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lass of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for solving singular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its convergence 被引量:1
1
作者 Leng Xin Liu Degui +1 位作者 Song Xiaoqiu Chen Lir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908-916,共9页
An idea of relaxing the effect of delay when computing the Runge-Kutta stages in the current step and a class of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TSCRK) is presented. Their construction, their order conditio... An idea of relaxing the effect of delay when computing the Runge-Kutta stages in the current step and a class of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TSCRK) is presented. Their construction, their order conditions and their convergence are studied. The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possess good numerical stability properties and higher stage-order, and keep the explicit process of computing the Runge-Kutta stages.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SCRK methods are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RGENCE singular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元嵌套网格的停堆剂量率方法初步验证及应用
2
作者 郑征 夏春梅 +4 位作者 梅其良 解均涵 史涛 高静 王梦琪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124,共7页
停堆剂量率计算分析是核反应堆辐射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车载微型移动核电源的停堆剂量率,研究了基于栅元嵌套网格的停堆剂量率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严格两步法的计算框架下,对活化光子源的抽样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构建几何简单的包... 停堆剂量率计算分析是核反应堆辐射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车载微型移动核电源的停堆剂量率,研究了基于栅元嵌套网格的停堆剂量率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严格两步法的计算框架下,对活化光子源的抽样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构建几何简单的包围盒,抽样得到源栅元内的粒子分布,从而提高了抽样效率和精度。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停堆剂量率基准题中进行了验证,该方法与参考解符合较好。基于该方法开展了兆瓦级车载微型移动核电源Megapower的停堆剂量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管贯穿端剂量率水平相对较高。该方法可用于反应堆停堆剂量率的计算分析,能够准确评估结构材料活化源及其产生的剂量率,对于反应堆屏蔽设计、维修计划的制定及退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堆剂量率 严格两步法 源粒子抽样 ITER基准题 Mega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氟碳树脂耐用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防覆冰特性
3
作者 石尔 刘博文 +2 位作者 赵斌 姜昌伟 周武林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4-254,共11页
现有超疏水涂层在风力机叶片防覆冰应用中存在制备复杂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二步喷涂法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材上制备出接触角达156.1°的超疏水复合涂层。将疏水性的氟碳树脂作为粘合剂层喷涂后,再将γ-(2... 现有超疏水涂层在风力机叶片防覆冰应用中存在制备复杂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二步喷涂法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材上制备出接触角达156.1°的超疏水复合涂层。将疏水性的氟碳树脂作为粘合剂层喷涂后,再将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体喷涂到半固化的粘合剂层,通过自由沉降使得纳米颗粒在氟碳树脂内均匀分布,并增加涂层的疏水性。研究表明:复合涂层表面形成典型的超疏水微纳米结构,涂层中各元素分布均匀。涂层经400目砂纸磨损160个周期后,接触角、滚动角分别保持在152.9°和8.7°。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在−12℃工况下,结冰粘结强度为97.6 kPa,相较未涂层表面降低了72.1%,延迟结冰时间长达2413 s,相较未涂层表面增加了574%;模拟雨凇动态覆冰工况下,覆冰质量为4.63 g,相较未涂层表面减少了54.58%。二步喷涂法和自组装沉降技术有效提高了超疏水复合涂层的防覆冰性能和耐久性,为风力机叶片防覆冰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喷涂法 超疏水复合涂层 氟碳树脂 改性二氧化硅 防覆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法的堆芯物理-热工耦合系统的开发与验证
4
作者 袁显宝 陈浩铭 +3 位作者 刘曾豪 张彬航 张永红 唐海波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2-641,共10页
