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井筒液面位置准确识别与分析方法
1
作者
谢文敏
陈燕
+1 位作者
邹章明
鹿晓涵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73-78,共6页
传统通过深度-压力关系图确定井筒液面位置的方法,当遇到压力不稳定、流体密度不均匀、测点少等情况时存在精度不够或无法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依靠试井手段,在测取全井筒多点压力、温度的基础上,先根据全部井段压力温度梯度判断液面所在...
传统通过深度-压力关系图确定井筒液面位置的方法,当遇到压力不稳定、流体密度不均匀、测点少等情况时存在精度不够或无法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依靠试井手段,在测取全井筒多点压力、温度的基础上,先根据全部井段压力温度梯度判断液面所在井段,再利用液面上下的实测点的压力和压力梯度计算液面位置的补充算法。当上部的气柱只有一个测点或者根本没有测点而无法进行线性回归的情况下,传统算法无法计算液面的位置,因液面附近的流体性质与液面上下实测点的流体性质最为接近,此方法提高了液面计算的准确度。经SQ储气库S4-1等多口井成功应用,计算结果符合生产实际情况。该方法提高了井筒内流体密度不均匀条件下液面位置的计算精度,是传统液面位置计算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
液面位置
气液两相流
气井
流体密度
压力梯度
计算方法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压力平方法解释煤层气藏气-水两相渗流试井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小虎
郑世毅
+2 位作者
胡素明
张冬玲
翟雨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2,167,共5页
煤层气井在投产前,主要采用注入-压降法进行试井,以保证在测试期间不发生解吸,保持单相渗流。但煤层气藏在很长的排采期内,气-水两相将同时存在,因此,研究气-水两相渗流时的试井解释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直接使用油藏的多相渗流试...
煤层气井在投产前,主要采用注入-压降法进行试井,以保证在测试期间不发生解吸,保持单相渗流。但煤层气藏在很长的排采期内,气-水两相将同时存在,因此,研究气-水两相渗流时的试井解释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直接使用油藏的多相渗流试井解释方法来解释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渗流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流度法需要忽略压力及含气饱和度的梯度,拟压力法所需的相渗数据很难获取,压力平方法虽然可在没有相渗曲线的情况下完成试井解释,但不能直接用于煤层气藏试井解释。该论文参照油藏的压力平方法,建立了适合煤层气藏的气-水两相渗流试井解释方法。用该方法对煤层气数值模拟的试井数据进行了解释,得出的气、水相的渗透率和表皮系数等数值,与输入数值模拟软件的数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两相渗流
试井解释
压力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饱和土渗流与变形耦合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徐炎兵
韦昌富
+1 位作者
李幻
陈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90-1496,共7页
基于多孔介质力学原理,建立能模拟非饱和土两相流动与变形耦合问题的理论模型。利用Galerkin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得到控制方程的有限元计算格式。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有限元计算程序U-DYSAC2,并对Liakopoulos两相流动试验这一经典...
基于多孔介质力学原理,建立能模拟非饱和土两相流动与变形耦合问题的理论模型。利用Galerkin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得到控制方程的有限元计算格式。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有限元计算程序U-DYSAC2,并对Liakopoulos两相流动试验这一经典算例以及重非亲水相流体(DNAPL)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离心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在模拟非饱和土渗流以及变形问题时的有效性,从而为定量研究饱和-非饱和渗流以及变形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两相流
有限元法
离心模型试验
饱和-非饱和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层气井气水两相分布不稳定试井模型
被引量:
9
4
作者
牛丛丛
刘曰武
+1 位作者
蔡强
李海生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1,共7页
煤层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过程是一个排水降压采气的过程.由于煤层气主要是以吸附态的形式存在于煤层中,当煤层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煤层气从煤层中解吸出来并与水一起采出,因此煤层中流体是气水两相分布...
