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2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proved, SSH-based method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mesoscale eddies in the ocean 被引量:7
1
作者 WANG Xin DU Yun-yan +2 位作者 ZHOU Cheng-hu FAN Xing YI Jia-wei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3,共9页
Mesoscale eddi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oceanic features.How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se mesoscale eddies from available dat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Through careful examination of existing m... Mesoscale eddie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oceanic features.How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se mesoscale eddies from available dat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Through careful examination of existing methods,we propose an improved,SSH-base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ethod.Using the inclusion relation of enclosed SSH contours,the mesoscale eddy boundary and core(s) can be automatically identified.The time evolution of eddies can be examined by a threshold search algorithm and a tracking algorithm based on similarity.Sea-surface height(SSH) data from 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 Layered Ocean Model(NLOM) and sea-level anomaly(SLA) data from altimeter are used in the many experiments,in which different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re compared.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roved method is able to extract the mesoscale eddy boundary more precisely,retaining the multiple-core structure.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racking algorithm,this method can capture complete mesoscale eddy processes.It can thus provide reliabl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reconstructing eddy dynamics,merging,splitting,and evolution of a multi-cor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学 海洋调查 海洋观测 海洋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duino与Processing互动编程的特种仓库智能测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北尧 王峰 +2 位作者 刘士军 李伟光 王一飞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8期177-182,共6页
基于Arduino与Processing互动编程方式进行特种仓库智能测控系统设计。该系统以Arduino为主控单元,利用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库区火情、烟雾、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采用中位值平均滤波法对参数进行处理,并根据库内参数发... 基于Arduino与Processing互动编程方式进行特种仓库智能测控系统设计。该系统以Arduino为主控单元,利用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库区火情、烟雾、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采用中位值平均滤波法对参数进行处理,并根据库内参数发出相应控制信号,作用于对应节点设备,实现自动控制。同时,保留人工干预措施,仓库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库内环境参数做出相应的管控措施。所设计系统是集常规监测、自动控制、无人值班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对弹药、危险品、生化物品等高危物品的存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仓库智能测控系统 Arduino芯片 processing 温湿度传感器 自动控制 算术平均滤波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螺纹环规自动研磨机控制系统设计
3
