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前馈补偿的轮腿式平台多任务复合运动解耦控制
1
作者 刘辉 马嘉勇 +1 位作者 杨海洋 郝伟赫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3,共8页
轮腿式平台在执行复杂作战环境载运任务时,由于其动态协调腿部与车轮运动是复杂耦合的,其行驶速度的稳定性、位姿控制的精确性都十分困难.文中基于轮腿式平台通过有限高度场景的动态协调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补偿的多任务优先级复合... 轮腿式平台在执行复杂作战环境载运任务时,由于其动态协调腿部与车轮运动是复杂耦合的,其行驶速度的稳定性、位姿控制的精确性都十分困难.文中基于轮腿式平台通过有限高度场景的动态协调任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前馈补偿的多任务优先级复合运动解耦控制框架.首先,分别建立了关节和车轮动力学模型,降低模型复杂度;然后,搭建了基于任务优先级的前馈关节力矩解算,叠加轮端前馈交互力和反馈控制力矩降低实时位姿调整对质心速度的影响;最后,采用转速闭环PI控制器,并引入车轮滚动阻力实现车轮速度到质心速度的有效传递.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控制方法在受限场景运动过程中平台质心速度最大跟踪误差小于3%,为轮腿式平台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提供了可行控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式平台 前馈补偿 任务优先级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铁路地下车站站台噪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舫泊 金旭炜 +3 位作者 蒋尧 韩健 杨吉忠 徐志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4-221,228,共9页
为明确城际铁路列车不停站通过地下车站时的站台噪声特性,并研究控制措施。采用仿真手段计算气动、轮轨噪声源,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其准确性;通过测试隧道内混响时间获取隧道内吸声系数作为声学边界条件;将上述声源和声学边界条件输入隧... 为明确城际铁路列车不停站通过地下车站时的站台噪声特性,并研究控制措施。采用仿真手段计算气动、轮轨噪声源,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其准确性;通过测试隧道内混响时间获取隧道内吸声系数作为声学边界条件;将上述声源和声学边界条件输入隧道及站台噪声预测模型,计算列车过站的站台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当列车以160 km/h不停站通过时,气动噪声的影响已不可忽视,车头表面与一位端转向架已成为主要气动噪声源,气动声压级分别为106.4 dBA和105.2 dBA;由于车头处气动噪声较大,隧道内和站台侧靠近车头端声压级也较中部和尾端高2 dBA左右;站台门可有效阻止噪声由轨行区传入站台侧,单层玻璃站台门插入损失可达28 dBA,双层玻璃站台门插入损失比单层高4 dBA左右;站台门的插入损失随玻璃厚度增加而增大,而当单层玻璃厚度超过7.5 mm后站台噪声降幅则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地下车站 站台噪声 气动噪声 轮轨噪声 玻璃站台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K7玻璃磨削加工平台构建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封超 张金峰 +1 位作者 王保义 蒋忠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磨削颤振是砂轮与工件间的强烈振动,它的存在降低了工件的表面质量,加速砂轮磨损,解决的关键是加工过程稳定。首先搭建磨削加工实验平台,并为了研究不同参数对加工稳定性的影响,定义了状态向量,通过Runge-Kutta法求解微分方程。其次以加... 磨削颤振是砂轮与工件间的强烈振动,它的存在降低了工件的表面质量,加速砂轮磨损,解决的关键是加工过程稳定。首先搭建磨削加工实验平台,并为了研究不同参数对加工稳定性的影响,定义了状态向量,通过Runge-Kutta法求解微分方程。其次以加工BK7玻璃为例,选取进给速度和砂轮长度2个参数的稳定和不稳定点进行实验。最后使用Matlab将采集到的数据生成时域信号图和功率谱图,对于进给速度,不稳定区域点的时域信号图和功率谱图峰值分别高达0.620 2 mm和0.128 5 dB,而稳定区域点的峰值仅为0.295 4 mm和0.009 9 dB;对于砂轮长度,不稳定区域点的时域信号图和功率谱图峰值分别高达2.011 9 mm和0.160 4 dB,而稳定区域点的峰值仅为0.225 8 mm和0.006 9 dB。分析时域信号图可以判断颤振情况,观察功率谱图可以发现能量的变化规律,二者结合有助于判定系统稳定状态,指导加工参数的合理选择,有效减少加工颤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平台构建 进给速度 砂轮长度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检测维护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霖 马飞越 +2 位作者 佃松宜 杨家勇 范智霖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3,共7页
