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D-X:AI驱动的TOD理论整合与应用探索
1
作者 白力维 汪涛 +3 位作者 李朝阳 张毅 杨正 冯一尘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7,共8页
研究目的:在AI技术加速推动城市规划变革的背景下,信息孤岛逐渐消解,跨领域理论融合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聚焦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TOD)的应用适配性问题,指出TOD在概念界定、方法创新、评估标准、成果转化... 研究目的:在AI技术加速推动城市规划变革的背景下,信息孤岛逐渐消解,跨领域理论融合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聚焦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TOD)的应用适配性问题,指出TOD在概念界定、方法创新、评估标准、成果转化及研究视角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TOD-X理论框架,通过整合TOD核心理论与衍生模型,并结合AI技术,优化其应用适配性,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研究结论:(1)TOD-X框架具有以下优势:通过模块化设计增强理论与实践的适配性;整合多方需求,扩展研究视角与政策支持;借助AI技术强化数据处理与资源配置能力;针对不同场域特性提供智能化、差异化决策支持;(2)本文研究可为公交导向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理论工具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公共交通导向开发 人工智能 公共交通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项目配建轨道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森 邢民 +1 位作者 康启扬 肖体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也逐步加快,以公共轨道交通设施为核心的TOD综合开发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换乘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也应运而生。国内轨道交通TOD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站城一体化的理念助力将...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也逐步加快,以公共轨道交通设施为核心的TOD综合开发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换乘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也应运而生。国内轨道交通TOD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站城一体化的理念助力将轨道交通TOD引向新的高潮。大型轨道交通TOD项目一般需要在项目前期进行策划,基于超前规划、统筹设计的方式方法,更有利于实施主体打造片区有核心特色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针对东莞核心开发区域与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不匹配的问题,总结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未批复的情况下,基于线网和详规研究的前期谋划到实施的实操路径,提出配建公共轨道设施共构工程,超前规划、统筹设计、一体化施工的模式带来新的设计理念。研究结果表明:按地下空间模式配建公共轨道设施,解决了城市综合枢纽位置因轨道交通无法立项实施、无法同步开发的问题,为后续工程项目开发、设计与实施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枢纽 线网规划 共构工程 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轨道交通站点TOD效果评估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雯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针对国内轨道交通站点在应用TOD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过程中,存在与周边城市更新不匹配的问题,基于经典的节点-场所(node-place,NP)模型以及引入客流量的节点-场所-客流(node-place-ridership,NPR)模型,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例,依托时空大数... 针对国内轨道交通站点在应用TOD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过程中,存在与周边城市更新不匹配的问题,基于经典的节点-场所(node-place,NP)模型以及引入客流量的节点-场所-客流(node-place-ridership,NPR)模型,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例,依托时空大数据,选取连续6个月的客流数据,计算26个站点的基础指标,并将站点分为6类场所超前&低客流类、欠缺型&低客流类、匹配型&中低客流类、节点超前&中高客流类、节点超前&中低客流类和饱和型节点超前&高客流类。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地铁3号线整体呈现出节点价值偏高,场所价值偏低的特点;依据6类站点识别相同特征,按“场所超前型”站点、“协调型”站点和“超前型”站点精准匹配策略,“场所超前型”站点应重视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及步行可达性,“协调型”站点在优化配套设施基础上挖掘场所特征潜力,“超前型”站点应整合资源形成“轨道微中心”,这3大类流程化的改造措施也可应用于其他地区,以提升站点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节点-场所模型 tod策略 站城一体化 节点-场所-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杨励雅 邵春福 +1 位作者 聂伟 赵熠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共4页
采用一种新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评价两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该模型无需预先给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且能够识别出无效单元... 采用一种新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评价两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该模型无需预先给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且能够识别出无效单元的成因及改进方向.利用模型对我国16个典型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从而为我国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系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土地利用 数据包络分析 协调关系 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国内外TOD研究进展综述——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邓元媛 常江 卓轩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94-100,共7页
针对TOD研究主题,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对1998-2017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代表作者、研究领域等内容构建知识图谱,分析TOD研究进展及趋势。结果表明国外研究发展较为成熟,TOD逐渐从专业技术手段转向综合的城市管理方法... 针对TOD研究主题,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对1998-2017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代表作者、研究领域等内容构建知识图谱,分析TOD研究进展及趋势。结果表明国外研究发展较为成熟,TOD逐渐从专业技术手段转向综合的城市管理方法,更多相关学科已经进入研究领域。而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处于理论引入和传播阶段,研究内容较偏向交通领域,未来研究应全面地认识土地开发的复杂性,重视社会、经济、管理等层面的影响,形成针对性的技术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研究热点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建设发展30年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9
