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ind recognition of polar code parameters based on log-likelihood ratio
1
作者 ZHONG Zhaogen XIE Cunxiang JIN K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642-658,共17页
The syndrome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of the log-likelihood ratio of intercepted codewords is used to develop an algorithm that recognizes the polar code length and generator matrix of the underlying polar code.Based ... The syndrome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 of the log-likelihood ratio of intercepted codewords is used to develop an algorithm that recognizes the polar code length and generator matrix of the underlying polar code.Based on the encoding structure,three theorems are proved,two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and rate of the polar code,and one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ozen-bit positions,information-bit positions,and codewords.With these three theorems,polar codes can be quickly reconstruced.In addition,to detect the dual vectors of codewords,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g-likelihood ratio are analyzed,and then the information-and frozen-bit positions a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the minimumerror decision criterion.The bit rate is obtained.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m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re validated through simulations.The proposed algorithm exhibits robustness to noise and a reasonabl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 length frozen-bit position information-bit position log-likelihood ratio polar 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信息编码的地震数据分布式存储
2
作者 彭成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62,共8页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存取效率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编码的分布式存储方法,进行空间信息网格划分,将全球范围划分为多级网格,对于要进行分布式存储的数据,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生成相应的地质信息编码。将需要进行分布式存储... 针对现有地震数据存取效率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编码的分布式存储方法,进行空间信息网格划分,将全球范围划分为多级网格,对于要进行分布式存储的数据,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生成相应的地质信息编码。将需要进行分布式存储的数据根据其生成的地质信息编码,分布式存储到多个机器中。通过分布式服务器中所存储的空间信息网格定位到具体的分布式数据,实现数据获取。实现地质信息编码与地质数据的结合,对于相近区域的地质数据存放于相同机器中,更好地利用地质数据的地理信息同时更好地管理地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地震数据 网格划分 空间定位 地质信息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T-DETR的航拍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
3
作者 宣岁寒 罗印升 宋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1,共8页
实时、准确地定位与识别航拍图像中飞机、轮船和车辆等目标是进一步决策的根本基础,针对航拍图像中小目标检测存在的效率和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T-DETR的航拍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构建高效的CCFM-P2ASF尺度序列特... 实时、准确地定位与识别航拍图像中飞机、轮船和车辆等目标是进一步决策的根本基础,针对航拍图像中小目标检测存在的效率和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T-DETR的航拍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构建高效的CCFM-P2ASF尺度序列特征融合模块,获得更丰富的语义信息,同时提高对小目标的敏感度;其次,集成灵活性更强的可学习的位置编码,提供更清晰的位置界定;然后,设计更高效的边界框损失函数,减小对目标位置预测的偏差,提供更准确的边界框信息;最后,构建EMA重参数响应模块,从而更有效地提取输入图像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T-DETR模型较原始模型参数量减少38.3%,精确率、mAP50和mAP50∶95指标分别提升5.1、5.0和2.2个百分点。对比其他同类主流算法模型,在航拍小目标检测任务中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RT-DETR算法 特征融合 定位损失 位置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码装箱可重构机器人的设计与运动特性研究
