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DHA-and EPA-enriched Glycerides by 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Using Tuna Oil and Capric Acid 被引量:5
1
作者 LIANG Shaohua WANG Mengyuan +2 位作者 ZHU Lijie ZHANG Man YANG Ming 《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8年第2期97-104,共8页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preparation of docosahexaenoic acid(DHA) 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EPA)enriched-triacylglycerols by 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using tuna oil and capric acid. The content of DHA+EPA is 26....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preparation of docosahexaenoic acid(DHA) 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EPA)enriched-triacylglycerols by enzymatic interesterification using tuna oil and capric acid. The content of DHA+EPA is 26.86% in the tuna oil used in this study. 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reaction parameters(reaction temperature, substrate molar ratio, enzyme amount and reaction time), and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o be: reaction temperature 58℃, substrate molar ratio(capric acid : tuna oil) 4:1, enzyme amount 4%, and reaction time 7.5 h.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content of DHA+EPA in the glycerides was 40.03%, which is 13.17% higher than that in raw tuna oil. In addition,the MLM-type structured lipids containing medium chain fatty acids(capric acid) at positions sn-1,3 and a long chain fatty acid(DHA/EPA) at the position sn-2 may have many health benefits for hum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c acid DHA EPA MLM-type structured LIPIDS tuna 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Lipozyme TL IM水解金枪鱼油工艺优化及其脂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婷予 禤俊勇 +5 位作者 金可涵 王文天 招志颖 黄梦婷 夏秋瑜 刘书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74,共7页
旨在为Lipozyme TL IM在鱼油脂质改性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以金枪鱼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对其进行水解,并分离改性水解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H、水油比(质量比)、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金... 旨在为Lipozyme TL IM在鱼油脂质改性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以金枪鱼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对其进行水解,并分离改性水解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H、水油比(质量比)、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金枪鱼油水解度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水解工艺参数,并分析了不同水解度下(20%~50%)改性水解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Lipozyme TL IM水解金枪鱼油的适宜工艺参数为pH 6.0、水油比3∶1、水解温度40℃、酶添加量5%(以鱼油质量计),在此条件下水解30、60、80、120 min可分别得到水解度为20%、30%、40%和50%的改性水解甘油酯;随着水解度的增加,所得改性水解甘油酯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多,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结构改变,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变差。综上,可采用Lipozyme TL IM对金枪鱼油进行水解以富集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后续产品开发提供特异性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油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酶法水解 水解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油纳米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王求娟 彭竞冲 +1 位作者 杨轩 陈玉峰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5期121-128,共8页
