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locking集合的一个新上界
1
作者 曹金明 种文文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给出了PG(2,q)上的t-blocking集合的一个一般上界,此上界比以往的上界稍好,同时对知之甚少包含一条线的t-blocking也给出了一个上界.
关键词 二维有限射影空间PG(2 q) t-blocking集合 上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堵两注通管直连技术的瓦斯抽采研究
2
作者 许胜军 王楹 +4 位作者 刘笑天 张志康 张东鑫 李海超 李阳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214-218,共5页
为解决“两堵一注”封孔工艺及传统连管方式在孟津煤矿实施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两堵两注”通管直连技术,提高了瓦斯抽采浓度,延长了瓦斯抽采时间。为此,采用巷道松动圈理论分析了该矿合适的封孔长度;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巷道模型... 为解决“两堵一注”封孔工艺及传统连管方式在孟津煤矿实施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两堵两注”通管直连技术,提高了瓦斯抽采浓度,延长了瓦斯抽采时间。为此,采用巷道松动圈理论分析了该矿合适的封孔长度;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巷道模型,分析了巷道周围应力分布,确定了钻孔的最佳封孔深度;开展了“两堵两注”封孔地面实验和通管直连技术现场实验。结果表明:孟津煤矿二1煤层工作面顺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长度至少为6.75 m;该矿12070工作面穿层钻孔最佳封孔深度为15~30 m;“两堵两注”技术能有效对抽采钻孔进行封堵;通管直连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采浓度,延长了瓦斯抽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煤层 瓦斯抽采 两堵两注 通管直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Midori算法优化实现
3
作者 董秀则 杨鸿刚 马绪健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Midori是一种高效的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具有安全灵活、易于实现等特点,可应用于资源受限环境。通过分析算法的加密流程,本文引入了一种在FPGA上的实现方案,通过在单个时钟周期内完成Midori-64算法两轮加密迭代,将算法的16轮迭代运算优... Midori是一种高效的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具有安全灵活、易于实现等特点,可应用于资源受限环境。通过分析算法的加密流程,本文引入了一种在FPGA上的实现方案,通过在单个时钟周期内完成Midori-64算法两轮加密迭代,将算法的16轮迭代运算优化至8轮,有效减少了所需的时钟周期数量,从而提高性能。通过在Xilinx ISE Design Suite 147上综合后,最终实现的吞吐率达16307Mbps,频率为22931MHz,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方案吞吐率分别提高25%和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ori 双轮迭代 轻量级分组密码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摩擦块制动系统不同相对位置分布对stick-slip振动的影响
4
作者 刘翠萍 朱友光 +2 位作者 项载毓 欧阳华江 莫继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17-224,269,共9页
利用定制试验装置,研究圆形双摩擦块不同相对位置分布对制动系统摩擦学行为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摩擦块表面接触应力分布特点,探讨了不同相对位置分布与界面接触行为、摩擦磨损以及stick-slip振动之间的关联。综... 利用定制试验装置,研究圆形双摩擦块不同相对位置分布对制动系统摩擦学行为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摩擦块表面接触应力分布特点,探讨了不同相对位置分布与界面接触行为、摩擦磨损以及stick-slip振动之间的关联。综合试验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双摩擦块制动系统不同相对位置分布显著影响了制动系统界面接触压力分布及摩擦块表面磨损特性,使系统产生不同形式的stick-slip振动。在该试验下,沿摩擦盘径向分布的两个摩擦块表面磨损轻微,接触压力分布相对均匀和具有较小的stick-slip振动幅度。因此,合理设计摩擦块间的排布可以有效抑制盘块摩擦界面stick-slip振动,减轻摩擦块的磨损,减小系统部件振荡,从而提高摩擦系统稳定性。