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alyses of composite shear walls with double steel plates and filled concrete with binding bars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德源 刘凌飞 朱立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083-2091,共9页
A method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composite shear walls with double steel plates and filled concrete with binding bars(SCB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SCBs were establish... A method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composite shear walls with double steel plates and filled concrete with binding bars(SCBs).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SCBs were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tool, Abaqus. Tie constraints were used to connect the binding bars and the steel plates. Surface-to-surface contact provided by the Abaqus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teel plate and the core concrete. The established models could predict the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SCBs with a reasonable degree of accuracy. A calcul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by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to predict the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of SCBs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e concrete confined by steel plates and binding bars is under multi-axial compression; therefore, its shear strength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Guo-Wang concrete failure criterion.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teel plates of SCBs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von Mises yielding criterion without considering buckling. Results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ing and finite elemen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shear wall double steel plate binding bar lateral load-carrying capacity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static response of piezoelectric plates considering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2
作者 B.Behjat M.R.Khoshrav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182-1188,共7页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plate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nsidering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Th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and electri...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plates has been carried out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nsidering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Th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and electric potential is assumed to be quadratic across the plate thickness,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obtained using potential energy and Hamilton's principle that includes elastic and piezoelectric effects.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derived based on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piezoelectric material accounting for coupling between elasticity and electric effect using higher order plate elements,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piezoelectric plate under different mechanical boundary conditions,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 plate are given in dimensionless graphical forms.Effect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on linear and nonlinear response of the plate are also studied.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present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vailable solution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plat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atic analysis of plate geometrical nonline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钢梁全螺栓连接节点初始刚度及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宜丰 蔡宏昊 刘晓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0,共15页