煤层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过程是一个排水降压采气的过程.由于煤层气主要是以吸附态的形式存在于煤层中,当煤层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煤层气从煤层中解吸出来并与水一起采出,因此煤层中流体是气水两相分布的.本文根据煤层气藏排采过程中的解吸特征,通过考虑气水两相分布的渗透率关系,提出了一种与解吸区域大小相关的煤层气井不稳定试井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层内气水的流动状态,采用分区模式对气水两相进行描述.通过有限体积方法求解了所建立的试井模型,计算得到了煤层气井气水两相分布不稳定试井理论曲线,分析了煤层气解吸系数、解吸复合半径、气水饱和度分布等对试井理论曲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两相流
有限体积法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全因子试验碱液循环泵固液两相流数值计算与性能预测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伟
王磊
+3 位作者
施卫东
常浩
吴普
曹卫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5-870,916,共7页
通过全因子试验设计并结合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碱液循环泵进行全流场固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对含不同颗粒直径(0.2,0.6,1.0 mm)、不同颗粒体积分数(5%,15%,25%)和不同颗粒密度(2400,2800,3200 kg/m^(3))时碱液循环泵的外特性数值解进...
通过全因子试验设计并结合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碱液循环泵进行全流场固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对含不同颗粒直径(0.2,0.6,1.0 mm)、不同颗粒体积分数(5%,15%,25%)和不同颗粒密度(2400,2800,3200 kg/m^(3))时碱液循环泵的外特性数值解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颗粒体积分数以及颗粒体积分数与颗粒密度的交互作用对碱液循环泵外特性影响较大;颗粒直径与颗粒密度作为与颗粒质量相关的量,对流场的作用也较为相似.建立了不同颗粒属性与碱液循环泵外特性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对碱液循环泵输送含有固相颗粒介质的外特性进行定量数值预测,为碱液循环泵的水力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液循环泵
固液两相流
全因子试验
欧拉-欧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油气两相有限体积IMPES数值试井模型算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立安
史乐
+2 位作者
钟彩霞
杨龙
李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4,共5页
在油气两相流数值试井中对数值模型求解常用的线性化方法为IMPES方法(隐压显饱法),该方法由于显式求解饱和度,导致计算稳定性差,对时间步长要求较高,实际应用效果不好。采用一种新型的有限体积IMPES方法,考虑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压力...
在油气两相流数值试井中对数值模型求解常用的线性化方法为IMPES方法(隐压显饱法),该方法由于显式求解饱和度,导致计算稳定性差,对时间步长要求较高,实际应用效果不好。采用一种新型的有限体积IMPES方法,考虑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压力与油相饱和度关系,在隐式求解压力的基础上,利用压力和饱和度的关系求解油相饱和度,最后迭代计算出所有时刻的油气两相的压力及油气饱和度变化。通过与常规IMPES的计算结果对比可知,该方法的稳定性较好,并且计算简单,可以采用大步长,计算速度快,结果可靠,为两相流数值试井提供了一种可靠、便捷的求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两相流
数值试井
IMPES
物质平衡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改进的盲孔法测试复合钢板复板的残余应力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栋才
李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39,62,共3页
为了研究复合钢板复板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 ,采用改进的盲孔法 ,即在测点打孔后多次扩孔 ,利用相似标定实验所得多组应变释放系数计算残余应力 ,可得不同深度残余应力的估算值。实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吻合。测试结果还表明 ,复...
为了研究复合钢板复板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 ,采用改进的盲孔法 ,即在测点打孔后多次扩孔 ,利用相似标定实验所得多组应变释放系数计算残余应力 ,可得不同深度残余应力的估算值。实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吻合。测试结果还表明 ,复合钢板复层内存在残余应力 ,且以拉 拉和拉 压应力状态为主 ,应力沿厚度方向非均匀分布 ,随深度增加应力增大 ,最大应力位于结合面附近 ,应力值超过 10 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孔法
复合钢板
残余应力
测定方法
双相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改进的盲孔法测试复合钢板复板的残余应力
8
作者
李栋才
李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为了研究复合钢板复板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采用改进的盲孔法,即在测点打孔后多次扩孔,利用相似标定实验所得多组应变释放系数计算残余应力,可得不同深度残余应力的估算值。实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吻合。测试结果还表明,复...
为了研究复合钢板复板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采用改进的盲孔法,即在测点打孔后多次扩孔,利用相似标定实验所得多组应变释放系数计算残余应力,可得不同深度残余应力的估算值。实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吻合。测试结果还表明,复合钢板复层内存在残余庆力,且以拉-拉和拉-压应力状态为主,应力沿厚度方向非均匀分布,随深度增加应力增大,最大应力位于结合面附近,应力值超过100M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
盲孔法
测试
复合钢板复板
残余应力
双相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吹吸式地铁轨间区域清扫流场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鸣凤
章易程
+4 位作者
张方圆
吴强运
刘晓静
郭员畅
刘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143,共7页
为提高清扫车的清扫效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吹吸式清扫流场进行计算,结合气固两相流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对清扫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采取基于权矩阵分析的多目标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位置参数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吹嘴宽度在不大于吸嘴宽度...
