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浸水黄土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1
作者 曹小平 王少雄 +1 位作者 王建华 王治霖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65,103,共6页
研究目的:黄土隧道洞口段往往处于浅埋状态,在降雨或灌溉入渗叠加地震动荷载时更加容易发生破坏。为了研究局部浸水条件下黄土隧道洞口段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衬砌结构的变形与受力特征,设计并完成黄土隧道洞口段大型模型并进行振... 研究目的:黄土隧道洞口段往往处于浅埋状态,在降雨或灌溉入渗叠加地震动荷载时更加容易发生破坏。为了研究局部浸水条件下黄土隧道洞口段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衬砌结构的变形与受力特征,设计并完成黄土隧道洞口段大型模型并进行振动台模拟试验,得到在高强度地震作用下衬砌不同断面处的应变和洞口处的加速度响应,以及不同地震动幅值下的破坏特征。研究结论:(1)隧道各测点应变峰值随着地震波幅值增加不断增大,当地震强度增加,拱肩部位浸水时隧道拱肩应变响应较大;拱脚部位浸水时,仰拱及拱脚的应变响应较大;(2)当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幅值为0.3g~0.4g时,仰拱测点PGA放大系数达到峰值,当输入地震的加速度幅值超过0.6g时,隧道拱顶测点PGA放大系数显著减小,隧道周围拱肩局部区域土体的承载力降低,围岩塑性变形发展迅速,进入加速破坏阶段;(3)两种浸水工况下隧道仰拱纵向方向全段都有不同程度的贯通裂缝,拱肩、拱脚等部位也产生裂缝,损伤严重,因此黄土隧道洞口段应当加强抗震设防;(4)该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隧道洞口段的抗震设防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局部浸水 模型试验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隧排涝工程对特大城市防洪排涝情势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松 王磊之 +5 位作者 覃光华 缪璐 郭靖 苏鑫 郭伟建 胡鉴闻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8,共8页
为探究深隧排涝工程对城市防洪排涝情势的影响,以杭州城西片区在建的我国首个深隧排涝项目——南排深隧工程为例,通过构建包含深隧排涝工程在内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开展多种方案下的定量模拟,解析了深隧排涝工程对排涝能力以及排涝标准提... 为探究深隧排涝工程对城市防洪排涝情势的影响,以杭州城西片区在建的我国首个深隧排涝项目——南排深隧工程为例,通过构建包含深隧排涝工程在内的水文水动力模型,开展多种方案下的定量模拟,解析了深隧排涝工程对排涝能力以及排涝标准提升的空间规律,揭示了其与一般性排涝工程在排涝效果上的本质差异,并总结出深隧排涝工程对特大城市防洪排涝情势影响的一般性规律。结果表明:深隧排涝工程可显著提升杭州城西地区排涝标准,其排涝标准从不足20年一遇提升至全面达到20年一遇,部分地区甚至可达50年一遇;深隧排涝工程对排涝能力的提升效果与所处位置的地势和距离进水口的距离有关,地势越低、距离进水口越近的地区,其排涝能力提升效果越显著;深隧排涝工程与一般性排涝工程的区别在于,一般排涝工程是将洪涝风险从上游向下游传递,而深隧排涝工程则能消除局部洪涝风险,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排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隧排涝工程 防洪排涝 特大城市 杭州城西 南排深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和监测数据的地铁隧道水灾预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胡易钒 董文轩 +3 位作者 黄弘 钟茂华 华福才 杨陶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2,共8页
为了在地铁水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灾害损失,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全尺寸地铁隧道水灾的演进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并结合缩尺寸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仿真和BP神经网络拟合,获得多组不同坡... 为了在地铁水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灾害损失,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对全尺寸地铁隧道水灾的演进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并结合缩尺寸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仿真和BP神经网络拟合,获得多组不同坡度及入口流量情景下地铁隧道内洪水的流动距离与流动时间的拟合关系,并结合BP神经网络提出1种基于数值模拟和监测数据的地铁隧道水灾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在隧道入口处设置的流速、水位等监测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用提出的预测方法可以快速计算流入隧道的洪水流动时间和流动距离。研究结果可为地铁隧道水灾的快速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水灾 地铁隧道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粉对泄洪洞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黄耀文 刘瑞鑫 +3 位作者 MALIWA Justine Prosper 王庆贺 NGOT Lemyssandre Orfevre 房延凤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7-235,共9页