研究结果对汽车和火车(特别是高速列车)制动器的设计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摩擦块 stick-slip振动 相对位置 磨损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淖铁路路堤风沙特征和高立式沙障防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志广 张磊 +4 位作者 李子政 刘世东 钟顺元 沈宇鹏 张雪东 《路基工程》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基于Fluent欧拉双流体模型,结合沿线风沙特征,对将淖铁路单排高立式沙障和双排高立式沙障的防护效果进行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流场和积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气流会在沙障周围出现分区,沙障迎风侧形成减速区,上方形成紊流区,背风侧形成... 基于Fluent欧拉双流体模型,结合沿线风沙特征,对将淖铁路单排高立式沙障和双排高立式沙障的防护效果进行模拟,分析不同工况下流场和积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气流会在沙障周围出现分区,沙障迎风侧形成减速区,上方形成紊流区,背风侧形成涡旋低速区;单排沙障防护下,风速较低时随水平位置的变化呈“W”形分布,风速增大后呈“V”形分布,沙障的风速削减范围、影响高度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大而增加;双排高立式沙障有更好的阻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区 铁路路堤 风沙特征 Fluent双流体模型 阻沙效果 积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块排样方式的二维板材下料优化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卫平 樊治平 +1 位作者 黄敏 计明军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针对矩形件二维板材剪切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多块排样方式的二维板材下料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为了均衡考虑排样方式的计算复杂度和板材利用率,将多块排样方式的块数定为八块。通过3次一分为二剪切操作将板材分割成八个矩形块,并将每个块... 针对矩形件二维板材剪切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多块排样方式的二维板材下料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为了均衡考虑排样方式的计算复杂度和板材利用率,将多块排样方式的块数定为八块。通过3次一分为二剪切操作将板材分割成八个矩形块,并将每个块剪切成方向相同的同种矩形件。构造八块排样的优化模型及算法是按照排样价值最大原则来确定所有可能尺寸的块中矩形件的最优布局和板材的最优八块划分。提出的列生成算法迭代调用上述八块排样算法生成一系列下料方案,选择耗费板材最少的一个下料方案作为最终解。通过采用文献基准例题和实际生产实例验证了本文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八块排样算法的排样价值高于3种文献排样算法,并且,八块排样方式的下料算法板材利用率高于已有文献给出的下料算法。本文给出算法计算时间可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板材下料 矩形件 八块排样方式 列生成算法 板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新颖 刘文涛 +3 位作者 杨阳 姜皎洁 何素芹 朱诚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54,共5页
本文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不同质量比的两嵌段共聚物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LA-b-PDMAEMA),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其结晶行为和结晶结构与两嵌段质量比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DMAEMA链... 本文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不同质量比的两嵌段共聚物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LA-b-PDMAEMA),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其结晶行为和结晶结构与两嵌段质量比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DMAEMA链段聚合度的增加,共聚物的宏观形貌逐渐从不透明的粉状向透明的粘弹状转变。在一定聚合度内,共聚物的结晶完善性与聚乳酸相比逐渐降低,并导致其熔融和结晶温度与聚乳酸相比分别升高了5℃和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嵌段 聚乳酸 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洪区交错布置阻水设施对洪水演进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楷操 李佳佩 《陕西水利》 2024年第7期58-61,64,共5页