金枪鱼油中富含长链ω-3 PUFAs,因其具有多种营养保健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强化食品中。然而,由于金枪鱼油易氧化、生物相容性差,面临一定的加工限制。本文利用微射流均质法制备分离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稳定的金枪鱼油纳... 金枪鱼油中富含长链ω-3 PUFAs,因其具有多种营养保健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强化食品中。然而,由于金枪鱼油易氧化、生物相容性差,面临一定的加工限制。本文利用微射流均质法制备分离乳清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稳定的金枪鱼油纳米乳液(WPI-NEs),通过平均粒径、Zeta电位、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氧化检测手段,研究金枪鱼油纳米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WPI的最佳质量分数为2%。在此基础上构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与WPI的共价(WPI-EGCG-NEs)与非共价(EGCG/WPI-NEs)的纳米乳液,EGCG-WPI-NEs避光贮藏15 d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与WPI-NEs相比,WPI-EGCG-NEs与WPI/EGCG-NEs能够很大程度上抑制避光储藏过程中鱼油的氧化。在25℃条件下,贮藏15 d后,WPI-NEs、WPI/EGCG-NEs、WPI-EGCG-NEs的脂质氢过氧化物含量分别为17.9 mol·kg^(-1)、13.1 mol·kg^(-1)、11.4 mol·kg^(-1);硫代巴比妥酸值分别为1.02 mmol·g^(-1)、0.79 mmol·g^(-1)和0.75 mmol·g^(-1)。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120 min消化结束后,WPI-NEs、WPI/EGCG-NEs、WPI-EGCG-NEs的脂肪酸释放率分别达到83.7%、80.8%、76.6%,说明WPI-EGCG-NEs能够更好地抑制液滴聚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脂肪酶的水解,延缓脂肪酸的释放。本文可为金枪鱼油纳米递送体系构建及其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油 纳米乳液 分离乳清蛋白 共价复合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酯型金枪鱼油不同级分子蒸馏过程中脂肪酸含量及挥发性物质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红燕 崔晨茜 +6 位作者 袁贝 李晔 韩姣姣 司开学 董丽莎 王朝阳 苏秀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8-214,共7页
乙酯型金枪鱼油是粗鱼油经过多级分子蒸馏后得到的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无色无味的优质鱼油,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子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不同蒸馏组分的金枪鱼油在成分、风味和性质上的... 乙酯型金枪鱼油是粗鱼油经过多级分子蒸馏后得到的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无色无味的优质鱼油,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子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不同蒸馏组分的金枪鱼油在成分、风味和性质上的变化以及主要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原料鱼油和不同蒸馏组分鱼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的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其中EPA含量可达31.41%,DHA含量可达74.10%;二级分子蒸馏可以得到DHA、EPA总含量高达84.26%的乙酯型鱼油,而三级、四级、五级蒸馏鱼油中DHA和EPA含量显著下降。电子鼻检测原料鱼油及不同蒸馏组分的鱼油挥发性物质差异显著。不同蒸馏组分的金枪鱼油主体风味物质为己醛、辛醛、庚醛、壬醛、1-辛烯-3-醇、2-十一酮、2-戊基呋喃等,共同赋予其鱼腥、油脂气息、泥土味、脂肪香味、青草味、蘑菇香、蔬菜香味等。红外光谱分析说明了不同级分子蒸馏后得到的金枪鱼油的主要成分含量是有所不同的。不同蒸馏组分的鱼油中一级、二级鱼油脂类成分种类最多,富集效果最好,而三级、四级、五级分子蒸馏富集效果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酯型金枪鱼油 分子蒸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红外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对金枪鱼鱼油热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书成 章超桦 洪鹏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1-44,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金枪鱼鱼油的热氧化动力学。通过对DSC曲线的分析表明,金枪鱼鱼油的酰基甘油组成复杂,脂肪酸种类比较多。用Flynn-Wall-Ozawa法和Kissinger法计算金枪鱼鱼油的热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动...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金枪鱼鱼油的热氧化动力学。通过对DSC曲线的分析表明,金枪鱼鱼油的酰基甘油组成复杂,脂肪酸种类比较多。用Flynn-Wall-Ozawa法和Kissinger法计算金枪鱼鱼油的热氧化反应动力学参数,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枪鱼鱼油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热氧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的脂肪酶富集金枪鱼油中二十二碳六烯酸甘油酯工艺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莹 Cheong Ling-Zhi +7 位作者 赵家和 陈洁妙 乙丛敏 丛艳霞 李晔 芦晨阳 周君 苏秀榕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2-79,共8页
