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渗流耦合作用下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规律研究
1
作者 林志斌 李亚豪 +2 位作者 林培忠 张勃阳 杨大方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目的为分析上覆溶洞对隧道的影响,进行损伤-渗流耦合作用下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规律的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双碑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三线性应变软化模型建立岩体损伤-渗流耦合模型,采用FLAC3D对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过程中的围岩变形、... 目的为分析上覆溶洞对隧道的影响,进行损伤-渗流耦合作用下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规律的研究。方法以重庆市双碑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三线性应变软化模型建立岩体损伤-渗流耦合模型,采用FLAC3D对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过程中的围岩变形、塑性区、渗透系数和涌水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比分析了不考虑岩体损伤-渗流耦合作用和不同溶洞水压对上覆溶洞隧道突水灾变特征的影响。结果上覆溶洞水压为1.8 MPa时,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中心5.0 m后,隧道围岩在溶洞与隧道间产生2条“八字形”的导水裂隙带,导致溶洞与隧道间岩体整体滑动约600 mm,整个滑动体近似梯形,其顶、底、高分别为3.6,9.6,8.4 m;隧道开挖未到达上覆溶洞时,其最大涌水量不超过0.01 m^(3)/s,而通过上覆溶洞中心0,2.5,5.0 m后,其最大涌水量分别为0.022,0.185,0.743 m^(3)/s;上覆溶洞水压为1.2,1.8,2.4 MPa时,隧道通过上覆溶洞后的最大涌水量分别为0.031,0.0743,1.365 m^(3)/s。结论隧道开挖通过上覆溶洞过程中,上覆溶洞水压超过临界值时,隧道会发生冒顶坍塌和突水事故,且突水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大体量性;溶洞水压越大,隧道会越早突水,最终突水量越高;为模拟再现岩溶隧道开挖过程中的突水灾变时空演化过程,必须考虑岩体的损伤-渗流耦合作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岩溶隧道工程围岩稳定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 隧道 损伤-渗流耦合 突水 渗透系数 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隧道突涌水灾害机理及治理研究
2
作者 康与超 王青松 《北方交通》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青岛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富水砂层和破碎带等影响。文章以青岛地铁静沙区间隧道工程为研究案例,针对该隧道突涌水灾害和由此引起的地面坍塌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富水复合地层隧道施工进行分析,研究隧道的... 青岛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富水砂层和破碎带等影响。文章以青岛地铁静沙区间隧道工程为研究案例,针对该隧道突涌水灾害和由此引起的地面坍塌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富水复合地层隧道施工进行分析,研究隧道的围岩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结合现场情况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该隧道突涌水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富水地层 突水突泥 数值模拟 灾害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树隧洞穿越复向斜段涌突水特征及成因分析
3
作者 张雄云 黄靖宇 +2 位作者 杨艳娜 米健 田毅 《云南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针对于滇中引水工程龙树隧洞穿越复向斜的涌突水问题,以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水文学作为基础理论指导,分析隧洞的水害成因,并结合水化学与同位素的测试结果,揭示了隧洞涌水的补给来源、水循环强度及其与隧址区岩溶水的水力... 针对于滇中引水工程龙树隧洞穿越复向斜的涌突水问题,以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与同位素水文学作为基础理论指导,分析隧洞的水害成因,并结合水化学与同位素的测试结果,揭示了隧洞涌水的补给来源、水循环强度及其与隧址区岩溶水的水力联系。结果表明:隧洞水害是由于施工揭露了复向斜内的承压水所致,水源主要为干海子组(T_(3g))中的裂隙水,含水层水循环过程相对缓慢,与区内岩溶水的水力联系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工程 涌水分析 向斜构造 滇中引水 涌突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隧洞突涌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江新 陈婧 +3 位作者 赵力 张腾飞 邱国坤 李骏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7,共9页
