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1
作者 Guanghua Yi Xinhong Hao +3 位作者 Xiaopeng Yan Jian Dai Yangtian Liu Yanwen H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4-373,共10页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is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radio.However,the AMR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t low SNRs still faces a great challenge.Therefore,the ...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is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radio.However,the AMR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t low SNRs still faces a great challenge.Therefore,the AMR method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irst,the time series of the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re reconstructed into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signal preprocessing process.Second,the depthwise convolution and large-size convolutional kernels bas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DLRNet)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feature extraction capability of the AMR model.Finally,the model performs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n the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to obtain the recognition vector that represents the signal modulation type.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R method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twork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AMR method.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maintains a high level greater than 90% even at -14 dB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Depthwise con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man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feature covariance matrices 被引量:3
2
作者 WANG Jun ZHOU Si-chao XIA Li-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04-314,共11页
A new method for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feature covariance matrices was presented.Firstly,the dense trajectories(DT)extracted from the video were cluster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to e... A new method for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feature covariance matrices was presented.Firstly,the dense trajectories(DT)extracted from the video were cluster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to eliminate the irrelevant trajectories,which could greatly reduce the noise influence on feature extraction.Then,the trajectory tunne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feature covariance matrices.In this way,the discriminative descriptors could be extracted,which was also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tha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eature second-order statistics is insufficient.After that,an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was learned with the descriptors and all the descriptors were encoded using sparse coding(SC).Classification was achieved using multiple instance learning(MIL),which was more suitable for complex environment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tested and evaluated on the WEB Interaction dataset and the UT interaction datase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superior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 recognition dense trajectory sparse coding M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AR target recognition based on non-negative sparse coding
3
作者 Ning Tang Xunzhang Gao Xia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6期849-857,共9页
