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e Study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Based on Land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the Great Chengdu Area
1
作者 邱延峻 阳恩慧 +1 位作者 王文奇 陆辉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0年第3期231-237,共7页
Traffic is a function of land us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and land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of various levels in Great Chengdu Area (GCA) were ... Traffic is a function of land us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and land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of various levels in Great Chengdu Area (GCA) were investigated. Trip generation was predicted based on population expansion, and trip attraction was estimated based on land use intensity coefficient. Lane assignment of transportation corridors with case studies is expected with two-way-six-lane routes connecting county-cities, two-way-four-lane routes connecting new towns in plane area, and two-way-two-lane connecting new towns in hilly area and prime vill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Land development traffic generation traffic at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ub-and-Spoke型运输网络改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红启 刘鲁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7年第6期63-68,共6页
Hub-and-Spoke(本文简称为HS)网络形式被广泛采用于多个领域,其在实践中显现的缺陷也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采用运输车辆空驶吨公里作为评判标准,以"中途点停靠"(pickup stopover)的形式改善HS型运输网络。通过解析法获得HS运... Hub-and-Spoke(本文简称为HS)网络形式被广泛采用于多个领域,其在实践中显现的缺陷也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采用运输车辆空驶吨公里作为评判标准,以"中途点停靠"(pickup stopover)的形式改善HS型运输网络。通过解析法获得HS运输网络结合中途点停靠运输模式的适用条件,并以我国公路快速货运业干线运输组织为对象加以实证分析。相比于运筹学领域优化计算方法而言,这种针对HS运输网络改善方法的可行性论证过程简单而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中途点停靠 解析法 Hub-and-Spoke运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a joint entry-and distance-based cordon pricing scheme: a dynamic modeling approach
3
作者 Mehrdad Gholami Shahbandi Abbas Babazadeh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9年第1期25-38,共14页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TDM)covers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traffic congestion within the affected urban areas. Congestion pricing includes a branch of TDM strategies; among them, the entry-based cordon pricin...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TDM)covers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traffic congestion within the affected urban areas. Congestion pricing includes a branch of TDM strategies; among them, the entry-based cordon pricing, i.e., applying charge on entry, is the most popular because of practicality and social acceptance. Many researchers have investigated different second-best approaches for evaluations of cordon pricing plans, mostly by applying static traffic assignment methods. In this paper,a joint entry-and distance-based scheme is proposed to circumvent the deficiencies intrinsic to each. The optimal joint design is considered as the solution to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which an equilibrium 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 model is used to take account of flow variations and represent congestion effects more realistically. The problem is solved for the network of Sioux Falls by using an enumeration algorithm, and the solution is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or distinct entry-and distance-based schemes.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joint tolling has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reducing the total travel time of the travelers and in alleviating the congestion level inside the cordoned area, while generating a higher level of revenue from tolls. Furthermore,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e un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by static against dynamic modeling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 Cordon-based CONGESTION PRICING Dynamic user EQUILIBRI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稳定航迹优化的空中交通多元复杂度计算方法