受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岩溶隧洞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突涌水灾害。为准确评估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等级,将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相结合,构建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价模型。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因素、地质... 受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岩溶隧洞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突涌水灾害。为准确评估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等级,将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相结合,构建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价模型。从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层因素、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地质、施工因素6个方面深入研究;利用SEM确定各指标标准化路径系数并求得其权重,运用改进FCEM法对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等级进行评价;以滇中引水工程昆呈隧洞为应用实例,利用Crystal Ball软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昆呈隧洞有90%的几率处于52~73分值区间范围内(Ⅲ级风险),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表明基于SEM-改进FCEM法构建的岩溶隧洞突涌水风险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其中岩溶水文地质、地质构造、气象水文是该隧洞的主要影响因素,施工中应加强对这几方面的监控和量测,避免发生突涌水灾害。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岩溶隧洞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洞 突涌水 结构方程模型(SEM)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FCEM) 蒙特卡洛模拟 昆呈隧洞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涌预报与工程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之恒 袁东 徐正宣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121,共9页
为解决高原隧道断层破碎带易发突泥冒顶灾害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地面物探、洞内地震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超前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推广洞内物探三维分析,对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泥灾害特征、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成果和工程应对加固措... 为解决高原隧道断层破碎带易发突泥冒顶灾害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地面物探、洞内地震波反射法、瞬变电磁法、超前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推广洞内物探三维分析,对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泥灾害特征、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成果和工程应对加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维物探成果能快速精准查明富水破碎带空间形态,成果直观,有效指导风险判识和工程处置措施;对富水断层带预报应充分结合勘察期成果,宏观初判断层分布特性,洞内采用物钻结合、长短结合的方法;首次提出按照“探明破碎带规模形态,查明破碎带物质组分性状,观测地下水特征变化情况”的思路,研判突泥涌水风险;施工处置应按照“探泄结合,先固后进,回堵再泄”的总体原则有序开展。研究成果和手段可为类似突涌灾害超前地质预报和工程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隧道 富水断层破碎带 突涌预报 物探三维分析 超前地质预报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围岩监测的隧道施工期突涌水风险预测
6
作者 许增光 张泽源 曹成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5-1256,共12页
突涌水灾害的频发对隧道安全施工和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精准预测并有效控制隧道施工中的突涌水风险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期的突涌水风险预测方法,通过反馈施工现场监测数据确定风险概率并预测水量范围。首... 突涌水灾害的频发对隧道安全施工和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精准预测并有效控制隧道施工中的突涌水风险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期的突涌水风险预测方法,通过反馈施工现场监测数据确定风险概率并预测水量范围。首先,在分析施工期突涌水事故案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并引入开挖支护、动态监测围岩以及渗压信息,建立了包含10个指标在内的突涌水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优化主客观权重向量,构建改进功效系数模型以计算各风险等级下的综合功效系数,并在归一化处理后确定风险发生概率;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风险等级并预测水量范围。以鸡公岭隧道和跃龙门隧道为例,应用该方法对施工中的突涌水风险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博弈论组合权重和改进功效系数的隧道施工期突涌水灾害风险预测方法与现场开挖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综合考虑评估指标和风险等级之间非线性关系使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施工情况,在评估风险等级的同时实现了风险概率和涌水量范围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突涌水 施工期 围岩监测 改进功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水隧洞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7
