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压配电台区移动柔性互联:可行性分析、应用场景及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璐 陈雪寒 +1 位作者 唐巍 张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共12页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低压柔性互联技术可以实现台区间的功率互济与灵活转移,从而提升负荷承载与分布式发电消纳能力。然而,受功率周期性变化影响,当前固定式柔性互联方案仅在部分时段作用效果明显,导致台区柔性互联设备利用率较低。为解决... 基于智能软开关的低压柔性互联技术可以实现台区间的功率互济与灵活转移,从而提升负荷承载与分布式发电消纳能力。然而,受功率周期性变化影响,当前固定式柔性互联方案仅在部分时段作用效果明显,导致台区柔性互联设备利用率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移动式智能软开关(MSOP)柔性互联理念。首先,根据工程经验,总结现有低压柔性互联技术面临的挑战,从施工条件和MSOP的体积、重量及合解环策略等方面分析了低压台区移动柔性互联的可行性。其次,建立了低压移动柔性互联的成本-效益模型,分析了移动距离、移动次数对移动柔性互联效果的影响,探讨了移动柔性互联的临界条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移动柔性互联的应用场景。最后,对MSOP在低压配电网柔性互联领域的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 低压配电台区 智能软开关 优化调度 成本效益分析 电力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水电直流外送柔直同频控制与常直FLC协同控制策略
2
作者 束洪春 邵宗学 +1 位作者 赵伟 何廷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196,共8页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相比,常规直流频率限制器(FLC)的功率调节量大,备用充足,但常规直流FLC存在调频死区,调频期间易引发电压波动问题。结合两者优势,文中提出基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与常规直流FLC的协同控制策略。系统发生扰动时,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优先启动,当柔性直流同频控制输出超过限幅后,常规直流FLC启动。此外,常规直流FLC动作期间,柔性直流无功支援控制投入。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背靠背直流测试系统与直流异步大电网系统,验证了所提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异步联网 柔性直流 常规直流 同频控制 频率限制器 无功支援 电压支撑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对电网的影响与解决方案
3
作者 李群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3-540,549,共9页
实现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不仅需要解决铁路内部2个或者多个牵引变电所之间牵引网的双边供电,更重要的是解决铁路贯通供电给电网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对比单边供电系统与贯通供电系统对电网影响及其区别,结合电网合环规程,探讨双边供电的... 实现电气化铁路贯通供电,不仅需要解决铁路内部2个或者多个牵引变电所之间牵引网的双边供电,更重要的是解决铁路贯通供电给电网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对比单边供电系统与贯通供电系统对电网影响及其区别,结合电网合环规程,探讨双边供电的可实施性;构建贯通供电穿越功率计算模型,提出穿越功率监测方法以及树形供电、合建所和穿越功率利用3类穿越功率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负序治理和再生发电功率利用,提出多功能的智能牵引变电所方案,以消除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推动铁路更大范围实现贯通供电,取消电分相、消除无电区.研究表明:在电网专用线供电情况下,若牵引变电所间距不超过80 km,双边供电时分区所的合环电压差不大于16.00%,相角差不大于12.00°,低于合环规程的规定值,符合要求,可以合环;与同相单边供电相比,贯通供电对电网产生的穿越功率问题可以得到很好解决,并且再生发电功率也能得到更好利用,技术指标优于单边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贯通供电系统 电磁合环 穿越功率 智能牵引变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多台区柔性互联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皓靖 郭佩乾 +2 位作者 时珊珊 方陈 袁志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3,共11页
基于电力电子设备(PED)的柔性互联装置(FID)能够整合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无功功率动态补偿和故障隔离等功能,是实现多台区间潮流柔性互济、负载率均衡和新能源友好并网的有效手段。尽管FID应用潜力巨大,现阶段在其应用于不... 基于电力电子设备(PED)的柔性互联装置(FID)能够整合有功功率或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无功功率动态补偿和故障隔离等功能,是实现多台区间潮流柔性互济、负载率均衡和新能源友好并网的有效手段。尽管FID应用潜力巨大,现阶段在其应用于不同场景的组网特性、运行特性、需求特性、典型功能模式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总结与分析。首先,文中对国内外典型柔性互联工程的系统架构、电气参数与运行特点进行了梳理。然后,计及配电网多端柔性互联系统和含有重要交流负荷/新型直流负荷的交直流互联系统特点,归纳了相应的典型应用场景、互联网架形态、典型功能模式、组网方案和运行特性与技术需求。最后,结合中压配电网多台区柔性互联技术应用现状与问题,对系统设计与应用方案、关键设备研发以及系统运行与控制保护多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台区 电力电子设备 柔性互联 新能源并网 示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潮流调控与电能质量治理的混合式柔性合环装置多模态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力颖 杨泽斌 +3 位作者 易皓 慕小斌 徐玮韡 宁昕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83,共11页
