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Bt+Sck基因双价抗虫棉的抗虫性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金英 朱协飞 +1 位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2,共5页
对通过花粉管通道注射获得的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纯系312-5T2和332-2T2进行了生物抗虫性测定,转基因纯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显著高于非抗虫对照苏棉16和抗虫对照品种sGK321,与抗虫对照R19抗虫性相当。遗传分析表明,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 对通过花粉管通道注射获得的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纯系312-5T2和332-2T2进行了生物抗虫性测定,转基因纯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显著高于非抗虫对照苏棉16和抗虫对照品种sGK321,与抗虫对照R19抗虫性相当。遗传分析表明,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基因符合一对显性基因的分离规律。对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与R19及sGK321的杂交F1进行了抗虫性测定,所有的F1植株都表现出与转Bt+Sck基因纯系亲本一致的抗虫性。转Bt+Sck双价基因抗虫棉纯系312-5T2和332-2T2等位性测验证明:312-5T2与R19、sGK321的抗虫基因整合位点不连锁,表现为15∶1的自由组合比例;而332-2T2与R19中抗虫基因的整合位点表现连锁,与sGK321的抗虫基因表现自由组合。这为培育新的双价抗虫棉品种(系)提供了优良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sck双价抗虫棉 抗虫性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 Ac/sck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寄生蜂群落影响的评价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雨芳 贺玲 +4 位作者 汪琼 胡斯琴 刘文海 陈康贵 尤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5-962,共8页
以转cry1Ac/sck双基因抗虫水稻MSA、MSB、MSA4(对照:MH86)及其杂交稻KF6-304(对照:Ⅱ-YM86)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寄生蜂群落的影响及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转基因抗虫水稻MSA、MSB、MSA4及杂交稻KF6-30... 以转cry1Ac/sck双基因抗虫水稻MSA、MSB、MSA4(对照:MH86)及其杂交稻KF6-304(对照:Ⅱ-YM86)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稻田寄生蜂群落的影响及生态安全性。结果表明:在群落水平上,转基因抗虫水稻MSA、MSB、MSA4及杂交稻KF6-304对稻田寄生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的总体情况与时间动态以及个体总数无明显负面影响,但在生长中期转基因稻可降低稻田寄生蜂的个体数量。按寄生蜂功能团分析,MSA与MSA4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后期初始,提高卵寄生蜂的数量,MSA、MSB、MSA4及杂交稻KF6-304显著降低以靶标害虫稻纵卷叶螟为寄主的寄生蜂功能团的个体数量,对其他寄生蜂无明显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cry1Ac/sck基因 抗虫性 寄生蜂群落 功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转基因抗虫粳稻品种选育中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圣泉 吴殿星 +2 位作者 崔海瑞 夏英武 舒庆尧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9-503,共5页
以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为供体,与农艺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杂交,对杂交后代抗虫品种选育中GUS组织染色辅助选择、农艺性状选择对Bt基因纯合影响、混合选择与外源基因传递、及自然抗虫鉴定选择效果等方面作了研究,结果发现采用系谱法并... 以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为供体,与农艺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杂交,对杂交后代抗虫品种选育中GUS组织染色辅助选择、农艺性状选择对Bt基因纯合影响、混合选择与外源基因传递、及自然抗虫鉴定选择效果等方面作了研究,结果发现采用系谱法并结合GUS组织染色辅助选择的Bt转基因粳稻育种效果为最佳.经8代系谱选择,育成了3个集高产和抗虫于一体的优良粳稻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转基因 抗虫性 粳稻 品种选育 系谱法 GUS组织染色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C~*及cry2A~*基因早粳稻Bt蛋白的时空表达和抗螟虫性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荣田 王新宇 +2 位作者 田崇兵 周青 刘长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29-1836,共8页
早粳稻空育131为受体,以根瘤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法创制了转ubi启动子调控下的cry1C*及cry2A*基因早粳稻空育131 (cry1C*)和空育131(cry2A*)。为了研究转基因水稻Bt蛋白的时空表达特性及抗螟虫性,将不同转化事件形成的转基因早粳稻品系... 早粳稻空育131为受体,以根瘤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法创制了转ubi启动子调控下的cry1C*及cry2A*基因早粳稻空育131 (cry1C*)和空育131(cry2A*)。为了研究转基因水稻Bt蛋白的时空表达特性及抗螟虫性,将不同转化事件形成的转基因早粳稻品系种植于田间,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转基因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器官的、以及成熟期糙米的Bt蛋白量,采用室内离体茎秆法接虫鉴定转基因水稻的抗螟虫性。结果显示,转基因早粳稻不同抗虫基因Bt蛋白量不同, cry1C*基因总是低于cry2A*基因的蛋白质表达量;不同生长发育时期Bt蛋白量不同,叶片和茎鞘等器官的Bt蛋白量为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幼穗或糙米等器官的Bt蛋白量为抽穗期幼穗>灌浆期幼穗>成熟期糙米;不同器官Bt蛋白量不同,高低次序在分蘖期为叶片、茎鞘,抽穗期为叶片、幼穗和茎鞘,灌浆及成熟期为叶片、茎鞘、幼穗和糙米;同一抗虫基因不同转基因品系间抽穗期叶片、茎鞘和幼穗等器官Bt蛋白量及抗螟虫性、糙米Bt蛋白量等性状存在差异,抽穗期各器官Bt蛋白量与抗螟虫性及成熟期糙米Bt蛋白量之间相关不显著,不论Bt蛋白量高或低的品系均表现为高抗螟虫。转基因早粳稻营养器官生长发育前期Bt蛋白量较低、后期较高,繁殖器官生长发育早期Bt蛋白量较高、晚期较低,营养器官通常比繁殖器官的Bt蛋白量高。在本研究范围内,不同基因及不同转化事件培育的转基因水稻Bt蛋白表达量高低不同,但所有的转基因早粳稻品系均表现高抗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y1C^*基因 cry2A^*基因 转基因早粳稻 bt蛋白 时空表达 抗螟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对主要非靶标昆虫的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邱良妙 刘其全 +2 位作者 林仁魁 施龙清 占志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6-333,共8页
