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轨迹谱聚类的终端区盛行交通流识别方法 被引量:28
1
作者 王超 韩邦村 王飞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6-552,共7页
为了改善终端空域扇区和进离场航线对实际空中交通的流量及空间分布的适用性,研究了从大量航空器飞行轨迹中识别主要交通流的方法.在分析飞行轨迹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3D网格的轨迹间相似性模型.利用谱聚类算法对终端区飞行轨迹... 为了改善终端空域扇区和进离场航线对实际空中交通的流量及空间分布的适用性,研究了从大量航空器飞行轨迹中识别主要交通流的方法.在分析飞行轨迹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3D网格的轨迹间相似性模型.利用谱聚类算法对终端区飞行轨迹样本进行聚类划分,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聚类核密度估计的盛行交通流和异常轨迹的识别方法,用于从空管雷达记录的飞行轨迹中识别出盛行交通流的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将1 476条轨迹划分为5个聚类,识别出5个盛行交通流,且识别结果未受到异常轨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空中交通流 聚类分析 轨迹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ACC渗透率条件下的混合交通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秦严严 王昊 +1 位作者 王炜 万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69,104,共8页
未来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和传统车辆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决定了CACC技术对交通拥堵、能耗排放的改善程度.鉴于此,研究不同CACC渗透率时这种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应用基于轨迹数据标定的IDM(... 未来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车辆和传统车辆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决定了CACC技术对交通拥堵、能耗排放的改善程度.鉴于此,研究不同CACC渗透率时这种混合交通流的稳定性.应用基于轨迹数据标定的IDM(Intelligent Driver Model,IDM)模型和由加州伯克利PATH实验室实车测试验证的CACC模型分别作为传统车辆跟驰模型和CACC车辆跟驰模型.依据传统车辆在扰动下的稳定性,确定高稳态速度和低稳态速度,并考虑两种车型相对数量、相对位置的随机性,设计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稳态速度下,不同CACC渗透率时混合车队均整体稳定;在低稳态速度下,当CACC渗透率较小时,车队整体不稳定,CACC渗透率需达到50%以上时,才有可能使得混合车队由不稳定转变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稳定性 跟驰模型 混合交通流 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 稳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交通流密度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青 曲仕茹 史忠科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51-455,共5页
高速公路宏观控制方法的目的在于防止交通拥塞 ,至少避免由于交通的多相性引起拥塞状况的恶化 ,通过寻求控制策略达到理想的交通密度轮廓。然而 ,由于交通模型的强耦合性和非线性 ,高速公路密度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较慢。本文利用非线性积... 高速公路宏观控制方法的目的在于防止交通拥塞 ,至少避免由于交通的多相性引起拥塞状况的恶化 ,通过寻求控制策略达到理想的交通密度轮廓。然而 ,由于交通模型的强耦合性和非线性 ,高速公路密度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较慢。本文利用非线性积分器的 backstepping方法 ,分析和设计控制方案 ,提出了一种针对自动化公路系统 (AHS)的道路交通控制器。这种控制器在宏观水平上操纵 ,能够使拥塞的高速公路交通密度快速收敛到期望值 kd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交能流模型 密度控制器 交通拥塞 控制策略 密度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设速度服从截断正态分布的公交车队密度离散模型 被引量:13
4
作者 巫威眺 沈旅欧 靳文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50,共7页
基于实地收集数据,针对我国大城市主道路上公交车流量普遍较大的情况,考虑公交车有别于小汽车的特有的运行特性,引入公交车停站平均延误参数,利用截断正态分布建立了相邻交叉口有停靠站的公交车队密度离散模型,分析了上游交叉口的排队... 基于实地收集数据,针对我国大城市主道路上公交车流量普遍较大的情况,考虑公交车有别于小汽车的特有的运行特性,引入公交车停站平均延误参数,利用截断正态分布建立了相邻交叉口有停靠站的公交车队密度离散模型,分析了上游交叉口的排队公交车辆在绿灯放行后往下游道路行驶过程中的离散特性,利用分段函数方式构造了公交车队在时空坐标上的交通流密度分布函数.针对相邻交叉口有一个停靠站的信号协调控制实例,提出了在某一时刻公交车队头部驶过和尾部未驶过下游断面的车辆数计算公式,推导了上下游交叉口断面处的流量分布模式,结合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流 公交车队 密度离散模型 截断正态分布 信号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模型交通流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立东 张远 +1 位作者 张萌萌 朱文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9-215,共7页