以金枪鱼副产物为原料提取精炼鱼油,研究了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富集金枪鱼油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甘油酯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水油质量比、脂肪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为... 以金枪鱼副产物为原料提取精炼鱼油,研究了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富集金枪鱼油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甘油酯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水油质量比、脂肪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为自变量,以甘油酯中DHA、ω-3含量和甘油酯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box–behnken)进行响应面实验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水油比1:1.7,脂肪酶添加量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甘油酯中DHA质量分数为35.55%,ω-3质量分数为42.25%,甘油酯得率为73.85%。本课题成功建立了甘油酯中DHA、ω-3含量(R2=0.8832)和甘油酯得率(R^2=0.9425)的拟合模型。卡方检验分析表明这两种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油 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 水解 二十二碳六烯酸 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分析鱼油储藏过程中酸败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娜 陈小娥 +3 位作者 方旭波 王明月 赵小惠 袁高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鱼油的酸败往往伴随着气味的变化,利用电子鼻对储藏过程中金枪鱼油的挥发性气味进行研究,每5 d测定1次,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鱼油样品,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酸价、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结... 鱼油的酸败往往伴随着气味的变化,利用电子鼻对储藏过程中金枪鱼油的挥发性气味进行研究,每5 d测定1次,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区分不同储藏时间的鱼油样品,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酸价、过氧化值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金枪鱼油整体气味呈增加趋势,这种气味变化趋势与酸价、过氧化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储藏时间的金枪鱼油样品可以区分开来,LDA分析方法明显优于PCA分析方法;利用PLS偏最小二乘法(PLS)预测金枪鱼油酸价和过氧化值,得到线性模拟方程,验证试验表明,酸价、过氧化值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0.60%、12.04%,准确性较好,可作为酸价、过氧化值预测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金枪鱼油 储藏时间 酸价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黄鳍金枪鱼眼窝肉鱼油的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陶宁萍 周敏 王锡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眼窝肉为研究对象,采用隔水蒸煮法、酶解法、碱水解法和超临界CO2(SC-CO2)萃取法提取鱼油,对所得鱼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SC-CO2萃取法和酶解法提取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 以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眼窝肉为研究对象,采用隔水蒸煮法、酶解法、碱水解法和超临界CO2(SC-CO2)萃取法提取鱼油,对所得鱼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SC-CO2萃取法和酶解法提取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隔水蒸煮法和碱水解法;SC-CO2萃取法获得的鱼油达到我国水产行业SC/T3502—2000精制鱼油一级标准,其他3种方法达到SC/T3502—2000粗鱼油二级标准;SC-CO2萃取法提取的鱼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74.29%),其中含EPA5.99%、DHA27.12%。因此,SC-CO2较其他3种方法提取金枪鱼眼窝肉中鱼油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眼窝肉 鱼油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鳍金枪鱼眼窝油中DHA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敏 陶宁萍 王锡昌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93-95,共3页
以黄鳍金枪鱼眼窝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法提取眼窝油,并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GC/MS外标法测定眼窝油中DHA的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法提取眼窝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85.7 min,提取温度57.8℃,提取压力35.8 MPa,眼窝... 以黄鳍金枪鱼眼窝肉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法提取眼窝油,并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GC/MS外标法测定眼窝油中DHA的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法提取眼窝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85.7 min,提取温度57.8℃,提取压力35.8 MPa,眼窝油提取率为20.2%;眼窝油中DHA的含量为19.6 mg/g,相对总脂肪酸含量为27.1%。眼窝油中DHA含量较高,可用于DHA相关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 黄鳍金枪鱼 眼窝油 D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油加热后脂肪酸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晨茜 张红燕 +9 位作者 袁贝 李晔 韩姣姣 司开学 董丽莎 王朝阳 竺周斌 王求娟 陈义芳 苏秀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1-276,共6页
