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大变局下的中欧经济合作:现状成就、困难阻力与有效措施
1
作者 丁工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年第5期33-43,共11页
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在世界政治和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和全球体系迎来深度的变革调整,欧盟也致力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进阶更高席次、实现更大抱负。与... 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在世界政治和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和全球体系迎来深度的变革调整,欧盟也致力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进阶更高席次、实现更大抱负。与此同时,我国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也面临世界百年大变局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动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中欧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更高台阶,不仅能够保障各自的发展需求和国际地位,也符合双方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和长远利益,对彼此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特别是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经济产业变革,促使服务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中国开始更大规模地增加商品和服务进口,这给中欧经济合作注入了更强的动力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关系 国际合作 自由贸易区 中等强国 新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贸易隐含碳及政策启示——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王苒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2,共7页
虽然欧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欧盟各国通过减少国内生产,增加从中国的进口而实现其减排目标,则其承诺将是毫无意义的。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中欧贸易隐含碳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中国对欧盟净出口... 虽然欧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欧盟各国通过减少国内生产,增加从中国的进口而实现其减排目标,则其承诺将是毫无意义的。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中欧贸易隐含碳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中国对欧盟净出口隐含碳占到中国总排放量的3.07%~8.41%;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都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但是它们却不足以抵消规模效应所导致的碳排放增加。因此,欧盟应对中国的部分碳排放负责,中国则需加大低碳技术的应用,改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贸易 隐含碳 投入产出法 结构分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燕春蓉 张秋菊 《财贸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40-45,共6页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和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测算1999—2006年间中国与欧盟新老三成员国的贸易互补程度和贸易竞争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整体的贸易密切程度近年来都在逐步上升,但是与欧盟的贸易还有很大的潜力,其中与欧盟新成员国的... 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和出口相似性指数分别测算1999—2006年间中国与欧盟新老三成员国的贸易互补程度和贸易竞争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欧盟整体的贸易密切程度近年来都在逐步上升,但是与欧盟的贸易还有很大的潜力,其中与欧盟新成员国的贸易潜力大于与欧盟老成员国的贸易潜力;近年来中国与匈牙利、捷克、德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与德国的出口竞争程度上升得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和欧盟贸易关系 贸易互补性 贸易竞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蔬菜农药登记和限量标准差异及技术壁垒措施解析——以西兰花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坦 陈珊珊 +4 位作者 董茂锋 王伟民 温广月 范洁群 宋卫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4,共7页
我国出口欧盟的蔬菜产品屡受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本文以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阻的典型蔬菜品种西兰花为例,研究中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农药登记情况,通过对比西兰花农药登记情况、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药管理差异,分析中欧差距,为... 我国出口欧盟的蔬菜产品屡受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本文以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阻的典型蔬菜品种西兰花为例,研究中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农药登记情况,通过对比西兰花农药登记情况、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药管理差异,分析中欧差距,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农药登记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法规;增强农药信息开放性;积极应对欧盟WTO/SPS通报;以及设置贸易壁垒限制劣质产品的进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 蔬菜 农药登记 最大残留限量 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贸易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闫云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共7页
中欧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中欧商品贸易转移的碳排放对中国和全球的碳排放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欧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欧盟是通过增加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而减少其国内生产从而实现其... 中欧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中欧商品贸易转移的碳排放对中国和全球的碳排放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欧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欧盟是通过增加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而减少其国内生产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则其承诺将是毫无意义的。本文建立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对1995-2010年中欧贸易的碳排放转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国际贸易,中国有2.99-8.85%碳排放是为欧盟消费而排放的,而从欧盟进口所承载的碳排放只占0.17-0.73%。产生巨大的碳排放转移的原因除了中欧贸易不平衡外,还有贸易结构和能源强度的差异,因此,中国为欧盟各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欧盟应为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贸易 碳排放转移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欧经贸格局新发展——兼论跨亚欧高铁的战略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卫平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0,共7页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是中国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又是涉及中欧乃至亚欧大陆相关国家与地区共同利益的发展战略,必将推动国际区域合作,改变中欧经贸格局。