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per bound analysis for deep tunnel face with joined failure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敬叔 杜佃春 杨子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4310-4317,共8页
A joined failure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was proposed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deep tunnel face, and the upper bound solution of supporting force of deep tunnel was calculated under pore water press... A joined failure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was proposed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deep tunnel face, and the upper bound solution of supporting force of deep tunnel was calculated under pore water pressure. The calculations were based on limit analysis method of upper bound theory, with the employment of non-associated Mohr-Coulomb flow rule.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 was adopted. Optimized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the effects of the tunnel depth, pore water pressure coefficient, the initial cohesive force and nonlinear coefficient on supporting force. The upper bound solutions are obtained by optimum method. Results are lis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solutions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The failure shapes are presented, and results are discussed for different pore water pressure coefficients and nonlinear coefficients of tunnel 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TUNNEL UPPER BOUND translation and rotation 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式变换的矩形破片拦截靶点云拼接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杰 蒋海燕 姬建荣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56,共10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直接获取破片拦截靶板的高精度点云数据,从而识别提取破片对拦截靶形成的孔洞、凹坑等损伤特征,然而对于大规模靶板阵列,激光扫描仪在多个位置、角度所采集的靶板局部点云位置相互独立,难以反映靶板阵列整体结构,为...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直接获取破片拦截靶板的高精度点云数据,从而识别提取破片对拦截靶形成的孔洞、凹坑等损伤特征,然而对于大规模靶板阵列,激光扫描仪在多个位置、角度所采集的靶板局部点云位置相互独立,难以反映靶板阵列整体结构,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欧式空间变换的矩形靶板阵列点云拼接方法。根据局部点云角点坐标及位置关系构建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通过多次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实现多个局部点云的角度姿态调整,拼接为一个矩形破片拦截靶整体点云。与现场靶板阵列的尺寸相对比,拼接所得靶板整体点云的高度与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35%、1.192%。所提方法填补了破片飞散分布测试技术领域靶板阵列激光点云拼接方法的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未来可结合破片特征识别技术,进一步开展基于激光点云的战斗部破片场飞散分布三维重构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分布测试 点云数据处理 欧式空间变换 旋转矩阵 平移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蔬菜种床精细整备机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吴瑜 张磊 +3 位作者 邵伟兴 宋树民 刘汶树 庞有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0-98,共9页