作者 陈亮 孙晨 +2 位作者 王雷雨 邵晓妹 胡靖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1188,共8页
采用灌浆材料对引水隧洞施工中不良地质体进行超前预处理,是突涌水等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有效手段,然而在高压大流量动水条件下,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无法满足现场需求,迫切需要提高其动水工作性能。作为常用的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水泥... 采用灌浆材料对引水隧洞施工中不良地质体进行超前预处理,是突涌水等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有效手段,然而在高压大流量动水条件下,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无法满足现场需求,迫切需要提高其动水工作性能。作为常用的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水泥基多从抗分散能力、力学性能和可灌性等方面进行改进,如在水泥中添加抗分散剂和矿物掺和料,研发新型水泥等;聚氨酯材料多从提高其动水留存率和材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演变关系等方面改进;环氧灌浆材料的研究着重于提高其对低渗性岩体的浸润渗透性,近年来超吸水聚合物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本文综述近年来引水隧洞施工中针对突涌水处理常用的超前灌浆材料最新研究成果,从特种水泥灌浆材料的开发、遇水发泡聚氨酯力学强度的提升、在动水条件下环氧浆液的固化等方面展望引水隧洞超前预处理灌浆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隧洞 不良地质体 突涌水地质灾害 灌浆材料 超前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区隧道涌水突泥预警及风险源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谭艳臣 姚婉婷 +6 位作者 唐亮 冯忠居 常泽洲 王富春 王伟 金熙宾 李德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6期248-253,共6页
为减少富水区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涌水突泥灾害,本文依托古兜山隧道工程,提出了多种针对涌水突泥隧道地段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风险源控制技术:(1)提出了分级管理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根据围岩等级选用地质调查、TSP、地质雷达、超前地... 为减少富水区公路隧道施工中的涌水突泥灾害,本文依托古兜山隧道工程,提出了多种针对涌水突泥隧道地段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风险源控制技术:(1)提出了分级管理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根据围岩等级选用地质调查、TSP、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孔方法进行综合预报;(2)采用了大管棚、小导管及帷幕注浆超前支护方法,对古兜山隧道涌水突泥风险进行控制,有效避免了在富水区出现涌水突泥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区 隧道 涌水 突泥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富水硬岩地层双护盾TBM前置式超前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冀国栋 王立川 +5 位作者 陈典华 王灿林 王宝友 李庆斌 黄江帆 陈霞飞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晋中引黄输水隧洞双护盾TBM施工穿越高压富水裂隙,掌子面高压大流量突涌水严重,采用常规后置式超前注浆技术对掌子面突涌水进行超前处置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受外插角影响,采用常规后置式超前注浆存在注浆目标区域受限、钻探效率低、超... 晋中引黄输水隧洞双护盾TBM施工穿越高压富水裂隙,掌子面高压大流量突涌水严重,采用常规后置式超前注浆技术对掌子面突涌水进行超前处置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受外插角影响,采用常规后置式超前注浆存在注浆目标区域受限、钻探效率低、超前注浆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结构。对隧洞水文地质条件、突涌水情况及超前注浆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提出双护盾TBM前置式超前注浆堵水工艺,通过优化注浆设备,在掌子面处实施超前注浆堵水。开展现场注浆试验,对坚硬岩面钻孔施工、注浆材料、注浆参数控制及注浆段长优化等技术进行研究,并根据现场试验信息,不断优化注浆设备及工艺。通过对晋中引黄输水隧洞实施前置式超前注浆堵水技术,洞内平均出水量降至3 702m~3/d,降幅达75.9%,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BM施工效率。实践证明该技术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输水隧洞 硬岩地层 双护盾TBM 突涌水 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河发育区岩溶隧道突涌水洪峰流量估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艺伟 李开军 +2 位作者 张鹏 郭子昊 张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7-317,323,共12页
