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Chinese-English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CEMT-Ⅱ
1
作者 Zhou Ming Li Sheng Cheng Guangxi Hu Mingze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9-44,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CEMT-Ⅱ, an interactive Chinese-English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EMT-Ⅰsystem, CEMT-Ⅱwill be develope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 Chinese scientific docum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CEMT-Ⅱ, an interactive Chinese-English machine transl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EMT-Ⅰsystem, CEMT-Ⅱwill be developed to have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 Chinese scientific documents into English. Now an user-friendly interface has been worked out to solve various complex ambiguities. The Chinese user need not know English well since all the questions and choices are expressed in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机器翻译系统 CEMT-Ⅱ 句型分析 科技语言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hod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hilosophical Terms
2
作者 Tan Xiaoli Li Zhongli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90,共8页
In this article,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such as literal translation, interpretation,t ransliteration, creation and integrated translation are introduced,they are all appli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hi... In this article, some translation methods such as literal translation, interpretation,t ransliteration, creation and integrated translation are introduced,they are all appli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terms since each of them has its own merits and demerits as well. It is proposed to make an integrated use of these methods depending on situations so as to accurately convey Chinese philosophy in its entir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方法 中国哲学 术语 英语翻译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翻译”视域下汉英口译的中国文化传播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佳芳 刘旭健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7,共9页
大翻译理论主张翻译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的跨文化交流过程,强调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中介的作用,即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大翻译视域下汉英口译的中国文化传播研究,基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分析,探讨汉英口译中的中国文化翻译... 大翻译理论主张翻译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的跨文化交流过程,强调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中介的作用,即在不同文化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大翻译视域下汉英口译的中国文化传播研究,基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语料分析,探讨汉英口译中的中国文化翻译策略和方法,创造性地融合忠实(直译)、阐释(意译)、改写(转译)及模仿(仿译)等文化翻译手段,考察如何在保证口译交际沟通效率与准确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传递源语文化内涵与特色,以期形成一套综合性的中国文化传播机制,为口译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翻译 汉英口译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汉语古诗英译史述略——译者、译本与理论
4
作者 刘洋 文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20世纪上半叶,汉语古诗英译活动承前启后,形成了繁荣兴盛的局面,不仅将汉诗的域外传播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为随后汉诗英译事业及中西文化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依托时代背景,立足相关史料和史实,围绕译者、译本、理论三方面... 20世纪上半叶,汉语古诗英译活动承前启后,形成了繁荣兴盛的局面,不仅将汉诗的域外传播推向了新的高度,而且为随后汉诗英译事业及中西文化的深入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依托时代背景,立足相关史料和史实,围绕译者、译本、理论三方面关键要素梳理本时期汉语古诗英译活动的发展脉络,阐释其阶段性特征和整体样貌,以此勾勒并呈现汉语古诗在20世纪上半叶的英译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古诗英译 英译史 20世纪上半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官叙事的跨语言、跨文化传递研究
5
作者 孙会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9,共12页