4
作者 高垚 赵耀虹 +3 位作者 郭文孝 张云帆 李瑞琴 宁峰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22-229,共8页
目的针对包装生产线中喷码装箱工序对运动自由度的差异化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可变轴线运动副(vA副)的喷码装箱可重构机器人。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分析机构处于2种模式下的自由度性质,利用闭环矢量法求解机构运动学反解,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的针对包装生产线中喷码装箱工序对运动自由度的差异化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可变轴线运动副(vA副)的喷码装箱可重构机器人。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分析机构处于2种模式下的自由度性质,利用闭环矢量法求解机构运动学反解,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机构正解进行求解,并对雅可比矩阵进行分析,以评估运动状态;分析机构在2种模式下末端执行器的可达工作空间,并对灵巧度进行分析。结果机构在2-RPS/UPU/UPS模式下具有2R1T自由度,在2-UPS/RPS/UPU模式下具有2R2T自由度,工作空间连续。结论机构在2-RPS/UPU/UPS模式下可用于产品喷码作业,在2-UPS/RPS/UPU模式下可用于产品装箱作业,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并联机构 位置正逆解 工作空间 灵巧度 喷码 装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衔铁编码棒位探测器设计
5
作者 周肖佳 张福海 +4 位作者 昌正科 常成 李远林 肖云 李翔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0-583,共4页
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探测位置,有线圈编码和衔铁编码两种方式,其中线圈编码广泛应用,而衔铁编码较复杂、应用少。针对衔铁编码式反应堆控制棒位置探测器,通过机械结构建模、电磁感应仿真分析、单线圈测量组件样件试制、全尺寸探测器样机试... 应用电磁感应原理探测位置,有线圈编码和衔铁编码两种方式,其中线圈编码广泛应用,而衔铁编码较复杂、应用少。针对衔铁编码式反应堆控制棒位置探测器,通过机械结构建模、电磁感应仿真分析、单线圈测量组件样件试制、全尺寸探测器样机试制、不同材料组合的感应电压实测、全行程棒位分辨能力测试等研究手段,对机械结构、材料选型、磁路特性、供电方式、编码规则完成了全面的理论研究和测试验证,总结提炼了衔铁编码棒位探测器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效果,为同类型探测器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棒位探测器 衔铁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特征位置编码和误差修正的唐卡图像风格迁移模型
6
作者 时新月 胡文瑾 +1 位作者 乔浪 康文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唐卡图像进行二次创作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唐卡风格特征,促进文化传承与保护.针对目前唐卡图像风格迁移技术生成新图像中,生成图像存在伪影、局部图像模糊和细节信息处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唐卡图像进行二次创作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唐卡风格特征,促进文化传承与保护.针对目前唐卡图像风格迁移技术生成新图像中,生成图像存在伪影、局部图像模糊和细节信息处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特征位置编码和误差修正的唐卡风格迁移模型FPC-EI.利用二维相对位置编码获取内容序列与风格序列之间的对应位置信息,实现图像特征之间的对齐和匹配;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强化利用二维相对位置编码增强编码器对于唐卡以及内容图像纹理细节信息的捕获能力;密集深度反投影网络使用采样层模块不断地进行上下采样,进行误差修正,指导模型提高生成图像质量.在自建的唐卡数据集和任意图像数据集上进行模型训练的实验结果表明,与AdaIN,ArtFlow,AdaAttN等风格迁移模型相比,FPC-EI的SSIM指标平均提升32%,LPIPS和MSE指标平均下降7.3%和2.7%,可以有效地保留内容结构、特征融合和图像局部细节方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卡图像 风格迁移 位置编码 注意力机制 深度反投影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R-KF-LSTM模型的差分码偏差预测分析
7
作者 廖思明 尚俊娜 苏明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5-921,共7页