低热硅酸盐(LHP)水泥混凝土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规模化应用,但其抗冲磨性能的高低仍是决定泄洪洞可靠性乃至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此,拟研究高速含砂水流作用下硅粉对泄洪洞LHP水泥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以硅粉类型(Si-Ⅰ、Si-Ⅱ)和掺... 低热硅酸盐(LHP)水泥混凝土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得到规模化应用,但其抗冲磨性能的高低仍是决定泄洪洞可靠性乃至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此,拟研究高速含砂水流作用下硅粉对泄洪洞LHP水泥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影响,以硅粉类型(Si-Ⅰ、Si-Ⅱ)和掺量(0、5%)为参数,首先通过试验测量LHP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冲磨性能;进而将相应的材料本构模型引入ANSYS软件,对高速含砂水流作用下LHP水泥混凝土泄洪洞的冲磨损伤进行模拟,揭示泄洪洞冲磨损伤的分布规律和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硅粉对LHP水泥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影响明显,硅粉掺量5%时,28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提高6.2%~12.9%和5.7%~16.2%;90 d极限拉应变增大9.4%~13.8%,轴向拉伸强度提高8.0%~16.4%;抗冲磨性能平均增长15.8%,且硅粉类型对抗冲磨性能亦有一定影响,同等掺量下混凝土抗冲磨性能的差异幅度约为3.1%~7.8%。硅粉可有效改善冲磨破坏现象,采用5%硅粉有效减少了泄洪洞LHP水泥混凝土的损伤厚度,年均磨损率降低幅度约为38.3%~41.3%;在高速含砂水流冲刷作用下,泄洪洞混凝土表面的年均磨损厚度为2.76~3.53 mm/年,且冲磨时间越久,年均磨损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硅粉 泄洪洞 抗冲磨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隧道防淹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俊 邢冬冬 +2 位作者 张忠宇 郭屹忠 王阿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7-1927,共11页
为解决近年来频发的极端暴雨天气导致的城市隧道淹水问题,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及新闻报道梳理国内外城市隧道发生淹水致灾的原因和已有城市隧道相关的防淹经验;其次,对现有全国主要城市关于隧道防淹的现行政策、标准以及城市隧道运营阶段... 为解决近年来频发的极端暴雨天气导致的城市隧道淹水问题,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及新闻报道梳理国内外城市隧道发生淹水致灾的原因和已有城市隧道相关的防淹经验;其次,对现有全国主要城市关于隧道防淹的现行政策、标准以及城市隧道运营阶段涉及防淹工作的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隧道的防淹措施开展研究,将城市隧道防淹措施分为6大系统:1)挡水系统,提升隧道出地面范围的防洪能力;2)截水系统,提前截流隧道外部水;3)排水系统,确保隧道内部排水系统顺畅并满足高标准暴雨重现期的排水需求;4)控制系统,保证隧道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供配电和控制系统;5)预警系统,增加隧道内外淹水预警装置进行提前防范;6)应急系统,提出发生淹水事故后的应急保障措施。综合城市隧道养护等级、隧址范围内城市内涝风险等级,确定城市隧道的防淹分级可分为1级、2级和3级,并根据城市隧道的防淹等级确定已有城市隧道的防淹改造方案或待建隧道的防淹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隧道 防淹措施 防淹改造 防淹分级 系统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隧道围岩局部浸水静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少雄 曹小平 王建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1-377,共7页
中国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由于其具有孔隙大、强度低等性质,导致黄土隧道修建时面临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了深入研究黄土隧道围岩局部浸水后对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依托定西锦屏隧道,借助Midas/GTS建立隧道模型,分别针对正常开... 中国西北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广泛,由于其具有孔隙大、强度低等性质,导致黄土隧道修建时面临极大的困难与挑战。为了深入研究黄土隧道围岩局部浸水后对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依托定西锦屏隧道,借助Midas/GTS建立隧道模型,分别针对正常开挖和局部浸水两种工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局部浸水后黄土隧道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变形规律和力学特征。结果显示:正常开挖与浸水后,围岩最大沉降值均出现在隧道拱顶,开挖后最大沉降值为9.60 mm,局部浸水后围岩最大沉降量增大到13.18 mm;正常开挖后围岩最大主应力为59 kPa,浸水后,围岩最大主应力出现在拱顶与仰拱处,最大值为89 kPa。黄土隧道围岩局部浸水后,衬砌结构的最大压应力为5.06 MPa,最大拉应力为2.08 MPa。最大压应力为设计强度的42%,最大拉应力超过抗拉设计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局部浸水 数值模拟 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泄洪洞补气洞面积对洞内空气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凯 陈朝旭 杨正丽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2,82,共5页