6
作者 夏海山 韩宝明 王琳妍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1,共10页
中国城市化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机遇,轨道交通也助推城市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轨道交通TOD的30年发展备受关注,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当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很有必要厘清轨道交通TOD的发展机制与... 中国城市化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机遇,轨道交通也助推城市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轨道交通TOD的30年发展备受关注,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当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很有必要厘清轨道交通TOD的发展机制与运作规律。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视角,审视轨道交通TOD走过的路径与作用,回顾轨道交通TOD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创新再发展的历程,梳理总结其发展规律及在中国实践的特点与贡献,思考轨道交通TOD在城市化新阶段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 城市轨道交通 tod 开发模式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引导发展(TOD)模式下城轨车站交通功能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颖雪 刘志钢 +1 位作者 薛美根 王忠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7,共4页
交通功能后评价对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构成反馈,可衡量预期效果是否达到,并指出问题所在,但目前该项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交通引导发展(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交通功能进行后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 交通功能后评价对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构成反馈,可衡量预期效果是否达到,并指出问题所在,但目前该项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交通引导发展(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交通功能进行后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标计算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部分车站为例,进行交通功能后评价和功能提升建议。提出的TOD模式下轨道交通车站功能后评价指标和方法具有普遍性,可为同类车站交通功能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城轨车站 交通功能 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TOD推进城市更新的机制保障与实现路径——以东京二子玉川站再开发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朱丹 刘李红 +1 位作者 荣朝和 王大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36,共8页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实现特大城市有效更新的重要路径。针对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的机制保障及实现路径问题,从制度特征、核心主体及更新规律3个层面总结东京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发...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实现特大城市有效更新的重要路径。针对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的机制保障及实现路径问题,从制度特征、核心主体及更新规律3个层面总结东京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的特征,分析东京二子玉川站再开发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通过赋予以轨道主体为核心的再开发组织法定权利,将规划开发及土地利用的权利下放给市场,可以实现再开发组织自主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开发;实施“再开发促进地区”制度,放宽再开发区域内的容积率限制,能够激励轨道主体参与公共空间建设并获得更高的开发强度,推动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并实现参与主体的利益平衡。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特大城市TOD模式下的城市更新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轨道交通 tod 二子玉川站 容积率奖励 激励相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增值收益再分配的博弈与干预——刍议广州TOD的竞合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何冬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85,共7页
轨道交通站点建设会带动周边关联地块价值的提升,进而引起与其土地增值收益密切相关的政府、轨道建设企业(投资主体方)、土地权属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这一矛盾制约着轨道交通枢纽,特别是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等多方式换乘枢纽的... 轨道交通站点建设会带动周边关联地块价值的提升,进而引起与其土地增值收益密切相关的政府、轨道建设企业(投资主体方)、土地权属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这一矛盾制约着轨道交通枢纽,特别是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等多方式换乘枢纽的交通、空间一体化发展。观察广州,发现其一体化开发中,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干预多方竞争,另一方面也采用行政手段参与其中进行合作。基于此,提出公共配套分担、公共空间共享的土地利用方案,作为TOD土地增值收益再分配中博弈与干预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轨道交通 土地增值 博弈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的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策略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景师 胡青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4,共6页