交错布置的涉河设施普遍阻水比较大,影响河道行洪。但国内涉及交错布置阻水设施对河道水流内部水力特性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一维、二维水力模型联合应用的方式进行河道内交错布置阻水设施对洪水演进的影响研究,分析桥墩对河道行洪... 交错布置的涉河设施普遍阻水比较大,影响河道行洪。但国内涉及交错布置阻水设施对河道水流内部水力特性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一维、二维水力模型联合应用的方式进行河道内交错布置阻水设施对洪水演进的影响研究,分析桥墩对河道行洪的流态改变、壅水程度,并针对性地提出工程补救方案,保障区域的行洪安全。该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有利的水力条件支撑,还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理论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绕流流场分析 二维数学模型 交错布置阻水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等大量块(125~1000mm)检定装置 被引量:2
9
作者 邵宏伟 刘香斌 +2 位作者 王雁 党爱华 吴月艳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8-202,共5页
量块的测量是长度计量的重要基础。文中的装置采用了高精度的633nm碘稳频氦氖激光器和543nm热稳频氦氖激光器各一台,分别将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典型的迈克尔逊干涉仪中,使放置在测量光路中的量块与平晶研合在一起的组合体和参考镜... 量块的测量是长度计量的重要基础。文中的装置采用了高精度的633nm碘稳频氦氖激光器和543nm热稳频氦氖激光器各一台,分别将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束入射到典型的迈克尔逊干涉仪中,使放置在测量光路中的量块与平晶研合在一起的组合体和参考镜进行干涉,利用CCD摄像机获取干涉图像,同时测量量块温度及空气折射率(或环境参数),一同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处理计算得到测量结果。对于125~1000mm量块的测量难点是保证温度要稳定、均匀、偏离20℃的范围要小。为此,设计了可高精度控温的仪器箱,可调节温度到17~23℃,温度变化率小于0.01℃ h,从而实现量块线膨胀系数的测量。该装置的量块长度测量不确定度达到U99=0.02μm+0.2×10-6L,量块线膨胀系数测量的不确定度可达U99=0.2×1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大量块 双波长迈克尔逊干涉仪 小数重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因素双向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鉴华 胡秉民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617-620,共4页
设计了一种在试验环境的两个方向上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双因素双向随机区组试验,并作了实例分析。这种设计可以控制两个方向上的环境差异,其精度比双因素随机区组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双因素 随机区组 双向随机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互补问题基于模同步块二级多重分裂方法的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燕 汪祥 毛良智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3年第1期96-102,共7页
研究了当系数矩阵的对角块为对称正定矩阵的块H矩阵时线性互补问题的数值求解。通过基于模分裂方法可将线性互补问题转化为只关于特殊向量模的不动点方程。结合块松驰迭代方法和基于模同步二级多重分裂迭代方法,将线性互补问题的系数矩... 研究了当系数矩阵的对角块为对称正定矩阵的块H矩阵时线性互补问题的数值求解。通过基于模分裂方法可将线性互补问题转化为只关于特殊向量模的不动点方程。结合块松驰迭代方法和基于模同步二级多重分裂迭代方法,将线性互补问题的系数矩阵是点的形式求解方法推广到块的形式,并且证明了新方法在满足适当条件下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互补问题 块二级多重分裂 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高频电灼浚通术后两种药物充注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育文 张大矛 +5 位作者 袁建树 金亚明 龚雁 王夏军 杨梁燕 王鹏赟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泪道高频电灼浚通术后两种不同药物充注的效果。方法237例(258只眼)泪道阻塞随机分成两组,A组120例(120只眼)和B组117例(128只眼)。分别应用典必舒眼膏充注和透明质酸钠充注。术后观察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结果术后... 目的探讨泪道高频电灼浚通术后两种不同药物充注的效果。方法237例(258只眼)泪道阻塞随机分成两组,A组120例(120只眼)和B组117例(128只眼)。分别应用典必舒眼膏充注和透明质酸钠充注。术后观察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结果术后典必舒眼膏充注组治愈109只眼,有效12只眼,共121只眼(93.79%),无效8只眼(6.21%)。透明质酸钠充注组治愈49只眼,有效48只眼,共97只眼(75.78%),无效31只眼(24.2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典必舒眼膏充注组疗效明显优于透明质酸钠充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浚通 药物充注 高频电灼浚通术 典必舒眼膏 透明质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偏块振动磨主隔振机理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小兰 刘极峰 +2 位作者 邹景超 贾民平 高海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4-50,共7页
