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公路隧道通风中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研究
被引量:
35
1
作者
杨秀军
王晓雯
陈建忠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40-43,164,共5页
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确定对于风机正常经济的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射流风机工作原理和隧道内流态进行分析,依据射流力学的有关原理找到了影响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因素和计算方法。确定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
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确定对于风机正常经济的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射流风机工作原理和隧道内流态进行分析,依据射流力学的有关原理找到了影响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因素和计算方法。确定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通过工程类比和CFD软件数值模拟验证,符合真实情况,可为今后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确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射流风机
纵向最小间距
射流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力波天平在国内激波风洞上的应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洪山
徐翔
+3 位作者
姜华
于时恩
吕治国
康良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介绍了应力波天平的特点、原理,通过应力波天平设计、制作、校准、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0.6m激波风洞上的应用情况,指出有必要在国内激波风洞上更进一步地开展应力波天平测力技术。
关键词
激波风洞
应力波
天平
气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紧邻多孔交叠隧道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25
3
作者
王国波
陈梁
+1 位作者
徐海清
李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83-2490,共8页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盾构隧道之间近距离相互穿越工程将会越来越多。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与4号线在洪(洪山广场)中(中南路)区间为4孔紧邻交叠隧道。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将其简化为不同间距的4孔平行重叠和4孔垂直交叉隧道...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盾构隧道之间近距离相互穿越工程将会越来越多。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与4号线在洪(洪山广场)中(中南路)区间为4孔紧邻交叠隧道。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将其简化为不同间距的4孔平行重叠和4孔垂直交叉隧道,分别建立其三维计算模型,分析了紧邻多孔交叠隧道的三维地震响应,其中考虑了不同地震波幅值、隧道间距、隧道空间位置、隧道管片横、纵向差异以及紧邻多孔盾构隧道间加固层的影响,从结构变形和受力两方面评价了其抗震性能。计算分析表明:(1)隧道间距对隧道地震响应影响不显著;(2)4孔垂直交叉隧道的抗震性能要优于4孔平行重叠隧道;(3)紧邻多孔交叠隧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要求。其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抗震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邻多孔交叠隧道
地震响应
抗震性能
管片刚度
加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承载桩基影响研究
被引量:
61
4
作者
朱逢斌
杨平
林水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94-3900,共7页
针对苏州轻轨1号线成层非均质土地基,选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非均质土中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承载桩基工作性状的影响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成层非均质土中各土层软硬程度差异的增大,隧道开挖...
针对苏州轻轨1号线成层非均质土地基,选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非均质土中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承载桩基工作性状的影响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成层非均质土中各土层软硬程度差异的增大,隧道开挖会在邻近承载单桩引起明显反弯点,且桩体沉降亦随之增大;位于上软下硬成层土中的承载单桩桩身正弯矩更大,且该正弯矩出现在桩身中上部的反弯点部位,而上硬下软成层土中的承载单桩下部出现更大的负弯矩;与均质土中同位置承载单桩相比,位于上软下硬成层土中承载单桩桩顶及桩端轴力均更大,而位于上硬下软成层土中承载单桩桩顶轴力则更小。不同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非均质土中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承载群桩中前桩水平位移沿桩身分布与同位置承载单桩重合,后桩挠曲程度小于承载单桩;盾构隧道施工对承载群桩内力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变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层非均质土
盾构隧道
承载桩基
数值分析
变形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隧道变形失稳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破坏判据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刘镇
周翠英
房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87-3893,共7页
隧道变形失稳过程与破坏判据研究是地下工程的热点与难点之一。运用协同学与混沌动力学,分析了隧道变形失稳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演化特征,并将其划分为平衡、非平衡线性、非平衡非线性等3个演化阶段;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整个隧道系...