为研究泄洪洞补气洞面积对洞内空气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法,主要分析了补气洞面积对空气流场和风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补气洞面积,洞内平均风速随之减小,但向洞内补充的空气量反而增大,且能够提升洞内空气的流畅性;补气... 为研究泄洪洞补气洞面积对洞内空气流动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法,主要分析了补气洞面积对空气流场和风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补气洞面积,洞内平均风速随之减小,但向洞内补充的空气量反而增大,且能够提升洞内空气的流畅性;补气洞面积的变化对水流自由面上方空气流速的衰减规律影响较小,仅改变流速大小;建立了补气洞内风速与水流流速和面积系数(补气洞面积/洞顶余幅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利用锦屏一级原型观测数据进行验证,误差小于10%。研究结果可为水利工程中的补气洞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泄洪洞 补气洞 洞顶余幅 面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谭洪强 邓红卫 +2 位作者 马浩鹏 袁晓 刘冰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6-172,共7页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从内因和外因的视角分析,同时将内因分为水害来源、通道、水量三个部分,采取隧道区降水量、地表水文情况、隧道区渗透系数、构造断裂带类型、围岩分级、岩土分类、单位涌水量、隧...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模型。从内因和外因的视角分析,同时将内因分为水害来源、通道、水量三个部分,采取隧道区降水量、地表水文情况、隧道区渗透系数、构造断裂带类型、围岩分级、岩土分类、单位涌水量、隧道区平均气温、隧道区植被覆盖率、隧道区地下水腐蚀性(酸性)、防排水措施情况、隧道施工分级、安全管理情况等共13项指标作为为确知测度模型的判别指标;根据相应的实测数据构建未确知测度函数,同时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得各判别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公路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结果。运用该方法对国内6条典型公路隧道的水害危险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公路隧道实际情况相吻合。因此,这种新方法能够应用到公路隧道水害的危险性评价中,并能解决公路隧道危险性评价的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确知测度 公路隧道 水害 置信度识别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旋流泄洪洞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杨朝晖 吴守荣 +3 位作者 余挺 贺昌林 邓军 许唯临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6,共6页
竖井旋流泄洪洞作为一种较新的泄洪洞布置形式,用传统的模型试验方法仍难以揭示其复杂的水流特性,为了探索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竖井旋流泄洪洞水力特性的可行性,用Fluent商用计算软件,对某电站竖井旋流泄洪洞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竖井旋流泄洪洞作为一种较新的泄洪洞布置形式,用传统的模型试验方法仍难以揭示其复杂的水流特性,为了探索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竖井旋流泄洪洞水力特性的可行性,用Fluent商用计算软件,对某电站竖井旋流泄洪洞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泄流能力、竖井空腔、井壁压强分布、井壁水流空化数、总消能率等,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符合较好,表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竖井旋流泄洪洞是可行的,在进行体型优化过程中,可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体型进行初选。通过对沿程断面的能量的分析计算,竖井旋流的消能主要为两部分,一是沿程能量损失,一是水垫消能。数值模拟暂时不能正确反映竖井底部的掺气及下平段的空气逸出、掺气水深、洞顶余幅等,相关的研究需借助其它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竖井 旋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竖井泄洪洞、龙抬头放空洞与导流洞"三洞合一"优化布置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善均 许唯临 王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通过深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竖井泄洪洞的泄流能力受平底闸过流能力,竖井尺寸和涡室进口的控制。