针对现有超细粉碎中物料团聚及不细化的瓶颈问题,进行具有强非线性激振功能的二级偏块振动磨主隔振机理研究,样机主振系统采用非线性硬特性线变节距橡胶涂层复合弹簧,使其刚度具有随振强变化而变化的特性,以适应主振系统储能节能和稳定... 针对现有超细粉碎中物料团聚及不细化的瓶颈问题,进行具有强非线性激振功能的二级偏块振动磨主隔振机理研究,样机主振系统采用非线性硬特性线变节距橡胶涂层复合弹簧,使其刚度具有随振强变化而变化的特性,以适应主振系统储能节能和稳定工作的需求;隔振系统采用具有高内阻的环形橡胶复合弹簧,使主振弹簧传递的高振强,通过隔振系统得到大部吸收;样机试验测得系统的加速度时域曲线和功率谱曲线,显示出主振与隔振系统对高振强的利用与隔振的非线性作用效果;初步实现超细颗粒的解团聚和颗粒细化问题,使目前采用粉碎法对超硬粉体进行超细粉碎徘徊在微米级水平上的现状得已突破;试验取得输入d(0.5):10μm、输出d(0.5):0.175μm的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非线性振动 主振弹簧 隔振弹簧 高振强 二级偏块振动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的二维核磁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红文 周涛 +2 位作者 李波 李林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97,共5页
利用二维核磁方法对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的链段微结构进行了定性。利用普通一维1H和13C核磁得到了共聚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信息;利用1H-1H-COSY二维核磁确定了共聚物中同核氢质子之间的偶合关系;利用13C-1H-HSQC和13C-1H-HMBC二维... 利用二维核磁方法对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的链段微结构进行了定性。利用普通一维1H和13C核磁得到了共聚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信息;利用1H-1H-COSY二维核磁确定了共聚物中同核氢质子之间的偶合关系;利用13C-1H-HSQC和13C-1H-HMBC二维核磁确定了共聚物异核碳氢原子的单键相关性,明确了直接相连接的C-H化学位移,为微结构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归属了苯乙烯嵌段结构中的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化学位移;同时归属了乙烯-丁烯嵌段链段结构中的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化学位移,并确定了重复单元的链段结构状态。二维核磁方法可以得到很多在普通一维核磁中难以解析的信息。二维核磁是对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链结构定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二聚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 二维核磁 氢-氢直接相关谱 碳氢直接相关谱 碳氢远程相关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漏风控制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文永 文虎 王宝元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0-162,共3页
色连二矿主采2号煤层属于近距离煤层群开采,22上和22中煤层间距为0~12 m,这就导致工作面22上煤层会全部进入采空区形成大量浮煤,在采空区漏风供氧条件下极易发生自燃隐患。故研究出"两巷端头封堵"技术来防治采空区漏风,通过... 色连二矿主采2号煤层属于近距离煤层群开采,22上和22中煤层间距为0~12 m,这就导致工作面22上煤层会全部进入采空区形成大量浮煤,在采空区漏风供氧条件下极易发生自燃隐患。故研究出"两巷端头封堵"技术来防治采空区漏风,通过对端头封堵间距、采空区三带分布和注氮口位置的优化,确立了一套针对性强的采空区漏风防控的综合措施,有效降低了采空区漏风供氧,进而确保了22中煤层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漏风 两巷端头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滑块驱动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光林 赫庆哲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9,共6页