基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的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过总结东京、香港、新加坡、巴黎、广州和深圳各具特色的TOD开发模式和经验,指出TOD模式的轨道交通对东莞城市... 基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的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过总结东京、香港、新加坡、巴黎、广州和深圳各具特色的TOD开发模式和经验,指出TOD模式的轨道交通对东莞城市在产业转型、城市形态、资源优化方面的影响,提出东莞TOD模式的轨道交通战略应考虑四方面的重要因素,即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性质、统筹交通和土地规划、不同站点不同开发模式,最后提出多元化投资、线路和站点联合开发、公交和土地有机结合三个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优化 城市空间 土地利用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定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任旭 白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114,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定位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管理水平,需要明晰城市轨道交通定位。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角度出发,对PPP+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位进行了重新审视,分析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和服务定... 城市轨道交通定位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管理水平,需要明晰城市轨道交通定位。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角度出发,对PPP+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位进行了重新审视,分析市场定位、客户定位和服务定位的转变,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能力不足、推进路径模式单一、市场主体动力缺乏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转变定位的难点,从市场竞争角度提出共生体空间转变方式、商业模式空间转变方式、战略空间转变方式等转变定位方式,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市场定位 客户定位 服务定位 “PPP+tod”模式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主城区轨道车站TOD详细规划机制及导则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海洲 李小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3,共7页
对重庆市主城区2020年规划的478 km、262座轨道车站进行评估清理,分析轨道车站周边500 m范围内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开发量、服务居住人口、岗位人口等,统计出2020年前轨道车站500m范围内覆盖的居住人口数量及占主城区居住人口的比例... 对重庆市主城区2020年规划的478 km、262座轨道车站进行评估清理,分析轨道车站周边500 m范围内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开发量、服务居住人口、岗位人口等,统计出2020年前轨道车站500m范围内覆盖的居住人口数量及占主城区居住人口的比例。总结主城区轨道车站TOD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重庆轨道站点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借鉴国内外经验,从车站分类、站点影响范围、站点周边用地布局、开发强度、一体化交通衔接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合重庆市主城区的轨道车站TOD规划编制机制和导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车站 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详细规划 编制导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区TOD走廊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模型
13
作者 过利超 过秀成 姜晓红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1-605,共5页
为了在都市区TOD走廊内合理地配置公共交通设施,协调乘客、运营企业与政府的三方利益需求,考虑客运线路的乘客盈余、企业运营利润、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引起的外部成本等指标,以客运线路长度、车头时距、票价为决策变量,构建了TOD走廊公... 为了在都市区TOD走廊内合理地配置公共交通设施,协调乘客、运营企业与政府的三方利益需求,考虑客运线路的乘客盈余、企业运营利润、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引起的外部成本等指标,以客运线路长度、车头时距、票价为决策变量,构建了TOD走廊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的社会效用最大化模型,并以镇江都市区东翼客运走廊为例进行模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充分体现了TOD走廊的站点空间辐射、生态低碳等特征,一体化考量了公共交通方式的战略选择与公共客运线路的运营参数设计问题,对TOD走廊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方案的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区 tod走廊 公共交通方式选择 社会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耦合连接性的TOD测度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姜莉 温惠英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9-247,共9页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规划模式,能够有效结合交通功能与土地利用。针对当前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中对引导要素考虑不足的问题,本文在"节点-场所"模型中新增描述两者关系的"可达性"维度,构建基于空间耦...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规划模式,能够有效结合交通功能与土地利用。针对当前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中对引导要素考虑不足的问题,本文在"节点-场所"模型中新增描述两者关系的"可达性"维度,构建基于空间耦合功能连接性的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测度模型。以深圳市为例,评价轨道站点影响区TOD发展水平,并揭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研究表明:改进的"节点-场所"模型对"均衡站点"识别区分度更优;TOD综合指数空间上由福田、罗湖核心区向外围的光明、龙华和龙岗区方向递减。其中,轨道交通2号线和7号线的节点和场所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而6号线和11号线可达性指数呈高值集聚;罗湖区多数站点可达性较弱,形成了近似TOD的"地铁上盖(TID)"或"地铁附近开发(TAD)";此外,轨道站点影响区TOD综合指数越高其站点客流量越大,两者协同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tod模式 空间差异性 莫兰指数 轨道交通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下TOD耦合机制引导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樊明浩 洪于亮 +1 位作者 戴冀峰 许丹丹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0,共7页