给出了放空洞泄流能力和最低运行水位计算公式,竖井内壁压力特性与洞径的关系,不设通气井而实现通气和排气问题。泄洪洞与放空洞结... 通过深入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竖井泄洪洞的泄流能力受平底闸过流能力,竖井尺寸和涡室进口的控制。给出了放空洞泄流能力和最低运行水位计算公式,竖井内壁压力特性与洞径的关系,不设通气井而实现通气和排气问题。泄洪洞与放空洞结合部的边墙分别向内偏转,其后在洞顶设迎水面为圆弧的折流坎,能有效改善水流流态,且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泄洪洞 龙抬头放空洞 泄流能力 导流洞 优化布置 高坝水库 施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标信度测度赋权的岩溶隧道水害危险性集对云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英礼 崔杰 +1 位作者 王景梅 张彦龙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6-286,共11页
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首先,针对其评价指标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在充分考虑岩溶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Jousselme距离的指标信度测度动态赋权理论,实现... 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首先,针对其评价指标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在充分考虑岩溶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Jousselme距离的指标信度测度动态赋权理论,实现不同的实例、不同的指标实测值对整个系统的动态赋权,降低实际工作中由于指标实测值误差或错误导致评价结果偏差的风险;其次,运用云理论优化集对联系度,与所得权重加权得出系统综合云联系度,并与等级评价区间期望加权平均得到危险值,同时生成对应的等级云图判定隧道水害危险性等级,进而判定岩溶隧道水害危险状态,实现水害危险等级判定的可视化;再次,基于大气降水为岩溶隧道水害主要来源的视角,选取年均降水量、入渗系数、汇水面积、渗透系数和单位涌水量5项指标作为集对云评价指标,并以6条典型岩溶隧道为样本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发现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相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京珠高速公路媲双坳岩溶隧道水害事故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采取与评价等级相对应的处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水害治理效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工程实用价值,评价流程可操作性强,为岩溶隧道水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信度测度 隧道水害 危险性评价 集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头水电站“三洞合一”布置的体型优化试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贵吉 张建民 +2 位作者 许唯临 王承恩 周鸿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0,共7页
针对某水电站坝址河道狭窄现状,采用放空洞、旋流竖井泄洪洞与导流洞"三洞合一"技术优化枢纽布置。通过模型试验,分析旋流竖井泄洪洞泄流能力及相关水力特性,评价了结构尺寸设计的合理性。提出在放空洞连接段采用曲线型阶梯... 针对某水电站坝址河道狭窄现状,采用放空洞、旋流竖井泄洪洞与导流洞"三洞合一"技术优化枢纽布置。通过模型试验,分析旋流竖井泄洪洞泄流能力及相关水力特性,评价了结构尺寸设计的合理性。提出在放空洞连接段采用曲线型阶梯消能工的措施,通过试验得到了优化体型。研究表明,采用曲线型阶梯消能工后,连接段流态平稳,水流掺气充分,并且消能效果显著,在单宽流量为54.3 m3/(s.m)时阶梯段的消能率达到了43%。在洞内连接段布置阶梯消能工可有效改善枢纽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空洞 旋流竖井 泄洪洞 导流洞 “三洞合一”技术 消能工 枢纽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洞改建有压突扩泄洪洞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鹏 杨永全 许唯临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龙抬头式泄洪洞是中低水头水电站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的常用方式,但其应用受到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为解决狭窄河谷地区中低水头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的布置和消能问题,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因地制宜的提出有压突扩泄洪洞... 龙抬头式泄洪洞是中低水头水电站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的常用方式,但其应用受到地形地质条件限制。