混合式柔性合环装置在调节精度、过载能力与经济性上综合了电力电子式与电磁式合环装置的优点,具备较强的工程适用性。针对混合式柔性合环装置在电网稳态互联下的潮流调控与背景谐波问题,以及失电转供下的负载电压偏差与谐波电压问题,分... 混合式柔性合环装置在调节精度、过载能力与经济性上综合了电力电子式与电磁式合环装置的优点,具备较强的工程适用性。针对混合式柔性合环装置在电网稳态互联下的潮流调控与背景谐波问题,以及失电转供下的负载电压偏差与谐波电压问题,分析2种工况下的线路潮流及谐波分布特性,提出相应的潮流调控与多模态电能质量治理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混合式柔性合环装置 潮流调控 电能质量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内AGC机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磊 马晓伟 +2 位作者 王满亮 陈力 高丙团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共12页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 区域电网中具备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功能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多并且不同调频机组的响应特性差异明显,加重了集中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影响区域电网频率控制效果。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动态模型和分布式一致性的互联电力系统区域内AGC机组协同控制策略,区域间根据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进行跨区功率互济。首先,建立不同类型调频机组的调频响应功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调频控制的经济性,以有功出力变化量的二次成本函数最小为目标,兼顾各调频机组出力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构建功率动态分配优化模型,并证明通过合理的系数设定即可满足调频经济性最优,无须求解该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AGC调频控制策略,实现区域内各参与机组AGC指令的整定。最后,以三区域互联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调频性能,降低机组的调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互联电力系统 新能源 自动发电控制 分布式协同控制 调频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偶视角下基于特征子系统的跟网/构网互联系统强度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冷若寒 殷波 +4 位作者 胡光 陈航宇 丛聪 庄可好 辛焕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14,共12页
跟网、构网互联系统中各类设备交互作用明显,如何准确量化互联系统强度面临挑战。为此,首先从对偶视角探讨了跟网、构网系统闭环稳定性与开环网络灵敏度的匹配关系,并基于此引入了反映电流刚性的电网强度指标。然后,解析得到了与高维互... 跟网、构网互联系统中各类设备交互作用明显,如何准确量化互联系统强度面临挑战。为此,首先从对偶视角探讨了跟网、构网系统闭环稳定性与开环网络灵敏度的匹配关系,并基于此引入了反映电流刚性的电网强度指标。然后,解析得到了与高维互联系统稳定性等价的低维跟网、构网特征子系统,并基于此提出了互联电力系统强度二维指标。该指标同时反映跟网、构网特征子系统的稳定裕度,从而实现了互联系统多频段小扰动稳定性的有效评估。结合该指标,得出了电力系统适度互联形态有利于同时降低跟网、构网失稳风险的推论。最后,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推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系统 电网强度 特征子系统 系统强度 跟网 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嵌入的电-气互联系统仿射动态能流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飞雄 张河 +2 位作者 邵振国 吴鸿斌 胡昆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94-2604,I0012,共12页
电-气互联系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清洁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在不确定性愈发复杂交错、影响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如何量化分析电-气动态传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传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时域嵌入的电-气互联系统仿射动... 电-气互联系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清洁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在不确定性愈发复杂交错、影响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如何量化分析电-气动态传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传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时域嵌入的电-气互联系统仿射动态能流算法,揭示不确定因素对电-气互联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机理。首先,基于仿射算术表征不确定因素,构建电-气互联系统仿射动态能流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时域嵌入重构仿射微分方程组,将仿射微分方程组求解问题转换为能流状态量泰勒幂级数系数递归计算问题,进而递归求解得到仿射能流关于时间的显式表达式;接着,为提升计算效率并降低保守性,提出基于噪声元动态校正的多时段计算方法,获取连续时域的仿射动态能流分布。仿真结果验证所提算法能够从时间维度量化分析源荷不确定性的传递影响,具有精度高、保守度低与计算效率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互联系统 动态能流计算 仿射算术 全纯嵌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直流互联系统容量优化的自适应下垂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秋玥 王楚扬 张犁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9,共10页
