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formin attenuates angiotensin II induced cardiac fibrosis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production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4
1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84-185,共2页
Aim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formin appears to provide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that cannot be attribu- ted only to its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s. Metformin is also known as th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 Aim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formin appears to provide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 that cannot be attribu- ted only to its antihyperglycemic effects. Metformin is also known as th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ac- tivator. Our previous study suggested that metformin inhibit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production in a mouse heart failure model of pressure overload. TGF-β1 is a key factor in cardiac fibrosis and is usually induced by Angiotensin Ⅱ (Ang Ⅱ ) in the pressure overload mouse model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metformin on cardiac fibrosis and TGF-β production induced by AngII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Methods C57/BL6 wild-type and AMPKα2 knockout mice were used. AngII (3 mg · kg-1 · d-1) was infused subcutaneously into mice for 7 days. Adult mouse cardiac fibroblasts were isolated and treated with AngII ( 1 μmol · L-1) and/or met- formin (1 mmol · L-l). Results In C57/BL6 mice, metformin inhibits AngII-induced cardiac fibrosis. In cardi-ac fibroblasts, metformin inhibits TGF-β1 expression and production induced by AngII. AMPK inhibitor, com- pound C, reversed the effects of metformin. In vivo, AMPKα2 deficiency further increases AngII-induced TGF-β1 production. In cardiac fibroblasts, metformin inhibited AngII induced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4 (HNF4ot protein level increase and HNF4α binding with TGF-β1 promoter using 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In vivo, AMPKα2 deficiency further increased AngII-induced HNF4α protein level. Using HNF4α adenovirus, overexpress- ing HNF4α led to a 1.5-fold increase in TGF-β1 mRNA expression. HNF4a siRNA blocked AngII induced TGF- β1 production. Luciferase reporter with deleted HNF4a binding sites showed decreased TGFbl transcriptional activ- ity induced by AngII. In AMPK or2-/- heart, the inhibition of metformin on HNF4a protein was attenuated. Con- clusion Metformin inhibits AngII induced cardiac fibrosis and TGF-β1 production through AMPK activatio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is that AMPK activation inhibits AngII induced HNF4α and then decreases TGF-β1 expres- 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FORMIN fibrosis ANGIOTENSIN II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散发性结直肠癌转化生长因子 -betaⅡ型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狄金明 孙立 +2 位作者 吴穷 张一楚 顾琴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44-1148,共5页
目的 :为了探讨在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基因 (RII)的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 (RER)间的关系。方法 :我们应用PCR -SSCP -银染方法检测了 5 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RER状态及RII基因突变情况 (近端结肠 19例 ,... 目的 :为了探讨在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基因 (RII)的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 (RER)间的关系。方法 :我们应用PCR -SSCP -银染方法检测了 5 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的RER状态及RII基因突变情况 (近端结肠 19例 ,远端 31例 )。结果 :RER +的共有 13例 (8例在近端 ,5例在远端 ) ,RII基因突变的共有 5例。所有 5例RII基因突变者均同时伴有RER +,而所有RER -病例均无RII基因突变。其中 4例RII基因突变者位于回盲部肿瘤中。结论 :这些数据提示在散发性结直肠癌中 ,尤其是在回盲部肿瘤中 ,TGF - βRII基因的A10 重复序列是微卫星不稳定性的靶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γ及血管紧张素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丁钢 祝之明 +5 位作者 张卓奇 钟健 杨永健 王海燕 祝善俊 黄永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5-336,共2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刺激细胞外基质 (ECM)生成 ,作者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γ干扰素 (IFN γ)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TGF βⅠ型受体(TβR I)表达的影响。