为解决狭窄河谷地区中低水头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的布置和消能问题,通过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因地制宜的提出有压突扩泄洪洞这种新型式的导流洞改建泄洪洞布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式改建的泄洪洞具有如下特点:水流直接由有压流向无压明渠流转换,流态简单,有压消能和无压消能相结合;平面上洞轴线方向可以根据地形、地质和施工条件灵活选择;工作闸门可以灵活布置;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等。这种方式改建的泄洪洞可用于中低水头大流量泄洪工程,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洞 有压突扩泄洪洞 有压流 明渠流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头放空洞泄洪消能试验研究与运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才欢 侯冬梅 向光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9,43,共5页
水布垭枢纽放空洞主要承担水布垭工程施工期后期导流及完建后大坝检修时放空水库的任务。它具有水头高、水位变幅大、流速大、运行时间长等特点,经过1∶58水工整体模型多种方案的比较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曲双槽差动鼻坎消能工形... 水布垭枢纽放空洞主要承担水布垭工程施工期后期导流及完建后大坝检修时放空水库的任务。它具有水头高、水位变幅大、流速大、运行时间长等特点,经过1∶58水工整体模型多种方案的比较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曲双槽差动鼻坎消能工形式;经过2007年超高水位、长时间的泄洪运行检验,该消能工成功地解决了放空洞高水头、大变幅、大夹角、窄河谷且地质条件较差的消能防冲难题;同时,该型鼻坎消能工无任何蚀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空洞 泄洪消能 鼻坎消能工 时均压力 空化空蚀 水流掺气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分级的Bayes判别法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谭洪强 邓红卫 +2 位作者 王杰 侯志勇 胡道礼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5,共6页
为提高公路隧道整体安全性能,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避免公路隧道水害事故的发生,将Bayes判别理论应用于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判别和分级中。采用影响隧道水害发生的隧道区渗透系数、降水情况、单位涌水量、构造断裂带类型、围岩分... 为提高公路隧道整体安全性能,保障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避免公路隧道水害事故的发生,将Bayes判别理论应用于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判别和分级中。采用影响隧道水害发生的隧道区渗透系数、降水情况、单位涌水量、构造断裂带类型、围岩分级、隧道施工情况、防排水措施情况等7项指标作为基本判别因子;将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分为4个等级作为Bayes判别分析的4个正态总体。以采自典型的20组公路隧道的实测数据为训练样本,建立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分级的Bayes判别函数。对训练后的模型运用交叉确认估计法进行验证,然后运用该模型对6条待检验的公路隧道样本的水害倾向性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Bayes判别分析模型误判率极低,分级效果合理有效,可以运用于公路隧道水害倾向性的分级中,有利于公路隧道水害的预防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Bayes判别分析 水害 倾向性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衬砌典型缺陷检测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汤雷 傅翔 蒋金平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喀浪古尔水库引水泄洪隧洞在两次质量检查中均被评为不合格工程,恢复续建后,隧洞工程的进展成为整个喀浪古尔水库枢纽工程的关键。受该工程建管局的委托,对隧洞衬砌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查清了衬砌裂缝和顶拱厚度不足等主要缺陷,分析... 喀浪古尔水库引水泄洪隧洞在两次质量检查中均被评为不合格工程,恢复续建后,隧洞工程的进展成为整个喀浪古尔水库枢纽工程的关键。受该工程建管局的委托,对隧洞衬砌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查清了衬砌裂缝和顶拱厚度不足等主要缺陷,分析了缺陷产生原因、对结构稳定安全性的影响,提出了处理措施,并经处理确保了隧洞安全稳定运行。隧洞混凝土衬砌的典型缺陷在该隧洞结构中几乎均有体现,并且程度较重。针对不同缺陷分类阐明了检测情况、缺陷产生原因、对结构稳定安全性的影响和处理方案,以期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泄洪隧洞 衬砌 缺陷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底坡、低Fr数泄洪洞掺气坎体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超 张光科 +2 位作者 张光碧 李乃稳 杨永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5,共6页