为提高清扫车的清扫效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吹吸式清扫流场进行计算,结合气固两相流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对清扫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采取基于权矩阵分析的多目标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位置参数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吹嘴宽度在不大于吸嘴宽度的0.93倍之内增大有利于提高清扫效率;吹嘴高度不小于吸嘴高度的0.92倍时,增大吹嘴高度可提高清扫效率,但降低了近地面平均速度和吹嘴出口速度,不利于尘粒的起动;吸嘴倾角为20°、吹嘴倾角为20°、吹嘴和吸嘴之间的距离为700 mm、吹吸嘴离地高度为20 mm时,吹吸式清扫方式的清扫性能最优;吹吸式清扫流场的近地面气流速度大,气流从吹嘴向吸嘴方向运动且紧贴地面,不存在气流外泄造成的二次污染.吸嘴倾角和吹嘴倾角对吹吸式清扫流场的清扫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吹嘴和吸嘴之间的距离,吹吸嘴距离地高度对清扫性能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吸式清扫
轨间区域
计算流体力学
气固两相流
正交试验
权矩阵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相及多相合金晶粒度的测定
被引量:
1
10
作者
何伟
杜小平
+2 位作者
马红征
武晶晶
惠晓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8-120,共3页
国内外晶粒度测定标准中对单向合金的测定方法给予明确指示,但对于两相及多相合金的晶粒度测定只给出宽泛的、指导性的定性规定,在实际的实验中,操作性并不强。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两相及多相合金的晶粒度测定方法。以两相钛合金为例...
国内外晶粒度测定标准中对单向合金的测定方法给予明确指示,但对于两相及多相合金的晶粒度测定只给出宽泛的、指导性的定性规定,在实际的实验中,操作性并不强。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两相及多相合金的晶粒度测定方法。以两相钛合金为例提出一种两相及多相合金晶粒度的测定方法,先采用金相图像定量分析法来测定不同相的含量,忽略含量少于50%的相,把占多数的相的晶粒度认定为整体的晶粒度,然后采用比较法、面积法或截点法测晶粒度。实践表明,提出的测定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粒度
测定
两相
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移动应用中APP端响应时间的一种测试方法
11
作者
冯吉祥
孙乐
《电声技术》
2018年第4期41-43,共3页
企业移动应用中,对于管理一定数量移动客户端(APP端)的系统,APP端性能指标的测试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在研发、测试阶段,系统无法实现和模拟一定数量的APP端,我们经过分析和研究,将管理客户端(Client端)服务器端(Server端)APP端的整...
企业移动应用中,对于管理一定数量移动客户端(APP端)的系统,APP端性能指标的测试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在研发、测试阶段,系统无法实现和模拟一定数量的APP端,我们经过分析和研究,将管理客户端(Client端)服务器端(Server端)APP端的整体系统拆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Client端Server端和Server端APP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测试,提出一种分阶段测试方法,可以对APP端的并发性能指标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移动应用
响应时间
分阶段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射频电缆的幅相稳定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振
张瑞江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第4期9-11,40,共4页
对射频电缆幅相稳定性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射频测试电缆相位和幅度变化的因素,并详细分析了射频电缆相位性能以及幅度性能的不同测试方法,最后通过实测数据的展示,总结说明了在日常测试中该如何正确使用测试电缆。
关键词
相位稳定性
幅度稳定性
十字弓双端口测试法
单端口测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井筒液面位置准确识别与分析方法
1
作者
谢文敏
陈燕
邹章明
鹿晓涵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部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测试分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73-78,共6页
文摘