针对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腔体设备故障检测与异物清理的实际需求,研制了一种将柔性臂与轮式移动平台结合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检测维护机器人。在该机器人基础上,设计了以微处理器STM32与计算模块Jetson Xavier N... 针对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腔体设备故障检测与异物清理的实际需求,研制了一种将柔性臂与轮式移动平台结合的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检测维护机器人。在该机器人基础上,设计了以微处理器STM32与计算模块Jetson Xavier NX为核心,多传感器融合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实现了机器人的实时远程视频检测、运动控制等功能,并且结合异物检测定位算法,实现了柔性臂的一种智能控制方案。最终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机器人在GIS腔体环境下平稳运行并实现故障检测与异物清理,具备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柔性臂 轮式移动平台 异物检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轮全向移动的多机器人动态可视化验证平台
5
作者 朱鹏铭 阳佳奇 +5 位作者 刘鹏 邱学凯 代维 曾志文 卢惠民 周宗潭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为更好地研究分布式协作机器人中的复杂集体行为,设计了一种三轮全向移动的多机器人动态可视化验证平台,旨在提供一个直观且灵活的实验环境,促进多机器人算法的测试与发展。该平台由自主研发的低成本小型全向轮式移动机器人和可视化触... 为更好地研究分布式协作机器人中的复杂集体行为,设计了一种三轮全向移动的多机器人动态可视化验证平台,旨在提供一个直观且灵活的实验环境,促进多机器人算法的测试与发展。该平台由自主研发的低成本小型全向轮式移动机器人和可视化触摸屏幕构成,后者支持手势识别及物体形状检测,能够配置多样化的动态渲染场景。通过此平台,研究人员可以专注于多机器人系统中算法的设计与优化,同时不受限于特定场景或任务设定。该平台已经测试了机器人运动性能,并在多个任务场景中成功验证了多机器人算法,初步验证了其有效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系统 三轮全向机器人 动态可视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对其行驶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姚黎阳 朱阅 +1 位作者 王亚宁 庞帅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目的】提出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对其行驶性能的影响,为具有高通过性能的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林用小型轮式移动... 【目的】提出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对其行驶性能的影响,为具有高通过性能的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轮胎尺寸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车轮常用的橡胶轮胎为研究对象,通过单轴拉伸试验获得橡胶轮胎物理参数,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准确建立轮胎模型;采集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通过测量和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饱和红壤物理参数和力学特性,使用离散元软件PFC3D精确建立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模型。结合有限元和离散元法,创新性地提出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解决单独采用有限元或离散元法分析轮胎与土壤交互作用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基于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仿真分析轮胎直径(D=65、75、85 mm)、宽度(W=20、25、34 mm)和轮胎径宽比(D/W=2.2、2.6、3.0、3.4、3.8)对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挂钩牵引力和轮胎下陷量的影响。建立与仿真分析一致的轮-壤交互土槽试验,进一步验证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轮胎尺寸参数对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行驶性能影响分析的准确性。【结果】1)挂钩牵引力随轮胎直径和宽度增加表现增大趋势;2)轮胎下陷量随轮胎直径和宽度增加表现减小趋势,但达到一定范围后,轮胎直径和宽度对下陷量影响变小;3)轮胎直径和宽度综合指标径宽比(D/W)对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挂钩牵引力和轮胎下陷量影响显著,其中相较仿真和试验数据而言,D/W=2.2时产生的挂钩牵引力最大、轮胎下陷量最小,行驶性能表现最优。【结论】本研究准确建立南方林区不饱和红壤环境轮-壤耦合作用数值模型,可用于分析轮胎尺寸参数对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行驶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可为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的设计、优化和通过性能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用小型轮式移动平台 轮胎 有限元和离散元法 轮-壤交互作用 数值模拟 土槽试验 行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机动平台可重构轮履复合推进机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城 王嘉轩 +2 位作者 刘建峰 魏巍 闫清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3-564,共12页
