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功能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慧英 郑晓风 +4 位作者 杨淑贞 甄伟兰 杨明宇 梅飞来 陈湘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68-473,共6页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周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将性别、年龄匹配同期住院的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或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经颅...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周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将性别、年龄匹配同期住院的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或门诊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屏气试验”及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PECT)“静息显像+腺苷负荷试验”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特征;同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包括执行能力、结构能力、记忆力(包括听觉记忆力、视觉记忆力和逻辑记忆力)、信息处理速度及视空间能力检查。结果(1)两组在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及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MoCA评分、视觉记忆、执行功能、结构能力及信息处理速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SPECT静息显像+腺苷负荷试验共完成19例(对照组12例,病例组7例),病例组与对照组右侧基底节区放射性摄取比值(UR)[分别为8.91(-2.48~15.87)与-6.21(-10.39~5.42)]及左侧额叶UR[分别为11.62(2.93~16.87)与1.04(-10.17~3.8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TCD屏气试验完成26例(对照组与病例组各13例),病例组的血管运动反应性[左侧(13±5);右侧(21±7)]和呼吸抑制指数[左侧(0.66±0.26);右侧(1.0±0.4)]与对照组的血管运动反应性[左侧(24±11);右侧(30±9)]和呼吸抑制指数[左侧(1.21±0.57);右侧(1.5±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早期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腔隙性脑梗死 血管运动反应性 脑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类型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新宇 华扬 +3 位作者 高明杰 杨洁 段春 夏明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14-419,F0003,共7页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闭塞(ICAO)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对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与临床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经颅多普勒超声(...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闭塞(ICAO)缺血性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对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与临床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对颈部及颅内动脉诊断的ICAO住院患者363例,根据头部MRI或CT结果确诊患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255例,无脑梗死108例。通过TCCS和(或)TCD检测记录患侧PSVMCA,并根据颅内侧支循环的开放类型为前交通动脉开放(Aco A组)、后交通动脉开放(Pco A组)、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E-I组)及无交通支开放(None组)。对新发脑梗死患者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行神经功能评估,比较ICAO新发脑梗死患者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类型患侧PSVMCA及NIHSS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1)新发脑梗死组Aco A开放比例低于无脑梗死组[54.1%(138/255)比70.4%(76/108),P=0.004];PSVMCA低于无脑梗死组[(54±16)cm/s比(61±12)cm/s,P<0.01]。(2)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组间PSVMC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6.03,P<0.01),PSVMCA由高到低依次为ACo A组、PCo A组、E-I组、None组。(3)255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不同侧支循环类型PSVMCA(F=88.09,P<0.01)及NIHSS评分(Z=121.63,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o A开放组PSVMCA最高、NIHSS评分最低,与其他3组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PSVMCA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70,P<0.0 1)。结论 ICAO新发脑梗死患者ACo A侧支开放直接影响ICAO患者患侧PSVMCA及临床神经功能,PSVMCA越高则NIHSS评分越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也越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侧支循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大脑中动脉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脑血流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绍辉 黄宇光 +3 位作者 黄一宁 徐仲煌 张秀华 杨克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监测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率 ,观察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三种吸入麻醉药对平均血流速率 (Vm)的影响。方法  42例 18~ 6 0岁、ASAⅠ~Ⅱ级、择期非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接受地氟醚、异氟醚或七氟醚吸...