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Behavior of Boehmite via Heat Treatment in Water Vapor
1
作者 CHEN Bo XU Xisheng +1 位作者 CHEN Xiaoming LU Xiancai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11,共1页
Boehmite was prepared under heat treatment in water vapour, and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gibbsite heat-treat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was investigated. The sampl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Boehmite was prepared under heat treatment in water vapour, and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gibbsite heat-treated at various temperatures was investigated. The sampl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analysis (TG-DT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and BET surface area.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reparation was studied in the range of 155°–195°.With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of gibbsite into crystalline boehmites took place as indicated by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shape of the grains in the prepared sample was cube-like morphology.In water vapour gibbsite transform into boehmite by a dissolution -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BBSITE BOEHMITE water VAPOUR phase trans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价值核算主要做法及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智广 涂安国 +4 位作者 于来会 盛菲 肖胜生 王海燕 郑海金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24-28,31,I0005,共7页
2024年12月10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祝家坞马家柚基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在南昌签约成交,这是江西省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第一单交易,是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在全国... 2024年12月10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祝家坞马家柚基地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在南昌签约成交,这是江西省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第一单交易,是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在全国的率先突破,对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的水土保持新路径、推动“两山”理念指导发展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实践案例。以本次交易为例,阐述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主要做法:①研究确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本原则与技术路线;②全面查清项目区概况及水土保持措施现状;③依规研判确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④调查研判生态产品功能量与其单价;⑤核算生态产品价值量。为增加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实现程度,在下一步工作中应注意坚持合规性、客观性、可比性的原则,全面调研掌握项目实际情况,分析和确定生态产品类型及其价值核算的指标与功能量、单价,保证核算所得价值量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产品 价值核算 “两山”转化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典型淡水水域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孟顺龙 李鸣霄 +5 位作者 陈曦 裘丽萍 徐慧敏 宋超 李丹丹 范立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93,共14页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 喹诺酮类抗生素(Quinolones,QNs)以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及养殖业。随着使用量的持续增加,QNs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长期且持续性风险因子。长期的QNs选择压力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产生与积累,同时耐药细菌群体在水环境中不断迁移、扩散和增殖,进一步加剧了水域生态风险,其潜在危害远超QNs残留本身。QNs大量使用并经地表和地下径流最终进入水生生态系统,使水体和沉积物成为QNs及其ARGs的重要储存库,其对生态环境及公共健康构成的威胁日益严峻。本文综述了我国典型淡水水域中QNs的来源、迁移转化及赋存特征,探讨了QNs及其相关ARG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研究淡水水域中QNs及其ARGs的环境行为与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生素 淡水水域 迁移转化 赋存水平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障碍物遮挡条件下室内变压器典型消防系统灭火效果分析
4
作者 赵金龙 孔维珖 +2 位作者 张长洋 翟旭 黄弘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0,共8页
为探究不同障碍物遮挡条件下室内变电站消防系统的灭火有效性,搭建全尺寸110 kV封闭空间变压器灭火测试系统,利用高压细水雾系统和压缩空气泡沫系统(CAFS)开展灭火实验。通过分析2种灭火系统的灭火过程、灭火时间、空间温度分布、热辐... 为探究不同障碍物遮挡条件下室内变电站消防系统的灭火有效性,搭建全尺寸110 kV封闭空间变压器灭火测试系统,利用高压细水雾系统和压缩空气泡沫系统(CAFS)开展灭火实验。通过分析2种灭火系统的灭火过程、灭火时间、空间温度分布、热辐射强度等关键参数,研究不同障碍物遮挡条件下的灭火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CAFS在灭火时间和冷却效率上明显优于高压细水雾系统,但在隔绝热辐射方面,高压细水雾系统的效果更好;障碍物的遮挡比会显著影响高压细水雾系统和CAFS的灭火效率,且灭火效率与障碍物遮挡比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障碍物遮挡比对CAFS灭火效率的影响尤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室内变电站消防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火灾 障碍物 细水雾 压缩空气泡沫 灭火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
