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TOD(公交引导发展)投融资模式实施策略
1
作者 何龙庆 覃矞 李思佶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目的]TOD(公交引导发展)投融资模式以其灵活度较高、操作性较强及风险分散等优势,已成为轨道交通投融资的新选择,其实施策略对推动轨道交通可市场化经营,保障轨道交通持续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故有必要研究TOD投融资模式实施策略。[方... [目的]TOD(公交引导发展)投融资模式以其灵活度较高、操作性较强及风险分散等优势,已成为轨道交通投融资的新选择,其实施策略对推动轨道交通可市场化经营,保障轨道交通持续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故有必要研究TOD投融资模式实施策略。[方法]深圳依托先行先试及引领示范的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并实践TOD投融资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常规投融资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回顾深圳TOD投融资模式的实践历程,总结其实施策略,包括实施目标、思路与路径等。在此基础上,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提出TOD投融资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果及结论]TOD投融资模式的实施目标是构建轨道交通准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其实施思路是通过配置轨道交通项目综合开发资源,注入轨道交通企业,实现资源资产化及资产资本化运作。实施路径为轨道交通企业开展“投融资+建设+运营+资源开发+物业经营”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发展方向是与其他投融资模式相结合,形成TOD+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TOD+城市更新、TOD+多地合作、TOD+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TOD+政府专项债等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TOD投融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投融资模式 公交引导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公交导向发展)模式下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结构优化
2
作者 贺俊 王浚沣 张东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1,59,共5页
[目的]TOD(公交导向发展)模式被视为缓解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理性增长的规划理念。良好的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结构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为助力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的高效互动,有必要研究TOD模式下的轨道交通车站... [目的]TOD(公交导向发展)模式被视为缓解城市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理性增长的规划理念。良好的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结构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为助力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的高效互动,有必要研究TOD模式下的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结构优化。[方法]从TOD规划原则切入,以轨道交通车站区域常见用地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用地强度控制、功能混合及适宜用地配比三种优化导向,对应设置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构建基于TOD的站区用地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简化数据处理与模型架构,提高模型的可操作性。基于NSGA-Ⅱ(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以厦漳泉(厦门—漳州—泉州)城际铁路R1线泉州段城华南路站区域用地结构优化为实例,对用地结构优化效果进行验证。[结果及结论]优化后研究区域内,居住类、经济类和公用设施类用地占比均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更均衡的用地功能组合,符合TOD理念下站区对职住平衡与公共服务功能的诉求。优化后的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用地合理性得到改善,各用地类型间占比调整稳定,验证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能够有效优化轨道交通车站区域的用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车站区域 用地结构 公交导向发展模式 多目标优化 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场所-城市”模型的高速铁路TOD项目开发环境排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玉萍 胡永葳 +2 位作者 梅哲源 董晓梅 王宗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9-208,共10页
TOD作为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铁路沿线站点的铁路综合土地开发项目。在一条特定的高速铁路线路上,为避免资源浪费,确定沿线站点TOD开发环境重要性排序是在投资决策中必须探讨的问题。为准确... TOD作为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铁路沿线站点的铁路综合土地开发项目。在一条特定的高速铁路线路上,为避免资源浪费,确定沿线站点TOD开发环境重要性排序是在投资决策中必须探讨的问题。为准确、科学地评估各站点TOD开发环境的实际情况,基于扩展的“节点-场所-城市”三维模型,建立高速铁路TOD项目开发环境排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传统熵权-TOPSIS排序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耦合度作为维度平衡度修正排序方法。