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21
1
作者
张岚
何娇
乐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喂养效果、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入住NICU的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口腔运动干预,2次/d,每次5 min;...
目的探讨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喂养效果、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入住NICU的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口腔运动干预,2次/d,每次5 min;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每次口腔运动干预过程中播放家属录制的音频和(或)视频。结果干预组干预第3、6、9天口腔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接受康复科会诊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儿家属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口腔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加速喂养进程,促进早产儿康复,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家属声频音乐疗法
口腔运动干预
口腔运动功能评分
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荧光探针cMBP-ICG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包膜外侵犯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琳
王晶波
+3 位作者
黄小娟
任继亮
袁瑛
陶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96-1302,共7页
目的·探索利用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结合肽(c-Met-binding peptide,cMBP)-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实现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诊断口腔鳞状细胞...
目的·探索利用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结合肽(c-Met-binding peptide,cMBP)-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实现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发性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配制荧光探针cMBP-ICG,采用表面涂抹法对入组的患者颈部淋巴结清扫切除的可疑淋巴结进行实时荧光成像。收集并整理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淋巴结实时荧光成像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数据,并根据cMBP-ICG实时荧光成像的FI对淋巴结转移与ENE进行预测。结果·术中对可疑淋巴结进行cMBP-ICG实时荧光成像,获得不同FI的实时成像结果。对5例患者的49个可疑淋巴结的分析结果显示,cMBP-ICG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4%,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67%,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100%。cMBP-ICG预测淋巴结ENE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3%,PPV为63%,NPV为100%。结论·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cMBP-ICG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能较为有效地识别OSCC转移淋巴结及ENE,可作为术中诊断淋巴结转移及ENE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实时荧光成像
分子影像
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嗅味觉刺激对管饲喂养早产儿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乐琼
陈永红
+3 位作者
吴丽芬
兰红
汪红萍
邓先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嗅觉和味觉刺激对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进程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将165例早产儿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6例和干预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饲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嗅觉和味觉刺激...
目的探讨嗅觉和味觉刺激对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进程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将165例早产儿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6例和干预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饲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嗅觉和味觉刺激,即在管饲喂养前5 min用浸润母乳的纱布接近早产儿鼻孔提供嗅觉刺激,将母乳涂抹于早产儿嘴唇和舌头提供味觉刺激。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喂养过渡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肠外营养维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住院时间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自发性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嗅觉和味觉刺激有利于缩短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进程,缩短喂养过渡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肠外营养维持时间,促进早产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管饲喂养
嗅觉刺激
味觉刺激
肠内营养
喂养过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21
1
作者
张岚
何娇
乐琼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5-28,共4页
基金
湖北省卫生和健康委员会2021~2022年度面上项目(WJ2021M22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20年院内课题(F016.02004.20001.075)。
文摘
目的探讨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对早产儿喂养效果、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入住NICU的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口腔运动干预,2次/d,每次5 min;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每次口腔运动干预过程中播放家属录制的音频和(或)视频。结果干预组干预第3、6、9天口腔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接受康复科会诊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患儿家属出院时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口腔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加速喂养进程,促进早产儿康复,从而提升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
早产儿
家属声频音乐疗法
口腔运动干预
口腔运动功能评分
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
Keywords
preterm infants
relative audio music therapy
oral
motor intervention
non-nutrition sucking system score
transition time of full oral feeding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荧光探针cMBP-ICG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包膜外侵犯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琳
王晶波
黄小娟
任继亮
袁瑛
陶晓峰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96-130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859202,82172049)
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SHSMU-ZDCX20210402)。
文摘
目的·探索利用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结合肽(c-Met-binding peptide,cMBP)-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实现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发性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配制荧光探针cMBP-ICG,采用表面涂抹法对入组的患者颈部淋巴结清扫切除的可疑淋巴结进行实时荧光成像。收集并整理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淋巴结实时荧光成像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数据,并根据cMBP-ICG实时荧光成像的FI对淋巴结转移与ENE进行预测。结果·术中对可疑淋巴结进行cMBP-ICG实时荧光成像,获得不同FI的实时成像结果。对5例患者的49个可疑淋巴结的分析结果显示,cMBP-ICG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4%,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67%,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100%。cMBP-ICG预测淋巴结ENE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3%,PPV为63%,NPV为100%。结论·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cMBP-ICG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能较为有效地识别OSCC转移淋巴结及ENE,可作为术中诊断淋巴结转移及ENE的辅助方法。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实时荧光成像
分子影像
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
Keywords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
extra-nodal extension(ENE)
real-
time
fluorescence imaging
molecular imaging
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
分类号
R445.9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嗅味觉刺激对管饲喂养早产儿的影响
被引量:
13
3
作者
乐琼
陈永红
吴丽芬
兰红
汪红萍
邓先锋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管理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急诊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2-34,共3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项目(2020CFB792)
湖北省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基金项目(WJ2021M245)。
文摘
目的探讨嗅觉和味觉刺激对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进程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将165例早产儿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76例和干预组8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饲喂养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嗅觉和味觉刺激,即在管饲喂养前5 min用浸润母乳的纱布接近早产儿鼻孔提供嗅觉刺激,将母乳涂抹于早产儿嘴唇和舌头提供味觉刺激。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喂养过渡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肠外营养维持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住院时间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自发性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嗅觉和味觉刺激有利于缩短管饲喂养早产儿喂养进程,缩短喂养过渡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及肠外营养维持时间,促进早产儿康复。
关键词
早产儿
管饲喂养
嗅觉刺激
味觉刺激
肠内营养
喂养过渡时间
Keywords
premature infants
tube
feeding
olfactory stimulation
gustatory stimulation
enteral nutrition
feeding
transition
time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家属声频音乐疗法联合早产儿口腔运动干预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评价
张岚
何娇
乐琼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荧光探针cMBP-ICG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包膜外侵犯的探索性研究
杨琳
王晶波
黄小娟
任继亮
袁瑛
陶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嗅味觉刺激对管饲喂养早产儿的影响
乐琼
陈永红
吴丽芬
兰红
汪红萍
邓先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