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D-X:AI驱动的TOD理论整合与应用探索
1
作者 白力维 汪涛 +3 位作者 李朝阳 张毅 杨正 冯一尘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7,共8页
研究目的:在AI技术加速推动城市规划变革的背景下,信息孤岛逐渐消解,跨领域理论融合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聚焦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TOD)的应用适配性问题,指出TOD在概念界定、方法创新、评估标准、成果转化... 研究目的:在AI技术加速推动城市规划变革的背景下,信息孤岛逐渐消解,跨领域理论融合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聚焦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TOD)的应用适配性问题,指出TOD在概念界定、方法创新、评估标准、成果转化及研究视角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TOD-X理论框架,通过整合TOD核心理论与衍生模型,并结合AI技术,优化其应用适配性,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研究结论:(1)TOD-X框架具有以下优势:通过模块化设计增强理论与实践的适配性;整合多方需求,扩展研究视角与政策支持;借助AI技术强化数据处理与资源配置能力;针对不同场域特性提供智能化、差异化决策支持;(2)本文研究可为公交导向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性理论工具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公共交通导向开发 人工智能 公共交通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及语义功能的共享单车潮汐流与建成环境非线性关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琳 仝照民 +1 位作者 刘耀林 段志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7,共11页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TOD)是实现城市紧凑、人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享单车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出行极大提升了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促进了TOD规划策略的落实。该文基于TOD规划理念,识别共享单车的接驳流动模式,在考虑地铁站语义功能基础上...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TOD)是实现城市紧凑、人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享单车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出行极大提升了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促进了TOD规划策略的落实。该文基于TOD规划理念,识别共享单车的接驳流动模式,在考虑地铁站语义功能基础上,使用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挖掘武汉市主城区共享单车潮汐流模式及与建成环境的非线性关联关系,结论如下:①根据共享单车早晚高峰时段的潮汐均衡性指数,发现武汉市主城区存在“早入晚出”和“早出晚入”两类潮汐流模式,前者出现在距城市中心距离中等的居住区和汉口中央活动区边缘的就业区,后者出现在二环线附近的就业密集区;②通过POI语义信息建模和层次聚类识别出4类地铁站语义功能主题及两种混合功能聚类簇,地铁站语义功能类型与共享单车流动模式呈强相关;③建成环境因子的非线性效应明显,当配套生活设施和道路密度适中、居住规模较大时,能有效促进共享单车高流量稳定接驳模式发生。研究结果可从共享单车优化调度、城市建成环境调整等方面为缓解共享单车潮汐流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共享单车 语义功能 建成环境 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项目配建轨道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森 邢民 +1 位作者 康启扬 肖体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也逐步加快,以公共轨道交通设施为核心的TOD综合开发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换乘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也应运而生。国内轨道交通TOD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站城一体化的理念助力将...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各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也逐步加快,以公共轨道交通设施为核心的TOD综合开发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换乘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也应运而生。国内轨道交通TOD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站城一体化的理念助力将轨道交通TOD引向新的高潮。大型轨道交通TOD项目一般需要在项目前期进行策划,基于超前规划、统筹设计的方式方法,更有利于实施主体打造片区有核心特色的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针对东莞核心开发区域与轨道交通建设时序不匹配的问题,总结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未批复的情况下,基于线网和详规研究的前期谋划到实施的实操路径,提出配建公共轨道设施共构工程,超前规划、统筹设计、一体化施工的模式带来新的设计理念。研究结果表明:按地下空间模式配建公共轨道设施,解决了城市综合枢纽位置因轨道交通无法立项实施、无法同步开发的问题,为后续工程项目开发、设计与实施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并为政府决策提供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枢纽 线网规划 共构工程 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轨道交通站点TOD效果评估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雯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6,共9页
针对国内轨道交通站点在应用TOD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过程中,存在与周边城市更新不匹配的问题,基于经典的节点-场所(node-place,NP)模型以及引入客流量的节点-场所-客流(node-place-ridership,NPR)模型,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例,依托时空大数... 针对国内轨道交通站点在应用TOD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过程中,存在与周边城市更新不匹配的问题,基于经典的节点-场所(node-place,NP)模型以及引入客流量的节点-场所-客流(node-place-ridership,NPR)模型,以西安地铁3号线为例,依托时空大数据,选取连续6个月的客流数据,计算26个站点的基础指标,并将站点分为6类场所超前&低客流类、欠缺型&低客流类、匹配型&中低客流类、节点超前&中高客流类、节点超前&中低客流类和饱和型节点超前&高客流类。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地铁3号线整体呈现出节点价值偏高,场所价值偏低的特点;依据6类站点识别相同特征,按“场所超前型”站点、“协调型”站点和“超前型”站点精准匹配策略,“场所超前型”站点应重视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及步行可达性,“协调型”站点在优化配套设施基础上挖掘场所特征潜力,“超前型”站点应整合资源形成“轨道微中心”,这3大类流程化的改造措施也可应用于其他地区,以提升站点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节点-场所模型 tod策略 站城一体化 节点-场所-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地区连续步行网络的构建方法研究——日本港北新城的历史经验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泉 李建智 +1 位作者 杨怡楠 赖亚妮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6,共8页
