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介质中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莉 单金缓 孙汉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92-96,共5页
对碱性介质中的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氧化有机物反应的动力学及机理进行了综述 ,参考文献 4
关键词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 氧化反应 动力学 反应机理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米诺-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复彬 杨春艳 章竹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研究发现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铜(Ⅲ)配离子(DPC)、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配离子(DPA)和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配离子(DPN))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氧化鲁米诺而产生化学发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 研究发现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铜(Ⅲ)配离子(DPC)、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配离子(DPA)和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配离子(DPN))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氧化鲁米诺而产生化学发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该化学发光体系有增敏作用.以DPC为例研究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托普霉素对该体系的增敏作用,建立了测定血清中托普霉素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溶液酸碱度和化学发光试剂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托普霉素浓度在6.0×10-8~2.0×10-6 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1.5×10-8 g/mL,对浓度为5.0×10-7 g/mL的托普霉素溶液连续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7%.该方法用于血清中托普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米诺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 化学发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托普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离子的状态及其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社田 于作龙 吴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2-68,共7页
讨论了B位二元复合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MyM1'O3(M,M’=Mn,Fe,Co;y=0.0~1.0)中过渡金属离子的状态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在Mn-Co复合体系中,富锰区(y>o.5)Mn3+-O2--Mn4+的铁... 讨论了B位二元复合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MyM1'O3(M,M’=Mn,Fe,Co;y=0.0~1.0)中过渡金属离子的状态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在Mn-Co复合体系中,富锰区(y>o.5)Mn3+-O2--Mn4+的铁磁超交换作用对样品的磁性起决定作用.富钴区(y<0.5)Co2+和CoIII离子的存在及其浓度是影响磁性和电导性的主要因素.y=0.5时样品的结构决定了样品的强铁磁性质.在Fe-Mn和Fe-Co体系中Fe离子的状态的不同主要是由于Mn、Co离子在其周围的分布和氧化还原性质的不同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复合氧化物 过渡金属离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的存在形式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立平 单金缓 孙汉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20-325,共6页
对晶体和碱性介质中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反应活化中心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63篇.基于对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氧化某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提出了以低质子化程度的配离子作为反应活化中心的假设,该假设得到... 对晶体和碱性介质中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反应活化中心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63篇.基于对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氧化某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提出了以低质子化程度的配离子作为反应活化中心的假设,该假设得到笔者的计算、实验结果的支持,从而否定了印度学者提出的以高质子化程度的配离子作为活化中心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 氧化反应 反应活化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氧化法脱除燃煤烟气中的单质汞 被引量:1
5
作者 齐萌 赵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3,166,共8页
提出了一种超价金属化合物二过碘酸合铜(DPC)与过渡金属离子Ni(II)共建的液相催化氧化体系,可将烟气中难溶于水的气态单质汞(Hg^0)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态汞(Hg^2+),之后利用湿式吸收设备去除。对影响脱汞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 提出了一种超价金属化合物二过碘酸合铜(DPC)与过渡金属离子Ni(II)共建的液相催化氧化体系,可将烟气中难溶于水的气态单质汞(Hg^0)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氧化态汞(Hg^2+),之后利用湿式吸收设备去除。对影响脱汞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i(II)对脱汞效率有较大促进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DPC为0.18 mmol/L,Ni(II)为4×10^–5 mmol/L,反应温度为45℃,溶液pH为8.5),稳定的平均脱汞效率达到93.3%。烟气中的SO^2–尤其是在高浓度下,对脱汞效率影响较大,而NO对脱汞影响微弱。此外,通过对反应产物的分析,推测了反应体系中的活性支配物种及Ni(II)存在下的反应机理。此工作可为研发新型烟煤烟气脱汞技术,尤其是液相催化氧化脱汞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价金属 燃煤烟气 单质汞 液相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翔 李文杰 +1 位作者 李垚 赵九蓬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0-149,共10页
电致变色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下材料光学属性可变的现象。本文围绕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阐述了器件中每一层的结构、可选材料、性能等,并根据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近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两种全固态器件的典型结构,详细介绍了两类器件结构的结... 电致变色是一种在外加电场下材料光学属性可变的现象。本文围绕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阐述了器件中每一层的结构、可选材料、性能等,并根据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近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两种全固态器件的典型结构,详细介绍了两类器件结构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和电致变色性能,并展望了未来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氧化钨 全固态 电致变色器件 智能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体结构金属氧化物催化小分子分解的BEP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荆林 王海丰 胡培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7-714,共8页
研究了金红石型(MO_2)和NaCl型(MO)金属氧化物催化小分子CO、O_2、NO和N_2解离反应的Brnsted-Evans-Polanyi(BEP)关系,并比较了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以及不同晶型金属氧化物之间的BEP关系差异。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整体相比... 研究了金红石型(MO_2)和NaCl型(MO)金属氧化物催化小分子CO、O_2、NO和N_2解离反应的Brnsted-Evans-Polanyi(BEP)关系,并比较了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以及不同晶型金属氧化物之间的BEP关系差异。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整体相比,BEP关系斜率基本相同,而截距却表现出较大差异;金属氧化物具有比过渡金属平面更小的截距,甚至小于金属台阶面,其主要原因归咎于金属氧化物的"惰性"。金红石型MO_2(110)和NaCl型MO(100)氧化物具有相似的局部表面结构特征而展现出相似的BEP关系,此构效关系同样适用于金属碳化物、氮化物等。这些结果揭示催化材料的表面结构特征对BEP关系截距具有显著影响。此外,针对金属氧化物BEP关系,解离分子过渡态类型对BEP关系有一定影响,可使其呈现分段现象:后过渡态类型(late TS)比前过渡态类型(early TS)解离反应具有相对更大的斜率和更小的截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P关系 密度泛函理论 金属氧化物 过渡态类型 表面局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_2NO(M=Sc-Zn)团簇的基态结构、电子态和频率研究
8
作者 聂静 李瑞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5-1030,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计算并确定了M_2NO(M=Sc-Zn)的基态结构、电子态和频率.计算结果和已有的相关实验或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随着元素周期表从左向右,基态结构M_2NO的N-O伸缩振动频率逐渐增大,而N-O键长逐渐减小,NO与M2相...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计算并确定了M_2NO(M=Sc-Zn)的基态结构、电子态和频率.计算结果和已有的相关实验或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随着元素周期表从左向右,基态结构M_2NO的N-O伸缩振动频率逐渐增大,而N-O键长逐渐减小,NO与M2相互作用削弱了M-M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NO(M=Sc-Zn)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基态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