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监测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率 ,观察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三种吸入麻醉药对平均血流速率 (Vm)的影响。方法  42例 18~ 6 0岁、ASAⅠ~Ⅱ级、择期非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接受地氟醚、异氟醚或七氟醚吸入麻醉。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在 40± 1mmHg。当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分别为 :1 0MAC平衡 15分钟后 ,快速 (2分钟内 )从 1 0MAC升高至 1 5MAC即时 ,1 5MAC平衡 15分钟后 ,以及稳定于 1 5MAC并且维持和 1 0MAC平衡下相似的MAP时 ,记录Vm、MAP和心率。结果  (1)吸入浓度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 ,且MAP维持相同水平的情况下 ,地氟醚和异氟醚使Vm增加非常显著 (分别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从47cm/s上升至 5 2cm/s,P <0 0 1) ,而七氟醚无显著变化 (从 6 0cm/s至 6 0cm/s,P >0 0 5 )。 (2 )当吸入浓度快速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时 ,地氟醚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同时 ,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P <0 0 1)。而异氟醚和七氟醚在MAP显著下降的同时使Vm无显著变化 (从 47cm/s升至 49cm/s,P >0 0 5 ) ,或显著下降 (从 6 0cm/s降至 5 6cm/s,P <0 0 1)。结论  (1)吸入浓度从 1 0MAC增加到 1 5MCA时 ,地氟醚、异氟醚使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而七氟醚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异氟醚 七氟醚 脑血流速率 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或异丙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脑血流量和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复波 黄绍强 梁伟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5-718,共4页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术中七氟醚或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n=20)和异丙酚组(P组,n=20)。两组分别采用七氟醚或异丙...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术中七氟醚或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n=20)和异丙酚组(P组,n=20)。两组分别采用七氟醚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在诱导前水平仰卧位(T1)、水平截石位(T2)、诱导插管后即刻(T3)、诱导插管后5 min(T4),气腹头低位后即刻(T5)、气腹头低位后15 min(T6)、气腹放气后10 min(T7)观察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PaCO2、PETCO2、大脑中动脉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ime-average peak flow velocity,TAP)和脑短暂充血反应(transient hyperaemic response,THR)。结果与TI时点相比,P组TAP在T2、T5、T6时点均无显著变化,而在T3、T4、T7时点明显降低,S组仅在T4、T7时点明显下降,T3时点明显高于P组,且与T1时点无显著差异;S组THR反应率(THRR)在T3时点与TI时点相比显著下降,且低于P组。结论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时,异丙酚可降低CBF,但对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无明显影响,而七氟醚在吸入高浓度时能明显降低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CO2气腹与头低截石体位可显著升高CBF,其作用明显强于临床常用剂量的麻醉药物,但对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七氟醚 腹腔镜 脑血流速率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在脑静脉系统血栓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欣 华扬 +2 位作者 贾建平 凌晨 段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静脉系统血栓(CVT)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TCD对经MRI以及DSA或MRV证实的35例CVT患者脑基底静脉(BVR)及其属支大脑中深静脉(DMCV)血流速度进行诊断性探测,并对其中13例经过溶栓治疗者进...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脑静脉系统血栓(CVT)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TCD对经MRI以及DSA或MRV证实的35例CVT患者脑基底静脉(BVR)及其属支大脑中深静脉(DMCV)血流速度进行诊断性探测,并对其中13例经过溶栓治疗者进行动态监测。结果BVR和DMCV流速分别为(64.1±21.9)cm/s和(70.1±27.4)cm/s,较正常值明显增高(P<0.01),但不受颅内压增高的影响(r=0.02,P>0.05)。经溶栓治疗后的两静脉血流速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TCD所显示的CVT患者BVR或DMCV血流速度的异常增高具有诊断意义,可为CVT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提供无创而又费用低廉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 血栓形成 血流速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及其正常值 被引量:4
6
作者 丁美修 罗其中 +4 位作者 陈文琴 杭春华 刘永戢 王捷敏 王秉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8-21,共4页