可重构轮履复合推进机构兼具轮式推进机构的快速性和履带推进机构的通过性,是提高地面机动平台在极端地形上综合性能的关键技术,在各类机器人和特种车辆上都得到了一定应用.文中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按轮履构型重构互换原... 可重构轮履复合推进机构兼具轮式推进机构的快速性和履带推进机构的通过性,是提高地面机动平台在极端地形上综合性能的关键技术,在各类机器人和特种车辆上都得到了一定应用.文中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按轮履构型重构互换原理对推进机构进行分类,着重对比分析了不同构型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指出了可重构轮履复合推进机构的主要技术难点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机动平台 可重构 轮履复合 通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GCMG的两轮单辙平台自平衡控制技术
8
作者 但远宏 彭润山 +3 位作者 王敬一 钟海洋 和超 陈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117,共8页
针对以自行车、摩托车为代表的两轮单辙平台的自然不稳定问题,采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为平衡控制机构,研究两轮单辙平台不同工况下自平衡控制算法。分析两轮单辙平台横向力矩,推导横滚转动动力学方程,并根据不同状态误差设计了... 针对以自行车、摩托车为代表的两轮单辙平台的自然不稳定问题,采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为平衡控制机构,研究两轮单辙平台不同工况下自平衡控制算法。分析两轮单辙平台横向力矩,推导横滚转动动力学方程,并根据不同状态误差设计了增益调度PID控制器;建立轮-地接触点模型,修正曲线运动时目标横滚角,减小反馈静差,获得更好的动态响应;以前叉转向趋势预估未来时刻转向角度与目标平衡横滚角度,提前调整姿态以重力矩抵消离心力矩,模拟人骑行时的预判压弯行为。相关算法经仿真验证与实车测试,可在静止与曲线运动等工况下保持动态平衡,效果良好,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控制 控制力矩陀螺 两轮单辙平台 横滚角预测 增益调度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轮单辙平台的模糊线性自抗扰平衡控制研究
9
作者 但远宏 金毓 +2 位作者 王志浩 李金岩 季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39-247,共9页
对两轮单辙平台采用2个纵置的单框架力矩陀螺机构(SGCMG)提供力矩,由于线性自抗扰参数固定,控制量框架角速度和提供的力矩为非线性关系,要求控制系统的参数能够自适应变化以适应系统的变化,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线性自抗扰(Fuzzy-LADRC... 对两轮单辙平台采用2个纵置的单框架力矩陀螺机构(SGCMG)提供力矩,由于线性自抗扰参数固定,控制量框架角速度和提供的力矩为非线性关系,要求控制系统的参数能够自适应变化以适应系统的变化,提出了基于模糊自适应线性自抗扰(Fuzzy-LADRC)控制方案,将模糊自适应控制器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相结合,根据LADRC参数b_(0)、ω_(0)、ω_(c)对系统的响应影响,制定模糊规则让其自适应变化。该控制方法结合了模糊控制器的自适应能力和LADRC对非线性和强耦合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了证明该控制器有效,搭建仿真平台,传统LADRC、遗传算法优化参数后的串级PD(GA-PD)和模糊串级PD(GA-FPD)控制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Fuzzy-LADRC控制器相较于以上3种控制方法对两轮单辙车的平衡系统性能,稳定时间、超调量、控制量积分和抗干扰能力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轮单辙平台 力矩陀螺 抗干扰 模糊自适应 线性自抗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下轮腿复合机动平台动态运动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晓磊 刘辉 +4 位作者 韩立金 陈前 聂士达 谢景硕 崔山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93-3003,共11页
复杂地形环境下质心参考轨迹的动态精确跟踪是保障轮腿复合机动平台稳定执行各项任务的关键。为提升平台的地形适应能力与位姿跟踪能力,提出一种动态运动控制策略。综合地形因素,建立包含车轮动力学的单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近似简化... 复杂地形环境下质心参考轨迹的动态精确跟踪是保障轮腿复合机动平台稳定执行各项任务的关键。为提升平台的地形适应能力与位姿跟踪能力,提出一种动态运动控制策略。综合地形因素,建立包含车轮动力学的单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近似简化将系统动力学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方程的标准形式。考虑车轮与腿部耦合运动,提出一种基于前馈力矩与反馈力矩的混合运动控制方法。通过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最优地面反作用力,利用雅克比矩阵将作用力映射至关节以获取前馈力矩。为避免由环境引起的外部扰动造成系统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优化计算,引入关节力矩反馈控制及时修正位姿跟踪误差,使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外部扰动,有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有效提升平台在复杂地形下位姿动态跟踪精度,保障平台平稳运行,为复杂地形下轮腿复合机动平台的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腿复合机动平台 复杂地形 单刚体动力学模型 混合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果园多功能自主导航作业平台设计
