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盘苗夹取力学试验台设计与测试分析
1
作者 韩绿化 王琰 +4 位作者 杜学武 许倩倩 马国鑫 刘洋 毛罕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5,共9页
针对穴盘苗自动移栽苗钵夹取受力不清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直线模组带动的多针钳夹式取苗力学试验台。采用气缸驱动方式构造出活动可调的多针夹钵取苗执行器,配置滚珠丝杠直线滑台模组驱动夹取执行器,组合位移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以及... 针对穴盘苗自动移栽苗钵夹取受力不清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直线模组带动的多针钳夹式取苗力学试验台。采用气缸驱动方式构造出活动可调的多针夹钵取苗执行器,配置滚珠丝杠直线滑台模组驱动夹取执行器,组合位移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以及高精度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精准检测取苗瞬态过程的位移量和作用力值变化。开展夹钵取苗力学测试,研究发现取苗过程是滑针斜插、平行夹持、提升移位等多种夹取动作交织组合作用的过程,苗钵在滑针斜插与平行夹持作用下有集聚松动脱盘的趋势,夹钵取苗的作用力主要用来克服苗钵与穴孔之间建立的粘附力。进行取苗力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粗细两种夹取针的斜插力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取苗运行速度对脱盘力、提取力的影响极显著(P<0.01),两种夹取作用力有相关性。整体上弹性纤细夹取针的取苗作用对苗钵的扰动小,成功取苗需要夹取针深入夹持苗钵脱盘。采用插-夹-拔组合式取苗操作,苗钵的完整率在97%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穴盘苗夹取受力分析、高效低损取苗机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盘苗 移栽机 取苗机构 力学测试 脱盘力 提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密植移栽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2
作者 白晓虎 杜国静 +3 位作者 张子浩 邱硕 赵博 田素博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0-308,共9页
针对密植蔬菜半自动移栽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用于A5-1200型高密度移栽机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钵苗盘和取投臂均与水平方向倾斜45°布置,取投苗爪在取苗位置和投苗位置之间直线往复运动,缩短了取苗行程。取投苗爪在取投... 针对密植蔬菜半自动移栽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用于A5-1200型高密度移栽机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钵苗盘和取投臂均与水平方向倾斜45°布置,取投苗爪在取苗位置和投苗位置之间直线往复运动,缩短了取苗行程。取投苗爪在取投臂上的安装位置固定,与钵苗间距和投苗杯间距对应,省略了分苗环节。钵苗盘移位机构通过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将钵苗输送到取苗位置,实现整排间隔取苗。传动部件采用滚珠丝杠模组,驱动采用步进电机,以PLC为控制器,实现了运动位置精确控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取投臂回程速度、取投苗爪插入深度和取投苗爪入土角对取投苗效果的影响规律,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当取投臂回程速度为300 mm/s、取投苗爪插入深度为31 mm、取投苗爪入土角为10°时,实际取投成功率为97.0%。配备斜置式自动取投苗装置后,A5-1200型高密度移栽机栽植能力可达到7200株/h,满足密植移栽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密植移栽 斜置式 取投苗装置 移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用蔬菜移苗栽种一体机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晓莉 胡胜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5,共6页
蔬菜钵苗自动化移栽技术可以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为适应我国新疆区域大棚蔬菜种植的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钵苗移栽装置原型机方案。整机采用X-Y横纵向移动机构实现带动仿手指形夹板有效运动从而完成夹取苗过程... 蔬菜钵苗自动化移栽技术可以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为适应我国新疆区域大棚蔬菜种植的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钵苗移栽装置原型机方案。整机采用X-Y横纵向移动机构实现带动仿手指形夹板有效运动从而完成夹取苗过程,并采用杠杆原理设计双鸭嘴式定点竖直打孔下苗结构。该装置实现了取苗、打孔和栽苗的一体化操作,集成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机械化移栽装置 取苗机构 打孔下苗机构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基质块移栽机苗床带整备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心志 廖庆喜 +3 位作者 袁华 韩静轩 王磊 符明联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针对现有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开沟装置作业存在沟宽稳定性差、沟底面平整度低、土壤扰动大等现象,导致立苗率低、覆土作业难度大等问题,基于船式开沟器腔体大以及芯铧式开沟器作业构建宽苗床、平沟底特点,结合类铧式曲面衔接过度,设计了... 