本文叙述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及其对36例正常人颅内脑底动脉血流参数的测定结果。血流信号以快速傅里叶转换的实时频谱显示。血流参数包括峰速、平均包络线速度、S/D和PI。通过颈动脉压迫试验、血流方向及取样深度确定被测血管。... 本文叙述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及其对36例正常人颅内脑底动脉血流参数的测定结果。血流信号以快速傅里叶转换的实时频谱显示。血流参数包括峰速、平均包络线速度、S/D和PI。通过颈动脉压迫试验、血流方向及取样深度确定被测血管。比较左右两侧脑底动脉平均速度的差异。分析大脑中动脉在不同取样深度血流速度的变化和年龄对血流速度的影响。简单介绍这些血流参数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脑血液动力学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脑电双频指数与脑血流速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文度 欧阳川 +4 位作者 霍岩松 杨宝慧 张亮 裴馨 何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脑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择期CEA患者35例,年龄54-80岁。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和记录入室时(T1)、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游离颈动脉10min(T3)、阻断颈动脉5mi...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脑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择期CEA患者35例,年龄54-80岁。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和记录入室时(T1)、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T2)、游离颈动脉10min(T3)、阻断颈动脉5min(T4)、放置颈动脉转流管5min(T5)、开放颈动脉5min(T6)及60min(T7)时大脑左、右两侧脑血流峰值速度(Vp)、平均速度(Vm),以及相应时点的BIS值,分析相关性。结果35例患者均采集BIS值,其中17例患者采集Vp、Vm。T2、B、T4、T7时BIS与Vp、Vm呈显著正相关(P〈0.01);两侧Vp、Vm在T7时均呈显著正相关(r=0.542和r=0.649,P〈0.05)。T2时CEA侧BIS值与Vm呈显著正相关(r=0.498,P〈0.05);T1时非CEA侧BIS值与Vp呈显著正相关(r=0.556,P〈0.05)。T3、T4时CEA侧BIS值的变化与Vp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584,P〈0.05),而非CEA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CEA中,CEA侧与非CEA侧之间,其BIS值的变化因受到麻醉和脑血流量变化的双重影响而不完全一致。BIS值可反映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在人手术室(非CEA侧)和麻醉诱导(CEA侧)时它们的变化方向一致,而在阻断颈动脉早期(CEA侧)的变化方向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脑电双频指数 脑血流速度 超声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预测高改良Fisher分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建维 郭军平 +3 位作者 贾娇坤 丁则昱 杨中华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9期781-785,共5页
目的观察在高改良Fisher分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值(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ratio of the ipsilateral to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I/C m BFV)对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 目的观察在高改良Fisher分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比值(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ratio of the ipsilateral to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I/C m BFV)对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DCI)的预测价值是否高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 BFV)≥120 cm/s。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NICU住院的改良Fisher分级≥3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检查。记录大脑中动脉m BFV及双侧I/C m BFV。终点事件为DCI。计算I/C m BFV和大脑中动脉m BFV≥120 cm/s预测DC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共44例患者纳入研究,共18例患者发生了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率为41%。以大脑中动脉m BFV≥120 cm/s为标准时,TCD诊断的敏感性是77.8%,特异性是50%,阳性预测值53.8%,阴性预测值为75%。以I/C m BFV≥1.5为标准时,TCD的敏感性是71.8%,特异性是41.7%,阳性预测值50%,阴性预测值为71.4%。结论对于高Fisher分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TCD仍是预测迟发性脑缺血的有利工具。与I/C m BFV≥1.5为标准相比,m BFV≥120 cm/s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 脑血管痉挛 迟发性脑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颅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深度对血流值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广生 王丽萍曲 +1 位作者 方何祥 王耀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92,共2页
的探讨不同检测深度时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180例健康成人。结果提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值,不但与年龄、性别有关,还与检测样本深度有密切相关性。
关键词 检测深度 大脑中动脉 血液流速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mussen脑炎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小未 刘兴洲 +3 位作者 黄光 栾国明 陈树花 张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探讨Rasmussen脑炎患儿颅内较大血管血流速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Rasmussen脑炎确诊患者在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发作期与间歇期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病灶侧平均血流速度发作期较间歇期增加14.... 目的探讨Rasmussen脑炎患儿颅内较大血管血流速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Rasmussen脑炎确诊患者在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发作期与间歇期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病灶侧平均血流速度发作期较间歇期增加14.02%~48.14%,病灶对侧的变化范围为-0.74%~22.63%。