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双跨平顶直墙暗挖地铁风道二次衬砌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威虎 杜江 刘焕强 《隧道建设》 2008年第4期465-468,488,共5页
大断面双层双跨平顶直墙暗挖地铁风道施工时具有开挖跨度相对较大,临时支护体系繁多,二次结构受力转换复杂的特点,针对北京地铁4号线石榴庄路站1#风道双层段的工程实践,分析总结大断面双层双跨平顶直墙结构中洞法开挖、受力转换、分块... 大断面双层双跨平顶直墙暗挖地铁风道施工时具有开挖跨度相对较大,临时支护体系繁多,二次结构受力转换复杂的特点,针对北京地铁4号线石榴庄路站1#风道双层段的工程实践,分析总结大断面双层双跨平顶直墙结构中洞法开挖、受力转换、分块模筑等施工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经实践检验,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双跨平顶直墙 暗挖 二衬模筑 受力转换 地铁风道 换撑 拆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暗挖平顶直墙结构密贴下穿既有线沉降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利 王永红 柏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以某地铁1号线卫星广场站大断面暗挖平顶直墙结构密贴下穿既有线为工程背景,介绍了6导洞的洞桩+洞柱法结合的施工方案.分析总结了下穿过程中的沉降控制关键技术:超前预注浆、注浆抬升、顶升动态沉降控制、初支和二衬背后注浆.监测结果表... 以某地铁1号线卫星广场站大断面暗挖平顶直墙结构密贴下穿既有线为工程背景,介绍了6导洞的洞桩+洞柱法结合的施工方案.分析总结了下穿过程中的沉降控制关键技术:超前预注浆、注浆抬升、顶升动态沉降控制、初支和二衬背后注浆.监测结果表明:既有线底板最大沉降为8.9mm,变形缝处差异沉降最大值4.5 mm,轨道沉降值最大值为2.8 mm,成功实现了安全下穿既有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断面暗挖 平顶直墙结构 密贴下穿既有线 沉降控制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线隧道密贴下穿既有车站施工参数优化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高太平 闫建龙 +3 位作者 申健昊 李刚 李昊炎 沈宇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102,共8页
为确保既有结构在隧道下穿施工中的安全,以北京地铁19号线四线隧道密贴下穿既有4号线新宫站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既有结构在不同导洞开挖顺序、开挖进尺、掌子面错距、临时支护拆除长度等工况下的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为确保既有结构在隧道下穿施工中的安全,以北京地铁19号线四线隧道密贴下穿既有4号线新宫站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既有结构在不同导洞开挖顺序、开挖进尺、掌子面错距、临时支护拆除长度等工况下的沉降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导洞开挖顺序为“先上后下、先边后中”引起的既有结构沉降变形最小;(2)其他条件一定时,既有结构沉降随着开挖进尺的增大而增大,本项目开挖进尺取2 m为宜;(3)其他条件一定时,既有结构沉降随着掌子面错距的增大而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本项目掌子面错距取6 m为宜;(4)其他条件一定时,既有结构沉降随着临时支护单次拆除长度的增大而增大,本项目临时支护单次拆除长度取6 m为宜;(5)既有站东西两侧布设围护桩可以有效控制既有结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工程 平顶直墙隧道 地铁车站 仿真计算 沉降控制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直墙暗挖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冰 郝志宏 +1 位作者 李松梅 杜玉峰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5-1300,共6页
针对北京地区平顶直墙暗挖隧道土体开挖易坍塌、地表沉降量敏感的施工特点,通过对平顶直墙暗挖隧道设计与施工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平顶直墙暗挖隧道的设计方法、施工原则与要求;通过对平顶直墙暗挖隧道初期支护断面划分、超前支护... 针对北京地区平顶直墙暗挖隧道土体开挖易坍塌、地表沉降量敏感的施工特点,通过对平顶直墙暗挖隧道设计与施工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平顶直墙暗挖隧道的设计方法、施工原则与要求;通过对平顶直墙暗挖隧道初期支护断面划分、超前支护、工序转换以及特殊措施的分析总结,提出"优先墙柱二次衬砌法"与"中隔壁保留法"2种原则性平顶直墙暗挖隧道施工步序,并给出了3种常规条件下的典型施工步序,供设计与施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顶直墙 暗挖隧道 设计与施工 施工步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