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中地区古生界层序地层学与非构造圈闭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焦存礼 吕延仓 +1 位作者 朱俊玲 樊太亮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4期17-23,共7页
塔中地区古生界发育4级不整合面。根据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将塔中地区古生界划分为3个巨层序、8个超层序和19个三级层序。不同类型的非构造圈闭均与多期重大不整合面(地层削截面、超覆面、缺失面等)和层序界面的分布相关。将塔中地区古... 塔中地区古生界发育4级不整合面。根据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将塔中地区古生界划分为3个巨层序、8个超层序和19个三级层序。不同类型的非构造圈闭均与多期重大不整合面(地层削截面、超覆面、缺失面等)和层序界面的分布相关。将塔中地区古生界非构造圈闭划分为三大类、10个亚类,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非构造圈闭的特征与分布规律:各种非构造圈闭主要集中在一级层序MS1、MS2顶面的上下岩性段内,且规模很大,是塔中地区勘探的重要领域。此研究对在塔中地区寻找非构造圈闭油气藏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古生界 层序地层学 非构造圈闭 钻井层序 地震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前中生界层序地层特征与非构造圈闭 被引量:8
2
作者 焦存礼 吕延仓 +1 位作者 朱俊玲 樊太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23,共4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前中生界发育4级不整合面。根据不整合面发育特征,将震旦系—二叠系划分为3个Ⅰ级层序、9个Ⅱ级层序和19个Ⅲ级层序。塔中地区古生界各种类型非构造圈闭的发育均与多期重大不整合面(地层削截面、超覆面、缺失面等)及...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前中生界发育4级不整合面。根据不整合面发育特征,将震旦系—二叠系划分为3个Ⅰ级层序、9个Ⅱ级层序和19个Ⅲ级层序。塔中地区古生界各种类型非构造圈闭的发育均与多期重大不整合面(地层削截面、超覆面、缺失面等)及层序界面密切相关,可划分为三大类10个亚类,主要分布在Ⅰ级层序震旦系—下奥陶统巨层序(MSl)和中、上奥陶统—泥盆系巨层序(MS2)顶面的上、下岩性段内,规模很大,是寻找非构造油气田(藏)的重要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不整合面 层序地层学 非构造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升平地区深层层序地层格架及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3
作者 张明学 秦喜春 +1 位作者 冯占勋 王国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2期2836-2843,共8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在综合分析工区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了超层序界面、准层序和准层序组识别标志,进而对松辽盆地北部升平地区深层进行超层序界面识别,共识别出五个超层序界面(四个超层序),分别为基岩顶面(SSB1)... 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在综合分析工区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的基础上,确立了超层序界面、准层序和准层序组识别标志,进而对松辽盆地北部升平地区深层进行超层序界面识别,共识别出五个超层序界面(四个超层序),分别为基岩顶面(SSB1)、沙河子组底面(SSB2)、营城组底面(SSB3)、登娄库组底面(SSB4)和泉头组底面(SSB5)。从而建立了升平地区深层层序地层格架,并且对两个重大不整合面(SSB1和SSB4)的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及其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超层序界面 层序地层格架 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升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北缘春晖油田三叠系层序控制下圈闭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1-207,共7页
近期中石化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带哈山地区三叠系获得突破,由于地层超剥关系复杂,且前期受资料限制,圈闭类型及发育特征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展。运用陆相层序地层学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依据野外露头、地震相、岩心相特征,结合20余... 近期中石化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带哈山地区三叠系获得突破,由于地层超剥关系复杂,且前期受资料限制,圈闭类型及发育特征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展。运用陆相层序地层学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依据野外露头、地震相、岩心相特征,结合20余口井的钻录测井资料,在哈山地区三叠系内部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单元,识别出1期低位域、3期水进域和3期高位域沉积;分析认为体系域的纵向组合制约了储盖组合,从而控制了圈闭类型及有效性;区内三叠系发育构造地层、岩性两类圈闭,构造地层类圈闭主要发育在低位域,受三排北东向断层和尖灭线控制,岩性圈闭发育在高位域及水进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山地区 三叠系 层序地层 储盖组合 圈闭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缘层序构成模式下的控砂控圈作用研究——以哈山地区侏罗系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77-185,共9页
哈山地区侏罗系处于盆缘斜坡带,地层超剥关系复杂,圈闭类型及有效性落实困难,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以露头、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将侏罗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0个体系域,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层序格架内开展砂体研究表明,... 哈山地区侏罗系处于盆缘斜坡带,地层超剥关系复杂,圈闭类型及有效性落实困难,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以露头、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将侏罗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0个体系域,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层序格架内开展砂体研究表明,区内发育湿地扇相、辫状河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和湖相五类沉积砂体,明确了低位域"叠加式"、湖侵域"孤立式"、高位域"切叠式"三类砂体叠置样式,建立了2类4种体系域控圈模式;不整合结构特征、体系域控砂模式耦合控制了不同层序内的圈闭类型及发育规律,低位域毯砂主要发育构造地层圈闭,湖侵域、高位域发育地层-岩性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 层序地层 不整合 侏罗系 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