结论在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期间,病灶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可表现为血流速度异常增高的高流速灌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MUSSEN脑炎 癫痫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流速度 大脑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不同体位对脑血流速率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铃 郭志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对脑血流速率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麻下择期腹腔镜手术ASA分级Ⅰ~Ⅱ级的患者20例,其中头高位手术10例(R组),头低位手术10例(T组)。术前1 d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中定时用超声多普...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对脑血流速率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麻下择期腹腔镜手术ASA分级Ⅰ~Ⅱ级的患者20例,其中头高位手术10例(R组),头低位手术10例(T组)。术前1 d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中定时用超声多普勒检测2组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率,检测时间分别为诱导插管后水平位时(t1),体位变化时0 min(t2)、10min(t3)、30 min(t4)、50 min(t5),恢复水平位后(t6),术后第1天再次对患者进行MMSE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中脑血流速率和术后MMSE评分是否有差异。结果 R组和T组比较,t1、t2、t3、t4、t6时2组的脑血流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5时T组脑血流速率高于R组(P<0.05)。T组术中脑血流速率较大,术后MMSE评分高于R组(P<0.05),所以术中高脑灌注可以提高术后MMSE评分。结论术中头低位患者脑血流速率高于头高位患者脑血流速率,术中高脑血流速率可以提高术后MMSE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体位 脑血流速率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mussen脑炎患儿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12
作者 吴小未 刘兴洲 +3 位作者 黄光 栾国明 陈树花 张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64-665,F0003,共3页
目的初步分析Rasmussen脑炎患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Rasmussen脑炎确诊患儿8例,在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双侧MCA血流速度。结果病灶侧血流速度变化率与病灶对侧血流速度变化率的... 目的初步分析Rasmussen脑炎患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Rasmussen脑炎确诊患儿8例,在单纯部分性癫痫发作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双侧MCA血流速度。结果病灶侧血流速度变化率与病灶对侧血流速度变化率的差值分析显示,平均血流速度的方差最小。TCD检测的双侧MCA在癫痫发作期表现为不均等的血流速度增加。结论平均血流速度较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更适合作为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MUSSEN脑炎 癫痫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氧暴露情况下运动对中动脉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丽娟 熊开宇 +3 位作者 田野 胡扬 孔兆伟 陈效科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2,共3页
利用常压低氧屋模拟2500m高原急性缺氧,测试了6名世居平原的男子在常氧和急性缺氧情况下,中等强度运动前后中动脉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急性缺氧暴露情况下,安静时平均脑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p)和舒张期血流速... 利用常压低氧屋模拟2500m高原急性缺氧,测试了6名世居平原的男子在常氧和急性缺氧情况下,中等强度运动前后中动脉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显示,急性缺氧暴露情况下,安静时平均脑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p)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从第5min到第20min都持续上升,且Vd增加幅度最大。常氧和急性缺氧运动后即刻,Vm和Vp均显著增加,常氧运动后Vm、Vp的增加幅度均高于急性缺氧运动后;常氧运动后Vd增加,而急性缺氧运动后Vd略有降低。提示,急性缺氧主要通过调节脑血管阻力增加舒张期血流速度,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来满足动脉氧含量下降时大脑的供氧需求;急性缺氧运动与常氧运动一样,都是通过增加收缩期血流速度来满足大脑供氧需求,但急性缺氧暴露抑制了运动对脑血流速度的增加效应;与常氧运动、急性缺氧相比,急性缺氧运动对舒张期血流速度的影响比对平均脑血流速度和收缩期血流速度的影响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缺氧 脑血流 强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访变异性对老年人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宪芳 崔谊 +3 位作者 赵颖馨 柴强 刘振东 张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LDL-C随访变异性对老年人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济南地区的老年人489例,每6个月随访1次,并检测血浆LDL-C水平,完成36个月随访,纳入分析的老年人共456例。依据随访期间LDL-C标准差的三分位分为低变异性... 目的探讨LDL-C随访变异性对老年人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7月济南地区的老年人489例,每6个月随访1次,并检测血浆LDL-C水平,完成36个月随访,纳入分析的老年人共456例。依据随访期间LDL-C标准差的三分位分为低变异性组152例(LDL-C<0.66 mmol/L)、中变异性组152例(LDL-C 0.66~0.79 mmol/L)和高变异性组152例(LDL-C>0.79 mmol/L)。