为满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表细底粗、上虚下实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高低速双输出变速箱,实现低速深旋、高速浅旋,并设计集成了开沟、起垄、碎土和平整功能的种床精细整备机,实现一体化作业,解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机缺乏的问题。... 为满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表细底粗、上虚下实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高低速双输出变速箱,实现低速深旋、高速浅旋,并设计集成了开沟、起垄、碎土和平整功能的种床精细整备机,实现一体化作业,解决丘陵山区蔬菜种床整备机缺乏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垄型主要技术参数和旋转工作部件位置关系:深旋工作部件与浅旋工作部件中心高差为137 mm,水平距离为420 mm;变速箱齿轮传动比i深、i浅分别为1.93、1.20;深旋工作部件旋耕刀采用双螺旋排列,同一安装平面内呈135°布置两把旋耕刀,共布置16对;浅旋工作部件碎土刀采用中央变速箱为中心对称布置,左右各安装两组刀盘,刀盘上布置3对碎土刀。田间试验表明:蔬菜种床整备机作业速度在0.4~0.7 m/s时,起垄性能指标满足农艺要求;最佳作业速度为0.7 m/s,起垄碎土率、垄面平整度、垄顶宽、沟底至垄顶高、垄距、垄顶宽合格率、沟底至垄顶高合格率、垄距合格率和功率消耗分别为81.61%、12.2 mm、703.7 mm、208.3 mm、1246.4 mm、82.96%、83.74%、83.35%和22.46 kW。提出的高低速双输出种床整备技术,可为今后种床整备机的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精细整备机 一体化作业 高速浅旋 双输出变速箱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访时发生偏移情况下的回环检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陈子韬 赵慧 +3 位作者 蒋林 陈跃龙 汤勃 周和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4-233,共10页
针对基于激光雷达构建全局描述符的回环检测算法在机器人发生偏移重访时难以检测到回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旋转与平移鲁棒性的回环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关键帧点云分别构造Polar Descriptor、Cart Descriptor以及Enhanced Cart D... 针对基于激光雷达构建全局描述符的回环检测算法在机器人发生偏移重访时难以检测到回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旋转与平移鲁棒性的回环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关键帧点云分别构造Polar Descriptor、Cart Descriptor以及Enhanced Cart Descriptor全局描述符,然后将上述全局描述符的行向量编码为实值构造的row key子描述符,通过两阶段分层搜索得到与当前帧相似度最高的最优候选帧,最后根据水平距离阈值判断回环是否正确。在公开数据集KITTI实验的准确率为100%时,本文所提算法的最大召回率相较于scan context与LiDAR Iris算法相应值平均提升了5.61%与4.25%;在真实环境实验中,集成了本文所提算法的SLAM算法建图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环检测 全局描述符 偏移重访 旋转鲁棒性 平移鲁棒性 水平距离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盘转子永磁悬浮轴承支承刚度特性研究
5
作者 王洪明 陈亮亮 蒋科坚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6-1502,共7页
目前,对永磁悬浮轴承支承特性的研究大多基于单个轴承的力学角度,而转子由多个轴承支承,转子支承特性应该在轴承-转子系统整体中分析,脱离转子系统的磁悬浮轴承支承分析是不全面的。在某微型离心泵的磁悬浮圆盘转子(长径比<1)研究中... 目前,对永磁悬浮轴承支承特性的研究大多基于单个轴承的力学角度,而转子由多个轴承支承,转子支承特性应该在轴承-转子系统整体中分析,脱离转子系统的磁悬浮轴承支承分析是不全面的。在某微型离心泵的磁悬浮圆盘转子(长径比<1)研究中,采用了两个双环结构的永磁悬浮轴承组成的径向支承结构。实验发现,由于圆盘转子的两个永磁径向轴承距离很近,表现出的转子支承特性与细长轴转子(长径比?1)磁悬浮支承的已知经验大不相同,其径向平动刚度和径向扭转刚度差异很大。本文通过磁力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圆盘转子永磁轴承的径向平动刚度和径向扭转刚度随轴承结构尺寸的变化规律;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能提高圆盘转子扭转刚度的磁悬浮径向支承结构,分析了能够获得最大平动刚度和最大扭转刚度的结构条件,并合理调配平动刚度和扭转刚度的比例关系;同时,该永磁径向悬浮结构的轴向耦合力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有利于轴向电磁悬浮仅采用简单的低阶线性控制器就能很好地提升悬浮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永磁轴承 长径比 平动刚度 扭转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速差补偿环的双馈风机电网调频特性研究
6
作者 孙浩宁 王德林 李京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67,共6页
