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Air Distribution on Turbulent Flow and Combustion in a Tubular Heating Furnace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Juan MaoYu LiLiho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4-47,共4页
A three-dimension full-siz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air distribution on turbulent flow and combustion in a tubular heating furnace was carried out. A standard k –ε turbulent model, a simplified PDF c... A three-dimension full-siz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effect of air distribution on turbulent flow and combustion in a tubular heating furnace was carried out. A standard k –ε turbulent model, a simplified PDF combustion model and a discrete ordinate transfer radiation model were used. The hybrid grid combining a structured and a non-structured grid was generated without any simplification of the complicated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around the burn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multistage combustion could reduce and control the peak value of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amount of primary air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in the furnace, but a great effect on that around the burner. It is recommended that 45% - 65% of the total amount of air be taken in in primary air inlets in the furnace. All the results are important to optimize the combustion prog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ular heating furnace turbulent flow COMBUSTION air distrib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流量潜水贯流泵叶轮水力设计优化研究
2
作者 游峻松 陈洋 周大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6,22,共9页
针对Q=100 m³/s的特大流量潜水贯流泵装置,对叶轮叶片及导叶进行水力设计,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优化,对最优泵装置方案进行CFD计算,探究机组外特性,并对导叶出口边齐平与不齐平的两种导叶安放型式机组水力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 针对Q=100 m³/s的特大流量潜水贯流泵装置,对叶轮叶片及导叶进行水力设计,基于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优化,对最优泵装置方案进行CFD计算,探究机组外特性,并对导叶出口边齐平与不齐平的两种导叶安放型式机组水力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轮轮毂比为0.4,叶片数为4,导叶数为6时,泵装置的效率最高,泵装置的最高效率为80.52%;1.0Qd工况下泵装置扬程为2.73 m,效率为74.68%;0.87Qd工况下泵装置扬程为4.50 m,效率为80.14%;1.12Qd工况下泵装置扬程为0.45 m,效率为23.77%;从扬程、效率、导叶段水力损失等参数,得出不齐平的导叶出水边安放型式机组水力性能更优。针对叶轮和导叶的造型方法及正交试验与CFD计算组合的优化方法均提高了水力优化工作效率,适于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对低扬程特大流量水泵开展的计算分析工作也为潜水贯流泵大型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水力性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贯流泵 正交试验 特大流量 优化设计 叶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洲水电站适应生态流量的机组改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定生 黄静娜 王灿杰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为保证河流的生态环境,春洲水电站需保有不低于15 m3/s的生态流量。而电站为轴伸贯流定桨式机组,其水轮机运行范围狭窄,在生态流量时脱离水轮机运行工况区便无法发电,浪费了大量的水能资源。为解决该问题,2022年春洲电站采用高油压桨叶... 为保证河流的生态环境,春洲水电站需保有不低于15 m3/s的生态流量。而电站为轴伸贯流定桨式机组,其水轮机运行范围狭窄,在生态流量时脱离水轮机运行工况区便无法发电,浪费了大量的水能资源。为解决该问题,2022年春洲电站采用高油压桨叶调节装置,对原水轮机进行定桨改转桨的技术升级。改造后的机组在生态流量下具有80%以上的效率,既能满足生态流量要求,又保证了电站经济效益的提升,可为有同类问题的电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生态流量 轴伸贯流式水轮机 定桨式水轮机 转桨式水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伸贯流式机组设计优化
4
作者 陈可建 蒋盈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24年第8期1-4,143,共5页