11
作者 褚阳阳 汪冰清 +1 位作者 薛金林 马拯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为实现果园作业机械的多功能应用,设计一款具备割草、喷药、搬运等功能的轮式果园多功能自主导航作业平台。根据作业需求对多功能平台进行总体设计,平台包括动力系统、行走系统、导航系统、控制系统、作业装置等。根据搬运需求计算确定... 为实现果园作业机械的多功能应用,设计一款具备割草、喷药、搬运等功能的轮式果园多功能自主导航作业平台。根据作业需求对多功能平台进行总体设计,平台包括动力系统、行走系统、导航系统、控制系统、作业装置等。根据搬运需求计算确定整机驱动电机选型;对割刀进行运动和动力学分析,根据切削范围和稳定需求,计算确定割刀电机和电动推杆的型号;根据流体力学知识,计算确定满足喷药喷幅的药泵型号,并对其他关键部件进行计算选型。对样机进行最小转弯半径、割草性能、喷雾性能等基本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平台最小转弯半径为120.75 cm,满足果园行间地头良好的通过性要求;割刀转速和高度可调,留茬高度可控制在5 cm以内,割草作业覆盖率在91.25%以上;喷药泵可根据车速、树形等进行压力调节,喷雾量均匀性变异系数在8.01%以内,保证喷雾均匀的同时减少农药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机械 多功能作业 轮式平台 自主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地铁车辆测速平台方案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君 王俊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9,共7页
针对目前地铁车辆各系统各自配置速度传感器,导致车辆速度传感器型号不一、数量众多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车辆测速平台。本文提出测速平台的总体设计原则,在分析车辆牵引、制动、信号、走行部等系统车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测速平台的技术方... 针对目前地铁车辆各系统各自配置速度传感器,导致车辆速度传感器型号不一、数量众多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车辆测速平台。本文提出测速平台的总体设计原则,在分析车辆牵引、制动、信号、走行部等系统车速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测速平台的技术方案。该平台提出对车辆各系统测速传感器进行统型,综合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计信息提出计算车速的方法,结合地面应答器设备信息提出计算参考轮径值的方法。测速平台提出硬线和网络两种灵活传输车速信息的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测速方式相比,该测速平台为各系统提供统一且更准确的车速信息,能够满足牵引、制动、信号、走行部等系统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地铁车辆 测速平台 车速 参考轮径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采摘平台行走机构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9
13
作者 刘大为 谢方平 +1 位作者 李旭 王小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9-252,共4页
果园采摘平台是果实采摘过程中运用得最多的采摘机械。我国果树多种植在丘陵山地,地面崎岖不平,采摘机械行走机构性能的好坏关系到果园采摘作业效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为此,从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果园采摘平台行走机构典型应用分析入手,结... 果园采摘平台是果实采摘过程中运用得最多的采摘机械。我国果树多种植在丘陵山地,地面崎岖不平,采摘机械行走机构性能的好坏关系到果园采摘作业效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为此,从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果园采摘平台行走机构典型应用分析入手,结合丘陵山地果园地貌特征以及小型机器人行走机构的部分应用,提出设计一种适合丘陵山地果园行走的、具有轻质化以及高离地间隙特征的仿形履带式行走机构。该机构在我国果园采摘平台的研制和推广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采摘平台 行走机构 履带式 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ecanum轮式移动平台增量PID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世光 申梦茜 +1 位作者 王文文 高正中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86-90,96,共6页