Bt基因是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基因。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控制效果,其商业化种植推广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概述了Bt水稻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主要针对Bt水稻对稻田非... Bt基因是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生物工程研究和应用最多的基因。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很强的控制效果,其商业化种植推广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概述了Bt水稻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主要针对Bt水稻对稻田非靶标昆虫的影响效应进行综述,并对Bt水稻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非靶标昆虫的安全性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稻 bt基因 非靶标昆虫 生态安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氨基酸含量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贾乾涛 杨长举 +1 位作者 石尚柏 彭于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利用酸水解法测定了转Bt基因水稻和常规水稻中的氨基酸含量,以期为转基因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代谢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两种水稻中茎秆的氨酸含量均低于叶片。茎秆中,转Bt基因水稻的16种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常规水稻,除组氨酸含... 利用酸水解法测定了转Bt基因水稻和常规水稻中的氨基酸含量,以期为转基因的生态学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代谢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两种水稻中茎秆的氨酸含量均低于叶片。茎秆中,转Bt基因水稻的16种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常规水稻,除组氨酸含量差异性不显著,蛋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差异性显著外,其余氨基酸含量差异性均极显著;叶片中,转Bt基因水稻中蛋氨酸含量高于常规水稻且差异性极显著,其余15种氨基酸的含量均低于常规水稻且差异性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水稻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转Bt基因水稻外源转基因成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永 兰青阔 +2 位作者 赵新 朱珠 程奕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以转基因Bt水稻品种科丰6号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cry1Ac晶体蛋白毒素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在65℃保温30m... 以转基因Bt水稻品种科丰6号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cry1Ac晶体蛋白毒素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在65℃保温30min,通过荧光显色完成对转基因检测工作。结果显示,该LAMP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cry1Ac基因,其最低定性检测限是传统PCR方法的10倍。本研究建立的针对转基因水稻cry1Ac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稳定性,结果可靠,非常适合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bt基因水稻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家蚕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艳华 戴莉 陈克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共6页
Bt基因是目前农业上使用最广泛的抗虫基因。近年来,Bt基因已广泛用于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极为迅速。我国在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培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率先商品化种植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国家之一。为此,概述... Bt基因是目前农业上使用最广泛的抗虫基因。近年来,Bt基因已广泛用于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极为迅速。我国在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培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率先商品化种植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国家之一。为此,概述了Bt基因的发展状况、国内外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非靶标经济昆虫家蚕的生态风险,以期为Bt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品化种植和重要经济昆虫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bt抗虫基因 家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丽萍 查仁明 李尚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9-13,共5页
介绍了Bt基因及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作用机理,综述了转Bt基因水稻的研究概况,分析了转Bt水稻的生物安全性,并展望了Bt水稻的发展趋势,以期为Bt水稻的安全性评价及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bt基因 转基因 抗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泽阳 冯京海 周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64-1470,共7页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培育出数种转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水稻,可有效杀灭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培育出数种转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水稻,可有效杀灭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产量。由于水稻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转Bt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受到广泛的关注。截至目前尚未有确切证据证实转基因水稻存在饲用安全性问题,但仍需对其长期饲用结果进行持续监控。作者现就转Bt基因水稻的发展、潜在风险和安全评价方法,营养价值、毒理性,对动物生长、免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的残留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水稻 营养价值 生长 免疫 外源基因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sck/cry1Ac基因稻谷对米蛾幼虫解毒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海兵 刘映红 +3 位作者 刘旭 肖珍珍 杨璐 龙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6,共6页