差分码偏差(DCB)的存在会影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计算的精度和伪距观测精度,从而影响导航定位授时和气象研究的结果。为了准确估算DCB,分析了2021—2022年中国科学院给出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频间DCB数据的时序变化,提出一种LR-KF-LST... 差分码偏差(DCB)的存在会影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计算的精度和伪距观测精度,从而影响导航定位授时和气象研究的结果。为了准确估算DCB,分析了2021—2022年中国科学院给出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频间DCB数据的时序变化,提出一种LR-KF-LSTM组合模型对DCB进行准确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小于1.9%,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3 ns,均方根误差小于0.04 ns。与LSTM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及中国科学院(CAS)产品DCB值的对比显示,在不同太阳活动状态和不同磁场状态下,该组合模型预测性能均较优。该组合网络模型可以对卫星DCB进行有效预测,还能为解决CAS产品DCB数据存在的单日或多日缺失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码偏差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卡尔曼滤波 线性回归 导航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雷码的核电厂全行程棒位连续测量技术
8
作者 方金土 楼贤根 +3 位作者 李艺 齐箫 任洁 马一鸣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4,共6页
本文介绍了在格雷码整定结果确定棒位区间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棒位判定与格雷码位的对应关系,对不同棒位区间采用特定格雷码位的信号调理电压与校验曲线对应的格雷码位信号调理电压进行数字比较,判定控制棒所处的准确位置,实现了分辨能力... 本文介绍了在格雷码整定结果确定棒位区间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棒位判定与格雷码位的对应关系,对不同棒位区间采用特定格雷码位的信号调理电压与校验曲线对应的格雷码位信号调理电压进行数字比较,判定控制棒所处的准确位置,实现了分辨能力为1个机械步的全行程棒位连续测量方法,分析了控制棒驱动电流干扰、格雷码棒位探测器输出信号畸变对全行程棒位测量准确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核电厂全行程棒位连续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码 全行程 棒位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码的隔离开关位置指示器
9
作者 孙亚辉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3期82-84,共3页
文章研制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隔离开关位置指示器,能够替代现有的隔离开关位置指示,将变电设备常用的标识牌和二维码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根据二维码的颜色及文字显示来判断隔离开关的分合闸位置,也可以和微机防误系统配合,根据程序设定,将二... 文章研制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隔离开关位置指示器,能够替代现有的隔离开关位置指示,将变电设备常用的标识牌和二维码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根据二维码的颜色及文字显示来判断隔离开关的分合闸位置,也可以和微机防误系统配合,根据程序设定,将二维码所反映隔离卡开关分(合)闸位置信息写入微机防误判断逻辑,当微机防误设备扫描该隔离开关确实在分(合)闸位置时,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使得二维码起到分合闸指示及防止误操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二维码 位置指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栋温室分段变距喷雾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天华 董广胜 +3 位作者 姚玉康 张观山 王德伦 施国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针对国内连栋温室缺乏植保喷雾机、机械走直定位与换轨转向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连栋温室分段变距喷雾机器人,在实现无人化喷药的同时提高作业精度。为满足连栋温室机械作业路轨结合、精准切换的要求,提出一种通用型移动底盘,并确定... 针对国内连栋温室缺乏植保喷雾机、机械走直定位与换轨转向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连栋温室分段变距喷雾机器人,在实现无人化喷药的同时提高作业精度。为满足连栋温室机械作业路轨结合、精准切换的要求,提出一种通用型移动底盘,并确定其关键设计参数;为减少底盘上下轨时的偏移量,设计轨上矫正装置,通过分析计算及试验验证,确定其安装余量为4 mm;针对底盘对轨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二维码融合陀螺仪及光电传感器双向垂直寻迹的路面关键点定位与转向控制方法。设计分段变距喷雾装置,提出一种丝杆滑台驱动的喷杆变距方案,分析校验其驱动参数以满足工作要求;基于滚针轴承设计喷杆辅助防抖装置,减小因喷杆剧烈抖动带来的滑台与喷杆损伤。开发底盘运动及分段变距喷雾控制系统,实现喷雾机器人在连栋温室内的全程自动化作业。最后,对样机进行底盘性能与喷雾效果试验。底盘作业时直线行走与对轨误差平均值分别为4.8、5.8 mm,满足控制精度要求;避障距离为34 cm,满足安全性要求;防抖装置的安装使喷杆行进方向的抖动量从-1°~1.3°降低到±0.4°内,喷头方向的抖动量从±0.5°降低到±0.3°内,防抖效果显著;分段变距喷雾作业后,盛果期番茄叶片正面雾滴沉积量为1.76μL/cm^(2),反面沉积量为0.2μL/cm^(2),雾滴体积中径在100~180μm之间,满足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温室 喷雾机器人 扫码定位 分段喷雾 变距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参数估计
