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bifurcation, reversals and multiple mobility transitions of dipole in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1
作者 杜威 贾考 +1 位作者 施志龙 聂林如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63-167,共5页
Anomalous transports of dipole in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its average angular velocity(or current).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can m... Anomalous transports of dipole in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its average angular velocity(or current).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can make the dipole exhibit many interesting transport behaviors. There exist current bifurcation and multiple current reversal phenomena about frequency of the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in the system in the absence of constant bias force, while many platforms appear in the curve of its average angular velocity vs. the force, i.e., multiple mobility transitions phenomen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onstant force, dependent on frequencies of the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multiple mobility transitions are attributed to the traveling forces on the dipole. Intrinsic physical mechanism and conditions for the characteristic dynamical behaviors to occur are also discussed in detail. These findings will possess crucial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heating control in the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OLE current bifurcation current reversals mobility tran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loss of high-power vacuum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coaxial-disk transitions by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2
作者 Wei LUO Jianwei ZHANG +4 位作者 Yongdong LI Hongguang WANG Chunliang LIU Pengfei ZHANG Fan GUO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77-184,共8页
Coaxial-disk transitions can generate non-uniform magnetic fields and abrupt impedance variations in magnetically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MITLs),resulting in disturbed electron flow and non-negligible current los... Coaxial-disk transitions can generate non-uniform magnetic fields and abrupt impedance variations in magnetically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MITLs),resulting in disturbed electron flow and non-negligible current loss.In this paper,3 D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with UNPIC-3 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loss mechanism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nput parameters of the coaxial-disk transition on current loss in an MITL system.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non-uniformity causes major current loss in the MITL after the coaxialdisk transition,and the non-uniformity decreases with the distance away from the transition.The uniformity of the magnetic field is improved when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feed lines of a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based accelerator with coaxial-disk transitions.The number of input feed lines should be no less than four in the azimuthal distribution to obtain acceptable uniformity of the magnetic field.To make the ratio of the current loss to the total current of the accelerator less than 2%at peak anode current,the ratio of the current in each feed line to the total current should be no less than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ally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 coaxial-disk transition current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ping effects of transition metals on the superconductivity of (Li,Fe)OHFeSe films 被引量:1
3
作者 Dong Li Peipei Shen +7 位作者 Sheng Ma Zhongxu Wei Jie Yuan Kui Jin Li Yu Fang Zhou Xiaoli Dong Zhongxian Zhao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The doping effects of transition metals(TMs = Mn, Co, Ni, and Cu) on the superconducting critical parameters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films of iron selenide(Li,Fe)OHFe Se. The samples are grown via a matrix-assisted hy... The doping effects of transition metals(TMs = Mn, Co, Ni, and Cu) on the superconducting critical parameters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films of iron selenide(Li,Fe)OHFe Se. The samples are grown via a matrix-assisted hydrothermal epitaxy method. Among the TMs, the elements of Mn and Co adjacent to Fe are observed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rystal lattice more easil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oped TMs mainly occupy the iron sites of the intercalated(Li,Fe)OH layers rather than those of the superconducting Fe Se layers. We find that the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J_(c) can be enhanced much more strongly by the Mn dopant than the other TMs, while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T_(c) is weakly affected by the TM do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n-based superconductivity transition metals doping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电位分布的地铁杂散电流引起埋地金属腐蚀计算方法