针对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特点,从转子动能入手,通过控制DFIG减载运行方式,协调风机的转子动能与减载功率之间的关系,控制转子能量的释放过程,充分利用转子的旋转动能,可以提升风机电网调频能... 针对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double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特点,从转子动能入手,通过控制DFIG减载运行方式,协调风机的转子动能与减载功率之间的关系,控制转子能量的释放过程,充分利用转子的旋转动能,可以提升风机电网调频能力。在综合惯量控制的基础上,文章首次提出了通过附加转速差补偿环控制模块,能够更好地释放转子动能,使得DFIG能够进一步释放风机转子中的旋转动能,为电网提供短暂的功率支撑,实现了正常运行保留部分功率,又能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同时利用不同的给定转速值,实现备用功率的量化输出控制,以适应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要求。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具有转速差补偿环的控制策略在电网一次调频特性上明显优于综合惯量控制,提升了调频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大规模风电机组并网给电力系统频率稳定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转子旋转能量 转速差补偿 备用功率量化输出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空间旋转平移的自适应知识表示方法
7
作者 李子茂 汤先毅 +2 位作者 尹帆 王灿 姜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4,共6页
现有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研究中普遍存在忽视特定关系的语义空间、难以建模非单射复杂关系或多种关系模式等问题,尤其是在不可交换的组合以及子关系两种关系模式上表现不佳。针对该问题,在对实体自适应投影的基础上,利用罗德里格斯旋转公... 现有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研究中普遍存在忽视特定关系的语义空间、难以建模非单射复杂关系或多种关系模式等问题,尤其是在不可交换的组合以及子关系两种关系模式上表现不佳。针对该问题,在对实体自适应投影的基础上,利用罗德里格斯旋转公式将旋转操作从二维空间拓展到三维空间并进行平移优化,提出一种新的具有强表征能力的模型ATR3DKRL。通过理论推导可以证明该模型能够建模非单射复杂关系以及多种关系模式。在多个通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链接预测精度,在数据集DB100K与FB15K-237中四个指标上领先现有基线模型,其中在DB100K上评价指标MRR和H@1相较于基线模型RotatE分别大幅提高了3.3%以及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表示学习 自适应投影 旋转平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形式转化利用转动惯量虚拟平动惯性质量的TMD控制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春巍 石一峰 +2 位作者 湛鑫 刘志虎 孙丽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7-1385,共9页
针对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通常需要较大的附加质量,安装空间受限以及质量块运动时需要较大的行程等问题,基于平动‐转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和能量守恒原理,本文提出了利用转动惯量虚拟平动惯性质量的TMD控制系统(Rotary ... 针对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通常需要较大的附加质量,安装空间受限以及质量块运动时需要较大的行程等问题,基于平动‐转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和能量守恒原理,本文提出了利用转动惯量虚拟平动惯性质量的TMD控制系统(Rotary inertia virtualizing translational mass based Tuned Mass Damper,简称RTMD),进行RTMD控制系统的设计概念,以单自由度结构对象为例建立了附加RTMD控制系统的运动方程,分析了RTMD控制系统参数对结构振动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控制效果与系统的质量比、惯质比、阻尼比等参数密切相关,相关规律也可以推广到一般多自由度结构体系一阶振动的调谐吸振减振控制。进行了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结果均表明,试验结果与基于理论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一致性良好,验证了RTMD控制系统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以及控制系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控制 TMD控制系统 平动‐转动转化 转动惯量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匹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任娜 张玉 +1 位作者 王洪江 张楠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5-270,共6页
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特征多,一次匹配花时间长,难以进行二次匹配,因此研究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匹配方法。采集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图像,通过旋转平移方法、双边滤波方法对图像预处理,利用二维正态分布算法和动态时间规... 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特征多,一次匹配花时间长,难以进行二次匹配,因此研究基于二维正态分布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匹配方法。