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植物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际土壤细菌群落16S rRNA基因的ARDRA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永敢 赵娟 +3 位作者 张玉洁 吴婷 吴孝兵 郑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564-5574,共11页
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多年生植物,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资源。在其生长发育的周期中与土壤微生物尤其是根际土壤微生物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及文库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对中... 凤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为芍药科多年生植物,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资源。在其生长发育的周期中与土壤微生物尤其是根际土壤微生物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及文库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RDRA),对中国药用植物凤丹5大主要分布区域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I和Csp6I对克隆文库中随机挑选的1000个白色克隆子进行了酶切分型,根据酶切图谱的不同,将其分为324个OTUs,并对38个优势OTUs进行了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凤丹根际土壤细菌种群主要包括:变形菌门(包括alpha、beta、gamma、detla亚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及厚壁菌门等11类细菌,此外还包含了3个未归类的细菌。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文库中的主要菌群,分别占克隆总数的47.34%和14.36%,其中Pseudomonas sp.、Burkholderia sp.和Arthrobacter sp.为优势菌属。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药用植物凤丹5大主要分布区域的根际土壤细菌种群不仅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还存在丰富的潜在新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根际土壤 细菌 多样性 ARD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温半致死温度的13个牡丹品种耐热性评价
2
作者 余昕 陈法志 +3 位作者 刘忠 陈志伟 戢小梅 李秀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16-120,共5页
以13个代表性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试材,利用电导率法、Logistic方程研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期评价牡丹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表明,在逐步高温处理过程中,13个牡丹品种的细胞伤害率呈典型的S形曲线增长趋势,经... 以13个代表性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试材,利用电导率法、Logistic方程研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期评价牡丹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表明,在逐步高温处理过程中,13个牡丹品种的细胞伤害率呈典型的S形曲线增长趋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13个牡丹品种的LT50为51.31~59.73℃,其中B24的LT50最高,为59.73℃,而海黄的LT50最低,为51.31℃。利用有序样品最优分割聚类法,将13个牡丹品种分为3个类群,B24、太平红、B10、凤丹荷和凤丹白属于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7.70℃;香玉、莲鹤、五星玉、岛锦和垫江红属于中度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6.32℃;ZB1、泼墨紫和海黄属于不耐热类型,LT50平均值为53.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细胞伤害率 LOGISTIC方程 高温半致死温度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栽培品种群花粉形态的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秋生 万卉敏 +1 位作者 孙俊娅 龚双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137,共5页
牡丹(Paeonia)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花卉,被誉为"花中之王"。有花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与花色、花型等遗传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因其稳定性、保守性和可靠性而在植物分类、系统发育、起源与演化等方面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柯冠武等,1... 牡丹(Paeonia)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花卉,被誉为"花中之王"。有花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与花色、花型等遗传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因其稳定性、保守性和可靠性而在植物分类、系统发育、起源与演化等方面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柯冠武等,1994;王伏雄,1995;赵先贵等,1999;冯立国等,2007;周兰英等,2008)。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36个牡丹栽培品种进行了花粉形态观察,通过比较中原牡丹品种群、西北牡丹品种群和日本牡丹品种群的花粉形态,为优良品种的亲本选配及种质资源选择提供孢粉学依据,并通过对牡丹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及萌发器官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建立牡丹花粉形态的量化指标,探讨其与品种演化、分类的关系,进行品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品种群 花粉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和生根粉对牡丹促成栽培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文娟 成仿云 +1 位作者 于晓南 汪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该文以‘藏枝红’牡丹为试材,研究了促成栽培前喷施赤霉素(GA3)、生根粉(ABT)及其不同浓度组合对促成栽培牡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讨论了有关问题.结果表明:GA3对解除芽体和植株休眠、促进芽体提前萌发、提高植株的萌发率、提前花期、促... 该文以‘藏枝红’牡丹为试材,研究了促成栽培前喷施赤霉素(GA3)、生根粉(ABT)及其不同浓度组合对促成栽培牡丹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讨论了有关问题.结果表明:GA3对解除芽体和植株休眠、促进芽体提前萌发、提高植株的萌发率、提前花期、促进枝叶生长和减少积温有明显作用,但降低了成花率和切花品质;ABT则有明显地促进新根生长、改善切花品质的作用,试验的最佳浓度是1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GA3) 生根粉(ABT) 牡丹 促成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遮荫改善大田牡丹叶片光合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56