隧道变形失稳过程与破坏判据研究是地下工程的热点与难点之一。运用协同学与混沌动力学,分析了隧道变形失稳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演化特征,并将其划分为平衡、非平衡线性、非平衡非线性等3个演化阶段;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整个隧道系统的涨落关联机制,建立了隧道变形失稳的动力学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大数据量(≥3000)与小数据量(<3000)条件下稳定性演化过程的动力学判别准则。结合隧道变形失稳的阶段性特征,建立了其破坏的混沌动力学判据。将以上研究应用于广州地铁某立体交叉隧道的稳定性分析中,验证了该动力学演化模型与判据的合理可靠性,对隧道稳定性状态的判别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变形失稳
非线性动力学
演化模型
破坏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隧洞围岩损失位移估计的智能优化反分析
被引量:
11
6
作者
张研
苏国韶
燕柳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3-1390,共8页
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监测断面的布置一般滞后于掌子面开挖,监测断面布置前围岩已发生的位移称为损失位移。采用优化反分析思路求取损失位移,该思路将损失位移的求解转化为以实测位移与计算位移的误差作为目标函数、岩体力学参数作为决策...
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监测断面的布置一般滞后于掌子面开挖,监测断面布置前围岩已发生的位移称为损失位移。采用优化反分析思路求取损失位移,该思路将损失位移的求解转化为以实测位移与计算位移的误差作为目标函数、岩体力学参数作为决策变量的全局优化反分析问题。针对该全局优化反分析问题是一类高度非线性多峰值且计算代价较高的优化问题,将性能优异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方法相融合,结合FLAC3D数值计算程序,提出隧洞围岩损失位移优化反分析的粒子群-高斯过程-FLAC3D智能协同优化方法。算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不仅能获得可靠的损失位移预测结果,而且可获取合理的围岩计算模型力学参数,具有全局性好、计算效率高的特点,克服了传统优化反分析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或过于依赖初始学习样本的局限性。将该方法应用到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BK14+599断面的损失位移反分析,获得了该断面围岩的损失位移和力学参数,其中,损失位移较大,原因在于岩体开挖后在短时间内弹性变形大。因此,对于地下工程,特别是深部地下岩体工程,在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围岩参数反分析中,损失位移不可忽视,应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
损失位移
反分析
粒子群算法
高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产盾构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7
作者
周文波
吴惠明
赵晓霞
《都市快轨交通》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以上海轨道交通古北路站-中山公园站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我国首台用于地铁隧道施工的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的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情况。
关键词
土压平衡
隧道
国产地铁盾构
设计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端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杨岩
白希壮
+3 位作者
王岩峰
张杭州
张力
阿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端移植肌腱缝合锚固定和髌骨隧道固定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0例(20膝),均采用髌骨隧道固定肌腱;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患者2...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端移植肌腱缝合锚固定和髌骨隧道固定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0例(20膝),均采用髌骨隧道固定肌腱;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患者20例(20膝),均采用髌骨内侧缘开骨槽以缝合锚固定肌腱。术前、术后1年按照Kujala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并测量术后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A)及髌骨外移距离(L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1~15个月)。末次随访髌骨隧道固定肌腱和缝合锚固定肌腱术后Kujala评分分别为(86±4.2)分和(87±3.8)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46.2±3.63)分和(45.8±3.81)分,与术前相比评分明显提高,2种方法术后Kujala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PA及LS在术后得到明显改善,2种方法的术后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端采用缝合锚固定肌腱与髌骨隧道固定肌腱手术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不稳定
缝合锚固定
髌骨隧道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洞温度控制系统的前馈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杨军
李军
+1 位作者
宋壮
张圣乐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43-1848,共6页
根据风洞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工艺,建立了内循环控制系统中的气动三通调节阀和风洞内环境及管道对象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风洞温度控制系统大时滞、非线性的特点,采用模糊PID加前馈控制的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对多种典型...
