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型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免疫生物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彭宣宪 王三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0-629,共10页
在国内外首创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TCIC)的新概念 ,提出了一种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新分类方法 ,并在科研中实际应用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甲类 )三等奖 .在对抗原 / Ig和抗原 /补体 - TCIC的研究中 ,发现了抗原 / Ig A- TCIC是有... 在国内外首创双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TCIC)的新概念 ,提出了一种检测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新分类方法 ,并在科研中实际应用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甲类 )三等奖 .在对抗原 / Ig和抗原 /补体 - TCIC的研究中 ,发现了抗原 / Ig A- TCIC是有关疾病慢性化及其程度的重要指标 ,论证了抗原 /补体 - TCIC的免疫病理作用 ,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对 Ig/补体 - TCIC的研究中 ,阐明了免疫复合物病理生理意义的 Ig类型决定性和临床病型相关性等免疫生物学规律 ,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传染性疾病 免疫生物学 循环免疫复合物 分子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患者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研究
2
作者 杨天赐 王三英 +2 位作者 王怀蓉 朱海 陈明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95-999,共5页
采用捕捉法 EL ISA,检测 10 8例甲亢患者的抗体 /补体类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Ig- C3- TCIC)和抗体 /抗体类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Ig/Ig- TCIC) .结果发现 ,甲亢患者除了 C3/Ig A- TCIC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C3/Ig M- TCIC与健康人无显著... 采用捕捉法 EL ISA,检测 10 8例甲亢患者的抗体 /补体类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Ig- C3- TCIC)和抗体 /抗体类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Ig/Ig- TCIC) .结果发现 ,甲亢患者除了 C3/Ig A- TCIC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 ,C3/Ig M- TCIC与健康人无显著性差异外 ,Ig M/C3- TCIC、Ig G/C3- TCIC、Ig A/C3-TCIC和 C3/Ig G- TCIC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人 ;各类 Ig/Ig- TCIC含量 ,除 Ig A/Ig M- TCIC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外 ,其余均显著高于健康人 .结果表明 ,甲亢患者排除“异己”抗原的能力低下 ,而免疫调节水平紊乱 ,从而出现过高的免疫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免疫 免疫应答 甲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血清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分析
3
作者 费一坚 罗成仁 +4 位作者 冯伟华 黄永志 王兰兰 李立新 张瑞薇 《眼科研究》 CSCD 199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对32名原发性RP 患者血清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补体C_3和C_4显著降低(P<0.05),12.5%的患者CIC 阳性,但CH_(50)无显著性变化(P>0.05)。提出RP 患者存在以免疫复合物型反应为特征的病理性免... 对32名原发性RP 患者血清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补体C_3和C_4显著降低(P<0.05),12.5%的患者CIC 阳性,但CH_(50)无显著性变化(P>0.05)。提出RP 患者存在以免疫复合物型反应为特征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它对于RP 的发生或发展可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免疫复合物 视网膜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感染者的IgA类免疫反应的评价
4
作者 彭宣宪 MarkAWainberg +1 位作者 陶玉珍 BlumaGBrenner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的深入评价HIV感染者的IgA类免疫反应。方法将IgA类免疫反应产物分解为游离IgA、复合IgA和IgA/C3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gA/C3—TCIC)三种组分,分别采用单向扩散法和ELISA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对68例无症状HIV感染者、120例AIDS患者... 目的深入评价HIV感染者的IgA类免疫反应。方法将IgA类免疫反应产物分解为游离IgA、复合IgA和IgA/C3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gA/C3—TCIC)三种组分,分别采用单向扩散法和ELISA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对68例无症状HIV感染者、120例AIDS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的研究表明,HIV感染者的游离和复合IgA显著升高,IgA/C3—TCIC则明显下降,三者变化均与病情有一定关系,且其水平均在p24阳性组显著高于p24阴性组。游离IgA与CD4和CD4/CD8比率呈负相关,而与复合IgA和IgA/C3—TCIC呈正相关,但复合IgA和IgA/C3—TCIC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不同IgA类组分的免疫学意义有差异,其中复合IgA和IgA/C3—TCIC是判断HIV感染早期及其进展的良好指标,而游离IgA不失为反映HIV感染后期的一个特征性指标。患者血清IgA显著升高可能与抑制性T细胞的数量下降和功能障碍有关。并提出可考虑通过干扰复合IgA的形成和促进复合IgA的清除等途径来作为治疗疾病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IGA 双特异性 免疫复合物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