11
作者 陈亮 展昕 +1 位作者 赵胜 张志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为了进一步发挥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具有的数据利用率高、未放大观测噪声和可估计电离层延迟等优势,提出一种可估计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的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接收机钟差参数和... 为了进一步发挥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具有的数据利用率高、未放大观测噪声和可估计电离层延迟等优势,提出一种可估计电离层延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的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接收机钟差参数和DCB进行组合计算,估计出接收机钟差与参与计算的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的硬件延迟;利用北京某监测站采集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观测数据,对B1I+B3I、B1C+B2a等2种频点组合分别进行2种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计算,估计电离层延迟、接收机钟差、第一频点和第二频点的硬件延迟。结果表明: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定位精度和收敛时间略优于改进的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改进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电离层延迟的平均修正百分比为85.54%,比传统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型估计的电离层延迟高6.43%;B1I+B3I和与B1C+B2a频点组合估计的接收机钟差的RMS分别为0.19和0.21 ns,均值相差0.09 ns,钟差估计精度相当;接收机B1I、B3I、B1C和B2a硬件延迟与标定值都在0.14 n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 接收机钟差 电离层延迟 差分码偏差(D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的高精度测角
12
作者 赵会宁 闻杰 夏豪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5-642,共8页
针对具有精密旋转轴系类的高端制造装备或精密测量仪器,其旋转角度采用传统圆光栅难以消除偏心误差对测量角度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的旋转角度高精度测量方法。该测角系统由一个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盘、两个CCD... 针对具有精密旋转轴系类的高端制造装备或精密测量仪器,其旋转角度采用传统圆光栅难以消除偏心误差对测量角度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的旋转角度高精度测量方法。该测角系统由一个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盘、两个CCD相机和远心镜头组成,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盘被固定在精密旋转轴系上以获得其旋转角度。然后,建立了测角模型并从数学上证明了测角精度与安装偏心无关。利用多齿分度台对已提出测角系统精度进行检测,测量角度误差在±1″。最后,利用已提出测量方法对直驱转台的角度定位精度进行测量,角度定位误差在±5″内。与传统圆光栅测角相比,该方法不需要考虑安装偏心误差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好、使用简单等特点,可用于角度定位误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混合式位置编码 偏心误差 旋转角度 多齿分度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差分码偏差对北斗三号双频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杜彦君 贾小林 +1 位作者 姚顽强 许瑾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为探讨北斗三号系统不同频点组合卫星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对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影响,推导北斗三号系统不同频点无电离层组合卫星端DCB改正模型,并基于MGEX跟踪站连续7天4站的观测数据按... 为探讨北斗三号系统不同频点组合卫星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对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的影响,推导北斗三号系统不同频点无电离层组合卫星端DCB改正模型,并基于MGEX跟踪站连续7天4站的观测数据按7种不同双频组合进行DCB改正实验。结果表明,DCB改正对PPP精度在最初的历元有明显提升,有助于滤波的收敛及提高单天解的均方根,但对于最终定位精度无明显提升。B2a/B3I及B2b/B3I组合定位精度及收敛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合,DCB改正后有所提升。