采集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图像,通过旋转平移方法、双边滤波方法对图像预处理,利用二维正态分布算法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完成点云特征提取,使用初始变换矩阵估计算法对点云进行粗匹配,再使用近点迭代算法进行点云快速精匹配,通过两次匹配实现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快速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图像去噪效果好,点云匹配时间短,匹配偏差仅在0.04 m-0.15 m之间,匹配精度达到了相关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正态分布 无人机激光雷达 点云匹配 旋转平移方法 点云特征 粗匹配 精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纯方位多目标跟踪的联合多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昱 冯西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95-4304,共10页
现有的多模型-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MM-GM-PHD)滤波器被广泛用于不确定机动目标跟踪,但它不能在不同模型下保持并行的估计,导致各模型的似然值滞后于目标机动。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联合多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JMGM-PHD)滤波器,并将其... 现有的多模型-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MM-GM-PHD)滤波器被广泛用于不确定机动目标跟踪,但它不能在不同模型下保持并行的估计,导致各模型的似然值滞后于目标机动。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联合多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JMGM-PHD)滤波器,并将其用于纯方位多目标跟踪。首先,推导了JMGM模型,其中每个单目标状态估计由一组并行的、带模型概率的高斯函数描述,该状态估计的概率由一个非负的权重来表征。一组权值、模型概率、均值和协方差被统称为JMGM分量。根据贝叶斯规则,推导了JMGM分量的更新方法。然后,利用JMGM模型近似多目标PHD。根据交互式多模型(IMM)规则,推导出JMGM分量的交互、预测和估计方法。将所提JMGM-PHD滤波器应用于纯方位跟踪(BOT)时,针对同时执行平移和旋转的观测站,基于复合函数求导规则推导出一种计算线性化观测矩阵的方法。所提JMGM-PHD滤波器保持了单模型PHD滤波器的形式,但能够自适应地跟踪不确定机动目标。仿真结果表明,JMGM-PHD滤波器克服了似然值滞后于目标机动的问题,在跟踪精度和计算成本方面均优于MM-GM-PHD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机动目标跟踪 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 交互多模型 平移和旋转 纯方位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毛翼拍合过程中复合运动对升力的影响
11
作者 赵磊 张树海 +3 位作者 袁俊杰 张忠海 周林 何广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2,共9页
为揭示拍合过程中拍动和俯仰运动重叠对刚毛翼升力的影响,基于重叠网格方法建立了刚毛翼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刚毛翼悬飞时的黏性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拍动-俯仰重叠率对刚毛翼升力系数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 为揭示拍合过程中拍动和俯仰运动重叠对刚毛翼升力的影响,基于重叠网格方法建立了刚毛翼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刚毛翼悬飞时的黏性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拍动-俯仰重叠率对刚毛翼升力系数的影响规律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于弦长的雷诺数由10逐渐增加至80,刚毛间隙泄漏明显增强,刚毛翼内外侧压差和刚毛间隙泄漏率与雷诺数之比不断减小,导致压力和剪切力对升力系数的贡献不断减小,升力系数不断降低;通过采用较高的拍动-俯仰重叠率,可使拍合过程中的流体泄漏方向与刚毛运动方向相反,在合拢阶段形成明显的竖直向上剪切力合力,而在打开阶段形成明显的竖直向上压差,从而将合拢和打开阶段的负升力峰值转变为正升力峰值,有效提高刚毛翼的平均升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翼 拍合 重叠网格 升力 雷诺数 拍动-俯仰重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IC检测中高效排序QR分解FPGA实现
12
作者 王海麟 冯献礼 +2 位作者 辜方林 高明柯 赵海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0-1431,共12页
排序连续干扰消除(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OSIC)是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系统中一种常用的信号检测算法,但该算法的吞吐量、时延等指标受制于信道矩阵逆运算。因此,计算复杂度低... 排序连续干扰消除(Ordered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OSIC)是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系统中一种常用的信号检测算法,但该算法的吞吐量、时延等指标受制于信道矩阵逆运算。因此,计算复杂度低且能高速实现矩阵求逆分解预处理是算法硬件实现的关键。