5
作者 许秀川 王浩力 +1 位作者 黄庆华 蒋涵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7,共17页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存在难以脱钩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三大产业占比在数量上的转化能够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也可以推动产业占比在数量上进一步转化;提升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能够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作用能够迫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机制迫使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根据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强化源头保护与水资源管理;二是集中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保护长江经济带优质耕地;三是挖掘“地水关系”,建设好黄金水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双向因果 收敛交叉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灰岩承压水上地面定向超前区域治理技术
6
作者 高保彬 牛高杰 孟武峰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79,共7页
针对永城矿区石炭系太原组多层灰岩治理难题,在新桥煤矿21106工作面采用超前区域治理技术,实现受太原组上段灰岩水威胁煤层的安全开采。通过剖析21106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提出了“先锁边后注浆”的治理模式。依据含水层位置、发育情况... 针对永城矿区石炭系太原组多层灰岩治理难题,在新桥煤矿21106工作面采用超前区域治理技术,实现受太原组上段灰岩水威胁煤层的安全开采。通过剖析21106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提出了“先锁边后注浆”的治理模式。依据含水层位置、发育情况、富水性及治理效果确定注浆治理层位,通过治理过程数据分析,揭示地面注浆规律与漏失规律,并对数据进行拟合发现两者关联。基于稳压注浆阶段浆液参数变化特征,提出动态注浆控制方法。根据井下验证孔出水规律评估注浆效果,构建“治理层位选择—地面动态高压注浆—圈定物探异常区—井下空白区补注—井下钻探验证—井下构造发育区验证—物探验证”的超前区域治理体系。结果表明:钻孔注浆量主要用于构造及漏失点位治理;先施工的主孔区域与构造区域更易发生漏失且漏失量显著偏大;注浆量与漏失量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稳压注浆阶段通过拟合公式动态调控注浆压力、浆液密度等关键参数,可提高注浆效率并保障注浆效果。物探及检验钻孔数据显示超前区域治理效果显著,终孔水压由2.23 MPa降至1.5 MPa,水压分布呈孤岛状;L_(10)灰岩作为治理层位,有效增加了隔水层厚度及稳定性,阻断导水通道,解除了承压水威胁,实现了复杂地质构造下多层灰岩承压水上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害超前区域治理 奥灰含水层 浆液漏失 底板水害 注浆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水入渗中氮迁移转化特征与氧化还原分带规律
7
作者 苏小四 赵禹尧 +1 位作者 李宁飞 马锋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3-702,734,共11页
基于富营养湖水向地下水的补给极易对湖周地区地下水水质安全造成威胁,以东北平原腹地的查干湖为研究区,在查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湖水、地下水和含水介质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研究查干湖湖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 基于富营养湖水向地下水的补给极易对湖周地区地下水水质安全造成威胁,以东北平原腹地的查干湖为研究区,在查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湖水、地下水和含水介质样品的采集与测试,研究查干湖湖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特征与氧化还原分带规律。结果表明:控制湖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氮迁移转化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包括混合作用、吸附–解吸作用、硝化–反硝化作用和矿化作用;湖水入渗过程中发生顺序氧化还原反应,依次形成有氧呼吸作用和硝化作用带、反硝化作用带、锰铁还原溶解作用带、硫酸盐还原作用带。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湖水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保障湖水和地下水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水入渗 氧化还原分带 硝氮 氨氮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层下伏近距离工作面安全回采控制技术及应用
8
作者 史文豹 苗壮 +3 位作者 袁本庆 许庆钊 刘鹏 闫澳运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5,共10页
针对松散含水层下伏近距离工作面回采面临的突水风险问题,以五沟煤矿“四含水”层下伏10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工程类比的方法预测下伏工作面裂缝带发育高度。基于10101工作面上覆基岩的赋存特征,现场采用注浆... 针对松散含水层下伏近距离工作面回采面临的突水风险问题,以五沟煤矿“四含水”层下伏10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工程类比的方法预测下伏工作面裂缝带发育高度。基于10101工作面上覆基岩的赋存特征,现场采用注浆改造技术对“四含水”层进行水体驱替,实现含水层“无水”改造,确保工作面安全回采。研究结果表明,10101工作面裂缝带发育高度为46.52~63.07 m;注浆改造技术显著降低了工作面回采初期的淋水现象,顶板淋水量控制在1 m^(3)/h以下,经系统排水后,工作面淋水对回采基本无影响;同时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面回采的安全性,成功实现了10101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回采时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4.65 m,“四含水”层覆盖区周期来压步距约为7.84 m,非“四含水”层覆盖区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0.45 m,“四含水”层覆盖区矿压显现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 下伏近距离工作面 导水裂缝带 注浆改造技术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纳斯河流域河水-地下水转化驱动下的水文地球化学空间演化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文静 王文科 +2 位作者 侯昕悦 季德帅 马稚桐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8,共11页