对双滑块驱动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在VisualNastran软件环境下进行了该机构参数最佳匹配规律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和仿真研究该机构中双滑块质量参数最佳匹配、拉簧刚度和惯性簧刚度参数最佳匹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 对双滑块驱动无返回力矩钟表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在VisualNastran软件环境下进行了该机构参数最佳匹配规律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和仿真研究该机构中双滑块质量参数最佳匹配、拉簧刚度和惯性簧刚度参数最佳匹配。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可以有效区分导弹正常发射过载与勤务处理干扰环境力;能有效避免单质量块后坐保险机构的钟表机构在冲击试验中存在断齿的问题;该机构下滑块质量与上滑块质量最佳比为7.96、拉簧刚度与惯性簧刚度最佳匹配为2.75,此时在冲击和震动试验中上滑块位移响应和速度响应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仪表 设备 安保机构 双滑块机构 正交试验 钟表机构 单滑块机构 后坐保险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嵌式砌块与双向土工格栅的摩擦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文慧 王保田 李春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31-2434,共4页
在自嵌式砌块加筋挡土墙工程中,加筋与填土及自嵌式砌块的界面作用特性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直接决定该工程的内部稳定性。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可知,当法向应力大于24.8 kPa时,双向土工格栅会在其与上砌块后缘互锁连接接触处被拉断,而不是... 在自嵌式砌块加筋挡土墙工程中,加筋与填土及自嵌式砌块的界面作用特性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直接决定该工程的内部稳定性。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可知,当法向应力大于24.8 kPa时,双向土工格栅会在其与上砌块后缘互锁连接接触处被拉断,而不是从混凝土砌块间被拔出,且此时双向土工格栅发挥出的抗拉强度远小于其条带拉伸情况下的抗拉强度;双向土工格栅与混凝土砌块界面间的强度包线由两段直线组成,当法向应力小于24.8 kPa时,摩擦强度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当法向应力大于24.8 kPa时,摩擦强度为一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嵌式砌块加筋挡土墙 双向土工格栅 自嵌式混凝土砌块 拉拔试验 摩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岩水电站二期截流工程试验研究
18
作者 白绍学 罗永钦 +2 位作者 李红英 钟志镭 张绍春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年第10期16-18,41,共4页
观音岩水电站二期截流工程原方案采用单戗立堵截流,但存在水位落差大、水流流速高、截流单宽功率大、抛料流失大等困难,顺利截流难度很大。通过截流模型试验研究,推荐采用双戗截流方案,大大降低截流难度,较好解决了截流困难。
关键词 截流 单戗立堵截流 双戗截流 抛料 观音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TOR迭代法的收敛性
19
作者 向淑晃 张生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1-174,共4页
基于弱块对角占优矩阵与弱块H矩阵理论,利用最优尺度矩阵的方法给出了块TOR迭代法(BTOR迭代法)的收敛准则、迭代矩阵谱半径的上界估计式:若A为弱块H矩阵理论,则当α≥0,β≥0且0<α+β<4/[1+ρ(|^J(A)|]时,A的块TOR迭代法迭代矩... 基于弱块对角占优矩阵与弱块H矩阵理论,利用最优尺度矩阵的方法给出了块TOR迭代法(BTOR迭代法)的收敛准则、迭代矩阵谱半径的上界估计式:若A为弱块H矩阵理论,则当α≥0,β≥0且0<α+β<4/[1+ρ(|^J(A)|]时,A的块TOR迭代法迭代矩阵谱半径满足:ρ(^Lα,β,F(A))≤|1-α+β2ρ(|^J(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TOR迭代法 收敛性 线性方程组 块矩阵 谱半径 弱块H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固井技术在塔里木哈拉哈塘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旭光 何世明 +1 位作者 彭晓刚 白登相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4年第4期69-72,12-13,共4页
在塔北哈拉哈塘固井作业中,由于裸眼段、封固段较长,同一裸眼段地层存在多套压力系数,井筒内上下温差大,油气分布不均匀且存在裂缝型、溶洞型碳酸盐岩地层,采用常规固井极易诱发井漏,导致固井作业失败。针对以上情况,塔里木油田在该地... 在塔北哈拉哈塘固井作业中,由于裸眼段、封固段较长,同一裸眼段地层存在多套压力系数,井筒内上下温差大,油气分布不均匀且存在裂缝型、溶洞型碳酸盐岩地层,采用常规固井极易诱发井漏,导致固井作业失败。针对以上情况,塔里木油田在该地区采用双级固井技术。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哈拉哈塘区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应用的28口井固井质量全部合格,未出现井漏等复杂事故,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固井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 井漏 双级固井技术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