为探讨不同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金枪鱼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文将金枪鱼油分别在100、130、160、180、210、240、270℃温度下短时间加热1~2 min,在160℃、180℃持续加热10、20、30 min。将这些鱼油进行甲酯化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 为探讨不同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对金枪鱼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文将金枪鱼油分别在100、130、160、180、210、240、270℃温度下短时间加热1~2 min,在160℃、180℃持续加热10、20、30 min。将这些鱼油进行甲酯化后,使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金枪鱼油经不同温度短时间加热后,其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保持稳定,不同温度间脂肪酸的组成无显著差异;在160℃及以上高温长时间加热会逐步破坏甘油三酯的稳定性,导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急剧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营养成分受到影响,DHA含量显著变化。所以,金枪鱼油不适宜长时间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鳍金枪鱼油精制前后对乙酯化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振海 陶宁萍 邓尚贵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39-47,共9页
为探究原料鱼油品质对乙酯化过程以及对乙酯型鱼油理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使用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分别为12.16 meq/kg、21.87的黄鳍金枪鱼油及其精制油作为原料制备乙酯型鱼油,对其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脂肪酸组成、氧化稳定性以及主... 为探究原料鱼油品质对乙酯化过程以及对乙酯型鱼油理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使用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分别为12.16 meq/kg、21.87的黄鳍金枪鱼油及其精制油作为原料制备乙酯型鱼油,对其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脂肪酸组成、氧化稳定性以及主体风味成分进行测定,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鱼油加以表征。结果表明,原油酯化油和精制油酯化油得率分别为84.60%、92.69%;乙酯转化率为93.99%、94.84%,理化指标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多烯鱼油行业标准(SC/T 3503—2000)。精炼、酯化过程并未改变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且提高了其氧化稳定性,使用Rancimat法预测室温25℃下2种酯化油的货架期分别为180.50、176.50 h,说明使用粗鱼油直接制备脂肪酸乙酯具有一定可行性。另外,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E)-2-己烯醛、庚酸乙酯给予酯化油独特青草香味、果香味,可有效同甘油酯型鱼油挥发性风味进行区分。红外光谱图中1036 cm^(-1)处出现的乙氧基C—O特征峰,可作为快速检测油脂类型的指标;该研究可为乙酯型鱼油的生产和功能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油 乙酯化 理化性质 品质变化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姜精油对金枪鱼品质影响及生物胺相关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雷志方 谢晶 +3 位作者 尹乐 李彦妮 高磊 尹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2,共8页
将分别贮藏于不同温度(0、4、15℃)条件下的金枪鱼样品,以及4℃条件下用姜精油作为生物抗氧化剂处理过的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定期测定金枪鱼生物胺(腐胺Put、尸胺Cad、组胺His、酪胺Tyr)、反式尿刊酸的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 将分别贮藏于不同温度(0、4、15℃)条件下的金枪鱼样品,以及4℃条件下用姜精油作为生物抗氧化剂处理过的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定期测定金枪鱼生物胺(腐胺Put、尸胺Cad、组胺His、酪胺Tyr)、反式尿刊酸的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K值和菌落总数,研究温度和姜精油对金枪鱼生物胺含量的影响及组胺与反式尿刊酸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金枪鱼生物胺生成有较大影响,0℃条件下生物胺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贮藏温度,到第6天时组胺、酪胺、腐胺和尸胺含量分别为28.25、5.47、14.84 mg/kg和17.05 mg/kg,而此时15℃条件下金枪鱼组胺、酪胺、腐胺和尸胺含量分别为135.4、14.63、29.49 mg/kg和41.55 mg/kg;生物胺中组胺含量最高,而酪胺含量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即使在15℃条件下到第7天时其含量仍为16.24 mg/kg;结果同时表明,生物抗氧化剂对生物胺的产生和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有效地延缓蛋白质和ATP降解。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组胺、酪胺、尸胺、与TVB-N值、K值和菌落总数高度相关,其相关系数r在0.804~0.981之间,且生物胺和菌落总数、TVB-N值之间存在重要对应关系,反式尿刊酸对组胺的产生影响不大,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弱,在4℃时其相关系数r为0.6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 生物胺 菌落总数 姜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鲣鱼鱼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霖波 白冬 +2 位作者 虞舟 张海玲 谢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206,共5页