随着反应堆数值计算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物理-热工耦合计算在核反应堆分析中成为研究热点,作为工程领域中的主流计算方法之一,研究适用于确定论两步法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价值。选取两步法程序DRAGON/DONJON和子... 随着反应堆数值计算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物理-热工耦合计算在核反应堆分析中成为研究热点,作为工程领域中的主流计算方法之一,研究适用于确定论两步法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价值。选取两步法程序DRAGON/DONJON和子通道程序COBRA-EN,开发了基于两步法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系统,并采用美国CASL项目提出的VERA系列基准题中VERA#6和VERA#7验证了耦合系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VERA#6的keff的误差在100×10^(-5)以内,组件径向裂变率的相对误差在±1%范围内,燃料温度和冷却剂温度的分布趋势与参考值吻合良好;VERA#7的临界硼浓度的计算误差在20×10^(-6)以内,径向功率分布的均方根误差为0.86%,堆芯出口处冷却剂温度与参考值的误差在±5 K以内,验证了耦合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热工耦合 VERA基准题 堆芯物理 两步法 DRAGON/DONJ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末端出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就业可达性
5
作者 陈越 许奇 +3 位作者 贾顺平 魏润斌 孙世一 李雯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8,共9页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地铁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和由共享单车订单数据识别所得的骑行影响范围,测算站点到居住小区和就业兴趣点(POI)的步行和骑行时间,提出考虑末端出行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结合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地铁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和由共享单车订单数据识别所得的骑行影响范围,测算站点到居住小区和就业兴趣点(POI)的步行和骑行时间,提出考虑末端出行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结合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和分析北京市六环内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就业可达性及其公平性,量化末端出行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步行和骑行2种末端出行方式下,各站点的末端出行时间平均为18.6、8.6min,占总出行时间的29%、16%,且第一公里耗时略高于最后一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就业可达性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沿圈层递减,呈现明显的廊道特征.整体上基尼系数达到0.16、0.17,就业可达性分布较公平,但低房价站点存在明显的可达性劣势,局部上四环外和低房价类型站点的可达性分布相对更不均衡.相较于传统方法,利用改进方法所得的结果显示,考虑末端出行后可达性平均变化20%、9%,且外围站点变化更大,公平性的变化程度达到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达性 交通公平性 末端出行 最后一公里 两步移动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重庆市三甲医院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会秋 陈长瑶 李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单元,梳理大型城市三甲医院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及医院的可达性规律,为三甲医院布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基尼系数和集聚度分析重庆市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公平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单元,梳理大型城市三甲医院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及医院的可达性规律,为三甲医院布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基尼系数和集聚度分析重庆市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公平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医疗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探讨影响重庆市三甲医院空间可达性的主要因素。结果:重庆市三甲医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床位资源的基尼系数从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分别为0.56和0.82;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为0~11;重庆市三甲医院的可达性受到人口维度、地区维度以及经济维度因素的影响。结论:重庆市三甲医院资源分布集中于主城区,空间可达性呈1个主中心、多个副中心的格局,空间可达性差异大。建议通过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的空间布局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卫生资源 集聚度 两步移动搜索法 空间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绿氢到可持续航空煤油:化工灵活性对技术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沙廉栋 林今 +2 位作者 余志鹏 秦国辉 杜旺明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利用可持续航空煤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是航空领域脱碳的重要途经,生物质技术路径受限于原料难以实现规模化。电制可持续航空煤油(e-SAF)技术路径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绿氢,再与CO_(2)结合合成SAF,解决了原料限制的问题。... 利用可持续航空煤油(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SAF)是航空领域脱碳的重要途经,生物质技术路径受限于原料难以实现规模化。电制可持续航空煤油(e-SAF)技术路径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绿氢,再与CO_(2)结合合成SAF,解决了原料限制的问题。但受限于绿氢成本较高,缺乏经济可行性,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当下e-SAF项目规划时并未考虑SAF合成侧的灵活性,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全部由制氢侧和储能承担,增加了制氢成本。为了研究SAF合成装置灵活性(包括调节周期和调节范围)对绿氢成本的影响,以可再生能源离网型制e-SAF系统为例,利用容量规划优化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e-SAF技术路径的技术经济性。根据SAF合成装置的灵活性特点,将e-SAF相关技术路径分为“一步合成法”和“两步合成法”,并对比分析了2类技术路径在灵活化工场景下的SAF成本。结果表明:SAF合成装置的灵活性对绿氢降低成本至关重要,当SAF合成装置的运行下限达到30%且调节周期达到7 d时,相比完全不可调节的SAF场景,系统在并未增加额外储能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了弃电率,减少了对可再生能源装机的投入,使系统的绿氢成本下降了约45%。“两步合成法”通过易存储的液态中间产物将复杂的SAF合成过程解耦,不仅满足了e-SAF系统对SAF合成装置的灵活性要求,而且降低了SAF合成装置实现灵活运行的附加成本,进一步将绿氢成本降低了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制可持续航空煤油 绿氢 灵活化工 技术经济可行性 两步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聚丙烯直接注射成型及工艺参数影响研究