培养大鼠VSMC ,以Western印迹法观察AngⅡ(10 -7mol/L)及IFN γ...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刺激细胞外基质 (ECM)生成 ,作者观察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γ干扰素 (IFN γ)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TGF βⅠ型受体(TβR I)表达的影响。培养大鼠VSMC ,以Western印迹法观察AngⅡ(10 -7mol/L)及IFN γ(5 0 0U/ml)作用 2 4h时对VSMCTβR I表达的影响。发现AngⅡ组TβR I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OD值 10 3 0 6± 9 34vs 6 2 2 4±4 39,P <0 0 1) ,IFN γ单独孵育对TβR I表达无影响 ,但可以明显抑制AngⅡ引起的TβR I表达 (OD值 81 37± 5 87)。表明AngⅡ刺激大鼠VSMCTβR I表达 ,I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血管紧张素 大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达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表皮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和Ⅱ原位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春芳 郑茂荣 +2 位作者 顾军 卢建 王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型和II型对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多聚复合物二步法对银屑病及正常人表皮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和II原位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处TGF-βRI和II的表达减少...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型和II型对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多聚复合物二步法对银屑病及正常人表皮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和II原位表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表皮处TGF-βRI和II的表达减少或缺失;非皮损处和正常人表皮组织TGF-βRI和II呈阳性表达,主要在基底层和棘层下部。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型和II型功能下调可能与银屑病患者的表皮过度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表皮转化生长因子β 受体 原位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及其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自平 刘倩 +2 位作者 徐昌青 王文奇 贾欣永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其Ⅱ型受体(IGF-ⅡR)表达与胃癌分型、分期、浸润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胃癌、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CAGD)组织中I...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其Ⅱ型受体(IGF-ⅡR)表达与胃癌分型、分期、浸润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胃癌、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和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CAGD)组织中IGF-Ⅱ和IGF-ⅡR的表达。结果:胃癌组IGF-Ⅱ阳性表达率为76.1%(51/67),较CAGD组及CAG组明显增高(P<0.05,P<0.01),且CAGD组较CAG组有明显差异(P<0.05),IGF-Ⅱ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0.01);胃癌组IGF-ⅡR阳性表达率为59.7%(40/67),较CAG组明显升高(P<0.01),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但与其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及TNM分期均无密切相关。结论:IGF-Ⅱ过表达与胃癌发生有关,是胃癌发生过程中一个较早期的分子事件,并影响其生物学行为,而IGF-ⅡR过表达对胃癌发生、分化有促进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胃癌手术治疗及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转化生长因子-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的基因表达 被引量:9
6
作者 韩立赤 戚孟春 +3 位作者 孙红 胡静 邹淑娟 李继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机械张应力刺激的反应及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表达的规律。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细胞施加单一周期的机械张应力刺激(2000με,40min)。检测MSCs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结果机械张应力刺激下,MSCs的增殖活力、ALP活性以及TGF-β和IGF-Ⅱ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TGF-β和IGF-Ⅱ的mRNA水平在加力后瞬时达最高水平;与对照细胞比较,分别增加了51.44和8.92倍。除加力后6h有少许增高外,TGF-β和IGF-Ⅱ的表达随时间逐步下降,并于加力后12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机械张应力刺激可促进MSCs增殖,提高其ALP活性,使TGF-β和IGF-Ⅱ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并最终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机械力学刺激是MSCs骨向分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牵张成骨骨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机械牵张 转化生长因子-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TGF-βRⅡ和Smad4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武犁 邢怡桥 +1 位作者 李鹏程 李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和Smad4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以及它们在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病过程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TGF-βRⅡ和Smad4在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瘤...