4
作者 温瑞英 何家兴 王红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9,共12页
传统轨迹优化方法难以在改进局部飞行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体空域稳定运行,为此本文提出针对空域栅格评估的多元复杂度计算方法,并研究该方法在轨迹搜索算法中的应用。首先,由“接近”“汇聚”两种运动趋势计算交互复杂度,由空域结构和气象... 传统轨迹优化方法难以在改进局部飞行效率的同时保证整体空域稳定运行,为此本文提出针对空域栅格评估的多元复杂度计算方法,并研究该方法在轨迹搜索算法中的应用。首先,由“接近”“汇聚”两种运动趋势计算交互复杂度,由空域结构和气象环境计算背景复杂度。其次,将两类复杂度分配到空域栅格上,得到栅格的复杂度图。最后,应用于改进的轨迹优化方法中以评估优化结果对空域运行压力的影响。基于仿真空域和实际上海终端区运行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空中交通场景的运行压力能够由多元复杂度进行量化。对比原始数据,基于复杂度评估方法改进的A^(*)算法能使优化结果的飞行距离下降20.10%,预计飞行时间下降30.00%,机动次数下降16.67%;同时对比原始数据和传统A^(*)算法的优化轨迹,优化后的局部空域运行压力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空中交通复杂度 改进A*算法 空域 线性动力系统 空中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端区离场航空器自主路径规划
5
作者 王红勇 郭宇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6-456,共11页
随着航空器自主保持间隔运行概念的逐渐发展,基于连续爬升运行(CCO)模式,可有效解决当前终端区内航空器离场路径固定单一所造成空域运行效率低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粒子群优化(APF-PSO)联合算法的终端区离场航空器自主路径... 随着航空器自主保持间隔运行概念的逐渐发展,基于连续爬升运行(CCO)模式,可有效解决当前终端区内航空器离场路径固定单一所造成空域运行效率低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粒子群优化(APF-PSO)联合算法的终端区离场航空器自主路径规划方法。构建面向航空器自主运行模式的空域环境模型,对空域环境进行栅格化处理并计算各栅格的空域复杂度,限制离场航空器进入高复杂度栅格以保障运行安全;构建基于BADA数据库和减退力爬升模式的航空器爬升性能约束模型;应用APF-PSO联合算法进行路径规划,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广域搜索思想解决人工势场法(APF)固有的局部极值-目标不可达问题;使用贝塞尔曲线法优化该路径,引入滑动时间窗口理念优化航空器离场时刻;使用上海终端空域的实际结构和运行数据,应用所提方法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APF-PSO联合算法可有效生成航空器无冲突离场路径并规避繁忙空域,优化处理后的路径满足航空器爬升性能约束,且优于实际运行路径(路径长度减少23.78%,最大转弯率降低55.73%,最大爬升率降低9.94%);离场航空器自主运行模式下的空中交通复杂性较当前运行模式更为均衡(栅格复杂度峰值降低3.92%),可有效提升空域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空器自主运行 连续爬升运行 路径规划 人工势场-粒子群优化算法 空中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疏散引导的高峰时段地铁站应急疏散方案优化
6
作者 田杰 苏宇鹏 +1 位作者 吴桐 朱震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3,126,共9页
为保障突发事故时高峰时段地铁站行人应急疏散的效率与安全,对现有疏散方案进行了优化。首先,分析了高峰时段地铁站的行人疏散特征,阐明了在高峰时段增设疏散引导的必要性,总结了疏散中常见的瓶颈拥堵点。随后,针对各瓶颈拥堵点的位置... 为保障突发事故时高峰时段地铁站行人应急疏散的效率与安全,对现有疏散方案进行了优化。首先,分析了高峰时段地铁站的行人疏散特征,阐明了在高峰时段增设疏散引导的必要性,总结了疏散中常见的瓶颈拥堵点。随后,针对各瓶颈拥堵点的位置设计了疏散引导措施,分别设计了现有疏散方案与增设疏散引导后的优化方案。最后,通过Anylogic软件对2组疏散方案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多个疏散评价指标,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疏散方案可在平峰时段按时完成疏散,但其在高峰时段的总疏散时间超过了地铁安全疏散规范中要求的360 s,而优化方案在高峰时段的总疏散时间为352 s,闸机最长通过时间为278 s,均优于现有疏散方案。研究结果可为高峰时段地铁站疏散方案中疏散引导的具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疏散引导 高峰时段 地铁车站 疏散方案优化 多指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运能利用和碳排放的绿色城轨开行方案研究
7
作者 杨雯雯 孟学雷 +1 位作者 高如虎 林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势在必行。立足于绿色交通“提效降碳”的核心内涵,本文提出一种考虑资源、环境、乘客和企业四方效益,基于大小交路多编组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为研究不同交路对... 随着“双碳”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势在必行。立足于绿色交通“提效降碳”的核心内涵,本文提出一种考虑资源、环境、乘客和企业四方效益,基于大小交路多编组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为研究不同交路对客流分布的影响,根据乘客出行特征划分客流,进而分析不同客流的出行成本,建立以列车运输资源利用率最大,列车运行中碳排放量最小,企业运营成本和乘客出行时间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以线路通过能力、发车频率和运用车辆数为约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用于模型求解,并与单一交路、单一编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其求解结果与传统的麻雀搜索算法及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单一交路和单一编组的列车开行方案相比,多交路和多编组的方案在运能利用、碳排放、企业运营成本及乘客出行时间成本方面表现更优;此外,改进后的麻雀搜索算法在求解效率和结果质量上也明显优于传统算法。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平衡企业和乘客的利益,还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碳排放,为城轨系统的绿色化运营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开行方案 麻雀搜索算法 绿色城轨 输送能力利用率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主要货运通道生产计划一体化编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周利萍 陈亚茹 +1 位作者 龚帆 王文浩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2期64-69,共6页
