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瞬时平衡相态对凝析气近井高速流动区动态饱和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钰 孙雷 +2 位作者 赵明 孙良田 黄全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前在研究凝析气的渗流和相态问题时 ,当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下后 ,采用的都是等温瞬时平衡的概念 ,而在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 ,当近井带压力降至体系露点以下 ,由于气相的高速流动 ,气液相并不充分接触 ,液相析出后运动滞后而逐渐... 目前在研究凝析气的渗流和相态问题时 ,当地层压力降低到露点压力以下后 ,采用的都是等温瞬时平衡的概念 ,而在凝析气井生产过程中 ,当近井带压力降至体系露点以下 ,由于气相的高速流动 ,气液相并不充分接触 ,液相析出后运动滞后而逐渐沉积 ,部分液相组分会因高速气流夹带而呈气相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变成液相析出 ,也就是说液相析出量的多少要受到平衡时间的影响。文章从体系的强度性质出发 ,引入平衡时间因素建立非瞬时平衡相态描述方法 ,利用LHSS方程研究了凝析气井近井地带高速流动区在非瞬时相平衡条件下凝析液的析出和温降。结果表明 ,由于非瞬时平衡作用导致高速流动区液相析出量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瞬时平衡相态 凝析气 近井高速流动区 动态饱和度 凝析油气藏 流体流动 相平衡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悬浮液圆管内二相流动数学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付平乐 陈克复 刘焕彬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B12期57-62,共6页
纸浆纤维悬浮液是一种由固态纤维和液态水组成的固液两相悬浮体,其中固液两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悬浮液的运动状态有重要影响。该文从两相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对纸浆悬浮液中固、液两相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球形纤维粒子的模型,... 纸浆纤维悬浮液是一种由固态纤维和液态水组成的固液两相悬浮体,其中固液两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悬浮液的运动状态有重要影响。该文从两相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对纸浆悬浮液中固、液两相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球形纤维粒子的模型,并初步建立了圆管内纸浆纤维悬浮液流动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纤维 纸浆悬浮液 纤维悬浮液 组成 固态 相互作用力 流动状态 悬浮体 二相流 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旋转床中水脱氧过程的模型化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许明 张建文 +2 位作者 陈建峰 赵瑾 沈志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9-314,共6页
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高效的强化传质和混合的新型设备。今提出了超重力旋转床中的水脱氧过程的传质模型,分别采用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对超重力旋转床中的气相和液滴的运动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液滴的传质系数,计算结... 超重力旋转床是一种高效的强化传质和混合的新型设备。今提出了超重力旋转床中的水脱氧过程的传质模型,分别采用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对超重力旋转床中的气相和液滴的运动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液滴的传质系数,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平均误差为7.9%。当超重力旋转床中液体存在的主体形式更接近于液滴时,模型计算结果误差减小。进一步讨论分析了液体和气体流量、转速以及填料内径的变化对于超重力旋转床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分析表明旋转填料对液体剧烈地剪切破碎分散作用是强化传质过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旋转床 水脱氧 数值模拟 两相流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两相流阶段的热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郭永存 王仲勋 胡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74,共2页
我国煤层气资源相当丰富,如何有效地开发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煤岩的特殊性,煤层气在煤层中赋存的状态和流动机理与常规砂岩储层中不同,其开采过程是一个流体渗流、多孔介质弹塑性变形与温度场耦合作用极强的过程。考虑煤层气渗... 我国煤层气资源相当丰富,如何有效地开发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煤岩的特殊性,煤层气在煤层中赋存的状态和流动机理与常规砂岩储层中不同,其开采过程是一个流体渗流、多孔介质弹塑性变形与温度场耦合作用极强的过程。考虑煤层气渗流场、温度场、变形场耦合关系,根据多相流体达西渗流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多孔介质弹塑性理论、有效应力原理、传热学理论建立了煤层气的气、水两相流阶段渗流方程、变形方程及温度场方程,给出了数值求解渗流方程的定解条件,从而得到煤层气在气、水两相流阶段热流固渗流数学模型,为改进和完善煤层气开采方法、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流体 固体 耦合 两相流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中颗粒运动方程的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赵万勇 李易松 +1 位作者 王振 张亮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49,共3页