位于小底坡、低佛氏数泄洪洞上的掺气坎,其体型设计往往存在较大难度。为了查明小底坡、低佛氏数泄洪洞掺气坎体型优化设计的一般规律,采用大比尺的模型试验,对三维掺气坎进行了系统研究。小底坡上的掺气坎,可用过坎射流最高点至底板的... 位于小底坡、低佛氏数泄洪洞上的掺气坎,其体型设计往往存在较大难度。为了查明小底坡、低佛氏数泄洪洞掺气坎体型优化设计的一般规律,采用大比尺的模型试验,对三维掺气坎进行了系统研究。小底坡上的掺气坎,可用过坎射流最高点至底板的距离Tmax和空腔回水作为其体型优化的主要目标,良好的掺气坎应使空腔回水最少时Tmax也较小。试验结果表明:Tmax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平均坎高及掺气坎横断面的型式,平均坎高愈小,Tmax愈小;横断面为凸型的凸型坎,可以减弱出射水流横断面上水面线的凹形分布,能使Tmax相对较小;空腔回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平均坎高及坎高差,适当增加平均坎高及横向坎高差,对消除空腔回水有利;在小底坡掺气坎体型优化中,三维掺气坎较二维连续坎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凸型坎,容易达到空腔回水少,同时Tmax也较小的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掺气减蚀 掺气坎 凸型坎 体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石峡水电站导流兼深孔泄洪洞消能工优化试验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琳 鲁克恩 +3 位作者 邱秀云 赵涛 牧振伟 侯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共4页
通过新疆库马拉克河小石峡水电站导流兼深孔泄洪洞原设计方案的消能工试验,发现消力池内发生淹没水跃,水跃旋滚区与闸后射流相叠加,使陡坡段水流剧烈脉动。为了防止护坦段在较大的动水荷载下发生振动和破坏,采用在消力池内设置不同于传... 通过新疆库马拉克河小石峡水电站导流兼深孔泄洪洞原设计方案的消能工试验,发现消力池内发生淹没水跃,水跃旋滚区与闸后射流相叠加,使陡坡段水流剧烈脉动。为了防止护坦段在较大的动水荷载下发生振动和破坏,采用在消力池内设置不同于传统布置方式的悬栅式消能工的方式,即从闸后陡坡末端起布置悬栅,悬栅的安装高度随水跃跃高逐渐抬高,呈台阶式布置。试验表明,台阶式布置悬栅起到了破碎水跃上部剧烈回旋运动的表面旋滚的作用,增大了回流的阻力,从而使水跃向下游移动,由淹没式水跃转化成稍有淹没水跃;在悬栅作用下,陡坡段和消力池内水流脉动明显减弱,浪花溅起高度明显小于加悬栅前的高度,这种悬栅布置方式可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兼深孔泄洪洞 悬栅式消能工 小石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山东部岩溶洼地谷地内涝特征与治理规划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庆松 李兆林 +3 位作者 裴建国 覃小群 易连兴 梁茂珍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5,共7页
马山东部约94%的面积为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洼地谷地发育,且封闭性好,内涝频繁发生。据调查,全区经常性发生内涝的洼地谷地多达170余处,受涝面积大于2.1万亩,内涝具有周期性、多发性,以及分布面广、突发性强、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统计表... 马山东部约94%的面积为碳酸盐岩分布区,岩溶洼地谷地发育,且封闭性好,内涝频繁发生。据调查,全区经常性发生内涝的洼地谷地多达170余处,受涝面积大于2.1万亩,内涝具有周期性、多发性,以及分布面广、突发性强、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统计表明,本区内涝发生少者每年1~2次,多者可达5~7次,内涝淹没时间长的可达1~2个月。分析认为,持续的强降雨、封闭的地形地貌条件、地下管道排水不畅和洼地谷地远离排泄基准面等,是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剖析加芳、古寨、古零等洼地谷地已有治涝工程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地理地质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存在地表排泄基准面的地区宜实施排洪隧道工程治理、对无排泄基准面的洼地谷地区宜修建溶洼成库的洪涝治理方案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内涝 地质条件 排洪隧道 溶洼成库 广西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鼻坎对泄洪洞挑流消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新宇 孙东坡 +2 位作者 高昂 杨晓 马腾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61,共6页
针对某泄洪洞挑流水舌对下游河道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开展了基于扭曲鼻坎调整射流方向的水力模拟试验研究。通过对几种扭曲鼻坎的优化研究,发现采用降低挑坎高程的大转角贴坡扭曲鼻坎布置,可以合理调整水舌方向,理顺下游河道形态,消除... 针对某泄洪洞挑流水舌对下游河道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开展了基于扭曲鼻坎调整射流方向的水力模拟试验研究。通过对几种扭曲鼻坎的优化研究,发现采用降低挑坎高程的大转角贴坡扭曲鼻坎布置,可以合理调整水舌方向,理顺下游河道形态,消除了右岸涌浪和边岸淘刷威胁,同时又解决了泄洪洞过渡期洞内水跃闷顶问题。研究成果对泄洪洞出流的消能防冲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洪洞 挑流消能 水力模型试验 扭曲鼻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