根据风洞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工艺,建立了内循环控制系统中的气动三通调节阀和风洞内环境及管道对象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风洞温度控制系统大时滞、非线性的特点,采用模糊PID加前馈控制的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对多种典型试验工况进行仿真,并且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效果相比,采用模糊PID加前馈的控制方法有效地抑制了风洞马赫数变化带来的温度扰动,提高了风洞试验段温度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温度控制
数学模型
模糊PID控制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TN中一种MPLS-TP环共享保护方法
被引量:
4
10
作者
孙捷
蒋杰
杨岱云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3,共3页
介绍了MPLS-TP环保护倒换(MRPS)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一种共享保护隧道的MRPS方案,详述了其保护倒换原理,给出了基于此原理的多环互联时的共享保护方法。此外,还针对共享保护环的LSP标签限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给出了消除该限制的方案。
关键词
MRPS
WRAPPING
共享保护隧道
L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远抽蓄电站竖井泄洪洞进口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王均星
项志超
冯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157,共4页
结合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对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的进口形式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优化体型,改善进口流态,为进口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导流洞改建泄洪洞
竖井
旋涡式旋流
开敞式堰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螺旋输送器与喷涌的有效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
8
12
作者
张成
《都市快轨交通》
2009年第3期58-61,共4页
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地层掘进中常会发生喷涌问题并产生不良后果,以广州地铁6号线的区间隧道工程为实例进行论证。在盾构机配置双螺旋输送器后,除了具有平衡土压的优良性能外,有效的渣土改良措施是防止喷涌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同步注浆...
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地层掘进中常会发生喷涌问题并产生不良后果,以广州地铁6号线的区间隧道工程为实例进行论证。在盾构机配置双螺旋输送器后,除了具有平衡土压的优良性能外,有效的渣土改良措施是防止喷涌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同步注浆管理、阻断盾尾到达土仓的水力联系通道也至关重要,并提出配置双螺旋输送系统后存在的缺点及需要改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输送器
喷涌
广州地铁
区间隧道
盾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梅江兵
《都市快轨交通》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论述软流塑淤泥质地层具有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含水量高、强度低等特点,易产生蠕动现象,开挖后自稳能力差;如果不进行预先加固处理,施工时隧道掌子面极易坍塌。在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花南区间隧道设计中,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洞内超前...
论述软流塑淤泥质地层具有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含水量高、强度低等特点,易产生蠕动现象,开挖后自稳能力差;如果不进行预先加固处理,施工时隧道掌子面极易坍塌。在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花南区间隧道设计中,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洞内超前加固与地面加固设计方案。结果表明,施工时掌子面稳定性好,工程进展顺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软流塑地层
浅埋暗挖法
拱顶超前加固
掌子面劈裂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统砂石隧道衬砌混凝土初步试验研究
14
作者
张冬梅
卢明师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4,共2页
利用破碎机将石灰石石块破碎,得到最大粒径Dmax≤15mm,级配合理的统砂石,配制出隧道衬砌混凝土,其28d抗压强度可达39.5MPa,高于普通砂石混凝土的强度,探讨了统砂石用于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统砂石代替天然砂用于隧道衬...
利用破碎机将石灰石石块破碎,得到最大粒径Dmax≤15mm,级配合理的统砂石,配制出隧道衬砌混凝土,其28d抗压强度可达39.5MPa,高于普通砂石混凝土的强度,探讨了统砂石用于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统砂石代替天然砂用于隧道衬砌混凝土支护中,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砂石混凝土
隧道衬砌混凝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位集水冷却塔集水装置内空气流场的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吕冬强
孙奉仲
+2 位作者
赵元宾
高明
张翔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222,共11页
高位集水冷却塔在进风口区域布置一系列集水装置收集循环冷却水,传统湿式冷却塔的雨区被消除。集水装置代替传统雨区的布置方式会使高位集水冷却塔的工作性能较传统湿式冷却塔产生变化,这些变化和集水装置本身内部流场密切相关。该文...