实验发现旋流泵叶轮在无叶腔的位置对泵特性影响较大,为了确定旋流泵中叶轮的最佳安放位置,分析颗粒在泵中的运动轨迹是必要的.将两相流运动受力分析的知识运用到常见的颗粒在旋流泵受力分析中,并将旋流泵中具体颗粒的大小、密度等数据... 实验发现旋流泵叶轮在无叶腔的位置对泵特性影响较大,为了确定旋流泵中叶轮的最佳安放位置,分析颗粒在泵中的运动轨迹是必要的.将两相流运动受力分析的知识运用到常见的颗粒在旋流泵受力分析中,并将旋流泵中具体颗粒的大小、密度等数据代入到各个受力的表达式中进行量级比较,在忽略小量的前提下推导出颗粒的运动方程.提出对颗粒通过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将其时间差分转换为空间差分和流体采用耦合求解的数值方法,从而为最终数值求解大颗粒在旋流泵中的运动轨迹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固液两相流 流体动力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气液混输管道清管操作实验与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玉星 冯叔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1-274,共4页
A pigging model incorporating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was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the dynamics of the pigging operation in two-phase flow pipelines. The model incorporates a transient two-fluid model.The mixed Eulere... A pigging model incorporating three different regions was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the dynamics of the pigging operation in two-phase flow pipelines. The model incorporates a transient two-fluid model.The mixed Eulerean-Lagrangian approach was used to couple the transient model and the pigging model which can predict the pigging time, velocity and the change of pigging parameters.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acquire two-phase transient flow and pigging data on a 380m long,81mm diameter horizontal pipeline. A computer-base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as used to obtain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flow behavior during experimental runs. The data include pigging time, inlet pressure, accumulated liquid in pipeline, pressure and pigging velocity distribution.The predicted results compared fairy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输管路 清管 数学模型 混输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馏塔板相界面积的粒数衡算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宋海华 胡晖 王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59-964,共6页
通过对气液湍流系统中气泡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推导出气泡破碎速率与聚并速率的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描述气泡分散特性的粒数衡算模型 .求解粒数衡算方程可以计算精馏塔板上气泡的粒度分布以及气液相界面积 ,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 通过对气液湍流系统中气泡的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推导出气泡破碎速率与聚并速率的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描述气泡分散特性的粒数衡算模型 .求解粒数衡算方程可以计算精馏塔板上气泡的粒度分布以及气液相界面积 ,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测量的数据相当一致 ,证明可以利用粒数衡算模型较准确地预测气液湍流系统的分散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界面积 粒数衡算模型 破碎速率 聚并速率 精馏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板上流型变化对板效率影响的计算传质学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春江 袁希钢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4,共6页