河水-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影响着水化学的成分组成及演化规律,进而影响着水生态环境,因此了解其水化学成分的来源及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典型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水化学图解、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河水-地下水的相互转换影响着水化学的成分组成及演化规律,进而影响着水生态环境,因此了解其水化学成分的来源及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典型干旱区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水化学图解、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和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演化等方法,对该流域不同地貌的河水-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主要离子组分来源和演化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地貌和河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的变化,河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从HCO_(3)·SO_(4)-Ca型逐渐演化为Cl-Na型,水化学变化的自然驱动因素由水岩作用变为蒸发浓缩;在脱节段,水体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型,主要受到溶滤作用;在河水—地下水交换段上游,主要为SO_(4)·Cl-Na型,主要发生溶滤和混合作用;交互段下游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Na型,主要受蒸发作用影响;反向演化结果进一步定量分析了研究区水岩作用的影响,沿地下水流方向,发生了钠长石和钙长石的沉淀,白云石、石膏、Ca-蒙脱石和岩盐的溶解,以及Na-Mg、Ca-Mg的正向阳离子交换。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河水-地下水转化 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玛纳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水雾抑制熄灭受限空间变压器火灾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帅 蔡睿 +1 位作者 吴彬 赵金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4,共6页
为研究细水雾抑制熄灭地下受限空间变压器火灾的有效性,设计搭建35 kV受限空间变压器火灾实验平台,开展细水雾雾场包裹效果对灭火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分析灭火过程中图像和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限空间变压器火灾发生后... 为研究细水雾抑制熄灭地下受限空间变压器火灾的有效性,设计搭建35 kV受限空间变压器火灾实验平台,开展细水雾雾场包裹效果对灭火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分析灭火过程中图像和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限空间变压器火灾发生后,空间内部出现了温度分层现象;受到空气流动影响,顶部通风口为空间内热量最易聚集区域,燃烧225 s温度达到291℃;细水雾启动16 s后,水雾能够完全包裹燃烧区域,熄灭明火;细水雾系统持续喷射231 s后,空间内温度降至25℃,可有效防止火灾复燃。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受限空间变压器火灾防控水平,保障城市电力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变电站 变压器火灾 受限空间 细水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施工区边坡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铭 刘岩 +6 位作者 吕忠华 赫鑫 计霖 刘然 贾博 王文龙 郑俊林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40,共9页
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矿区输变电工程施工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采用野外原位放水冲刷方法,以裸坡为对照,研究了矿区输变电施工时边坡在不同放水流量(5~25 L/min)条件下裸坡(LP)、冰草坡面(BC)、沙打旺冰草混合坡面(SBC)的产流产沙规... 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矿区输变电工程施工边坡产流产沙的影响。采用野外原位放水冲刷方法,以裸坡为对照,研究了矿区输变电施工时边坡在不同放水流量(5~25 L/min)条件下裸坡(LP)、冰草坡面(BC)、沙打旺冰草混合坡面(SBC)的产流产沙规律和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1)在各放水流量条件下,裸坡与植被坡面的径流率均随放水流量增大而增大,而含沙量和侵蚀速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产流初期,径流率与侵蚀速率显著增大,后波动降低。2)LP、BC和SBC坡面平均径流率分别为2.62~15.96、0.26~13.48、0.91~13.44 L/min。坡面平均含沙量分别为0.21~0.79、0.03~0.10、0.05~0.09 g/mL,而平均侵蚀速率分别为824~3926、21~792、95~661 g/min。各坡面侵蚀速率与径流之间呈现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P<0.01)。3)BC和SBC坡面的减水效益分别为15.5%~89.8%和18.6%~100.0%,减沙效益分别为71.6%~97.0%和66.9%~100.0%。沙打旺冰草混合坡面(SBC)的防蚀效益优于单一植被防护坡面(BC),合理选择和因地制宜应用不同的植被恢复模式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侵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模式 输变电工程施工边坡 径流率 侵蚀速率 减水减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汞在水位波动带中迁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赵润苛 张永波 +2 位作者 李京玲 时红 郑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166,共9页
【目的】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位波动带中迁移转化规律的认识是探究地下水污染根源的重要突破口。【方法】以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为基础,通过进行水位波动下的土柱模拟试验,分析了水位波动带中砷、汞在不同水位波动幅度(ΔH=0 cm、10 cm、20 ... 【目的】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位波动带中迁移转化规律的认识是探究地下水污染根源的重要突破口。【方法】以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为基础,通过进行水位波动下的土柱模拟试验,分析了水位波动带中砷、汞在不同水位波动幅度(ΔH=0 cm、10 cm、20 cm)情况下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结果显示:各取样点土壤水中总砷和As(Ⅴ)浓度的变化幅度与水位波动幅度增减趋势相同,整体表现为柱3(ΔH=20 cm)>柱2(ΔH=10 cm),但土壤水中汞的浓度不受水位波动的影响,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结果表明:水位的周期性波动主要通过影响波动带介质中关键环境要素特征,进而影响砷在波动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且水位波动幅度与该影响程度呈正相关,故在进行地下水砷污染风险评价时,不可忽视地下水位波动对砷运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波动 波动幅度 水环境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卷积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识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赖凌轩 柳景青 +1 位作者 周一粟 李秀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4,共9页