所有老年人于基线及随访结束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结果与低变异性组比较,中变异性组、高变异性组MCA、ACA及PCA血流速度下降幅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变异性组比较,高变异性组PCA血流速度下降幅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期间MCA、ACA及PCA血流速度下降与LDL-C变异性呈正相关(r=0.339,r=0.273,r=0.407,P<0.01)。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DL-C变异性是MCA、ACA及PCA血流速度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β=2.196,95%CI:0.966~3.426,P=0.000;β=2.478,95%CI:6.152~13.889,P=0.033;β=3.113,95%CI:1.569~4.652,P=0.000)。结论高LDL-C随访变异性是老年人脑血流速度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LDL 脑血管循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大脑中动脉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显著型动脉导管未闭影响早产儿脑血流参数的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雅楠 钱晶晶 +1 位作者 俞劲 叶菁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4-207,共4页
背景早产儿易发生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进而引起脑血流参数的改变,且对于动脉导管结扎术后脑血流的恢复情况报道较少。目的通过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脑血流参数,分析hsPDA对早产儿脑血流的影响以及动脉导管结扎术后脑... 背景早产儿易发生血流动力学显著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进而引起脑血流参数的改变,且对于动脉导管结扎术后脑血流的恢复情况报道较少。目的通过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脑血流参数,分析hsPDA对早产儿脑血流的影响以及动脉导管结扎术后脑血流的恢复情况。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检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HIS系统中2022年7月至2023年1月NICU收治的诊断中含hsPDA且出生胎龄<37周的病例为病例组,以同期NICU中出生胎龄<37周并于出生72 h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无PDA的新生儿为参照人群。两组共同排除合并紫绀型或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重度颅内出血或重度脑积水以及出现肠道感染坏死穿孔行手术治疗的病例。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参数。主要结局指标动脉导管结扎术后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病例组28例,经药物治疗(7例)和手术治疗(21例)后动脉导管均闭合,男14例(50%),PDA内径为(2.77±0.53)mm;参照人群30例,男性14例(46.7%),两组间性别、出生体重、超声检查日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出生胎龄小于参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病例组术前与参照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张末期流速(Vd)病例组术前低于参照人群、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病例组术前高于参照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于病例组术后(21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后72 h内)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脑血流参数(Vs、Vd、RI和S/D)与参照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sPDA引起早产儿大脑动脉前、后循环的血流参数异常;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后脑血流可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经颅多普勒超声 早产儿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双侧大脑中动脉多普勒超声血流差异与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李林 谢海洋 秦延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0期1390-139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差异,并分析影响支架联合溶栓治疗AAC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差异,并分析影响支架联合溶栓治疗AAC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海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行机械取栓治疗的AACIS患者16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单纯溶栓组72例和联合溶栓组96例。联合溶栓组又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预后不良组31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CIS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溶栓组与预后良好发生率相关(P=0.013)。联合溶栓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average blood flow velocity,Vm)、弥散加权成像Alberta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omputed tomography score,ASPECTS)明显高于单纯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良好组年龄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血糖≤6.8 mmol/L、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循环评分、ASPECTS>2分及Vm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6.8 mmol/L、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循环评分、ASPECTS>2分及Vm是AACIS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支架联合溶栓治疗AACIS预后不良风险更低,并且血糖≤6.8 mmol/L、Tan较高、DWI-ASPECTS>2分以及Vm较高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大脑中动脉 血流速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