其他5种组合改正后定位精度及收敛时间相当:静态PPP单天解均方根在E、N和U方向约为5.50 cm、2.50 cm和6.25 cm,较未改正前提升20%~65%;平均收敛时间为38 min,提升约6%;动态PPP平均收敛听语音聊科研与作者互动时间为59 min,提升约20%;最终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5 cm,高程方向优于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系统 差分码偏差 精密单点定位 精度 收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层多域巨型星座的卫星网络拓扑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晓帆 章跃跃 +3 位作者 曹馨悦 缪馨 燕锋 杜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针对巨型星座单星任务的时变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负载过重、单节点脆弱性以及网络控制平面的高可靠性需求,研究面向多层多域巨型星座的卫星网络拓扑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网格位置码的多层多域拓扑描述模型。首先给出了域、层、片、元相... 针对巨型星座单星任务的时变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负载过重、单节点脆弱性以及网络控制平面的高可靠性需求,研究面向多层多域巨型星座的卫星网络拓扑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网格位置码的多层多域拓扑描述模型。首先给出了域、层、片、元相关概念及其定义,以实现对卫星节点和星间链路的拓扑特征的统一表征,刻画卫星节点的连通状态以及整个星座的网络拓扑结构;然后设计了一套以在轨控制器为核心、以地面网络控制为辅助的拓扑控制架构,用于提供常态化运行服务保障;最后通过仿真平台对巨型星座子域划分和统一表征进行了验证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拓扑描述模型能够提高巨型星座卫星网络拓扑控制过程的实时性与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星座 多层多域 北斗网格位置码 网络拓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并码本的码字位置序号调制SCMA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颜冰 雷菁 赖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98-2508,共11页
为满足后5G及未来6G时代对通信系统可靠性及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的严苛要求,针对上行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并码本的码字位置序号调制SCMA方案。该方案在时域拓展码字位... 为满足后5G及未来6G时代对通信系统可靠性及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的严苛要求,针对上行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合并码本的码字位置序号调制SCMA方案。该方案在时域拓展码字位置,使得码字位置全填充且由其序号携带额外信息比特,并能通过改变码字位置数和序号调制阶数灵活调整系统的谱效。此外,设计了基于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的联合检测算法,并给出了合并码本设计准则。系统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序号调制方案,所提方案更好地兼顾了可靠性与SE,在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与鲁棒性方面都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码多址接入 频谱效率 码字位置 序号调制 合并码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和RDC-Informer的短期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谭全伟 薛贵军 谢文举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1,共13页
精准的供热负荷预测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可以提高供热系统效率和用户舒适度。为了提升供热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改进的Informer模型结合应用于供热负荷预测中。首先使用VMD算法分解供热负荷数据,降低数... 精准的供热负荷预测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可以提高供热系统效率和用户舒适度。为了提升供热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本文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改进的Informer模型结合应用于供热负荷预测中。首先使用VMD算法分解供热负荷数据,降低数据的非平稳性;然后在Informer模型中引入相对位置编码代替绝对位置编码,以更好地捕捉序列数据中的依赖关系和避免信息泄漏;接着采用膨胀因果卷积代替正则卷积,增加感受野,提升局部信息的提取能力;最后在多个数据集上与主流预测模型(GRU、LSTM、Transformer和Informer)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RDC-Informer模型的评价指标R2达到了98.3%,与对比模型相比,分别提高了11.6%、6.3%、4.7%和2.6%。此外,通过增加卷积核以评估膨胀因果卷积的效果,验证了RDC-Informer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为进一步提高智慧供热的时效性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负荷预测 INFORMER 膨胀因果卷积 相对位置编码 V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时空编码器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安勤 秦添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7,93,共6页