4
作者 唐雨杭 喻锟 +3 位作者 曾祥君 倪砚茹 程新翔 韩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34,共11页
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助力“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但地铁运行时产生的杂散电流会导致土壤极化,造成埋地金属腐蚀.为分析地铁运行时杂散电流对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干扰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大地电位分布的埋地管道... 绿色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助力“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但地铁运行时产生的杂散电流会导致土壤极化,造成埋地金属腐蚀.为分析地铁运行时杂散电流对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干扰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大地电位分布的埋地管道腐蚀电流密度计算方法.首先,从实际地铁牵引供电回流系统出发,建立长线路、多机车四层地网回流模型,实现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的实时动态分布计算;进一步将钢轨电位分布等效为线电压源,并导入地铁线路模型中实现地电位分布仿真计算.然后,建立包含防腐层的土壤-管道回路模型,实现管道腐蚀电流密度的动态计算.最后,分析钢轨直流电阻、过渡电阻、土壤电阻率对管道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程度.仿真结果表明:管道腐蚀电流密度变化与钢轨直流电阻线性相关;当钢轨-排流网过渡电阻由5Ω·km增大至50Ω·km时,两条埋地管道的腐蚀电流密度分别减小65.94%、67.45%;较大的土壤电阻率对杂散电流的传播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杂散电流 土壤电位分布 埋地管道腐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制供电线路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研究
5
作者 李雪飞 孙文斌 +2 位作者 关超 代骏 刘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6,共6页
[目的]为保障双流制线路中牵引变压器的安全性,防止因直流偏磁电流过大而引起变压器振动和绕组温升增加,进而导致变压器励磁电流畸变严重的问题,有必要研究双流制供电线路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程度。[方法]介绍了双流制线路变压器直流偏磁问... [目的]为保障双流制线路中牵引变压器的安全性,防止因直流偏磁电流过大而引起变压器振动和绕组温升增加,进而导致变压器励磁电流畸变严重的问题,有必要研究双流制供电线路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程度。[方法]介绍了双流制线路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将线路划分为不同小段,将直流区段列车视为功率源,交流区段列车和牵引变压器均视为电阻,建立双流制系统链式电路模型。采用连续线性潮流计算方法,计算某双流制线路交流区段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并将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所提计算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结果及结论]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在某些时刻严重超标。所提计算方法具有导纳矩阵阶数最低、计算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双流制线路变压器的直流偏磁电流动态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双流制线路 变压器直流偏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轨供电制式下专用轨回流方案研究
6
作者 孙建军 邢春阳 +3 位作者 兰慧峰 李国玉 李传辉 黄齐来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8,156,共8页
国内已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专用轨回流解决杂散电流泄漏问题,但目前尚无接触轨供电制式下的专用轨回流应用案例。基于接触轨供电制式,提出4种专用轨回流方案,从对区间设备的影响、车辆回流、线路网络化运营、供电系... 国内已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专用轨回流解决杂散电流泄漏问题,但目前尚无接触轨供电制式下的专用轨回流应用案例。基于接触轨供电制式,提出4种专用轨回流方案,从对区间设备的影响、车辆回流、线路网络化运营、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通过定量、定性的方法分别对4种专用轨回流方案进行分析评价,论述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最终提出推荐的基于接触轨供电制式下的专用轨回流方案,并总结专用轨回流对其他专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接触轨 专用轨回流 设置方案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弓网燃弧研究进展与展望
7
作者 张昱航 魏志恒 +1 位作者 周于翔 马志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8,34,共5页
[目的]弓网燃弧现象会恶化列车受流质量,导致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遭受烧蚀,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鉴于目前弓网燃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速铁路领域,而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在供电方式及接触线悬挂形式上与高速铁... [目的]弓网燃弧现象会恶化列车受流质量,导致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遭受烧蚀,进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鉴于目前弓网燃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速铁路领域,而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在供电方式及接触线悬挂形式上与高速铁路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开展城轨弓网燃弧的相关研究。[方法]综述了城轨弓网燃弧的研究现状。梳理了结合弓网运动及气体吹弧作用的黑盒模型或磁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成果,并介绍了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燃弧物理场进行仿真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弓网载流试验的最新进展,探讨了速度、接触力和电流对燃弧强度的影响。总结了弓网燃弧的检测方法,其中光电传感器已得到广泛应用,而图像识别检测与机器学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结果及结论]基于现有研究,考虑材料物态变化的燃弧模型能够有力推动燃弧烧蚀研究的深入。同时,纳入天气因素的考量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弓网燃弧的建模分析。针对燃弧数据的针对性补强措施有助于减少维护工作量,而多部门数据的融合则有助于推动城轨燃弧检测的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弓网燃弧 燃弧建模 载流试验 燃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网覆冰工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弓网关系研究
8