Aiming at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 feature extraction for the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target recognition, this paper imports the concept of visual perception and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which is ba... Aiming at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 feature extraction for the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target recognition, this paper imports the concept of visual perception and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non-negative sparse coding (NNSC) and linear discrimination optimization, to recognize targets in ISAR images. This method implements NNSC on the matrix constituted by the intensities of pixels in ISAR images for training, to obtain non-negative sparse bases which characterize sparse distribution of strong scattering centers. Then this paper chooses sparse bases via optimization criteria and calculates the corresponding non-negative sparse codes of both training and test images as the feature vectors, which are input into k neighbors classifier to realize recognition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prov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template matching,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NMF) via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SAR) PRE-PROCESSING non-negative sparse coding (NNSC) visual percep-tion target re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通感一体化系统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冉鑫怡 陈前斌 +3 位作者 徐勇军 左文科 赵耘 陈莉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50,共18页
随着无线通信与雷达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通感一体化(ISAC)通过共享硬件平台与频谱资源,在提升系统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然而,传统ISAC依赖先验模型和专家知识,难以应对动态环境下的实时通信与感知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 随着无线通信与雷达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通感一体化(ISAC)通过共享硬件平台与频谱资源,在提升系统效率方面展现出显著潜力。然而,传统ISAC依赖先验模型和专家知识,难以应对动态环境下的实时通信与感知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为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新范式,使得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实现自适应学习,并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智能决策,进而优化系统性能。为此,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ISAC展开综述。首先,介绍了ISAC原理、系统模型、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类型;其次,阐述了ISAC主要采用的深度学习模型架构;然后,分析了深度学习在ISAC信道估计、信道编码、资源分配、人体检测、目标识别与追踪等典型场景的研究现状;最后,探讨了深度学习驱动的ISAC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未来方向。此外,上述研究对推动6G网络通信感知深度融合、促进智能网络全要素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深度学习 信道估计 信道编码 资源分配 人体检测 目标识别与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控制环境中QR Code的检测和识别算法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宁钟 苏军 孙涵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59-2463,共5页
以QR Code为例,研究工业控制环境中的二维条码检测和识别技术.首先针对光照不均,利用Retinex理论,处理光照校正.然后根据QR Code条码的特征,提出了基于边缘信息的二值分割算法,并设计了一种快速定位算法.接着分析了条码图像经过高斯函... 以QR Code为例,研究工业控制环境中的二维条码检测和识别技术.首先针对光照不均,利用Retinex理论,处理光照校正.然后根据QR Code条码的特征,提出了基于边缘信息的二值分割算法,并设计了一种快速定位算法.接着分析了条码图像经过高斯函数模糊的数学模型,求解高斯函数方差,并给出了利用逆滤波对条码图像进行反模糊复原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时间复杂度,能在复杂的背景中有效地检测定位条码,并显著地提高了条码的识别率,满足了工业控制环境使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条码 QR码 工业控制 检测 识别 逆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凸混合范数误差编码人脸图像识别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俊博 马祥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5,共8页
针对人脸图像在复杂环境下存在噪声污染、光照变化和遮挡等情况,提出一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即基于非凸混合范数误差编码的人脸识别方法(NMN),旨在统一基于向量和基于矩阵的回归方法于一个回归模型中,以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识别挑战。在... 针对人脸图像在复杂环境下存在噪声污染、光照变化和遮挡等情况,提出一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即基于非凸混合范数误差编码的人脸识别方法(NMN),旨在统一基于向量和基于矩阵的回归方法于一个回归模型中,以更好地应对多样化的识别挑战。在考虑重构图像的低秩性质的同时,引入核范数约束捕捉图像的低秩特征。为缓解由异常值引起的偏差问题,引入非凸函数提高模型的鲁棒性。为进一步提升性能,充分考虑标签信息,以更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别之间的特征差异。在分类阶段,综合考虑非连续误差和连续误差,利用类重构误差来判别待识别图像。在Extended Yale B、ORL和AR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对比方法,NMN在遮挡人脸识别方面展现出更为卓越的性能。在Extended Yale B数据集上,针对测试样本添加40%的“狒狒”图像遮挡块,该方法的识别率达到80.40%,比其他对比方法至少高出11.68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非凸函数 核范数约束 混合范数误差编码 复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余弦校验关系的卷积神经网络LDPC码盲识别
7
作者 陈文洁 张浦 +2 位作者 史高翔 刘林 刘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17-3125,共9页
