积 深度插值 点云 深度学习 移动立方体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耦合超声波法的原木缺陷检测及可视化系统研发应用
20
作者 欧阳静宇 付代鹏 +5 位作者 王军 朱昊 张荣卓 杨小军 王正 李迎超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6,共8页
为提升木材内部品质检测与评价系统的研发工作,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利用超声波干耦合剂法,研发了一套原木内部缺陷检测及可视化系统,并通过原木试件试验实现了对原木内部缺陷的检测及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原木试件内部缺... 为提升木材内部品质检测与评价系统的研发工作,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利用超声波干耦合剂法,研发了一套原木内部缺陷检测及可视化系统,并通过原木试件试验实现了对原木内部缺陷的检测及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原木试件内部缺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工作得到有效验证。此外,该系统通过插值算法可使检测图像的边缘更加圆滑,并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可精确检测与反映原木内部缺陷的位置等信息。研究结果对于满足市场对木材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木材无损检测仪器的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法 原木缺陷检测 可视化系统 干耦合 B扫描脉冲透射法 双线性图像插值算法 边缘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