针对现有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开沟装置作业存在沟宽稳定性差、沟底面平整度低、土壤扰动大等现象,导致立苗率低、覆土作业难度大等问题,基于船式开沟器腔体大以及芯铧式开沟器作业构建宽苗床、平沟底特点,结合类铧式曲面衔接过度,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苗床构建的苗床带整备装置。建立了土壤与整备装置互作力学模型,确定了苗床带整备装置构建稳定苗床的主要结构参数。以整备装置作业速度、作业深度、类铧式曲面前端宽度、刃口角为因素,以土壤扰动量、沟宽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利用EDEM开展四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组合仿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作业深度为41 mm、作业速度为0.52 m/s、类铧式曲面前端宽度为40 mm、刃口角为61°时土壤扰动量较小且沟宽变异系数较小;较优参数组合下台架试验得出土壤扰动量为13.01 cm^(2),沟宽变异系数8.52%。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安装在移栽单元上的苗床带整备装置相较船式开沟器的载苗基质块立苗率增加2.09百分点,沟宽变异系数减少13.3%,土壤扰动量减少20.9%,沟底面紧实度增加28.7%,满足油菜基质块苗机械移栽苗床构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移栽机 苗床带整备装置 类铧式曲面 机械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移栽机曲柄摆杆式夹苗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2
5
作者 王蒙蒙 宋建农 +2 位作者 刘彩玲 王亚丽 孙亚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9-57,共9页
通过对穴盘苗进行抗压特性试验、试验平台的夹取试验,研究分析了适于夹取式自动取苗机构工作的相关参数组合以及最佳的钵苗含水率状况,为机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该文基于辣椒穴盘苗抗压特性设计了全自动蔬菜移栽机曲柄摆杆式穴盘苗夹苗... 通过对穴盘苗进行抗压特性试验、试验平台的夹取试验,研究分析了适于夹取式自动取苗机构工作的相关参数组合以及最佳的钵苗含水率状况,为机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该文基于辣椒穴盘苗抗压特性设计了全自动蔬菜移栽机曲柄摆杆式穴盘苗夹苗机构,该机构可与顶出机构配合完成全自动蔬菜移栽取苗和投苗工作。该文完成了曲柄摆杆式夹苗机构主要结构的设计,并对曲柄摆杆式夹苗机构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力学、运动学分析和仿真,确定了结构和工作参数,即曲柄、连杆、摆杆长度分别为80、236.22、172.5 mm,夹苗爪具有较好的运动特性。曲柄摆杆式夹苗机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夹取爪为金属材质,弹簧劲度系数为90 N/m,钵苗脱落率为0,钵苗破碎率为4.2%,综合取苗成功率可达95.8%,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夹苗爪"V"形结构设计有效防止穴盘苗在夹取过程中脱落,保证了取苗成功率。试验表明钵苗含水率为60.8%时,钵苗在不同的弹簧劲度系数及夹取爪材质下均有良好的适应性,在该含水率下钵苗的取苗平均成功率为94.4%。该机构从取苗到投苗采用圆弧形工作轨迹,夹苗爪采用八字形轨道与复位弹簧控制其开合,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无需调整即可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穴盘苗的取苗工作,对不同含水率穴盘苗适应性强,对穴盘苗损伤小,机构成套使用可达到较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 夹持机构 机械装置 压缩试验 抗压应力 穴盘苗 曲柄摆杆 夹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推秧装置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英文)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建能 赵匀 +2 位作者 俞高红 张国凤 李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6,共6页
为了建立高速水稻插秧机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必须分析推秧装置对该机构的作用。该文采用作者推导的解析形式刚体复合运动微分方程对该机构的推秧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 ,推导出推秧装置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得到 :... 为了建立高速水稻插秧机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必须分析推秧装置对该机构的作用。该文采用作者推导的解析形式刚体复合运动微分方程对该机构的推秧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 ,推导出推秧装置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得到 :1推秧和碰撞过程行星架转角与拨叉转角及推秧杆位置的关系 ,并由高速录像验证 ;2在推秧和碰撞过程拨叉转动中心受力、推秧杆对栽植臂作用力和弹簧作用力与行星架转角的关系 ,为分析整个分插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分析 推秧装置 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 高速水稻插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式插秧机共轭凸轮推秧装置的反求设计及仿真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建能 王英 +1 位作者 赵雄 赵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8-82,37,共6页