针对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提出了2种全螺栓刚性连接节点,共设计了6个基于高强螺栓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端板式连接节点和1个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侧板式连接节点。对7个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采用ABA... 针对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提出了2种全螺栓刚性连接节点,共设计了6个基于高强螺栓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端板式连接节点和1个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侧板式连接节点。对7个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后,通过参数化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参数对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H型钢梁全螺栓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全螺栓连接节点均能实现刚性连接;端板式节点的刚度主要取决于钢梁端板厚度和墙体端板厚度,侧板式节点主要通过螺栓的滑移来耗散能量,表现出低屈服承载力、高延性的特点;侧板式节点中螺栓直径、摩擦因数对节点滑移荷载有较大影响,对抗弯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给出的节点设计建议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刚性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参数化分析 端板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套筒溢浆连接抗剪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徐军林 胡新宇 +3 位作者 江佳斐 周燕 胡正波 薛伟辰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6,共8页
钢板套筒溢浆连接方式是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应用前景广阔,其主要特点是将预制构件中钢筋的连接转化为钢板与套筒的连接,从而降低钢筋定位难度、简化连接构造,提高施工效率。为研究钢板套筒溢浆连接的抗剪性能,开展钢板套筒溢浆连... 钢板套筒溢浆连接方式是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应用前景广阔,其主要特点是将预制构件中钢筋的连接转化为钢板与套筒的连接,从而降低钢筋定位难度、简化连接构造,提高施工效率。为研究钢板套筒溢浆连接的抗剪性能,开展钢板套筒溢浆连接抗剪试验,试验分析的主要参数包括套筒约束形式和剪力键间距。试验结果表明:1)试件破坏以剪力键前灌浆料压溃为特征;2)套筒围合试件的抗剪承载力较套筒不围合试件提高了165.5%;3)当剪力键间距从60 mm增至100 mm和150 mm时,试件抗剪承载力降低了11.1%和35.3%。另外,基于ABAQUS软件,建立考虑界面关系的钢板套筒溢浆连接有限元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抗剪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剪力键高度(6/8/10 mm)、剪力键间距(60/75/100 mm)、灌浆料强度等级(C60/C85/C100)和灌浆料厚度(25/30/35 mm)等参数对钢板套筒溢浆连接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剪力键高度和灌浆料强度与抗剪承载力呈正相关,剪力键间距与抗剪承载力呈负相关,灌浆料厚度对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套筒溢浆连接 剪力键 抗剪试验 有限元分析 抗剪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冲击下Q420/ZG300焊接接头表层残余应力场数值分析
5
作者 杨波 甘进 +4 位作者 刘华兵 张晋晗 贾青青 姜传海 全顺红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92,共11页
目的模拟超声冲击作用下Q420/ZG300厚板异种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场数值及分布规律,以评估其表层残余应力场改善情况。方法首先,建立厚板异种钢温度-位移顺序耦合模型,针对厚板焊接模拟难收敛和计算时间长等难题,对焊道进行简化合并和采... 目的模拟超声冲击作用下Q420/ZG300厚板异种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场数值及分布规律,以评估其表层残余应力场改善情况。方法首先,建立厚板异种钢温度-位移顺序耦合模型,针对厚板焊接模拟难收敛和计算时间长等难题,对焊道进行简化合并和采用瞬间热源模型,模拟得到焊接残余应力场。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焊接-超声冲击耦合模型,分析不同超声冲击工艺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结果焊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存在较高的残余拉应力,其峰值可达467MPa。经超声冲击处理后,过渡区表层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残余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最大压应力出现在表层或次表层,随着深度增加,压应力不断减小,直至出现拉应力。在振幅为15μm和冲击针直径为4mm时,最大残余压应力为333MPa,压应力影响深度可达0.96mm。当振幅和冲击针直径增大时,影响深度也随之增加。当冲击针间距增大时,影响深度先减小后增大,但增大效果不明显。试验测量结果与模拟值具有良好的对应趋势,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论超声冲击能在厚板异种钢接头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振幅和冲击针直径增大可提高压应力影响深度,而冲击针间距需适当控制以保证压应力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 异种钢 厚板焊接接头 残余应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柱节点弯剪型可更换耗能件抗震性能数值分析
6
作者 梁刚 陈江 +1 位作者 李淑敏 卢俊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带可更换耗能件的梁柱节点具有震后修复方便、经济等优势,针对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耗能能力稳定和拉压力学性能一致的弯剪型可更换耗能件,建立了该类耗能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应力分布状... 带可更换耗能件的梁柱节点具有震后修复方便、经济等优势,针对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耗能能力稳定和拉压力学性能一致的弯剪型可更换耗能件,建立了该类耗能件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以及应力分布状态,考虑可更换耗能件肢柱高宽比、宽厚比以及耗能区整体长细比等参数影响,系统探讨了其对耗能件骨架曲线、刚度以及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耗能件肢柱高宽比大于4.0时,肢柱易产生屈曲行为,建议肢柱高宽比阈值为1.3~4.0;随着耗能肢柱宽厚比的增加,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承载力均呈现降低趋势,建议肢柱宽厚比不宜大于2.5;当耗能区长细比较大时,其面外稳定性降低,耗能能力减弱,建议削弱区长细比不超过48;当肢柱高宽比小于1.0、大于2.5时,弯剪型耗能件屈服强度理论预测值与有限元计算值误差较大,后者分别比前者高约35%和32%,需对理论强度预测模型进一步研究,以提高其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可为该类弯剪型耗能件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缝钢板阻尼器 有限元分析 滞回行为 高宽比 宽厚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型钢混凝土边框柱钢板剪力墙连接及其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王连广 沈泽军 +1 位作者 高海洋 佟永晨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2,共8页