作者 杨磊 陈曼龙 +3 位作者 邹滨阳 哈凯 余智超 景敏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为改善螺纹环规手工研磨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对螺纹环规手工研磨工序进行分析,制定螺纹环规自动研磨工艺,并设计螺纹环规自动研磨机控制系统。系统将动态扭矩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与优化后工艺的设定值进行比较... 为改善螺纹环规手工研磨工作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对螺纹环规手工研磨工序进行分析,制定螺纹环规自动研磨工艺,并设计螺纹环规自动研磨机控制系统。系统将动态扭矩传感器的实时检测值与优化后工艺的设定值进行比较,获取在研环规的研磨工步,利用脉宽调制技术控制该工步下磁粉制动器的加载力,实现螺纹环规的智能化自动研磨。研究结果为以螺纹环规自动研磨为目标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环规 自动研磨机 研磨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研究
4
作者 周领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2,共12页
本文再次专门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问题,并具体从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区域、译者行为的“翻译外”因素及其甄别、作为译者行为过程的“翻译外”因素以及使译者行为研究在整体上作为翻译外部研究的“翻译外”等几个... 本文再次专门讨论了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问题,并具体从译者行为研究中的“翻译外”区域、译者行为的“翻译外”因素及其甄别、作为译者行为过程的“翻译外”因素以及使译者行为研究在整体上作为翻译外部研究的“翻译外”等几个角度展开,既开发了翻译过程中的一片区域,也彰显了译者行为研究以人为本和互动关系的理念。本研究有助于客观地描摹翻译过程以及提高翻译批评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外 译者行为研究 译者行为批评 过程研究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应用题的题意自动理解研究及发展
5
作者 刘清堂 贾祥成 +2 位作者 吴林静 陈亮 涂凤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0,共11页
面向教育的题意理解和机器解题方法研究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并逐步成为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问题自动求解理论方法虽取得长足进步,但进一步提升性能的难度巨大,其根源在于题意理解的准确度。从数学应用题题意分析... 面向教育的题意理解和机器解题方法研究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并逐步成为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问题自动求解理论方法虽取得长足进步,但进一步提升性能的难度巨大,其根源在于题意理解的准确度。从数学应用题题意分析模型及方法、题意理解表征和题意的语义理解三个方面对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不足、缺乏标准化数据集、缺乏大型常识知识库和求解过程可视化不足是当前研究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意理解 数学应用题 自动求解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关键部件涡流自动成像检测方法
6
作者 张丽攀 张敏 +3 位作者 鲍博轩 刘云程 陶宇 宋凯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涡流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以高速列车构架为检测对象,结合涡流与自动化设备检测技术,针对人工涡流检测效率低、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涡流自动成像检测方法。通过建立构架焊缝的涡流探头仿真模型,分析激励电流方向对检测信号... 涡流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以高速列车构架为检测对象,结合涡流与自动化设备检测技术,针对人工涡流检测效率低、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涡流自动成像检测方法。通过建立构架焊缝的涡流探头仿真模型,分析激励电流方向对检测信号的影响,优化激励线圈相关参数并制作涡流探头;设计开发构架涡流自动成像检测系统,开展构架焊缝表面缺陷自动化检测试验。对比分析激励频率、激励电压等涡流检测工艺参数以及探头扫查速度、扫查轨迹间距等路径参数对缺陷涡流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涡流自动成像检测系统可以对构架整车进行自动探伤,能够将构架焊缝处缺陷以图像形式呈现,可以有效检出0.3、0.5 mm深的人工缺陷,对构架批量产线化检测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架焊缝 涡流成像 电磁场仿真 自动化检测 检测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象标签序列与大语言模型的业务过程自动生成
7
作者 朱锐 肖鸿浩 +4 位作者 李文鑫 胡泉舟 宋俊巧 胡胜男 陈晔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9-1650,共12页
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发展对企业领域的业务过程管理产生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客户体验和促进创新等显著影响。业务过程管理(BPM)中的业务过程自动生成具有模拟业务过程进行业务改进以及将复杂的业务过程可视化等重大意义。所提出的... 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发展对企业领域的业务过程管理产生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客户体验和促进创新等显著影响。业务过程管理(BPM)中的业务过程自动生成具有模拟业务过程进行业务改进以及将复杂的业务过程可视化等重大意义。所提出的业务过程自动生成方法能够整合到实际业务场景中,以帮助改善业务过程并提高效率。所提方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将业务过程文本经过信号词库转化为抽象标签序列,其次构建提示模板从大语言模型中得到抽象标签的邻接表从而确定抽象标签之间的连接关系得到一张初始图,随后将初始图输入到归纳式图神经网络进行监督学习训练,最后预测出活动间直接时序关系并将其转化为过程图。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预测活动间时序关系的总体F1-分数达到了0.67,在预测顺序、并发和无关系的时序关系上领先基线方法和大语言模型的方法,在选择关系上能够领先基线方法但落后于大语言模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业务过程管理 业务过程自动生成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体手指的自动翻布装置及其应用效果