随着负荷日渐增加和新能源大量并网,柔性直流互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基于下垂控制策略的柔性直流互联系统能按下垂特性实现系统功率和电压的自动调节,但系统的传输容量受到换流站容量和电压质量要求的约束而难以充分利用。为此... 随着负荷日渐增加和新能源大量并网,柔性直流互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基于下垂控制策略的柔性直流互联系统能按下垂特性实现系统功率和电压的自动调节,但系统的传输容量受到换流站容量和电压质量要求的约束而难以充分利用。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柔性直流互联系统容量优化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增加了下垂系数修正环,在电压或功率即将越限时逐渐调节相应换流站的下垂系数,在不过容或不越限的前提下增大传输功率。此外,为了削弱下垂系数改变对原有控制造成的影响并优化系统能源消耗特性,以系统对接源储荷潮流调整率最小、发电能源耗量最少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通过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in genetic algorithm, NSGA-Ⅱ)求解模型,得出各换流站的最优修正梯度。最后,使用PLECS搭建四端柔性直流互联模型,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互联系统 下垂控制 换流站容量 电压质量 传输容量 最优修正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线长预测信息的低功耗驱动FPGA聚类算法
10
作者 胡文庆 张娜 +2 位作者 张黎 郭晓阳 蒿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3-180,共8页
文中面向岛型FPGA的低功耗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独立线长预测的低功耗聚类算法。通过建立考虑拓扑结构、通路级差与重汇聚影响的线长预测模型,实现对互连线动态功耗的有效估算,并将高功耗互连优先聚类至逻辑块内,降低全局功耗。实验表明,... 文中面向岛型FPGA的低功耗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独立线长预测的低功耗聚类算法。通过建立考虑拓扑结构、通路级差与重汇聚影响的线长预测模型,实现对互连线动态功耗的有效估算,并将高功耗互连优先聚类至逻辑块内,降低全局功耗。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多个基准电路上相比传统P-T-VPack算法可显著减少动态功耗,特别是在时钟网络功耗方面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型FPGA 独立线长预测 低功耗 互连线 聚类 动态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频率控制
11
作者 张博航 戚军 +2 位作者 谢路耀 张有兵 张博扬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模型;其次,设计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算法,推导DMPC控制DR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预测模型,进而设计互联电力系统DMPC的调频控制器;最后,仿真分析自动发电控制方式、DR方式、DR容量和DR通信延时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算例表明,所设计的调频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DR能提升系统频率暂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负荷频率控制模型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互联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负序集中补偿方案
12
作者 吕子佥 胡海涛 +3 位作者 杨凯 陶海东 陈刚 李小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拓扑结构;根据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及补偿装置间的功率关系分别阐述了该方案的负序、无功补偿原理,推导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表达式,分析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变化规律;为保证补偿装置快速、稳定运行,提出了适用于负序、无功补偿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证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负序、无功补偿效果,且补偿装置容量配置实现了最优解,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变电所群 贯通供电 负序补偿 无功补偿 背靠背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
13
作者 彭能 彭珉轩 +3 位作者 李琼林 代双寅 孙建军 查晓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5-175,共11页
针对目前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无法调节有功功率、馈线间需要柔性互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可同时实现馈线内无功补偿和馈线间部分有功功率的柔性互济,适用于馈线内有固定无功补偿需求、馈线间... 针对目前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无法调节有功功率、馈线间需要柔性互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可同时实现馈线内无功补偿和馈线间部分有功功率的柔性互济,适用于馈线内有固定无功补偿需求、馈线间有柔性互联需求的场景。首先,介绍了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将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与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换器结合,使得链式STATCOM具备了柔性互联的功能。其次,结合无功补偿和柔性互联设备的应用需求设计了控制策略,通过链式STATCOM调节馈线内无功功率,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换器调节馈线间功率潮流。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无功补偿 柔性互联开关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 背靠背 功率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极直连策略的并联SiC MOSFETs动态均流方法
14
作者 陈浩斌 闫海东 +2 位作者 马凯 郭清 盛况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119-5135,共17页
