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清差异性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晓虎 林裕辉 +1 位作者 徐欣 范隆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0期18-21,共4页
目的通过蛋白组学研究,鉴定合并2型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患者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血清的差异性蛋白,为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LASO提供依据。方法收集DLASO、LASO各15例患者的血清,对蛋白进行提... 目的通过蛋白组学研究,鉴定合并2型糖尿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患者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ASO)患者血清的差异性蛋白,为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LASO提供依据。方法收集DLASO、LASO各15例患者的血清,对蛋白进行提取、定量和酶解,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技术,鉴定DLASO、LASO患者血清中的蛋白,筛选出DLASO患者与LASO患者的差异表达蛋白。利用PANTHER数据库对鉴定得到的差异性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作用和细胞组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蛋白质338种,筛选出差异性蛋白27种,其中DLASO患者出现表达上调蛋白8种、表达下调蛋白19种。在生物学过程方面,差异性蛋白主要为参与细胞反应(48.1%)、代谢过程(48.1%)和生物黏附(29.6%)的蛋白;在分子作用方面,差异性蛋白主要为参与细胞结合作用(33.3%)、催化活性作用(29.6%)和结构分子活性作用(18.5%)的蛋白;在细胞组分方面,差异性蛋白主要为位于细胞区域(14.8%)、细胞器(14.8%)和细胞外区域(14.8%)的蛋白。结论发现DLASO与LASO患者血清中的差异性蛋白27种,这些差异性蛋白可作为防治DLASO的潜在生物学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蛋白组学 同位素标记 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差异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i_(3)C_(2)T_(x)/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2
作者 赵原庆 胡锴 +5 位作者 杨成 韩鹏昭 李立新 刘晓冰 张振强 张书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72-581,共10页
研究通过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功能化的二维碳化钛复合材料Ti_(3)C_(2)T_(x),并用作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对尿液样品中痕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CAs)进行分离和分析。利用多种手段对Ti_(3)C_(2)T_... 研究通过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制备了聚酰亚胺功能化的二维碳化钛复合材料Ti_(3)C_(2)T_(x),并用作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方法对尿液样品中痕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CAs)进行分离和分析。利用多种手段对Ti_(3)C_(2)T_(x)/聚酰亚胺的形貌、性质等进行了表征,并详细考察了萃取参数对Ti_(3)C_(2)T_(x)/聚酰亚胺萃取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可以通过静电、π-π和氢键作用有效富集目标化合物。最佳萃取条件如下:吸附剂用量为20 mg、样品pH为8.0、吸附时间和脱附时间分别为10 min和15 min、解吸溶剂为醋酸-乙腈-水(5∶47.5∶47.5,v/v/v)。将Ti_(3)C_(2)T_(x)/聚酰亚胺用作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剂与HPLC-FLD联用,建立了一种尿液中CAs的灵敏检测方法,实现了4种CAs物质的定量分析。在最优的条件下,该方法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异丙肾上腺素的线性范围为1~250 ng/m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LOD(S/N=3)在0.20~0.32 ng/mL之间,定量限LOQ(S/N=10)在0.7~1.0 ng/mL之间,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1.09%之间,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73%~4.24%之间,在实际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在82.50%~96.85%之间,精密度RSD的范围在2.47%~9.96%之间。基于Ti_(3)C_(2)T_(x)/聚酰亚胺的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具有萃取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成功用于尿液中CAs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分散固相萃取 二维碳化钛 聚酰亚胺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液相色谱法检测婴幼儿奶粉中的牛磺酸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国建 沈鸣 +2 位作者 林毅侃 王承平 杨保刚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55,59,共4页