8
作者 王建萍 翁雨鑫 +2 位作者 沈津竹 张帆 刘霂珂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5,共9页
为实现缝纫工序中自动化设备间的无缝衔接,提高协同工作效率,采用气动驱动装置驱动杆件直线移动来模拟人手的翻布动作,设计了一种自动翻布装置,可完全替代人手操作,在软体手指的配合下完成面料的自动抓取、分离,并将缝合后的2层布片自... 为实现缝纫工序中自动化设备间的无缝衔接,提高协同工作效率,采用气动驱动装置驱动杆件直线移动来模拟人手的翻布动作,设计了一种自动翻布装置,可完全替代人手操作,在软体手指的配合下完成面料的自动抓取、分离,并将缝合后的2层布片自动展平;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影响该翻布装置效果的因素,从布片偏转角度和偏移距离2个维度评价其翻布效果,建立了二维5级评价模型。然后选取3种市面上常见的面料,完成2层布片缝合操作后,通过正交试验分别分析其在5、10和15 mm缝份下的最优翻布工艺因素配伍方案,并结合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基于织物性能的翻布效果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80%,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参考价值,可有效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一致性,促进服装生产全自动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翻布装置 缝制工序 软体手指 气动驱动 智能织造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式变换的矩形破片拦截靶点云拼接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任杰 蒋海燕 姬建荣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56,共10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直接获取破片拦截靶板的高精度点云数据,从而识别提取破片对拦截靶形成的孔洞、凹坑等损伤特征,然而对于大规模靶板阵列,激光扫描仪在多个位置、角度所采集的靶板局部点云位置相互独立,难以反映靶板阵列整体结构,为...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直接获取破片拦截靶板的高精度点云数据,从而识别提取破片对拦截靶形成的孔洞、凹坑等损伤特征,然而对于大规模靶板阵列,激光扫描仪在多个位置、角度所采集的靶板局部点云位置相互独立,难以反映靶板阵列整体结构,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欧式空间变换的矩形靶板阵列点云拼接方法。根据局部点云角点坐标及位置关系构建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通过多次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实现多个局部点云的角度姿态调整,拼接为一个矩形破片拦截靶整体点云。与现场靶板阵列的尺寸相对比,拼接所得靶板整体点云的高度与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35%、1.192%。所提方法填补了破片飞散分布测试技术领域靶板阵列激光点云拼接方法的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未来可结合破片特征识别技术,进一步开展基于激光点云的战斗部破片场飞散分布三维重构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分布测试 点云数据处理 欧式空间变换 旋转矩阵 平移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南海东北部亚中尺度过程识别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宇涛 缪明芳 张志伟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9,共13页
亚中尺度过程是海洋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从高分辨率资料中实现亚中尺度信号的快速提取对开展亚中尺度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根据亚中尺度过程的物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U-Net网络的海洋亚中... 亚中尺度过程是海洋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从高分辨率资料中实现亚中尺度信号的快速提取对开展亚中尺度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根据亚中尺度过程的物理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识别方法,构建了基于U-Net网络的海洋亚中尺度过程识别网络(submesoscale processe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network, SM-Net),该网络采用视觉几何组网络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并引入改进的混合注意力模块以提升识别能力。基于高分辨率MITgcm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模式数据,通过SM-Net准确识别出南海东北部全年的亚中尺度过程,并分类为冷涡、暖涡和锋面。南海东北部亚中尺度冷涡、暖涡和锋面均多发生于冬季,夏季的发生频率较低,但吕宋海峡的亚中尺度过程全年均较为活跃。除吕宋海峡外,亚中尺度冷涡夏季多发生于台湾岛西南海域、吕宋岛西南海域和吕宋岛沿岸,冬季多发生于南海北部陆坡陆架区;亚中尺度暖涡夏季多发生于吕宋岛沿岸,冬季在南海北部陆坡陆架区较为活跃;亚中尺度锋面的时空特征与冷涡相似,但黑潮流经区域的发生频率更高。亚中尺度过程罗斯贝数和动能的时空特征与发生频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暖涡的动能、罗斯贝数和直径均弱于冷涡。上述识别方法在南海的成功运用,为应用SWOT (surface water and ocean topography)卫星数据研究亚中尺度过程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中尺度过程 自动识别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南海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签句子重构的多语言零样本神经机器翻译