并联SiC MOSFETs是提高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电流容量的经济高效方法。然而,在多芯片功率模块中,容易出现动态电流不平衡现象。该文提出一种在并联SiC MOSFETs芯片之间进行源极直连的动态均流方法。基于电路模型和理论分析,阐明动态电流... 并联SiC MOSFETs是提高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电流容量的经济高效方法。然而,在多芯片功率模块中,容易出现动态电流不平衡现象。该文提出一种在并联SiC MOSFETs芯片之间进行源极直连的动态均流方法。基于电路模型和理论分析,阐明动态电流不平衡机理和动态均流方法的作用机制。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机理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采用该文提出的动态均流方法后,并联SiC MOSFETs的动态电流差异和开关损耗差异降低大于50%;另外,在具有更多芯片并联的SiC功率模块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相比,且该方法无需增加额外的大体积元件,也无需改变直接覆铜陶瓷(DBC)基板的布局,实现简单,经济性高。同时,与传统的制程技术兼容性好,且不需要复杂设计或精确计算,能够很好地满足极简封装制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SiC MOSFETs 动态电流不平衡 动态均流方法 源极直连(DSI) 多芯片SiC功率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控移相器的三端口柔性合环装置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15
作者 冯倩 庄浩彦 +3 位作者 陈冉 鲍伟 张鹏 易皓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107,共10页
柔性合环设备是优化大规模、多元化源荷接入配电系统后潮流调度的有效方案,针对以统一潮流控制器为代表的电力电子型合环设备在成本、效率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三端口柔性合环可控移相器(T-FPS),该设备由多绕组变压器及混... 柔性合环设备是优化大规模、多元化源荷接入配电系统后潮流调度的有效方案,针对以统一潮流控制器为代表的电力电子型合环设备在成本、效率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三端口柔性合环可控移相器(T-FPS),该设备由多绕组变压器及混合式有载分接开关组成,能够灵活、快速地调节合环线路潮流。首先,本文根据所提出的柔性合环可控移相器拓扑结构,分析该设备运行原理和有载分接开关结构,并设计变压器绕组投切时序;其次,在已知互联馈线参数的前提下,推导计及移相器的三端口潮流方程,进而分析互联馈线之间的功率耦合关系,并提出移相器稳态潮流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半实物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柔性合环可控移相器控制策略在多种工况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调控 三端口互联 混合式有载分接开关 功率耦合 切换时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与容量约束下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度评估与优化提升
16
作者 吉兴全 张丽泓 +3 位作者 刘琪 张玉敏 王一振 梁栋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60,共9页
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能够实现对潮流分布的精准调控,但高比例新能源的强随机性易造成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越限。为提升配电网应对新能源功率与负荷随机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考虑电压和设备容量约束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 基于智能软开关(SOP)的柔性互联配电网能够实现对潮流分布的精准调控,但高比例新能源的强随机性易造成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越限。为提升配电网应对新能源功率与负荷随机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考虑电压和设备容量约束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度区间评估与优化提升方法。首先,利用系统容许负荷和新能源出力的波动区间表示配电网应对负荷和新能源出力随机变化的能力,提出配电网安全裕度指标和基于线性潮流的快速计算方法,有效评估对比不同运行约束下系统应对新能源随机变化的能力;其次,提出了考虑新能源功率和负荷概率分布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安全裕度优化提升方法,通过对优化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提高求解速度;最后,对含三端口SOP的配电网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柔性互联配电网容许的新能源出力与负荷波动范围,提高系统应对新能源功率和负荷随机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安全裕度 优化 波动区间 智能软开关 运行约束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多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区域互联经济调度
17
作者 任旭阳 卜旭辉 +1 位作者 尹艳玲 刘静滑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8,共10页
为提高带有风电、光伏发电和储能单元的多区域互联经济调度问题求解精度,加强各区域的隐私保护能力,提出一种分布式多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首先,为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竞争机制将种群分区,根据分区使用多策略方案,增... 为提高带有风电、光伏发电和储能单元的多区域互联经济调度问题求解精度,加强各区域的隐私保护能力,提出一种分布式多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首先,为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竞争机制将种群分区,根据分区使用多策略方案,增强算法多样性。其次,构建带有风电、光伏发电和储能单元的多区域互联经济调度模型,各区域之间通过边界联络线传输信息,然后提出一种分布式方法应用于多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各子算法分别求解与各区域相关的子问题。最后,将IEEE39节点系统分为两区域与三区域互联系统,并在修改后的IEEE39节点系统上验证算法性能,通过与其他3种优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竞争分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和分布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调度 粒子群优化 分布式优化 竞争机制 联络线约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新型电力系统移动目标防御研究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臧天磊 龚亚辉 +3 位作者 李创芝 王世俊 刘云飞 周步祥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133,共20页