5
作者 郑国生 何秀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2,共6页
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大田牡丹叶片在自然光照和夏季遮荫处理下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表明:自然光下夏季牡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明显低于春季,2个生长季节Pn日变化差异明显,即春季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夏季的P... 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研究大田牡丹叶片在自然光照和夏季遮荫处理下光合作用日变化。结果表明:自然光下夏季牡丹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明显低于春季,2个生长季节Pn日变化差异明显,即春季的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夏季的Pn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羧化效率(CE)变化趋势与Pn相似;表观量子效率(AQY)中午降低,下午逐渐回升;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最大荧光Fm日变化为倒“单峰型”曲线,中午明显降低;与夏季自然光下相比,夏季遮荫处理(遮光50%)的牡丹叶片Pn、AQY、CE升高;气孔限制值(Ls)和叶温(tl)降低;Fv/Fm和Fm中午下降幅度显著减小。这些结果说明:夏季晴天中午高温、强光下,牡丹叶片PSⅡ反应中心发生了可逆失活,PSⅡ功能下调,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明显发生,遮荫可减轻光抑制,改善光合功能以增加光合产物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光合作用 光抑制 叶绿素荧光 遮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会超 郭丽娟 贾文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039-3042,共4页
从牡丹休眠与解除、催花的技术措施等方面论述了牡丹花期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开展牡丹花期调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牡丹 花期调控 休眠 催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WD40类转录因子基因PsWD40-1和PsWD40-2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超 高树林 +2 位作者 杜丹妮 吴凡 董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
利用已构建的牡丹‘洛阳红’花瓣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得到2个与植物花青素苷合成WD40蛋白同源性较高的Unigene序列,分别命名为PsWD40-1和PsWD40-2。利用RT-PCR技术,设计特异性引物对PsWD40-1和PsWD40-2最大阅读框(ORF)序列进行扩增,测序... 利用已构建的牡丹‘洛阳红’花瓣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得到2个与植物花青素苷合成WD40蛋白同源性较高的Unigene序列,分别命名为PsWD40-1和PsWD40-2。利用RT-PCR技术,设计特异性引物对PsWD40-1和PsWD40-2最大阅读框(ORF)序列进行扩增,测序结果表明PsWD40-1序列包含一个1 035 bp的ORF,编码一个344 aa的肽链;PsWD40-2序列包含一个1 032 bp的ORF,编码一个343 aa的肽链。牡丹PsWD40-1和PsWD40-2基因推测所编码蛋白序列均具有典型的WD40结构域。PsWD40-1蛋白序列与葡萄VvWDR2相似性为96%,PsWD40-2蛋白序列与葡萄VvWDR1相似性为87%。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PsWD40-1与葡萄VvWDR2、拟南芥AtAN11、陆地棉GhTTG2等序列聚在MP1分支,而PsWD40-2与葡萄VvWDR1、矮牵牛PhAN11、紫苏PfWD40等序列聚在另一分支TTG1/PAC1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花青素苷合成 调节基因 WD40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皖两地牡丹的栽培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艳伟 范义荣 +2 位作者 郭晨瑛 范庆君 张庆宝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5-841,共7页
对安徽南部及浙江等地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种植面积、管理技术及应用开发形式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期为浙皖两地牡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调查共记录了16个传统观赏品种,其中10个为《中国牡丹品种图志(西... 对安徽南部及浙江等地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种植面积、管理技术及应用开发形式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期为浙皖两地牡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调查共记录了16个传统观赏品种,其中10个为《中国牡丹品种图志(西北.西南.江南卷)》记录品种,6个为新记录品种;凤丹品系中选育的新品种有10个。自然条件下,传统栽培的牡丹品种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引进品种,引种牡丹品种在适应性上差异显著,推广应用时应注意品种的选择;浙皖两地牡丹应用的主要形式为牡丹专类园,但开发方式多样。江南牡丹的发展亟待建立一个品种资源库,使得牡丹资源收集、品种的规范命名、引种及培育工作能够有计划地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牡丹 浙皖地区 资源分布 栽培应用 品种资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用牡丹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德 李露 +1 位作者 薛淑静 方祥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097-4100,共4页
探讨了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产业发展路径与发展方向,综述了牡丹花、牡丹子油和牡丹子饼粕等的品质特性与综合开发利用现状,为油用牡丹的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市40个引入的牡丹品种观赏价值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艳梅 段琳 +1 位作者 杨瑞娟 杨英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6期3978-3982,共5页
