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成学习和信息融合的段塞流分相流量测量 被引量:2
1
作者 温佳祺 杨叙宁 +2 位作者 李金硕 丁振君 董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1-550,共10页
段塞流是气液两相流中典型流型,准确测量其分相流量有利于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优化工艺控制,确保系统在安全、经济的工况下运行.本文在改进长喉文丘里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近红外(NIR)、声发射(AE)技术于一体的水平气液流量智能多传感... 段塞流是气液两相流中典型流型,准确测量其分相流量有利于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优化工艺控制,确保系统在安全、经济的工况下运行.本文在改进长喉文丘里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集近红外(NIR)、声发射(AE)技术于一体的水平气液流量智能多传感系统.利用AE传感器和NIR传感器检测气液两相的流动噪声信息和截面信息,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提取气体体积分数的特征变量.通过集成学习算法进行特征级融合,融合后的段塞流体积含气率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4.11%,92.45%的预测结果偏差在±10%以内.在Collin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的段塞流质量流量预测模型,其MAPE值为0.96%,全部预测结果的偏差在±20%以内.本研究为气液两相流段塞流参数混合不分离测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气液两相流动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数据融合 段塞流 多传感器 集成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钢在CO_2/H_2O气液两相塞状流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文明 杨贵荣 +3 位作者 董雪娇 王富强 李健 马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121,共7页
采用自主设计动态腐蚀实验装置研究20#钢在CO_2/H_2O两相塞状流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利用失重法、SEM、EDS和XRD等手段对腐蚀试样进行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呈先小... 采用自主设计动态腐蚀实验装置研究20#钢在CO_2/H_2O两相塞状流条件下的腐蚀行为,利用失重法、SEM、EDS和XRD等手段对腐蚀试样进行腐蚀速率分析、腐蚀形貌观察以及腐蚀产物成分与膜层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的延长腐蚀速率呈先小幅减小、后快速增大、再明显降低的趋势,4h和8h分别达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值(2.074 6 mm/a)和最小值(1.898 8 mm/a);下管壁腐蚀形貌特征表明随时间延长腐蚀产物膜层由初始阶段疏松团絮状产物+细小针状产物组成含有微裂纹的单层腐蚀产物膜层逐渐转变为双层腐蚀产物膜,外层膜疏松其具有贯穿性裂纹,而内层膜相对致密并随时间延长致密度逐渐提高,EDS分析结果表明内层相对致密膜层的铁含量高于外层膜,属于富铁腐蚀产物,外层相对疏松膜层的碳氧元素含量之和相比内层膜较高;在同时间段上管壁腐蚀产物沿垂直流动方向呈条带状分布,由初始粗大疏松产物颗粒逐渐转变为具有规则排列特征的晶粒;腐蚀产物主要由Fe、C、O三种主要元素组成,主要组成相有Fe_3C、FeCO_3、Fe_3O_4、FeO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腐蚀 两相塞状流 产物形貌特征 腐蚀行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理想型面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谢侃 刘宇 +1 位作者 任军学 廖云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前固体火箭发动机塞式喷管没有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方法需考虑两相流因素和极限粒子流线的几何约束。在常滞后两相流假设下提出改进的Angelino理想型面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证明了常滞后两相流中的普朗特-迈耶函数关系式,并... 目前固体火箭发动机塞式喷管没有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设计方法需考虑两相流因素和极限粒子流线的几何约束。在常滞后两相流假设下提出改进的Angelino理想型面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证明了常滞后两相流中的普朗特-迈耶函数关系式,并给出了最终设计公式。用F luent软件计算了改进法设计的喷管型面性能。算例结果表明,与未考虑两相流效应的纯气相理想型面相比,该法设计的型面长度缩短近33%,推力增大约1%,证明了提出常滞后两相流假设的合理性及改进法设计两相流环缝塞式喷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两相流 塞式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底栖生物分离装置流道解堵
4
作者 李世伦 杨敬强 +2 位作者 杨俊毅 叶树明 陈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316,共4页
为了解决深海小型底栖生物样品分离装置的毛细孔堵塞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其结构和堵塞特点的旋转射流解堵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包对分离装置流道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给出了分离装置中毛细孔附近的速度场分布并分析了堵塞原因... 为了解决深海小型底栖生物样品分离装置的毛细孔堵塞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其结构和堵塞特点的旋转射流解堵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包对分离装置流道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给出了分离装置中毛细孔附近的速度场分布并分析了堵塞原因,比较了高压射流和流式细胞仪的解堵机理.基于上述分析改进了底栖生物分离装置流道样机,结果表明,旋转射流解堵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解堵效果好等特点,连续工作未出现堵死情况,是毛细孔解堵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孔 解堵 两相流 旋转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钢在CO2/水两相塞状流条件下的初期腐蚀行为
5
作者 朱子博 杨贵荣 +2 位作者 宋文明 马颖 郝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50,57,共6页
通过失重法、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方法研究了20钢在CO2/水气液两相塞状流条件下初始阶段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腐蚀过程初期存在明显的腐蚀速率减速过渡阶段,不同CO2压力下腐蚀速率的差异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腐... 通过失重法、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方法研究了20钢在CO2/水气液两相塞状流条件下初始阶段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腐蚀过程初期存在明显的腐蚀速率减速过渡阶段,不同CO2压力下腐蚀速率的差异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腐蚀产物的沉淀从管壁表面的缺陷处或晶界处开始,进而向周围扩展直至腐蚀产物在管壁表面全部覆盖,管壁表面最初形成针状腐蚀产物层,而后在其表面逐渐形成絮凝腐蚀产物;腐蚀产物层中的主要组成相有Fe3C、FeCO3、FeOOH和Fe3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腐蚀 两相塞状流 腐蚀产物形貌特征 初期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