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二维钙钛矿的窄线宽红光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云杰 李晓丹 +1 位作者 郭晓阳 刘星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1218,共8页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具有宽色域和高色纯度,在照明和显示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团队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项开创性研究发现,每天只需暴露在红光下3 min,就能显著缓解视力下降。而钙钛矿的光...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具有宽色域和高色纯度,在照明和显示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团队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的一项开创性研究发现,每天只需暴露在红光下3 min,就能显著缓解视力下降。而钙钛矿的光谱可调性及较高的色纯度都为护眼红光PeLEDs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与以往的界面工程、配体工程等不同,本文从结构优化的角度来提升准二维钙钛矿红光PeLEDs的外量子效率(EQE),即结合微腔结构实现线宽更窄的红光电致发光器件。结果表明,将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与PeLEDs相结合,设计并制备的基于微腔结构的高性能PeLEDs在窄化PeLED的电致发光(EL)半高全宽的基础上实现了EQE成倍增长,最大EQE能达到11.26%。相较于同条件下制备的参比器件,具有微腔结构的PeLED器件EL线宽窄化到参比器件的1/3,仅为11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二维钙钛矿 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 红光 电致发光 半高全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带宽压电片变形镜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开科 罗俊鹏 +3 位作者 马文静 耿远超 王德恩 袁强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波前校正器的响应速度和轻量化程度,对面向高动态形状控制的压电片变形镜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压电片变形镜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高效、高精度的电-力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然后,通过... 为进一步提高压电波前校正器的响应速度和轻量化程度,对面向高动态形状控制的压电片变形镜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压电片变形镜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高效、高精度的电-力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然后,通过正交遍历多维设计参数(光学反射镜与压电陶瓷的材料类型、几何尺寸和固定方式等),探究了不同参数对压电片变形镜动态形状控制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优化得到具有预期响应带宽和驱动位移性能的压电片变形镜设计方案,并通过制备压电片变形镜的原理样件来验证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压电片变形镜的固有频率和镜面驱动位移幅值符合预期,验证了所提出的动力学仿真与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这可为高带宽压电片变形镜的高效研制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带宽压电片变形镜 电-力耦合动力学仿真 正交遍历 多维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算法的扫描振镜坐标轴标定
3
作者 李勇 周哲海 +1 位作者 李忠祥 陈丽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73,共7页
基于振镜的线结构光扫描测量技术因其高效、高精度的特点在三维测量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因安装过程中激光器与振镜转轴难以精确对齐,对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扫描振镜坐标轴的精确标定成为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关键难... 基于振镜的线结构光扫描测量技术因其高效、高精度的特点在三维测量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因安装过程中激光器与振镜转轴难以精确对齐,对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扫描振镜坐标轴的精确标定成为实现高精度测量的关键难题之一。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算法,利用待求解方程具有非线性的特征,通过迭代逼近寻找最优解,完成了振镜坐标轴的精确标定。详细介绍了此标定方法的理论和实现过程,并对三角标定块进行多次测量,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的测量误差绝对值在0.2011 mm至0.4927 mm之间,低于传统最小二乘法的0.3135 mm至0.7703 mm,测量精度和稳定性都有显著提升。本方法为基于扫描振镜的高精度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振镜 线结构光 三维测量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输矩阵法分析一维光子晶体传输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39
4