轴伸贯流式电站水轮机转速都很低,采用增速布置能有效减小发电机尺寸。为简化机组结构,降低电站建设成本,本文以城步DZ水电站为例提供了一种轴伸贯流式机组的设计优化思路。首先,基于城步DZ水电站机组参数计算,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然后... 轴伸贯流式电站水轮机转速都很低,采用增速布置能有效减小发电机尺寸。为简化机组结构,降低电站建设成本,本文以城步DZ水电站为例提供了一种轴伸贯流式机组的设计优化思路。首先,基于城步DZ水电站机组参数计算,确定了总体设计方案;然后,进行了总体布置型式与结构设计;进一步地,对增速器、水导轴承、尾水肘管和导叶密封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厂房尺寸更小,机组重量更轻,控制系统更加简单,大大节约了电站土建投资,降低了机组造价,更方便了机组安装检修维护,提高了机组整体的安全稳定性。其设计优化思路可供类似水轮发电机项目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伸贯流 设计优化 增速器 水导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泗洪泵站灯泡式贯流泵机组变频运行同步切换研究
5
作者 许委 许朝瑞 +2 位作者 顾静 许桃 罗晓旭 《江苏水利》 2024年第10期48-53,共6页
泗洪泵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枢纽工程,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水利工程,泵站的稳定运行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安全。在泵站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中,变频器经常需要操作从变频切换至工频状态,结合泗洪泵站运行实践,通过研究... 泗洪泵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枢纽工程,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水利工程,泵站的稳定运行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安全。在泵站机组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中,变频器经常需要操作从变频切换至工频状态,结合泗洪泵站运行实践,通过研究设计和应用机组变频运行同步切换,可延长高压变频器及电抗器的寿命,同时提高泵站效率,降低能源单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器 灯泡式贯流泵 同步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永磁调速器散热结构热-流耦合分析
6
作者 陈思琦 徐曼曼 +4 位作者 汪杰 张志涛 邵龙 陆益敏 王向东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8-123,130,共7页
由于筒型永磁调速器在工作时因高速旋转会产生大量热量,而高温会导致永磁体退磁,减少导体转子与永磁转子间磁感线的切割,进而影响筒型永磁调速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因此,需要设计一个风冷散热装置。基于筒型永磁调速器的结构及其工... 由于筒型永磁调速器在工作时因高速旋转会产生大量热量,而高温会导致永磁体退磁,减少导体转子与永磁转子间磁感线的切割,进而影响筒型永磁调速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性能,因此,需要设计一个风冷散热装置。基于筒型永磁调速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建立其热-流耦合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筒型永磁调速器的温度场和流场仿真结果,流场速度迹线与实际工况相吻合;对比筒型永磁调速器各个部件的温度分布情况,相同工况下铜环的温度最高。与现场试验数据对比,得到铜环的温差约为0.5℃,验证了该风冷散热装置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型永磁调速器 温度场分析 流场分析 ANSYS 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阴三站泵站贯流式流道混凝土温度和应力仿真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守开 强晟 +1 位作者 郭磊 郭利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根据淮阴三站泵站工程的流道特点、施工过程、现场环境等实际因素,利用三维非稳定温度场和应力场有限元仿真计算程序,对泵站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全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动态仿真计算,分析了施工期泵站贯流式流道墩墙混凝土结构裂缝... 根据淮阴三站泵站工程的流道特点、施工过程、现场环境等实际因素,利用三维非稳定温度场和应力场有限元仿真计算程序,对泵站主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全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动态仿真计算,分析了施工期泵站贯流式流道墩墙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裂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阴三站泵站 贯流式流道 仿真分析 温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实体膨胀管纵向金属流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建兵 施太和 +2 位作者 许茜 练章华 杨龙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5-17,37,共4页