传统通过深度-压力关系图确定井筒液面位置的方法,当遇到压力不稳定、流体密度不均匀、测点少等情况时存在精度不够或无法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依靠试井手段,在测取全井筒多点压力、温度的基础上,先根据全部井段压力温度梯度判断液面所在井段,再利用液面上下的实测点的压力和压力梯度计算液面位置的补充算法。当上部的气柱只有一个测点或者根本没有测点而无法进行线性回归的情况下,传统算法无法计算液面的位置,因液面附近的流体性质与液面上下实测点的流体性质最为接近,此方法提高了液面计算的准确度。经SQ储气库S4-1等多口井成功应用,计算结果符合生产实际情况。该方法提高了井筒内流体密度不均匀条件下液面位置的计算精度,是传统液面位置计算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
井筒
液面位置
气液两相流
气井
流体密度
压力梯度
计算方法
试井
Keywords
wellbore
liquid level position
gas-liquid
two
-
phase
flow
gas well
fluid density
pressure gradient
calculation
method
well
test
ing
分类号
TE3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压力平方法解释煤层气藏气-水两相渗流试井
被引量:
4
2
作者
胡小虎
郑世毅
胡素明
张冬玲
翟雨阳
机构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Heriot-Watt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2,16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5038-005)
国家"973"规划项目(2009219606)
文摘
煤层气井在投产前,主要采用注入-压降法进行试井,以保证在测试期间不发生解吸,保持单相渗流。但煤层气藏在很长的排采期内,气-水两相将同时存在,因此,研究气-水两相渗流时的试井解释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直接使用油藏的多相渗流试井解释方法来解释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渗流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流度法需要忽略压力及含气饱和度的梯度,拟压力法所需的相渗数据很难获取,压力平方法虽然可在没有相渗曲线的情况下完成试井解释,但不能直接用于煤层气藏试井解释。该论文参照油藏的压力平方法,建立了适合煤层气藏的气-水两相渗流试井解释方法。用该方法对煤层气数值模拟的试井数据进行了解释,得出的气、水相的渗透率和表皮系数等数值,与输入数值模拟软件的数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关键词
煤层气
两相渗流
试井解释
压力平方法
Keywords
coal bed methane
two
-
phase
flow
well
test
interpretation
quadratic pressure
method
分类号
TD842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饱和土渗流与变形耦合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15
3
作者
徐炎兵
韦昌富
李幻
陈辉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90-1496,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No.Q110601)
文摘
基于多孔介质力学原理,建立能模拟非饱和土两相流动与变形耦合问题的理论模型。利用Galerkin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得到控制方程的有限元计算格式。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有限元计算程序U-DYSAC2,并对Liakopoulos两相流动试验这一经典算例以及重非亲水相流体(DNAPL)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离心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在模拟非饱和土渗流以及变形问题时的有效性,从而为定量研究饱和-非饱和渗流以及变形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非饱和土
两相流
有限元法
离心模型试验
饱和-非饱和渗流
Keywords
unsaturated soil
two
phase
flow
finite element
method
centrifuge model
test
saturated-unsaturated seepage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O357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层气井气水两相分布不稳定试井模型
被引量:
9
4
作者
牛丛丛
刘曰武
蔡强
李海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4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38)
中石油股份公司科技专项煤层气项目资助
文摘
煤层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过程是一个排水降压采气的过程.由于煤层气主要是以吸附态的形式存在于煤层中,当煤层压力降低到临界解吸压力以下时煤层气从煤层中解吸出来并与水一起采出,因此煤层中流体是气水两相分布的.本文根据煤层气藏排采过程中的解吸特征,通过考虑气水两相分布的渗透率关系,提出了一种与解吸区域大小相关的煤层气井不稳定试井模型.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煤层内气水的流动状态,采用分区模式对气水两相进行描述.通过有限体积方法求解了所建立的试井模型,计算得到了煤层气井气水两相分布不稳定试井理论曲线,分析了煤层气解吸系数、解吸复合半径、气水饱和度分布等对试井理论曲线的影响.