TOD被众多规划决策人员视为解决大城市供需问题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规划依据进行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但在本土化的应用实践中,TOD对空间引导、价值取向、技术变革、规划范式方面的作用影响需要进一步明晰。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复杂网络特... TOD被众多规划决策人员视为解决大城市供需问题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规划依据进行城市发展策略研究。但在本土化的应用实践中,TOD对空间引导、价值取向、技术变革、规划范式方面的作用影响需要进一步明晰。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复杂网络特征测度识别市域区划层次下城市中心体系和轨道交通的空间耦合状态,指明双系统现存规划建设问题,提出双系统在TOD模式下的多维度耦合策略,旨在培养TOD向城市发展政策转型,推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tod模式 城市发展 政策导向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PP+TOD增值效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立晓 顾权 李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8-185,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投资运营成本高,政府需要对其进行大量财政补贴以保证其正常运营。TOD模式可通过对站点周围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借助客流量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用来补贴城市轨道交通的成本缺口,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基于TOD开发理论...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投资运营成本高,政府需要对其进行大量财政补贴以保证其正常运营。TOD模式可通过对站点周围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借助客流量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用来补贴城市轨道交通的成本缺口,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基于TOD开发理论,在对已有TOD案例分析总结基础上,对比一般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回报机制,得到PPP+TOD模式下的回报来源及回报机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TOD模式可带来的居住功能、商业功能及办公功能的增值收益,并通过特征价格模型对增值效益进行量化计算,同时结合案例对增值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定量测算了增值收益反哺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幅度,丰富了PPP+TOD模式的可行性分析方法,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tod PPP 增值效益 回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TOD地区的步行尺度 被引量:38
17
作者 刘泉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5,共8页
轨道交通TOD站点地区确定规划圈层边界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步行尺度,即步行距离形成的半径,但不同城市的TOD地区步行尺度并不相同。步行距离虽然能指导划定圈层边界和影响范围,但对步行决策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步行时间,二者按照"时间-距... 轨道交通TOD站点地区确定规划圈层边界的重要依据之一是步行尺度,即步行距离形成的半径,但不同城市的TOD地区步行尺度并不相同。步行距离虽然能指导划定圈层边界和影响范围,但对步行决策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步行时间,二者按照"时间-距离"换算关系相互关联,并受到地形条件、空间布局、交通环境等步行环境要素的制约。TOD地区步行尺度的差异是由于步行时间、步行距离和步行环境差异所造成的。对TOD地区步行尺度的差异及原因进行总结,可以为我国TOD地区规划确定合理的步行尺度及TOD模型提供有益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0D 步行尺度 步行距离 步行时间 步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引导发展(TOD)模式在广州市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橘云 马小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30,共5页
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目标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以广州市华南板块为例,探讨了TOD模式在我国实践的效果,总结了TOD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TOD目标的实现,需要解决体制和机制创新,规划设计... 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目标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以广州市华南板块为例,探讨了TOD模式在我国实践的效果,总结了TOD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TOD目标的实现,需要解决体制和机制创新,规划设计技术手段更新,土地开发实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引导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综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新镇轨道站点TOD开发对广州近郊新区规划启示 被引量:25
19
作者 邹伟勇 《南方建筑》 2015年第4期36-43,共8页
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模式对广州中心区具有普适性,但广州市近郊轨道站点周边开发低效、带动范围有限,文章指出需要拓展近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TOD影响范围研究及内涵。作者分析了新加坡新市镇TOD的经验,提出广州近郊区通过驳接公交拓... 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模式对广州中心区具有普适性,但广州市近郊轨道站点周边开发低效、带动范围有限,文章指出需要拓展近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TOD影响范围研究及内涵。作者分析了新加坡新市镇TOD的经验,提出广州近郊区通过驳接公交拓展轨道站点影响范围形成的E-TOD模式,轨道站点与公共设施整合形成E-TOD功能组团公共中心,确定E-TOD核心区和影响区的开发强度及环境建设标准,建立轨道建设和土地储备、开发机制,为广州近郊新区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新镇 轨道站tod 广州近郊新区 E-tod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TOD研究主题综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向晓琴 杨春燕 陈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共7页
结合国内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研究与实践,说明热点领域研究进展与动向。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热点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研究领域,利用时区和时间线梳理热点领域演进历程;构建"传承延续-... 结合国内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研究与实践,说明热点领域研究进展与动向。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热点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研究领域,利用时区和时间线梳理热点领域演进历程;构建"传承延续-研究基础"矩阵,分析预测TOD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TOD在我国已初步形成研究体系,演化传承连续性强,具有理论方法、城市化、规划与实践、城市空间结构、开发模式、公共交通体系、土地利用、交通管理与控制、人性化等9大研究领域,各领域联系紧密,共现网络结构清晰。其中:公共交通体系和开发模式领域亟待加强知识理论研究;规划与实践、人性化、交通管理与控制存在发展瓶颈,未来研究应重点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研究综述 热点领域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