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统《诗经》学对怨诗的诠释与儒家“诗教”——以孔子、郑玄、朱熹、马瑞辰为例
1
作者
李庆立
范知欧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5,共6页
《诗经》中存在着大量的怨诗,抒发了多种多样的怨情。围绕《诗经》怨诗而展开的诠释是我国传统《诗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郑玄、朱熹、马瑞辰可分别作为古代两千多年的《诗经》学研究史四个时期(即“先秦诗学”、“诗经...
《诗经》中存在着大量的怨诗,抒发了多种多样的怨情。围绕《诗经》怨诗而展开的诠释是我国传统《诗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郑玄、朱熹、马瑞辰可分别作为古代两千多年的《诗经》学研究史四个时期(即“先秦诗学”、“诗经汉学”、“诗经宋学”、“诗经清学”)的代表性人物,由他们对《诗经》怨诗的诠释,我们当能大致完整地勾勒出一个历代演进的轨迹。在传统《诗经》学对怨诗诠释的背后是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在起作用。正是儒家“诗教”,广泛、持久地影响了历代对《诗经》怨诗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怨诗
传统《诗经》学
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女性文学批评
2
作者
彭国忠
陈淇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34,共15页
清代经学兴盛,经学文本对文学创作的话语阐释极大地丰富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清代文坛以《诗经》为理论基础,结合传统儒家的思想内旨与艺术审美,为女性文学建构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批评模式。他们从女性文学创作的合法性出发,通过言德关系...
清代经学兴盛,经学文本对文学创作的话语阐释极大地丰富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清代文坛以《诗经》为理论基础,结合传统儒家的思想内旨与艺术审美,为女性文学建构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批评模式。他们从女性文学创作的合法性出发,通过言德关系、性情论的探讨综合把握女性文学中的思想旨意、情感表达以及审美精神等多方面要求,形成了以《诗》解诗论诗的批评方式。在经学传统的阐释下,清代女性文学崇尚温柔敦厚、贞静幽闲的诗教大义,喜好独抒性灵、真切自然的情感抒露,重视兼具性情之正与性情之真的文学本色。这类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既包括了对经学早期含义的理解认同,也容纳了经学传统背后新意义的生成,正是儒家学说在后世的经典化过程,对于女性文学主体价值与个性精神的认识与开拓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女性
文学批评
经学阐释
诗教传统
性情论
以《诗》解诗论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诗经》学对怨诗的诠释与儒家“诗教”——以孔子、郑玄、朱熹、马瑞辰为例
1
作者
李庆立
范知欧
机构
聊城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5,共6页
文摘
《诗经》中存在着大量的怨诗,抒发了多种多样的怨情。围绕《诗经》怨诗而展开的诠释是我国传统《诗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郑玄、朱熹、马瑞辰可分别作为古代两千多年的《诗经》学研究史四个时期(即“先秦诗学”、“诗经汉学”、“诗经宋学”、“诗经清学”)的代表性人物,由他们对《诗经》怨诗的诠释,我们当能大致完整地勾勒出一个历代演进的轨迹。在传统《诗经》学对怨诗诠释的背后是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在起作用。正是儒家“诗教”,广泛、持久地影响了历代对《诗经》怨诗的诠释。
关键词
《诗经》
怨诗
传统《诗经》学
诗教
Keywords
the
book
of
songs
the
resentful poems
the
traditional
scholarship
of
the
book
of
songs
the
Confucian poem teachi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女性文学批评
2
作者
彭国忠
陈淇烨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34,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项目“中国特色文论体系研究”(20STA027)。
文摘
清代经学兴盛,经学文本对文学创作的话语阐释极大地丰富了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清代文坛以《诗经》为理论基础,结合传统儒家的思想内旨与艺术审美,为女性文学建构了一套系统完善的批评模式。他们从女性文学创作的合法性出发,通过言德关系、性情论的探讨综合把握女性文学中的思想旨意、情感表达以及审美精神等多方面要求,形成了以《诗》解诗论诗的批评方式。在经学传统的阐释下,清代女性文学崇尚温柔敦厚、贞静幽闲的诗教大义,喜好独抒性灵、真切自然的情感抒露,重视兼具性情之正与性情之真的文学本色。这类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既包括了对经学早期含义的理解认同,也容纳了经学传统背后新意义的生成,正是儒家学说在后世的经典化过程,对于女性文学主体价值与个性精神的认识与开拓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清代女性
文学批评
经学阐释
诗教传统
性情论
以《诗》解诗论诗
Keywords
females in
the
Qing Dynasty
literary criticism
interpretations
of
Confucian Classics Studies
traditional teachings extracted from the book of songs
the
the
ory
of
temperament
interpreting poetry based on
the
book
of
song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统《诗经》学对怨诗的诠释与儒家“诗教”——以孔子、郑玄、朱熹、马瑞辰为例
李庆立
范知欧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学视域下的清代女性文学批评
彭国忠
陈淇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