本文采用对信道矩阵进行排序正交三角(Orthogonal triangle, QR)分解的矩阵预处理硬件加速方案,其中排序过程引入对复值1范数的快速估计方法消除复数模计算,QR分解过程利用深度流水化坐标旋转数字计算(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 CORDIC)迭代方法消除Givens旋转过程中的元素矢量化,计算置零旋转角度,实现了面向QR分解的可复用Givens旋转结构的流水线电路结构设计,使矩阵分解过程中无需乘法器。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OSIC改进算法误比特率性能与基于信噪比的OSIC检测算法性能基本一致,所提的基于CORDIC迭代的Givens旋转结构能够高度分时复用,显著提升系统并行度并极大减少资源占用,系统设计时钟最高能达到250 MHz,矩阵分解吞吐量能达到1.88 M Matrices/s,能够满足4天线及以上MIMO系统接收端吞吐量和时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信号检测 排序连续干扰消除 排序QR分解 Givens旋转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交联网络中纳米棒的扩散行为模拟研究
13
作者 陈玉龙 任昊哲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6,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纳米棒在末端交联高分子网络中的扩散行为,建立了末端交联高分子网络纳米棒复合体系的粗粒化模型。模拟平衡后,通过均方位移表征了纳米棒的平动扩散行为,发现纳米棒的运动存在很强的各向异性特点,平行于纳米棒...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纳米棒在末端交联高分子网络中的扩散行为,建立了末端交联高分子网络纳米棒复合体系的粗粒化模型。模拟平衡后,通过均方位移表征了纳米棒的平动扩散行为,发现纳米棒的运动存在很强的各向异性特点,平行于纳米棒长轴方向上平动扩散的平行分量随着纳米棒长度的增加线性下降,D_(‖)~L^(-1),其垂直分量的下降行为存在2个标度区间,纳米棒较短时,D_(⊥)~L^(-2),纳米棒较长时,D_(⊥)~L^(-3)。通过表征纳米棒的重取向自相关函数,获得纳米棒的转动扩散系数,发现其同平动扩散的垂直分量一样,也存在2个标度区间,分别为D_(R)~L^(-4)和D_(R)~L^(-5),且总体满足D_(R)~D_(⊥)L^(-2),表明纳米棒的垂直运动和转动扩散是相互耦合的。上述研究为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棒状纳米粒子 平动扩散 转动扩散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爆震燃烧向心涡轮组合流场数值研究
14
作者 林君宁 林志勇 张成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0-180,共11页
爆震燃烧自增压特性可以有效提高涡轮的轮轴功输出。为探究旋转爆震燃烧应用于向心涡轮的可行性并分析爆震燃烧与涡轮相互作用机理,本文建立了旋转爆震向心涡轮三维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转速和流量下旋转爆震传播及涡轮流场特性的变化规... 爆震燃烧自增压特性可以有效提高涡轮的轮轴功输出。为探究旋转爆震燃烧应用于向心涡轮的可行性并分析爆震燃烧与涡轮相互作用机理,本文建立了旋转爆震向心涡轮三维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转速和流量下旋转爆震传播及涡轮流场特性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向心涡轮高速旋转时环形爆震燃烧室中可以获得稳定自持的爆震波。旋转爆震诱导的斜激波会显著改变涡轮流道内的气流方向,并在叶片局部产生分离涡和超声速流动;斜激波经过涡轮作用后压强峰值显著降低,振幅下降了60%;爆震涡轮组合工作能够增大向心涡轮的压比和温降,从而提高涡轮输出功和输出转矩,其峰值输出功在转速与理论最佳速度比为0.75时达到最大,比相同工况下的等压燃烧涡轮输出功高30%~40%,其最大输出转矩为12 N·m;而爆震模态下涡轮出口的超声速流动增大了激波损失,涡轮效率下降了20%。在0.36~0.40 kg/s流量内,爆震模态下涡轮落压比和总温随流量变化较小,涡轮的输出转矩和流量成正比;但进一步提高流量会造成流道拥塞,影响爆震波的稳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爆震 斜激波 向心涡轮 涡轮叶片 涡轮输出功 涡轮效率 涡轮转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位特征方程的2T2R并联机构拓扑综合与分类 被引量:8
15
作者 孙驰宇 沈惠平 +1 位作者 袁军堂 杨廷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09-418,共10页
基于方位特征(POC)集方程的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给出了可实现两平移两转动(2T2R)并联机构(Parallel mechanism,PM)的型综合过程和方法,包括基于拓扑等效替代的复杂支路综合方法、支路几何装配条件的判定方法及驱动副的判定方法等,得到... 基于方位特征(POC)集方程的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给出了可实现两平移两转动(2T2R)并联机构(Parallel mechanism,PM)的型综合过程和方法,包括基于拓扑等效替代的复杂支路综合方法、支路几何装配条件的判定方法及驱动副的判定方法等,得到了15种2T2R构型,其中10种为新构型;对这些构型按支路结构和动平台数目进行分类,并进行拓扑特征分析,得到其所包含的AKC(Assure运动链)(包括独立回路数、耦合度)、自由度类型和运动解耦性。本文综合出的构型结构较为简单、易于装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两平移两转动输出 机构型综合 方位特征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射变换模型的图像配准中的平移、旋转和缩放 被引量:72
16
作者 曾文锋 李树山 王江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17,共4页