日本在1960年代—1990年代新城建设时期,轨道站点地区采用多个站点协同,构建广泛和完整的步行网络的方法,实施效果较为良好。以港北新城为例,剖析轨道站点地区连续步行网络的3个特点:一是采用人车平面分离模式;二是以步行专用路+绿道公... 日本在1960年代—1990年代新城建设时期,轨道站点地区采用多个站点协同,构建广泛和完整的步行网络的方法,实施效果较为良好。以港北新城为例,剖析轨道站点地区连续步行网络的3个特点:一是采用人车平面分离模式;二是以步行专用路+绿道公园为步行空间载体;三是通过持续的统筹机构和民间协定保障步行空间网络的落地实施。相关经验可以总结为2方面:一是专用化,主干步行网络独立于车行干路网,以步行专用路和绿道公园为载体,形成专用化路径为主的步行网络;二是法定化,在用地分类层面对步行专用路加以明确,在法定规划中对步行专用路用地进行界定,确保步行专用路具有城市公有土地属性而不会被随意修改或占用,这成为促进轨道站点TOD地区构建连续步行网络最重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步行网络 步行专用路 绿道 步行尺度 人车分离 步行街 港北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评价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励雅 邵春福 +1 位作者 聂伟 赵熠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共4页
采用一种新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评价两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该模型无需预先给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且能够识别出无效单元... 采用一种新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出评价两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该模型无需预先给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且能够识别出无效单元的成因及改进方向.利用模型对我国16个典型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从而为我国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土地利用系统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土地利用 数据包络分析 协调关系 t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TOD开发密度分区构建及容积率确定——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 被引量:55
7
作者 王京元 郑贤 莫一魁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5,共6页
为满足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需要、形成TOD的发展格局,从站点类型和开发圈层两个层面构建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密度分区制度,制定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别地区的开发强度标准,作为土地开发容积率的控制准则。依据车站功能定位将车站划分... 为满足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需要、形成TOD的发展格局,从站点类型和开发圈层两个层面构建站点周边土地开发的密度分区制度,制定一套适用于不同类别地区的开发强度标准,作为土地开发容积率的控制准则。依据车站功能定位将车站划分为综合站点和一般站点两种发展区域类型;利用非参数统计学的局部线性回归法对地价和地块距站点距离两个参量进行拟合,确定轨道交通影响半径,进而将站点周边划分为三个圈层,300m以内为高密度复合开发区,300~600m之间为中密度开发区,600~1000m之间为低密度开发区,开发强度随用地与车站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商业开发应尽量建于核心圈层。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土地开发强度与开发利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使土地开发利润最大的最佳容积率;以政府利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土地开发强度优化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沿线住宅售价和建造成本测算了各密度分区的最佳开发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分区 开发强度 容积率 公交导向型开发 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国内外TOD研究进展综述——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邓元媛 常江 卓轩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94-100,共7页
针对TOD研究主题,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对1998-2017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代表作者、研究领域等内容构建知识图谱,分析TOD研究进展及趋势。结果表明国外研究发展较为成熟,TOD逐渐从专业技术手段转向综合的城市管理方法... 针对TOD研究主题,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对1998-2017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代表作者、研究领域等内容构建知识图谱,分析TOD研究进展及趋势。结果表明国外研究发展较为成熟,TOD逐渐从专业技术手段转向综合的城市管理方法,更多相关学科已经进入研究领域。而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处于理论引入和传播阶段,研究内容较偏向交通领域,未来研究应全面地认识土地开发的复杂性,重视社会、经济、管理等层面的影响,形成针对性的技术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研究热点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TOD理念发展背景及历程解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丁川 吴纲立 林姚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96,共8页
以时间为主线对美国TOD理念的发展背景及历程进行梳理,揭示了TOD理念具有的深刻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历史渊源,明确了TOD理念对抑制美国城市低密度蔓延、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所在。鉴于中美城市发展背景的差异,梳... 以时间为主线对美国TOD理念的发展背景及历程进行梳理,揭示了TOD理念具有的深刻美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历史渊源,明确了TOD理念对抑制美国城市低密度蔓延、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所在。鉴于中美城市发展背景的差异,梳理美国TOD理念发展历程可以为我国的实践提供借鉴,为TOD理念中国化的理论探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小汽车导向发展 土地开发 交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TOD典型案例及其在深圳地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京元 胡江 张剑石 《都市快轨交通》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揭示轨道交通TOD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实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策略,指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是其理念的核心,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规模、开发时限... 揭示轨道交通TOD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实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策略,指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是其理念的核心,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规模、开发时限、开发模式、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及土地管理等是影响其成功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特点,总结出对我国轨道交通TOD的启示。借鉴已有的经验,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对沿线土地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制定土地发展策略,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策略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公交导向型开发 开发策略 土地利用规划 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建设发展30年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19