现有供水管道漏损检测研究不能判断漏损压力,为此依托全尺寸管网漏损中试实验平台采集管道声信号,提出基于窗参数优化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压力识别模型.对于相同面积、不同形状的漏口,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 现有供水管道漏损检测研究不能判断漏损压力,为此依托全尺寸管网漏损中试实验平台采集管道声信号,提出基于窗参数优化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压力识别模型.对于相同面积、不同形状的漏口,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声信号,得到包含三压力水平下漏损特征的二维时频谱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在窗参数和网络超参数优化的基础上,构建漏损压力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总体识别准确率为95.2%,高、中、低压漏损工况识别准确率为93.5%、92.9%、92.4%;相比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所提模型识别漏损和压力准确率更高,可用于实际供水管网的漏损压力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漏损压力识别 声信号监测 短时傅里叶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窗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作用下炼厂外排水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行为
14
作者 王乐琪 牛泽琳 +4 位作者 翁艺斌 朱怡霏 何蕾 王庆宏 陈春茂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7,共10页
石油炼化企业的外排水中含有大量组成极其复杂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其进入天然水体后的转化行为与其环境风险息息相关。然而目前关于微生物作用对炼厂外排水DOM在天然水体中转化行为的影响尚不清晰。因此,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石油炼化企业的外排水中含有大量组成极其复杂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其进入天然水体后的转化行为与其环境风险息息相关。然而目前关于微生物作用对炼厂外排水DOM在天然水体中转化行为的影响尚不清晰。因此,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三维荧光激发发射光谱(3D-EEM)以及静电场轨道阱质谱(Orbitrap MS)等表征方法,从DOM含量、光学特征和分子组成等方面分析了炼厂外排水DOM进入天然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的转化行为。研究发现受纳水中DOM的修正性芳香指数(AI_(mod))、氧碳比加权平均值(O/C_(wa))经微生物作用后上升,氢碳比加权平均值(H/C_(wa))经微生物作用后下降;微生物作用于受纳水中DOM时具有偏好性,CHO类的脂肪族DOM最易转化,转化后最易生成CHNO类的高不饱和类及酚类DOM,而耐微生物转化DOM中CHO和CHNO类的高含氧化合物相对丰度较高。微生物主要通过加氧反应、羧化反应、脱/增氮反应等使得DOM转化。此外,门水平和属水平的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及LD29菌属微生物在炼厂外排水芳香族DOM的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微生物转化 炼厂外排水 受纳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阶Fourier变换在深海远程水声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殷敬伟 惠俊英 +1 位作者 蔡平 郭龙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99-1504,共6页
提出深海远程水声通信方案,利用深海声道特性,将通信节点置于声道轴以减小传播损失,提高通信距离.将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应用于水声通信同步检测及Pattern时延差编码(PDS)水声通信体制,可减小多普勒频偏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表... 提出深海远程水声通信方案,利用深海声道特性,将通信节点置于声道轴以减小传播损失,提高通信距离.将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应用于水声通信同步检测及Pattern时延差编码(PDS)水声通信体制,可减小多普勒频偏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表明,分数阶Fourier变换相对于拷贝相关将更适用于存在多普勒频偏的相干多途水声信道条件,有助于实现低误码率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fourIER变换 Pattern时延差编码体制 深海远程水声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Fe^(2+)/PAA体系对给水厂排泥水有机物的降解研究
16
作者 彭芳奇 江立文 +1 位作者 童祯恭 王亚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6-1711,共6页
采用基于过氧乙酸(PAA)的高级氧化技术,探究了UV-Fe^(2+)/PAA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分析了其对排泥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UV-Fe^(2+)/PAA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CH_(3)C(O)OO·和HO·对排泥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将大... 采用基于过氧乙酸(PAA)的高级氧化技术,探究了UV-Fe^(2+)/PAA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分析了其对排泥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UV-Fe^(2+)/PAA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CH_(3)C(O)OO·和HO·对排泥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将大分子疏水性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亲水性有机物,并对腐殖酸、富里酸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及色氨酸类芳香蛋白物质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此外,HCO_(3)^(-)对体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NO_(3)^(-)、Cl^(-)、SO_(4)^(2-)对体系基本无影响。相较于直接回用,经UV-Fe^(2+)/PAA降解后回用,可降低三卤甲烷(THMs)的生成风险。该研究结果为给水厂排泥水安全回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泥水回用 过氧乙酸活化 有机物降解转化 消毒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謇水利思想的核心价值与当代镜鉴
17
作者 张春平 韩凤鸣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7,共10页