为了满足预制型钢混凝土边框柱钢板剪力墙(SPSW)连接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要求,设计了法兰板-螺栓连接的新型预制型钢混凝土柱-钢板混凝土节点,分别建立预制和现浇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二者在同一荷载条件下的承载性能,并分析改变混凝... 为了满足预制型钢混凝土边框柱钢板剪力墙(SPSW)连接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要求,设计了法兰板-螺栓连接的新型预制型钢混凝土柱-钢板混凝土节点,分别建立预制和现浇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二者在同一荷载条件下的承载性能,并分析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内置钢板强度等级与厚度、法兰板厚度、轴压比和螺栓数量等参数对连接节点承载能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制节点和现浇节点的受力性能相似,增加混凝土强度等级、螺栓数量和法兰板厚度均能够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改变内置钢板强度等级与厚度对于节点力学性能影响并不大.设计时建议采用34个螺栓,20 mm厚的内置钢板,15 mm厚的法兰板,轴压比控制在0.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 预制型钢混凝土 法兰板-螺栓连接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钢板连接预制混凝土轴压性能及承载力计算公式
8
作者 杨延婷 葛琪 +6 位作者 左文豪 李国 熊峰 吕洋 孟永杰 刘鹏 宋瑛涵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预制混凝土墙板结合夹心保温技术可大幅提升墙体的保温隔热性,提高建造速度和节能效率。本文设计了螺栓钢板拼接预制混凝土夹心墙板试件,开展试件的轴向压力荷载试验,研究其轴压性能,提出了考虑螺栓钢板拼接影响下的墙板轴心受压极限承... 预制混凝土墙板结合夹心保温技术可大幅提升墙体的保温隔热性,提高建造速度和节能效率。本文设计了螺栓钢板拼接预制混凝土夹心墙板试件,开展试件的轴向压力荷载试验,研究其轴压性能,提出了考虑螺栓钢板拼接影响下的墙板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夹心墙板破坏模式主要为螺栓钢板节点上方以及墙趾两端混凝土的压溃,混凝土面板与夹心保温层在墙体底部轻微分层,墙体侧面出现较大竖向裂缝。将试件的试验轴向荷载承载力与本文提出的公式及现有的公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国内现有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差值百分比为5%,国外现有计算公式与试验值的差值百分比为45.7%~77.2%,然而本文提出的公式与试验值差值百分比仅为0.4%。国外现有的公式非常保守,本文提出的公式能够准确预测此种螺栓连接墙板的轴向承载力。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考虑了长细比、墙体厚度、连接件布置、混凝土边肋等参数,进一步建立有限元模型验证本文提出的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误差在–8.05%~2.65%之内,国内现有公式和国外现有公式与计算值误差分别在–2.25%~8.58%和41.61%~78.41%范围内,本文公式预测结果较为准确。最后,分析了各个参数对螺栓钢板拼接预制混凝土夹心墙板轴向承载能力的影响,发现墙板的配筋率对极限承载力无明显影响;合理布置GFRP连接件、设置竖向混凝土肋、减小墙板长细比和增加混凝土板厚度可以提高墙体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夹心墙体 螺栓钢板连接 轴压性能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开孔钢板-FRP筋连接件界面剪切性能研究
9
作者 武豪 郭攀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1,共5页
基于FRP筋-钢-混凝土复合开孔板,采用有限元法,对开孔板剪力连接件界面剪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孔孔数增加,开孔板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呈增加趋势,但其提高幅度逐渐减小,关于2孔、3孔、4孔的剪力件抗变形极限荷载的准确数值... 基于FRP筋-钢-混凝土复合开孔板,采用有限元法,对开孔板剪力连接件界面剪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孔孔数增加,开孔板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呈增加趋势,但其提高幅度逐渐减小,关于2孔、3孔、4孔的剪力件抗变形极限荷载的准确数值已经被确定下来,依次为359 kN、396 kN、408 kN,同时还要明确抗变形极限荷载增幅的数值,依次为10.31%、3.03%。剪力件孔径为35 mm、45 mm、55 mm时,其对应的抗滑移极限承载力分别为420 kN、402 kN、395 kN,增幅为-4.29%、-5.95%。剪力连接件的抗滑移性能会随着钢材与混凝土强度的提升而有所增强,相比较而言钢材强度的影响更大,可以使抗滑极限承载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不同类型的钢材对应的抗变形极限承载能力各不相同,其数值可达到350 kN以及388 kN、415 kN,由此而形成的增长幅度可达到10.86%及6.96%。在混凝土强度为C45、C55、C65时,剪力件抗滑移极限承载力分别为325 kN、340 kN、375 kN,增幅为4.62%、10.29%。剪力件厚度分别为6.5 mm、7.5 mm、8.5 mm时,剪力件抗变形极限荷载分别为380 kN、415 kN、480 kN,增加幅度分别为9.21%、15.66%。对于横向钢筋的合理利用具有使截面滑移量显著减少的作用,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得以规避,对于极限承载能力所造成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板 钢-混凝土 抗剪性能 有限元 FRP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桥塔加劲钢壁板PBL连接件屈曲拔出力研究
10
作者 王琳 刘永健 孙立鹏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4,共9页