对交通流跟驰模型施以拉氏变换(或z变换),转换为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形式,进而通过分析传递函数来探讨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及控制方法,这是交通流稳定性理论研究重要方向之一.为进一步挖掘分析稳定交通流系统在稳定状态下动态特性,基于最优速... 对交通流跟驰模型施以拉氏变换(或z变换),转换为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形式,进而通过分析传递函数来探讨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及控制方法,这是交通流稳定性理论研究重要方向之一.为进一步挖掘分析稳定交通流系统在稳定状态下动态特性,基于最优速度跟驰模型,以控制理论时域分析方法,研究了交通流系统在欠阻尼和过阻尼两种情况下阶跃响应动态特性,并以仿真算例验证了理论正确性.过阻尼较欠阻尼交通流系统稳定性好,但调节时间更长,若将交通事件抽象为阶跃响应,通过分析交通流系统调节时间、超调量等参数,可为计算交通事件持续时间作参考,进而制定合理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阻尼特性 控制理论 交通流系统 最优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入口匝道控制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玉梅 曲仕茹 温凯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0-823,共4页
针对现有的入口匝道控制方案不能有效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挤及堵塞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方法设计感应匝道控制的算法。首先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流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设计了非线性反馈匝道控制算法。在MA... 针对现有的入口匝道控制方案不能有效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挤及堵塞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方法设计感应匝道控制的算法。首先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流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设计了非线性反馈匝道控制算法。在MATLAB环境下,比较了无控制、ALINEA控制和BP神经网络控制3种不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在抑制交通流密度波动方面优于ALINEA控制,且能使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密度保持在期望值附近。此外,该算法具有自学习功能,可以在线调节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以适应不同的交通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入口匝道控制 BP神经网络 交通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变化的哈尔滨市瓦盆窑路段交通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肖生苓 王婉 蔡朝生 《森林工程》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通过时间变化特性和空间变化特性,研究哈尔滨市瓦盆窑路段的交通量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交通负荷分析。哈尔滨市瓦盆窑路段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基本均衡,该路段交通量日变化比较平稳,周变化呈现工作日交通量较小而休息日交通量较大的规律,... 通过时间变化特性和空间变化特性,研究哈尔滨市瓦盆窑路段的交通量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交通负荷分析。哈尔滨市瓦盆窑路段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基本均衡,该路段交通量日变化比较平稳,周变化呈现工作日交通量较小而休息日交通量较大的规律,月变化主要受春节探亲及哈尔滨市冰雪天气的影响。节假日对该路段的交通量时变化有较明显的影响,且不同节日交通量时变化规律也不同。该路段平均车速的小时变化规律与该路段的交通量小时变化规律相反,1~5月份中,4月份的月平均小时车速最大,1月份和5月份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交通量 速度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宏观交通流模型的MPC算法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红光 高磊 米文毓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75-1881,共7页
为了得到稳定有序的道路交通流,针对高速公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宏观交通流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考虑到由于匝道的流入和流出给交通流带来的不确定性,该方法以各路段的交通流密度和速度为控制目标。再以传统的宏观交通流模型... 为了得到稳定有序的道路交通流,针对高速公路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宏观交通流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考虑到由于匝道的流入和流出给交通流带来的不确定性,该方法以各路段的交通流密度和速度为控制目标。再以传统的宏观交通流模型为基础,改进得到一个宏观交通流状态空间模型。针对多变量和控制量约束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交通流密度和速度控制器,以保证更好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交通流的密度和速度最终趋于期望值,即该方法可有效避免交通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交通流密度和速度控制 宏观交通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