跨亚欧高铁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交通载体,对于高铁的投入、客...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是中国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又是涉及中欧乃至亚欧大陆相关国家与地区共同利益的发展战略,必将推动国际区域合作,改变中欧经贸格局。跨亚欧高铁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交通载体,对于高铁的投入、客货运比率、安全性等问题,都应高度重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高铁外交需要与相关国家展开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在发展中解决相应的问题,实现中欧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经贸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跨境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经贸关系:特色、瓶颈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文贵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8-31,共4页
本文认为,中欧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成绩巨大,并且凸显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但当前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也的确遇到了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诸如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欧盟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问题、对... 本文认为,中欧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成绩巨大,并且凸显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但当前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也的确遇到了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诸如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欧盟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问题、对华贸易逆差问题等。文章提出,目前需要的是充分认识到中欧双方客观存在的共同利益,着眼于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大局,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谋划破解之道,冲破“瓶颈”,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经贸关系 战略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效应——基于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军 董婉璐 胡继亮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35,共14页
中国与欧盟在世界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任何形式的贸易合作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推进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和强化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采用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全球投资分配和资本积累机制、关... 中国与欧盟在世界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任何形式的贸易合作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推进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和强化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采用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全球投资分配和资本积累机制、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降低因素,从宏观和产业等层面系统地评估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欧盟自贸区可以显著促进中欧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提高;双边贸易及其依存度将得到提升,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促使中欧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此外,中国-欧盟自贸区将显著影响全球贸易流向和格局,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开放和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区 动态均衡模型 经济影响 全球贸易流向 非关税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经贸格局发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杜永红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3,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供给全球的公共产品,是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催化剂。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扩展与强化中美经贸合作事关世界经济兴衰,构建新型中美大国关系将具...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供给全球的公共产品,是推动国际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催化剂。美国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扩展与强化中美经贸合作事关世界经济兴衰,构建新型中美大国关系将具有深远的全球影响。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将为双方实现互利发展创造空间,为国际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新的助力。因此,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中美携手建立以包容共享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平等互利的国际分工体系,建立合理化的国际贸易规则与合作机制,建设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联合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全球化,率先成立"全球基础设施联盟",积极推进包容性全球化,推动构建共生型国际体系;协力促进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国际合作,以"一带一路"为中心构建全球性自贸区群,深挖"一带一路"市场潜力,合力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开创共享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 “一带一路” 世界经贸格局 包容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碳交易运行机制及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大宇 郑林琳 《低温建筑技术》 2017年第3期118-121,144,共5页
目前,全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最成熟的碳交易体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分析... 目前,全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最成熟的碳交易体系——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分析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现状,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建筑管理部门应对碳交易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 碳交易 欧盟碳交易机制 中国碳交易市场 建筑管理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良性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雯 刘宝成 《山东纺织经济》 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