感性叙事与艺术感染力之间具有本质关联。感性认识的基础是感官体验,因此叙事往往落实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描写上。要将感染人的力量翻译出来,使译文读者或观众也能够对原作中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感同身受,感官体验的再... 感性叙事与艺术感染力之间具有本质关联。感性认识的基础是感官体验,因此叙事往往落实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描写上。要将感染人的力量翻译出来,使译文读者或观众也能够对原作中人物的感受和体验感同身受,感官体验的再现是关键。本文以陈染的小说《私人生活》英文翻译为例,结合具体例证,考察英文译文对于原文感官体验的呈现,分析《私人生活》这部女性主义小说中感性叙事的跨语言、跨文化再现效果,并探讨如何通过翻译以“文学”的方式将当代中国文学介绍给海外读者。研究发现,感官叙事在译文中有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在场性的强弱以及作品的文学感染力,值得未来中国小说英译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叙事 感官体验 《私人生活》英译本 中国当代小说外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0世纪越南版《千字文》类蒙书研究
6
作者 郑梦娟 杨德心 赵守辉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87,共13页
中国古代蒙学书《千字文》也是古代越南儿童学习汉语的重要教科书,越南学者还编写了众多仿作版。由仿作版《摘字解音歌》改动而来的《千字文解音》,以及进一步加注国语字的《千字文译国语》,更是广为流传。通过对两书用字的义场密度和... 中国古代蒙学书《千字文》也是古代越南儿童学习汉语的重要教科书,越南学者还编写了众多仿作版。由仿作版《摘字解音歌》改动而来的《千字文解音》,以及进一步加注国语字的《千字文译国语》,更是广为流传。通过对两书用字的义场密度和义场层次分析,对其部首、偏旁的表意功能和数量的考察,以及与中国当代国际中文教育和国民教育权威教学字表的对比,发现其主要特点包括:(1)整句合辙押韵,注音方式逐渐科学化;(2)词义的纵横关联性较高;(3)收录的汉字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实用性。时至今日,越版《千字文》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1)在国际中文教育方面,其族字连句法、语义关联法等教学策略,可提升学习者的汉字联想记忆能力;(2)在中华文化传承方面,该书可作为越南人或越南华裔学习、传承当地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金钥匙;(3)在语言规划研究方面,该书记录了越南语言生活的重要历史变化,启示语言政策制定者要慎重处理语言的技术功能与人文价值的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国际中文教育 《千字文》 《千字文解音》 《千字文译国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哲学经典翻译和诠释的思考:沟通文化开启智慧
7
作者 王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8,共12页
承载着数千年华夏智慧的古代哲学经典,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基因的宝库。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不只是语言转化的问题,更需要我们解读文化的细微差别和哲学的深邃内涵,在古代智慧和当代理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样才能对哲学... 承载着数千年华夏智慧的古代哲学经典,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基因的宝库。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不只是语言转化的问题,更需要我们解读文化的细微差别和哲学的深邃内涵,在古代智慧和当代理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样才能对哲学经典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以何种方式来解读、翻译和传播?除了典籍文本本身外,各种注释和其他副文本又有何功能和作用?我们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翻译 中国哲学经典 文化认同 副文本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百年中国典籍英译的多维透视与现实镜鉴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烟朦 孙显斌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0-152,共13页
中国典籍英译是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继而反向助推中国典籍资源传承与利用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中国文献西译书目》《新编中国文献西译书目(1900-2017)》中甄选出1,620条相关单行本条目,运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和文献计量法,绘... 中国典籍英译是促进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继而反向助推中国典籍资源传承与利用的重要手段。文章从《中国文献西译书目》《新编中国文献西译书目(1900-2017)》中甄选出1,620条相关单行本条目,运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和文献计量法,绘制18世纪上半叶以降近三百年英译作品、译者群体和出版发行的图景。以史为鉴,新时期我国主导的中国典籍英译应规避选题的重复性,契合海外受众的需求,发扬翻译大家的精神并倡导合作翻译,推进国内出版社的国际化及加强与英美出版社的通力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典籍 近三百年英译史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学典籍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林歆 李磊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9,共15页
作为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农耕文明在历史上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生产实践上的优势催生了大批宝贵的、种类繁多的农学文化古籍,对世界农作物种植、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开发影响深远,是现今中国“文化外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农耕文明在历史上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生产实践上的优势催生了大批宝贵的、种类繁多的农学文化古籍,对世界农作物种植、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开发影响深远,是现今中国“文化外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这一事实,本文将回顾我国农学典籍英译的发展历程,统计国内与农学典籍英译相关的研究论文,从发文概况、文本考察、研究主题、理论视角、期刊来源分布等方面梳理农学典籍英译的研究现状。分析发现,当前研究存在诸如译本数量少、文本考察单一、宏观研究欠缺、研究方法传统等问题。据此,本文最后对我国农学典籍的译介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典籍 典籍英译 文化外译 英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籍翻译的下一步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文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5,42,共14页