11
作者 陈潇 杨雅婷 +3 位作者 董瑞 时现伟 马博 吐尔洪·吾司曼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8,共9页
针对当前多语言零样本翻译的标签策略难以提供丰富的翻译方向信息和模型对语言建模能力的不足,进而导致翻译脱靶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使用标签句子重构的多语言零样本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具体而言,首先提出了一种词级别的标签策略,在编码器... 针对当前多语言零样本翻译的标签策略难以提供丰富的翻译方向信息和模型对语言建模能力的不足,进而导致翻译脱靶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使用标签句子重构的多语言零样本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具体而言,首先提出了一种词级别的标签策略,在编码器端增加目标语言标签嵌入,在源语言句子每个词的嵌入表示中注入目标语言信息;其次设计了标签句子重构任务,对句子添加噪声和使用词级别的标签策略后进行重构操作,以达到增强模型语言建模能力的目的。在MultiUN数据集和Europarl数据集上的零样本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零样本翻译上的平均BLEU值分别超过强基线0.7和0.3。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语言标签嵌入策略和标签句子重构均能有效提升模型的零样本翻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样本机器翻译 多语言神经机器翻译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决策的高灰阶X射线底片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研究
12
作者 骆成 王鹏 +4 位作者 李亮亮 沙宝林 吕志刚 李晓艳 杨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8-902,共15页
针对高灰阶X射线底片图像无法直接在低位显示器直接显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决策的高灰阶X射线底片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首先针对12bit高灰阶影像无法显示问题,设计了RAW-Optical映射算法将12bit图像量化至16bit无损显示。其次,对... 针对高灰阶X射线底片图像无法直接在低位显示器直接显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决策的高灰阶X射线底片图像自适应增强算法。首先针对12bit高灰阶影像无法显示问题,设计了RAW-Optical映射算法将12bit图像量化至16bit无损显示。其次,对映射后灰度值过于集中导致图像泛白且对比度过低的问题,依据图像量化特征来确定裁剪变量上下限,设计了ARAW-Optical算法动态拉伸图像灰阶,提高图像对比度。最后,利用工业X射线底片焊缝结构信息突出的特点,引入灰度平均差与平均偏差设计了基于统计决策的自动曝光判别模型,并根据其曝光程度设计了自适应灰阶校正算法AGRAW-Optical,实现图像亮度矫正,增强图像细节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高灰阶图像的清晰显示,提高了焊缝信息的视觉观感,加强工业射线底片焊口号、焊接日期、缺陷信息判读和识别效果。特别在低照度X射线底片图像处理中,相对于现有先进算法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提升,信息熵提升0.58%,边缘信息有效率提升12.75倍,对比度提升0.24%,图像清晰度指标提升近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决策 自适应增强 自动曝光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钻机管柱识别与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柯 彭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5,134,共11页
针对钻机管柱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高风险和低效率问题,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管柱识别与定位方法。该技术利用双目相机系统,通过图像处理、精确标定、立体校正和立体匹配等步骤,生成管柱的深度图。在此基础上,对YOLOv5s目标... 针对钻机管柱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高风险和低效率问题,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的管柱识别与定位方法。该技术利用双目相机系统,通过图像处理、精确标定、立体校正和立体匹配等步骤,生成管柱的深度图。在此基础上,对YOLOv5s目标识别模型进行了优化,以提升管柱图像的特征识别能力,显著提高了识别精度和速度。通过整合深度信息与目标识别结果,实现了管柱的精确定位。搭建模拟实验平台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视觉引导机械手自动输送管柱和铁钻工自动上、卸扣提供了技术保障,为钻井平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YOLOv5s 管柱自动化处理 目标识别 管柱检测 管柱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探多参数孔底自动监测仪研制
14
作者 王强 朱恒银 +3 位作者 刘兵 冯建宇 白领国 蔡正水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3,共12页