作者 唐军 杨华军 +3 位作者 徐权 廖建文 袁舒 胡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利用传输矩阵法,设计了一维光子晶体滤波器,主要分析了缺陷层为F,结构为A(BA)NF(AB)MA的一维光子晶体的透过率的两个因素:A与B的厚度比和中间缺陷层。对A与B的厚度比和中间缺陷层对透射率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给出了一维光子晶... 利用传输矩阵法,设计了一维光子晶体滤波器,主要分析了缺陷层为F,结构为A(BA)NF(AB)MA的一维光子晶体的透过率的两个因素:A与B的厚度比和中间缺陷层。对A与B的厚度比和中间缺陷层对透射率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给出了一维光子晶体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利用一维光子晶体中TM模与TE模的本征方程,针对光通信中常用的波长做了光子晶体全反射镜的设计和优化,并将一维光子晶体器件应用在卡塞格伦光学天线系统中,设计制作出一套空间光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光子晶体 滤波器 全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测定油葵籽粒三维碰撞恢复系数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羊 宗望远 +3 位作者 马丽娜 黄小毛 李茂 唐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3,共10页
为了建立油葵籽粒在收获、输送等机械化生产环节中与机具零部件间作用的碰撞模型。该文基于镜面反射原理和运动学原理,设计了模拟三维空间坐标系的油葵籽粒碰撞恢复系数测定装置。选取新疆收获期矮大头DW667品种油葵籽粒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建立油葵籽粒在收获、输送等机械化生产环节中与机具零部件间作用的碰撞模型。该文基于镜面反射原理和运动学原理,设计了模拟三维空间坐标系的油葵籽粒碰撞恢复系数测定装置。选取新疆收获期矮大头DW667品种油葵籽粒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高速摄影技术,记录油葵籽粒在空间碰撞运动中的三维动态坐标。针对影响油葵恢复系数的因素:碰撞材料、下落高度、碰撞角度、碰撞部位、材料厚度和含水率等开展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油葵籽粒与Q235、铝合金、有机玻璃、橡胶等碰撞材料之间恢复系数依次减小;油葵籽粒与Q235之间恢复系数,随碰撞角度的整体变化趋势是随碰撞角度增加而增大,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含水率增大而降低,且在碰撞部位试验中,籽粒上侧与碰撞材料碰撞恢复系数最大。建立了下落高度、碰撞角度、材料厚度、含水率与恢复系数的回归方程,且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恢复系数各因素的次序为:碰撞材料>碰撞部位>下落高度>碰撞角度>材料厚度>含水率,其中碰撞材料、下落高度、碰撞角度、碰撞部位影响极显著,材料厚度、含水率影响显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古典牛顿法求解的恢复系数值小于能量角度求解的恢复系数值;三维碰撞法比二维碰撞法求解的恢复系数值高。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三维碰撞法计算出的预测反弹高度值更接近油葵籽粒实际反弹高度值。该研究结果可为油葵机械化生产关键部件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以及为农业物料参数求解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运动学 镜面反射 三维碰撞 变化规律 油葵籽粒 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技术在薄膜残余应力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杨帆 费维栋 蒋建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45-1749,共5页
残余应力测量在薄膜材料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薄膜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技术测量的研究现状,其中介绍了强织构薄膜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测量技术;同时对由于G bel平行光镜、毛细管元件及二维探测器等X射线功能附件的发展,以及同步辐射... 残余应力测量在薄膜材料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薄膜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技术测量的研究现状,其中介绍了强织构薄膜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测量技术;同时对由于G bel平行光镜、毛细管元件及二维探测器等X射线功能附件的发展,以及同步辐射源X射线的应用而带来残余应力分析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平行光镜 毛细管 同步辐射源X射线 二维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显示中散斑的抑制 被引量:12
7
作者 郝丽 张岳 +3 位作者 刘伟奇 柳华 冯睿 魏忠伦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文章首先概述了散斑的形成机理,接着简述了在近场条件下通过降低激光的时间或空间相干性来抑制散斑的许多方法,并具体分析了仅通过降低激光的相干性来减弱激光显示中散斑的缺陷。提出一种在远场条件下减弱散斑的两维扫描复面转镜,且详... 文章首先概述了散斑的形成机理,接着简述了在近场条件下通过降低激光的时间或空间相干性来抑制散斑的许多方法,并具体分析了仅通过降低激光的相干性来减弱激光显示中散斑的缺陷。提出一种在远场条件下减弱散斑的两维扫描复面转镜,且详细说明了该转镜的工作原理,当合成的激光束通过旋转的复面镜时,移动的干涉条纹在屏幕上产生“沸腾”的散斑图样。最后以红光为例,说明了合成光束通过转镜时显示屏幕上散斑对比度的降低,显示了二维转镜有效地抑制了激光显示中的散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示 散斑的抑制 二维扫描转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振镜点扫描三维形貌测量系统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旭东 崔磊 +1 位作者 赵慧洁 姜宏志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48-1653,共6页