高位集水冷却塔在进风口区域布置一系列集水装置收集循环冷却水,传统湿式冷却塔的雨区被消除。集水装置代替传统雨区的布置方式会使高位集水冷却塔的工作性能较传统湿式冷却塔产生变化,这些变化和集水装置本身内部流场密切相关。该文首次采用风洞实验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集水装置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并对集水斜板角度变化、流道问距变化对集水装置内部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所研究集水斜板角度和流道间距的变化范围内,增大集水斜板角度与增大流道间距均可以提高集水装置内部流场的均匀性,减小空气在流经集水装置时的能量损失。同时,该文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结构的集水装置,该装置可防止集水过程中发生溅水现象,并大大增强集水装置内部流场的稳定性并减小空气在流经集水装置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最后,该文推导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集水装置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对于今后高位集水冷却塔集水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集水冷却塔
集水装置
风洞实验
流场
数
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盾构端头素混凝土连续墙加固技术
被引量:
6
16
作者
王琪
番茜
李霄辉
《都市快轨交通》
2008年第5期60-63,共4页
盾构机出入洞时,为了防止受到扰动的土体发生塌陷以及引起地表下沉等,需对盾构端头进行加固。通过广州地铁建设的实例,讨论采用素混凝土连续墙的加固方法,指出加固效果对于稳定端切面非常重要。结果表明,工程一次成槽宽度达9m,成槽过程...
盾构机出入洞时,为了防止受到扰动的土体发生塌陷以及引起地表下沉等,需对盾构端头进行加固。通过广州地铁建设的实例,讨论采用素混凝土连续墙的加固方法,指出加固效果对于稳定端切面非常重要。结果表明,工程一次成槽宽度达9m,成槽过程无塌孔等现象出现,测试加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隧道
素混凝土
连续墙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隧道通风系统火灾排烟模式的风速试验
被引量:
6
17
作者
侯团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结合深圳地铁龙华线的实际情况,以运营时同一区间隧道内同时存在3列列车的情况为例,模拟隧道通风系统能否在火灾工况下采取火灾模式进行通风;测试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对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风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
结合深圳地铁龙华线的实际情况,以运营时同一区间隧道内同时存在3列列车的情况为例,模拟隧道通风系统能否在火灾工况下采取火灾模式进行通风;测试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对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风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有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区间隧道
运营
火灾模式通风
隧道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层总和法在地铁盾构隧道长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8
作者
周立波
王伟华
陈继云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2,共3页
在总结分析现有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总和法及太沙基理论对地铁盾构隧道长期静力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并总结出沉降规律:由于隧道埋深、隧道上覆土层与下卧土层性质的差异,沿线路方向的沉降在空间和时间方面是不均匀的,各断面在前...
在总结分析现有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总和法及太沙基理论对地铁盾构隧道长期静力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并总结出沉降规律:由于隧道埋深、隧道上覆土层与下卧土层性质的差异,沿线路方向的沉降在空间和时间方面是不均匀的,各断面在前5年完成绝大部分固结沉降,后续沉降继续发展,逐渐趋于最终沉降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长期沉降
分层总和法
不均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路隧道通风中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研究
被引量:
35
1
作者
杨秀军
王晓雯
陈建忠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出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40-43,164,共5页
文摘
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确定对于风机正常经济的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射流风机工作原理和隧道内流态进行分析,依据射流力学的有关原理找到了影响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因素和计算方法。确定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计算方法通过工程类比和CFD软件数值模拟验证,符合真实情况,可为今后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的确定提供指导。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射流风机
纵向最小间距
射流力学
数值模拟
Keywords
highway
ttmnel
jet fan
minimum longitudinal distance
jet mechan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U453.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力波天平在国内激波风洞上的应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刘洪山
徐翔
姜华
于时恩
吕治国
康良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文摘
介绍了应力波天平的特点、原理,通过应力波天平设计、制作、校准、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0.6m激波风洞上的应用情况,指出有必要在国内激波风洞上更进一步地开展应力波天平测力技术。