采用酶活力测定及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研究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幼虫取食表达SCK/Cry1Ac毒蛋白的转基因稻谷后体内重要解毒酶活力的变化,明确其代谢毒蛋白的主要酶类。结果表明:取食转Bt基因稻谷米蛾幼虫体内的α-乙酸萘酯酶、碱性... 采用酶活力测定及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研究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幼虫取食表达SCK/Cry1Ac毒蛋白的转基因稻谷后体内重要解毒酶活力的变化,明确其代谢毒蛋白的主要酶类。结果表明:取食转Bt基因稻谷米蛾幼虫体内的α-乙酸萘酯酶、碱性磷酸酯酶的活力在24~72h显著低于对照;酸性磷酸酯酶活力在12、48h和72h时也显著低于对照;而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除饲喂24h的处理外,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此外处理72h后米蛾幼虫体内酯酶同工酶谱有4条酯酶酶带,4种酯酶Est1、Est2、Est3、Est4的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酯酶Est4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这些解毒酶和酯酶同工酶直接参与Bt毒蛋白的代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稻谷 sck/Cry1Ac毒蛋白 米蛾 解毒酶 酯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价抗虫水稻外源Bt基因的多引物多重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欣怡 阳菁 +1 位作者 王井章 李阳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5-183,共9页
旨在研究多价Bt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根据3个Bt转基因事件的插入位置,设计引物,通过多重引物PCR技术,利用9条引物得到6条大小存在明显差异的条带,同时检测3个Bt基因的转基因情况。水稻3个Bt抗虫基因(cry1Ab/Ac、cry2A、... 旨在研究多价Bt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根据3个Bt转基因事件的插入位置,设计引物,通过多重引物PCR技术,利用9条引物得到6条大小存在明显差异的条带,同时检测3个Bt基因的转基因情况。水稻3个Bt抗虫基因(cry1Ab/Ac、cry2A、cry1C)分别来源TT51-1、T2A-1和T1C-19,其中代表TT51-1事件插入的阳性、阴性条带大小分别为937 bp、718 bp;代表T2A-1事件插入的阳性、阴性条带大小分别为600 bp、434 bp;代表T1C-19事件插入的阳性、阴性条带大小分别为495 bp、792 bp;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能快速对转Bt基因插入事件水稻的纯合、杂合、阴性进行检测。该技术克服了多重引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引物间的相互干扰的技术难度,对不同的PCR试剂有很好的兼容性,可配合水稻DNA的快速提取,迅速对大量选育后代进行分析。该方法的建立为利用多价Bt基因进行抗螟虫水稻分子育种提供了一个简便高效的基因检测技术,有助于提高Bt基因检测效率,加快抗螟虫水稻的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抗性基因 转基因 多引物多重PCR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转基因抗虫水稻种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建民 罗家密 +1 位作者 欧育磊 王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8-492,497,共6页
以3个转双价抗虫基因水稻种质与5个非抗虫恢复系材料为亲本,按NC II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7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所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有效穗、穗长和每穗粒数等性状以加性... 以3个转双价抗虫基因水稻种质与5个非抗虫恢复系材料为亲本,按NC II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分析7个产量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所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有效穗、穗长和每穗粒数等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千粒重、结实率和单株产量等性状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影响较大。(2)非抗虫恢复系对杂种一代的性状形成起主要作用。(3)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现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抗虫水稻 种质 产量性状 配合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抗虫转基因水稻的育成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彦芹 李尚伟 +3 位作者 张丽萍 罗洪发 李云峰 查仁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构建双价抗虫基因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为选育广谱、高抗转基因抗虫水稻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构建半夏凝集素基因(pta)和苏云金杆芽孢菌基因(Bt)两个抗虫基因的双价表达载体p CAMBIA1301-Bt-pta,利用大肠杆菌DH5α和根癌农杆菌... 【目的】构建双价抗虫基因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为选育广谱、高抗转基因抗虫水稻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构建半夏凝集素基因(pta)和苏云金杆芽孢菌基因(Bt)两个抗虫基因的双价表达载体p CAMBIA1301-Bt-pta,利用大肠杆菌DH5α和根癌农杆菌LBA4404转化水稻恢复系辐恢838,同时对转化植株进行GUS染色及PCR鉴定。【结果】以构建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1301-Bt-pta为模板,PCR扩增到pta基因的部分片段,大小为807 bp,且该载体经HindⅢ酶切后,能得到15854 bp的中间载体p CAMBIA1301-Bt片段和2046 bp的pta基因片段。对转化植株进行GUS染色,得到3株转基因阳性植株,经PCR鉴定结果显示外源基因已成功导入水稻。【结论】通过构建双价抗虫基因表达载体并转化水稻,成功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可用于水稻抗虫转基因恢复系及组合的研究,以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pta基因 载体构建 转基因水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幼虫和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雪亮 姚英娟 +2 位作者 陈大洲 肖叶青 胡兰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4,共5页
通过室内和网室以及田间调查评价了转Bt基因水稻材料对二化螟幼虫的抗性,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团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转Bt基因水稻田间二化螟... 通过室内和网室以及田间调查评价了转Bt基因水稻材料对二化螟幼虫的抗性,分析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团优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基因水稻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转Bt基因水稻田间二化螟幼虫发生和危害情况均低于对照稻田,转Bt基因水稻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物种数、优势集中度、香农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转Bt基因水稻田间节肢动物5类功能团的优势度与对照稻田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转Bt基因水稻对其靶标害虫具有高抗作用,且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团的优势度均无明显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水稻 二化螟幼虫 抗性 群落结构 功能团优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