针对目前铁路货运生产计划编制的效率和质量不高等问题,以主要货运通道为业务场景,设计了铁路主要货运通道生产计划一体化编制系统,并研究了其关键技术,实现计划辅助编制、计划执行盯控、计划兑现分析、空车运用分析及车流综合分析等运... 针对目前铁路货运生产计划编制的效率和质量不高等问题,以主要货运通道为业务场景,设计了铁路主要货运通道生产计划一体化编制系统,并研究了其关键技术,实现计划辅助编制、计划执行盯控、计划兑现分析、空车运用分析及车流综合分析等运输全过程管理。通过在唐(山)包(头)、瓦(塘)日(照)、浩(勒报吉)吉(安)线上的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为铁路货运通道能力优化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货运通道 生产计划 一体化编制 车流管理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市高铁枢纽交通规划研究——以句容站为例
9
作者 孙庭源 《交通工程》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以镇江句容站为例,探讨小城市高铁枢纽的交通规划方法。从“区域—城区—片区—枢纽”4个层面构建服务跨界毗邻地区和城市自身的高效集疏运体系。突破传统,充分利用铁路线下空间,围绕高铁站房紧凑集约布局各类交通功能设施,打造集轨道... 以镇江句容站为例,探讨小城市高铁枢纽的交通规划方法。从“区域—城区—片区—枢纽”4个层面构建服务跨界毗邻地区和城市自身的高效集疏运体系。突破传统,充分利用铁路线下空间,围绕高铁站房紧凑集约布局各类交通功能设施,打造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长途大巴、小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基于枢纽车流特征和旅客需求,精细化开展枢纽交通组织,实现车流快捷进出、人流无缝换乘。本文的研究可为类似小城市高铁枢纽的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市 高铁枢纽 交通规划 交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集美北部工业区交通改善提升规划研究
10
作者 陈晓灿 《交通与运输》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为适应工业园区交通需求,缓解道路供需矛盾,对工业区交通改善提升规划展开研究。以问题为导向,选取厦门市集美北部工业区作为分析案例:首先,根据现状分析总结片区交通特征,识别工业园区主要交通矛盾;其次,提出交通改善思路,并针对性提... 为适应工业园区交通需求,缓解道路供需矛盾,对工业区交通改善提升规划展开研究。以问题为导向,选取厦门市集美北部工业区作为分析案例:首先,根据现状分析总结片区交通特征,识别工业园区主要交通矛盾;其次,提出交通改善思路,并针对性提出改善措施;最后,通过搭建片区路网模型对所提改善措施进行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交通规划 问题导向 单向交通组织 路内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客泊车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研究
11
作者 朱晓静 孙玲 《交通工程》 2025年第2期11-15,共5页
基于代客泊车服务类型、业态归属、发展影响因素及企业运营现状等情况,从供给端了解代客泊车运营服务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从需求端解市民对代客泊车服务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意愿。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代客泊车服务存在的问题。... 基于代客泊车服务类型、业态归属、发展影响因素及企业运营现状等情况,从供给端了解代客泊车运营服务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从需求端解市民对代客泊车服务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意愿。从共性与个性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代客泊车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代驾行业发展及案例,探索代客泊车发展前景。从业态发展路径、业态管理、宣传引导等角度研究提出规范代客泊车服务发展建议,以期促进代客泊车服务市场秩序规范,推动代客泊车新业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管理 代客泊车 发展前景 发展路径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shold values of traffic flow for the provision of exclusive bus lanes
12
作者 孙锋 王殿海 +1 位作者 马东方 金盛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3年第3期342-349,共8页
A simulation network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VISSIM software and verified by the T- test. The model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oad conditions, pedestrian crossing, traffic composi- tion, bus stops and traffic si... A simulation network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VISSIM software and verified by the T- test. The model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oad conditions, pedestrian crossing, traffic composi- tion, bus stops and traffic signal.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buses and cars under different flow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using the simulation model, and the speed-flow models of buses and car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inally, the threshold values of traffic flow for the provision of exclusive bus lanes was determined with the target of optimal travel benefits (per capi- ta) , which woul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xclusive bus lanes on urban r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transportation exclusive bus lane traffic management speed-flow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uetooth as a traffic sensor for stream travel time estimation under Bogazici Bosporus conditions in Turkey
13