8
作者 武明生 侯震 +2 位作者 郑硕鵾 金志明 张亚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7-272,共6页
采用纤维直接喂入注射成型(DFFIM)“一步法”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PP),研究了注射速度和塑化温度对DFFIM制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两步法”技术进行实验对比探究DFFIM技术的优势。结果表明:当注射速度从5 ... 采用纤维直接喂入注射成型(DFFIM)“一步法”工艺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GF/PP),研究了注射速度和塑化温度对DFFIM制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与“两步法”技术进行实验对比探究DFFIM技术的优势。结果表明:当注射速度从5 mm/s增加到45 mm/s时,GF/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注射速度为15 mm/s时拉伸、弯曲和无缺口冲击强度分别取得最大值95.0 MPa、133.9 MPa和61.7 kJ/m^(2);塑化温度从205℃增加到25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提高,当塑化温度继续增加到26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冲击强度增强趋势大幅降低,而弯曲强度由250℃时的133.9 MPa降低到132.9 MPa。与“两步法”成型技术相比,DFFIM制备的GF/PP复合材料有明显的纤维长度优势,但玻纤含量超过30%以后,其力学性能低于长玻纤增强聚丙烯(L-GFPP)粒料通过“两步法”制备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直接喂入注射成型 两步法 玻纤/聚丙烯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纤维长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模式与失能状况的关联研究:基于四川省抽样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小凤 裴星童 +2 位作者 杨春晖 赵洋 徐明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慢性病共病和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共病和失能联系紧密,但目前关于共病模式和失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四川省为例识别我国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病共病模式...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慢性病共病和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共病和失能联系紧密,但目前关于共病模式和失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四川省为例识别我国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病共病模式,并从个体层面探讨不同共病模式与失能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于2022年8—11月采用定额随机抽样方法在四川省抽取501例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样本,收集其慢性病患病状况、失能状况及一般人口学等信息。通过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K-Means相结合的二次聚类方法,识别老年人群的常见共病模式。基于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首个《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试行)》判定样本的失能等级,应用逻辑回归模型探究慢性病共病模式与失能等级之间的关系。结果501例样本中,共病患病率为62.3%(312/501),失能率为74.3%(372/501);最终确定6种共病模式:关节炎或风湿病-高血压模式;血脂异常-高血压模式;肾脏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癌症-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哮喘-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模式;情感精神-记忆相关疾病模式。二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病人群的失能风险是无共病人群的6.3倍(OR=6.3,95%CI=3.9~10.3,P<0.05)。多因素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种共病模式的失能风险均增加(P<0.05);其中情感精神-记忆相关疾病模式的共病人群失能风险最大,是无共病人群的10.7倍(OR=10.7,95%CI=1.7~63.6),其次是癌症-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OR=7.8,95%CI=2.4~24.8)。结论四川省老年人共病患病率较高,多种共病模式均与失能的发生显著相关,尤其是情感精神-记忆相关疾病模式和癌症-关节炎或风湿病模式。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应重点关注患有共病的老年群体,基于不同共病模式制定精准有效的长期护理政策和策略,预防延缓失能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人健康福祉,节约社会医疗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共病模式 失能状况 老年人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二次聚类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标注确定性增强为导向的正类-无标签学习算法
10
作者 何玉林 何芃 +2 位作者 黄哲学 解为成 PHILIPPE Fournier-Viger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01-2112,共12页