为保证移动平台在复杂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设计了一种以STM32F405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移动平台。采用基于Mecanum轮的H桥驱动电路,利用大电流、低阻抗的MOS管提高电机的驱动能力,应用LM2903,LMV611实现过... 为保证移动平台在复杂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设计了一种以STM32F405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基于Mecanum轮的全方位移动平台。采用基于Mecanum轮的H桥驱动电路,利用大电流、低阻抗的MOS管提高电机的驱动能力,应用LM2903,LMV611实现过电流、过电压保护功能;利用增量式PID控制策略,抑制电机启动电流,改善动态性能;将采集的视频信息通过无线图传发送给控制台,利用遥控器对移动平台进行实时控制。测试结果表明,移动平台运动灵活,越障能力强,实时性和可控性满足项目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F405 MECANUM轮 移动平台 增量式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向移动平台运动学分析及其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6
15
作者 唐炜 刘勇 +2 位作者 胡海秀 顾金凤 程鲲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3-889,共7页
在分析Mecanum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矢量分析法建立了四轮全向移动平台一般形式的运动学模型;针对常规PID控制无法在线自整定及其响应实时性有待提高等问题,采用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PID联合控... 在分析Mecanum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矢量分析法建立了四轮全向移动平台一般形式的运动学模型;针对常规PID控制无法在线自整定及其响应实时性有待提高等问题,采用CMAC(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PID联合控制策略,设计了全向移动平台嵌入式自适应控制器;进行了直流电机调速MATLAB仿真及实验对比分析,并通过多组典型实验对样机运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Mecanum轮全向移动平台运动学模型是合理的,CMAC+PID自适应控制器动态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好,样机能在平面内较好地实现横/纵向平移、原地旋转及全方位运动,总体性能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ANUM轮 全向移动平台 运动学分析 CMAC+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球齿轮的新型轮腿复合式移动平台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湘 张立杰 +1 位作者 潘存云 李明宇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8-102,共5页
复合式移动系统是当前移动机器人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结了已有的一些轮-腿复合式移动系统的研究成果及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球齿轮机构的新型轮-腿复合式移动平台的结构设计方案,这种新型移动平台的轮腿机构具有不同于已有轮-腿复合式... 复合式移动系统是当前移动机器人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结了已有的一些轮-腿复合式移动系统的研究成果及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球齿轮机构的新型轮-腿复合式移动平台的结构设计方案,这种新型移动平台的轮腿机构具有不同于已有轮-腿复合式移动系统独特的运动特征,在结构上可实现"轮"、"腿"的真正融合,使得平台具有轮式、腿式和轮-腿复合三种移动模式,可实现直行、斜行、小半径转弯甚至原地转弯等多种运动姿态。对轮腿机构进行了计算机虚拟模型运动仿真研究,并对平台样机进行了姿态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移动平台能够实现设定的多种复杂运动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齿轮 轮腿复合式 复合式移动系统 移动平台 轮腿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式机器人立体视觉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寄帆 王海春 +1 位作者 唐斌 王灼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3379-3381,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轮式机器人的立体视觉平台设计方案。给出了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和数学模型,从摄像机定标和对应点匹配两个方面讨论了形状与位置三维重建,阐述了双目立体视觉平台的设计,重点介绍了硬件平台的组成结构及各功能模块的电路组... 介绍了一种基于轮式机器人的立体视觉平台设计方案。给出了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和数学模型,从摄像机定标和对应点匹配两个方面讨论了形状与位置三维重建,阐述了双目立体视觉平台的设计,重点介绍了硬件平台的组成结构及各功能模块的电路组成与功能实现。该系统可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灵活配置,因而结构合理、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机器人 立体视觉平台 视觉传感器 图像处理系统 视频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垄断治理机制——基于平台双轮垄断发生机理的考察 被引量:49