地下暗河是岩溶隧道建设与运营重大的安全风险,暗河发育区岩溶隧道突涌水洪峰估计是岩溶隧道施工抢险与后期处治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础数据。地下暗河洪峰流量不仅由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控制,而且还受到暴雨期地表径流补给的影响。本文结合... 地下暗河是岩溶隧道建设与运营重大的安全风险,暗河发育区岩溶隧道突涌水洪峰估计是岩溶隧道施工抢险与后期处治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础数据。地下暗河洪峰流量不仅由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控制,而且还受到暴雨期地表径流补给的影响。本文结合实测数据和统计数据,围绕小流域暴雨资料推求出地表汇流洪峰和地下暗河汇泄流洪峰,提出了一种考虑地表径流补给的暗河发育区岩溶隧道突涌水洪峰估计方法,并结合翠屏隧道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与实测涌水资料,开展了案例分析计算并比较实测涌水量。表明传统涌水预测方法无法考虑暗河与地表水补给的影响,与实测结果差距很大,本方法能够较好预测岩溶区因地表汇水补给暗河发育区隧道突涌水洪峰,为隧道防洪护堤高度、涵管过水容量设计、洪峰避险时间提供重要支撑,保障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地下暗河 径流补给 突涌水 洪峰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隧道施工涌水致灾机理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子勇 乔世范 刘屹颀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40-5150,共11页
涌水是隧道施工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安全。以下穿水库及穿越断层构造带隧道涌水案例为背景,从地质特征、围岩揭露、地质雷达探测及涌水形态多维度出发,系统分析隧道涌水致灾原因,以此建立隧道涌水分析模型。基于极限平... 涌水是隧道施工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安全。以下穿水库及穿越断层构造带隧道涌水案例为背景,从地质特征、围岩揭露、地质雷达探测及涌水形态多维度出发,系统分析隧道涌水致灾原因,以此建立隧道涌水分析模型。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及渗流理论,推导隧道涌水安全临界厚度计算公式,提出隧道涌水稳定性判据,并基于单因素变量法及灰色关联法,探讨隧道涌水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隧道涌水实质是隧道拱部潜伏着规模不大的含水溶腔,隧道开挖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及地下水能量释放,在动水压力及渗透冲刷作用下,加之开挖扰动对围岩渗透系数改变及渗流影响,促使裂隙水运动诱发裂隙通道扩展贯通形成的小规模管道型涌水渐进性渗透破坏;2)提出了该隧道涌水致灾形成的3个基本要素:地表集水、地质构造及渗透水压;3)隧道临界安全厚度随着含水溶腔水压及裂隙通道直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黏聚力的增大而减少,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其影响甚小,得到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先后排序为:裂隙通道直径>溶腔水位高度>填充介质黏聚力>内摩擦角,裂隙通道直径对隧道安全稳定影响最大。4)研究成果对理解隧道涌水机理及为类似工程涌水安全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断层构造 涌水 临界安全厚度 灰色关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湾隧道涌水灾害预测
12
作者 张沁宁 张强 +1 位作者 邵江 曹文翰 《海河水利》 2024年第11期94-97,101,共5页
涌突水灾害预测对深埋隧道的建设非常重要。拟建张家湾隧道地质背景复杂,准确预测隧道涌水灾害有利于指导隧道的施工建设。在分析隧址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地下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等方法计算张家湾隧道涌水量,并运用解析法... 涌突水灾害预测对深埋隧道的建设非常重要。拟建张家湾隧道地质背景复杂,准确预测隧道涌水灾害有利于指导隧道的施工建设。在分析隧址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地下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等方法计算张家湾隧道涌水量,并运用解析法预测隧道涌水的影响范围,分析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涌水量为66390 m^(3)/d;涌水现象主要集中在岩溶深埋段和断层破碎带;在影响半径以内,泉点流量大幅减少,地下水环境质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湾隧道 岩溶 涌突水 灾害预测 影响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隧洞突水突泥演化过程模拟分析方法
13
作者 杜兴武 孔词 +5 位作者 肖明 詹双桥 陈运财 赵彬鑫 幸添 杨帛臻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164,共8页