为探究钢管混凝土桥塔中PBL连接件屈曲拔出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开孔钢板厚度、开孔直径、肋间宽厚比和几何初始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以PBL连接件在弹性阶段所受的最大屈曲拔出力为设计基础,提出了加... 为探究钢管混凝土桥塔中PBL连接件屈曲拔出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开孔钢板厚度、开孔直径、肋间宽厚比和几何初始缺陷等因素的影响。以PBL连接件在弹性阶段所受的最大屈曲拔出力为设计基础,提出了加劲钢壁板的PBL连接件屈曲拔出力计算公式及其抗拔验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PBL连接件在钢壁板局部屈曲作用下的屈曲拔出力随着肋间宽厚比和几何初始缺陷的增加显著增大;当肋间宽厚比从20增至35时,屈曲拔出力增加32.5%;当几何初始缺陷从钢壁板单元短边长度的1/500减小到1/2 000时,屈曲拔出力减小了69.4%;混凝土强度、开孔钢板圆孔直径及开孔钢板加劲肋厚度对屈曲拔出力的影响较小;当设计的PBL加劲钢壁板各项参数在常用工程应用参数范围内时,PBL连接件在弹性抗拔刚度下的屈曲拔出力均远小于计算所得抗拔承载力,不会发生拔出破坏,因此可不进行抗拔承载力验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桥塔 PBL连接件 加劲钢壁板 有限元分析 屈曲拔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发兴 蔡勇强 +3 位作者 王莉萍 孙浩 吕飞 黄修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5,共11页
大多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肋的方式使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可能导致整体性和塑性变形效率较低,且制作复杂,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焊接多腔... 大多数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肋的方式使钢板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然而,这种连接方式可能导致整体性和塑性变形效率较低,且制作复杂,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为了深入研究焊接多腔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基于约束混凝土真三轴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和钢材弹塑性混合强化-韧性损伤本构模型,建立了组合剪力墙的精细化三维实体-壳模型,将模拟所得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弹性刚度、承载力、累积耗能、等效阻尼粘滞系数和延性系数与已有拟静力试验结果相比较,发现两者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对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较小,而随剪跨比增大,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的刚度和承载力呈线性降低;轴压比对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总塑性耗能的影响较小,而剪跨比的影响较大,剪力墙总塑性耗能随剪跨比增大而降低;轴压比和剪跨比都不会改变算例各部件的耗能分配机制,即组合剪力墙模型算例以外钢板和内隔板耗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抗震性能 塑性耗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华文 潘威洲 +2 位作者 何建希 叶杨帆 邓雪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为了解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及失效机理,以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SFRC组合桥面板足尺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 为了解正交异性钢-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SFRC)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及失效机理,以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SFRC组合桥面板足尺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件有限元模型,研究关键细节的疲劳应力和开裂等情况。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设计参数(钢顶板厚度、栓钉布置、SFRC抗拉强度及层厚)下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的失效模式,并提出了主要控制参数取值建议。结果表明:200万次疲劳加载后足尺模型的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36 mm,出现在SFRC层上缘,钢结构未开裂,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良好;组合桥面板疲劳极限状态主要由SFRC层开裂控制,钢顶板厚度、栓钉布置对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的影响较小,SFRC抗拉强度和层厚对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影响较大,为主要控制参数;在常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铺设薄层(厚度不超过50 mm)SFRC时,SFRC抗拉强度不应小于5 MPa,在常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铺设普通SFRC(钢纤维体积含量不高于1%,抗拉强度不高于3 MPa)时,SFRC层厚不宜低于1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桥面板 正交异性钢板 钢纤维混凝土 疲劳失效模式 参数分析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PRC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建勃 赵勇 +3 位作者 陈黄健 吕权 李柏林 穆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0,共13页
为适应超高层建筑以及现代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迅速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新型钢板-混凝土组合(plate-reinforced composite,PRC)连梁。通过拟静力试验,分析了不考虑楼板作用、带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为适应超高层建筑以及现代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迅速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新型钢板-混凝土组合(plate-reinforced composite,PRC)连梁。通过拟静力试验,分析了不考虑楼板作用、带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楼板及带钢筋桁架楼承板PRC连梁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在此基础上,采用ABAQUS软件分析在不同峰值荷载作用下钢筋桁架楼承板PRC连梁的混凝土、钢板和钢筋骨架的应力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设置能显著提高小跨高比PRC连梁的受剪承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设置楼板能显著提高连梁的峰值荷载,且带钢筋桁架楼承板对PRC连梁承载力的提升比带普通RC楼板更强,其连梁试件PRC-S3的正向峰值荷载比不带楼板连梁PRC-NS1和带普通RC楼板连梁PRC-S2分别提升了31%和18%,但带楼板连梁在梁板交界处产生通缝之后连梁的刚度退化较为严重;带钢筋桁架楼承板的PRC连梁具有优越的耗能能力,在连梁跨度范围内均出现了显著的对角压杆,主压杆及其衍生压杆共同构成桁架作用来承受剪力;楼承板桁架上下弦钢筋以及连梁纵筋均在连梁根部位置出现应力集中,且连梁试件PRC-S3破坏点对应的累积耗能是不带楼板试件PRC-NS1的1.3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 钢筋桁架楼承板 带板连梁 抗震性能 耗能能力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玉坤 李振宝 +1 位作者 王利辉 马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4,共8页