利用能够描述塔板上气液两相错流过程的流体力学模型 ,建立了同时模拟气液两相流动与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气液两相传质方程和流体力学模型方程的联立求解 ,计算得到了塔板上液相速度分布和气液两相浓度分布的数值解 ,考察了气相... 利用能够描述塔板上气液两相错流过程的流体力学模型 ,建立了同时模拟气液两相流动与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 ;通过对气液两相传质方程和流体力学模型方程的联立求解 ,计算得到了塔板上液相速度分布和气液两相浓度分布的数值解 ,考察了气相完全混合和气相部分混合两种条件下塔板上的气液两相浓度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型变化 计算传质学 精馏 塔板效率 气液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传质过程 数值计算 塔板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狭缝通道内气液两相环状流流动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兴华 王启杰 +1 位作者 陆震 徐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9-215,共7页
建立了环形狭缝通道内气液两相环状流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计及环状流气芯流动的可压缩性、气液两相间的相滑移、气相对液滴的夹带作用等因素 .考察了两相流质量流量和干度对压降、液滴速度相对变化和狭缝喉部气芯通流面积的影响 .用建立... 建立了环形狭缝通道内气液两相环状流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计及环状流气芯流动的可压缩性、气液两相间的相滑移、气相对液滴的夹带作用等因素 .考察了两相流质量流量和干度对压降、液滴速度相对变化和狭缝喉部气芯通流面积的影响 .用建立的理论模型对空气 -水两相环状流通过环形狭缝的两相压降进行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压降 气液两相环状流 流动特性 环形狭缝通道 热换器 泄漏流动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凝析气井试井解释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启国 张烈辉 +1 位作者 冯宇 杨旭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5-97,共3页
在凝析气的渗流过程中,当井底压力低于体系的露点压力时,凝析油、气共存而凝析油不流动区域的流度和储存系数随径向距离的变化可以用幂律形式来描述。文章基于气体单相渗流理论,建立和求解了过渡区流度和储存系数呈幂律变化的三区径向... 在凝析气的渗流过程中,当井底压力低于体系的露点压力时,凝析油、气共存而凝析油不流动区域的流度和储存系数随径向距离的变化可以用幂律形式来描述。文章基于气体单相渗流理论,建立和求解了过渡区流度和储存系数呈幂律变化的三区径向复合油藏试井解释新模型,利用Stehfest反演算法计算了井底压力响应典型曲线,分析了流度和储存系数变化指数对井底压力动态的影响。通过理论图版拟合和试井曲线的模拟检验,可以获得流度和储存系数变化指数,确定过渡区的流度和储存系数随径向距离的变化关系。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的反映凝析油在近井地带的析出和累积规律,可推广到注气井和热采井的试井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井 试井解释 井底压力 动态分析 数学模型 典型曲线 解释模型 凝析气 气井试井 储存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行床反应器内催化裂化过程的CFD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雨 魏飞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78-1086,共9页
耦合湍流气粒多相流模型和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 ,建立了描述下行床内多相流动和催化裂化过程的反应器数学模型 ,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单元模拟软件CFX4 3对下行床内的催化裂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 .模型能预测出在工业应用中反... 耦合湍流气粒多相流模型和催化裂化集总动力学模型 ,建立了描述下行床内多相流动和催化裂化过程的反应器数学模型 ,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单元模拟软件CFX4 3对下行床内的催化裂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 .模型能预测出在工业应用中反应器内最受关注的诸多参数 ,如固含率、相间滑移速度、压降、气固相的加速区以及各组分浓度的分布情况 .预测结果表明 ,气相反应的进行将导致反应器内的气粒流动行为发生较大变化 ,充分考虑反应与流动行为的耦合十分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床 催化裂化 集总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水中葡萄糖气化制氢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闫秋会 郭烈锦 +2 位作者 张西民 吕友军 梁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916-1920,共5页
The conversion of biomass into hydrogen-rich gas provides a competitive means for producing clean energy and chemical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ibbs free energy minimization, a new method wa... The conversion of biomass into hydrogen-rich gas provides a competitive means for producing clean energy and chemicals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ibbs free energy minimization, a new method was presented with better effectiveness and simplicity to be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composition of hydrogen production