建立了一种使用二维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婴幼儿奶粉中牛磺酸的方法。样品经水溶解后使用亚铁氰化钾和氯化锌溶液沉淀其中的蛋白质,上清经衍生后进行二维液相色谱测定。该方法适用于测复杂样品中牛磺酸的测定。对检测方法进行方法验证,在质... 建立了一种使用二维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婴幼儿奶粉中牛磺酸的方法。样品经水溶解后使用亚铁氰化钾和氯化锌溶液沉淀其中的蛋白质,上清经衍生后进行二维液相色谱测定。该方法适用于测复杂样品中牛磺酸的测定。对检测方法进行方法验证,在质量浓度为2~20 mg/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0.999,检出限为0.05μg/100g,回收率在97.8%~9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56%~3.25%。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多种婴幼儿奶粉基质中牛磺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 婴幼儿配方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政 唐涛 +3 位作者 杨三东 孙元社 李彤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6-532,共7页
基于蛋白质的尺寸及带电性质,将凝胶过滤色谱(GFC)与离子交换色谱(IEC)两种分离模式结合,采用双捕集柱接口构建了GFC/2×IEC二维液相色谱(2-D LC)分离系统,同时考虑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蛋白质对等电点范围的限制,进一步结合中心切割平... 基于蛋白质的尺寸及带电性质,将凝胶过滤色谱(GFC)与离子交换色谱(IEC)两种分离模式结合,采用双捕集柱接口构建了GFC/2×IEC二维液相色谱(2-D LC)分离系统,同时考虑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蛋白质对等电点范围的限制,进一步结合中心切割平行柱的方法实现对蛋白质的全二维分离。为与后续蛋白质在线酶解、多肽分离及质谱鉴定匹配,系统中采用常规柱以保证蛋白质质谱鉴定对样品量的要求,3种常规分离柱分别选用凝胶过滤色谱柱TSK-GEL G3000SW_(XL)(300 mm×7.8 mm,5μm)、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Hypersil SAX(100 mm×4.6 mm,10μm)和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Hypersil SCX(100 mm×4.6 mm,10μm)。最终以酵母细胞蛋白质提取液为样品,对构建的二维系统加以评价,在总蛋白质浓度13.5 mg/mL、上样体积100μL的条件下,将第一维分离等时间切割17次,并将切割馏分全部导入第二维继续分离,二维系统在148 min内获得的总峰容量达到884。说明所构建的系统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在线全二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凝胶过滤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强阴离子交换 强阳离子交换 蛋白质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液相-气相二维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烟用香精和料液中苯并[a]芘的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叶灵 熊文 +6 位作者 张承明 范多青 芮晓东 缪明明 刘志华 杨光宇 秦云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样品10.0g,加水10mL稀释,加0.100g·L-1 D12-苯并[a]芘内标溶液200μL,加环己烷10mL,以20 000r·min-1速率漩涡振荡萃取5min。提取液直接进入液相色谱,经微型硅胶柱分离净化,含苯并[a]芘的部位切割进入气相色谱,经毛细管柱分离... 样品10.0g,加水10mL稀释,加0.100g·L-1 D12-苯并[a]芘内标溶液200μL,加环己烷10mL,以20 000r·min-1速率漩涡振荡萃取5min。提取液直接进入液相色谱,经微型硅胶柱分离净化,含苯并[a]芘的部位切割进入气相色谱,经毛细管柱分离后进入质谱分析,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测定。苯并[a]芘的质量浓度在0.08~50n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为0.12ng·g-1,在3个不同浓度水平上进行了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2.7%~98.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3.2%~3.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液相-气相二维色谱 苯并[A]芘 烟用香精和料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八端口转子阀的微升级预分级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燕蒙 赵洋 +2 位作者 张养军 应万涛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7-483,共7页
复杂生物系统蛋白质组的深度覆盖鉴定得益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高效色谱分离和串联质谱分析技术。二维高效液相色谱(2-D HPLC)是实现复杂肽混合物正交分离的有效手段,但其缺点是运行时间长,通常要求肽上样量在毫克级别,且收集时的组分体积... 复杂生物系统蛋白质组的深度覆盖鉴定得益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高效色谱分离和串联质谱分析技术。二维高效液相色谱(2-D HPLC)是实现复杂肽混合物正交分离的有效手段,但其缺点是运行时间长,通常要求肽上样量在毫克级别,且收集时的组分体积大,后续合并流程复杂,而有望替代其的StageTip技术,则由于有限的色谱分离梯度,难以达到充分的正交分离。该文探索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和八端口转子阀联用,作为高效、便捷肽段预分离和收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将UPLC的高pH反相色谱分馏与在线LC-MS/MS相结合,可以实现高pH和低pH条件下基于肽段不同色谱保留行为的正交互补分离,在蛋白质鉴定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性能。应用该方法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进行3次技术重复试验,重复试验间具有非常高的定量重现性(决定系数R^2>0.95)。与传统StageTip方法相比,肽段鉴定数提高了23.52%。该分级方法灵活、稳定,能够针对较少的样品开展蛋白质组深度覆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液相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八端口转子阀 蛋白质组学 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