为了研究井眼中钻井实体膨胀时的力学环境 ,选用 35CrMo钢管 ,将金属塑性加工领域的网格法引入石油管工程领域 ,对实体膨胀管的纵向金属流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发现膨胀管膨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纵向金属流动不均现象 ,并对造成这一现... 为了研究井眼中钻井实体膨胀时的力学环境 ,选用 35CrMo钢管 ,将金属塑性加工领域的网格法引入石油管工程领域 ,对实体膨胀管的纵向金属流动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发现膨胀管膨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纵向金属流动不均现象 ,并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膨胀后的管子材料进行了金相分析 ,金相分析结果证实了网格法的分析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 金属流动 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裂解炉内传递和反应过程综合数值模拟 Ⅱ.反应管内传递和反应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9
作者 蓝兴英 张红梅 +1 位作者 高金森 徐春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9,共6页
采用乙烯裂解炉传递反应过程综合数学模型中的反应管数学模型 ,对工业裂解炉反应管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 ,得到了反应管内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详细信息 ,揭示了反应管内流动、传热、传质和裂解反应的基本特点。模拟结果表明 ,沿反应... 采用乙烯裂解炉传递反应过程综合数学模型中的反应管数学模型 ,对工业裂解炉反应管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 ,得到了反应管内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的详细信息 ,揭示了反应管内流动、传热、传质和裂解反应的基本特点。模拟结果表明 ,沿反应管轴向油气吸热升温 ,裂解反应加剧 ,产物产率逐渐发生变化 ;沿反应管径向存在明显的流体流速和温度的变化 ,而产物产率的变化不如流体流速和温度的变化明显。通过比较湍流粘度和分子粘度的大小 ,认为 2 9 975~ 30mm的径向区域为层流层 ,层流层的存在使得临近管壁的区域内流体流速和温度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 传递过程 反应过程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原油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流动及水力特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成立 刘超 +3 位作者 B.P.M.van Esch 汤方平 金燕 周济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6-441,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流动与水力特性之间的联系,采用数值计算、性能试验与PIV流场测试方法,获得了灯泡贯流泵装置在大流量、小流量和最优工况下的流动和水力特性.采用RNG紊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基于多旋转坐标系模型,计算了... 为了深入研究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流动与水力特性之间的联系,采用数值计算、性能试验与PIV流场测试方法,获得了灯泡贯流泵装置在大流量、小流量和最优工况下的流动和水力特性.采用RNG紊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基于多旋转坐标系模型,计算了灯泡贯流泵内部定常流动.分析了泵装置内部流动,指出小流量工况下泵叶轮的进口有较大范围的旋涡区,出水灯泡体内流态较为紊乱;而在最优工况及大流量工况下,泵装置内未见明显回流区.研究表明,灯泡贯流泵进水流道水力损失符合传统管道内局部水力损失规律,而出水流道的水力损失表现为与泵装置运行工况相关的规律,最优工况点附近损失最小,小流量和大流量工况点水力损失均较大.计算结果与二维PIV流动测试结果均表明在小流量下进口近泵壳侧有明显的回流区,而在叶轮出口靠近轮毂处有大面积的脱流.因此,灯泡贯流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应当重视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和导叶处的流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流泵 流态 水力性能 泵装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色谱柱性能的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施维 邹汉法 +1 位作者 张津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8-391,共4页
毛细管电色谱柱是在毛细管内充填、涂布或键合色谱固定相,用电渗流作为驱动力的一种电分离模式。总结了国外研究现状,并初步探索讨论了电色谱柱性能理论和应用指标的实现。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填充柱 开管柱 电渗流 C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管技术金属流动行为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永刚 练章华 +2 位作者 杨龙 李辉荣 易浩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64-67,共4页
膨胀套管技术是节约井眼直径的钻井新技术 ,现已投入实践 ,而在我国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应用ADINA软件 ,建立了可膨胀管膨胀过程的力学模型 .研究了在不同摩擦系数和不同膨胀幅度情况下 ,壁厚为 8.94mm的 95/ 8″套管的膨胀过程 ,并且... 膨胀套管技术是节约井眼直径的钻井新技术 ,现已投入实践 ,而在我国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应用ADINA软件 ,建立了可膨胀管膨胀过程的力学模型 .研究了在不同摩擦系数和不同膨胀幅度情况下 ,壁厚为 8.94mm的 95/ 8″套管的膨胀过程 ,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机模拟。通过分析、比较沿膨胀管径向不同位置处的单元节点组的位移量 ,得出了在不同的摩擦系数和不同的内径膨胀幅度时金属的流动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套管 金属流动 膨胀幅度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贯流泵导叶设置与原动机布置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玲花 刘大恺 陈德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6-108,共3页