by biomass gasification in supercritical water(SCW).Applying this method to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glucose gasification in SCW,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duct gas consisted primarily of hydrogen and carbon dioxide as well as a small amount of methane and carbon monoxide.The gas yield was strongly affected by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feedstock concentration and less affected by reaction pressure in the following range:temperature 623—1073 K,pressure 22.5—35 MPa,and concentration 0.1—0.8 mol·L -1 .The hydrogen production in product g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 制氢 化学平衡 葡萄糖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液-液三相垂直管内充分发展流传热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鹏 王一平 +2 位作者 郭翠梨 王琨 张金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研究了垂直管内连续相水和分散相戊烷泡滴之间的流动和传热性能 .在全面考虑了汽体的膨胀、水蒸气的蒸发、界面张力的作用、汽液两相的相互作用和滑移、泡滴的破碎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汽液液三相流 直接接触传热 流体力学 体积传热系数 垂直管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合物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4
14
作者 银建中 刘润杰 +1 位作者 魏炜 徐琴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为了预测有机化合物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数据,以Peng-Robinson状态方程为模型,开发了一个用于计算含超临界流体相的气-液相平衡计算程序.对于已经发表的丙烷+辛烷、氢气+正己烷、SC-CO2+柠檬精油、SC-CO2+α-蒎烯、SC-CO2+葑酮等5个... 为了预测有机化合物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数据,以Peng-Robinson状态方程为模型,开发了一个用于计算含超临界流体相的气-液相平衡计算程序.对于已经发表的丙烷+辛烷、氢气+正己烷、SC-CO2+柠檬精油、SC-CO2+α-蒎烯、SC-CO2+葑酮等5个二元体系共计168个实验数据,用上述程序进行了检验计算,温度范围为310~377 K,压力范围为2~12 MPa.计算结果表明,选用适当的混合规则,只考虑一个二元相互作用参数就可以获得满意的计算精度:对于丙烷+辛烷系统,液相组成的计算误差最大为3.83%,气相组成最大误差0.29%;CO2+柠檬精油系统,平均相对误差值为2.71%;CO2+α-蒎烯系统,平均相对误差值为1.18%;CO2+葑酮系统,平均相对误差值为1.69%.该程序可以为超临界流体过程开发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相平衡 计算 状态方程 程序 误差 溶解度 有机化合物 模拟计算 Peng-Robinson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压力多进制相移键控信号的数值建模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跃 李翠 +2 位作者 朱军 苏义脑 李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83,共7页
通过理论建模和数值分析研究3种钻井液压力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调制方式应用于钻井液压力信号传输的可行性。利用二进制数据中相邻两位码元的组合形成携带四进制信息的数字基带控制信号,建立脉宽及脉位钻井液压力多进制相移键控调制以... 通过理论建模和数值分析研究3种钻井液压力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调制方式应用于钻井液压力信号传输的可行性。利用二进制数据中相邻两位码元的组合形成携带四进制信息的数字基带控制信号,建立脉宽及脉位钻井液压力多进制相移键控调制以及正交相移键控(QPSK)多进制调制的旋转阀控制逻辑规则。通过构建钻井液压力多进制相移键控信号数学模型,研究3种MPSK信号的频域特性和传输特性。数值分析表明:由于脉位MPSK和QPSK调制方式带宽内信号能量比较大,适于数据传输;在井筒参数和载频相同条件下,钻井液信道对QPSK信号传输的影响要大于脉位MPSK调制,但从旋转阀转速控制角度分析,QPSK相对于脉位MPSK调制更容易实现,只是信号的检测和数据恢复技术相对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钻井液压力 多进制相移键控 数学模型 特性分析 数值计算 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馏塔板上气液相界面积的测量与预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海华 王秀丽 李红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12-1117,共6页