针对步行式插秧机上传统推秧装置存在的推秧结束时间提前或滞后问题,提出了基于共轭凸轮的推秧装置。根据步行式插秧机椭圆齿轮行星系驱动机构及插秧农艺要求构造了推秧杆的运动学曲线,建立了该推秧装置反求模型,并基于Visual Basic 6.... 针对步行式插秧机上传统推秧装置存在的推秧结束时间提前或滞后问题,提出了基于共轭凸轮的推秧装置。根据步行式插秧机椭圆齿轮行星系驱动机构及插秧农艺要求构造了推秧杆的运动学曲线,建立了该推秧装置反求模型,并基于Visual Basic 6.0编写了其反求设计及仿真软件,反求得到一组满足农艺要求的较优参数。根据这组参数对该推秧装置进行结构设计,建立了三维模型并进行虚拟样机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很好地满足步行式插秧机的作业要求,而且推秧结束时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式插秧机 推秧装置 共轭凸轮 分插机构 反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非圆齿轮传动钵苗移栽机构缓冲装置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叶秉良 易卫明 +3 位作者 俞高红 吴国环 朱浩 童俊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5,共7页
针对旱地和水稻钵苗旋转式移栽机构中的不完全非圆齿轮传动机构存在较大冲击和振动、动力学性能较差问题,采用解析法对不完全非圆齿轮机构的缓冲装置进行改进设计。开展缓冲装置运动学和受力分析,开发基于VB平台的缓冲装置设计与分析软... 针对旱地和水稻钵苗旋转式移栽机构中的不完全非圆齿轮传动机构存在较大冲击和振动、动力学性能较差问题,采用解析法对不完全非圆齿轮机构的缓冲装置进行改进设计。开展缓冲装置运动学和受力分析,开发基于VB平台的缓冲装置设计与分析软件,设计出缓冲装置结构;通过理论分析研究缓冲装置改进设计后移栽机构的动力学性能,搭建移栽机构动力学试验台,对安装了改进前、后缓冲装置的移栽机构分别进行动力学试验。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机构X、Y方向支座反力的最大幅值分别由改进前的365.5 N和48.4 N减小为345.2 N和42.2 N,降低了5.55%和12.81%;同时其方差分别由改进前的4 880.3和148.7减小为4 516.1和126.1,降低了7.46%和15.20%,且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缓冲装置的改进设计是正确和有效的,移栽机构的动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移栽机构 不完全非圆齿轮传动 缓冲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移栽臂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叶秉良 吴国环 +1 位作者 俞高红 李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5-52,共8页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移栽臂是移栽作业的执行部件,控制取秧和推秧动作,直接影响移栽机构取秧和推秧的成功率。针对原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存在取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无推秧装置、推秧效果差等主要问题,对其移栽臂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优... 旋转式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移栽臂是移栽作业的执行部件,控制取秧和推秧动作,直接影响移栽机构取秧和推秧的成功率。针对原水稻钵苗移栽机构存在取秧时间长、成功率偏低,无推秧装置、推秧效果差等主要问题,对其移栽臂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优化凸轮机构,减小凸轮推程运动角,增加推秧装置。建立机构虚拟样机,研制机构物理样机,开展机构虚拟运动仿真和高速摄像运动试验。比较虚拟仿真和高速摄像试验移栽机构夹取秧苗时间的缩短情况,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移栽臂的改进设计是正确和合理的。开展安装不同凸轮机构和有无推秧装置的移栽机构的取秧试验,改进后的机构取秧成功率和推秧成功率分别为94.3%和98.6%,远高于改进前的82.9%和88.6%,表明改进后的机构能够更好地满足水稻钵苗移栽工作要求,且具有很好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移栽机 移栽臂 推秧装置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移栽机栽植静轨迹可调式鸭嘴栽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颜华 刘冲 +3 位作者 李鹏斌 陈荣文 周海燕 庄腾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81,共11页