针对远距离大尺寸物体三维形貌测量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激光三角法原理的双振镜点扫描三维形貌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测量原理,并对系统进行建模,推导了被测物体表面测量点的三维坐标计算公式。构建了原型系统,利用专用的二... 针对远距离大尺寸物体三维形貌测量的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激光三角法原理的双振镜点扫描三维形貌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和测量原理,并对系统进行建模,推导了被测物体表面测量点的三维坐标计算公式。构建了原型系统,利用专用的二维平面靶标在测量空间内自由摆放数次,根据靶标上特征点及其像点间的位置关系,以坐标系转换为基础实现了测量系统结构参数的现场标定。利用李萨如图扫描模式分别对靶标平面、已知直径的球面及石膏像自由曲面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距离1m处,测量点到拟合平面的距离误差均值为0.70mm,球面直径测量误差均值为0.51mm;测量距离10m处,测量点到拟合平面的距离误差均值为17.85mm。该系统可用于远距离大尺寸物体表面的三维形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形貌测量 双振镜扫描 激光三角法 李萨如扫描 均值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光子晶体带隙反射的YAG激光防护镜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明 马少杰 +3 位作者 李淳飞 徐迈 王维彪 夏玉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5-328,共4页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以磷酸盐玻璃为衬底的一维光子晶体YAG激光防护镜。其中一维光子晶体的带隙反射 1 .0 6 μm波长的光 (透射率低达 1 0 - 7) ,加上磷酸盐玻璃对 1 .0 6 μm波长光的强吸收作用 (透射率约1 % ) ,使该防护镜足以防护全方...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以磷酸盐玻璃为衬底的一维光子晶体YAG激光防护镜。其中一维光子晶体的带隙反射 1 .0 6 μm波长的光 (透射率低达 1 0 - 7) ,加上磷酸盐玻璃对 1 .0 6 μm波长光的强吸收作用 (透射率约1 % ) ,使该防护镜足以防护全方位入射的、脉冲能量密度 1J cm2 以下的ns 脉冲YAG激光对人眼的伤害 ,而器件对可见光的透射率高达 70 %以上 ,而且可以避免反射光对他人的二次反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光子晶体 磷酸盐玻璃 激光防护镜 YAG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宝雯 叶利民 +2 位作者 吕照顺 李军雨 吴晗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7-171,共5页
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适用于以太赫兹波作为探测波的安全检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为实现大视场的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光学系统设计,根据匹兹万条件,分析了光学三反系统面型,并提出了一种反远距离轴三反结构,设计了视场角为20°×20&... 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适用于以太赫兹波作为探测波的安全检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为实现大视场的二维太赫兹探测成像光学系统设计,根据匹兹万条件,分析了光学三反系统面型,并提出了一种反远距离轴三反结构,设计了视场角为20°×20°,焦距为70mm,F数为3.5的离轴三反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该光学系统调制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各个视场的点列图均方根半径均远小于艾里斑半径,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二维 光学系统 反远距结构 离轴三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摄像头双目成像系统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元杰 杨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利用单个摄像头和一平面镜的合体实现了双目成像系统的三维视觉功能,并理论证明了平面镜相对于摄像头按一定条件放置时,利用合体可以得到适于三维立体视觉的图像。在已知合体内外部参数的情况下,由合体所得图像进行点的三维立体恢复的... 利用单个摄像头和一平面镜的合体实现了双目成像系统的三维视觉功能,并理论证明了平面镜相对于摄像头按一定条件放置时,利用合体可以得到适于三维立体视觉的图像。在已知合体内外部参数的情况下,由合体所得图像进行点的三维立体恢复的理论推导。对合体的标定、内外部参数的确定也进行了理论推导。最终证明,由合体进行三维立体恢复,其实质相当于双目成像。通过实验对合体和一双目成像系统分别进行了标定,利用标定的结果进行了对点的三维立体恢复。结果表明两者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成像 舍体 计算机视觉 单摄像头 平面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轴精密跟踪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4
12
作者 马佳光 唐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复合轴是双通道控制的一种实现结构,可大幅度提高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响应频率,在光电跟踪观测、激光通讯和光束稳定控制中有着广泛应用。在高精度跟踪控制领域,复合轴控制技术是实现微弧度角秒级甚至亚微弧度非常有效的手段。文... 复合轴是双通道控制的一种实现结构,可大幅度提高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和响应频率,在光电跟踪观测、激光通讯和光束稳定控制中有着广泛应用。在高精度跟踪控制领域,复合轴控制技术是实现微弧度角秒级甚至亚微弧度非常有效的手段。文中介绍了复合轴跟踪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问题。在复合轴控制系统中,主轴、子轴的控制带宽匹配是实现复合轴控制技术的前提,子轴(快速反射镜)的精度是复合轴精度的制约。重点分析了复合轴跟踪系统近年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如多重复合轴、虚拟复合轴以及自适应光学和复合控制等技术在复合轴系统中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轴 二维关联控制 光电跟踪 亚微弧度 快速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摄影中三面体转镜力学特性的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虹宾 李景镇 +2 位作者 孙凤山 龚向东 艾月霞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64-1368,共5页