利用现代的电子光学测试仪器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较准确地测量了精馏塔板上鼓泡液体中气泡的粒径分布和相界面积 .同时 ,还从理论上分析了湍流液体中气泡变形与破碎的机理 ,提出了预测气液相界面积的多相湍流动力学模型 .模拟计算结果... 利用现代的电子光学测试仪器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较准确地测量了精馏塔板上鼓泡液体中气泡的粒径分布和相界面积 .同时 ,还从理论上分析了湍流液体中气泡变形与破碎的机理 ,提出了预测气液相界面积的多相湍流动力学模型 .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的比较证明 ,此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 ,而且形式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直径分布 相界面积 多相湍流动力学 计算机图像处理 精馏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变形下固流多相介质耦合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失稳条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继辉 麻玉鹏 李凤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21,共4页
 本研究以多相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为基础,把多相连续介质抽象为叠合连续体,考虑了固相骨架的有限变形、液相及气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固—液—气三相介质相互耦合变形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提出了固相骨架有限变形下三相耦合介质...  本研究以多相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为基础,把多相连续介质抽象为叠合连续体,考虑了固相骨架的有限变形、液相及气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固—液—气三相介质相互耦合变形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数学模型,提出了固相骨架有限变形下三相耦合介质的失稳条件.有限变形下失稳的临界条件对应着固相骨架的总刚矩阵奇异,为多相介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变形 多相介质 耦合失稳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高压滴流床中压降和持液量计算的统一关系式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乃汇 刘辉 +2 位作者 李成岳 陈标华 徐春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3-548,共6页
基于对滴流床中气液两相流动特征尺度的分析 ,提出以修正的相摩擦系数对相Reynolds数进行关联 ,获取低、高压滴流床中压降和持液量计算的统一关联式的方法 .对于滴流床中单相不饱和流 (液体流动 ,气体静止 )情形 ,以及低压和高压滴流床... 基于对滴流床中气液两相流动特征尺度的分析 ,提出以修正的相摩擦系数对相Reynolds数进行关联 ,获取低、高压滴流床中压降和持液量计算的统一关联式的方法 .对于滴流床中单相不饱和流 (液体流动 ,气体静止 )情形 ,以及低压和高压滴流床中两相流、高气液作用情形 ,收集了文献报道的不同大小颗粒、不同物系的大量实验数据 ,以相摩擦系数对相Reynolds数进行关联 ,得到新的压降和持液量计算式 ,其物理意义明确 ,计算精度得以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流床 压降 持液量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式进料喷嘴实验与流场结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启龙 李进贤 +2 位作者 郑亚 朱国强 赵思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8-394,共7页
针对旋流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实验中测量了不同工况下的雾化粒径和喷嘴的雾化角,同时验证了各段的压降分配方案。通过VOF( volume of fluid)方法对喷嘴气液两相流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描述了喷嘴中... 针对旋流式催化裂化进料喷嘴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实验中测量了不同工况下的雾化粒径和喷嘴的雾化角,同时验证了各段的压降分配方案。通过VOF( volume of fluid)方法对喷嘴气液两相流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描述了喷嘴中两相流的填充过程,得到了喷嘴的压力、速度分布和雾化角,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对上述结果分析后表明,该型旋流式喷嘴雾化粒径在5360μm,雾化角随气液比或流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采用内外嵌套式旋流器可使射流厚度较为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喷嘴 流场 两相流 雾化粒径 VO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煤粉燃烧NO生成的AUSM湍流反应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宇 周力行 张健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针对煤粉燃烧NO生成提出一种湍流反应统一二阶矩代数(AUSM)模型.用纯双流体模型,包括k ε kp两相湍流模型、EBU Arrhenius燃烧模型、六热流辐射模型、NO生成湍流反应的AUSM模型和原有二阶矩代数模型,对旋流煤粉燃烧器内相流动、煤粉燃烧... 针对煤粉燃烧NO生成提出一种湍流反应统一二阶矩代数(AUSM)模型.用纯双流体模型,包括k ε kp两相湍流模型、EBU Arrhenius燃烧模型、六热流辐射模型、NO生成湍流反应的AUSM模型和原有二阶矩代数模型,对旋流煤粉燃烧器内相流动、煤粉燃烧和NO生成进行了数值模拟.两相流动的模拟结果和PDPA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热态模拟结果和文献中的实验结果的对照指出,AUSM模型的模拟结果比ASM模型的模拟结果更合理.ASM模型由于采用温度指数函数的级数展开近似,舍去了并非小量级的高阶项,低估了NO生成率.这和文献中用ASM模型模拟甲烷 空气燃烧低估了NO生成率的趋势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NO生成 二阶矩代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