福厦客运专线沿线TOD项目开发环境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节点-场所-城市”模型计算得出的排序分类结果,以及高速铁路站点TOD开发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能为高速铁路TOD项目开发环境成熟度排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项目 开发环境排序 高速铁路站点 “节点-场所-城市”模型 修正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层设计的佛山市TOD综合开发总体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尔辉 谢志明 +1 位作者 徐士伟 苏业辉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为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效益,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有序发展并保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顶层设计的角度创新研究佛山市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综合开发总体策略。首先,梳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 为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效益,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有序发展并保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顶层设计的角度创新研究佛山市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综合开发总体策略。首先,梳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特大城市的佛山市现阶段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中面临的利益共享机制缺失、沿线土地未提前收储、场站选址规划统筹不足、轨道建设与综合开发时序错配等实际问题;然后,在建立合理开发的整体协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统筹、提前土地整备收储、探索多元供地等开发对策;最后,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线路(4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和11号线)沿线用地规划实践为例,从顶层政策问题、顶层规划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统筹问题)、土地问题(土地整备收储、多元供地模式问题)、TOD建设模式问题等多个层面,探索建立符合佛山市特色的综合开发顶层设计实践路径,提出适合佛山市实际的TOD综合开发总体策略,有效指导沿线站点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落地,为国内类似的都市圈特大城市提供有借鉴意义的顶层设计实践经验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tod 顶层设计 总体统筹 土地整备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下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谢秉磊 丁川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3,41,共6页
构建了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修正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进行了评价与排序.将不同输入、输出指标进行均值化处理,通过分析不同指标间的松弛变量和剩余变... 构建了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修正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进行了评价与排序.将不同输入、输出指标进行均值化处理,通过分析不同指标间的松弛变量和剩余变量,得出各个指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影响程度.根据DEA有效前沿面投影理论,提出DEA无效决策单元实现协调发展时应达到的标准,为无效决策单元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以美国阿勒格尼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能够较好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协调关系 土地利用 DEA模型 to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的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颖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77,共4页
通过阐述香港和日本基于TOD的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以科斯定理为理论基础分析土地综合开发是实现轨道交通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轨道+土地"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提出"捆绑运作"方式更有... 通过阐述香港和日本基于TOD的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以科斯定理为理论基础分析土地综合开发是实现轨道交通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轨道+土地"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提出"捆绑运作"方式更有利于通过多种途径拓展轨道交通项目的收入来源,同时提出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完善相关法律规范、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轨道交通TOD模式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融资模式 土地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科技园规划探析——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托普科技园规划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郁枫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1-66,共6页
TOD模式与科技园建设的结合,能打造功能多样、充满活力的空间,为科技园的产业升级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托普科技园规划从步行化空间、大运量公共交通、混合功能、活力空间4个关键要素出发,探索了运用TOD模式的技... TOD模式与科技园建设的结合,能打造功能多样、充满活力的空间,为科技园的产业升级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托普科技园规划从步行化空间、大运量公共交通、混合功能、活力空间4个关键要素出发,探索了运用TOD模式的技术路线,即利用TOD模式的作用距离布置功能,将地铁站点作为用地核心,无缝整合步行景观轴与地铁站,保持适当的建筑密度,建构完善的公共空间体系,打造地下交通环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科技园规划 托普科技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对接:TOD模式下苏州中心城区建筑综合体建设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林琳 陈超君 黄耀志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109,共6页