基于发展社会学理论视角,聚焦触发社会发展的核心需求变量“水”,深入探讨了20世纪初工业文明加速导入背景下,张謇对中国水利近代化转型的开拓性贡献和关键推动作用:其一,立足人水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辩证认识水的社会资源属性,率先树... 基于发展社会学理论视角,聚焦触发社会发展的核心需求变量“水”,深入探讨了20世纪初工业文明加速导入背景下,张謇对中国水利近代化转型的开拓性贡献和关键推动作用:其一,立足人水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辩证认识水的社会资源属性,率先树立水权意识,倡导海洋水权观念并推动以法护权实践,通过多目标综合开发实现水资源价值重构,从而引领从“自然之水”到“资源之水”的思想转型;其二,立足水的资源性、权属性和价值性重塑,致力于统筹效益目标与多元主体,积极倡立流域化专业水管理机构,构建全国统一的水政管理体系,奠定水利近代化的组织基础和制度框架,有效促成了治理形态从“各行其是”到“系统谋划”的根本性转变;其三,突破传统经验桎梏,倡导“嬗之以科学”的现代理念,开创水利高等教育培养“无贝之才”,通过科学制定系统性流域规划、广泛运用近代工程科技、立足国情坚持“测绘为先”等本土化实践,有力推动了治水方式从“经验理水”向“科学治水”的深刻转换。张謇不仅成功推动了传统儒家思想精髓与现代工业价值理念的有机融合,更引领了中国水利近代化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建构的范式跃升,其思想对当下中国水利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与治水能力的现代化提升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水利思想 近代化转型 水利史 水权 流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环境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望兆博 覃阳洁 +4 位作者 江山竹 池汝安 黄胜超 马会娟 李中军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301,共9页
我国磷石膏(PG)生产量和堆存量极为庞大,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实现“以废治废”的综合治理模式,将废弃磷石膏化学转化合成为羟基磷灰石(PGHAP),并应用于环境领域,是一条新颖的资源化途径,在磷化工、环境材料、... 我国磷石膏(PG)生产量和堆存量极为庞大,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实现“以废治废”的综合治理模式,将废弃磷石膏化学转化合成为羟基磷灰石(PGHAP),并应用于环境领域,是一条新颖的资源化途径,在磷化工、环境材料、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文献分析,综述了PGHAP的合成方法及机理,介绍了PGHAP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环境功能,并总结了近年来PGHAP及其复合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指出PGHAP可作为一种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环境功能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和氟离子等离子型污染物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其主要吸附机理包括静电相互作用、表面络合作用、溶解-沉淀以及重金属与晶格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PGHAP在去除水中酚类、染料、抗生素等方面具有潜力和前景,元素掺杂改性及复合材料是PGHAP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方向,然而现有研究报道较少,未来需在研究和应用方面进一步拓展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羟基磷灰石 化学转化 水处理 环境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典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特征分析
19
作者 王乐乐 李彦澄 +1 位作者 李江 刘滨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城市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为了解贵州省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特征和污染状况,选取7个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开展水质指标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其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渗滤... 城市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为了解贵州省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特征和污染状况,选取7个典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开展水质指标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其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渗滤液中有机官能团和有机物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具有一定的可生化性,7个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均为重度,综合污染指数顺序为平塘<黔西<天柱<盘州<绥阳<仁怀<荔波;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渗滤液中的有机官能团种类丰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进一步证明渗滤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是类腐殖酸物质。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水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富集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响应关系
20
作者 何继宏 赵世斗 赵云天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了探究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及其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DEA模型,对2007—2021年我国资源富集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VAR模型,探讨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 为了探究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及其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DEA模型,对2007—2021年我国资源富集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VAR模型,探讨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资源富集区水资源利用总体处于DEA无效率状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极差为0.572,省(区)之间差异明显;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脉冲响应关系,产业结构转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江西、内蒙古、新疆和黑龙江4个省(区)产业结构转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趋于增强,其他省(区)的影响减小乃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结构转型 DEA模型 VAR模型 资源富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