关键词
煤层气
两相流
有限体积法
试井
Keywords
CBM (coalbed methane),
two
-
phase
flow, FVM (finite volume
method
), well
test
分类号
O357.3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全因子试验碱液循环泵固液两相流数值计算与性能预测
被引量:
2
5
作者
李伟
王磊
施卫东
常浩
吴普
曹卫东
机构
江苏大学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出处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5-870,91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91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3703)
+4 种基金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712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项目(4091600014)
江苏大学高级专业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13JDG105)
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202017)。
文摘
通过全因子试验设计并结合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碱液循环泵进行全流场固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对含不同颗粒直径(0.2,0.6,1.0 mm)、不同颗粒体积分数(5%,15%,25%)和不同颗粒密度(2400,2800,3200 kg/m^(3))时碱液循环泵的外特性数值解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颗粒体积分数以及颗粒体积分数与颗粒密度的交互作用对碱液循环泵外特性影响较大;颗粒直径与颗粒密度作为与颗粒质量相关的量,对流场的作用也较为相似.建立了不同颗粒属性与碱液循环泵外特性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对碱液循环泵输送含有固相颗粒介质的外特性进行定量数值预测,为碱液循环泵的水力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碱液循环泵
固液两相流
全因子试验
欧拉-欧拉法
Keywords
alkali pump
solid-liquid
two
-
phase
flow
full factor
test
Euler-Eulerian
method
分类号
S277.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TH3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油气两相有限体积IMPES数值试井模型算法
被引量:
2
6
作者
赵立安
史乐
钟彩霞
杨龙
李尧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测试公司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西安华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4,共5页
基金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油气田开发知识应用平台OGKAS”(2017KTPT-30)。
文摘
在油气两相流数值试井中对数值模型求解常用的线性化方法为IMPES方法(隐压显饱法),该方法由于显式求解饱和度,导致计算稳定性差,对时间步长要求较高,实际应用效果不好。采用一种新型的有限体积IMPES方法,考虑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建立压力与油相饱和度关系,在隐式求解压力的基础上,利用压力和饱和度的关系求解油相饱和度,最后迭代计算出所有时刻的油气两相的压力及油气饱和度变化。通过与常规IMPES的计算结果对比可知,该方法的稳定性较好,并且计算简单,可以采用大步长,计算速度快,结果可靠,为两相流数值试井提供了一种可靠、便捷的求解方法。
关键词
油气两相流
数值试井
IMPES
物质平衡
有限体积法
Keywords
oil and gas
two
phase
flow
numerical well
test
ing
IMPES
material balance
finite volume
method
分类号
TE3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改进的盲孔法测试复合钢板复板的残余应力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栋才
李霄
机构
西安石油学院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39,62,共3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4c16)
文摘
为了研究复合钢板复板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 ,采用改进的盲孔法 ,即在测点打孔后多次扩孔 ,利用相似标定实验所得多组应变释放系数计算残余应力 ,可得不同深度残余应力的估算值。实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吻合。测试结果还表明 ,复合钢板复层内存在残余应力 ,且以拉 拉和拉 压应力状态为主 ,应力沿厚度方向非均匀分布 ,随深度增加应力增大 ,最大应力位于结合面附近 ,应力值超过 10 0MPa。
关键词
盲孔法
复合钢板
残余应力
测定方法
双相不锈钢
Keywords
residual stress
blind-hole drilling
method
test
steel clad plate
two
-
phase
stainless steel
分类号
TG1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TG115.5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改进的盲孔法测试复合钢板复板的残余应力
8
作者
李栋才
李霄
机构
西安石油学院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4c16)
文摘
为了研究复合钢板复板中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采用改进的盲孔法,即在测点打孔后多次扩孔,利用相似标定实验所得多组应变释放系数计算残余应力,可得不同深度残余应力的估算值。实测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吻合。测试结果还表明,复合钢板复层内存在残余庆力,且以拉-拉和拉-压应力状态为主,应力沿厚度方向非均匀分布,随深度增加应力增大,最大应力位于结合面附近,应力值超过100MPs。
关键词
改进
盲孔法
测试
复合钢板复板
残余应力
双相不锈钢
Keywords
residual stress blind-hole drilling
method
test
steel clad plate
two
-
phase
stainless steel
分类号
TG335.8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吹吸式地铁轨间区域清扫流场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鸣凤
章易程
张方圆
吴强运
刘晓静
郭员畅
刘凡
机构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143,共7页
基金
2018年创新创业师生共创项目(2018gczd025)。