为了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在偏心受压荷载下的结构性能,设计制作了5个试件,以偏心距离和墙板厚度作为研究参数,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利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用截面分析法计算试件在轴力与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截面承载力.... 为了研究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在偏心受压荷载下的结构性能,设计制作了5个试件,以偏心距离和墙板厚度作为研究参数,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利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采用截面分析法计算试件在轴力与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截面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试件最终出现钢板局部屈曲与混凝土受压破坏.根据试验荷载-位移曲线,计算得到试件延性系数为1.28~1.92.墙厚相同时,随着加载偏心距离的增加,承载力逐渐下降.偏心距离相同时,增加墙体厚度可以有效提高试件承载能力.偏心受压试件的截面应变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承载力试验值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值和理论计算值的最大误差分别为4%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 偏心受压 有限元分析 理论计算 局部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萨仁高娃 聂建春 +5 位作者 张振 王旭 李晨霞 田建勃 王游春 刘高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2-501,共10页
为提升小跨高比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新方案,即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通过对内置钢板-混凝土连梁和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连梁的破坏过程及滞回性能.结果表明:钢板-混凝土连梁在加载过... 为提升小跨高比钢筋混凝土连梁的抗震性能,提出一种新方案,即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通过对内置钢板-混凝土连梁和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连梁的破坏过程及滞回性能.结果表明:钢板-混凝土连梁在加载过程中,主剪切裂缝发展明显,最终发生弯曲剪切型破坏,而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在加载过程中,相比较于弯曲裂缝,剪切裂缝发展缓慢,加载到中后期,剪切裂缝基本停止发展,表现出较好的变形能力,直至试件破坏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试件整体保持形态完整,最终发生以弯曲控制为主的破坏.纤维的加入能够有效地限制混凝土裂缝宽度,保持试件的完整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连梁的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进行参数分析,对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探究跨高比、钢板配板率、纤维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筋率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滞回性能 有限元 钢板-纤维增强混凝土连梁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CFRP-方截面钢管混凝土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雨辰 陈铁林 王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9-290,共12页
为研究小口径CFRP-方截面钢管混凝土的受弯性能,使用钢管外径分别为30、32、35 mm的3种试件(分别命名试件A、B和C)开展12组三点弯曲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并获得荷载-位移曲线。通过测得试件应变变化,对试验构件受弯性能进行分析。利... 为研究小口径CFRP-方截面钢管混凝土的受弯性能,使用钢管外径分别为30、32、35 mm的3种试件(分别命名试件A、B和C)开展12组三点弯曲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并获得荷载-位移曲线。通过测得试件应变变化,对试验构件受弯性能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试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并对钢管与水泥之间的黏结能力、水泥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以及CFRP布厚度3组参数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管内填充水泥与外缠CFRP布均可以提高试件的抗弯承载力最大值以及抗弯刚度;当钢管、水泥、CFRP布3种材料结合在一起时,提升效果最为明显,A、B、C这3种试件的抗弯承载力最大值分别提高了81.6%、93.3%和92.6%;钢管内是否填充水泥与试件的最终破坏形态有明显关联。有限元分析与试验所得荷载-位移曲线吻合较好,破坏模式一致。CFRP布厚度对抗弯承载力最大值以及梁的抗弯刚度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CFRP约束钢管混凝土 受弯性能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PEC柱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继红 吴宏凯 +2 位作者 殷占忠 冯大哲 赵帅鹏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研究边缘柱为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抗震性能,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1榀边缘柱为H型钢柱、5榀边缘柱为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破坏模... 为研究边缘柱为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抗震性能,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完成1榀边缘柱为H型钢柱、5榀边缘柱为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结构的应力分布、破坏模式、滞回曲线、耗能性能、骨架曲线以及刚度退化曲线,并完成了1榀带PEC柱的钢板剪力墙结构(弱轴连接)的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分析表明在钢板剪力墙结构中(弱轴连接),将PEC柱作为剪力墙的边缘框架柱,同样可以很好的约束屈曲后的钢板剪力墙,使其充分发挥屈曲后的性能,显著提升整体结构的抗侧刚度、承载力以及耗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轴连接 PEC柱 钢板剪力墙结构 有限元分析 滞回曲线 耗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跨径简支钢板组合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晓晓 刘永健 +1 位作者 封博文 张泽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3,共12页