作者 赵海波 周佳明 张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在接触网表面因冰冻天气形成冰层的工况(以下简称“覆冰工况”)下,列车受电弓的正常受流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在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产生拉弧现象,进而造成接触线严重磨损、受电弓碳滑板烧伤等问题。为保证列车在冬季冰冻环境下可靠运... [目的]在接触网表面因冰冻天气形成冰层的工况(以下简称“覆冰工况”)下,列车受电弓的正常受流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在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产生拉弧现象,进而造成接触线严重磨损、受电弓碳滑板烧伤等问题。为保证列车在冬季冰冻环境下可靠运行,需要探究覆冰工况下列车运行速度对弓网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接触网覆冰工况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弓网动力学模型。选取覆冰厚度5 mm、10 mm、15 mm和20 mm四种情况,得到了接触线驰度的仿真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覆冰工况下弓网系统动态特性(接触力变化、定位点振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随着覆冰厚度的增大,接触线的驰度变大,接触网的整体形状不规则度也随之增加。覆冰厚度越大,弓网接触力的振幅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 弓网受流 接触网覆冰工况 弓网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交直流系统继电保护
9
作者 罗振宁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4期50-52,共3页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迅猛,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作为其核心部分,不仅为列车供电,还为车站提供动力照明。为确保系统可靠安全,避免故障导致的交通中断损失,需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的交直流继电保护机制,旨在为供电...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迅猛,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作为其核心部分,不仅为列车供电,还为车站提供动力照明。为确保系统可靠安全,避免故障导致的交通中断损失,需配置继电保护装置。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的交直流继电保护机制,旨在为供电技术人员提供系统指南,优化运维、预防检测、故障分析及响应能力,确保供电系统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直流系统 交流系统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类型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建设现状分析
10
作者 林晓锋 邹志光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2期11-17,共7页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制式单一、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的城市类型在多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中选择最适合的开展建设,是各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在系统阐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制式单一、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的城市类型在多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中选择最适合的开展建设,是各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在系统阐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系统分类及制式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引入城市规模维度,基于不同的城市类型,梳理2013年—2023年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数据,并分别针对大运量、中运量、中低运量及市域快轨系统制式在不同类型城市的建成及在建状况进行分析,厘清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的现状层次结构,以期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合理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制式 城市类型 建设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11
作者 魏宁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6期127-129,共3页
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系统常见故障,开展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首先,采集并预处理供电系统运行数据,构建基于时频特征的故障模式库。其次,应用改进的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及证据理论的决策融合策略,实现故障的准确识别和实时诊断。最... 文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系统常见故障,开展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首先,采集并预处理供电系统运行数据,构建基于时频特征的故障模式库。其次,应用改进的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及证据理论的决策融合策略,实现故障的准确识别和实时诊断。最后,在某城市轨道交通示范线路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诊断方法在故障识别准确率、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上均优于传统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直流供电系统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ound-state entanglement in a three-spin transverse Ising model with energy current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勇 刘丹 龙桂鲁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24-328,共5页
The ground-state entanglement associated with a three-spin transverse Ising model is studied. By introducing an energy current into the system, a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to energy-current phase may be presented with ... The ground-state entanglement associated with a three-spin transverse Ising model is studied. By introducing an energy current into the system, a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to energy-current phase may be present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and the ground-state entanglement varies suddenly at the critical point of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In our model, the introduction of energy current makes the entanglement between any two qubits become maximally rob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auglement energy current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响应特性在轨地过渡电阻检测中的应用
13