根据双向贯流泵具有在正、反向工作时效率都不能太低 ,而导叶布置的位置 ,导叶进、出口安放角和叶栅稠密度等因素对泵出流流态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到泵的效率的提高这样一些特点 ,通过单、双向贯流泵性能试验的对比分析 ,得出了“S”形... 根据双向贯流泵具有在正、反向工作时效率都不能太低 ,而导叶布置的位置 ,导叶进、出口安放角和叶栅稠密度等因素对泵出流流态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到泵的效率的提高这样一些特点 ,通过单、双向贯流泵性能试验的对比分析 ,得出了“S”形双向贯流泵设置后导叶能显著提高泵的效率以及原动机布置在进水侧较为有利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贯流泵 流态 导叶 原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管金属流动行为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永刚 练章华 +1 位作者 李辉荣 杨龙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7,1,共4页
膨胀套管技术在我国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鉴于此 ,用ADINA软件的弹塑性有限元接触问题建立了可膨胀管膨胀过程的力学模型 ,对壁厚 8 94mm的 2 4 4 5mm套管进行膨胀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通过分析和比较沿膨胀管径向不同位置处的单元节点组... 膨胀套管技术在我国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鉴于此 ,用ADINA软件的弹塑性有限元接触问题建立了可膨胀管膨胀过程的力学模型 ,对壁厚 8 94mm的 2 4 4 5mm套管进行膨胀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通过分析和比较沿膨胀管径向不同位置处的单元节点组在X轴和Y轴方向的位移量 ,得出了膨胀管在不同摩擦系数和不同内径膨胀幅度时的金属流动规律 ,为膨胀锥体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及膨胀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膨胀管 膨胀套管 金属流动 径向 管径 壁厚 单元 X轴 锥体 弹塑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贯流式电站机组及下游河道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云良 伍超 +1 位作者 鞠小明 高剑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8-31,共4页
针对灯泡贯流式电站水头低、流量大的特点,作者建立了水轮机的边界方程和尾水管出口与下游河道入口的边界方程,对甩负荷后机组及下游河道的水力过渡过程做了联合计算,实现了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研究中将水力与机械、有压流与无压流统... 针对灯泡贯流式电站水头低、流量大的特点,作者建立了水轮机的边界方程和尾水管出口与下游河道入口的边界方程,对甩负荷后机组及下游河道的水力过渡过程做了联合计算,实现了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研究中将水力与机械、有压流与无压流统一分析。实例计算表明:与假定尾水管出口水位恒定相比,结合下游河道非恒流时,机组转速最大上升率和导叶前最大水压力增大3%、4.2%,尾水管进口最小水压力减小达31%,对最大正、反向水推力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式电站 水力过渡过程 边界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弹的阻力特性与气动外形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振贵 李艳玲 +1 位作者 陈志华 郭玉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540,共6页
为了得到具有最小阻力系数的空心弹外形,基于雷诺平均方程以及二阶AUSM格式,对不同空心弹气动外形的二维流场以及气动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外形条件下空心弹的内外流场特性,以及阻力系数变化曲线与最小阻力系数的空心弹气动外形... 为了得到具有最小阻力系数的空心弹外形,基于雷诺平均方程以及二阶AUSM格式,对不同空心弹气动外形的二维流场以及气动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外形条件下空心弹的内外流场特性,以及阻力系数变化曲线与最小阻力系数的空心弹气动外形。另外,分别对具有最小阻力系数的空心弹与常规空心弹的超声速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二者流场结构的异同,数值验证了具有最小阻力系数弹型的减阻效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空心弹 管式弹 阻力系数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贯流泵装置的三维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7
作者 陆林广 黄金军 +3 位作者 陈坚 陈阿萍 王星梅 邹建国 《排灌机械》 2007年第3期15-20,共6页
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阴三站灯泡贯流泵装置的优化水力设计研究工作,对该站前、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参照该站初步设计阶段初步拟定的机组结构形式,建立了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几何... 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阴三站灯泡贯流泵装置的优化水力设计研究工作,对该站前、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参照该站初步设计阶段初步拟定的机组结构形式,建立了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几何型体数学模型;分别对两种装置内部的流动进行三维湍流数值模拟,得到了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内、外水力特性;讨论了两种灯泡贯流泵装置进、出水流态的主要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的三维流动及贯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是可行的;淮阴三站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初步设计方案的能量性能尚不能满足南水北调工程的要求,需通过进一步的优化计算,争取实现可能的最高装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泵 装置 三维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8