建筑综合体的无序"繁衍"造成大量交通需求与城市交通供给的错位,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阻碍了建筑综合体的有效运营,如何利用公共交通有效指导建筑综合体建设愈显迫切。文章在回顾苏州中心城区建筑综合体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 建筑综合体的无序"繁衍"造成大量交通需求与城市交通供给的错位,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阻碍了建筑综合体的有效运营,如何利用公共交通有效指导建筑综合体建设愈显迫切。文章在回顾苏州中心城区建筑综合体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的经验,剖析建筑综合体与TOD模式中的功能、空间和效应的互动关系,据此提出基于TOD模式的建筑综合体项目在立项与审批、项目策划及设计、后续调整三个阶段的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对接 tod模式 建筑综合体 苏州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模式在晋阳湖新城交通规划中的运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敏 范东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3期5588-5593,共6页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我国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新城建设作为快速城市化的重要手段,将在很长时间大范围内持续执行。在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公共交通导向(TOD)新城的规划模式实施,是实现以人为本...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我国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新城建设作为快速城市化的重要手段,将在很长时间大范围内持续执行。在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公共交通导向(TOD)新城的规划模式实施,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以太原市晋阳湖新城交通专项规划为例,首先剖析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晋阳湖新城进行TOD新城市定位,最后对新城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规划进行模型分析,从而得到新城的轨道和BRT公交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tod)模式 晋阳湖新城tod新城 公共交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耦合连接性的TOD测度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姜莉 温惠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9-247,共9页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规划模式,能够有效结合交通功能与土地利用。针对当前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中对引导要素考虑不足的问题,本文在"节点-场所"模型中新增描述两者关系的"可达性"维度,构建基于空间耦...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规划模式,能够有效结合交通功能与土地利用。针对当前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中对引导要素考虑不足的问题,本文在"节点-场所"模型中新增描述两者关系的"可达性"维度,构建基于空间耦合功能连接性的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测度模型。以深圳市为例,评价轨道站点影响区TOD发展水平,并揭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改进的"节点-场所"模型对"均衡站点"识别区分度更优;TOD综合指数空间上由福田、罗湖核心区向外围的光明、龙华和龙岗区方向递减。其中,轨道交通2号线和7号线的节点和场所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而6号线和11号线可达性指数呈高值集聚;罗湖区多数站点可达性较弱,形成了近似TOD的"地铁上盖(TID)"或"地铁附近开发(TAD)";此外,轨道站点影响区TOD综合指数越高其站点客流量越大,两者协同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tod模式 空间差异性 莫兰指数 轨道交通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下TOD耦合机制引导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樊明浩 洪于亮 +1 位作者 戴冀峰 许丹丹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0,共7页
TOD被众多规划决策人员视为解决大城市供需问题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规划依据进行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但在本土化的应用实践中,TOD对空间引导、价值取向、技术变革、规划范式方面的作用影响需要进一步明晰。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复杂网络特... TOD被众多规划决策人员视为解决大城市供需问题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规划依据进行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但在本土化的应用实践中,TOD对空间引导、价值取向、技术变革、规划范式方面的作用影响需要进一步明晰。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复杂网络特征测度识别市域区划层次下城市中心体系和轨道交通的空间耦合状态,指明双系统现存规划建设问题,提出双系统在TOD模式下的多维度耦合策略,旨在培养TOD向城市发展政策转型,推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tod模式 城市发展 政策导向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OD理念下的都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策略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鹏 马丽丽 +1 位作者 朱黎明 胡颖异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2-148,共7页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且多数大城市的轨道交通正逐步向都市边缘区延伸,以改善中心城区与都市边缘区的交通联系,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针对都市边缘区与中心城区的不同特点,文章引入E-TOD理念,并以宁波为例...