截至2022年年初,“大中华文库”丛书已经翻译出版了112种英译中华经典著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国内的典籍英译工作可以算告一段落。那么,除了继续开展其他语种的翻译外,我国典籍翻译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本文提出了4点建议,即史料整理、比... 截至2022年年初,“大中华文库”丛书已经翻译出版了112种英译中华经典著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国内的典籍英译工作可以算告一段落。那么,除了继续开展其他语种的翻译外,我国典籍翻译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本文提出了4点建议,即史料整理、比较研究、拓展深入和人才培养。其中,史料整理是对典籍外译历史的考察和整理;比较研究是通过对译品的比较提高未来翻译的质量;拓展深入是指不断扩大所译典籍的范围,并持续加深对这一范围的认识与思考;人才培养则注重提高译员的中文、英文和文化知识水平,特别是中文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在这4个方面,笔者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整理 比较 拓展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伦茶风:英语文学的茶文化范式及汉译启示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繁健 孙新宇 《茶叶通讯》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茶叶风靡英伦三岛,成为“国民饮品”的同时也走上了文人的书桌,走进了诗人的颂歌。以质性研究软件NVivo 12为工具,以11部题材各异的英语文学作品为研究样本,对其指涉的茶文化进行编码赋值。质性数据表明,英语文学作品的茶文化表现为物... 茶叶风靡英伦三岛,成为“国民饮品”的同时也走上了文人的书桌,走进了诗人的颂歌。以质性研究软件NVivo 12为工具,以11部题材各异的英语文学作品为研究样本,对其指涉的茶文化进行编码赋值。质性数据表明,英语文学作品的茶文化表现为物态文化、体制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四大范式。在文学与茶的联姻中,物态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叙事模式建构的主要地位,体制文化受到故事主题的宰制最为明显;心态文化蕴含英伦茶风的哲学思考,游动于众多文学作品之中。数据揭示了英语文学作品的茶语特征,即以茶为媒的本土意识、音义结合的茶名及茶意象的美学赋予。基于以上发现,以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得出英语文学作品茶文化汉译的三大启示:尊重茶文化差异;合理进行翻译补偿;再现茶物语言的诗性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英语文学 茶语特征 汉译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行为批评:《西游记》蓝诗玲译本中的詈语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峰 刘伟 那洪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9,共13页
本文提出语料库译者行为批评方法。依据“求真—务实连续统”具体化、层次化、维度化的理论创新模式,把文学作品中的詈语翻译按照詈语方向、冲突级别、詈语类别、翻译策略和译者行为划分为5个子系统,首次提出语义求真—务实和语用求真... 本文提出语料库译者行为批评方法。依据“求真—务实连续统”具体化、层次化、维度化的理论创新模式,把文学作品中的詈语翻译按照詈语方向、冲突级别、詈语类别、翻译策略和译者行为划分为5个子系统,首次提出语义求真—务实和语用求真—务实,并创建汉学家蓝诗玲的《西游记》译本平行语料库,从中提取16个詈语,共189条汉英对齐语句对,利用质性分析软件MAXQDA对每条句对人工标注了5个子系统的特征,再通过网络分析和聚类分析展示蓝诗玲处理詈语的译者行为特征,力证蓝诗玲的译者角色定位是用现代话语重述中国经典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行为批评 语料库翻译学 文体学 叙事学 典籍英译 汉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雅各《尚书》翻译出版对中国典籍域外传播的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乔辉 刘雨欣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2,共7页
通过分析理雅各《尚书》两个译本的出版过程,可知理氏译本出版成功的经验在于适应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采用了专业性、学理性的翻译方式以满足非营利性的出版目的。理氏译本的成功出版对于中国典籍的域外传播有着重要启示,即必须保持自... 通过分析理雅各《尚书》两个译本的出版过程,可知理氏译本出版成功的经验在于适应了学科发展的新趋势,采用了专业性、学理性的翻译方式以满足非营利性的出版目的。理氏译本的成功出版对于中国典籍的域外传播有着重要启示,即必须保持自身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促进非营利化学术书籍的出版、顺应汉学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理雅各 《尚书》译介出版 中国典籍 域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领顺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本文从人本动态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的层次性、文本与行为的关系互动等方面,讨论了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的批评问题。研究发现,无论从文本到行为还是从行为到文本,莫不凸显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枢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动态... 本文从人本动态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的层次性、文本与行为的关系互动等方面,讨论了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的批评问题。研究发现,无论从文本到行为还是从行为到文本,莫不凸显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枢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动态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突破了传统上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聚焦翻译结果进行是非判断的静态研究路径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 互动关系 译者行为批评 文本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以来外国陶瓷典籍汉译本的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景徽 陈宁 胡思琪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4,共7页
作为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承载者,陶瓷典籍在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系统梳理19世纪以来外国陶瓷典籍汉译的具体成果,总结其发展分期,并结合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对陶瓷的关注方向和译者的翻译目的,从翻译语言、译... 作为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承载者,陶瓷典籍在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系统梳理19世纪以来外国陶瓷典籍汉译的具体成果,总结其发展分期,并结合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对陶瓷的关注方向和译者的翻译目的,从翻译语言、译者身份、翻译方法和译本类型等方面系统评析了外国陶瓷典籍汉译本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主要特点,深入探究外国陶瓷典籍的汉译给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陶瓷典籍 陶瓷典籍汉译 19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英语专业实习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以中华经典诗文双语诵读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师卓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3-97,共5页
