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新特征与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597
1
作者 李晓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51,共12页
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旧动能有所减弱,亟待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由于其高成长性,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经济具有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平台经济与超速成长、网络效应与“赢家通吃”、“蒲公英效应”... 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旧动能有所减弱,亟待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由于其高成长性,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经济具有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平台经济与超速成长、网络效应与“赢家通吃”、“蒲公英效应”与生态竞争等新特征,这些新特征蕴含着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形成和发展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应持续优化软硬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成果早期市场支持力度,支持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发展,实施“互联网+”与“智能+”,鼓励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动能 新旧动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徐光平 曲海燕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应时之策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农业供需结构性失衡,...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应时之策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农业供需结构性失衡,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等农业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农业发展困境、提高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引导。结合农业发展现状在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以量质并重攀升农业安全新高度、以深化改革构建农业发展新业态、以生态保护树立农业发展新风向、以精准匹配创造农业发展新特色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双循环协调发展的效应检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尹希果 张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9-84,共6页
文章基于2003—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综合指数,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集聚和双循环协调发展的关联机制,并检验了政府干预在传导路径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新旧动能转换对经济双循环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 文章基于2003—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综合指数,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集聚和双循环协调发展的关联机制,并检验了政府干预在传导路径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新旧动能转换对经济双循环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存在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但间接路径所占比重较低;政府干预强化了新旧动能转换对双循环协调发展的直接效应,且随干预水平提高正向调节作用不断增强;当政府干预处于低水平时,产业专业化集聚间接效应占比高;当政府干预处于高水平时,产业多样化集聚间接效应占比提高;当政府干预水平位于均值-0.33与-0.02个单位区间时,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同时促进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推动双循环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双循环 协调发展 产业集聚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可持续因素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卫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37,共7页
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路应该怎样走,经济动能的可持续性问题怎样解决是非常重要的。继续依赖于做大产能规模推动经济发展已经没有空间,需要另辟蹊径。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从小康奔向富裕实现发达,应该走"两个驱动、一个基础&... 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路应该怎样走,经济动能的可持续性问题怎样解决是非常重要的。继续依赖于做大产能规模推动经济发展已经没有空间,需要另辟蹊径。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从小康奔向富裕实现发达,应该走"两个驱动、一个基础"之路,即创新驱动、市场驱动,以诚信市场为基础的发展路径,同时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必须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 两个驱动 一个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家精神的新旧动能转换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武献华 胡志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79,共8页
新旧动能转换通过0.5→1路径和0→1路径实现,最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发挥其企业家精神的判断识别、改造升级和创造培育环节,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方式和转换路径构成了新旧动能转换机制。新旧动能转换本身就是根据政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新旧动能转换通过0.5→1路径和0→1路径实现,最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发挥其企业家精神的判断识别、改造升级和创造培育环节,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方式和转换路径构成了新旧动能转换机制。新旧动能转换本身就是根据政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家警觉而进行的企业家响应,与之对应的是最优转换路径,而由企业的企业家精神自发推动的转换路径未必与该最优路径一致。基于企业家精神的新旧动能转换机制内含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政府积极引导企业的企业家精神;另一方面,政府与企业间积极地协作创新。在此基础上,企业的企业警觉和响应与政府的企业家警觉和响应一致,政府的企业家警觉和响应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致,与该机制对应的新旧动能转换自然是合意和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政府的企业家精神 企业的企业家精神 转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化协同创新、新旧动能转换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12
6
作者 石风光 周明 许彬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44,共12页
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利用2010—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地区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效率及新旧动能转换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基于经济特征空间矩阵的动态空间模型分析了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及新旧动... 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利用2010—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地区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效率及新旧动能转换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基于经济特征空间矩阵的动态空间模型分析了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及新旧动能转换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化协同创新效率的提高,在短期和长期均能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对周围地区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在长期则会产生抑制作用;新旧动能转换指数的提高,在短期内会抑制本地经济增长,在长期会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均会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和新旧动能转换通过供求交互作用传递其部分或全部经济增长效应。本文旨在揭示我国工业绿色化协同创新与新旧动能转换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这对于实现我国地区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协同创新 新旧动能转换 经济增长 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 动态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大学社会责任实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岭 毕宪顺 赵光锋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84,共6页
新旧动能转换与地方"双一流"建设大学社会责任实现存在耦合关系。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大学社会责任实现的机制构建可从五个方面着手:适应社会需求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旧动能转换与地方"双一流"建设大学社会责任实现存在耦合关系。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地方"双一流"建设大学社会责任实现的机制构建可从五个方面着手:适应社会需求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扎根区域发展改革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深度推进跨界融合;依托产业特色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与评价机制,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顺应经济业态完善社会服务反馈与管理机制,增强主动参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双一流”建设 大学社会责任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综合能源系统效率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杨雍琦 薛万磊 +2 位作者 王春义 康澍雨 曾鸣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9-198,共10页