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的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校验关系分布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算法。该算法基于码字与正确和错误校验矩阵的余弦校验关系统... 针对低信噪比环境下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的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校验关系分布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算法。该算法基于码字与正确和错误校验矩阵的余弦校验关系统计分布间的差异性,利用LDPC码与候选集校验矩阵计算得到的余弦校验关系的统计特性作为CNN的输入,利用CNN的深层信息挖掘能力,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四层CNN模型,实现LDPC码的有效识别。仿真结果表明,仅使用一个码字的条件下,在信噪比为3.25 dB时,对码率1/2、2/3B、3/4A、3/4B、5/6,码长2 304的LDPC码的正确识别率达到90%以上,与传统算法相比,性能提升了0.25~1.2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闭集识别 余弦校验关系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式权重调制技术的少样本火焰图像增强
8
作者 李明杰 胡羿 易正明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91-497,共7页
少样本图像生成技术仅依靠稀缺有限的目标样本,就能够生成以假乱真和多样化的图像,这可以为下游的目标识别任务构建可靠的数据集。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调制的少样本生成模型,在仅输入3张目标图像的条件下,便能获得与目标样本具... 少样本图像生成技术仅依靠稀缺有限的目标样本,就能够生成以假乱真和多样化的图像,这可以为下游的目标识别任务构建可靠的数据集。这项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调制的少样本生成模型,在仅输入3张目标图像的条件下,便能获得与目标样本具有相同内容且特征呈现多样化的图像。具体来说,对生成器中的编码器和解码器经过了精心设计,采用了梯度流更好的C2F结构来搭建金字塔型网络构架,最大程度地还原图像在不同层次的原始特征。采用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方法,引入了特征样式潜码来控制特征融合质量。其中,样式潜码使用了权重缩放的策略,有效地消除了生成伪影,使生成图像更加逼真。同时,还使用了优化的特征长度探测算法来对源域和目标域的重要信息进行接近度探测。这一技巧能够使模型在源域中通过预训练得到的先验信息更好地迁移到目标域中。针对火焰图像样本的生成任务,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对比结果,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切实提高yolov8算法下的火焰目标识别性能,实质性地提升了数据增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样本生成 火焰数据集 特征融合模块 迁移学习 预训练 权重调制 目标识别 样式潜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投票和多方向融合的近红外指静脉识别
9
作者 李漫 林森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0,共9页
针对近红外光下采集的指静脉图像存在局部像素相似性强、单一方向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模板投票和多方向融合的指静脉识别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模板投票的局部三值模式(template voting local three pattern,TVTP),充分利用局部多邻域... 针对近红外光下采集的指静脉图像存在局部像素相似性强、单一方向识别效果差的问题,提出模板投票和多方向融合的指静脉识别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模板投票的局部三值模式(template voting local three pattern,TVTP),充分利用局部多邻域点的信息,减少局部像素相似性;其次,指静脉图像中含有丰富的方向特征信息,提出多方向编码(multi-directional coding,MDC),获取图像中具有辨别力的方向特征,加强不同方向特征之间的鲁棒性,解决单一方向识别率差的问题;最后,利用分块直方图统计特征,并使用协同表示(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CR)进行分类,提高识别效率。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在SDUMLA数据集、USM数据集和THU-FVFDT2数据集上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9.32%、99.73%和99.75%,与其他经典和新颖算法相比,不仅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还能同时满足实时性要求,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指静脉识别 模板投票 多方向编码 协同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Tcode识别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江 王知衍 曹晓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7,共7页
针对传统二维条码在移动终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个嵌入式的简化二维条码手机Tcode编解码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编解码模块和识别模块.基于Reed-Solomon算法,针对不同数量字符定义了编码及映射方案;提出了基于采样阈值的分块滑动二... 针对传统二维条码在移动终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一个嵌入式的简化二维条码手机Tcode编解码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编解码模块和识别模块.基于Reed-Solomon算法,针对不同数量字符定义了编码及映射方案;提出了基于采样阈值的分块滑动二值化算法来保留定位点,通过圆点滤波结合连通区域形状判定来寻找定位点;采用改进的投影法来进行字符切分.对各种手机的识别测试实验表明,该系统的正确识别率可达95%以上,配合Reed-Solomon算法纠错机制,最终能实现100%正确识别.实验同时证明,在嵌入式设备中,该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能很好地满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ode 编码 解码 识别 嵌入式系统 二值化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的新闻媒体网页信息提取方法
11
作者 刘建文 万子建 +2 位作者 陈婷 刘汪洋 沈宜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184,共8页
[研究目的]针对现有基于非视觉特征的网页信息提取技术存在的采集精度不高、难以满足复杂需求等问题,研究高效智能的网页信息提取技术,实现新闻媒体网页信息的快速准确提取。[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模型的新闻媒体网页信息提取方法... [研究目的]针对现有基于非视觉特征的网页信息提取技术存在的采集精度不高、难以满足复杂需求等问题,研究高效智能的网页信息提取技术,实现新闻媒体网页信息的快速准确提取。[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模型的新闻媒体网页信息提取方法,通过模型基座对比选型、数据集构建、监督微调、提示词工程等技术手段构建网页信息提取专用大模型,提升新闻媒体网页信息提取的准确率和效率。[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多类新闻网页数据智能提取方案实验对比分析发现,基于开源大模型基座及监督微调构建的专用新闻媒体大模型,其信息提取结果平均准确率及平均F1值皆超过90%,相比现有网页信息提取方案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新闻网页 文本信息提取 HTML智能解析 网页要素智能提取 多语种识别 思维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isCodeNet:虹膜特征编码网络 被引量:5