正类-无标签学习(PUL)是在负例样本未知时,利用已知的少量正类样本和大量无标签样本训练出性能可被实际应用接受的分类器。现有的PUL算法存在共性的缺陷,即对无标签样本标注的不确定性较大,这将导致分类器学习到的分类边界不准确,并且... 正类-无标签学习(PUL)是在负例样本未知时,利用已知的少量正类样本和大量无标签样本训练出性能可被实际应用接受的分类器。现有的PUL算法存在共性的缺陷,即对无标签样本标注的不确定性较大,这将导致分类器学习到的分类边界不准确,并且限制了所训练分类器在新数据上的泛化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以无标签样本标注确定性增强为导向的PUL(LCE-PUL)算法。首先,通过验证集的后验概率均值和正类样本集中心点的相似程度筛选出可靠的正类样本,并通过多轮迭代逐步精细化标注过程,以提升对无标签样本初步类别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无标签样本标注的确定性;其次,把这些可靠的正类样本与原始正类样本集合并,以形成新的正类样本集,之后从无标签样本集中将它剔除;然后,遍历新的无标签样本集,并利用每个样本与若干近邻点的相似程度再次筛选可靠正类样本,以更准确地推断无标签样本的潜在标签,从而减少误标注的可能性,并提升标注的确定性;最后,更新正类样本集,并把未被选中的无标签样本视为负类样本。在具有代表性的数据集上对LCE-PUL算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LCE-PUL算法的训练呈现收敛的特性,且当正类样本比例为40%、35%和30%时,LCE-PUL算法构建的分类器测试精度相较于基于特定成本函数的偏置支持向量机(BiasedSVM)算法、基于Dijkstra的PUL标签传播(LP-PUL)算法和基于标签传播的PUL(PU-LP)算法等5种代表性对比算法中最多提升了5.8、8.8和7.6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LCE-PUL是一种有效处理PUL问题的机器学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类-无标签学习 标注确定性增强 后验概率 贝叶斯分类器 两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视角下养老机构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金辉 黄海静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115,共9页
区域入住率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使用情况,从空间视角探究区域入住率特征及可达性影响机理是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不同出行方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利用Dagum基尼... 区域入住率反映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使用情况,从空间视角探究区域入住率特征及可达性影响机理是实现健康普及的重要途径。文章以重庆中心城区为例,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不同出行方式下养老机构的空间可达性,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探究入住率的公平性及其差异来源,并通过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量化分析空间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步行可达性对区域入住率影响最为显著,且呈现西北到东南逐级递减的空间异质性;(2)养老机构入住率存在明显不平衡性,区域间差异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是总体不平衡性的主要来源;(3)地铁、驾车和公交车的可达性呈现以渝中区为核心的空间聚集特征,而步行可达性则呈点状分散特征。研究结果有助于优先识别养老机构发展不平衡的区域,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空间可达性 入住率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多层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梁的非线性自由振动
12
作者 吕颖 张静 李联和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为了研究非线性弹性基础上功能梯度多层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GPLRC)梁在轴向力和温度场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自由振动问题。基于虚功原理,采用一阶剪切变形梁理论和冯卡门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 为了研究非线性弹性基础上功能梯度多层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GPLRC)梁在轴向力和温度场共同作用下的非线性自由振动问题。基于虚功原理,采用一阶剪切变形梁理论和冯卡门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建立了梁的非线性控制方程,并将3个方程简化为2个关于挠度和转角的非线性方程,利用二次摄动法进行离散,得到各阶摄动方程,逐阶求出渐进解,获得两端简支边界条件下频率的表达式。通过参数分析,探究了石墨烯片(graphene platelets,GPLs)的分布模式、几何形状、重量分数,以及弹性基础刚度参数、温度和轴向力对非线性自由振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GPL质量分数越高增强效果越明显,采用GPL表面积更大、单层GPL较少、靠近顶部和底部的位置添加更多的GPL、增大线性弹性基础刚度都可以使固有频率增大,从而使梁的非线性与线性频率之比减小。非线性弹性基础刚度增大、温度升高和轴向压力增大会使非线性与线性频率之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自由振动 二次摄动法 石墨烯片 功能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foWorks ICM的旧城区内涝避难场所可达性评估与选址研究
13
作者 肖曼 焦胜 +2 位作者 范世玉 牛彦合 卢洁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对旧城区造成了巨大损失,考虑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建设密集的特点,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安全转移受灾群众,提升旧城区应急管理能力。以长沙市旧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区,采用InfoWorks ICM雨洪模型,评估了内涝风... 极端降雨引发的内涝灾害对旧城区造成了巨大损失,考虑旧城区人口密度大、建设密集的特点,合理规划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安全转移受灾群众,提升旧城区应急管理能力。以长沙市旧城区典型区域为研究区,采用InfoWorks ICM雨洪模型,评估了内涝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受灾小区位置和转移人数,根据不同避难场所类型计算其容纳能力,考虑道路积水对通行性的影响,将高风险道路设置为禁止通行并重构道路拓扑结构;其次,采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估现状避难场所可达性,结合内涝风险筛选一批候选避难场所,建立以避难场所数量最少和避难距离最短为目标的P中值选址模型;最后根据可达性分析比较验证研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百年一遇极端降雨下,研究区内涝淹没风险整体较高;现状内涝避难场所数量少、空间均衡不足,其可达性呈现从中部向外逐渐降低的空间特征;研究确立了10处避难场所的位置,优化后的布局方案可达性达标的小区提升了17.83%,减少了24.03%的显性盲点小区。研究结果可为旧城区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场所可达性 内涝风险 InfoWorks ICM模型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P中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变温合成纳米堆积ZSM-5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14