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和Smad4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以及它们在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病过程中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TGF-βRⅡ和Smad4在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瘤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并累计其表达的阳性率。结果24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切片中,可见瘤组织TGF-β1阳性率为24/24,TGF-βRⅡ阳性率12/24,Smad4阳性率11/24,后两者双阳性率为5/24。结论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TGF-β1表达高于瘤旁组织;TGF-βRⅡ和(或)Smad4的表达异常与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SMA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TGFβ_1及其Ⅱ型受体和Smad4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林 许伟青 +2 位作者 姜叙诚 于颖彦 唐剑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中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βRⅡ)和Sm ad4的关系,及其在结肠癌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EnV 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石蜡包埋人结肠癌标本中TGF-β1、TβRⅡ和Sm ad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阳...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中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βRⅡ)和Sm ad4的关系,及其在结肠癌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EnV 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石蜡包埋人结肠癌标本中TGF-β1、TβRⅡ和Sm ad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阳性率为52.6%(20/38),65.8%的TβRⅡ和63.2%的Sm ad4表达下降。Sm ad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相关(P<0.05)。TGF-β1与TβRⅡ之间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TGF-β1与TβRⅡ对结肠癌的发生可能有协同作用。Sm ad4是TGF-β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但Sm ad4上游可能还存在其他信号通路,调控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 SMAD4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Ⅱ型TGFβ_1和PDGF基因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曾庆富 赵勇 +1 位作者 钱仲棐 蒋海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和矽肺病...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和矽肺病变中的肺泡Ⅱ型细胞TGFβ1和PDGF B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体外培养的肺泡Ⅱ型细胞免疫组化染色TGFβ1强阳性 ,PDGF B弱阳性 ;原位杂交TGFβ1和PDGF BmRNA均为阳性。 (2 )大鼠矽肺实验组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明显表达TGFβ1和PDGF BmRNA和蛋白 ;对照组仅有部分正常肺泡Ⅱ型细胞TGFβ1mRNA呈弱阳性。结论 :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有TGFβ1和PDGF B基因表达 ,其在矽肺纤维化病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泡型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疾病模型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EGF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预后及多药耐药蛋白P170、TopoⅡ、GST-π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帆 杨兴无 +5 位作者 李连宏 孙闯 王波 陈鑫 王乃玉 于晓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60-1064,1068,共6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170)、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lycoprotein,P170)、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和谷胱苷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60例胃癌组织中EGFR、P170、TopoⅡ及GST-π的表达以及EGFR在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研究EGFR在胃癌及癌旁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各因子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预后的关系。结果 EGFR在160例胃癌标本中89例阳性,在2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2例弱阳性,其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对照组(P<0.05)。EGFR与Topo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EGFR表达与肿瘤的远处转移相关(P<0.05)。P170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GST-π表达与肿瘤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TopoⅡ表达与病理分级、侵袭深度、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部位、病理分级、侵袭深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EGFR、TopoⅡ、GST-π均与预后有关(P<0.05)。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理分级、TNM分期、EGFR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EGFR在胃癌中高表达,与多药耐药蛋白TopoⅡ表达相关,是预测肿瘤预后的独立因素,可能参与化疗耐药。