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百家思想汇合的同时,英语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如何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实现英语专业课程全方位育人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阐释了英语专业实习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百家思想汇合的同时,英语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如何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实现英语专业课程全方位育人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阐释了英语专业实习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后以天津农学院英语专业课程“专业实习4”为教学个案,缕析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中华经典诗文双语诵读融入教学,通过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诗文 双语诵读 英语专业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本的海外接受研究——以《诗经》英文全译本为例
17
作者 李广伟 李宝虎 何婷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瑰宝,其英译工作和在海外的接受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重大。译者的诗学观念构成了译本接受的基础性要素;成熟的赞助人体系为译本接受的关键性要素;顺应受众需求则为译本接受的决定性要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 《诗经》 海外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个人志趣到学术探索——《春秋繁露》英译史钩沉
18
作者 吴雨轩 徐云秋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2,共11页
西汉“儒家宗”董仲舒结合阴阳学说重新阐发了儒家思想,使其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正统,《春秋繁露》集中反映了董学思想的精粹。该著作的英语译者以汉学家为主,译者对其学术探索逐渐超越个人志趣,董学研究专家的投入使译文更加呈现学术化... 西汉“儒家宗”董仲舒结合阴阳学说重新阐发了儒家思想,使其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正统,《春秋繁露》集中反映了董学思想的精粹。该著作的英语译者以汉学家为主,译者对其学术探索逐渐超越个人志趣,董学研究专家的投入使译文更加呈现学术化的特征。作为典籍外译的一个缩影,《春秋繁露》英译史在翻译主体、翻译受众和翻译策略上为当下推进中国典籍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繁露》 董仲舒 典籍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文测试材料对正常青年人可接受噪声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苏俊 李文靖 +2 位作者 张文波 邵科峰 张云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用难易程度不同的中文测试材料和英文测试材料进行可接受噪声级(acceptable noise level,ANL)测试,探讨不同测试材料对ANL测试的影响,为汉语普通话测试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编制出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 目的用难易程度不同的中文测试材料和英文测试材料进行可接受噪声级(acceptable noise level,ANL)测试,探讨不同测试材料对ANL测试的影响,为汉语普通话测试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编制出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对54例听力正常青年人进行ANL测试,分别获得最舒适响度级(most comfortable loudness,MCL)和最大背景噪声级(background noise level,BNL),根据ANL=MCL-BNL计算出ANL值,对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测得的ANL值,ANL相关性,MCL、BNL与ANL的相关性及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与英文ANL的相关性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汉语普通话白话文、文言文和英文三种测试材料测得的ANL值分别为2.61±3.65、1.85±3.69、0.31±3.71dB,白话文与文言文、白话文与英文、文言文与英文的ANL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但三者间ANL值的差值仅为0.76、2.3和1.54dB,均<3dB,无临床意义。白话文与文言文、白话文与英文和文言文与英文测试材料测得的ANL值均呈现明显的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83、0.81和0.86(P<0.05)。三种测试材料测得的MCL与ANL均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1、-0.07和-0.08(均为P>0.05),BNL和ANL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61、-0.54和-0.56(均为P<0.05)。英语理解能力、英语表达能力与英文ANL值均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04和-0.03(均为P>0.05)。结论汉语测试材料的难易程度对ANL值无影响;中文和英文测试材料对ANL值也无影响;受试者对英文的熟悉程度与ANL值无相关性;受试者接受背景噪声的能力越强,其ANL值越小;编制标准的汉语普通话ANL测试材料时需谨慎考虑测试材料的难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接受噪声级 汉语普通话 英文 白话文 文言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机器翻译中时体态处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程节华 戴新宇 +1 位作者 陈家骏 王启祥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80,共2页
作为机器翻译系统,我们必须处理目标语中句子的时态和体态。介绍了汉语中句子的时体态形式,给出了汉语中时态、体态抽取分析算法,归纳出汉英机器翻译时时体态转换规则,介绍了时体态处理系统流程。
关键词 机器翻译 汉语 英语 时体态抽取 时体态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