作为我国传统出口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保护贸易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市场订单锐减的严峻挑战。2010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额同比上升23.59%,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上升26.23%,服装出口同比上升22.79%,增幅分别比... 作为我国传统出口支柱产业的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保护贸易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市场订单锐减的严峻挑战。2010年中国对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额同比上升23.59%,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上升26.23%,服装出口同比上升22.79%,增幅分别比上年扩大了37.08和28.72个百分点,仍保持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大国、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出口国的地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反倾销"仍是中欧纺织品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要抓住纺织服装产业战略调整的机会,努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动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最直观的数字角度,对近年来中国-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国-欧盟之间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现状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 经济互补性 贸易顺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局下的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由中美贸易摩擦展开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伟 张国琪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4-62,共19页
中美贸易摩擦正在对以WTO为基础的现有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产生作用,主要表现为现有国际经贸秩序的局限性和争端解决机制的无力性,双方利益诉求无法得到回应,合法权益无从获得保障。国际经济规则处于调整阶段,国际经济秩序亟需重塑,国际治... 中美贸易摩擦正在对以WTO为基础的现有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产生作用,主要表现为现有国际经贸秩序的局限性和争端解决机制的无力性,双方利益诉求无法得到回应,合法权益无从获得保障。国际经济规则处于调整阶段,国际经济秩序亟需重塑,国际治理体系面临重构。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构建显现出全覆盖、宽领域、高标准和广区域的特点,核心议题围绕非市场经济地位、发展中国家待遇、知识产权保护、数字贸易等展开,同时WTO争端解决机制、WTO谈判进路、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等传统磋商、裁判平台的效率面临质疑和挑战。尽管单边主义、双边主义和区域协定盛行,但是多边主义仍然是最为合理、最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治理机制,反全球化只是改良多边机制的一个阶段。中美双方虽然保有较大的经济依赖性,但两国经贸领域的紧张关系会持续一段时间,前景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多边主义 自由贸易协定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看“一带一路”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溥 王麒麟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1期50-66,共17页
中国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数据显示,10个贸易量最大的国家中,东盟国家占据6席,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约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一半,2017年以来,进一步上升到67%以上。悠久的经贸往来历史、大量的华人华侨... 中国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数据显示,10个贸易量最大的国家中,东盟国家占据6席,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约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一半,2017年以来,进一步上升到67%以上。悠久的经贸往来历史、大量的华人华侨、要素比较优势互补及以民间投资为主的FDI,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其经验值得在其他沿线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中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 “一带一路”建设 思考与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航空货运不平衡性分析
14
作者 卢伟 刘靖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随着中欧航空运输市场的快速发展,中欧航空运输市场货运部分的不平衡性逐渐显现出来。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的双边商品贸易中,中方顺差也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情况。根据2000—2010年中欧航空运输市场货运流量的数据和中欧商品贸易的数据,... 随着中欧航空运输市场的快速发展,中欧航空运输市场货运部分的不平衡性逐渐显现出来。与此同时,中国与欧盟的双边商品贸易中,中方顺差也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情况。根据2000—2010年中欧航空运输市场货运流量的数据和中欧商品贸易的数据,对中欧航空运输市场中货运的不平衡性与商品贸易不平衡性的关系从欧盟整体和各国情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中欧航空货运市场失衡的原因做出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中欧航空市场货运不平衡与中欧商品贸易不平衡相关,而欧盟各国具体情况则有所不同,该结果符合航空货运网络的布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航空货运市场 不平衡性 贸易差额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调整:背景、原则与目标
15
作者 郎丽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81-85,共5页
2006年,中美贸易进入了新的阶段,美国调整了其对华贸易政策。其基本点是通过促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内需、特别是通过扩大美国对华出口来降低中国的高额国民储蓄,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收支失衡。从纠正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角度来说,... 2006年,中美贸易进入了新的阶段,美国调整了其对华贸易政策。其基本点是通过促使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内需、特别是通过扩大美国对华出口来降低中国的高额国民储蓄,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收支失衡。从纠正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角度来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调整与中国的贸易政策目标取向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也应对双方贸易政策目标冲突的地方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关系 贸易政策 调整 内外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欧盟碳市场建设理念与实践比较研究:历史沿革、差异分析与决策建议 被引量:9
16
作者 文亚 张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2,共11页