文中讨论了二维仿射变换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特性。对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图像采用基于特征的配准 ,以边界作为特征进行相关运算 ,求出边界对应位置的关系 ,建立仿射变换模型 ,按照最大相关原则自适应确定最佳配准参数k、θ、Δx和Δ... 文中讨论了二维仿射变换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特性。对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图像采用基于特征的配准 ,以边界作为特征进行相关运算 ,求出边界对应位置的关系 ,建立仿射变换模型 ,按照最大相关原则自适应确定最佳配准参数k、θ、Δx和Δy ,能够实现图像的自动配准。并利用实际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给出了运用仿射变换模型的实验结果 ,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解决图像配准中的平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仿射变换 平移 旋转 缩放 多传感器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坐标变换在航天器机械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勇 陈晓晖 +2 位作者 殷晴 贺燕 刘增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7-150,共4页
提出了三维空间坐标变换的3种方法,从数学原理上对3种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实例对各种方法进行说明。坐标变换方法已灵活应用于航天器系统机械测试中,方法的可行性得到验证,方便了测量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坐标变换 平移 旋转 公共点 转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田不同轮作模式养分平衡现状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万里 段宗颜 +2 位作者 陈拾华 杜彩艳 鲁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4-597,共4页
对云南省五大粮食主要产区1139份农田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云南几种主要轮作模式的周年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单季投入肥料种类平衡,得出几种轮作模式中除了烤烟-小麦轮作模式的养分比较合理外,其它轮作模式的养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亏缺状况,... 对云南省五大粮食主要产区1139份农田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云南几种主要轮作模式的周年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单季投入肥料种类平衡,得出几种轮作模式中除了烤烟-小麦轮作模式的养分比较合理外,其它轮作模式的养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亏缺状况,主要亏缺的养分为钾和磷,其中钾亏损比较突出,这主要由于单季作物的养分投入不协调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轮作模式 养分平衡 投入/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原不同轮作方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任广鑫 魏其克 +2 位作者 闵安成 邓新民 杜庭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16,共5页
8种作物11种轮作方式3年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干旱和严重干旱气候条件下,一年两熟的3种轮作方式减产54.65%~66.61%;二年三熟、三年四熟和一年一熟轮作方式产量高且稳定。以3年轮作期产量、产值、净产值和产投比衡... 8种作物11种轮作方式3年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干旱和严重干旱气候条件下,一年两熟的3种轮作方式减产54.65%~66.61%;二年三熟、三年四熟和一年一熟轮作方式产量高且稳定。以3年轮作期产量、产值、净产值和产投比衡量,一年一熟制轮作方式以小麦→小麦→油菜为好。三年四熟制轮作方式以小麦—绿豆→烟草→春玉米和小麦—大豆→春玉米→扁豆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作物 产值 产投比 渭北旱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器运动型混合机在我国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20
作者 高金吉 范德顺 +1 位作者 张连凯 黄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1,共5页
容器运动型混合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粉体混合机.介绍了摇滚式混合机和摇摆式混合机近年来在我国发展状况,并着重介绍了有关摇滚式混合机和摇摆式混合机的结构及运动特点.由于传统的粉体混合机分类未包括此类混合机,建议混合机分类方法进... 容器运动型混合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粉体混合机.介绍了摇滚式混合机和摇摆式混合机近年来在我国发展状况,并着重介绍了有关摇滚式混合机和摇摆式混合机的结构及运动特点.由于传统的粉体混合机分类未包括此类混合机,建议混合机分类方法进行必要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运动型混合机 粉体混合机 摇滚式混合机 摇摆式混合机 转动 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