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治疗可能使化疗或辅助化疗耐药,EGFR阳性胃癌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P-糖蛋白 DNA拓扑异构酶 谷胱苷肽-S转移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和Ⅱ型TGF-β受体在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能强 张一鸣 辛时林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7-459,共3页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 ( HTS)和瘢痕疙瘩 ( KS)中 型 ( R )和 型 ( R ) TGF- β受体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了解 TGF- β受体在人 HTS和 KS形成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HTS成纤维细胞 ( Fb)表面 R 和 R 有阳性表达 ,而且随着病程...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 ( HTS)和瘢痕疙瘩 ( KS)中 型 ( R )和 型 ( R ) TGF- β受体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了解 TGF- β受体在人 HTS和 KS形成中的作用。结果发现 ,HTS成纤维细胞 ( Fb)表面 R 和 R 有阳性表达 ,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 ,受体表达逐渐减弱 ,直至消失 ;KS浸润部 Fb表面 R 和 R 呈强阳性表达 ,中央部未见受体表达阳性的 Fb;正常皮肤 Fb表面受体表达阴性。提示在 HTS形成过程中 ,不仅 TGF- β增高 ,Fb表面 型和 型 TGF- β受体也增高 ,使 TGF- β作用放大 ;TGF- β及其受体可能与 KS的浸润性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琳 李才 +2 位作者 赵岩 陈素贤 苗春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7-611,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的动态表达规律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2、4、8和12周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单次腹... 目的:观察尾加压素Ⅱ(U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的动态表达规律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糖尿病2、4、8和12周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55mg·kg-1)诱发。生化法测定血糖、血和尿肌酐、尿白蛋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UⅡ、TGF-β1、纤连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Ⅳ)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各组大鼠的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可见UⅡ和TGF-β1阳性染色颗粒,对照组未见该阳性染色颗粒。与糖尿病2周时比较,糖尿病4、8和12周组UⅡ和TGF-β1表达(阳性染色肾小管数和细胞数)随着病程进展进行性增加(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UⅡ的表达水平与尿NAG含量呈正相关(r=0.895,P<0.01)。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UⅡ与TGF-β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69,P<0.01)。糖尿病8和12周组大鼠肾脏FN和ColⅣ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UⅡ及TGF-β1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提示其在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管损害及细胞外基质积聚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糖尿病肾病 纤连蛋白类 胶原Ⅳ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95-5p靶向SMAD同源物7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影响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
13
作者 杨爱玲 林玲 +4 位作者 申明月 后梅 苏蓉 张浒 李云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95-5p(microRNA-195-5p,miR-195-5p)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阴性对照组、miR-195-5p组(miR-195-5p抑制剂)、9型重组腺相关病... 目的探究微小RNA-195-5p(microRNA-195-5p,miR-195-5p)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阴性对照组、miR-195-5p组(miR-195-5p抑制剂)、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9,rAAV9)组(miR-195-5p抑制剂+rAAV9-阴性对照)、联合组[miR-195-5p抑制剂+rAAV9-小干扰RNA-SMAD同源物(SMAD homolog,Smad)]7,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构建AF模型。给予对应干预措施后,进行心电图测试,记录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组织miR-195-5p、Smad7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Smad2、磷酸化Smad2、Smad3、磷酸化Smad3、Smad7、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5p对Smad7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组AF发生率(75.0%vs 0)和持续时间[(27.02±2.65)s vs 0s]、胶原容积分数[(14.47±0.89)%vs(2.12±0.35)%]、心肌组织miR-195-5p(3.27±0.21 vs 1.00±0.10)、TGF-β_(1)(0.76±0.08 vs 0.23±0.04)、Collagen-Ⅰ(0.58±0.07 vs 0.20±0.04)、Collagen-Ⅲ(0.46±0.05 vs 0.11±0.02)、磷酸化Smad2/Smad2(0.92±0.10 vs 0.37±0.05)、磷酸化Smad3/Smad3(0.65±0.06 vs 0.14±0.03)表达明显升高,Smad7mRNA(0.32±0.06 vs 1.02±0.09)和Smad7(0.19±0.03 vs 0.58±0.07)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F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95-5p组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组织miR-195-5p、TGF-β_(1)、Collagen-Ⅰ、Collagen-Ⅲ、磷酸化Smad2/Smad2和磷酸化Smad3/Smad3表达明显降低,Smad7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195-5p组和rAAV9组比较,联合组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组织TGF-β_(1)、Collagen-Ⅰ、Collagen-Ⅲ、磷酸化Smad2/Smad2和磷酸化Smad3/Smad3表达明显升高,Smad7mRNA和Smad7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miR-195-5p可能靶向Smad7抑制TGF-β_(1)信号传导,从而减轻AF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大鼠 循环微RNA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质类 心肌纤维化 微小RNA-195-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Ⅱ型受体与Fn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堃 田鹤 郭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0-312,共3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及纤维连接蛋白(Fn)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TGF-βRⅡ和Fn与泌尿小管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6、18 d)及生后日龄(P1...