基于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有限元计算技术,建立了转镜力学分析的数值方法,并与四面体钢转镜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表明它能够较为精确地模拟出转镜的强度及其任意点处的位移.利用该方法,计算了目前常用的三面体金属铍转镜和铝合... 基于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有限元计算技术,建立了转镜力学分析的数值方法,并与四面体钢转镜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表明它能够较为精确地模拟出转镜的强度及其任意点处的位移.利用该方法,计算了目前常用的三面体金属铍转镜和铝合金转镜的稳态强度,得出了转镜镜面变形量及内部应力分布的定量数值.结果表明,金属铍转镜在强度和镜面变形两方面均优于铝合金转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摄影 转镜 弹性力学空间问题 有限元技术 应力分布及镜面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和旋转螺旋屏的体三维显示系统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文平 沈春林 +2 位作者 李莉 邢建芳 樊琼剑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50,共7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体三维显示系统。利用数字微镜设备(DMD)作为高速空间光调制器(SLM),将三维物体的面片模型经过体素化而获得的螺旋切片序列投射到旋转螺旋屏上,基于视觉暂留效应,按时序高速变化的切片序列被人眼感知为具有真实物理深度... 研究了一种新型体三维显示系统。利用数字微镜设备(DMD)作为高速空间光调制器(SLM),将三维物体的面片模型经过体素化而获得的螺旋切片序列投射到旋转螺旋屏上,基于视觉暂留效应,按时序高速变化的切片序列被人眼感知为具有真实物理深度的三维图像。重点阐述了基于旋转螺旋屏的成像空间构成方法,分析了基于体立方(BCC)采样策略的体素化方法,设计了针对二值切片图像的DMD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BCC采样策略减少了40%以上的体显示数据,DMD的高速响应能力使得原理样机较基于振镜的设计更具显示复杂物体的能力,在500mm×250mm的半圆柱形成像空间内显示的三维图像可以选择任意视点直接观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三维显示 数字微镜器件 视觉暂留 体立方栅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微镜器件的时空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益平 苏显渝 向立群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18,共3页
数字微镜器件是一种新型的微电子、微机械、微光学集成器件,可广泛的用于大屏幕投影显示。实际上,数字微镜器件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光调制器,在光学信息处理和结构照明型三维传感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数字微镜器件和数字... 数字微镜器件是一种新型的微电子、微机械、微光学集成器件,可广泛的用于大屏幕投影显示。实际上,数字微镜器件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光调制器,在光学信息处理和结构照明型三维传感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数字微镜器件和数字光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分析这种器件的时间空间特性,讨论了这种时空特性对结构照明型三维传感应用的影响。本文还给出了反映这种时空特性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镜器件 时空特性 结构照明 三维传感 空间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摄影中三面体铝合金转镜的空间结构强度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虹宾 李景镇 +2 位作者 孙凤山 龚向东 何铁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77-1281,共5页
给出了3维弹性力学空间问题基本方程和有限元结构强度分析原理,分析了三面体铝合金转镜空间结构强度的力学特征,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在轴孔与轴的3种配合关系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轴孔严重削弱了镜体强度,而配合方式对转镜强度... 给出了3维弹性力学空间问题基本方程和有限元结构强度分析原理,分析了三面体铝合金转镜空间结构强度的力学特征,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在轴孔与轴的3种配合关系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轴孔严重削弱了镜体强度,而配合方式对转镜强度基本无影响。提出了减小转镜内部应力的无轴孔三面体铝合金转镜结构,在该结构下转镜强度提高了1.9倍,极限转速为原结构的1.7倍,适合于分幅式摄影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摄影 铝合金转镜 结构强度 弹性力学空间问题 有限元方法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指向镜的成像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淑英 周世椿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7-22,共6页