蔬菜移栽机在膜上移栽时,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调整株距,以保证较小栽植穴口,株距过大会造成栽植器前移撕膜,过小会导致栽植器后移带膜,形成较大穴口,影响幼苗后期生长,为此设计一套栽植静轨迹无级可调的往复式鸭嘴栽植装置。在分析栽植... 蔬菜移栽机在膜上移栽时,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调整株距,以保证较小栽植穴口,株距过大会造成栽植器前移撕膜,过小会导致栽植器后移带膜,形成较大穴口,影响幼苗后期生长,为此设计一套栽植静轨迹无级可调的往复式鸭嘴栽植装置。在分析栽植装置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及调整构件尺寸参数和安装参数以实现不同株距较小穴口栽植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栽植静轨迹无级可调的栽植机构及其栽植方法。通过建立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开发了可视化辅助设计软件,分析了各参数对栽植特性的影响,使用逐步逼近法确定了一组满足要求的参数:L_(1)=35 mm、L_(2)=350 mm、L_(3)=70 mm、L_(5)=280 mm、d_(D)=358 mm、Φ4=15°、x_(B)=20 mm,标定了株距每间隔50 mm对应的支点B纵坐标yB的位置。根据机构参数组合设计了鸭嘴栽植装置并建立了三维模型,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验证了鸭嘴栽植装置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实验室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株距在100~600 mm之间,栽植合格率大于90%,株距变异系数小于6%,穴口长度均小于100 mm,其中株距100 mm时平均穴口长度为52.26 mm,栽植效果良好,可以满足不同株距小穴口的栽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移栽机 膜上移栽 鸭嘴栽植装置 栽植静轨迹 多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体相对运动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匀 程革 +1 位作者 武俊生 万积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6-60,共5页
导出了解析形式刚体定点相对转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应用方程的二维形式对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相对运动 微分方程 水稻 插秧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植机构的运动学建模与参数优化——基于夹持式玉米植质钵育苗全自动移栽机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晓明 张伟 牛钊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5,共5页
针对目前玉米作业中半自动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工作效率低等缺点以及国外自动移栽机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以高速水稻植质钵育幼苗移栽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玉米植质钵育苗全自动移栽机... 针对目前玉米作业中半自动移栽机需要人工喂苗、工作效率低等缺点以及国外自动移栽机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以高速水稻植质钵育幼苗移栽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玉米植质钵育苗全自动移栽机的可夹持式自动栽植机构,并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和优化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机构夹苗的稳定性和机构工作的可靠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移栽机 自动栽植机构 夹持机构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E吊杯式栽苗器的三维建模与运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小志 李旭英 +1 位作者 田阳 迟明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0,共4页
吊杯是吊杯式移栽机的核心部件,其运动过程将直接影响到秧苗的移栽质量。因此,对于吊杯的运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许多学者已研究了吊杯运动的轨迹对移栽质量的影响,但吊杯的杯嘴运动对于栽植效果的影响并未进行相关研究。为此,基于... 吊杯是吊杯式移栽机的核心部件,其运动过程将直接影响到秧苗的移栽质量。因此,对于吊杯的运动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许多学者已研究了吊杯运动的轨迹对移栽质量的影响,但吊杯的杯嘴运动对于栽植效果的影响并未进行相关研究。为此,基于Pro/E完成了吊杯式栽苗器各零部件的三维实体建模,并进行吊杯式移栽器的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测得了杯嘴运动过程的位移-时间特性曲线,分析得到了栽苗器杯嘴的最大开口宽度和杯嘴的开口运动时间,为优化吊杯式栽苗器的结构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苗器 移栽机 凸轮机构 三维建模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机械化移栽自动分苗取苗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玄冠涛 韩军伟 +3 位作者 邵园园 王公仆 张涛 高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5,共6页