作者 ilker Erkan Hasan Hastemoglu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6年第3期207-214,共8页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for many years. Travel time, being spatial in nature, requires...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for many years. Travel time, being spatial in nature, requires spatial sensors to measure it accurately. Bluetooth is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travel time, and is reported in a few studies from homogenous traffic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ve been no studie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Bluetooth for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n heterogeneous traffic seen in Istanbul and even that Turkey. Bluetooth data collected from a busy urban road in Istanbul city have been analyzed and the penetration rate was found to be about 5 %. Two wheelers and light motor vehicles have been detected using the Bluetooth sensor and the data have been extrapolated to estimate travel times of other classes of vehicles. The study developed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eds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vehicles through weighted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and were us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stream travel time.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promising and show that Bluetooth is a cost-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estimation of travel time for heterogeneous traff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 time Public transport traffic management Istanbul traffic traffic time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海铁联运的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户佐安 孙燕 耿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66,共7页
在海铁联运背景下,协同考虑到港船舶及铁路班列特点,优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对于提高港口作业效率至关重要。在满足码头岸线、泊位水深、岸桥等资源约束前提下,综合考虑船舶服务优先级和偏好泊位、铁路集装箱班列到发时间等约束,以船... 在海铁联运背景下,协同考虑到港船舶及铁路班列特点,优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对于提高港口作业效率至关重要。在满足码头岸线、泊位水深、岸桥等资源约束前提下,综合考虑船舶服务优先级和偏好泊位、铁路集装箱班列到发时间等约束,以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和泊位偏移惩罚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选取计划周期48 h内的到港船舶数据进行案例分析,通过MATLAB数值实验,得到符合船舶服务优先级和泊位偏好要求且契合铁路班列开行计划的海铁联运码头泊位分配方案。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海铁联运协同优化条件下,船舶平均等泊时间为2.9 min,最大等泊时间为11.4 min,同时船舶的靠泊位置与偏好泊位之间的距离均不超过100 m,船舶在港的停留时间及偏好泊位差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海铁联运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方案,有利于提高海铁联运集装箱在港转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海铁联运 协同优化 泊位分配 自适应遗传算法 铁路班列开行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算法的西北航道多目标航路规划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家财 陆蒙洁 +2 位作者 杨朝棚 魏凯 贾世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59,共8页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消融,西北航道进行商业运输活动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针对北极西北航道复杂冰情下船舶航行安全及经济性的需求,充分考虑了海冰特性、船舶破冰能力以及实际航行风险,以船舶燃油消耗和航时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基于...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消融,西北航道进行商业运输活动的船舶数量越来越多。针对北极西北航道复杂冰情下船舶航行安全及经济性的需求,充分考虑了海冰特性、船舶破冰能力以及实际航行风险,以船舶燃油消耗和航时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基于动态加权A^(*)算法的多目标冰区航路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安全距离的动态加权A^(*)算法,引入指数衰减因子调整A^(*)算法的搜索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搜索空间,并将其应用于冰区航路规划模型,进行西北航道航路规划仿真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确保船舶航行安全的基础上规划出燃油消耗及航时较优的航路,有效解决了船舶与海岸线、恶劣冰区边缘之间的安全距离问题,确保冰区航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北极海冰 西北航道 路径规划 多目标优化 动态加权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客货混行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
16
作者 刘颖 张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2,共8页
针对客货混行引发的交通流稳定性下降、交通安全风险增加以及运行效率降低等问题,构建一个多车道客货混行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货车渗透率下的高速公路客货混行交通流特性.首先,利用微观车辆跟驰模型,分析均质小汽车... 针对客货混行引发的交通流稳定性下降、交通安全风险增加以及运行效率降低等问题,构建一个多车道客货混行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货车渗透率下的高速公路客货混行交通流特性.首先,利用微观车辆跟驰模型,分析均质小汽车和货车交通流的基本图特征,提出不同货车渗透率下的客货混行交通流基本图模型.然后,采用具体参数表征换道、有限加速度造成的道路交通容量下降效应,刻画客货混行交通流中货车对直行和换道流量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计算多因素影响下的换道交通流量,构建多车道客货混行交通流元胞传输模型.最后,通过高速公路多场景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准确模拟高速公路上的客货混行交通流演变过程;货车渗透率是影响混行交通运行的关键因素,在交通事件导致车道数减少时,货车渗透率超过0.6会导致交通拥堵难以消散.研究成果可为高速公路客货混行交通流特性研究提供分析工具,为客货混行下的交通管理和疏导策略制定提供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道路交通流 客货混行 元胞传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模糊云的机场刚性道面易损性评价