作者 宋金锐 梁亚凝 +6 位作者 张燕挺 张红智 李宁 刘景怡 丁云龙 侯楠 李晓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9-497,共9页
纳米堆积ZSM-5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扩散与传质能力,在各类催化和吸附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采用两步变温法制备纳米堆积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N 2吸附-脱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 纳米堆积ZSM-5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扩散与传质能力,在各类催化和吸附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采用两步变温法制备纳米堆积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N 2吸附-脱附、氨气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采用偏三甲苯异构化反应表征纳米堆积ZSM-5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两步变温法比传统法更快合成分子筛(10 h);初级晶粒粒径为100~200 nm,晶粒堆积组成的团聚体尺寸更小,约为800 nm;两步变温法所合成的样品外比表面积最大可达53.92 m^(2)/g,与传统法相比酸性无明显变化。偏三甲苯异构化在MHSV=5.28 h-1、T=350℃、p=0.8 MPa的反应条件下,两步变温法合成样品(低温4 h,高温24 h)比传统法合成样品的性能显著提高,偏三甲苯转化率提高了14.1百分点,均三甲苯收率和选择性分别提高了8.5百分点和2.0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两步变温法 晶种溶液 纳米堆积 偏三甲苯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和磨粉工艺对大米粉及其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吴淼源 廖卢艳 +2 位作者 任贤龙 刘操 吴卫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分别采用常规半干法(CSD)和两步干燥-半干法(2-DSD)制备不同粒度的大米粉,对比研究粒度和磨粉工艺对大米粉及其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减小,CSD和2-DSD 2种方法制备的大米粉的粒径D50显著降低(P<0.05),破损淀粉含... 分别采用常规半干法(CSD)和两步干燥-半干法(2-DSD)制备不同粒度的大米粉,对比研究粒度和磨粉工艺对大米粉及其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减小,CSD和2-DSD 2种方法制备的大米粉的粒径D50显著降低(P<0.05),破损淀粉含量增加,冲调性能下降,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增加,糊化温度降低;其米粉糊的弹性模量(G′)、黏性模量(G″)提高。相较于CSD,2-DSD制备大米粉的粒径D50、破损淀粉含量接近,吸水性、水溶性、溶胀性、峰值黏度、最终黏度更高,而润湿性、结块率更低;其鲜湿米粉的硬度、咀嚼性下降。在粒度100~135μm范围内,2-DSD制备的大米粉在粉质特性和鲜湿米粉品质上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磨粉工艺 两步干燥-半干法 半干法 大米粉 鲜湿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正义的广州市体育设施空间分异及可达性测度分析
16
作者 赵少华 杨昫涵 +5 位作者 李元 褚鹏飞 李浩楠 姬庆 周琪 孙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4,共12页
体育设施是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摸清其现有底数与分布,补齐短板并合理规划未来布局,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市的重要途径。基于空间正义视角,利用多源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州市体育设施进行空间特征分析,从... 体育设施是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摸清其现有底数与分布,补齐短板并合理规划未来布局,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市的重要途径。基于空间正义视角,利用多源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州市体育设施进行空间特征分析,从网格尺度和街道尺度对其可达性与公平性进行评价,并为其合理布局与优化配置提出建议。研究表明:1)广州市体育设施聚类特征显著,整体呈现“中心片状聚集和外围点状扩散”特征,局部凸显“中心城区为主、多核心外围组团”格局;2)体育设施可达性水平整体较好,不同区划间存在差异,空间上表现为“中部地区高,外围地区低”,方位上呈现为“西高东低”。研究建议:提升新建体育设施的定位布局与人文关切、推动现有体育设施的提质增效与复合利用、发掘城市其他用地中的体育设施空间、关注基层体育设施和交通网络的重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体育设施 空间分异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多情景内涝灾害的医疗服务韧性测度——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17
作者 舒建峰 彭翀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8,共13页