关键词
激波风洞
应力波
天平
气动力
Keywords
shock
ttmnel
stress wave
force balance
aerodynamic force
分类号
V211.75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紧邻多孔交叠隧道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25
3
作者
王国波
陈梁
徐海清
李朋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83-2490,共8页
基金
2010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0CDB010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2010-IV-010)
文摘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盾构隧道之间近距离相互穿越工程将会越来越多。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与4号线在洪(洪山广场)中(中南路)区间为4孔紧邻交叠隧道。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将其简化为不同间距的4孔平行重叠和4孔垂直交叉隧道,分别建立其三维计算模型,分析了紧邻多孔交叠隧道的三维地震响应,其中考虑了不同地震波幅值、隧道间距、隧道空间位置、隧道管片横、纵向差异以及紧邻多孔盾构隧道间加固层的影响,从结构变形和受力两方面评价了其抗震性能。计算分析表明:(1)隧道间距对隧道地震响应影响不显著;(2)4孔垂直交叉隧道的抗震性能要优于4孔平行重叠隧道;(3)紧邻多孔交叠隧道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要求。其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抗震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紧邻多孔交叠隧道
地震响应
抗震性能
管片刚度
加固层
Keywords
adjacent overlapping multi-
ttmnel
s
seismic response
seismic capability
segment stiffness
reinforced layer
分类号
TU92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承载桩基影响研究
被引量:
61
4
作者
朱逢斌
杨平
林水仙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亚东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94-3900,共7页
基金
苏州科技学院院基金项目(No.340911103)
文摘
针对苏州轻轨1号线成层非均质土地基,选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非均质土中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承载桩基工作性状的影响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成层非均质土中各土层软硬程度差异的增大,隧道开挖会在邻近承载单桩引起明显反弯点,且桩体沉降亦随之增大;位于上软下硬成层土中的承载单桩桩身正弯矩更大,且该正弯矩出现在桩身中上部的反弯点部位,而上硬下软成层土中的承载单桩下部出现更大的负弯矩;与均质土中同位置承载单桩相比,位于上软下硬成层土中承载单桩桩顶及桩端轴力均更大,而位于上硬下软成层土中承载单桩桩顶轴力则更小。不同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非均质土中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承载群桩中前桩水平位移沿桩身分布与同位置承载单桩重合,后桩挠曲程度小于承载单桩;盾构隧道施工对承载群桩内力的影响明显高于对变形的影响。
关键词
成层非均质土
盾构隧道
承载桩基
数值分析
变形
内力
Keywords
layered non-homogeneous subgrade
shield
ttmnel
loaded piles
numerical analysis
deformation
internal force
分类号
U45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隧道变形失稳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破坏判据研究
被引量:
9
5
作者
刘镇
周翠英
房明
机构
中山大学工学院
中山大学岩土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87-389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41030747)
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No.2007AA11Z112)
+4 种基金
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No.2009017111004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06104932)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0A030200007)
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
广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文摘
隧道变形失稳过程与破坏判据研究是地下工程的热点与难点之一。运用协同学与混沌动力学,分析了隧道变形失稳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演化特征,并将其划分为平衡、非平衡线性、非平衡非线性等3个演化阶段;从系统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整个隧道系统的涨落关联机制,建立了隧道变形失稳的动力学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大数据量(≥3000)与小数据量(<3000)条件下稳定性演化过程的动力学判别准则。结合隧道变形失稳的阶段性特征,建立了其破坏的混沌动力学判据。将以上研究应用于广州地铁某立体交叉隧道的稳定性分析中,验证了该动力学演化模型与判据的合理可靠性,对隧道稳定性状态的判别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隧道
变形失稳
非线性动力学
演化模型
破坏判据
Keywords
ttmnel
deformation instability
nonlinear dynamics
evolution model
failure criterion
分类号
U4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隧洞围岩损失位移估计的智能优化反分析
被引量:
11
6
作者
张研
苏国韶
燕柳斌
机构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大学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西大学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83-139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069001)