目前,钻探钻进过程中的钻压、转速、扭矩、环空冲洗液压力等参数主要是在地表钻机、泥浆泵等设备及泥浆循环系统处采集,受孔深、孔身轨迹、钻孔结构、泥浆性能、钻具刺漏、钻头类型、钻进方法、地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测得参数与孔... 目前,钻探钻进过程中的钻压、转速、扭矩、环空冲洗液压力等参数主要是在地表钻机、泥浆泵等设备及泥浆循环系统处采集,受孔深、孔身轨迹、钻孔结构、泥浆性能、钻具刺漏、钻头类型、钻进方法、地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表测得参数与孔底近钻头处真实参数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行业难题,开展了孔底钻进参数自动测量系统结构设计、传感器优选、数据储存与传输、软件开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试验,成功研制出一套钻探多参数孔底自动监测仪。该仪器能够自动测量近钻头部位的钻压、扭矩、转速、钻具内压力、环空压力、孔斜、温度等7项指标,在山西某煤层气调查井的2895.56~2902.69 m井段进行了生产试验验证,共导出测量数据39214组,仪器安全性及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实际钻遇地层情况调节钻压、泵量等钻进工艺参数,以提高钻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进参数 孔底 自动监测 工艺优化 钻进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移距离和燃烧室半径对小型椭圆转子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15
作者 么大锁 秦静 +2 位作者 裴毅强 王膺博 张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346,共13页
针对小型椭圆转子发动机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平移距离和燃烧室半径对小型椭圆转子发动机缸内流场、湍动能、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型椭圆转子发动机缸内湍动能和流场受平移距离、燃烧室半径、燃烧速度... 针对小型椭圆转子发动机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平移距离和燃烧室半径对小型椭圆转子发动机缸内流场、湍动能、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型椭圆转子发动机缸内湍动能和流场受平移距离、燃烧室半径、燃烧速度的共同影响,在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各不相同。在进气初期,平移距离起主导作用;在进气中期,燃烧室半径起主导作用;在燃烧阶段,燃烧速度起主导作用;减小平移距离、增大燃烧室半径,可以提高燃烧速度,增加缸内的湍动能,使火焰传播距离更远,有利于解决在燃烧室两侧狭缝中燃烧不完全的问题;减小平移距离、增大燃烧室半径,可以使更多的燃料在球形燃烧室内燃烧,从而提高燃料利用率、增大放热量、减少碳氢排放;减小平移距离、增大燃烧室半径,可以显著提高燃烧阶段缸内的温度和压力,指示热效率和指示功均大幅提高。当平移距离为0.3 mm时,小型椭圆转子发动机指示热效率和指示功分别为24.48%和14.94 J,与平移距离为0.9 mm时相比,指示热效率和指示功分别提高了58.0%和51.4%。本研究为小型椭圆转子发动机的性能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转子发动机 平移距离 燃烧室半径 燃烧过程 燃烧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输送式香蕉产后处理一体化实验平台研制
16
作者 付函 佘楠 +3 位作者 莫东颖 陈柏良 徐兴 段洁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6,共5页
为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系统思维,设计并开发了一个悬挂输送式香蕉产后处理一体化实验平台,模拟香蕉产后处理的核心工艺流程。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成供料、清洗、风干、杀菌、下料和称重等单元,实现了工序的全自动化操作。... 为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系统思维,设计并开发了一个悬挂输送式香蕉产后处理一体化实验平台,模拟香蕉产后处理的核心工艺流程。采用模块化设计,集成供料、清洗、风干、杀菌、下料和称重等单元,实现了工序的全自动化操作。在供料单元通过传送带和机械手将香蕉托盘推送至吊篮,吊篮通过悬挂输送机依次经过各单元处理后返回供料单元,完成循环。在清洗单元结合淹没射流与喷淋射流以提高清洗效率,杀菌单元采用弧形对称喷嘴布局以增强杀菌效果。该一体化实验平台配备控制系统和触摸屏界面,支持实时监控,可提供直观的操作体验,使学生能够理解香蕉的产后处理工艺,强化实践能力与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产后处理 一体化实验平台 悬挂输送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铺放技术的聚芳醚酮复合材料后处理工艺优化
17
作者 王成博 张代军 +4 位作者 关博文 辛志博 刘刚 李军 陈祥宝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2,共11页
聚芳醚酮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在航空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自动铺放原位成型聚芳醚酮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欠佳的问题,系统研究后处理工艺参数(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孔隙消除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聚芳醚酮预浸料... 聚芳醚酮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在航空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自动铺放原位成型聚芳醚酮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欠佳的问题,系统研究后处理工艺参数(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孔隙消除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聚芳醚酮预浸料,通过自动铺放技术制备层合板。采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流变测试及力学性能表征,建立黏度-压力-时间耦合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合理预测不同工艺参数对孔隙消除的影响规律,得到后处理临界温度为340℃。温度在340~360℃之间,树脂黏度较低且稳定性良好,有利于快速排出孔隙缺陷。后处理压力显著影响孔隙排出效率,360℃经过60min完全排出孔隙的临界压力为0.7MPa,压力继续增加对材料性能的提升收益较小。后处理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依赖于后处理压力,360℃和0.7 MPa时,60 min可以完全消除孔隙缺陷;360℃和1.6 MPa时,仅需20 min就可以完全消除孔隙缺陷。360℃、0.7 MPa和60 min时,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分别达到2844、1653MPa和103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铺放 聚芳醚酮 复合材料 后处理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限贝叶斯优化的控制器参数整定