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且多数大城市的轨道交通正逐步向都市边缘区延伸,以改善中心城区与都市边缘区的交通联系,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针对都市边缘区与中心城区的不同特点,文章引入E-TOD理念,并以宁波为例,通过分析其都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与成因,提出了E-TOD理念下的都市边缘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开发模式与策略:一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站点提出差异性的开发模式;二是要强化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的耦合度;三是要通过多种交通接驳方式来拓展轨道交通站点的辐射范围;四是要创新土地储备与开发管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边缘区 轨道交通 E-tod模式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中“T”与“D”因素对小汽车出行距离的减量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一凌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6-383,共8页
国内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研究大多集中在规划实践领域,对于TOD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城市居民小汽车出行距离依然有待明确。基于南京市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家庭所在地800 m范围内有无地铁站点... 国内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研究大多集中在规划实践领域,对于TOD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城市居民小汽车出行距离依然有待明确。基于南京市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家庭所在地800 m范围内有无地铁站点定义TOD中“T”因素,以综合密度、混合度、步行评分作为“D”因素。在控制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家庭所在地位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Tobit模型,研究TOD对居民小汽车出行距离的减量影响。通过划分TOD、only-T、only-D、non-TOD等4类家庭居住地,分析边际效应发现,当“T”因素从无地铁站点变为有地铁站点时,小汽车出行距离降低19.6%;“D”因素每增加0.01,小汽车出行距离平均下降0.7%;当“T”与“D”因素综合作用时,小汽车出行距离下降43.4%。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从only-T向TOD、从non-TOD向only-D转变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小汽车出行距离 步行评分 TOBIT模型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市域快线特征的交通衔接与TOD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山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3,共7页
分析市域快线基本特征及乘客诉求,将站点交通衔接纳入区域的综合交通规划,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用枢纽锚固的方式助力综合治堵、慢行系统改善等诸多交通问题。依托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的实践,遵循TOD规划理念,通过交通先行的方... 分析市域快线基本特征及乘客诉求,将站点交通衔接纳入区域的综合交通规划,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用枢纽锚固的方式助力综合治堵、慢行系统改善等诸多交通问题。依托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的实践,遵循TOD规划理念,通过交通先行的方式推进站点周边用地调整。综合交通和土地开发价值两方面因素,得出结论:每个市域快线站点都将成为该区域的交通换乘中心;在站点周边打造开放、友好的复合型城市核心;因地制宜地确定TOD发展模式,客观分析周边的土地价值及产业布局,促进规划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线 平谷线 交通衔接 外围新城 to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TOD城市设计模式探究及数字化研究展望--以城市轨道中心型站点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袁红 何媛 姚强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49,共8页
当前我国大城市呈现高度集聚性及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TOD理论不能完整诠释中国大城市的TOD发展模式。在智慧城市及城市高度集聚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研究城市立体化发展理论基础及实际项目,提出城市中心型轨道站点核心区立体TOD(3D TOD... 当前我国大城市呈现高度集聚性及立体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TOD理论不能完整诠释中国大城市的TOD发展模式。在智慧城市及城市高度集聚发展的背景下,通过研究城市立体化发展理论基础及实际项目,提出城市中心型轨道站点核心区立体TOD(3D TOD)城市设计模式,根据站点核心区土地利用及城市功能特征,总结出“商务+商业、商业+公共枢纽、商务+公共枢纽、会展+商务、商业+教育、商业+历史街区”六种中心型站点立体TOD模式的发展类型,构建站点核心区智能化立体TOD城市设计方法技术框架,研究城市轨道中心型站点核心区立体集聚发展的机制,优化TOD理论,为智能化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tod模式 城市设计 轨道中心型站点核心区 人工智能 设计决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干线型TOD的拉动效应与车站位置选择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步海 范春学 《中国铁路》 2017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对铁路干线型TOD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铁路干线型TOD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拉动效应;铁路车站作为铁路干线型TOD模式实施的关键要素,其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铁路干线型TOD模式效应的发挥,探讨铁路车站位置设置与城市发展... 