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利用市场机制作为治理气候环境的重要工具,推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迄今为止,欧盟碳市场减排成效最显著,交易规模最大;中国在提出双碳目标后也加速启动了全国碳市场建设。在梳理欧盟与中国碳市场的历史沿革... 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利用市场机制作为治理气候环境的重要工具,推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快速发展。迄今为止,欧盟碳市场减排成效最显著,交易规模最大;中国在提出双碳目标后也加速启动了全国碳市场建设。在梳理欧盟与中国碳市场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聚焦碳市场设计的关键环节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市场设计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期对中国碳市场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中国的碳市场必须在经济发展与碳减排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逐步优化产业结构,激励行业绿色技术升级替代与低碳转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减排效益的最大化,提高碳市场在实现国家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愿景中应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碳减排 中国碳市场 欧盟碳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与东盟诸国外交关系的发展看和谐世界的构建
17
作者 李良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8-91,共4页
东盟诸国是中国的友好近邻,中国与东盟诸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往来。目前,政治关系日益密切,经贸合作深入发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得到新的拓展。中国对东南亚政策包括政治承诺、经济外交、规则与制度安排。中国外交的目标从构建和谐... 东盟诸国是中国的友好近邻,中国与东盟诸国有着传统的友好往来。目前,政治关系日益密切,经贸合作深入发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得到新的拓展。中国对东南亚政策包括政治承诺、经济外交、规则与制度安排。中国外交的目标从构建和谐东南亚正逐步走向构建和谐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东盟诸国外交关系 和谐东南亚 经贸合作 政治承诺 和谐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贸易发展潜力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檀怀玉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5期47-52,共6页
中欧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对象,在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尤其是英国"脱欧"的影响下,中欧之间贸易的稳定发展对双方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阐述中欧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贸易紧密度和互补性分析,发现中欧间贸... 中欧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对象,在当前国际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尤其是英国"脱欧"的影响下,中欧之间贸易的稳定发展对双方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阐述中欧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贸易紧密度和互补性分析,发现中欧间贸易紧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中欧间的贸易互补性较低。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1999~2014年间中欧双边贸易的实证分析中发现中欧贸易发展的潜力,趋近于贸易"饱和"。建议开展双边自贸谈判,通过建立中欧自贸区来扩大双边贸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紧密度 互补性 贸易潜力 中欧自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欧CAI达成的背景、影响与中国策略选择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彦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63,共13页
中欧CAI作为比肩国际最高标准的大型经贸协定,是在全球经贸规则重构及欧盟追求战略自主的背景下达成的,充分体现了经贸协定缔结与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变化的密切关系。中欧CAI在市场准入、竞争政策、可持续发展、争端解决机制等领域做了全... 中欧CAI作为比肩国际最高标准的大型经贸协定,是在全球经贸规则重构及欧盟追求战略自主的背景下达成的,充分体现了经贸协定缔结与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变化的密切关系。中欧CAI在市场准入、竞争政策、可持续发展、争端解决机制等领域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作为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缔结的第一个大型双边经贸协定,在传统议题上设立了新的标准,深度一体化议题的内容较为细化,横向一体化议题增加了新的内容。中欧CAI对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新规缔结上具有模板价值,能够缩小国际经贸新规缔结中与发达国家分歧。中欧CAI达成有助于深化中欧经贸关系和中国制度型开放水平,为欧盟企业来华投资和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但在批准生效过程中,欧盟内部及美国的干扰会带来较大的挑战。鉴于中欧CAI达成后的影响,在短期内,我国要与欧盟三大机构加强磋商和沟通,稳步推进中欧CAI批准生效,以及深入研究协定中国有企业规则的内容、标准与影响,妥善处理好“商业考虑”规则的应对思路;从长远看,我国要继续加大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进一步破除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堵点,以及利用好G20、WTO、“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等平台和机制来不断扩大制度型开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CAI 经贸规则重构 战略自主 制度型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欧盟成员国服务贸易效率测算与潜力 被引量:3
20
作者 霍伟东 陈晓娴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3,共13页
选取中国与欧盟27个成员国2011年至2020年服务贸易相关数据,分别将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空间距离等自然因素作为核心变量纳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将经济自由度、政府效能、文化距离和是否签订服务贸易协定等人为因素纳入贸易非效率模型,... 选取中国与欧盟27个成员国2011年至2020年服务贸易相关数据,分别将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空间距离等自然因素作为核心变量纳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将经济自由度、政府效能、文化距离和是否签订服务贸易协定等人为因素纳入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服务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大多数国家服务贸易出口相似度低,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可以优先发展运输服务业,建筑服务业,电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业等互补性较强的行业;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会影响服务贸易发展,而地理距离已不能成为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贸易非效率因素仍是制约中欧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提高经济自由度和政府效能可以显著提升服务贸易出口效率;通过对比发现,中国与德国、爱尔兰、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服务贸易潜力有待挖掘。中国应在发挥传统服务贸易优势的基础上,加快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发展,并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强与欧盟各国的服务贸易合作,提高贸易效率,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推进经济自由化,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放宽外商投资限制、简化商业注册程序、减少税收负担等方式,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服务贸易 效率评价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贸易非效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