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及纤维连接蛋白(Fn)在小鼠肾泌尿小管发育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TGF-βRⅡ和Fn与泌尿小管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6、18 d)及生后日龄(P1、3、7、14、21、28、42 d)小鼠肾泌尿小管TGF-βRⅡ和Fn的表达及其含量变化。结果TGF-βRⅡ在各期肾小管及集合管内均有表达,其表达量随着发育逐渐增加,但在各期近端小管强烈表达,各期集合管表达较强,而各期远端小管表达较弱;Fn在各期肾小管、集合管的基底膜处均有表达,其表达量随着发育逐渐增加。结论TGF-β和Fn可能对小鼠肾泌尿小管的发育以及成熟泌尿小管结构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型受体 纤维连接蛋白 泌尿小管 发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尼司特对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大鼠肾脏TGF-β1、AngⅡ及ColⅢ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其锋 李莎莎 +1 位作者 罗志娟 陶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111-3114,共4页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tranilast,TNL)对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血清及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Ⅲ型胶原(ColⅢ)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NL治疗组、安博维治疗组...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tranilast,TNL)对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血清及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Ⅲ型胶原(ColⅢ)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NL治疗组、安博维治疗组。采用低盐饮食加CsA 20 mg/(kg.d)灌胃的方法建立CsA慢性肾毒性肾脏模型。观察TNL对大鼠肾脏病理及肾组织Ang Ⅱ、TGF-β1、ColⅢ的影响。结果:TNL能下调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AngⅡ的水平及肾组织TGF-β1、ColⅢ在肾脏的表达。结论:TNL可能通过抑制AngⅡ、TGFβ1及ColⅢ的表达而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紧张素 环孢菌素 曲尼司特慢性肾毒性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阻滞剂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升红 万婷 +5 位作者 刘宏伟 程飚 肖丽玲 谢光辉 卢金强 肖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2型受体(AT2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以及创伤局部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ng Ⅱ及AT2R影响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径6 mm,在... 目的:观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2型受体(AT2R)对创面愈合过程的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以及创伤局部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Ang Ⅱ及AT2R影响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直径6 mm,在创面模型建立同时腹腔注射给予特异性AT2R阻断剂PD123319(每天10 mg/kg),于创面形成后第3、5、7、9、11、13和15天切取创面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PD123319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愈合率、上皮爬行和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PD123319对创面内与创伤愈合密切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创面形成后第5天和第7天的愈合率分别为(63.55±2.57)%和(80.78±4.65)%。PD123319处理组在创面形成后第5天和第7天分别为(79.89±4.56)%和(88.98±3.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1.22±0.15)mm和(1.93±0.17)mm,PD123319处理组创面上皮爬行距离分别为(1.65±0.12)mm和(2.36±0.18)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的面积分别为(9.37±0.53)mm2和(7.15±0.42)mm2,PD123319处理组创面肉芽组织面积分别为(11.51±0.98)mm2和(9.32±0.67)m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第5天和第7天,PD123319处理组创面局部EGF、VEGF和bF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2R阻滞剂PD123319能够促进创面愈合。PD123319促进创面愈合可能与其促进创面内上皮爬行、肉芽组织形成及EGF、VEGF、b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受体 血管紧张素 2型 创面愈合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通路在血管紧张素Ⅱ下调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婧瑛 周长青 +5 位作者 郑韶欣 郭天柱 龙会宝 伍权华 钟婷婷 王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29-1736,共8页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MI)后心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探讨AngⅡ能否经由TGF-β1/Smad调节Cx43的表达。方法: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结扎建立大...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MI)后心脏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通路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以探讨AngⅡ能否经由TGF-β1/Smad调节Cx43的表达。