在富水、高压、不良地质条件下,如何评估施工过程中的突水突泥破坏风险等级,是地下隧洞施工设计的难题。正确分析地下隧洞开挖应力与渗流耦合互馈作用,是合理模拟地下隧洞施工开挖突水突泥演化过程的关键。首先,根据开挖荷载释放过程中... 在富水、高压、不良地质条件下,如何评估施工过程中的突水突泥破坏风险等级,是地下隧洞施工设计的难题。正确分析地下隧洞开挖应力与渗流耦合互馈作用,是合理模拟地下隧洞施工开挖突水突泥演化过程的关键。首先,根据开挖荷载释放过程中的围岩损伤演化机理,提出了根据不同变形阶段围岩损伤特性计算相应围岩损伤系数的方法,并分析其对渗透系数的影响。然后,根据围岩破坏特性和突水破坏机理,提出了围岩临界突水系数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围岩损伤破坏和渗透破坏程度,将突水突泥破坏划分成4个风险等级,为地下隧洞施工开挖突水突泥破坏风险评估提供了依据。最后,根据渗流变化与应力损伤互馈耦合作用原理,提出了变损伤刚度、开挖荷载加权分级以及渗流荷载迭代施加的耦合计算方法,模拟了地下隧洞施工开挖突水突泥演化发展过程。将该方法运用于工程实际,证明了所提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为地下隧洞开挖突水突泥演化判别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突泥 地下隧洞 施工开挖 数值模拟 耦合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施工涌水处治与计量计价
14
作者 王朝杰 冯志华 樊浩博 《中外公路》 2024年第5期225-231,共7页
作为公路隧道的一种特殊地质情况,涌水发生后会引起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上的难题,主要原因在于涌水处理时间周期长、管理单位多、规范条文分散,不同参建单位关注重点不一致,进而出现管理难题及不必要的争议。针对公路隧道建设中出现的涌... 作为公路隧道的一种特殊地质情况,涌水发生后会引起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上的难题,主要原因在于涌水处理时间周期长、管理单位多、规范条文分散,不同参建单位关注重点不一致,进而出现管理难题及不必要的争议。针对公路隧道建设中出现的涌水处治理念、勘察估算、计量计价、现场确认等关键问题,该文对现行规范条文等指导文件规定进行了系统梳理,调研了中国公路、铁路行业对隧道涌水与反坡抽水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指出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合理分工及应当重点关注的事项,可为今后公路隧道做好涌水处治的建设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 水文地质 反坡抽水量 堵水与排水 工程造价 合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区隧道围岩临界防突厚度数值分析
15
作者 周小龙 李澳 冯雪冬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2-459,共8页
依托某隧道工程,基于岩溶地区地质特征建立了岩溶隧道围岩结构概化数值模型,分析充水溶洞位于隧道不同位置、各工况下岩溶隧道防突层破坏过程及规律,提出了不同位置下围岩临界防突层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岩溶的发育规模、岩层厚度、溶洞... 依托某隧道工程,基于岩溶地区地质特征建立了岩溶隧道围岩结构概化数值模型,分析充水溶洞位于隧道不同位置、各工况下岩溶隧道防突层破坏过程及规律,提出了不同位置下围岩临界防突层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岩溶的发育规模、岩层厚度、溶洞位置和岩溶水压均为突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溶洞位于拱腰时,塑性区最大变形发生在岩溶隧道防突岩层中心,从位移、应力和孔隙水压变化规律可知,溶洞位于隧道拱腰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由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各工况下未发生塑性贯通区的位置及临界防突层厚度。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隧道建设及工程施工中的突涌突水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隧道突水 临界防突层厚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洞穿越活动断裂带突涌水工程对策研究
16
作者 陈建龙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1期38-42,共5页
【目的】以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黄午隧洞20号支洞为依托,综合考虑隧洞断面、地质及地下水情况,研究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水工隧洞突涌水处理方案,保障隧洞施工安全。【方法】结合地质超前预报结果,对20号支洞穿越秦岭山前活动断裂带过程中... 【目的】以引汉济渭二期工程黄午隧洞20号支洞为依托,综合考虑隧洞断面、地质及地下水情况,研究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的水工隧洞突涌水处理方案,保障隧洞施工安全。【方法】结合地质超前预报结果,对20号支洞穿越秦岭山前活动断裂带过程中发生的掌子面突涌水灾害,采用现场勘察、超前地质预报和工程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致灾机理及处理方案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隧洞在穿越强富水性活动断裂带过程中极易发生突涌水灾害,且具有突发性强、出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水量衰减缓慢等特点。【结论】活动断裂带通常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在地下水发育的情况下,由于隧洞开挖对掌子面的扰动,极易在掌子面释放水压,从而诱发突涌水灾害。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突涌水灾害特点,研究确定了洞内抽排水、帷幕注浆、加强超前管棚支护的综合处理措施方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灾害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突涌水 超前预报 活动断裂带 帷幕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洞突涌松散介质注浆加固技术与效果评价
17
作者 刘俊峰 郝俊锁 邢飞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24年第1期3-12,28,共11页