以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评价深海鲣鱼鱼油对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以健康育龄ICR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鲣鱼鱼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20、50、100 mg/mL),D-半乳糖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 以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为研究对象,评价深海鲣鱼鱼油对衰老模型小鼠抗衰老的作用。以健康育龄ICR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鲣鱼鱼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20、50、100 mg/mL),D-半乳糖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空白对照组小鼠每只每天注射质量分数0.9%的生理盐水,其余实验组注射质量分数为4%的D-半乳糖(1 000 mg/kg m_b),同时,鲣鱼鱼油制剂组分别每天灌胃10 mL/kg m_b不同质量浓度(20、50、100 mg/mL)的鱼油制剂,阳性组灌胃市售鱼油(100 mg/kg m_b),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6周。随后检测各组小鼠肝、脾指数,肝脏组织和血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等指标,制备肝脏切片,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鲣鱼鱼油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肝、脾指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GSH-Px、T-SOD、CAT活力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鲣鱼鱼油各剂量组均能提高血清和肝组织中GSH-Px、T-SOD、CAT活力并降低MDA水平;通过切片观察,深海鲣鱼鱼油可缓解衰老过程中肝脏的损伤,并且高剂量组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鱼油 D-半乳糖 衰老模型 抗衰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油微胶囊的复合凝聚法制备工艺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汤夕瑶 禤俊勇 +6 位作者 夏秋瑜 李晶莹 孙钦秀 魏帅 郝记明 吉宏武 刘书成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109,共7页
为提高金枪鱼油的稳定性,以明胶-六偏磷酸钠为壁材,通过复合凝聚法包埋金枪鱼油制备金枪鱼油微胶囊。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了适宜的鱼油抗氧化剂和微胶囊明胶壁材,并优化了鱼油O/W乳液的均质条件、复合凝聚发生和微胶囊形成的适宜pH及恒... 为提高金枪鱼油的稳定性,以明胶-六偏磷酸钠为壁材,通过复合凝聚法包埋金枪鱼油制备金枪鱼油微胶囊。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了适宜的鱼油抗氧化剂和微胶囊明胶壁材,并优化了鱼油O/W乳液的均质条件、复合凝聚发生和微胶囊形成的适宜pH及恒温搅拌机转速;在优化的条件下,分析所制备微胶囊的微观形态、氧化稳定性、包埋特性和粉体性质。结果表明,复合凝聚法制备金枪鱼油微胶囊的适宜条件为:在金枪鱼油中添加0.04%维生素E,采用99%生物技术级明胶,在均质速度25000 r/min、乳化时间35 min下制备金枪鱼油O/W乳液,并在恒温搅拌机转速800 r/min、pH 4.46下发生复合凝聚,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金枪鱼油微胶囊形态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大小较均匀,平均粒径为20.23μm,氧化诱导时间为21.65 h,包埋率为97.70%,封装效率为95.16%,休止角为42.15°,溶解度为61.67%,在模拟胃液与模拟肠液中的缓释性能分别为71.36%与38.11%。综上,以明胶-六偏磷酸钠复合凝聚层为壁材制备的金枪鱼油微胶囊呈现较好的感官特性、包埋特性和粉体性质,氧化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油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复合凝聚法 微胶囊 氧化稳定性 包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枪鱼油精炼过程中关键指标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强 张利军 +2 位作者 孙乐 吴涛 李晓龙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2年第3期10-13,共4页
介绍了金枪鱼油精炼工艺,该工艺科学选择了四脱(脱酸、脱色、脱脂、脱臭)工序过程及其工艺参数,从而实现了对产品的色泽、酸价等关键品质指标的控制,生产出优质金枪鱼油,这对推动我国金枪鱼类加工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金枪鱼油 精炼 关键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豆油浸金枪鱼罐头生产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莉莉 姚春霞 《现代食品》 2018年第20期151-153,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黄豆油浸金枪鱼罐头加工工艺流程中原料验收、解冻、清洗、蒸鱼脱水、金属探测、装灌、辅料验收、配注调味液(管道输送)、抽真空密封等生产技术要点。
关键词 黄豆油 金枪鱼 罐头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