作者 曹晓斌 叶俊 +3 位作者 王满想 季耀政 简明华 谢金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1-175,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杂散电流的危害越来越不容忽视。杂散电流不易检测,轨地过渡电阻的大小是影响杂散电流最关键的因素,因此,通过检测轨地过渡电阻的大小来判断杂散电流的影响程度,是治理杂散电流的有效方法。[方法]基于EMTP(电磁...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杂散电流的危害越来越不容忽视。杂散电流不易检测,轨地过渡电阻的大小是影响杂散电流最关键的因素,因此,通过检测轨地过渡电阻的大小来判断杂散电流的影响程度,是治理杂散电流的有效方法。[方法]基于EMTP(电磁暂态程序)软件,搭建了轨道电路分布参数仿真模型。采用单一控制变量法,分别得到了分布电容、分布电感、钢轨纵向电阻、轨地过渡电阻对冲击阻抗时变特性曲线的影响规律。提出利用冲击阻抗时变比值曲线来判断轨地过渡电阻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并对成都某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了实际测量,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及结论]7~20μs时间段内,仅轨地过渡电阻1个参数对冲击阻抗时变特性造成影响。可利用此特征下的冲击阻抗时变特性来反映轨地过渡电阻情况,并对轨地过渡电阻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进行有效判断。实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 杂散电流 轨地过渡电阻 冲击阻抗时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热湿传递对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影响
14
作者 王烨 李永全 +2 位作者 朱欣悦 党闻语 梁凯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32,共11页
为研究土壤温湿度对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兰州地区不同气象参数条件下杂散电流随土壤热湿传递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深度土壤温湿度对电流密度的影响,运用熵权法得到土壤温湿度对电流密度... 为研究土壤温湿度对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兰州地区不同气象参数条件下杂散电流随土壤热湿传递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深度土壤温湿度对电流密度的影响,运用熵权法得到土壤温湿度对电流密度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壤土、砂土及砂石土中杂散电流均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减小,在土壤温度上升幅度较大时,杂散电流呈小幅度上升趋势;砂石土的杂散电流最小,可知其比壤土和砂土更有利于减小杂散电流的泄漏量;土壤深度为10 cm时,高温季节温度对杂散电流密度的影响权重值小于含水率;土壤深度为30 cm时,3种土壤在高温季节和低温季节时均是温度对杂散电流密度的影响权重更大,其温度对杂散电流密度的影响权重高温季节为55%~64%,低温季节为6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杂散电流 土壤 温度 含水率 热湿传递 试验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专用轨回流技术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燕振刚 田广辉 陈显志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近年来,为彻底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制式下杂散电流的泄漏问题,开始应用专用轨回流技术。为充分了解专用轨回流方式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文章首先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别从供电系统组成、牵引所间距、接地方式、接地保... 近年来,为彻底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直流供电制式下杂散电流的泄漏问题,开始应用专用轨回流技术。为充分了解专用轨回流方式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文章首先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别从供电系统组成、牵引所间距、接地方式、接地保护、列车检修静调、限界、车辆和轨道设计几个方面与走行轨回流方式进行比较;其次,针对目前几种专用轨电分段原则的特点对其进行比对,得出专用轨只有在与折返小交路电分段对齐设置分段时对运营维护将更有利的结论;再次,针对存在多条线大架修共享同一车辆基地,不同回流方式线路间存在跨线运行的情况,简述回流方式转换段设置的工程应用案例;最后,展望未来专用轨回流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杂散电流 专用轨 专用轨电分段 回流方式转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超导电路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承峰 李万 +6 位作者 陈建 孙潇莹 曾九孙 蔡晋辉 王振宇 李劲劲 王雪深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9-934,共6页
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是坎德拉单位量子化复现和单能X射线量子计量的核心器件。大规模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阵列探头的信号读出需利用柔性超导电路将信号传输至探头侧面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柔性超导电路是将超导信号线制备在柔性聚酰亚胺... 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是坎德拉单位量子化复现和单能X射线量子计量的核心器件。大规模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阵列探头的信号读出需利用柔性超导电路将信号传输至探头侧面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柔性超导电路是将超导信号线制备在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以实现信号低热导率、无阻传输。以硅片作为临时支撑,电子束蒸发100 nm Cr膜作为剥离牺牲层。非光敏聚酰胺酸旋涂在Cr膜上固化后,通过紫外曝光、溅射薄膜沉积和剥离等工艺制备Nb/Al薄膜传输线结构,利用Cr膜高应力特性将聚酰亚胺薄膜从硅片上剥离,湿法腐蚀Cr膜完成柔性超导电路的制备。测试的40根Nb/Al传输线的超导转变温度T_(c)为8.91~9.02 K,剩余电阻比r_(RR)为5.83~6.96。温度为8 K时,38根传输线临界电流I_(c)超过1 mA;温度为4.2 K时,所有样品I_(c)均超过1 mA,其中有25根传输线I_(c)超过10 mA,满足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阵列测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超导转变边沿探测器 聚酰亚胺 柔性超导电路 超导转变温度 临界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杂散电流对埋地管道的电腐蚀规律及排流措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栋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2期68-73,共6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对埋地管道的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愈发严重。为降低杂散电流引发的电腐蚀问题,在监测埋地管道沿线电位的基础上,分析干扰规律、干扰频率、干扰源位置对管道的影响,考察电流流入和流出的规律,并测试不同...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对埋地管道的直流杂散电流干扰愈发严重。为降低杂散电流引发的电腐蚀问题,在监测埋地管道沿线电位的基础上,分析干扰规律、干扰频率、干扰源位置对管道的影响,考察电流流入和流出的规律,并测试不同排流措施效果。结果表明:干扰规律与轨道的运营状态保持一致,干扰频率与发车时间间隔保持一致;距离干扰源越近,电位正向偏移的时间比例越大,腐蚀趋势远大于其余管段;同一位置不同时段可能互为电流流入、流出段,电流流动方向和规律随时间动态变化;排流措施中强制排流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极性排流和接地排流,阴极保护的效果较差;通过多重联合防护,除与轨道交通最近的管段外,其余管段均达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腐蚀速率大幅降低,可减少管道更换和泄漏放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 杂散电流 腐蚀 轨道交通 排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integrated mixed metallic Co-Fe-Ni-Mn hydroxide composite as advanced electrode for high-performance hybrid supercapacitors 被引量:1
18
作者 Anki Reddy Mule Bhimanaboina Ramulu +2 位作者 Shaik Junied Arbaz Anand Kurakula Jae Su Yu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79-591,I0013,共14页
