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驱过程中不同相态流态对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阳 任韶然 +1 位作者 章杨 郭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6,120,共4页
CO2驱过程中相态、流态的变化均会对最终采收率有所影响.为研究不同相态及流态条件下采收率的变化情况,以压力判断相态的标准、雷诺数为判断流态的方法进行人造低渗岩心CO2驱替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认为:不同混相条件原油采收率不同,混相... CO2驱过程中相态、流态的变化均会对最终采收率有所影响.为研究不同相态及流态条件下采收率的变化情况,以压力判断相态的标准、雷诺数为判断流态的方法进行人造低渗岩心CO2驱替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认为:不同混相条件原油采收率不同,混相压力条件下采出效果最佳;以雷诺数作为划分流态的标准,实验条件下,采收率随驱替速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存在提高采收率的最佳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驱 岩心驱替实验 相态 流态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圆管两相逆流液泛形成实验
2
作者 沈明启 韩伟实 陶春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51,共4页
在常温条件下 ,用空气和水作工质进行了管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的实验 ,用γ射线仪测取相关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发现管子下端局部含液率增加、液膜增厚是液泛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竖直圆管 两相逆流 液泛 气液两相逆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孔喉内三相接触角自动测量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臧传贞 王利达 +3 位作者 周凯虎 于馥玮 姜汉桥 李俊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1-397,共7页
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微流控水驱油实验视频为数据源,建立了微流控模型孔喉内三相接触角的自动批量测量计算方法;采用人工测量数据验证了新方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接触角概率密度曲线、均值变化曲线揭示了三相接触角... 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微流控水驱油实验视频为数据源,建立了微流控模型孔喉内三相接触角的自动批量测量计算方法;采用人工测量数据验证了新方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接触角概率密度曲线、均值变化曲线揭示了三相接触角在流动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对于水湿岩石,水驱油过程中,驱替前期接触角均值以锐角为主,随驱替时间的延长,油相受力逐渐由黏滞力为主导向毛细管力为主导过渡,接触角均值不断增大,至驱替中后期以钝角为主。剩余油中的滴状流赋存于孔喉通道中央,不存在三相接触角;多孔流和柱状流在整个驱替过程中接触角变化幅度较小且均值皆为钝角,该类剩余油形成后流动性差,动用难度较大;簇状流在驱替过程中三相接触角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剩余油动用难度逐渐升高;膜状流整体呈钝角,水驱后期接触角均值最大,动用难度最大。驱替结束后,不同流态剩余油仅受毛细管力作用的影响,接触角均为钝角,在原油作用下模型孔喉壁润湿性呈油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模型 水驱油实验 图像处理 三相接触角 测量方法 剩余油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