广西理工科学实验中心重点项目(No.LGZX201001)
广西重点实验室系统性研究项目(No.2012ZDX10)
文摘
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监测断面的布置一般滞后于掌子面开挖,监测断面布置前围岩已发生的位移称为损失位移。采用优化反分析思路求取损失位移,该思路将损失位移的求解转化为以实测位移与计算位移的误差作为目标函数、岩体力学参数作为决策变量的全局优化反分析问题。针对该全局优化反分析问题是一类高度非线性多峰值且计算代价较高的优化问题,将性能优异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与高斯过程机器学习方法相融合,结合FLAC3D数值计算程序,提出隧洞围岩损失位移优化反分析的粒子群-高斯过程-FLAC3D智能协同优化方法。算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不仅能获得可靠的损失位移预测结果,而且可获取合理的围岩计算模型力学参数,具有全局性好、计算效率高的特点,克服了传统优化反分析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或过于依赖初始学习样本的局限性。将该方法应用到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BK14+599断面的损失位移反分析,获得了该断面围岩的损失位移和力学参数,其中,损失位移较大,原因在于岩体开挖后在短时间内弹性变形大。因此,对于地下工程,特别是深部地下岩体工程,在围岩稳定性评价与围岩参数反分析中,损失位移不可忽视,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
隧洞
损失位移
反分析
粒子群算法
高斯过程
Keywords
ttmnel
loss displacement
back analysi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Gaussian process
分类号
TV314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产盾构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7
作者
周文波
吴惠明
赵晓霞
机构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文摘
以上海轨道交通古北路站-中山公园站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我国首台用于地铁隧道施工的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的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情况。
关键词
土压平衡
隧道
国产地铁盾构
设计
制造
Keywords
earth pressure balance
ttmnel
homemade metro shield machine
design
maaufacturing
分类号
U455.3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X7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端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杨岩
白希壮
王岩峰
张杭州
张力
阿里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科及关节外科病房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9-54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449)
文摘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端移植肌腱缝合锚固定和髌骨隧道固定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0例(20膝),均采用髌骨隧道固定肌腱;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患者20例(20膝),均采用髌骨内侧缘开骨槽以缝合锚固定肌腱。术前、术后1年按照Kujala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并测量术后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A)及髌骨外移距离(L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1个月(1~15个月)。末次随访髌骨隧道固定肌腱和缝合锚固定肌腱术后Kujala评分分别为(86±4.2)分和(87±3.8)分;Lysholm评分分别为(46.2±3.63)分和(45.8±3.81)分,与术前相比评分明显提高,2种方法术后Kujala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LPA及LS在术后得到明显改善,2种方法的术后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端采用缝合锚固定肌腱与髌骨隧道固定肌腱手术效果相同。
关键词
髌骨不稳定
缝合锚固定
髌骨隧道固定
Keywords
patellar instability
suture anchor fixation
patellar bone
ttmnel
fixation
分类号
R684.7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洞温度控制系统的前馈模糊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
8
9
作者
杨军
李军
宋壮
张圣乐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出处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43-1848,共6页
文摘
根据风洞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工艺,建立了内循环控制系统中的气动三通调节阀和风洞内环境及管道对象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风洞温度控制系统大时滞、非线性的特点,采用模糊PID加前馈控制的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对多种典型试验工况进行仿真,并且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效果相比,采用模糊PID加前馈的控制方法有效地抑制了风洞马赫数变化带来的温度扰动,提高了风洞试验段温度的控制精度。
关键词
风洞温度控制
数学模型
模糊PID控制
前馈控制
Keywords
Wind
ttmnel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
fuzzy PID control
feed-forward control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TN中一种MPLS-TP环共享保护方法
被引量:
4
10
作者
孙捷
蒋杰
杨岱云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3,共3页
文摘
