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应力作用下煤层液态CO_(2)相变致裂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以液态CO_(2)气爆能量的TNT当量转化为基础,利用LS-DYNA软件分析爆破参数(装液量、泄爆压力峰值、致裂孔径)和地应力作用对液态CO_(2)相变致裂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开展液态CO_(2)相变致裂工程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液态CO_(2)相变致裂效果... 以液态CO_(2)气爆能量的TNT当量转化为基础,利用LS-DYNA软件分析爆破参数(装液量、泄爆压力峰值、致裂孔径)和地应力作用对液态CO_(2)相变致裂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开展液态CO_(2)相变致裂工程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液态CO_(2)相变致裂效果与装液量、泄爆压力峰值和致裂孔直径的变化呈正相关,与地应力呈负相关,并且装液量和致裂孔径的选取不宜过大;试验结果表明,煤层致裂有效半径的试验结果(3.62 m)和模拟结果(3.47 m)相接近,验证了爆破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应用液态CO_(2)相变致裂技术增透后,与致裂孔1 m距离的观测孔透气性系数提高了34倍,与致裂孔2.5 m距离的观测孔瓦斯涌出强度提高了3.23倍,衰减强度降低了87.93%,与致裂孔1~1.5 m距离的观测孔平均瓦斯抽采浓度提高了6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相变致裂 tnt当量转化 地应力 爆破参数 工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液态CO_(2)相变致裂半径范围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贾进章 李斌 王东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63,共7页
为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减少矿井瓦斯灾害事故掌握不同因素对液态CO_(2)相变致裂半径范围的影响特征,以液态CO_(2)气爆能量释放的三硝基甲苯(TNT)当量转化为基础构建煤体爆破损伤演化模型;利用LS-DYNA软件模拟煤层物性参数(煤层地应力... 为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减少矿井瓦斯灾害事故掌握不同因素对液态CO_(2)相变致裂半径范围的影响特征,以液态CO_(2)气爆能量释放的三硝基甲苯(TNT)当量转化为基础构建煤体爆破损伤演化模型;利用LS-DYNA软件模拟煤层物性参数(煤层地应力σ、煤体抗拉强度S_(t)、瓦斯压力P_(g))和孔径d对液态CO_(2)相变致裂半径L范围的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爆破影响因素主次顺序。结果表明:液态CO_(2)相变致裂半径范围与瓦斯压力和钻孔孔径呈递增关系与煤层地应力呈递减关系;地应力对致裂半径范围的影响程度最强,钻孔孔径次之,瓦斯压力影响程度相对较弱,煤体抗拉强度变化对致裂半径范围的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CO_(2)相变致裂 致裂半径范围 影响因素 三硝基甲苯(tnt)当量转化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爆炸对盾构隧道的作用机制及工后修复
3
作者 孙双篪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72-81,共10页
为了使爆炸灾害后的盾构管片得到合理的修复方案,以某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挖破天然气管道导致爆炸事故为背景,通过介绍爆炸的基本特性、冲击波的传播特点及火焰波的伴生关系,归纳在天然气爆炸过程中,爆炸火焰和冲击波是决定事故危害程度... 为了使爆炸灾害后的盾构管片得到合理的修复方案,以某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挖破天然气管道导致爆炸事故为背景,通过介绍爆炸的基本特性、冲击波的传播特点及火焰波的伴生关系,归纳在天然气爆炸过程中,爆炸火焰和冲击波是决定事故危害程度的2个主要因素,同时这些因素中最危险、破坏力最强、破坏区域最大的是冲击波的破坏效应。通过计算隧道内满布天然气时的TNT当量,以及采用拟静力法模拟管片内部的超压分布并计算得到管片的变形,与第三方检测数据中的管片变形指标进行耦合,证明模拟的准确性,为提出合理的区间修复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类似工程事故的处理和预案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tnt当量 超压分布 区间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