方法: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氯沙坦(20 mg·kg^(-1)·d^(-1))治疗组与MI组,分别于结扎后及治疗2周后检测心功能情况,并检测治疗2周后左室心肌组织不同区域AngⅡ、AngⅡ1型受体(AT1)、Cx43以及TGF-β1/Smad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氯沙坦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明显缩小(P<0.01),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减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加(P<0.01);梗死区和边缘区的AngⅡ水平明显降低;梗死区AT1表达显著降低;Cx43在心肌组织不同区域表达增高,TGF-β1、Smad 2、Smad 3在心肌组织不同区域表达均降低,而Smad 7表达增高。结论:心肌梗死后AngⅡ激活可能通过作用于TGF-β1/Smad通路导致Cx43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缝隙连接蛋白43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Ⅱ型和Ⅲ型TGF-β受体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明 胡元龙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正常胃粘膜(20例)、肠化生(18例)、不典型增生(20例)及胃癌(30例)中Ⅰ型、Ⅱ型和Ⅲ型TGF β受体的表达,以表达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胃粘膜、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Ⅰ型TGF β受体表达递... 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正常胃粘膜(20例)、肠化生(18例)、不典型增生(20例)及胃癌(30例)中Ⅰ型、Ⅱ型和Ⅲ型TGF β受体的表达,以表达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胃粘膜、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Ⅰ型TGF β受体表达递减(P<0.05);Ⅱ型TGF β受体表达递减(P<0.05),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Ⅲ型TGF β受体表达极低,并且在各组间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Ⅰ型、Ⅱ型TGF β受体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受体 胃癌 癌前病变 TGF-Β 生长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梗阻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和PCNA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德安 黄倩 +1 位作者 刘君 韩子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是反映肾功能下降严重程度和及判断预后的最重要指标,硫化氢(H_2S)在维持肾的正常功能和多种肾损伤疾病中都起着关键作用。文中通过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观察外源性补充硫化氢(H_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 目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是反映肾功能下降严重程度和及判断预后的最重要指标,硫化氢(H_2S)在维持肾的正常功能和多种肾损伤疾病中都起着关键作用。文中通过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观察外源性补充硫化氢(H_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单侧输尿管梗阻建立TIF动物模型,96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Na HS低、高剂量组,每组24只。模型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假手术组大鼠仅游离输尿管而不进行结扎。Na HS低、高剂量组治疗组大鼠在UUO制备后分别给予腹腔注射Na HS 1.4μmol/kg(0.2μmol/m L)和7μmol/kg(1μmol/m L),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术后第7、14、21天分别进行HE、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相对面积以及肾组织AngⅡ、TGF-β1、PCNA相对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各时间点AngⅡ、PCNA和TGF-β1在肾小管间质微量表达。模型组较假手术组7、14、21 d AngⅡ表达升高(6.27±0.78 vs 1.09±0.75,8.94±0.31 vs 1.20±0.06,13.75±0.39 vs1.34±0.69;P<0.01)、PCNA表达升高(82.81±5.36 vs 4.63±0.83,101.00±4.3 vs 8.57±1.09,118.11±4.70 vs 13.15±1.43;P<0.01),TGF-β1表达亦升高(9.18±0.83 vs 0.98±0.14,16.87±0.77 vs 1.85±0.20,20.29±0.89 vs 2.43±0.14,P<0.01)。与模型组比较,Na HS低、高剂量组AngⅡ、PCNA和TGF-β1表达均降低(P<0.05)。但Na HS低、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补充H_2S可部分通过下调AngⅡ、PCNA和TGF-β1的表达延缓TIF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输尿管梗阻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增殖细胞核抗原 血管紧张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与TGF-βⅡ型受体在小鼠肾小体发育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堃 田鹤 郭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77-979,共3页
目的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及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在小鼠肾小体发育中的时空性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6和18d)及生后日龄(P,1、3、7、14、21、28和42d)小鼠肾小体Fn和TGF-... 目的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及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在小鼠肾小体发育中的时空性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体视学方法测定不同胚龄(E,12、14、16和18d)及生后日龄(P,1、3、7、14、21、28和42d)小鼠肾小体Fn和TGF-βRⅡ的表达及其含量变化。结果Fn在除逗号小体以外的各期肾小体基底膜处均有表达,TGF-βRⅡ在各期肾小体内均有表达,且两者的表达量均随着肾小体的发育逐渐增加。结论Fn和TGF-βRⅡ在小鼠肾小体发育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空性,推测两者在小鼠肾小体发育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 纤连蛋白类 肾小体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