由于自动分苗取苗技术的限制,全自动移栽机发展缓慢,现有机具造价高、通用性差,无法满足我国的实际需求,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此,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钵苗与裸苗自动分苗取苗技术发展状况,按照分苗取苗方式的不同,将钵苗自动取苗装置... 由于自动分苗取苗技术的限制,全自动移栽机发展缓慢,现有机具造价高、通用性差,无法满足我国的实际需求,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为此,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钵苗与裸苗自动分苗取苗技术发展状况,按照分苗取苗方式的不同,将钵苗自动取苗装置分为顶杆式、夹取式、气力式、组合式和链带式等,将裸苗自动分苗取苗装置分为链带式、外槽轮式、气力式、振动式和夹取式等;然后,分析了我国在自动分苗取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自动分苗取苗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苗取苗装置 钵苗 裸苗 机械化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分插机构推秧装置动力学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匀 武俊生 +1 位作者 程革 万积福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由于推秧装置使分插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复杂化,所以传统的分析方法是把栽植机构简化为曲柄摇杆机构。作者在研究分插机构的动力学状态时,运用基本动力学原理,重点分析了推秧装置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分插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在试验台上进行... 由于推秧装置使分插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复杂化,所以传统的分析方法是把栽植机构简化为曲柄摇杆机构。作者在研究分插机构的动力学状态时,运用基本动力学原理,重点分析了推秧装置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分插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最后利用模型对改进方案进行了优化计算。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推秧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力学效果不能忽略。通过动力学分析找到了提高单位时间播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插机构 推秧装置 水稻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取苗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4
16
作者 胡乔磊 张青松 +3 位作者 李心志 万星宇 王磊 廖庆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7,共10页
针对油菜基质块苗机械化移栽过程中,缺乏取苗装置完成栽植作业的生产现状,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取苗装置。取苗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气动分苗及对辊取苗2个阶段,确定了取苗装置稳定运行的工作参数,构建了移栽过程中气动分... 针对油菜基质块苗机械化移栽过程中,缺乏取苗装置完成栽植作业的生产现状,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取苗装置。取苗装置的工作过程包括:气动分苗及对辊取苗2个阶段,确定了取苗装置稳定运行的工作参数,构建了移栽过程中气动分苗阶段和对辊取苗阶段的运动学模型。开展了同步带线速度、载苗台安装角度、辊轮线速度对取苗成功率、取苗同步率影响的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同步带线速度为120.9 mm/s、辊轮线速度为238.2 mm/s、载苗台角度为31.9°时取苗效果较优。较优参数组合条件下,台架试验的取苗成功率为93.42%,取苗同步率为94.42%,田间试验的取苗同步率为92.71%,满足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取苗技术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油菜基质块苗移栽机取苗装置的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设计 油菜 移栽机 取苗装置 油菜基质块苗 对辊轮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钵苗运动动力学模型的鸭嘴式移栽机结构优化 被引量:26
17
作者 金鑫 姬江涛 +2 位作者 刘卫想 何亚凯 杜新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67,共10页
为了探究鸭嘴式移栽机因栽植速度提升,导致钵苗倒伏率和漏栽率升高的根本原因,该文试制了纯透明有机玻璃质的鸭嘴式栽植器,并采用高速摄像对钵苗从导苗筒下落至栽植器底部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将钵苗在鸭嘴栽植器内... 为了探究鸭嘴式移栽机因栽植速度提升,导致钵苗倒伏率和漏栽率升高的根本原因,该文试制了纯透明有机玻璃质的鸭嘴式栽植器,并采用高速摄像对钵苗从导苗筒下落至栽植器底部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将钵苗在鸭嘴栽植器内的运动过程分为6个运动阶段,并建立了各运动阶段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钵苗下落过程中与鸭嘴栽植器间的运动受力方程。选取苗龄为40 d,基质成分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2,钵苗土钵含水率为55%的辣椒钵苗为研究分析及试验对象,以钵苗栽植运动时间为优化目标,对钵苗运动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优化,得出了栽植器最佳初始位置及结构参数为:钵苗下落初始位置为(40 mm,350 mm),鸭嘴栽植器上苗杯壁面与竖直面间的夹角为40°,栽植器鸭嘴部分倾角为82°;栽植机构最高转速不超过80 r/min,栽植器初始相位角为25°。通过高速摄像试验对钵苗在改进后栽植器中的运动时间进行了分析,得出钵苗从开始下落至离开栽植器的时间与理论时间基本吻合,且在栽植器运动至栽植位置前钵苗已落至栽植器底部,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参数优化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为鸭嘴式移栽机高速栽植转速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优化 移栽 栽植机构 鸭嘴栽植器 钵苗 运动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辅助装置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铭 王怡轩 +1 位作者 徐力 李飞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7,共6页