介绍了MPLS-TP环保护倒换(MRPS)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一种共享保护隧道的MRPS方案,详述了其保护倒换原理,给出了基于此原理的多环互联时的共享保护方法。此外,还针对共享保护环的LSP标签限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给出了消除该限制的方案。
关键词
MRPS
WRAPPING
共享保护隧道
LSP
Keywords
MRPS
wrapping
shared protection
ttmnel
LSP
分类号
TN913.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远抽蓄电站竖井泄洪洞进口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11
作者
王均星
项志超
冯艳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4-157,共4页
文摘
结合广东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工程,对导流洞改建泄洪洞的进口形式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优化体型,改善进口流态,为进口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导流洞改建泄洪洞
竖井
旋涡式旋流
开敞式堰流
Keywords
rebuilding diversion tunnels into spillway
ttmnel
s
gyrating shaft well
vortexing swirl flow style
opening weir flow style
分类号
TV551.1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TV651.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螺旋输送器与喷涌的有效预防和处理
被引量:
8
12
作者
张成
机构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2009年第3期58-61,共4页
基金
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发改投资[2007]2022)
文摘
土压平衡盾构在富水地层掘进中常会发生喷涌问题并产生不良后果,以广州地铁6号线的区间隧道工程为实例进行论证。在盾构机配置双螺旋输送器后,除了具有平衡土压的优良性能外,有效的渣土改良措施是防止喷涌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同步注浆管理、阻断盾尾到达土仓的水力联系通道也至关重要,并提出配置双螺旋输送系统后存在的缺点及需要改进之处。
关键词
双螺旋输送器
喷涌
广州地铁
区间隧道
盾构
Keywords
double screw conveyor
water gushing
Guangzhou metro
running
ttmnel
shield
分类号
U455.4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TQ051.8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
1
13
作者
梅江兵
机构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文摘
论述软流塑淤泥质地层具有高压缩性、高灵敏度、含水量高、强度低等特点,易产生蠕动现象,开挖后自稳能力差;如果不进行预先加固处理,施工时隧道掌子面极易坍塌。在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花南区间隧道设计中,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洞内超前加固与地面加固设计方案。结果表明,施工时掌子面稳定性好,工程进展顺利。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软流塑地层
浅埋暗挖法
拱顶超前加固
掌子面劈裂注浆加固
Keywords
metro tunnel
soft fluidity plastic ground
mining excavation for shallow tunnels
advance arch-crown strengthening
ttmnel
face splitting grouting
分类号
U23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31.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统砂石隧道衬砌混凝土初步试验研究
14
作者
张冬梅
卢明师
机构
三明学院土建系
出处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4,共2页
文摘
利用破碎机将石灰石石块破碎,得到最大粒径Dmax≤15mm,级配合理的统砂石,配制出隧道衬砌混凝土,其28d抗压强度可达39.5MPa,高于普通砂石混凝土的强度,探讨了统砂石用于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统砂石代替天然砂用于隧道衬砌混凝土支护中,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统砂石混凝土
隧道衬砌混凝土
抗压强度
Keywords
fine stone concrete
ttmnel
lining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分类号
TU528.04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位集水冷却塔集水装置内空气流场的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吕冬强
孙奉仲
赵元宾
高明
张翔宇
机构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222,共11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ZR2016EEQ1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ZR2016EEM35)~~
文摘
高位集水冷却塔在进风口区域布置一系列集水装置收集循环冷却水,传统湿式冷却塔的雨区被消除。集水装置代替传统雨区的布置方式会使高位集水冷却塔的工作性能较传统湿式冷却塔产生变化,这些变化和集水装置本身内部流场密切相关。该文首次采用风洞实验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集水装置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并对集水斜板角度变化、流道问距变化对集水装置内部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所研究集水斜板角度和流道间距的变化范围内,增大集水斜板角度与增大流道间距均可以提高集水装置内部流场的均匀性,减小空气在流经集水装置时的能量损失。同时,该文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结构的集水装置,该装置可防止集水过程中发生溅水现象,并大大增强集水装置内部流场的稳定性并减小空气在流经集水装置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最后,该文推导出了不同结构形式的集水装置阻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对于今后高位集水冷却塔集水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