目标搜索和跟踪一体化的光电探测系统常采用二维指向镜与面阵凝视成像探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本文在光学矢量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对二维指向镜的成像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扫描轨迹的计算,指向镜摆动角度与视线角之间的关系。当指向镜绕... 目标搜索和跟踪一体化的光电探测系统常采用二维指向镜与面阵凝视成像探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本文在光学矢量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对二维指向镜的成像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扫描轨迹的计算,指向镜摆动角度与视线角之间的关系。当指向镜绕两轴转动时,物体反射像也随着指向镜的转动产生像旋,扫描轨迹呈非线性变化。文中讨论了多元探测器像旋角的计算和对跟踪系统的影响,为软件校正像旋和二维控制实现精确跟踪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指向镜 像旋 扫描轨迹 多元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点激光通信天线“一体式”SiC/Al轻量化摆镜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响 李小明 +3 位作者 张家齐 柳鸣 孟立新 张立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04-210,共7页
为了降低多节点激光通信天线的工作包络尺寸、提高二维摆镜的运动控制精度,避免镜体材料与支撑材料性能差异引起的面形改变,提出了一种包含支撑结构的"一体式"轻量化摆镜。采用高体分SiC/Al作为材料,进行了摆镜以及支撑结构... 为了降低多节点激光通信天线的工作包络尺寸、提高二维摆镜的运动控制精度,避免镜体材料与支撑材料性能差异引起的面形改变,提出了一种包含支撑结构的"一体式"轻量化摆镜。采用高体分SiC/Al作为材料,进行了摆镜以及支撑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提高了摆镜面形的力、热稳定性,可直接连接转台俯仰轴座,使摆镜回转中心距镜面的距离缩短至20 mm。有限元分析表明,"一体式"摆镜基频为1 337 Hz,在(20±5)℃工作温度范围内,面形误差峰谷值(PV)优于0.121λ,面形误差均方根值(RMS)优于0.031λ。使用ZYGO干涉仪对摆镜的面形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0±5)℃温度范围内摆镜面形PV值优于0.163λ,RMS值优于0.029λ,满足激光通信天线对于摆镜面形λ/25(RMS)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光学天线 二维摆镜 一体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高精度二维快速控制平面反射镜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康登魁 姜昌录 +8 位作者 刘力双 赵俊成 俞兵 陈青山 王生云 王楠茜 陈洁婧 张云龙 王雷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1-668,共8页
为解决光电跟踪仪跟踪精度测量过程中光束大范围指向的模拟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口径、高精度二维快速控制反射镜(fast steering mirror,FSM)。采用微晶材料设计了长、短轴分别为230 mm和160 mm的椭圆形平面反射镜,面形精度优于λ/30。采... 为解决光电跟踪仪跟踪精度测量过程中光束大范围指向的模拟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口径、高精度二维快速控制反射镜(fast steering mirror,FSM)。采用微晶材料设计了长、短轴分别为230 mm和160 mm的椭圆形平面反射镜,面形精度优于λ/30。采用音圈电机驱动,通过柔性支撑铰链设计及DSP嵌入式控制系统,运动行程达到±30 mrad,运动控制精度达到5μrad,运动控制线性度优于±0.20%,角分辨率优于1μrad。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对入射光束圆形轨迹运动、直线轨迹运动、随机运动等形式的运动模拟。最后,对设计指标进行实际测试,可以满足跟踪精度光束动态模拟的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精度 二维快速控制反射镜 音圈电机 重复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维转镜的等效动态控制误差模型辨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慧 吴军辉 +3 位作者 胡欣 樊宏杰 赵宏鹏 黄振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6-371,共6页
两维转镜的动态控制误差是影响激光制导武器对抗闭环半实物仿真试验精度的重要误差源,建立准确的控制误差模型是系统精度分析的基础。对于转镜的动态控制误差分析建模问题,常采用经典的频域设计法建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来分析其控制误... 两维转镜的动态控制误差是影响激光制导武器对抗闭环半实物仿真试验精度的重要误差源,建立准确的控制误差模型是系统精度分析的基础。对于转镜的动态控制误差分析建模问题,常采用经典的频域设计法建立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来分析其控制误差,建模过程复杂且难以建立准确的模型,提出了一种过程辨识的方法,分析了辨识原理、辨识输入信号设计、模型阶次及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等,在使用行列式比定阶法确定模型阶次的基础上,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转镜的等效动态控制误差模型。然后,根据转镜控制系统指标设计等效正弦信号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动态控制误差模型估计输出与实际仿真输出基本相同,估计误差均值为0°,最大值仅为13″,说明了建模的准确性,同时也为激光制导武器对抗闭环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中其他仿真设备的建模提供了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维转镜 动态控制误差模型 过程辨识 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