心脏移植是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供者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机械循环支持技术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心室辅助装置(VAD)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循环支持,根据辅助时长可分为持久VAD(dVAD... 心脏移植是目前终末期心力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供者短缺问题日益严峻。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机械循环支持技术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心室辅助装置(VAD)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循环支持,根据辅助时长可分为持久VAD(dVAD)和临时VAD(tVAD),其中dVAD在桥接心脏移植、终点治疗、为临床决策争取时间方面展现了良好的应用价值。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VAD朝着更具生物相容性、更轻量化、更仿生、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对VAD发展历程、国内外应用现状及笔者单位VAD整体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我国VAD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移植 机械循环支持 心室辅助装置 人工心脏 桥接治疗 终点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直动式钵苗分苗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新异 杨启志 +2 位作者 徐莉 孙梦涛 毛罕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1-306,312,共7页
目前蔬菜移栽机的分苗装置普遍采用旋转托杯(苗杯)的方案,这种方案为动态投苗,易挂苗、动力传动系统复杂、传动力矩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直动式钵苗分苗装置.阐述了分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分苗装置的主要零部件(直线移动装... 目前蔬菜移栽机的分苗装置普遍采用旋转托杯(苗杯)的方案,这种方案为动态投苗,易挂苗、动力传动系统复杂、传动力矩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直动式钵苗分苗装置.阐述了分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分苗装置的主要零部件(直线移动装置、落苗装置、苗杯)进行了具体的结构和驱动设计;进行了定位误差试验与分苗成功率试验,并对分苗的效果进行了检验.试验发现:直动式分苗装置可以很好地实现瞬态静止接苗与分苗,接苗、分苗成功率高,且不易挂苗.苗杯直线移动的定位精度随着分苗速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通过给电动机设定不同的脉冲频率优化之后,产生的误差数值保持在0.2~0.8 mm,满足分苗定位要求;对分苗装置进行了分苗试验,分苗成功率随着分苗速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分苗频率为70株·min^(-1)·行^(-1)时,分苗的成功率为95.03%.表明该分苗装置能够满足目前多行全自动移栽机的分苗速度及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苗装置 蔬菜钵苗 直动式苗杯 齿轮齿条机构 移栽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移栽机凸轮-连杆组合式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贾毕清 叶梦蝶 +2 位作者 翟晓南 韩绿化 吕建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2,共5页
基于我国蔬菜生产实践,设计了一种凸轮-连杆组合式取苗机构。该取苗机构为Ⅰ型串联组合式创新机构,利用凸轮机构的任意运动规律特性,经双摇杆机构运动传递和放大,驱动滑块上的取苗末端执行器在限位滑道内垂直穴盘取苗、直立投苗。采用... 基于我国蔬菜生产实践,设计了一种凸轮-连杆组合式取苗机构。该取苗机构为Ⅰ型串联组合式创新机构,利用凸轮机构的任意运动规律特性,经双摇杆机构运动传递和放大,驱动滑块上的取苗末端执行器在限位滑道内垂直穴盘取苗、直立投苗。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分析了取苗机构的运动特性,该机构能较好地代替人工完成自动取苗和投苗动作。试制了物理样机,进行自动取苗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取苗频率为4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平均值为92.03%,自动取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盘苗 移栽机 取苗机构 机构组合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