18
作者 陈兵 林思宇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51,共15页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等软硬件设施的普及和适用,以互联网数字平台为核心的新经济业态、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商业模式不断发展和创新,平台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飞...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等软硬件设施的普及和适用,以互联网数字平台为核心的新经济业态、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商业模式不断发展和创新,平台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新产业与新动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边缘计算等数据技术,平台双边或多边结构,以及直接和(或)间接网络效应等要素和特征的赋能下,数据和算法成为驱动平台经济及其创新型商业模式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因,同时也构成了驱动平台发展壮大的双轮。在数据和算法双轮驱动下,平台企业往往能够凭借其在数据和算法方面的交互优势,不断强化甚或固化其市场力量的反馈回路,对前端和后端交替市场形成牢固的锁定效应,以致平台经济领域呈现出愈来愈显著的双轮垄断态势。为避免双轮垄断可能对竞争秩序、企业创新及用户利益造成现实危害或潜在威胁,建议尽快修订或完善相关竞争法律与政策体系以有效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竞争,合理规制不正当数据封锁、数据垄断、数据霸凌等滥用数据市场力量或相对优势的行为,以系统观念为指导科学构建平台经济领域竞争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统筹发展与安全在规范平台经济中的重要价值,培育和支持平台企业,特别是超级平台企业在数据采集、使用、流转、管理过程中的合规意识与合规行为,在强化依法对平台经济领域竞争监管的同时,坚持科学审慎监管与开放合作监管并举,避免对平台经济领域“创新竞争”与“竞争创新”的不当干预,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垄断 双轮驱动 双轮垄断 生态系统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适应性轮履复合载物移动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淑坤 曹晓捷 +2 位作者 张连青 朱人杰 张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835-1841,共7页
针对复杂的非结构化工作环境,为提高载物移动能力,提出了一种具有多适应性的新型轮履复合式移动系统。该移动系统由变径步行轮和履带系统组成,既发挥了轮式结构平地行走的转弯灵活性和运动高效的特点,又结合了履带式结构爬坡时良好的稳... 针对复杂的非结构化工作环境,为提高载物移动能力,提出了一种具有多适应性的新型轮履复合式移动系统。该移动系统由变径步行轮和履带系统组成,既发挥了轮式结构平地行走的转弯灵活性和运动高效的特点,又结合了履带式结构爬坡时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爬坡时货物的安全性,设计了自适应载物升降平台,通过陀螺仪运用卡尔曼算法进行平台倾角的闭环控制,实现了平台的水平载物。运用RECURDYN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并制作了实物模型实施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移动系统具有较好的复杂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和载物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履复合机构 变径步行轮 自适应升降平台 载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轮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航 孙厚芳 +2 位作者 林青松 赵书尚 周彦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79-180,203,共3页
研究一种两轮同轴、差速驱动的新型的两轮移动机构的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为了实现对该机构行走过程的平衡控制,其控制系统采用C80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用倾角传感器、陀螺仪和脉冲编码器测量车体的姿态,通过模糊自适应控制器分别控... 研究一种两轮同轴、差速驱动的新型的两轮移动机构的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为了实现对该机构行走过程的平衡控制,其控制系统采用C80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用倾角传感器、陀螺仪和脉冲编码器测量车体的姿态,通过模糊自适应控制器分别控制车体左轮和右轮,实现了平衡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轮移动平台 嵌入式控制系统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