11
作者 夏海山 韩宝明 王琳妍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1,共10页
中国城市化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机遇,轨道交通也助推城市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轨道交通TOD的30年发展备受关注,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当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很有必要厘清轨道交通TOD的发展机制与... 中国城市化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机遇,轨道交通也助推城市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轨道交通TOD的30年发展备受关注,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进行了大量探索。当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时,很有必要厘清轨道交通TOD的发展机制与运作规律。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视角,审视轨道交通TOD走过的路径与作用,回顾轨道交通TOD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创新再发展的历程,梳理总结其发展规律及在中国实践的特点与贡献,思考轨道交通TOD在城市化新阶段的发展趋势及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 城市轨道交通 tod 开发模式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引导发展(TOD)模式下城轨车站交通功能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颖雪 刘志钢 +1 位作者 薛美根 王忠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17,共4页
交通功能后评价对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构成反馈,可衡量预期效果是否达到,并指出问题所在,但目前该项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交通引导发展(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交通功能进行后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 交通功能后评价对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构成反馈,可衡量预期效果是否达到,并指出问题所在,但目前该项工作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交通引导发展(TOD)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交通功能进行后评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指标计算方法。以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部分车站为例,进行交通功能后评价和功能提升建议。提出的TOD模式下轨道交通车站功能后评价指标和方法具有普遍性,可为同类车站交通功能后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城轨车站 交通功能 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TOD规划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莫一魁 邓军 王京元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运用公交导向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指导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一直是学者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为了将TOD模式落实到实际土地利用规划,从TOD的基本理念出发,以TOD 3项核心原则为基础,建立了以提升轨道交通系统运量、... 运用公交导向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模式指导轨道交通周边土地开发一直是学者和政府关心的问题,为了将TOD模式落实到实际土地利用规划,从TOD的基本理念出发,以TOD 3项核心原则为基础,建立了以提升轨道交通系统运量、保证区域生活环境品质和均衡土地利用为目标,以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不同类型土地的容积率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决策模型,设计了模型的实用求解方法,以协助规划者进行各类土地的容积率设计。以上海徐家汇轨道交通枢纽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多目标规划 公交导向开发 轨道交通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TOD推进城市更新的机制保障与实现路径——以东京二子玉川站再开发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丹 刘李红 +1 位作者 荣朝和 王大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136,共8页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实现特大城市有效更新的重要路径。针对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的机制保障及实现路径问题,从制度特征、核心主体及更新规律3个层面总结东京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发...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实现特大城市有效更新的重要路径。针对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的机制保障及实现路径问题,从制度特征、核心主体及更新规律3个层面总结东京轨道交通TOD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的特征,分析东京二子玉川站再开发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通过赋予以轨道主体为核心的再开发组织法定权利,将规划开发及土地利用的权利下放给市场,可以实现再开发组织自主进行项目设计和项目开发;实施“再开发促进地区”制度,放宽再开发区域内的容积率限制,能够激励轨道主体参与公共空间建设并获得更高的开发强度,推动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并实现参与主体的利益平衡。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特大城市TOD模式下的城市更新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轨道交通 tod 二子玉川站 容积率奖励 激励相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理念下的重庆TOD综合开发规划实践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余辉 王莹颖 +1 位作者 余嘉珊 高小钦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9,共8页
目前,国内正大规模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围绕轨道交通进行TOD综合开发,依托轨道站点尤其是交通枢纽站点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势,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形成站场经济圈。站场经济圈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城市发展全... 目前,国内正大规模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围绕轨道交通进行TOD综合开发,依托轨道站点尤其是交通枢纽站点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优势,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形成站场经济圈。站场经济圈是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城市发展全局的角度,有必要科学合理开展TOD综合开发规划促进站场经济圈与城市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扩大站场经济圈的辐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内相关研究和TOD综合开发城市实践经验的分析总结,从“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理念出发,对轨道站点的划分、综合开发圈层的划定、综合开发强度的确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构建与城市总体结构相协调的综合开发分级分类体系,划定与城市地形特征相适应的综合开发圈层及边界,制定与城市整体形态相匹配的综合开发强度控制的方法,结合重庆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国内正在或拟进行TOD综合开发城市的相关规划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轨道交通 站点分级分类 综合开发圈层 开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陆化普 刘若阳 +1 位作者 张永波 傅志寰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5,共9页