随着能源网络与信息网络的深度耦合,能源系统对自身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显著提升。然而,这一耦合也使信息层面的攻击能够蔓延至物理层,增加了电力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是其中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攻击形式,针对FDIA的... 随着能源网络与信息网络的深度耦合,能源系统对自身的感知和控制能力显著提升。然而,这一耦合也使信息层面的攻击能够蔓延至物理层,增加了电力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是其中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攻击形式,针对FDIA的防御策略已成为研究的焦点。面向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移动目标防御(MTD)通过主动动态改变电力系统状态,使攻击者掌握的系统信息部分或完全失效,进而增强FDIA的检测能力。因此,本文探讨MTD作为主动防御策略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首先,介绍电力信息物理系统主动防御技术的发展趋势、MTD的概念及起源、电力系统MTD的基本原理。随后,系统梳理现有电力系统领域的MTD研究,总结MTD实施的完备性分析、一般策略和特殊策略;分析其具体实施策略,包括线路电抗扰动、传感器增益扰动等。现有研究集中于传统输电网络,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重点分析MTD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潜力;进而,基于新型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的特点,详细探讨MTD的具体实施策略。最后,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及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总结新型电力系统MTD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本研究强调MTD在提升电力系统安全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未来智能电网和多能互联场景下的MTD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移动目标防御 信息物理系统 多能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常规直流在线潮流反转应用启示
19
作者 郑外生 陈亦平 +3 位作者 雪映 毛文俊 许士锦 陈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中国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现有常规直流潮流反转以直流闭锁方式下电压极性反转为核心,难以满足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跨分区的灵活调节互济和暂态稳定支撑需求。文中面向国内跨异步分区互济需求,结...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中国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现有常规直流潮流反转以直流闭锁方式下电压极性反转为核心,难以满足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跨分区的灵活调节互济和暂态稳定支撑需求。文中面向国内跨异步分区互济需求,结合国外常规直流柔性调节应用经验,提出面向常规直流的新型在线潮流反转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常规直流的柔性调节能力。基于标准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和南方区域极端场景,验证了所提在线潮流反转控制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对于构建直流异步互联跨区域互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HVDC) 跨区域互济 高比例新能源 潮流反转 柔性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与企业供应链话语权——基于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证据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连超 董晋亭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44,共26页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对接国际环境标准作为研究视角,创新性地构建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评价体系,并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环境标准互联互通对企业供应链话语...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以对接国际环境标准作为研究视角,创新性地构建对接国际环境标准的评价体系,并以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环境标准互联互通对企业供应链话语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提升企业供应链话语权。影响机制探索发现,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有助于企业塑造绿色品牌形象、提升绿色技术水平和获取绿色资金支持,进而提升供应链话语权。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行业竞争激烈、机构治理较差和内部控制较弱时,对接国际环境标准更能提升企业供应链话语权。拓展性分析发现,对接国际环境标准对企业供应链话语权的提升作用对不同的话语权方向、供应链类型和市场类型均有效,体现为这种提升作用能同时覆盖上游和下游企业、国内和全球供应链以及国内和全球市场。环境标准互联互通有力推动了供应链绿色化,提高了供应链地位,增强了供应链韧性,进而推动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本文揭示了绿色导向的供应链话语权体系中环境标准互联互通的重要作用,对政府推进环境标准互联互通、企业提升供应链地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标准互联互通 对接国际环境标准 供应链话语权 绿色供应链 供应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