文摘
为提高清扫车的清扫效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吹吸式清扫流场进行计算,结合气固两相流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对清扫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采取基于权矩阵分析的多目标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位置参数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吹嘴宽度在不大于吸嘴宽度的0.93倍之内增大有利于提高清扫效率;吹嘴高度不小于吸嘴高度的0.92倍时,增大吹嘴高度可提高清扫效率,但降低了近地面平均速度和吹嘴出口速度,不利于尘粒的起动;吸嘴倾角为20°、吹嘴倾角为20°、吹嘴和吸嘴之间的距离为700 mm、吹吸嘴离地高度为20 mm时,吹吸式清扫方式的清扫性能最优;吹吸式清扫流场的近地面气流速度大,气流从吹嘴向吸嘴方向运动且紧贴地面,不存在气流外泄造成的二次污染.吸嘴倾角和吹嘴倾角对吹吸式清扫流场的清扫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吹嘴和吸嘴之间的距离,吹吸嘴距离地高度对清扫性能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吹吸式清扫
轨间区域
计算流体力学
气固两相流
正交试验
权矩阵分析法
Keywords
blowing-suction cleaning
area between rail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gas-solid
two
-
phase
flow
orthogonal
test
weight matrix
method
分类号
U2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相及多相合金晶粒度的测定
被引量:
1
10
作者
何伟
杜小平
马红征
武晶晶
惠晓原
机构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8-120,共3页
文摘
国内外晶粒度测定标准中对单向合金的测定方法给予明确指示,但对于两相及多相合金的晶粒度测定只给出宽泛的、指导性的定性规定,在实际的实验中,操作性并不强。因此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两相及多相合金的晶粒度测定方法。以两相钛合金为例提出一种两相及多相合金晶粒度的测定方法,先采用金相图像定量分析法来测定不同相的含量,忽略含量少于50%的相,把占多数的相的晶粒度认定为整体的晶粒度,然后采用比较法、面积法或截点法测晶粒度。实践表明,提出的测定方法合理可行。
关键词
晶粒度
测定
两相
相含量
Keywords
grain size
test
method
two
phase
phase
content
分类号
TG115.2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移动应用中APP端响应时间的一种测试方法
11
作者
冯吉祥
孙乐
机构
北京联海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出处
《电声技术》
2018年第4期41-43,共3页
文摘
企业移动应用中,对于管理一定数量移动客户端(APP端)的系统,APP端性能指标的测试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在研发、测试阶段,系统无法实现和模拟一定数量的APP端,我们经过分析和研究,将管理客户端(Client端)服务器端(Server端)APP端的整体系统拆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Client端Server端和Server端APP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测试,提出一种分阶段测试方法,可以对APP端的并发性能指标进行有效评估。
关键词
企业移动应用
响应时间
分阶段测试方法
Keywords
enterprise mobile application
response time
two phase test method
分类号
TP24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射频电缆的幅相稳定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刘振
张瑞江
机构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出处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第4期9-11,40,共4页
文摘
对射频电缆幅相稳定性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射频测试电缆相位和幅度变化的因素,并详细分析了射频电缆相位性能以及幅度性能的不同测试方法,最后通过实测数据的展示,总结说明了在日常测试中该如何正确使用测试电缆。
关键词
相位稳定性
幅度稳定性
十字弓双端口测试法
单端口测试法
Keywords
phase
stability
amplitude stability
cross-bow
two
-port
test
method
single-port
test
method
分类号
TN0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TN81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井筒液面位置准确识别与分析方法
谢文敏
陈燕
邹章明
鹿晓涵
《油气井测试》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压力平方法解释煤层气藏气-水两相渗流试井
胡小虎
郑世毅
胡素明
张冬玲
翟雨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饱和土渗流与变形耦合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徐炎兵
韦昌富
李幻
陈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煤层气井气水两相分布不稳定试井模型
牛丛丛
刘曰武
蔡强
李海生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全因子试验碱液循环泵固液两相流数值计算与性能预测
李伟
王磊
施卫东
常浩
吴普
曹卫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型油气两相有限体积IMPES数值试井模型算法
赵立安
史乐
钟彩霞
杨龙
李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用改进的盲孔法测试复合钢板复板的残余应力
李栋才
李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用改进的盲孔法测试复合钢板复板的残余应力
李栋才
李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吹吸式地铁轨间区域清扫流场的数值分析
张鸣凤
章易程
张方圆
吴强运
刘晓静
郭员畅
刘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两相及多相合金晶粒度的测定
何伟
杜小平
马红征
武晶晶
惠晓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企业移动应用中APP端响应时间的一种测试方法
冯吉祥
孙乐
《电声技术》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射频电缆的幅相稳定性测试研究
刘振
张瑞江
《数字通信世界》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