作者 金燕 刘超 汤方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基于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RNGk-ε紊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一灯泡贯流泵装置模型的内部三维流场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对同一转速下流量为20~35 L/s范围内的7个工况点的扬程、轴功率和效率等性能参数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泵装... 基于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RNGk-ε紊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一灯泡贯流泵装置模型的内部三维流场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对同一转速下流量为20~35 L/s范围内的7个工况点的扬程、轴功率和效率等性能参数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泵装置内部速度场的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最优工况点,泵装置内部水流流态较好,压力分布也比较均匀;而在小流量和大流量工况下,包括灯泡体在内的出水流道内流态紊乱,出现偏流、脱流和旋涡等不良流态.为了验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该装置模型进行了性能试验,并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的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在高效区附近吻合较好,但在小流量和大流量工况下存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泵装置 内部流动 数值模拟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流式水轮机流动特性及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春霞 徐顶娥 +3 位作者 祝双桔 赵雷 郑源 黄富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4-158,98,共6页
基于STAR CCM+软件,对贯流式水轮机全流道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水头工况下贯流式水轮机的内部流动特性及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贯流式水轮机内部压力脉动主要受到叶片通过频率(10Hz)和低频压力脉动的影响,在转轮进口和无... 基于STAR CCM+软件,对贯流式水轮机全流道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水头工况下贯流式水轮机的内部流动特性及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贯流式水轮机内部压力脉动主要受到叶片通过频率(10Hz)和低频压力脉动的影响,在转轮进口和无叶区处,水轮机压力脉动主要由转轮旋转引起,在尾水管进口处,压力脉动既有低频压力脉动也有高频压力脉动,在尾水管中间,压力脉动受低频压力脉动影响;随着水头的变化,转轮中心截面上的压力和速度变化呈周期性分布;尾水管管壁流速随着水头的增加逐渐减小,尾水管中低频压力脉动频率较高,截面上的漩涡较大,当水头达8.6m时,尾水管进口处的漩涡逐渐减小,流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流式水轮机 流动特性 非定常 数值模拟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泡贯流泵装置的基本流态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陆林广 陈坚 +3 位作者 陈阿萍 黄金军 王星梅 邹建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32,共3页
为了回答灯泡贯流泵装置中的灯泡体究竟应该前置还是应该后置的问题,应用水泵装置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某泵站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两个不同方案的流态,揭示了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基本... 为了回答灯泡贯流泵装置中的灯泡体究竟应该前置还是应该后置的问题,应用水泵装置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某泵站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两个不同方案的流态,揭示了前置灯泡和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基本流动属性;数值模拟的结果得到流道模型试验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前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进、出水流态均匀平顺,水力损失较小;后置灯泡贯流泵装置的进水流态均匀平顺,但出水流道内存在明显的偏流和旋涡流动,水力损失较大;灯泡体前置符合水力学的基本原理,是获得最佳灯泡贯流泵装置水力性能的必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泡贯流泵 装置 基本流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