以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方案的优化比选为主要目标,总结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情况与基本架构,设计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改进的动态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代入实证分析进行计算。结果... 以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方案的优化比选为主要目标,总结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情况与基本架构,设计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改进的动态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并代入实证分析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求解构建的改进模型,能够得到效率最优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营方案以及对效率影响最显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综合能源系统 运营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孵化企业成长能力演化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胜男 权锡鉴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我国创新创业热情高涨,众创空间成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阵地。孵化周期内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各种能力的演化历程:吸引能力奠定创业基础;产业联动拉动保障能力演化,从而促进企业集成发展;进化适应力演化引... 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我国创新创业热情高涨,众创空间成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阵地。孵化周期内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各种能力的演化历程:吸引能力奠定创业基础;产业联动拉动保障能力演化,从而促进企业集成发展;进化适应力演化引领企业"质变"。揭开孵化企业成长能力演化的"黑箱"有助于解释微观企业行为层面与宏观经济层面的连接,拓展企业成长能力理论,同时为未来孵化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孵化企业 成长能力 孵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行业融合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思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颖 杨晓芳 王鹏 《中兴通讯技术》 2020年第6期11-13,共3页
分析了水泥行业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对数字化、信息化的诉求,以及其典型应用场景,并提出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建议。认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水泥行业业务发展需求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 分析了水泥行业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对数字化、信息化的诉求,以及其典型应用场景,并提出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建议。认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水泥行业业务发展需求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催生融合创新应用,为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带来发展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行业 5G+工业互联网 新旧动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模式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雍琦 薛万磊 +2 位作者 单葆国 徐楠 赵昕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5-143,163,共10页
为发挥综合能源服务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支撑作用,从政策和产业演进两个方面出发,梳理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框架以及产业演进方向,研究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能源供需新格局,得到综合能源服务的基本架构、运营模式以及关键支撑技术,为大范... 为发挥综合能源服务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支撑作用,从政策和产业演进两个方面出发,梳理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框架以及产业演进方向,研究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能源供需新格局,得到综合能源服务的基本架构、运营模式以及关键支撑技术,为大范围开展综合能源服务、支撑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思路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能源供需 综合能源服务 运营模式 关键支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济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孙冰 王波涛 +1 位作者 王成新 姬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指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 以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指数法及主成分分析法,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以及协调度方面对济南市2000—2015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2000—2015年济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年提高,由2000年的粗放利用水平提升到2015年的中度集约水平,城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成效显著;2015年济南市内部各区县发展各不相同,集约水平由中心城区向外围依次降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子目标间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协调度水平阶段划分看,2000—2006年为较高协调水平,2007—2014年处于高协调水平,2015年下降到较高协调阶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影响济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因素主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和生态环境动力.最后基于济南市各区县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差异性,提出了今后应因区制宜、因县制宜、多措并举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新旧动能转换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侯雪婷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4,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意义、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意义: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有利于体育产业总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体育产业向全球价...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意义、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意义: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有利于体育产业总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体育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实现路径:科技创新,获得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动力;结构协调,展示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状态;绿色发展,指导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方向;开放发展,构建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共享发展,开辟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产业 新旧动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与对策——来自山东的实践经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曲顺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知识产权在促进、保护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制度供给。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的国家重要战略工程,其实施对知识产权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探究知识产权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从新旧动... 知识产权在促进、保护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制度供给。新旧动能转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时期的国家重要战略工程,其实施对知识产权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探究知识产权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从新旧动能转换对知识产权的新需求出发,探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知识产权作用的新理念,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实践经验,提出完善知识产权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经验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