在建立了洛阳市引入的40个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观赏性综合评价模型基础上,选取花径、花色、花型等13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阁、海黄、皇嘉门、岛锦、白神、白王狮子和... 在建立了洛阳市引入的40个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观赏性综合评价模型基础上,选取花径、花色、花型等13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阁、海黄、皇嘉门、岛锦、白神、白王狮子和五大洲等品种的观赏价值极高,寓所樱、八千代椿、群乌、时雨云等品种的观赏价值较高;该模型为牡丹品种在洛阳市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观赏价值 层次分析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对牡丹花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萍 常云霞 +4 位作者 丁义峰 韩德果 赵乐 徐克东 刘海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4-776,共3页
在牡丹花绿蕾期全株喷洒0.2、0.5和0.8 mmol·L-1的亚精胺(Spd)水溶液,其中0.2和0.5 mmol·L-1的Spd溶液使花瓣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提高,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花瓣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下降,以0.2 ... 在牡丹花绿蕾期全株喷洒0.2、0.5和0.8 mmol·L-1的亚精胺(Spd)水溶液,其中0.2和0.5 mmol·L-1的Spd溶液使花瓣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提高,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花瓣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下降,以0.2 mmol·L-1Spd的处理效果较好;而0.8 mmol·L-1Spd溶液处理降低了花瓣SOD活性,并使O2-产生速率、MDA含量和花瓣外渗液的相对电导率略有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亚精胺(Spd) 膜脂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天彭牡丹(红丹兰、丹景红)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甘娜 陈其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3-56,共4页
施用氮肥是天彭牡丹栽培过程中养分调节的重要环节。以红丹兰和丹景红为供试材料,研究外源施氮CK(对照,不施尿素)、N1(施尿素1.4 g/盆)、N2(施尿素2.8 g/盆)对其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红丹兰和丹景红植物株高、冠幅、叶柄和顶小叶... 施用氮肥是天彭牡丹栽培过程中养分调节的重要环节。以红丹兰和丹景红为供试材料,研究外源施氮CK(对照,不施尿素)、N1(施尿素1.4 g/盆)、N2(施尿素2.8 g/盆)对其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红丹兰和丹景红植物株高、冠幅、叶柄和顶小叶面积均显著增加,表现为N2>N1>CK。除营养生长外,适当增加氮肥(N1)可以显著提高天彭牡丹花朵大小,延长花期,增加牡丹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彭牡丹 红丹兰 丹景红 形态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对牡丹愈伤组织分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丹 毛仓仓 +2 位作者 陈颖 王政 何松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凤丹白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继代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源H2O2浓度下牡丹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探究酶活性变化与牡丹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关系。结... 以凤丹白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继代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源H2O2浓度下牡丹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探究酶活性变化与牡丹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生长过程中,当H2O2浓度达到50μmol/L以上时,愈伤组织形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100μmol/L H2O2处理的SOD活性在第5天达到峰值,与其他处理呈显著差异,之后逐渐下降;POD和CAT活性变化基本一致,在第5天出现明显上升,之后下降,然后趋于平稳。从形态观察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来看,100μmol/L H2O2对牡丹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和体细胞胚的诱导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H2O2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愈伤组织分化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油用牡丹产业现状分析及健康发展的建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淼 仝铸 +6 位作者 孙中海 何秀娟 赵天宇 冷英 邱文明 徐育海 肖翠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88-90,共3页
在调研湖北省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主产区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形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湖北省油用牡丹产业进入调整期,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油用牡丹的观赏价值,开展牡丹主题生态旅游;二是发挥... 在调研湖北省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主产区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产业形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湖北省油用牡丹产业进入调整期,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一是充分利用油用牡丹的观赏价值,开展牡丹主题生态旅游;二是发挥资源优势,开展资源评价和利用工作;三是推动油用牡丹的精深加工,延长产品的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产业现状 发展建议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H对三个牡丹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莉莉 阿日文 +1 位作者 孙晓刚 郭太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1期5327-5330,共4页