高位集水冷却塔
集水装置
风洞实验
流场
数
值模拟
Keywords
wet cooling tower with water collectingdevices (WCTWCD)
water collecting devices (WCDs)
flowfield
wind
ttmnel
test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M621.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盾构端头素混凝土连续墙加固技术
被引量:
6
16
作者
王琪
番茜
李霄辉
机构
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一局集团城轨公司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2008年第5期60-63,共4页
文摘
盾构机出入洞时,为了防止受到扰动的土体发生塌陷以及引起地表下沉等,需对盾构端头进行加固。通过广州地铁建设的实例,讨论采用素混凝土连续墙的加固方法,指出加固效果对于稳定端切面非常重要。结果表明,工程一次成槽宽度达9m,成槽过程无塌孔等现象出现,测试加固效果良好。
关键词
盾构
隧道
素混凝土
连续墙
加固
Keywords
shield
ttmnel
plain concrete
diaphragm wall
strengthening
分类号
TU746.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U473.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隧道通风系统火灾排烟模式的风速试验
被引量:
6
17
作者
侯团增
机构
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文摘
结合深圳地铁龙华线的实际情况,以运营时同一区间隧道内同时存在3列列车的情况为例,模拟隧道通风系统能否在火灾工况下采取火灾模式进行通风;测试火灾工况下区间隧道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对区间隧道火灾排烟风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有关结论。
关键词
地铁
区间隧道
运营
火灾模式通风
隧道风速
Keywords
subway
ttmnel
operation
mode of fire ventilation
tunnel wind speed
分类号
U231.9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层总和法在地铁盾构隧道长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8
作者
周立波
王伟华
陈继云
机构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山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建设集团装饰分公司
出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2,共3页
文摘
在总结分析现有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总和法及太沙基理论对地铁盾构隧道长期静力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并总结出沉降规律:由于隧道埋深、隧道上覆土层与下卧土层性质的差异,沿线路方向的沉降在空间和时间方面是不均匀的,各断面在前5年完成绝大部分固结沉降,后续沉降继续发展,逐渐趋于最终沉降值。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长期沉降
分层总和法
不均匀沉降
Keywords
urban raft transit
shield
ttmnel
long-term settlement
layer-wise summation method
uneven settlement
分类号
U456.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公路隧道通风中射流风机纵向最小间距研究
杨秀军
王晓雯
陈建忠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力波天平在国内激波风洞上的应用
刘洪山
徐翔
姜华
于时恩
吕治国
康良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紧邻多孔交叠隧道抗震性能研究
王国波
陈梁
徐海清
李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承载桩基影响研究
朱逢斌
杨平
林水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隧道变形失稳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与破坏判据研究
刘镇
周翠英
房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隧洞围岩损失位移估计的智能优化反分析
张研
苏国韶
燕柳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国产盾构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周文波
吴惠明
赵晓霞
《都市快轨交通》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端不同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杨岩
白希壮
王岩峰
张杭州
张力
阿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风洞温度控制系统的前馈模糊PID控制研究
杨军
李军
宋壮
张圣乐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PTN中一种MPLS-TP环共享保护方法
孙捷
蒋杰
杨岱云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清远抽蓄电站竖井泄洪洞进口试验研究
王均星
项志超
冯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双螺旋输送器与喷涌的有效预防和处理
张成
《都市快轨交通》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设计与分析
梅江兵
《都市快轨交通》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统砂石隧道衬砌混凝土初步试验研究
张冬梅
卢明师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位集水冷却塔集水装置内空气流场的研究
吕冬强
孙奉仲
赵元宾
高明
张翔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盾构端头素混凝土连续墙加固技术
王琪
番茜
李霄辉
《都市快轨交通》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地铁隧道通风系统火灾排烟模式的风速试验
侯团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分层总和法在地铁盾构隧道长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周立波
王伟华
陈继云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