传统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时空建模,忽略了交通数据的时间周期性内部潜在关系和交通路网间节点的距离特征和相似性空间特征。据此,提出面向交通流量预测的多通道时空编码器模型MC-STGNN,用于提高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率。首... 传统的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时空建模,忽略了交通数据的时间周期性内部潜在关系和交通路网间节点的距离特征和相似性空间特征。据此,提出面向交通流量预测的多通道时空编码器模型MC-STGNN,用于提高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率。首先将交通数据处理成三通道的周期性时间序列,并对整体的序列数据进行时间位置编码和自适应的空间位置编码,提取路网节点间的动态相关性;其次引入具有卷积结构的多头自我注意力机制,更大程度地捕获周期数据不同程度的时间相关性;最后提出一种图生成器生成新的时空图,提取路网节点间的相似性和距离特征,并利用门控图卷积网络整合原始图和新时空图的空间信息。在高速公路数据集PEMS03和PEMS08上进行一小时的交通流量综合预测实验,结果表明,MC-STGNN模型与其他的基线模型相比,具有更佳的性能指标,说明MC-STGNN模型具有更优的建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量预测 编码器 空间位置编码 注意力机制 图生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双语者英文单词字母位置编码灵活性的ERP研究
18
作者 杨惠兰 陈广耀 李丹弟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4-430,共7页
结合掩蔽启动真假词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探讨汉英双语者阅读英语单词时字母位置编码的灵活性。22名中高英语水平汉英双语者参与了本实验。结果发现,汉英双语者在阅读英文单词时能产生显著的反向启动效应(backward priming effe... 结合掩蔽启动真假词范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探讨汉英双语者阅读英语单词时字母位置编码的灵活性。22名中高英语水平汉英双语者参与了本实验。结果发现,汉英双语者在阅读英文单词时能产生显著的反向启动效应(backward priming effect),这种启动效应在高英语水平组和中等英语水平组汉英双语者中均存在。更重要的是,在ERP结果中,反向启动条件比无关启动条件诱发了更负的N400波幅。由此可见,汉英双语者在阅读英文单词时具有高度灵活的位置编码系统,且该效应是基于语义加工而产生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第一语言特性会影响第二语言加工,且一语词汇加工模式可迁移到二语词汇加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双语者 反向启动效应 字母位置编码 掩蔽启动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交叉注意力编码的皮肤病变分割网络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大湘 杨福杰 +1 位作者 刘颖 唐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9-621,共13页
由于卷积操作的局限性,现有的皮肤病变图像分割网络无法对图像中的全局上下文信息建模,导致其无法有效捕获图像的目标结构信息,本文设计了一个融入交叉自注意力编码的U型混合网络,用于皮肤病变图像分割。首先,将设计的多头门控位置交叉... 由于卷积操作的局限性,现有的皮肤病变图像分割网络无法对图像中的全局上下文信息建模,导致其无法有效捕获图像的目标结构信息,本文设计了一个融入交叉自注意力编码的U型混合网络,用于皮肤病变图像分割。首先,将设计的多头门控位置交叉自注意力编码器引入到U型网络的最后两个层级中,使其能够在图像中学习语义信息的长期依赖关系,弥补卷积操作全局建模能力的不足;其次,在跳跃连接部分引入一个新的位置通道注意力机制,用于编码融合特征的通道信息并保留位置信息,提高网络捕获目标结构的能力;最后,设计一个正则化Dice损失函数,使网络能够在假阳性和假阴性之间权衡,提高网络的分割结果。基于ISBI2017和ISIC2018数据集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网络的Dice分别为91.48%和91.30%,IoU分别为84.42%和84.12%,分割精度在整体上优于其他网络,且具有较低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即本文网络能够高效地分割皮肤病变图像的目标区域,可为皮肤疾病辅助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皮肤病变 交叉自注意力编码 位置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相机和二维码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振宇 张兆威 蒋林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6期124-129,共6页
提出一种以ORB_SLAM2为基本框架、使用二维码辅助深度相机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针对现有的视觉SLAM在定位过程中出现的Z轴漂移现象,提出平面运动模型约束,以降低机器人定位结果中的Z轴累计误差;针对视觉SLAM在弱纹理环境中算法退... 提出一种以ORB_SLAM2为基本框架、使用二维码辅助深度相机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针对现有的视觉SLAM在定位过程中出现的Z轴漂移现象,提出平面运动模型约束,以降低机器人定位结果中的Z轴累计误差;针对视觉SLAM在弱纹理环境中算法退化、容易跟踪失败等问题,在室内环境中张贴二维码并将其数学模型作为定位约束,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与鲁棒性。真实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始算法,所提算法在Z轴精度上提高了42.95%;以ORB_SLAM3的定位结果为真值,所提算法的定位精度提高了4.11%,该算法在室内环境下具有定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同步定位 地图构建 深度相机 二维码 平面运动模型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