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代表的“大城市病”已经成为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制约性因素,推进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是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机理分析方法,研究... 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代表的“大城市病”已经成为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制约性因素,推进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是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举措。本文采用机理分析方法,研究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作用机制,分析了交通与土地利用融合发展模式与常规发展模式在用地布局、人口密度分布上的差异,论证了TOD模式下的人口分布及其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关系特征;在分析我国TOD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剖析了代表性案例的TOD模式特点与经验,认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TOD内涵、发展目标及路径均有所不同。提出了城市空间合理结构及其与交通系统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规划设计原则、实现途径,涵盖城市群范围内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宏观)、都市圈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组团结构(中观)、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边用地结构(微观)3个层次。研究建议,在管理统筹、法律政策、标准规范、利益分配、规划审批、激励机制、公众参与等方面采取行动,为深化TOD模式应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 tod 城市群 都市圈和中心城区 轨道交通站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增值收益再分配的博弈与干预——刍议广州TOD的竞合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冬华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85,共7页
轨道交通站点建设会带动周边关联地块价值的提升,进而引起与其土地增值收益密切相关的政府、轨道建设企业(投资主体方)、土地权属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这一矛盾制约着轨道交通枢纽,特别是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等多方式换乘枢纽的... 轨道交通站点建设会带动周边关联地块价值的提升,进而引起与其土地增值收益密切相关的政府、轨道建设企业(投资主体方)、土地权属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这一矛盾制约着轨道交通枢纽,特别是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等多方式换乘枢纽的交通、空间一体化发展。观察广州,发现其一体化开发中,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干预多方竞争,另一方面也采用行政手段参与其中进行合作。基于此,提出公共配套分担、公共空间共享的土地利用方案,作为TOD土地增值收益再分配中博弈与干预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轨道交通 土地增值 博弈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典式到现代式--对中国城市TOD规划的启发 被引量:14
18
作者 宋昀 汤朝晖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5,102,共6页
分析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魏林比的经典TOD布局的建设,以及其在欧洲城市背景下取得成功的条件与限制,并对比分析了新加坡的整体TOD规划政策,分析了榜鹅新城TOD规划,阐述了多重交互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的作用,以及... 分析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魏林比的经典TOD布局的建设,以及其在欧洲城市背景下取得成功的条件与限制,并对比分析了新加坡的整体TOD规划政策,分析了榜鹅新城TOD规划,阐述了多重交互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人口密集的特大型城市的作用,以及对中国人口稠密的特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斯德哥尔摩 魏林比 新加坡 榜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发展模式破解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7
19
作者 陆化普 王晶 +1 位作者 张永波 叶桢翔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等超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当前,北京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职住分离严重,形成大规模的潮汐交通;交通系统效率差距较大;公共交通分担率低,绿色交通水平亟待提高;末端交通服务水平低。造成北...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北京等超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当前,北京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职住分离严重,形成大规模的潮汐交通;交通系统效率差距较大;公共交通分担率低,绿色交通水平亟待提高;末端交通服务水平低。造成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系统与土地使用的严重脱节。因此,应大力度优化土地使用,基于TOD发展模式推进北京城市与交通深度融合。宏观层面,依托轨道交通廊道构建轨道上的城市群;中观层面,以综合交通枢纽或轨道站点群为核心构建城市组团,优化都市圈和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功能结构及开发强度,破解城区过度拥堵和城市功能过度集中问题;微观层面,以轨道站点为核心构建5-10-15分钟生活圈,以此作为生态城市、绿色交通的城市规划设计基本单元,提出了完善TOD生活圈生活服务设施的优化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交通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 城市高质量发展 交通拥堵 生活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的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策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景师 胡青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4,共6页
基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的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过总结东京、香港、新加坡、巴黎、广州和深圳各具特色的TOD开发模式和经验,指出TOD模式的轨道交通对东莞城市... 基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的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通过总结东京、香港、新加坡、巴黎、广州和深圳各具特色的TOD开发模式和经验,指出TOD模式的轨道交通对东莞城市在产业转型、城市形态、资源优化方面的影响,提出东莞TOD模式的轨道交通战略应考虑四方面的重要因素,即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性质、统筹交通和土地规划、不同站点不同开发模式,最后提出多元化投资、线路和站点联合开发、公交和土地有机结合三个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优化 城市空间 土地利用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