为解决滇中引水工程中狮子山隧洞施工中遇到的突泥、突水问题,采用帷幕预注浆技术进行地层加固处治。针对2处地质构造和突涌介质堆积体不同的工程特性,提出了岩石碎屑高压喷射灌浆加固技术和泥质介质渗透性注浆加固技术,并对岩石碎屑高... 为解决滇中引水工程中狮子山隧洞施工中遇到的突泥、突水问题,采用帷幕预注浆技术进行地层加固处治。针对2处地质构造和突涌介质堆积体不同的工程特性,提出了岩石碎屑高压喷射灌浆加固技术和泥质介质渗透性注浆加固技术,并对岩石碎屑高压喷射注浆与泥质介质注浆加固机理、帷幕注浆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和技术、注浆效果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应用结果表明,隧洞突涌体纵向加固范围为30m,径向加固范围为轮廓线以外5m,注浆加固形成了稳定的复合承载帷幕体,确保了该隧洞突涌灾害处治科学可靠,实现了突涌洞段安全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工程 突水突泥 注浆加固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涌水突泥机制及风险评估
18
作者 刘成文 刘刚 +1 位作者 徐华 丁国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9-148,共10页
为探究隧道穿越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时引发的涌水突泥、冒顶等地质灾害机制,依托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通过室内力学试验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第三系半成岩力学特性、作用机制及涌水突泥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王家寨隧道第... 为探究隧道穿越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时引发的涌水突泥、冒顶等地质灾害机制,依托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通过室内力学试验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第三系半成岩力学特性、作用机制及涌水突泥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遇水软化特性明显,随着含水率增加其黏聚力先增后减,内摩擦角不断减小,含水率为18%时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分别为12.53 k Pa和7.35°,围岩逐渐失稳。2)软弱的第三系半成岩、高地下水量及隧道开挖扰动为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发生涌水突泥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3)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段可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A、B、C、D 4段,各段涌水突泥灾害风险由大到小排序为B段=C段>A段>D段,其中评估的A段涌泥量与实际涌泥量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第三系半成岩 涌水突泥 风险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涌突水预测研究
19
作者 杨超杰 蒲超 +1 位作者 熊昊旻 习朝辉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9期167-170,共4页
以米仓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研究区实际工程地质条件,选取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类型、地下水发育情况和隧道长度及埋深5个基本评价指标对米仓山隧道涌突水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米仓山隧道K41+283(ZK41+260)—K43... 以米仓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研究区实际工程地质条件,选取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类型、地下水发育情况和隧道长度及埋深5个基本评价指标对米仓山隧道涌突水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米仓山隧道K41+283(ZK41+260)—K43+760(ZK43+760)段涌突水灾害危险度高,评级为Ⅳ,单点最大涌水量10^(3) m^(3)/h~10^(4) m^(3)/h,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涌突水 模糊层次分析法 危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涌水段大变形成因分析及变形预测
20
作者 姜风仓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
为确保隧道涌水段的施工安全,以某隧道涌水段事故为工程背景,结合变形监测成果及地质条件,开展大变形特征分析及其成因分析,并进一步通过FA-GRNN模型的变形预测来评价涌水段的后续危险性发展趋势。实例分析表明:隧道涌水段的大变形特征... 为确保隧道涌水段的施工安全,以某隧道涌水段事故为工程背景,结合变形监测成果及地质条件,开展大变形特征分析及其成因分析,并进一步通过FA-GRNN模型的变形预测来评价涌水段的后续危险性发展趋势。实例分析表明:隧道涌水段的大变形特征显著,其成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成因、地质构造成因、地下水发育成因、施工扰动成因及爆破扰动成因,各成因相互关联,耦合程度相对较高,共同作用致使大变形事故的发生;在4个监测点的预测结果中,相对误差平均值介于2.04%~2.21%,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FA-GRNN模型的适用性,且涌水段后续变形速率介于2.85~4.75 mm/d,速率值仍较大,并无收敛趋势,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建议尽快采取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涌水段 大变形 变形预测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