18
作者 杨亮亮 华俊晖 +1 位作者 潘晓铭 鲁文其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1,共9页
参数化固定结构前馈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前馈力控制问题转化为控制器参数自整定问题.但控制器参数整定问题往往非常耗时,且传统的贝叶斯优化容易在参数整定过程中出现系统失稳等不安全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受限目标函... 参数化固定结构前馈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前馈力控制问题转化为控制器参数自整定问题.但控制器参数整定问题往往非常耗时,且传统的贝叶斯优化容易在参数整定过程中出现系统失稳等不安全的情况,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受限目标函数的贝叶斯安全优化方法.首先通过高斯过程获得调参对象的代理模型,然后通过在代理模型上添加预先设置的安全阈值,借助粒子群算法来完成贝叶斯优化的评估点的求解,从而实现控制力的更新,最终通过迭代的方法得到最优参数,并且在对应参数的前馈控制下可以实现满足安全约束条件下的运动控制系统轨迹最优跟踪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安全约束条件下最优点到点轨迹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自整定 安全优化 高斯过程 轨迹跟踪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放失调电压的激光修调测试
19
作者 李灿 程法勇 +2 位作者 郭晓宇 王建超 韩先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17,共5页
目前高精度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愈发普及,由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限制,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晶体管和负载电阻无法做到完全匹配,因此需要通过修调方式提高运放输入级的匹配度,以此减小失调电压。文中介绍了运放失调电压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 目前高精度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愈发普及,由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限制,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晶体管和负载电阻无法做到完全匹配,因此需要通过修调方式提高运放输入级的匹配度,以此减小失调电压。文中介绍了运放失调电压的定义和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失调电压的测试方法,并对常用的失调电压修调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总结了激光修调的优点。然后分析失调电压激光修调的原理,同时基于激光修调常用的几种切割方式,选择帽型电阻双线切割方式。为了达到更高的精度和良品率,提出了一种在线激光修调方法,最终通过测试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在线激光修调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算放大器 失调电压 激光修调 自动测试系统 集成电路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学习的转录文本翻译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世宁 刘宇宸 宗成庆 《中文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6,共10页
神经机器翻译系统极易受到输入噪声的干扰,特别是在口语翻译场景中,翻译系统的输入来自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而后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识别错误,最终影响翻译性能。现有方法多采用错误修正和翻译的级联式策略以减少识别错误造成的影响,但... 神经机器翻译系统极易受到输入噪声的干扰,特别是在口语翻译场景中,翻译系统的输入来自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而后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识别错误,最终影响翻译性能。现有方法多采用错误修正和翻译的级联式策略以减少识别错误造成的影响,但易导致系统时延增长,且可能引入额外的噪声。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鲁棒神经机器翻译方法,将包含识别错误的样本作为正例,通过句子级别或词级别的对比损失,分别从整体和局部两种不同角度拉近含噪声文本与干净文本在表示空间中的距离,以降低识别错误对文本表示的影响。同时,该文设计了多种精细化的错误合成方法以模拟更加真实的语音识别错误。在英汉双向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语音识别错误对翻译模型的影响,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翻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学习 鲁棒神经机器翻译 语音识别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