为评价经典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对中小跨径简支钢板组合梁桥的适用性,首先利用实桥荷载试验结果,验证了基于ABAQUS软件的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然后以计算跨径、主梁数量、主梁间距为研究参数,设计了108个分析模型,分别采用修正的刚性横... 为评价经典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对中小跨径简支钢板组合梁桥的适用性,首先利用实桥荷载试验结果,验证了基于ABAQUS软件的三维有限元模拟方法;然后以计算跨径、主梁数量、主梁间距为研究参数,设计了108个分析模型,分别采用修正的刚性横梁法、刚接梁法、G-M法以及有限元法计算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进而得到单车道和多车道作用下各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最后基于线性相关系数、横向分布影响线吻合程度指标及横向分布系数相对误差,进行横向分布线性判断及各理论计算方法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当钢板组合梁桥宽跨比B/L小于0.34时,各主梁在荷载作用下挠曲呈直线变形,即认为钢板组合梁桥B/L<0.34时为窄桥;利用理论计算方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时,单车道布载下,当B/L<0.2,宜采用修正刚性横梁法、刚接梁法、G-M法,当0.2<B/L<0.3,宜采用刚接梁法、G-M法,当0.3<B/L<0.75,宜采用G-M法;多车道布载下,当B/L<0.3,宜采用修正刚性横梁法、刚接梁法、G-M法,当0.3<B/L<0.45,宜采用刚接梁法、G-M法,当0.45<B/L<0.75,宜采用G-M法;提出了修正的刚性横梁法、刚接梁法、G-M法计算精度判定条件,控制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在10%以内;研究成果可为中小跨径钢板组合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板组合梁桥 荷载横向分布 有限元分析 多梁式结构 中小跨径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强钢板在结构抗接触爆炸中的应用
19
作者 方新宇 徐干成 +3 位作者 魏迎奇 刘彦泉 袁伟泽 周俊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共7页
为研究NFB700E1高强钢板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塌性能的提升效果,开展了五组组合结构抗接触爆炸试验(以Q345普通钢板为对照组),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较为真实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多组数值仿真算例,计算出钢筋混凝土-防震塌钢板组合结构... 为研究NFB700E1高强钢板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塌性能的提升效果,开展了五组组合结构抗接触爆炸试验(以Q345普通钢板为对照组),并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较为真实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多组数值仿真算例,计算出钢筋混凝土-防震塌钢板组合结构的相当不震塌系数,量化了防震塌钢板对钢筋混凝土抗震塌能力的提升幅度。结果表明:抗爆试验中,随着钢筋混凝土靶板厚度减少,其爆坑等效直径、爆坑深度和防震塌钢板的最大变形量均呈增大趋势;通过对比爆坑深度和钢板最大变形量等参数,不断迭代优化,得到了吻合程度较高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计算得到钢筋混凝土-防震塌钢板组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的相当不震塌系数,其中NFB700E1高强钢板8 mm厚时相当不震塌系数约为0.141,6 mm厚时约为0.159,相较于钢筋混凝土(0.475),相当不震塌系数分别提高了70.3%和66.5%;相较于Q345普通钢板(0.230),相当不震塌系数分别提高了38.7%和30.9%。本工作建立的数值仿真模型可拓展延伸到更多工况,为其他防护工程抗震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高强钢板 防震塌 数值仿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延性混凝土-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抗弯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20
作者 杨攀 陶忠 +1 位作者 覃秋冬 宁兴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13-218,共6页
组合楼板是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构件,楼板的选型和设计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有着重要意义。新型高延性混凝土-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能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使用,其次在使用较少混凝土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控制裂缝宽度,混凝土... 组合楼板是装配式建筑中的重要构件,楼板的选型和设计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有着重要意义。新型高延性混凝土-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能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使用,其次在使用较少混凝土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控制裂缝宽度,混凝土与压型钢板组合,形成蒙皮效应,提高楼板整体受力性能。同时加入保温隔热材料,提高楼板的实用性。为进一步了解钢板、混凝土、封边形式的相互作用机理,本工作采用ABAQUS建模,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压型钢板厚度、混凝土类别、封边形式开展详细分析。研究表明:相较于普通混凝土,使用高延性混凝土组合楼板时,楼板刚度和平面内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增大压型钢板厚度,试件的刚度、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增加,但变化不明显。采用板侧厚封形式可以显著提升楼板刚度及平面内承载能力,板侧厚封的楼板性能明显优于薄封和不封的楼板。研究结果为新型高延性混凝土-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延性混凝土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