采用盆栽的方法,以冰山藏玉、金城女郎和绉玫瑰3个西北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土壤pH对牡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旨在找出其适宜的土壤pH范围并比较不同牡丹品种对酸碱胁迫的抗性. 结... 采用盆栽的方法,以冰山藏玉、金城女郎和绉玫瑰3个西北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土壤pH对牡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旨在找出其适宜的土壤pH范围并比较不同牡丹品种对酸碱胁迫的抗性. 结果表明,3个牡丹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均随酸碱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酸胁迫下叶片出现的受害症状早于碱胁迫.绉玫瑰的可溶性糖含量和SOD活性最高,金城女郎次之,冰山藏玉最小.由3个牡丹品种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变化和植株受害情况,可以初步确定3个牡丹品种的抗性能力从大到小为绉玫瑰、金城女郎、冰山藏玉,且抗碱能力大于抗酸能力,适宜的生长范围为pH 6.5~8.5,即在中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可溶性糖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紫斑牡丹新品种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仿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4-174,F0003,共2页
3个新品种均从紫斑牡丹传统品种天然杂种中选育出,花香、花繁、嫩枝长、长势强,适合于园林应用或切花栽培。其中‘桃花镶玉’为复色单瓣至荷花型花,瓣中间大部分深粉色、瓣缘白色,瓣质厚而多皱;‘祥云’为乳黄色皇冠型花,花瓣质地细腻,... 3个新品种均从紫斑牡丹传统品种天然杂种中选育出,花香、花繁、嫩枝长、长势强,适合于园林应用或切花栽培。其中‘桃花镶玉’为复色单瓣至荷花型花,瓣中间大部分深粉色、瓣缘白色,瓣质厚而多皱;‘祥云’为乳黄色皇冠型花,花瓣质地细腻,花冠整齐匀称;‘高原圣火’花鲜紫红色,荷花型或菊花型,丰花、枝长,可切花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斑牡丹 牡丹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次开花的牡丹新品种‘傲霜’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仿云 赵第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2-142,共1页
‘傲霜’是1996年秋季从普通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实生苗中发现的二次开花单株,经过分株和嫁接繁殖以及异地引种栽培后,春、秋二次开花性状稳定的新品种。花粉红色,春花一般为皇冠型,而秋花为菊花型、托桂型或皇冠型;植株萌蘖... ‘傲霜’是1996年秋季从普通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实生苗中发现的二次开花单株,经过分株和嫁接繁殖以及异地引种栽培后,春、秋二次开花性状稳定的新品种。花粉红色,春花一般为皇冠型,而秋花为菊花型、托桂型或皇冠型;植株萌蘖力强,生长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新品种 二次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过程生化指标研究
18
作者 贾小平 孔祥生 范凤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06-1908,共3页
采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试管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配制两个不同激素浓度的诱导培养基组合,研究牡丹叶片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以及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 采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试管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配制两个不同激素浓度的诱导培养基组合,研究牡丹叶片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含量以及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最初的7~14d,生长素浓度较低的诱导培养基MS+2,4-D1.0mg/L+6-BA0.5mg/L+NAA1.0mg/L的外植体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缓慢下降,而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诱导培养基MS+2,4-D2.0mg/L+6-BA0.5mg/L+NAA2.0mg/L的外植体表现为缓慢上升;14d以后两种诱导培养基中外植体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表现为先上升,21d时达到峰值,接着下降;两种诱导培养基外植体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迅速上升、迅速下降、缓慢下降,培养到14d时达到峰值;SOD活性变化规律与可溶性糖相似;两种诱导培养基的外植体POD活性在前28d一直下降,28d后培养基MS+2,4-D1.0mg/L+6-BA0.5mg/L+NAA1.0mg/L的外植体POD活性逐渐上升,培养基MS+2,4-D2.0mg/L+6-BA0.5mg/L+NAA2.0mg/L则继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愈伤组织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牡丹品种群组合引种武汉的花期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艳妮 刘艳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4期101-107,共7页
为掌握不同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群组合在武汉地区的生长开花状况,于2017—2019年对引种的5个牡丹品种群(中原、江南、日本、美国、法国牡丹品种群)在武汉地区能够正常生长开花的品种进行花期和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结... 为掌握不同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群组合在武汉地区的生长开花状况,于2017—2019年对引种的5个牡丹品种群(中原、江南、日本、美国、法国牡丹品种群)在武汉地区能够正常生长开花的品种进行花期和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结果表明,5个牡丹品种群在武汉地区的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盛花期为4月上中旬。不同品种群牡丹在引种地花期也存在一定差异,将国内牡丹和国外牡丹同园展示,花期可延长10~15 d,同时可丰富国内牡丹花色。各品种与原产地相比,花色基本保持原有色泽,但花型存在退化现象,特别是国外牡丹品种,44%牡丹品种花型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花期 生物学特性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无土盆栽牡丹花径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述景 智利红 +1 位作者 许文营 李亚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87-2189,共3页
以洛阳红、银红巧对、璎珞宝珠和似荷莲4个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材料,研究了4种无土盆栽基质对牡丹花朵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红巧对是无土盆栽的首选品种,其次是洛阳红和似荷莲;牡丹无土盆栽基质以蛭石∶草炭土=1∶... 以洛阳红、银红巧对、璎珞宝珠和似荷莲4个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为材料,研究了4种无土盆栽基质对牡丹花朵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红巧对是无土盆栽的首选品种,其次是洛阳红和似荷莲;牡丹无土盆栽基质以蛭石∶草炭土=1∶1和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1的配方最好;其次是珍珠岩∶草炭土=1∶1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基质 无土盆栽 花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