17
作者 张宇辉 李林泉 +1 位作者 寇伟彬 顾欣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5,共9页
为进一步完善民用机场飞行区道面的评价体系,在现有的道面评价管理技术规范基础上,建立新的刚性道面易损性评价体系,综合考虑结构和功能2个方面对道面做出综合易损性评价,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结构性指标和4个功能性指标,并通过熵权法... 为进一步完善民用机场飞行区道面的评价体系,在现有的道面评价管理技术规范基础上,建立新的刚性道面易损性评价体系,综合考虑结构和功能2个方面对道面做出综合易损性评价,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结构性指标和4个功能性指标,并通过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在子体系中的权重,借助模糊云评价模型在定性概念和定量描述之间相互转化的突出优势,在拓展云模型(ECM)的基础上提出强模糊云(SFCM)模型,建立道面综合易损性评价模型。结合中国南部某机场实际机场道面检测数据分析,得到该机场道面综合易损性评价值为2.277,道面评价结果为具有较大易损性,评价结果的置信度接近1,说明计算结果有效,同时与ECM的评价结果(2.123)一致,证明评价结果可靠。SFCM充分考虑评价指标不完全符合标准正态分布的特性,构建偏峰分布并增强区间过渡的模糊性,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易损性评价体系 云模型 机场道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咖揭秘系列科普——城市为什么那么堵
18
作者 杨晓光 黄世泽 +2 位作者 郝伟伟 黄斐 张毅 《上海公路》 2024年第2期241-244,I0017,共5页
城市拥堵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交通学科密切相关。现从公众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科普了交通拥堵的多层次成因,并探讨了如下雨天、周一等特殊情况下,产生高峰拥堵的原因。同时,揭秘了如何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介绍... 城市拥堵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交通学科密切相关。现从公众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科普了交通拥堵的多层次成因,并探讨了如下雨天、周一等特殊情况下,产生高峰拥堵的原因。同时,揭秘了如何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介绍了科学治堵的策略,破解供需矛盾,进行综合治理。以如何引导乘坐公共交通为例,展开介绍了其背后的专业知识原理。最后,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如智能交通系统、自动化驾驶等可能带来的交通变革。通过科普的形式,旨在提高公众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科学认知,激发其更多的对交通学科的兴趣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 科学治堵 智能交通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DeepSort的出租车检测及交通流影响研究
19
作者 徐慧智 陈爽 +2 位作者 刘嘉玲 蒋时森 陈祎楠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3-41,共9页
为了解决出租车与黄色小型车辆外观相似、不易区分的问题,以哈尔滨市出租车为研究对象,以YOLOv5+DeepSort为基本框架,新增交通量与速度检测模块。基于视频采集数据,建立出租车目标检测数据集与出租车图像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构建车... 为了解决出租车与黄色小型车辆外观相似、不易区分的问题,以哈尔滨市出租车为研究对象,以YOLOv5+DeepSort为基本框架,新增交通量与速度检测模块。基于视频采集数据,建立出租车目标检测数据集与出租车图像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构建车型识别模型。建立了考虑出租车比例因素的速度影响模型,分析了畅行状态下出租车运行特征。结果表明:结合深度学习的出租车车型识别精确率高达0.88;畅行状态下出租车平均速度比其他车型高5~15 km/h;出租车比例对全局平均速度及速度-流量曲线增长趋势存在一定影响;考虑出租车比例的速度影响模型在继承传统BPR模型优点的同时,精度提升了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深度学习 出租车 运行特征 车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分解集成的机场流量短期预测
20
作者 王飞 韩翔宇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2-60,共9页
为实现准确的机场流量短期预测,本文建立了基于二次分解方法的分解集成预测模型。首先,应用局部加权回归周期趋势分解(STL,seasonal and trend decomposition procedure based on Loess)算法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季节项和余项3... 为实现准确的机场流量短期预测,本文建立了基于二次分解方法的分解集成预测模型。首先,应用局部加权回归周期趋势分解(STL,seasonal and trend decomposition procedure based on Loess)算法将原始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季节项和余项3个分量,并计算其样本熵。其次,应用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参数,对熵值较大的分量进行二次分解。再次,使用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对二次分解后的所有分量进行预测,采用加和集成得到最终的预测值。最后,采集国内典型机场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实例分析。针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60 min进场、离场流量时序,本文模型预测的均等系数(EC,equal coefficient)值分别为0.9703、0.9959,相比其他常用模型均有所提高。此外,对于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广州白云3个大型国际机场,本文模型在60 min、30 min统计尺度下进场和离场流量预测的EC值均在0.9700以上,15 min统计尺度下预测的EC值均在0.9500以上。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二次分解集成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普适性,用于机场流量短期预测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机场流量短期预测 分解集成预测 二次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