随着极端降雨事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城市空间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医疗设施是保障居民日常就医服务、提供应急医疗响应的核心要素之一,提升医疗设施应对多灾害风险的动态响应能力至关重要。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多情... 随着极端降雨事件导致的洪涝灾害频发,城市空间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医疗设施是保障居民日常就医服务、提供应急医疗响应的核心要素之一,提升医疗设施应对多灾害风险的动态响应能力至关重要。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基于多情景内涝灾害模拟,并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开展多情景、多搜索半径下的医疗服务韧性测度。结果表明:①武汉市中心城区医疗服务资源整体丰富;10年、50年、100年一遇3种内涝灾害情景下,路段、医疗设施和人口活动单元出现不同比例的淹没风险;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单元呈现“圈层+飞地”特征。②搜索半径为9 min的紧急状态日常医疗需求下,武汉市中心城区医疗服务韧性水平整体较高,3种内涝灾害情景下均有超过50%的单元表现出医疗服务功能上升的特征;同时,灾害级联效应造成约4%~5%的单元的医疗服务功能显著下降。③随着搜索半径从9、18 min增加至36 min,3种内涝灾害情景下医疗服务韧性水平均出现了显著下降;相比紧急状态下日常医疗服务韧性受影响的范围小、局部受影响程度大的特点,平时状态下日常医疗服务韧性呈现出受影响的范围更广、受影响程度更小的特征。研究结果可为医疗服务资源多情景需求优化以及应对灾害风险的国土空间设施体系完善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灾害 情景模拟 医疗服务韧性 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出行方式的老龄人公园绿地公平性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
18
作者 高英杰 吴帛阳 +2 位作者 谢秋兰 张誉 范凌云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
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基础上加入多出行方式的考量,以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从供给、需求两方面综合测度公园绿地可达性,探究公园绿地分布在老龄群体及其不同经济群体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公平性。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可达性呈显著... 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基础上加入多出行方式的考量,以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从供给、需求两方面综合测度公园绿地可达性,探究公园绿地分布在老龄群体及其不同经济群体间的关系,并探讨其公平性。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可达性呈显著“核心-边缘”结构,由中心向外围递减,集聚特征明显,存在16.34%的“隐性盲区”。(2)根据绿地需求和资源供给分布情况,公园绿地空间可分为享有型、一般型和稀缺型3种类型,供需不平衡是造成其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3)整体上,公园绿地在老龄群体间存在较大分配差距,而不同经济群体间分配差距较小。(4)中心城区存在的低可达、不公平单元需通过更新单元规划布局、提升道路建设和优化公园绿地布局等差异化方式实现向高可达-公平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人 公园绿地 可达性 公平性 多出行方式两步移动搜索法 湛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随机模型的参数校准与定价研究
19
作者 凌倩瑜 刘宁 +1 位作者 曾渝翔 陈晓鹏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70,共6页
传统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因假定波动率为常数,导致定价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文章采用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粗糙Bergomi随机波动率模型,针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波动率曲面刻画,并采用2022年1月4日至2022年12月30日的沪深300ETF期权的日... 传统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因假定波动率为常数,导致定价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文章采用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粗糙Bergomi随机波动率模型,针对国内金融市场进行波动率曲面刻画,并采用2022年1月4日至2022年12月30日的沪深300ETF期权的日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神经网络两步法进行参数校准,结果表明,粗糙Bergomi模型的定价精度优于Heston模型和BS模型,神经网络两步法在参数优化效果上优于差分进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Bergomi模型 神经网络两步法 Heston模型 BS模型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QDs/PVDF-HFP荧光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
20
作者 章丽娜 徐顺建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1,共7页
通过两步法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黄色荧光的高压电性能柔性压力传感器,以解决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在压电聚合物中因聚集诱导猝灭而导致的压电性能下降问题。该传感器采用高孔隙率海绵状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薄膜作为基体,将... 通过两步法策略开发了一种具有黄色荧光的高压电性能柔性压力传感器,以解决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在压电聚合物中因聚集诱导猝灭而导致的压电性能下降问题。该传感器采用高孔隙率海绵状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薄膜作为基体,将N-CQDs所具有的亮黄色荧光成功引入到N-CQDs/PVDF-HFP压电复合薄膜。N-CQDs丰富的表面官能团通过提供更多活性位点,使得N-CQDs表面的官能团与PVDF-HFP中的氟原子形成化学键,更多的卷曲构象(TGTG′)的α相转向为锯齿状构象(TTTT)的β相,提升了PVDF-HFP的β相含量。多孔结构的N-CQDs/PVDF-HFP压电薄膜所构建的柔性压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可达102.21 mV/N,比纯PVDF-HFP薄膜提高了43.74%。其复合薄膜的压电输出电压与外部压力之间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决定系数达0.996。基于N-CQDs/PVDF-HFP的柔性压电传感器具备紫外激发荧光、力-电响应、自供电等优势,有望在能源转换和智能系统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量子点 两步法 压电 压力传感器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