Direct growth of redox-active noble metals and rational design of multifunctional electrochemical active materials play crucial roles in developing novel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In this regard,s... Direct growth of redox-active noble metals and rational design of multifunctional electrochemical active materials play crucial roles in developing novel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In this regard,silver(Ag)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the design of efficient electrodes.Inspired by the house/building process,which means electing the right land,it lays a strong foundation and building essential columns for a complex structure.Herein,we re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faceted heterostructure cobalt-iron hydroxide(CFOH)nanowires(NWs)@nickel cobalt manganese hydroxides and/or hydrate(NCMOH)nanosheets(NSs)on the Ag-deposited nickel foam and carbon cloth(i.e.,Ag/NF and Ag/CC)substrates.Moreover,the formation and charge storage mechanism of Ag are described,and these contribute to good conductive and redox chemistry features.The switching architectural integrity of metal and redox materials on metallic frames may significantly boost charge storage and rate performance with noticeable drop in resistance.The as-fabricated Ag@CFOH@NCMOH/NF electrode delivered superior areal capacity value of 2081.9μA h cm^(-2)at 5 mA cm^(-2).Moreover,as-assembled hybrid cell based on NF(HC/NF)device exhibited remarkable areal capacity value of 1.82 mA h cm^(-2)at 5 mA cm^(-2)with excellent rate capability of 74.77%even at 70 mA cm^(-2)Furthermore,HC/NF device achieved maximum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 of 1.39 mW h cm^(-2)and 42.35 mW cm^(-2),respectively.To verify practical applicability,both devices were also tested to serve as a self-charging station for various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rent collectors Redox-active silver transition metal-hydroxide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Hybrid supercapaci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体垂向振动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晓 周宁 +1 位作者 张欣 魏海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7,32,共7页
[目的]既有对接触网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研究大多基于受电弓底座仅有纵向自由度的假设,忽略了轮轨激励引起的车体垂向振动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需要将车辆-受电弓-接触网(以下简称“车-弓-网”)作为一个整体予以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刚... [目的]既有对接触网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研究大多基于受电弓底座仅有纵向自由度的假设,忽略了轮轨激励引起的车体垂向振动对弓网受流性能的影响,需要将车辆-受电弓-接触网(以下简称“车-弓-网”)作为一个整体予以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刚性接触网、柔性接触网两种接触网类型下的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及车-弓-网多体动力学模型。在案例线路上进行了弓网动态受流试验,对所建的刚性接触网车-弓-网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行性验证。基于列车运行速度为80 km/h、90 km/h、100 km/h、110 km/h及120 km/h五种速度工况,选取了其中两种速度工况对刚性接触网受电弓绝缘子底座处的垂向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并在五种速度工况下分别对两种接触网类型下弓网模型、车-弓-网模型的各动态响应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及结论]所建车-弓-网多体动力学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是合理的。车体振动会对弓网受流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柔性接触网下车体垂向振动对弓网受流性能影响很小,可不予考虑;刚性接触网下,与未考虑车体垂向振动的弓网模型相比,考虑了车体垂向振动的车-弓-网模型计算得到的弓网接触压力统计最小值、弓头最大抬升位移均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弓网接触压力统计最小值变化率的最大值为24.7%,弓头最大抬升位移变化率的最大值为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车-弓-网关系 弓网受流性能 车体垂向振动 多体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列车整车接地的牵引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分析与抑制措施
20
作者 陈志 赵文娟 +3 位作者 杨湘彦 陈志文 杨少兵 宋可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0,共9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大多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变频驱动系统,该系统在运行中经常出现轴电压与轴电流过高而导致的轴承电腐蚀问题。因此在考虑列车整车接地的条件下,有必要对牵引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过高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大多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变频驱动系统,该系统在运行中经常出现轴电压与轴电流过高而导致的轴承电腐蚀问题。因此在考虑列车整车接地的条件下,有必要对牵引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过高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方法]简要解析牵引电机轴电压与轴电流形成机理。分别对两种采用不同接地方案的典型车型进行轴电流路径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含车辆接地回路和牵引系统的高频等效电路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两种接地方案下的轴电压、轴电流特性。对比不同轴电压、轴电流抑制措施的效果,从列车整车接地的角度提出一种电路优化设计方案。[结果及结论]接地系统优化方案有效减小了接地线缆长度,从而减小了线缆电感。该优化方案既能规避静电屏蔽法对牵引电机效率,以及碳刷接地法对保护接地的影响,又能与这两种牵引传动系统内部优化方案相兼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案能有效降低轴电压与轴电流,同时可以兼顾车体回流与车体电位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 牵引电机 轴电压 轴电流 抑制措施 整车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