在对铁路干线型TOD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铁路干线型TOD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拉动效应;铁路车站作为铁路干线型TOD模式实施的关键要素,其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铁路干线型TOD模式效应的发挥,探讨铁路车站位置设置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建立基于铁路干线型TOD发展模式的铁路车站位置选择模型,为确定铁路车站与城市市区的合理距离提供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干线型tod 拉动效应 优化效应 车站位置 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开发模式的东莞鸡心岛滨水绿地设计策略研究
17
作者 张庆泰 郭松 夏冰欣 《热带林业》 2023年第4期85-89,共5页
文章结合TOD开发模式理念,对鸡心岛滨水绿地进行设计策略研究。研究利用项目用地自然资源融入当地岭南水乡文化,提出了路脉、文脉、水脉、绿脉四脉合一的策略理念,完善了场地交通及蓄排水功能等一系列专项设计策略,总结出TOD模式下的滨... 文章结合TOD开发模式理念,对鸡心岛滨水绿地进行设计策略研究。研究利用项目用地自然资源融入当地岭南水乡文化,提出了路脉、文脉、水脉、绿脉四脉合一的策略理念,完善了场地交通及蓄排水功能等一系列专项设计策略,总结出TOD模式下的滨水绿地开发模式,为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打造TOD水乡智造示范区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市鸡心岛 tod开发模式 滨水绿地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地铁站域更新策略——基于“节点—场所”拓展模型实证
18
作者 周珂慧 张哲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1,共8页
地铁站域更新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实施性高,是优化存量空间的重要手段。面向增量开发的TOD模式更为强调经济效益,较难完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更新的多维价值导向,亟待探索更为适配的更新模式与策略。基于“节点—场所”的模型拓展,构建... 地铁站域更新涉及面广、针对性强、实施性高,是优化存量空间的重要手段。面向增量开发的TOD模式更为强调经济效益,较难完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更新的多维价值导向,亟待探索更为适配的更新模式与策略。基于“节点—场所”的模型拓展,构建“耦合度—协调度—潜力值”三维更新框架,评估苏州1—5号线154个站点综合更新效能水平,并提出策略:站域分级,引导不同等级站域空间的综合更新方向;时序分段,筛选综合效能高值站域优先更新,制定“一站一策”导则;新老分区,历史城区内及历史要素密集区的站域需前置历史文化保护线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更新;规建分类,加强与城市更新规划、TOD专项规划等衔接,探索苏州在名城保护新阶段的城市更新新试点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域空间 “节点-场所”模型 tod 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城市轨道交通起讫点客流的非线性影响及阈值效应 被引量:14
19
作者 许奇 李雯茜 +2 位作者 陈越 胡佳俊 梁肖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0-297,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起讫点(OD)客流与建成环境的依赖关系研究有助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的实施。既有研究多关注建成环境对进出站客流的影响,而基于OD客流的研究未充分考虑建成环境要素的交互效应对OD客流的影响。采用多源... 城市轨道交通起讫点(OD)客流与建成环境的依赖关系研究有助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的实施。既有研究多关注建成环境对进出站客流的影响,而基于OD客流的研究未充分考虑建成环境要素的交互效应对OD客流的影响。采用多源位置大数据系统地刻画城市轨道交通的TOD建成环境,基于极限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XGBoost)研究城市轨道交通OD客流与TOD建成环境的非线性关系。针对北京地铁的案例研究表明:XGBoost能有效地处理建成环境对OD客流的非线性影响,其解释能力达到72.6%,估计结果更为可靠。TOD建成环境因子对OD客流的影响差异显著。密度和公共交通可达性等两类要素的重要度排序前二,其解释变量的平均重要度达到4.41%和3.71%,是全部变量平均值的1.29倍和1.08倍。解释变量重要度排序高的建成环境因子对OD客流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表现为显著的阈值效应。基于双变量部分依赖图的分析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流动依赖于起讫点建成环境的差异及其引发的交互效应。因此,发展城市轨道交通TOD时,不仅需从交通生成角度分析建成环境对进出站客流的影响,还需考虑客流的矢量性,从交通分布角度研究建成环境各要素的资源协同配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tod建成环境 OD客流 机器学习模型 阈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思考与刍议——基于“新都市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14
20
作者 夏添 孙久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78,共10页
从集聚的两面性切入"首都城市病"问题,反思疏解集聚的必要性。在回顾城市发展史和总结"新都市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认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应先搞清北京集聚背后的功能因素。通过国际横向对比和国内纵向对比发现... 从集聚的两面性切入"首都城市病"问题,反思疏解集聚的必要性。在回顾城市发展史和总结"新都市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认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应先搞清北京集聚背后的功能因素。通过国际横向对比和国内纵向对比发现,北京存在核心首都功能不强,发展不够紧凑;非核心首都功能和非首都功能冗余,城市增长出现低效率化。因此,将"新都市主义"理论中国化,提出北京未来的疏解思路:TOD模式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 新都市主义 非首都功能 tod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