12
作者 贾丁丁 沈文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5-192,共8页
使用有效的特征提取算法对虹膜纹理进行准确的表达是虹膜识别技术的关键。基于虹膜识别任务的特殊性,提出了用于虹膜特征编码的网络模型IrisCodeNet。该网络架构使用了改进的BasicBlock,并结合了可以扩大决策边界的损失函数AM-Softmax(a... 使用有效的特征提取算法对虹膜纹理进行准确的表达是虹膜识别技术的关键。基于虹膜识别任务的特殊性,提出了用于虹膜特征编码的网络模型IrisCodeNet。该网络架构使用了改进的BasicBlock,并结合了可以扩大决策边界的损失函数AM-Softmax(additive margin softmax)。为了获取最佳的虹膜识别效果,对AM-Softmax的参数设置、虹膜图像预处理输入形式、数据增强方式、网络输入尺寸做了细致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IrisCodeNet训练得到的特征提取器在CASIA-Iris-Thousand、CASIA-Iris-Distance、IITD虹膜数据库上进行测试,所评估的等错误率(equal error rate,EER)和正确接受率(true acceptance rate,TAR)均远远超过了广泛应用的传统算法。特别地,IrisCodeNet无需传统的虹膜归一化或精确的虹膜分割步骤依然取得了极好的识别效果。并且使用Grad-CAM(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ping)算法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框架有效地关注了虹膜纹理信息,从而证明了IrisCodeNet具有较强的虹膜纹理特征提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识别 特征编码 图像预处理 AM-Softmax Grad-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8的农作物叶片病虫害识别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书贵 陈书理 赵展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5-260,共6页
针对传统检测网络难以准确、高效地提取农作物叶片病虫害特征信息的问题,通过改进YOLOv8网络,提出一种多层级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农作物叶片病虫害识别算法。通过学习不同层级特征直接的特征关系,构建多层级特征编码模块,学习全面的特征表... 针对传统检测网络难以准确、高效地提取农作物叶片病虫害特征信息的问题,通过改进YOLOv8网络,提出一种多层级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农作物叶片病虫害识别算法。通过学习不同层级特征直接的特征关系,构建多层级特征编码模块,学习全面的特征表达;在Transformer的基础上设计多尺度空间—通道注意力模块,利用学习细粒度、粗粒度等多尺度全面的特征表达模式,捕获不同尺度特征之间的互补关系,并将所有特征表示有效融合起来,构成完整的图像特征表示,进而获取更佳的识别结果。在Plant Village公开数据集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配准精度,准确地识别出农作物叶片上同时存在的不同病虫害,对番茄叶片检测的mAP 0.5达到88.74%,比传统YOLOv8方法提升8.53%,且计算耗时没有明显增加。消融试验也充分证明所提各个模块的有效性,能够更好地实现高精度识别叶片病虫害,为农田智慧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病虫害识别 多层级特征编码 多尺度特征融合 通道注意力 特征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数据图像化:战术意图识别及可移植框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亚飞 李乐民 +2 位作者 权文 倪鹏 王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9-165,共17页
通过将时序编码为图像,提出了一种结合曲线滤波技术和EfficientNetV2图像识别网络的鲁棒且可移植的战术意图识别框架。曲线滤波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大量时域特征、模型参数和训练时间的冗余,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格拉姆角场方法将时... 通过将时序编码为图像,提出了一种结合曲线滤波技术和EfficientNetV2图像识别网络的鲁棒且可移植的战术意图识别框架。曲线滤波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大量时域特征、模型参数和训练时间的冗余,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格拉姆角场方法将时序编码为图像,提高了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EfficientNetV2网络能够有效地处理意图图像,并成为预训练模型,使得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迁移学习成为可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框架相对于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等方法提高了0.99%以上的准确率,具有更好的性能、可扩展性、鲁棒性和可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编码 意图识别 图像分类 曲线滤波 格拉姆角场 EfficientNet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混装乳化基质自动加料系统的研究开发
15
作者 郭占江 闫海勇 +4 位作者 张继东 孟广雄 王小军 赵学文 姜祖勇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为解决传统工艺中给现场混装车加注乳化基质效率低、现场人员多等问题,研究开发了自动加料系统。采用二维码视频识别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混装车的准确定位,并对基质储罐下料口和混装车加料口的对准情况进行自动提示;自动加料控制模块实... 为解决传统工艺中给现场混装车加注乳化基质效率低、现场人员多等问题,研究开发了自动加料系统。采用二维码视频识别和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混装车的准确定位,并对基质储罐下料口和混装车加料口的对准情况进行自动提示;自动加料控制模块实现了自动、定量加料和现场/远程操作与控制,并且能够防止飞溅和溢出,乳化基质的加注量等信息,由系统自动记录和管理,达到了混装车乳化基质加料过程的智能化和少人化目标。该系统在炸药厂运行了近3年时间,共加注现场混装乳化基质近12 000 t,通过加料数据的实时反馈,还实现了生产任务制定、车辆调度等的精细化管理。应用结果表明,开发的自动加料系统不仅实现了乳化基质加料过程的智能化,还对提升我国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全工序智能化水平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混装 乳化基质 自动加料 智能化 二维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档案馆参与研究
16
作者 归吉官 谢宝怡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28,共6页
