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CR模型的台风极值降雨强度预测
1
作者 王荣 黄文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6-410,427,共6页
近些年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与洪水灾害给沿海城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极端降雨环境多数是在台风作用下产生的,且极值降雨强度是城市防洪排涝、排水规划和工程设计的雨量计算依据。为更加合理准确地预测极值降雨,文章引入热带气... 近些年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与洪水灾害给沿海城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极端降雨环境多数是在台风作用下产生的,且极值降雨强度是城市防洪排涝、排水规划和工程设计的雨量计算依据。为更加合理准确地预测极值降雨,文章引入热带气旋降雨(tropical cyclone rainfall,TCR)模型,利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技术模拟香港地区的极值降雨强度。对比相关规范与历史数据,该方法能较好地预测极值降雨强度,为后续台风降雨灾害危险性分析和排水工程建设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热带气旋降雨(tcr)模型 极值降雨强度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活动及其风雨变化的RegCM4集合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婕 石英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6-370,共15页
登陆热带气旋通过带来狂风、暴雨,给中国沿海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经济财产造成巨大影响,合理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风雨影响,可为中国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文中基于5个CMIP5全球气候模式驱动的区域气候模... 登陆热带气旋通过带来狂风、暴雨,给中国沿海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经济财产造成巨大影响,合理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风雨影响,可为中国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文中基于5个CMIP5全球气候模式驱动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对当代和两种情景下21世纪末期的动力降尺度模拟结果,评估了区域气候模式对当代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强度、路径、风雨影响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对该热带气旋特征的未来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区域气候模式可以合理再现观测中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主要特征,但存在一定的偏差。未来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登陆辽宁、山东、江苏、广东、广西、海南和整个中国的热带气旋数量都将增多,其中辽宁、山东和江苏的增幅较大。相比当代,未来情景下登陆中国后的热带气旋强度和大风影响将增强。登陆热带气旋的路径频率有向北移动的倾向,热带气旋导致的平均降水强度在大部分地区将加强,在山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将减少。总体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21世纪末期将有更强、更多的热带气旋登陆中国,且其带来的风雨影响也将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登陆热带气旋 风雨影响 区域气候模式 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杨晓霞 陈联寿 +2 位作者 刘诗军 薛德强 陈文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50,共15页
应用1971—2003年的山东降水资料、常规天气图资料、台风年签和NCEP资料,对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环流形势场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的天气学模型。分别... 应用1971—2003年的山东降水资料、常规天气图资料、台风年签和NCEP资料,对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环流形势场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的天气学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山东有和无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合成的水汽和温湿能的收支。结果表明: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与西风带环流系统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在山东造成的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年均2.5次。暴雨的范围广、强度大。出现暴雨的时间比热带气旋登陆时间滞后。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热带气旋在华南沿海登陆时,中心东部有一股东南风或偏南风低空急流指向内陆。中高纬度中低层西风带环流弱,位置偏北。500hPa西风带中的偏北气流与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在山东境内汇合。低层850—700hPa伴有低值系统影响,山东为气旋性环流控制。热带气旋登陆后其中心附近的中低层偏南风急流向北伸展,绕过副高脊线直达山东。在台风中心附近至山东之间建立起水汽和温湿能的输送通道,把高温高湿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山东输送。在台风登陆后12—48小时内,山东暴雨区上空有大量的水汽和温湿能的净流入。暖湿气流与西风带气流相汇合,产生辐合上升,造成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远距离暴雨 天气气候特征 合成分析 天气学模型 水汽 温湿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登陆华南前后的强降水大尺度环境场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捷纯 江吉喜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8-295,共8页
运用2001年和2002年7个热带气旋(TC)登陆华南前后的38个日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经普查和分析将TC造成的降水区划分为纬向型、经向型、NE—SW向型3种;对各型高、中、低层中的主要气象因子作了详细分析,如高层流场、... 运用2001年和2002年7个热带气旋(TC)登陆华南前后的38个日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云图,经普查和分析将TC造成的降水区划分为纬向型、经向型、NE—SW向型3种;对各型高、中、低层中的主要气象因子作了详细分析,如高层流场、中层副热带高压、低层急流和切变线或辐合线、整层水汽通量散度以及季风云涌等,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了这些降水型各自前24 h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概略模型图,并对其强降水形成机理尽可能地给出了解释,为TC登陆前后的超短期降水预报提供某种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TC) 环境场因子 强降水 概略模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热带气旋6h降水天气概略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捷纯 江吉喜 +2 位作者 冯建碧 邓玉娇 李愉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0-848,共9页
选取2001,2002年和2003年登陆华南西部的9个热带气旋(TC),运用广西89站每6 h雨量资料、NCEP/NCAR格点资料以及卫星云图,分析TC登陆华南西部前后广西6 h强降水的物理量场特征。经普查分析将TC造成的降水区划分为纬向型、经向型、NE—SW... 选取2001,2002年和2003年登陆华南西部的9个热带气旋(TC),运用广西89站每6 h雨量资料、NCEP/NCAR格点资料以及卫星云图,分析TC登陆华南西部前后广西6 h强降水的物理量场特征。经普查分析将TC造成的降水区划分为纬向型、经向型、NE—SW向型和NW—SE向型4种;在对各型高、中、低层主要因子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了这些降水型各自前6 h的物理量场特征概略模型图及各降水型的主要转化趋势,对其强降水形成机理尽可能地给出了解释,并给出降水区及降水强度的确定方法,可以为TC登陆华南西部前后广西区降水临近预报提供某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强降水 物理量 概略模型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热带气旋活动及其影响的动力降尺度模拟 被引量:12
6
作者 姚隽琛 周天军 邹立维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0-163,共14页
热带气旋是气候模拟关注的重要对象,但是,由于当前的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较低,难以合理再现热带气旋分布特征,因此,动力降尺度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模... 热带气旋是气候模拟关注的重要对象,但是,由于当前的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较低,难以合理再现热带气旋分布特征,因此,动力降尺度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本文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2的模拟结果进行动力降尺度,基于热带气旋路径追踪法,从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和降水三个方面,检验了动力降尺度在热带气旋模拟能力上的增值。结果表明,动力降尺度结果大幅提升了热带气旋路径频率的模拟,较之全球模式,其与观测的路径频率分布的空间相关系数从0.57提升至0.74;区域模式模拟的热带气旋强度与观测更为一致,全球模式难以模拟40 m s-1以上风速的热带气旋,区域模式能够模拟风速为60 m s-1的热带气旋;在热带气旋降水方面,降尺度后的热带气旋降水贡献率和平均热带气旋降水强度均有所改善,在西北太平洋区域较之全球模式,区域模式将热带气旋降水贡献率和降水强度提高了10%和4.7 mm d-1。动力降尺度后TC(tropical cyclone)的模拟技巧得到提升的区域为西北太平洋区域,但在中国南海区域,技巧提升的不显著甚至有所下降。关于动力降尺度结果在西北太平洋区域的技巧提升,分析表明能够更好体现CISK(Condi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Second Kind)机制是主要原因,区域模式模拟的水汽增多、正涡度增强、上升运动增强而垂直风切变减弱都有显著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路径 热带气旋降水 气旋路径追踪 区域模式 西北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