档案馆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档案馆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已经形成服务式参与、建档式参与、转化式参与、塑造式参与四种实践模式,同时在参与程度、参与内容、参与方式、部门... 档案馆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档案馆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已经形成服务式参与、建档式参与、转化式参与、塑造式参与四种实践模式,同时在参与程度、参与内容、参与方式、部门协同等方面也遇到了一些阻碍因素,据此提出重塑档案馆功能定位、深化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持续推动数字赋能、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 中华民族共同体 档案文化 服务式参与 身份认同 数字编研 文化软实力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空知识图谱的意图识别置信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洋 刘颢 +1 位作者 曲腾腾 陈炜 《指挥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1,共8页
意图识别算法存在识别结果缺少评估、领域知识不完备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置信度评估方法。利用时空知识图谱统一表示包含时空信息的实体,将作战目标及其关系抽象表示为时空知识三元组。利用典型对抗场景数据训练神经网络,计算并融合实... 意图识别算法存在识别结果缺少评估、领域知识不完备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置信度评估方法。利用时空知识图谱统一表示包含时空信息的实体,将作战目标及其关系抽象表示为时空知识三元组。利用典型对抗场景数据训练神经网络,计算并融合实体和知识图谱两个层面的置信度,得到最终置信度评估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时空以及目标型号信息,分析作战目标存在某种作战意图的可能性,能有效评估意图识别结果的置信度,对于意图识别系统的真正“落地”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时空编码 意图识别 置信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码重奇偶性的扩展BCH码盲识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尤红雨 王垚 +1 位作者 王翔 黄知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3-1791,共9页
实际应用中的扩展BCH(Bose Chaudhuri Hocquenghem)码具有码率高、码长多变、结构复合等特点,在编码识别领域,对高码率编码码长估计、特定码型识别等方面仍缺乏研究成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码重奇偶性的码长估计方法,在此基础... 实际应用中的扩展BCH(Bose Chaudhuri Hocquenghem)码具有码率高、码长多变、结构复合等特点,在编码识别领域,对高码率编码码长估计、特定码型识别等方面仍缺乏研究成果。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码重奇偶性的码长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域傅氏变换识别编码码型,实现了扩展BCH码的识别。该识别过程有别于其他文献中已知码型、再识别其他参数的方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二进制对称信道下的高码率扩展BCH码的识别。当误码率小于1.5×10^(-2)时,除了码长为128的编码,对其他码长的编码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4%以上,当误码率小于7×10^(-3)时,识别准确率接近100%,识别性能优于现有算法。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对扩展BCH码的识别,具有较好的误码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扩展BCH码 码重奇偶性 有限域傅氏变换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编码的煤矿综采设备知识图谱构建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一搏 董立红 叶鸥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3,共10页
利用知识图谱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可实现对煤矿综采设备的有效表示,以便获取具有深度挖掘价值的信息。煤矿综采设备数据不均衡、某些类别设备实体较少等问题影响实体识别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编码的煤矿综采设备知识图谱... 利用知识图谱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可实现对煤矿综采设备的有效表示,以便获取具有深度挖掘价值的信息。煤矿综采设备数据不均衡、某些类别设备实体较少等问题影响实体识别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编码的煤矿综采设备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构建综采设备本体模型,确定概念及关系。然后设计实体识别模型:利用Token Embedding、Position Embedding、Sentence Embedding和Task Embedding 4层Embedding结构与Transformer−Encoder进行煤矿综采设备数据编码,提取词语间的依赖关系及上下文信息特征;引入中文汉字字库,利用Word2vec模型进行编码,提取字形间的语义规则,解决煤矿综采设备数据中生僻字问题;使用GRU模型对综采设备数据和字库编码后的字符向量进行联合编码,融合向量特征;利用Lattice−LSTM模型进行字符解码,获取实体识别结果。最后利用图数据库技术,将抽取的知识以图谱的形式进行存储和组织,完成知识图谱构建。在煤矿综采设备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综采设备实体的识别准确率较现有方法提高了1.26%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在少量样本情况下构建煤矿综采设备知识图谱时因数据较少导致的精度不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综采设备 知识图谱 本体模型 联合编码 实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时变调控表面的有源欺骗干扰辨识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焱 王占领 +2 位作者 庞晨 李永祯 王壮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940,共12页
聚焦雷达对抗中极化信息获取与利用的应用需求,该文研究了基于极化时变调控表面的有源欺骗干扰辨识方法。首先,设计了一套在9.6~10.1 GHz频带内支持3 bit相位量化的各向异性相位调制表面,通过优化相位调制编码序列,实现了极化态按需调... 聚焦雷达对抗中极化信息获取与利用的应用需求,该文研究了基于极化时变调控表面的有源欺骗干扰辨识方法。首先,设计了一套在9.6~10.1 GHz频带内支持3 bit相位量化的各向异性相位调制表面,通过优化相位调制编码序列,实现了极化态按需调控。然后,将极化调控表面加装在单极化雷达天线上,使天线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极化态沿特定极化轨道变化,通过提取目标与有源欺骗干扰的极化域差异,实现两者辨识。仿真分析表明,在3种不同的极化轨道约束下,干扰与目标均具有显著的聚类效应,可获得稳定的干扰辨识效果。相较于依赖双极化或全极化雷达体制的干扰辨识方法,该文所提方法兼具低成本与高效性,在雷达抗干扰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信息获取与利用 相位调制编码 极化态按需调控 极化时变轨道 有源欺骗干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